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秦伟[1](1996)在《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实现窄带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并向宽带ISDN过渡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文对实现,N—ISDN的必要技术条件,组网方案,开放业务和ISDN与电话网、分组网的互通,以及编号计划与计费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王海鹏[2](2012)在《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融合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不同产业分散独立运营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而合作、联盟、并购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热点。从20世纪末开始,网络型产业融合成为世界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各国都在经历着一场网络型产业规制上的变革。IT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光线技术等飞速发展,使得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的运营与管理出现了技术、业务、管制等方方面面的融合,网络型产业之间普遍接入也不仅局限于电信领域,需要扩展到互联网与有线电视领域,即“三网融合”的普遍接入。作为实现“三网融合”的首要前提,“三网融合”普遍接入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的关注。国内的网络型产业融合是于近年才开始的,由于网络型产业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政府以往对网络型产业实施严格的进入管制和行为管制。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网络型产业的逐步融合,政府的网络型产业管制政策也显现出某些不足和弊端,譬如对网络型产业的界定不明确、管制过于严格等,同时在学术界尽管对网络型产业规制的研究历来就有,但综合考虑到产业融合因素的研究分析并不多见,可以说这方面政府规制研究相对短缺。媒介产业的融合是全球传媒及网络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信息产业大融合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及服务的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与网络型行业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网络型产业的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一直是网络产业的焦点领域,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网络产业,特别是网络型产业相继放松价格规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实施规制改革。由于各国历史、文化、法律制度等背景不同,规制改革的出发点也有所不同,但30年来世界各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却是一致:通过打破垄断、引人竞争,促进网络型产业的有效竞争。自从网络型产业引入竞争以来,网间互联互通成为网络型产监管的重中之重,而制定一个合理的网间接入定价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网络型产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各方都认同并且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案。随着世界各国“三网融合”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建立一种能同时最大化网络性企业营运的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消费者效用的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模式,这是实现网络型产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尝试运用数理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互联互通中的接入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单向接入中的在位运营商和进入运营商在其各个业务领域的产品定价、接入定价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价格规制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及实践建议。基于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急需创新的现实问题,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本文系统地从产业融合与我国网络型产业融合现状及趋势、国内外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发展与比较、我国网络型产业政府规制的特点以及缺陷、我国网络型产业政府规制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调整和完善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还对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完善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探求科学、可行的规制措施。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如下:在分析制度经济学及规制经济学中对于政府规制概念、特征及发展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三网融合”的内在动力及运作机制;利用数理经济分析法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中的接入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单向接入的在位运营商和进入运营商在其各个业务领域的市场结构变迁、产品定价、单向接入定价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价格规制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建议;接着,分析了我国“三网融合”背景下政府规制的实践及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三网融合”规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的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影响重大。在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政府规制并没有跟上产业融合的脚步,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尚未完成从行政管理到现代政府规制的转变;二是缺乏从产业分立规制到产业融合规制的转变。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具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效应,规制调整和完善应努力与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开放与民主法制进程等大局相适应,稳步推进。同时产业融合对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也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管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分类管理,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的原则;坚持适应发展趋势,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坚持针对性原则,为提高规制有效性提供前提条件。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构筑完备的法律基础、建立独立的规制机构、培育利益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是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的取向,而确定分类管理的理念、加强融合和竞争的关系等都是推动规制的有效动力。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在于:(一)分析视角的创新以前对政府规制的研究仅限于针对电信行业或针对有线电视行业进行独立的研究分析。本文首次建立一个跨行业研究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竞争战略、产业链经济学三种理论基础以及政府规制理论、有效竞争市场为主体的理论架构,系统地对电信业规制、互联网业规制、广电业规制的发展进行对比性研究,探寻在三网融合后政府如何进行规制,进而研究政府规制手段、规制效率等问题。从这一视角进行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盲点。(二)解决目前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前瞻性三网融合工作目前仍进展缓慢,针对目前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政府失灵理论、规制理论、俘获理论等,指出三网融合政府规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政府规制的手段和内容,这些措施具有前瞻性。三网融合中政府规制的绩效将决定三网融合是否能顺利的开展。(三)提出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接入定价策略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下的网络产业,通过在互联互通的分析引入了适合市场发展的接入定价研究,由此构建接入定价模型,由此可知:在基于互联互通条件下的电信业接入定价变化导致的产业配置中业务量的降低会直接对社会净福利造成不良影响,而接入定价的运营商规模是影响产业配置中业务量的决定因素。