一、巧设悬念侧面雕塑——浅谈《丰碑》的写作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丰孜轩[1](2021)在《公益微电影情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邱丹[2](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提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韩风云[3](2020)在《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创作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旋律电影作为弘扬主流意识形态、铭记历史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宣传与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成为反映时代潮流、定位历史坐标、展现大国胸襟的强有力标识。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新主流军事电影应运而生。在光与影的交织中筑就中国精神、书写中国故事,标领艺术创作的发展潮流,形成了光彩夺目、交相辉映的精神宝藏。作为主旋律电影积极调适的产物,新主流军事电影的“新”不仅体现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与多元化的思想内涵,更表现为类型化的叙事手法与奇观化的视听表达。它不仅革新了传统主旋律电影“主题先行”的说教模式,用全新的面貌赢得主流大众认可,而且构建了新时代主流电影的发展范式,为主旋律电影的垦拓与发展找到一条崭新的路径。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围绕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创作特征由含义界定入手,以对未来的展望作结。首先,第一章明确新主流军事电影的概念,按照时间维度,梳理主旋律军事电影发展脉络。从英雄神话的活跃与样板戏的低谷(1949-1976)、多元思潮的碰撞与类型化的初探(1976-2000)、类型与商业化结合的新主流电影(2000-至今)三个历史分期的把握,确定新主流军事电影这一概念具体的内涵指涉。继而围绕全球化语境、视觉文化语境、浓郁的爱国语境三方面论述新主流军事电影创作的时代语境与创作现状。第二章按时间与题材内容的不同,分别阐述现代军事题材通过革命历史的史诗再现、人物传记的传奇书写、红色经典的时代改编回溯历史记忆;当代军事题材通过守护和平与安定、反思战争创伤,建构时代故事剖析新主流军事电影纷繁的题材内容,以及多元化价值意蕴的呈现。第三章论述新主流军事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以及创新之处。虽然将我国军事电影划分为单独类型进行研究值得商榷,但作为新主流电影中的亚类型,在多元化叙事特征等方面对国产电影创作仍具有较大启发意义。一方面,在多种元素嫁接糅合、因果式线性叙事模式与二元对立冲突等运用上延续经典叙事;另一方面,积极在人物塑造与叙事视角选择方面推陈出新,与观众达成深度契合。第四章从电影本体论出发,总结新主流军事电影在影像表达上呈现的纪实性与奇观性特征。通过对战争场面近乎真实的纪实性还原,并利用景观化地域空间、现代化数字技术、先进化大国重器塑造奇观化的影像风格。以上三章内容由电影创作实践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新主流军事电影在题材与思想内涵、叙事手法、影像语言三个维度的特征所在。第五章则结合以上三方面创作特征的分析展开思考,探讨新主流军事电影在人性深度挖掘、叙事逻辑建构、民族主义传播方面的困囿与转型,并对此类电影未来“出海远航”与“走出去”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
默崎[4](2017)在《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华文学”(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①是“世界华文文学”(World Chinese Literature)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人劳工海外赴美“淘金”被羁留于旧金山湾的天使岛(Angel Island),他们刻写在被拘禁之地的文字成为美华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品。②从中国人赴美淘金到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铁路建设和农业垦殖工作,直到现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负笈抵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再到台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留美热潮,七十年代末由中国内地接续台湾而形成的“新移民”潮流,中国人离家去国到北美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使反映这种人生梦想的美华文学内涵异常丰富。进一步说,美国梦书写是美华文学中十分突出的部分。这部分在美华文学中有它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本论文力图研究这些内容。美国梦“是每一个人对于更好、更深刻、更丰富人的美好愿景”③。作为一个概念它首次被提及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梦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梦,但自近代华人抵美“淘金”以来,它也部分地转化为到达北美的华人的美国梦。华人美国梦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美华文学最初文本之一的《苦社会》,就是表现华人北美“淘金”的美国梦。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实际上也是在寻找美国梦,寻找西方梦,更是寻找民族振兴梦。他们的美国梦更多是现代民主梦以及现代文化梦。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白先勇这些台湾留学生作家的文本仍然包含了美国梦的追寻。他们的美国梦是逃离故土,抵达“天堂乐土”。但是进入美国社会后,台湾留学生作家对美国的美好想象化为泡影,这就使美国梦复杂了起来。从新移民文学开始,华人北美寻梦的过程不再充满辛酸与痛苦回忆。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子”,华人抵美所追寻的美国梦就变得简单纯粹,没有了以往被赋予的沉重的文化色彩。它们是理想主义追寻失落后的美国梦、以追逐物质利益作为人生实现的美国梦、以学习西方文化从而维护自身权益而奋斗和融入异质文化的美国梦,最后是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美国梦。进一步说,在异域文化空间中,华人逐渐适应并部分地介入西方异质文化。在自觉的文化对比与审视中,华人自身形成“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文化空间”,并以之回望文化母国,重新审视故土文化,这是另一向度的美国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作家的美国梦视角更为高远,思维更加现代,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美华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对这种美国梦的书写。这是本文立论的依据。因此,本文以华人美国梦的追寻为线索。一是以一些优秀的美华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主,梳理一百多年来的美华文学,分析这些作家文本的主题意蕴、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二是对美华文学中美国梦叙事(小说)的丰富内涵做深入探讨,进而分析这些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各自的文化思想内涵;三是分析与美国梦叙事相关的美华作家的“故国回望”叙事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华人的美国梦实质内涵,研究美国梦与美华文学的关系。美国梦叙事是美华文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研究美国梦叙事可以窥探到美华文学的个中面目。因此,该章首先探讨这一问题,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第二章研究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早期美国梦叙事有三种形态:近代时期华人追求温饱与养家糊口的美国梦;现代时期华人努力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美国梦;台湾留学生文学时期表现悲情与放逐的漂泊美国梦。此时期的美国梦叙事分别以控诉、寻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沟通、悲情放逐为主要内涵。第三章研究现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本章通过对理想主义失落的美国梦叙事、逐利的美国梦叙事、维护华人权益的“人权”美国梦叙事和华人经过奋斗终于“落地生根”的美国梦叙事来研究这四种美国梦叙事的不同思想文化内涵。华人作家的“故国回望”也是美国梦叙事的一种形态。因此,第四章研究华人作家“故国回望”的美国梦叙事。华人作家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洗礼”后,产生了超乎两种文化的“第三文化空间”的视角叙事。我们把这种叙事也称为美国梦叙事。这种叙事是美华作家反观、审视自己母国文化的叙事。其文化内涵极为复杂,它们既是美国梦叙事,也是中国梦叙事。因而,比较研究这种叙事就极有文化旨趣。这是海外作家所独具的叙事,因而美华作家对文化母国的审视叙事就更有价值。美华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目前,有学者将其放到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就十分有见地。然而,从具体文本出发来作深入研究也十分必要,因而本论文选择从美国梦叙事这一议题作研究。我相信,如果我们熟悉美国梦叙事,那么我们对美华文学将会有深入地了解。
谢异洁[5](2017)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低效、混乱的问题,教学环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链条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其关联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着关联性缺失、关联性混乱以及关联性错误的不良现状。本论文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关联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改善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环节关联性的不良现状的需要出发,结合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初中语文课堂的特点,确立了初中语文课堂建立有效关联的标准,通过对名特级教师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对众多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成功演绎的精彩课堂案例的思考,进一步挖掘了教学环节关联性的基本特征与本质特征,提出了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操作以及课后评价反思中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胡艳琳[6](2012)在《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写作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二是当今中国和全球日益严重的现实生态危机;三是全球文化的生态转向,生态思维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本文以“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为中心,在当代问题意识的观照下,采用生态批评、症候式分析、文本细读、词源学、现象学及文化研究等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关注自然审美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中的角色与地位,揭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症候,并提出以生态现代性重振中国文学的诗性光辉。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交待选题缘由、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状况及本文的方法论与基本构架。第一章“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分析晚清以降,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在文学现代转型中,古典文学的自然审美传统被搁置,表现出自然审美趣味的作家与文体被边缘化。第二章“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在革命与政治的现代性话语中,自然审美话语因其“无用”而失去独立性,自然美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成为高雅与通俗(大众化)文艺对立的分界。围绕着对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自然话语进行的阶级审美趣味改造,分析了“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程式化的非审美的自然及其带来的艺术上的粗制滥造。第三章“改造自然——现代劳动‘新风景’中的自然审美”,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考辨古今不同的“风景”观及其相应的自然观,具体剖析自然如何成为人的政治主体性在文化领域获得“解放”的道具,指出“新风景”中自然的内在价值并未得到重视,自然处于从属地位。第四章“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比较传统抒情主人公和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前者追求“无我”之境,后者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式“大我”的膨胀,分析呈现文学现代性的最重要的两种文学体裁(新诗与小说)在抒情内容、方式与效果上的差异。第五章“贬低自然:空间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现代空间被划分为“西方/东方”、“城市/乡村”,这种二元对立实为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胜利。在经济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欲望被无限释放,都市写作成为欲望表述,生态文化被消费主义社会驱逐,作为前现代与自然之象征的乡村不断被祛魅,与此相应的是生态恶化、人文精神危机及“文学终结”的焦虑。结语“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鞋生”,呼吁建构生态现代性,以建设性的后现代方式,反思现代性,指出现代性应从物质、政治层面进入到思想、文化与行为模式的深层,在亲生命性的基础上,进行主客体变革,建立生态审美共识,重建文学与自然的精神联系,重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诗性色彩,在有限与无限、自由与自然之中栖身游心,在与自然韵律的谐振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诗意化的生存境界。
高翔[7](2012)在《“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觉木隆”职业藏戏,是西藏蓝面具藏戏中颇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也是以区域特性为其特征的民俗戏曲艺术。“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唱腔音乐高昂、明朗、刚劲而又婉转,其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朴实、真切而感人。它代表了西藏百姓的心声,是西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乡土民俗艺术结合的产物。本文“‘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民族志、民族地方志等研究方法,对“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份:一、西藏的历史文化及藏戏背景。这部份从西藏地理和社会发展,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藏戏的形成发展及藏戏演出的主要习俗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形成与传承。这部份概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戏艺历程,包括“觉木隆”民间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以及“觉木隆”职业藏戏班社名伶传记。还阐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培训组织与“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演艺戏场等;三、“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综艺程式。这部分包括有“觉木隆”职业藏戏表艺概述,“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类型与演表程式,“觉木隆”职业藏戏综艺舞美,“觉木隆”职业藏戏传统剧目内容要述;四、“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探析。这一章是论文主要论述的部分,它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分析及乐队,“觉木隆”职业藏戏名伶传统戏段音乐探析,对各名家演唱的艺术风格、音乐形态及“觉木隆”职业藏戏与“觉木隆”民间业余藏戏演出形式作详细的论述;在学习“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的过程中,从民族音乐学、戏曲学的理论角度对其唱腔音乐的曲调类型作以探究,并提出我个人的观点:由藏戏大师米玛强村、扎西顿珠等首创的说唱风唱腔[谐玛当木朗达]、歌戏混合唱腔[谐玛朗达]以及悲调的[觉鲁朗达]等“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特有唱腔,不仅唱出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名家风范,同时也开辟出“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特色唱腔——藏戏“腔种”,成为“觉木隆”职业藏戏别于西藏民间业余藏戏的一种标志。五、“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诠释,这部分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娱乐功能,社会群体协和功能,审美取向功能以及诠释了“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思想和世俗观念。结语中阐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民间职业戏班走向专业剧团;“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人文意义和文化艺术价值;“觉木隆”职业藏戏面临的生存危机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保护。本文期望对“觉木隆”职业藏戏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艺术形式予以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考证和研究,通过实证展示出“觉木隆”职业藏戏在当地民间生活中,作为民俗戏曲文化所包涵的民风民俗及其社会功能。