同时,因为规模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垄断指数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所以,如果从降低市场垄断、提高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应该由大运营商承担提高的接入定价。(四)提出了政府规制下网络产业的单向接入定价策略在政府规制的背景下,当有规制激励存在时,在垄断产业领域中单向接入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共资金的影子成本、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及政府边际转移支付。在运营商竞争业务领域中,对产品定价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产品需求弹性、边际转移支付、边际服务、产品与替代产品的交叉弹性、市场中产品销售份额。因此在制定被规制运营商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运营商成本和转移支付对垄断势力的影响,这样才能使产品定价与规制目标相符。否则,垄断企业最终产品就会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润,而不顾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问题。(五)提出了单向接入条件下激励机制结合我国电信业规制的实际特殊背景,分析了单向接入情况下的规制收买和激励机制对运营商、接入定价以及产品定价的影响。最后得知效率较高的企业往往并不存在规制收买动机;当有这种动机时,规制机构的真实性较高,进入运营商的产品定价随之升高,而且得出了能否发生规制收买的概率值;规制收买不会对产品定价和接入定价造成直接影响,但会通过产品需求和价格对其造成间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接触国际最新研究前沿,丰富和完善了“三网融合”背景下政府对于网络型企业规制的理论及实践方法,为中国政府管制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柳[3](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几乎集中了转轨时期和发展中国家金融的所有特点,商业化改革还未完成,经营机制还不活,经营效率有待提高。就在这个特殊阶段,我国正式加入了WTO,短暂保护期后几乎整个金融市场将向全世界打开,没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行政分割。这样,我国商业银行将面对窥视我国市场已久的各类竞争者的竞争,竞争对手从实力雄厚、极具竞争优势的外资大型商业银行到外资中小银行乃至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即将生存在一个没有政府行政保护的环境中,竞争力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下去的关键性因素,竞争力问题也成为了当前金融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讨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在本文中,理论研究的视角被锁定在将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贯穿于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这一命题上。因此,研究的脉络便是遵循这一研究思路展开的,并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系统分析方法等对整个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追溯到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竞争力理论,而在对西方现代竞争力理论的分析中则主要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奥地利学派的竞争力理论以及以波特竞争力理论、现代资源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学中的竞争力理论。接着,又介绍了马克思的科学的竞争力理论。通过对西方和马克思这两种主要理论研究的分析,根据竞争力的时间特性,笔者推导出了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上一个时间段的竞争力、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采取的战略性竞争行为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共同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市场势力、全要素生产率等三大指标体系,并将之通过商业银行以往的竞争力、新的经济环境、在新环境中企业的战略性竞争行为以及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等组成的矩阵方程予以表示。<WP=3>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的分析中,本文指出: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安全性中的资本充足率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了,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较高;就市场势力来讲,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份额优势,其他商业银行则不具备与国有银行一较高下的能力;在生产率水平上,比较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比国有银行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总之,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是与国际一流银行的竞争力相比较这种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是在封闭的保护环境中生成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是低水平、低层次上的竞争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改革来加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目前除了中国银行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此实力。可以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型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中,本文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将要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在人才、业务、技术开发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开放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进一步对美国、欧洲、日本的大银行发展历程的分析中,本文认为,政府及银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利于本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的产业政策来促进本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则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适宜经济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状况的正确的战略性行为。这些重要的竞争性行为主要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以及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进行积极的组织调整;努力追求拥有核心技术并且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新核心技术。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经验,根据各个商业银行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且,政府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商业银行的首要战略性行为是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我国转轨期间的特殊性所决定了的。本文集中讨论了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包括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在股份制改革中讨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中重点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所有权的明晰和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这些是商业银行建<WP=4>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和基础。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难点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并讨论了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途径和需解决的问题。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的分析中,重点指出内部人控制合法化以及建立公平的、信息充分的市场环境。即是,一方面要正视目前内部人非法控制,将内部人非法控制通过多种途径予以合法化,使之参与剩余所有权的分配,激励其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公平?