刘点点[8](2011)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在商品经济即传统的实业产业链达到了价值的饱和,形成了长尾现象的时候,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型形态,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实质是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创造和传播,来产生经济效益。媒介作为文化产品传播的平台,是文化产业实现价值的必要工具。如果要用两个词形容近十年来中国的传媒发展,那就是“一日千里”和“刮目相看”。各种新媒介、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国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跨媒介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电子媒介无疑赢得了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影视作品借助这一优势成为最大众化的文化形态而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被卷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的研究,来分析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内容包括中国影视企业如何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吸纳新资源,促进行业发展;影视行业如何通过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良好利用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题材匮乏、媒体间的恶意竞争、重“利”轻“质”等现象;利用影视作品的“软实力”塑造国家、城市形象,更大范围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通过时下出现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游戏结合的崭新形式,探讨影视市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论述经典艺术,如文学、戏剧、舞蹈,和好莱坞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外来影视文化给中国影视带来的影响。选取当代中国影视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通过现象描述,数据佐证,背景介绍和分析等方法,来阐述观点。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不仅要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同时还要具有一流的“软实力”,一流的文化原创力,一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和一流大众文化等。当今中国大部分生活领域中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润,文化市场也是如此。对受众口味的迎合成为文化产业利润的基础,也是大众文化成为主流的原因。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运用文化产品吸纳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利用雄厚的资金力量以产业化的形式来提升、发展文化。但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内容的独特魅力,更要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当下,全球的媒体行业正在进行着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报纸、杂志、网络等行业都在脱胎换骨的变化中谋取生存空间。单一的信息渠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信息爆炸、资讯泛滥,跨媒介联手现象已屡见不鲜,只有找好定位才能准确的达到目标。本文对市场关系中的当代影视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剖析。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不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一味的迎合受众,满足现状。应该在接受并发扬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的同时,对负面效应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批评。突破瓶颈,推陈出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龚举善[9](2011)在《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文学是伴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近代报刊业的兴起而诞生的一种新兴非虚构文学样式,是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交叉性边缘文体。本文选取新时期到新世纪头十年(1978-2010年)即所谓“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作为研究的整体对象,旨在通过对转进路线的宏观梳理,初步确认此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揭示其文本蕴涵,考辨其文体格调,探究其转进指向,以便补足报告文学研究的转型视域,强化报告文学理论建构的学理色彩,改善当下不均衡的文学研究格局,进而为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参照和必要的理论支撑。作为非虚构文学谱系中的报告文学,既具有现实内容的客观性、主体思想的批判性和文本彰显的透明性等文体趋同性,又具有反映对象的丰富性、作家主体的差异性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书写中的异质性。二者合构,生成该文体的一般特征。进入转型期后,受改革时代语境的影响和现代传播方式的推动,报告文学特别强化了拥有鲜明现代特质的问题性、显要性、广角性和网媒性。这说明,作为新兴文体,报告文学的某些特性是可以而且应该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研究转型期的报告文学才显示出现实必要性和理论紧迫性。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大体沿着三条依次贯通的线段转进:一是1970年代末期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开禁路线;二是1980-19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路线;三是新世纪头十年的掘进路线。“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哥德巴赫猜想》的面世,宣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和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艺春天的来临。承此,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狂飙突进,充分显示了高扬的理想、充沛的激情和批判的光芒,以至于很多人习惯于把“80年代”视为转型期报告文学蓬勃展开的象征或代名词。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受意识形态情境的规定,报告文学作家的整体锐气遇挫,除部分作家依旧坚守报告文学的既定文体职能外,相当一部分作家的理想、激情和批判冲动有所收敛,广告文学、表扬文学、明星文学、史志文学开始膨胀。当然,1990年代的报告文学在看似蜕变的背后实际上仍然隐含着一种调适的企图,有人称之为“走向沉静”。这再次表明,报告文学确实是时代的文学,它较其他文体更敏锐地感应着时代的脉动。进入新世纪,人们以更为理性的眼光来打量报告文学,既不否认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职能,也不再把过多过重的额外负担强加给报告文学,因为报告文学毕竟只是一种具有显着社会功能的“文学”而已。