杨永忠[4](2003)在《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总结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效率、自然垄断产业效率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的效率冲突,剖析了国有化、规制、有效竞争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而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观点和波特竞争学说,提出了实现自然垄断产业效率的有效市场模式,建立了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的特点和实现路径,探讨了改善国有企业效率和有效推进普遍服务的方式,并运用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力产业、电信产业的市场效率状况。研究提出,自然垄断产业效率是自然垄断效率与竞争效率的有机结合,以有效竞争为基础,构建有效市场结构、有效市场行为、有效市场绩效,实现竞争与规模兼容、竞争与规制兼容、竞争与垄断兼容、国有与民营兼容、效率与公平兼容,是实现自然垄断产业效率的必然取向,而转型经济则决定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形成具有渐进性变迁特点。
蔡道法,沈镇芳[5](1992)在《现代通信技术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近两年来全球性国际通信学术会议动态以及我国电信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研讨了我国气象通信建设的发展趋势,供各界参考。
杨小会[6](2011)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分享由全球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带来的益处,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依据自身的优势确定了产业发展模式。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并具有高渗透性与高成长性的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可概括为:首先,对软件产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模式及软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又对软件产业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接着对软件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性总结。其次,基于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所选择的几种典型的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总结出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可借鉴之处。然后,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软件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构成及产业出口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软件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还运用我国地区软件产业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出各地区软件产业相对规模指数RSI的时间序列表,用于对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总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我国地区软件产业各构成部分的收入及地区软件产业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出各地区软件产业相对成分指数RCI的时间序列表,用于对地区软件产业构成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再次,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各影响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推演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总模式。最后,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分别从人才、资金和技术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如下方面进行了探索:1、对几种公认的、成功的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技术与服务领导型的美国模式、国际加工服务型的印度模式、嵌入式系统开发型的日本模式及生产本地化型的爱尔兰模式,分别对其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其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2、分别从人力资源、资本、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政府政策与规划、机遇八个方面,对四种典型的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3、分别从产业总规模、产业构成及产业出口三方面,对我国软件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产业规模和产业构成两方面,对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4、分别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九大影响因素:人力资源、资本、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政府政策与规划、机遇。5、分别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才培养重点及人才培养方式三个方面,对我国软件人才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为拓宽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分别从财政资本支持、创新资本及资本市场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从产业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及创新重点入手,探讨了完善我国软件产业创新体系的具体方法,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受到人力资源等“八要素”的影响。由于国际上存在着多种成功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且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基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并结合软件产业的特征,总结出了影响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四大产业内部因素:人力资源、资本、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政府政策与规划、机遇四大产业外部要素。2.我国软件产业的构成结构和地域分布结构呈现出不合理发展现象。通过对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软件产业各构成部分收入占比的分析,我们得出:软件产品收入占比最高,其年平均占比达到35%;其次是系统集成收入,其年平均占比为24%;接着是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其年平均占比为20%;随后是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其年平均占比为18%;最后是IC设计收入,其年平均占比不足4%。