在这种情形之下,报告文学开始了“转身”与“正本”的努力,试图通过对文化转向和文学性的检讨来重建文体规范,力求使报告文学回到自身应有的位置。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转型期报告文学虽然一度低迷,但总体上处于转进态势。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至为显要。这实际上包含了文化生成和身份位移两个方面。以社会生活为参照,报告文学无疑发轫于真实的现实场景;以意识形态为参照,报告文学生成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第三种真实”,是一种具有突出社会性的审美意识形态;以文学背景为参照,报告文学是一种开放式复合型边缘文体。转型期报告文学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作家中心”和1990年代的“读者崇拜”之后,继而进入了“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相对而言,在文学被总体边缘化的今天,报告文学反而呈现出从文学边缘向中心位移的可能性。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杠杆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也有作家意志和现代传媒的挤兑与推动。现在要做的,一是正确看待“边缘”思维的价值,二是认真培育走向“中心”的意愿,三是努力谋求报告文学应有的文学性。深入到此期报告文学内部,不难发现,改革始终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核心表达意愿,救赎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目标。在这一总体基调的规定之下,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头十年的报告文学形成了历史反思、新闻快递、科技引领、道法审视、生态忧患等多种主题模式。适应上述主题表现的需要,逐渐汇聚了三农话语、生态诉求、教育关怀、反腐意志等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范型。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和文本蕴涵决定了它的文体格调,这可以从现代品格和艺术维度两个方面得到印证。先锋性生活警示、平民化写作心态、史诗性文本时空、超越性价值取向和崇高式文体风格是此期报告文学现代文学品格的宏观体征。就微观艺术表现来看,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优秀文本在以下六个层面保障了该文体的文学性:形神兼备的报告形象、本真深切的思想感情、鲜活明快的语言特色、灵动自便的叙述手法、创新自洽的结构方式、情与景会的多彩意境。由此可见,虽然转型期的报告文学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屡遭诟病,但就其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审美品质正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演进。那么,转型期报告文学实现现代转进的指向性理路何在呢?与报告文学的现代文体特质相适应,转型期报告文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调适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四种现代意识:人文审视意识、主体在场意识、广角叙事意识和信息交换意识。由此而来,转型期报告文学创造性地达成了四种必要而显着的发展理路:由“审父”到自审的批判理路,由“边缘”到中心的参与理路,由聚焦到散点的叙事理路,由一元到多维的传播理路。正是这四种理路的铺设,转型期报告文学完成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现代转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型期报告文学没有问题。事实上,任何文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摇摆和波动,有时甚至可能越出轨道之外。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也不例外,也发生过并且可能继续出现诸如文体界限模糊、轻视调查采访、批判精神弱化、形式创新不足等弊端。但我们同样相信,新世纪将来时态的报告文学有理由发展得更好。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为报告文学的持续推进提供社会基础,接受主体为报告文学的阅读需求提供期待动力,信息通畅为报告文学的快速传播提供运行通道,市场机制为报告文学的开放式写作提供激励程序,文体自觉为报告文学的良性生长提供自律能量。
吴正锋[10](2010)在《沈从文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他对现代文学的多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历史贡献。论文重点对沈从文跨文体,人物创作,叙事艺术以及湘西乌托邦理想化构建进行研究。沈从文从根本打破了五四之后占主体地位的小说“结构、人物、环境”三分法的观念形态,认为小说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了“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个部分,“必需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方可望成为一个小说”。沈从文认为小说应该“注入一种诗的抒情”,“文章更近于小品散文”,“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从而突破文体分类上的拘束,走向文体综合。论文不仅对沈从文跨文体创作在宏观理论上作出了准确的把握,而且结合沈从文创作实际,分别对沈从文小说的“诗化”,“散文化”,“戏剧化”和多种文体综合写作进行具体深入论述。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亦颇多创新。譬如指出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诗化,这是一般关注不够的。而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化,不仅指出其诗化,而且还指出其诗化的变迁过程。论述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分为早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特别是展现了各种不同观点对沈从文早期小说散文化认识的分歧。在论述沈从文小说的“戏剧化”时,颇有新意地指出沈从文存在“莎士比亚”戏剧式小说,“三一律”戏剧特征的小说,以及小说中出现戏剧才有的科白这种戏剧与小说体裁混杂的小说。在沈从文多种文体综合写作的论述,既指出沈从文小说多种文体综合,还指出散文传记与小说的文体综合,同时对文体综合的积极意义作出恰当的评价。沈从文把各种文体各种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故事各种因素各种文体的优长,扩大传统小说的文学形式和体裁范围,实现对传统小说写法的打破,创造为现代思想内容服务的新的文学形式。沈从文在人物创作中坚持“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如实书写,他不受“一个时代的趣味”,“一时兴味”所拘束,为现代文学艺术长廊贡献了许多具有人性深度的不朽艺术形象。论文探讨了沈从文七种“更有人性”的书写方式。特别提出只有理解沈从文“更有人性”的如实书写才能更好地理解沈从文创作,并由此对一些被误解的作品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沈从文在表现人物“情感发炎”的过程中作了极其细致而微妙的描写,深达人物潜意识。论文特别细致地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沈从文小说人物描写进行了新的解读,读出了新意,加深对沈从文小说人物潜意识性心理描写的理解。沈从文潜意识性心理描写的杰出成就,不仅使人物获得了真实性和深度感,而且大大推进了中国小说人物创作现代化转型,为中国文学人物表现现代化发展道路大大向前推进步。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心性天然素朴,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人物行为保留高度的原生态性,这一切都使人物“始终能保留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沈从文在人物表现上深谙艺术辩证法,他超越艺术常规“从反面写”,在人物描写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辩证关系中注重类型化的重要作用,在重大紧要事件与琐碎小事的关系处理上,着重点描写琐碎小事,重大紧要的事件反而一笔带过,特别是他“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的”。正是由于沈从文掌握了人物表现的艺术辩证法,使其人物塑造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论文对这些人物表现手段和方法都进行了扎实深入的论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认识。沈从文叙事艺术研究认为沈从文小说叙事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最高峰,但也有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直至完美的过程。论文突破了通常的将沈从文小说按题材分为都市与乡村两部分,而别有新意地从叙事视角上,按沈从文小说中“自己的成分”的多少划分为叙述的“有我”与叙述的“无我”。认为叙述的“有我”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的束缚,特别是追求小说的真实性、感染性和趣味性而不免带来叙述上的琐碎,拖沓,冗长,而叙述的“无我”的小说,作者就能与“自己分离”,“冷眼的作旁观者”,追求小说的艺术性,由此一扫“自己成分稍多一点的”小说的那种令人腻烦的啰嗦散漫、拖沓琐碎,而让人感到艺术上的明净节制,挺拔劲爽。论文还深入地分析了沈从文故事的讲述的艺术成就。沈从文成熟期创作,叙事主体“我”逐渐退隐,更多采用了人物叙事和全知叙事。沈从文的全知叙事又表现为三种全知叙事类型:“编辑者全知类型”,“中立的全知类型”,“戏剧式”类型,特别是沈从文成熟期全知叙事与人物叙事经常相互切换,呈现出全知叙事与限制叙事相交织的叙事视角,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论文还分析了沈从文的童真叙事与客观叙事这两种态度,认为童真叙事具有亲切,真实,复调,反讽的效果,客观叙事坚守艺术的节制原则,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叙事艺术健康发展作了贡献。叙事结构研究则探讨了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的随笔化与散漫化,研究了沈从文小说十二种开头方式,对沈从文成熟期小说的两种结构方式:散化的结构与情节的突转,平铺直叙与内在张力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叙事时间研究则对叙事时间的放任自流与精巧安排,叙事速度与生活的“常”与“变”,单一叙事与反复叙事都作了创新性的论述。湘西乌托邦世界是沈从文为中国现代艺术贡献的一座艺术丰碑,同时也是一颗熠熠放光的人类艺术明珠。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沈从文构建“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是‘人性’”,以及艺术情调上的牧歌气息在内在本质上与近现代欧洲古典希腊理想化思潮及创作相契合相一致。沈从文企图以古希腊优美健康的人生形态以及充满牧歌情调的艺术格调为榜样,努力构筑湘西乌托邦想象世界,为现代中国树立一种人格范式,为现代中国艺术发展寻求一种艺术资源。沈从文从两个方面构建湘西乌托邦:一是从时间上,将时间推向久远的苗族“光荣时代”;一是在地域空间上,将理想人生形式置于湘西边地,从而进行理想化的人生演绎和最动情的人生抒写。《边城》是沈从文最用心最执着地构筑的人类理想化的乐园,是湘西乌托邦牧歌想象最为杰出的代表。《边城》的悲剧,不仅是一出社会悲剧,而且也是一出希腊式的命运悲剧。论文还对沈从文牧歌情调的取得,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基础、生命形式以及先锋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扎实深入的论述,论文最后认为沈从文是中国最伟大的牧歌体小说家,中国牧歌体小说在他的手中得以最完美的体现。
二、巧设悬念侧面雕塑——浅谈《丰碑》的写作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设悬念侧面雕塑——浅谈《丰碑》的写作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2)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创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新主流电影研究 |
二、新主流军事电影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立意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立意 |
第一章 前世与今生: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形态嬗变 |
第一节 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含义界定 |
第二节 中国主旋律军事电影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6:英雄神话的活跃与样板戏的低谷 |
二、1976-2000:多元思潮的碰撞与类型化的初探 |
三、2000-至今:类型与商业化结合的新主流电影 |
第三节 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创作语境 |
一、新时代变动不居的话语环境 |
二、现象级电影刷新票房频获奖 |
第二章 纷繁与多元:新主流军事电影的题材与思想特征 |
第一节 现代军事题材回溯历史记忆 |
一、革命历史的史诗再现 |
二、人物传记的传奇书写 |
三、红色经典的时代改编 |
第二节 当代军事题材建构时代故事 |
一、守护和平与安定 |
二、反思战争与创伤 |
第三节 多元价值表达呈现水乳之契 |
一、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交融 |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碰撞 |
三、中国精神与普世价值的互通 |
第三章 类型与创新: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经典叙事历久弥新 |
一、多种叙事元素的嫁接糅合 |
二、延续因果式线性叙事模式 |
三、深化二元对立的戏剧冲突 |
第二节 人物塑造灿然一新 |
一、英雄形象生活化 |
二、反面角色多元化 |
第三节 叙事视角推陈出新 |
一、时空转换与多维度聚焦 |
二、见微知着的小人物视角 |
第四章 纪实与奇观: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影像特征 |
第一节 战争场面的纪实性再现 |
一、视听造型营造真实战争环境 |
二、暴力美学渲染战争残酷氛围 |
第二节 影像风格的奇观化映现 |
一、景观化地域空间神秘莫测 |
二、现代化数字技术吸人眼球 |
三、先进化武器装备异彩纷呈 |
第五章 困囿与转型: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创作之思 |
第一节 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困囿之境 |
一、浮光掠影:缺乏人性深度的挖掘 |
二、轻重倒置:求奇观忽视叙事逻辑 |
三、过犹不及:民族主义难海外传播 |
第二节 新主流军事电影的发展范式 |
一、立足本土文化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 |
二、深思叙事逻辑构建人物身份认同感 |
三、运用国际表达契合人类通用价值观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关于“世界华文文学” |
二、多样的学科命名及概念阐释 |
三、有关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
四、美华文学研究的进展 |
第二节 本论文的写作设想 |
第一章 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第一节 美国梦 |
一、美国梦的由来 |
二、美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
三、中美形象的互相建构 |
第二节 “华人的美国梦” |
一、华人美国梦及其实质 |
二、华人美国梦的叙事进程 |
第三节 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一、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二、华人的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淘金者”的美国梦——《苦社会》的美国梦叙事 |
一、愤怒控诉的“美国梦”主题 |
二、美国梦叙事的最初范本 |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语堂及其美国梦叙事 |
一、文化沟通的想象 |
二、文化担负与美国梦 |
第三节 “失根的一代”的美国梦——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一、白先勇与於梨华的美国梦叙事 |
二、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失落的美国梦 |
一、理想的追寻与失落——查建英的美国梦叙事 |
二、失落中的坚守——苏炜的美国梦叙事 |
第二节 “逐利”美国梦 |
一、大众文化下的“逐利”追寻——《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美国梦叙事 |
二、逐利书写的深化——《回流》的美国梦叙事 |
第三节 “维护权益”美国梦 |
一、艰难维权的美国梦——《安大略湖畔》、《刀锋下的盲点》的美国梦叙事 |
二、融入之难的美国梦——陈河小说和吕红的《美国情人》美国梦叙事 |
第四节 “落地生根”美国梦 |
一、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美国梦——《金山》的美国梦叙事 |
二、“落地生根”美国梦——黄运基的美国梦叙事 |
三、“新生代”作家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梦”与故国回望 |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下的国族寓言——卢新华的故国叙事 |
一、《紫禁女》的故国叙事 |
二、《伤魂》的故国叙事 |
第二节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想象——《甲骨时光》的故国叙事 |
一、文化及其传承 |
二、有关历史的想象 |
第三节 国民性的呈现与改造——袁劲梅的故国叙事 |
一、从中西文化融合到国民性批判 |
二、袁劲梅小说美国梦叙事的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及其关联现状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概述 |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关联性的概念及内涵 |