通过对2006年至2009年期间地区软件产业相对规模指数RSI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年平均规模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倍,属于第一发展梯度;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软件产业的年平均规模在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属于第二发展梯度;辽宁省、福建省、四川省和陕西省属于第三发展梯度,其软件产业的年平均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海南省和宁夏区的软件产业的年平均规模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通过对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地区软件产业各成分收入占比及其相对成分指数RCI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我国软件产业收入主要集中于软件产品收入和系统集成收入,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四川省和陕西省的软件产品收入的相对占比居于全国前列,新疆区和云南省系统集成收入的相对占比居于全国前列,海南省软件技术服务收入的相对占比和天津市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的相对占比分别居于全国首位,江苏省和上海市IC设计收入的相对占比位居全国榜首。3.提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总模式。我国软件产业可采取依托国内市场,由投资驱动的应用导向型发展模式,也即:立足国内市场,把管理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作为产业发展重点,注重嵌入式系统软件及IC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软件外包业务,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培育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总模式可具体表述为:立足国内市场,利用本地化优势及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借助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进一步推进,以企业和行业解决方案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国内管理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的发展;依托发展成熟的国内信息产业,借助电子信息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逐步推进国内嵌入式系统软件及IC设计的发展;凭借自身人力资本优势,抓住全球软件产业转移的时机,利用国际市场对软件外包需求扩大的机会,加强承接欧美国家的软件外包业务,逐步形成我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国际竞争优势;依托已有软件园区,在基础核心软件和信息化支撑软件方面寻求突破。本文的主要贡献:1.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包括: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分类、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2.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结合软件产业自身特征,总结出了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八大影响要素。3.构建了相对规模指数RSI和相对成分指数RCI,用于对我国软件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及特点、地区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具体分析。4.具体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九大影响要素,并结合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推演出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总模式。
彭红斌[7](2002)在《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全文由导言和正文组成。导言部分介绍了与论文选题有关的四个问题、选题依据与意义、论文的结构体系与研究方法、对国内学者就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作者对外贸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以及论文主要观点等内容。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3章)是理论部分,分析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般理论;第二部分(46章)是基础分析,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外环境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78章)是战略措施选择,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第一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基本特征及类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性增长与质性发展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只有组成一体才能形成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合的、时间上与空间上协调的、可控与不可控共存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它包括量性增长较快、质性发展不足的质—量性不平衡发展的外贸系统,量性增长不足、质性发展较快的质—量性不平衡发展的外贸系统,以及质—量性协调发展的系统等三种类型。这三者各有其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和平衡两大基本的子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以持续均衡的方式提供系统的能量,它包括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以及竞争压力四个方面;平衡机制则以间断的方式对系统运行进行导向或修正,它包括政府管制机制、市场机制、自律机制、社会机制以及国际规范机制等。两大子机制在外贸可持续发展系统实际的运行中,必须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第三章探讨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问题,提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指标体系。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基本思路在于增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支撑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资源支撑能力指标体系、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和平衡能力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其中每一指标体系中包括若干个具体指标。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当代国际贸易环境正在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在国际政治环境上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在增强,国际政治格局向“一超多强”过渡;国际交往中,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在下降,现实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成为中心,“经济外交”的地位日趋凸显;强权政治与贫富悬殊所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当代科技环境也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科技进步正日益服从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本身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表现为:在国际贸易格局上,全球化与集团化并存;<WP=3>在国际贸易结构上,日趋高级化;绿色浪潮的兴起,赋予国际贸易新的内涵:绿色贸易应运而生;在国际贸易手段上,网络贸易兴起;在贸易政策上,贸易的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并行发展,管理贸易政策盛行;技术壁垒成为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等。