二、研究教学环节关联性的理论依据 |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构成有效关联的标准 |
一、教学环节的有效关联应以建立学生认知关联为标准 |
二、教学环节的有效关联须以承载教师教学思路为表现 |
三、教学环节的有效关联应以教学内容自身逻辑为参考 |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学环节关联性的现状 |
一、阶段目标不明导致的关联性缺失 |
二、内容处理不当导致的关联性错误 |
三、操作技能不足导致的关联性混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特征及作用 |
第一节 名师教学模式中教学环节关联性的基本特征 |
一、教学环节关联性视野下的名师教学模式 |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关联性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具体案例中教学环节关联性的本质特征 |
一、学生的关联期待是教学目标切入的起点 |
二、学习的正向迁移是教学内容推进的阶梯 |
三、认知的建构是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结果 |
第三节 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一、有效关联是细化教学目标的基础 |
二、有效关联是落实教学内容的保障 |
三、有效关联是选取教学方法的标尺 |
四、有效关联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关联的策略 |
第一节 课前准备中的设计策略 |
一、重视文本细读,链接已有认知 |
二、融合三维目标,明确阶段目标 |
三、浓缩教学内容,遴选相应素材 |
四、依托活动载体,充实教学设计 |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
一、关注学生兴趣,切入关联点 |
二、挖掘内部逻辑,串联关联线 |
三、选择适宜方法,丰富关联面 |
四、结合整体布局,构建关联体 |
第三节 课后反思中的评价策略 |
一、阶段目标的层层递进 |
二、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 |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有序 |
四、教学过程的浑然一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6)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文学何为?——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 |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诉求 |
三、文化的生态转向 |
第二节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
(一) 生态与环境之关系 |
(二) 自然、山水、田园在中国文化中的合流 |
(三) 文学现代性的界定 |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描述 |
(一) 国外的研究 |
(二) 国内的研究 |
第四节 本文写作方法论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
第一节 挑战—回应模式下启蒙现代性的特殊指涉 |
(一) 社会进化论的价值取向——走向西化 |
(二) 发现大写的“人” |
(三) 现代性的简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转型中绿色传统的搁置 |
(一) 激进主义中诗歌主题的偏移 |
(二) 文学功能划分:工具论与自主论的对立 |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
(一) 融入自然的渴慕——激进者的另一面 |
1、郭沫若对自然的矛盾态度 |
2、其他革命文学家的自然审美 |
(二) 绿色传统的边缘续接——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 |
1、“文学进化观”视阈下新诗与旧体诗的对立 |
2、激进新文学家旧体诗中的自然 |
第二章 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
第一节 政治话语的优先性 |
(一) 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民粹思想的中国化 |
(二) 民粹式的大众化启蒙——争夺文化领导权 |
第二节 自然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 |
第三节 “人民文学”定位中的自然——以山水画改造为例 |
(一) “新”标准下的国画改造 |
(二) 士大夫文人自然观笼罩下的传统山水画 |
(三) 改造主体情感“发现”社会主义“真”山水 |
第四节 “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的自然 |
(一) 红色山水——自然题材的选择与表现方法问题 |
(二) 似花还是非花——郭沫若的《百花齐放》 |
1、生命共通感——传统诗歌中的“比德” |
2、生搬硬套——《百花齐放》中的“比德” |
第三章 改造自然——农业现代化“劳动风景”中的自然审美 |
第一节 “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 |
(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劳动观 |
(二) 马克思的劳动观 |
(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风景”与自然观考辨 |
第三节 古典诗文中的风景与劳动 |
(一) 赏游风景的旧文人传统 |
(二) 传统诗歌中的劳动与风景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新”风景的生成——阶级文化话语权的象征 |
(一) 散文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
(二) 诗歌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
第四章 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中的自然 |
第一节 传统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无我之境的追求 |
第二节 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大我”的膨胀 |
(一) 革命浪漫主义中的“大我” |
(二) 人定胜天的极端主体性 |
第三节 诗歌的非诗化与小说的诗意化 |
(一) 与自然关系最亲密的文学体裁——诗歌 |
(二) 非诗化的诗——放逐自然的现代新诗之症候 |
1、现代新诗的“大众化”取向 |
2、非诗化的现代新诗 |
(三) 自然审美与现代小说的诗意化 |
1、小说文体的现代化 |
2、自然审美之于小说诗化 |
第五章 压抑自然:空间现代性中的自然 |
第一节 现代城市文明对前现代乡土文明的胜利 |
(一) 中国前现代乡村化的城市文化——与自然为邻 |
(二) 西方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的殖民扩张 |
第二节 如何选择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
(一) 中国现代化何以启动?——“洋跃进”的洋务运动 |
(二) 科学主义如何成为意识形态 |
(三)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 |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城市化进程的冲突 |
(一) 欲望的释放:被消费主义边缘化的生态文化 |
(二) 都市里的乡愁:农业文明的挽歌 |
结语 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苏生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外文译着 |
外文文献 |
后记 |
(7)“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西藏的历史文化及藏戏背景 |
第一节 西藏地理及社会发展 |
一、西藏的地理环境 |
二、西藏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 |
一、西藏苯教 |
二、佛教 |
三、佛苯共存 |
第三节 藏戏的形成、发展及习俗 |
一、藏戏系统 |
二、藏戏形成的因素 |
三、藏戏的形成与发展 |
四、藏戏演出的主要习俗 |
注释 |
第二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形成与传承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戏艺历程 |
一、“觉木隆”民间职业藏戏发展状况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班社名伶传记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发展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培训组织 |
二、中国戏剧家协会西藏分会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演艺戏场 |
四、西藏藏戏文物古迹与“觉木隆”职业藏戏谚语、歌谣 |
注释 |
第三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综艺程式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表艺概述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艺表范式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写意风与写实风表作 |