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环境。目前中国的政局稳定,国力在增强,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较好,基本上能保证本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将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中国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实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入世”会带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它将为中国经贸的发展提供多种的机遇,但也冲击着人们思想观念、政府管理经济方式与政策、国内的法律体系等,还会造成目前国内某些产业部门的生存危机。第六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呈现出量性增长较快、而质性发展不足的现状特征。具体表现为:中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外贸增长的波动性较大;外贸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外贸结构不合理;还存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增长贫困化趋势。第七章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点与措施。战略目标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目前量性发展为主的系统转变为质性与量性发展相协调的系统,由目前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由贸易大国变为贸易强国。战略基点在于推进外贸创新,包括外贸观念创新、体制与政策创新、市场创新、外贸商品构成创新以外贸工具创新等。战略措施包括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以及大力发展离岸贸易、绿色贸易、海外投资、加工贸易、电子商务以及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等。第八章提出了中国实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协调好的六大关系。这六大关系包括: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的
阮慧珊[8](2007)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在各个国家的大众化教育、职业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网上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概况、理论形成与发展、实践探索过程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的经验,并针对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反思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本文从理论形成与实践探索的角度,对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现代远程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作者审视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相关经验,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也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意义。
杜军[9](2004)在《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为抢得发展先机,树立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立足本国国情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与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软件产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处于各种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的宏观环境中。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对我国软件企业在全球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以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影响和制约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归纳与总结了我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结合我国软件企业自己的特点,运用SWOT竞争战略制定模型,提出了我国软件企业决定竞争战略取向的一套方法,给出了我国软件企业所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与对策。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综合阐述了竞争战略的涵义及主要的竞争战略理论。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详细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综合得出了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章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的内部资源,价值链,内在发展基础,我国软件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提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包括: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软件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方法及所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明确、精炼、完整、准确地归纳出了本论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以及本研究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严贺祥[10](2008)在《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的模型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规划是铁路科学建设与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前提,而铁路网布局优化又是落实铁路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展开,作为单位能耗小、污染少的铁路运输,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如何科学地规划铁路发展和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且关乎铁路行业发展乃至整个民生的重要课题。铁路网总规模界定是铁路通道布局方案优选的基础,它对铁路通道的布局优化具有控制和引导作用。本论文主要从铁路网规模测算和铁路通道布局优化两个层面对与之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在铁路网规模总量测算方面,提出了基于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的运输负荷法、基于相似地区分块类比的路网密度比较法以及基于工业发展与铁路建设间联动耦合关系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法三种测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比较一致的测算结果。在可预见的铁路客运专线和货运专线建设的背景下,细致分析了各自在未来可达到的规模总量,通过扣除法和运输负荷法尝试性地预测了客货混线的规模,研究了不同旅客换算系数下的路网规模总量需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货运能力分担率及其当量里程。2.在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方法方面,首次从宏观层面提出并阐述了运用四阶段法来设计铁路货运通道布局的原理和方法。所提出的基于离散运输网络设计的铁路通道布局优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取代以往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忽视网络效应的铁路单项目规划法。3.在铁路货运通道网络设计理论方面,比较完整地论述了铁路货运通道的概念、形态及其特点,提出了在不同铁路通道建设项目选择下,其通过能力是呈现离散性变化的。考虑到既有一体化铁路网络设计模型难以实际求解的不足,论文提出了基于离散通道投资决策变量的双层铁路货运通道网络设计模型(BR NDP),在上层规划中,把规划通道的吸引流量和既有路网弧段流量变化有机地融和在目标函数中,并把投资额度、运输需求满足程度和不同布局样式下的运营成本等因素一并体现在上层规划模型中。在下层规划方面,分别研究了一般的弧-路配流和点-弧配流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铁路车流不同于道路车流的特点,又分别研究了车流不可拆散下的配流模型和更为严格树形车流径路配流模型。综合两类配流方法的优缺点,既要保持OD的不拆散,又要保证大规模路网配流计算可实现,故文中提出了基于阻尼系数法的广义最短路配流算法。4.在多阶段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模型方面,考虑铁路五年一规划的滚动规划机制,分析了铁路投资建设在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上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一组通道项目状态选择变量将多阶段项目投资费用和建设规模进行了有机结合,构建了兼顾客运专线建设的多阶段铁路货运通道网布局优化模型。该模型经实例证明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5.以西部路网为背景,以兰渝通道、太中通道和哈临通道为重点决策项目,详细计算并分析了可能的通道方案组合,在案例的计算中还考虑诱发运量的处理方法,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二、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与本题相关的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 与本题相关的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比较分析方法 |
二、 博弈论分析法 |
三、 系统论方法 |
四、 数理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政府规制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政府规制的定义及分类 |
一、 政府规制的定义 |
二、 政府规制的分类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的特征 |
一、 规制主体的公共性 |
二、 规制角度的限制性 |
三、 规制内容的经济性 |
四、 规制范围的微观性 |
第三节 规制经济学及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 |
一、 规制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 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
第三章 “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三网融合”的技术及业务基础 |
一、 电信网与电信业务 |
二、 广播电视业务 |
三、 互联网与数据业务 |
第二节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
一、 消费者需求拉动效应 |
二、 新型网络技术的推动力 |
三、 运营商垄断与竞争博弈的结果 |
四、 政府监管的引导 |
第三节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一、 “三网融合”的实质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三、 “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的定价策略 |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企业的互联互通 |
一、 网络型企业互联互通的概念 |
二、 网络型企业互联互通的特征 |
三、 “三网融合”互联互通的网络价值 |
第二节 网络型企业的市场结构与定价策略 |
一、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二、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接入定价 |
三、 “三网融合”背景下单个运营商的接入定价 |
第三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企业的单向接入定价策略 |
一、 无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 |
二、 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 |
第五章 中国三网融合政府规制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二节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产业政府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四节 中国目前三网融合中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规制的法律缺陷 |
二、 政府规制权力的分散 |
三、 政府规制体制的不顺 |
四、 政府规制手段的落后 |
第五节 中国目前三网融合进展中实施政府规制的紧迫性 |
一、 政府管理的需要 |
二、 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
三、 与国外接轨的需要 |
第六章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规制的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在“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 |
一、 美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二、 英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三、 韩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四、 日本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第二节 国外“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启示 |
一、 三网融合要顺利开展必须立法先行 |
二、 三网融合催生了融合性监管机构 |
三、 监管机构需独立化运营 |
四、 监管机构体制的建设要与国情相适应 |
第七章 中国面向“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面向三网融合的政府监管体制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规范的三网融合规制制度和方式 |
一、 规范审核进入规制 |
二、 中国政府监管的内容规制 |
第三节 面向三网融合的其他规制 |
一、 建立完善的三网融合法律制度 |
二、 建立科学的规制程序制度 |
三、 三网融合规制的结构性规范 |
四、 规范主体运营商的市场行为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 主要概念定义与研究对象 |
三、 行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西方竞争力理论 |
一、 古典竞争力理论 |
二、 现代竞争力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竞争力理论 |
第三节 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一、 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分析 |
二、 企业竞争力要素指标分析 |
第四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体系 |
一、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
二、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体系设立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沿革 |
一、 中国国有银行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 |