三、藏族民间歌舞与职业藏戏的融合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抒情性 |
五、“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的灵活性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类型与演表程式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沿革与类型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身段与作打 |
第三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综艺舞美 |
一、藏戏舞美沿革及“觉木隆”职业藏戏舞美简述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面具类型及化妆造型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戏装行头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道具及布景灯光 |
第四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传统剧目内容要述 |
一、西藏传统藏戏的剧目构成形式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代表剧目要述 |
注释 |
第四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探析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分析及乐队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综艺阐释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各类唱腔结构功用分析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乐队简述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名伶传统戏段音乐探析 |
一、班典旺久的[达仁朗达]分析(见下文藏剧团《朗萨雯蚌》剧中唱段分析) |
二、阿旺顿珠的[达珍朗达]分析 |
三、次仁拉姆的[谐玛朗达]分析 |
四、班典旺久的[谐玛当木朗达]分析 |
五、梅朵的[觉鲁朗达]分析 |
六、阿玛西洛的[达珍朗达]分析 |
第三节 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剧目与“觉木隆”职业藏戏剧目比较分析 |
一、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各场次表演的剧情内容比较分析 |
二、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演出场地与场次的比较分析 |
三、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舞美、服装、化妆等的比较分析 |
四、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音乐的比较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诠释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涵义诠释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娱乐功能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群体协和功能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审美取向功能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及世俗涵义诠释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宗教性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世俗性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 |
注释 |
结语 “觉木隆”职业藏戏发展的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由封闭走向开放展开横向的艺术交流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人文意义和价值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面临的生存危机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资本市场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一) 上市是解决影视产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
(二) 资本视角下的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变革 |
(三) 中国影视企业上市的条件日趋成熟 |
二、资本市场中的中国影视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一) 橙天娱乐在香港借壳上市 |
(二) 华谊兄弟登陆国内创业板 |
(三) 保利博纳直击纽约 |
三、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上市对影视产业的积极影响 |
(二) 影视公司上市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互联网与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研究 |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一) 互联网发展历史 |
(二)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
(三)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 |
二、互联网与影视业的关系 |
(一) 互联网对影视业的影响 |
(二) 网络文化与影视之间的关系 |
(三) 互联网丰富了影视的传播方式 |
三、互联网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 |
(一) 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与中国影视发展的结合 |
(二) 互联网为中国影视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
(三) 互联网对中国影视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的电视剧题材分析 |
一、中国国产电视剧的起步 |
二、电视台之间的"较量" |
三、都市情感剧引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
(一) 《蜗居》剧情简介 |
(二) 中国电视剧热播题材 |
(三) 《蜗居》收视率统计 |
(四) 解析《蜗居》蹿红原因 |
(五) 《蜗居》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六) 广电总局封杀热播中的《蜗居》 |
四、中国青春偶像剧题材源于外国"剩饭" |
五、四大名着翻拍现象 |
(一) 四大名着翻拍之《红楼梦》 |
(二) 四大名着翻拍之《三国演义》 |
(三) 四大名着翻拍之《西游记》 |
(四) 四大名着翻拍之《水浒传》 |
(五) 解剖翻拍四大名着原因 |
(六) 翻拍四大名着所引发的问题 |
六、中国电视剧市场"翻拍热"分析 |
第四章 影视剧对城市形象、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中国城市发展 |
二、影视剧与城市的历史追溯 |
三、影视产业与现代城市的关系 |
四、通过电影《唐山大地震》分析影视作品对推动城市影响力的作用 |
五、原生态艺术带动城市形象,将民族文化引入世界舞台 |
第五章 影视娱乐与网络游戏的"联姻" |
一、中国的互联网市场 |
二、网络游戏与影视剧的"联姻" |
三、手机游戏与影视结合的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经典艺术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芭蕾舞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芭蕾舞由来 |
(二) 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三) 芭蕾舞剧与中国影视的关系 |
二、戏剧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中国戏剧与影视的关系 |
(二) 经典戏剧与电影 |
三、经典艺术与影视发展结合的意义 |
(一) 改编经典的现实意义 |
(二) 中国影视多从经典艺术中汲取养分 |
(三) 经典传承的意义 |
第七章 国外影视文化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文化的概念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
(一) 文化的表现形式 |
(二) 中国受大众文化的影响 |
(三) 学习借鉴国外文化的意义 |
二、好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好莱坞文化发展历程 |
(二) 好莱坞模式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日韩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日本电影流派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二) 日本动漫影视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 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四、宝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五、外来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启示 |
(一) 我国电视产业应对外来影视文化冲击的误区 |
(二) 好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三) 韩国影视文化的启发 |
(四) 宝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五) 正确看待全球化 |
(六) 积极弘扬民族影视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9)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报告文学:文体必要与现代资质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报告文学的趋同性和异质性 |
三、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现代特质 |
第一章 转进路线: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的开启意义 |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
二、《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出世 |
第二节 1980-19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 |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的开掘姿态 |
第二章 文化身份:文化生成与身份位移 |
第一节 文化生成:三重参照 |
一、报告文学发轫于现实生活场景 |
二、报告文学是介于"两种真实"之间的第三形式 |
三、报告文学日益成为开放式复合型文学样式 |
第二节 身份位移:原因与启示 |
一、位移的几个层面 |
二、位移的基本原因 |
三、位移的主要启示 |
第三章 文本蕴涵:主题样态与题材范型 |
第一节 以改革为基调的主题样态 |
一、改革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总体基调 |
二、救赎是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愿景 |
三、几种代表性主题模式 |
第二节 以民本为元素的题材范型 |
一、不倦的话题——三农题材 |
二、沉重的应对——生态诉求 |
三、渴望的目光——教育关怀 |
四、艰辛的抵抗——反腐意志 |
第四章 文体格调:现代品格与艺术维度 |
第一节 现代文学品格 |
一、生活预警的先锋性 |
二、书写心态的平民性 |
三、文本时空的史诗性 |
四、价值取向的超越性 |
五、文体风格的崇高性 |
第二节 多元艺术维度 |
一、报告形象:形神兼备 |
二、思想感情:本真深切 |
三、语言运用:鲜活明快 |
四、叙述手法:灵活自便 |
五、结构方式:创新自洽 |
六、意境营造:情景交融 |
第五章 转进指向:日趋深化的发展理路 |
第一节 批判理路:由审父到自审 |
第二节 参与理路:由边缘到中心 |
第三节 叙事理路:由聚焦到散点 |
第四节 传播理路:由一元到多维 |
余论回顾与前瞻:挑战中的希望 |
一、挑战:不应忽视的问题 |
二、希望:新世纪可能的机遇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沈从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跨文体研究 |
第一节 沈从文对传统小说写法的反思 |
一、五四之后占主体地位的小说观念 |
二、沈从文的小说观 |
三、沈从文小说观的渊源 |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的"诗化":"注入一种诗的抒情" |
一、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化 |
二、沈从文其它题材小说的诗化 |
第三节 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更近于小品散文" |
一、沈从文早期小说的散文化及评价 |
二、沈从文成熟期小说的散文化 |
第四节 沈从文小说的"戏剧化" |
一、"莎士比亚"戏剧化小说 |
二、"三一律"戏剧特征小说 |
三、小说中出现戏剧才有的科白 |
第五节 沈从文多种文体综合写作 |
一、沈从文小说多种文体综合 |
二、沈从文散文传记与小说的文体综合 |
第二章 人物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如实书写 |
一、士兵与农民的"更有人性"书写 |
二、社会底层民众的"更有人性"书写 |
三、下层官僚的"更有人性"书写 |
四、湘西不同时代性爱方式的"更有人性"书写 |
五、都市情欲的"更有人性"书写 |
六、《月下小景》佛经改编故事的"更有人性"书写 |
七、《边城》的"更有人性"书写 |
第二节 "情感发炎"的过程记录:深达人物潜意识 |
一、沈从文对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接受 |
二、沈从文以弗洛伊德理论解释文艺创作 |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物变态行为 |
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三类题材小说人物创作的不同表现作用 |
第三节 "始终能保留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 |
一、人物心性天然素朴 |
二、人物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 |
三、现实中人物行为表现是琐碎而散漫的,描写也是琐碎而散漫,保留高度的原生态性 |
第四节 深谙艺术辩证法:超越艺术常规"从反面写" |
一、在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辩证关系中注重类型化在人物描写中的作用 |
二、重点描写琐碎小事,重大紧要的事件反而一笔带过 |
三、"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的" |
第三章 叙事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叙事艺术研究的回顾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研究 |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艺术特征、缺失及转变 |
二、叙述的"有我"与"无我" |
三、故事的"讲述" |
四、叙事主体"我"的退隐(人物叙事,全知叙事) |
第三节 叙事态度研究 |
一、童真叙事 |
二、客观叙事 |
第四节 叙事结构研究 |
一、随笔化与散漫化 |
二、小说的开头 |
三、散化的结构与情节的突转 |
四、平铺直叙与内在张力 |
第五节 叙事时间研究 |
一、叙事时间的放任自流与精巧安排 |
二、叙事速度与生活的"常"与"变" |
三、叙事频率:单一叙事与反复叙事 |
第四章 湘西乌托邦理想化构建研究 |
第一节 古典希腊理想化与湘西乌托邦想象 |
第二节 苗族"光荣时代"的浪漫书写 |
第三节 湘西边地古朴优美健康人生形式的理想化描绘… |
一、老湘西儿子"优美崇高风度"的理想化展现 |
二、湘西小儿女优美健康自然性爱的理想化抒写 |
第四节 《边城》:人类乐园的理想化构建及悲剧表现 |
一、《边城》:人类乐园的理想化构建 |
二、《边城》的悲剧表现: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 |
第五节 牧歌情调的取得及先锋表现 |
一、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自然基础 |
二、原始古朴的乡村生活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生活基础 |
三、浓郁独特的民情风俗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文化基础 |
四、自然演绎的性爱方式是其牧歌情调取得的生命基础 |
五、牧歌情调与死亡相交织构成极其先锋的表现方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巧设悬念侧面雕塑——浅谈《丰碑》的写作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益微电影情感表达研究[D]. 丰孜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3]中国新主流军事电影创作特征研究[D]. 韩风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D]. 默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研究[D]. 谢异洁. 苏州大学, 2017(04)
- [6]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D]. 胡艳琳. 北京大学, 2012(02)
- [7]“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D]. 高翔.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8]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D]. 刘点点. 北京大学, 2011(10)
- [9]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D]. 龚举善. 武汉大学, 2011(04)
- [10]沈从文创作研究[D]. 吴正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