三、 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与评析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
二、 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 |
第三节 加入WTO后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国外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及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力特点及评价 |
第二节 欧洲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力特点及评价 |
第三节 日本的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点及评价 |
第四节 借鉴与启迪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对策研究Ⅰ:产权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
一、 现代股份公司制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高级形式 |
二、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
三、 中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现途径 |
四、 中国商业银行股份化改革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一、 现代股份公司制呼唤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
二、 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三、 中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效率分析 |
四、 中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途径选择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对策研究Ⅱ:组织调整 |
第一节 内部组织的再构造 |
一、 内部组织的再构造的必要性和组织变革途径 |
二、 企业再造的要点和核心 |
三、 企业再造的应用一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变革 |
第二节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类别和特征 |
二、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三、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功能与定位 |
四、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关系 |
五、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途径 |
六、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建立区域性专业性的中小商业银行 |
一、 区域性专业性商业银行的定义、定位与特征 |
二、 组建区域性专业性商业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三、 建立区域性专业性商业银行的途径选择 |
四、 发展区域性专业性商业银行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对策研究Ⅲ:国际产业政策 |
第一节 促进公平竞争政策 |
一、 价格政策 |
二、 市场准入制度 |
三、 公平的财税政策 |
四、 反不正当竞争政策 |
第二节 金融技术创新政策 |
一、 金融技术创新政策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
二、 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为商业银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系统支持 |
三、 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政策 |
第三节 引导退出政策 |
一、 退出政策的理论依据及要点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退出政策分析和反思 |
三、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的符合市场化行为的退出政策 |
第八章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论文结构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自然垄断的效率理论及其评价 |
第一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效率与自然垄断的效率冲突 |
一、 自然垄断的起源与发展 |
二、 两种效率对比 |
三、 自然垄断的效率冲突 |
四、 自然垄断效率冲突的解决方式 |
第二节 国有化 |
一、 国有化的理论基础 |
二、 自然垄断的国有化效率研究综述 |
三、 对国有化的自然垄断效率反思 |
第三节 规制 |
一、 规制的理论基础 |
二、 规制变迁与自然垄断效率增进 |
三、 规制的效率与非效率模型 |
四、 规制与自然垄断效率的冲突分析 |
第四节 有效竞争 |
一、 有效竞争的效率内涵 |
二、 自然垄断效率的有效竞争模式 |
三、 有效竞争的自然垄断效率反思 |
第二章 效率视角下的自然垄断产业演变及其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自然垄断产业演变 |
一、 自然垄断产业的外在特征 |
二、 自然垄断产业的演变 |
三、 自然垄断产业的结构变化 |
第二节 规制的演变与结构比较 |
一、 规制演变 |
二、 规制组织结构比较 |
三、 规制制度结构比较 |
四、 规制制衡结构比较 |
第三节 规制放松下的美国自然垄断产业 |
一、 电信业 |
二、 电力业 |
三、 铁路运输业 |
四、 民航运输业 |
第四节 民营化之下的英国自然垄断产业 |
一、 概况 |
二、 电信业 |
三、 电力业 |
第五节 培育国际竞争力的日本自然垄断产业 |
一、 电信业改革 |
二、 电力业改革 |
三、 铁路运输业改革 |
第六节 自然垄断产业演变的启示 |
一、 自然垄断产业的变迁趋势 |
二、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取向 |
三、 各国实践中效率冲突的处理原则 |
第三章 有效市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对有效竞争理论的再认识 |
一、 有效竞争取得绩效的理论基础 |
二、 有效竞争缺陷的经济分析 |
第二节 有效市场假说 |
一、 有效市场的提出、定义与经济学解释 |
二、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模型 |
第三节 有效市场结构 |
一、 关于市场结构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二、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三、 有效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 |
四、 有效市场结构的鉴别标识 |
第四节 有效市场行为 |
一、 市场行为对产业的市场边界影响 |
二、 产业演变中的一般市场行为特征 |
三、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行为的鉴别标识 |
第五节 有效市场绩效 |
一、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绩效的特殊性分析 |
二、 市场绩效的评价原则 |
三、 有效市场绩效的鉴别标识 |
第六节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评价的综合指标 |
一、 有效市场评价的方法选择 |
二、 指标体系的结构 |
三、 有效市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四章 我国转型期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转型期的特殊性研究 |
一、 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
二、 市场与企业边界 |
三、 垄断与竞争边界 |
第二节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低效的基础性原因的分析 |
一、 对规模经济的质疑 |
二、 对范围经济的质疑 |
三、 规制的缺陷 |
四、 国有企业的困境 |
第三节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实现的原则与重点 |
一、 有效市场实现的基本原则 |
二、 有效市场实现的重点 |
第四节 规制的独立、结构与制衡 |
一、 规制的独立 |
二、 规制的结构 |
三、 规制的制衡 |
第五节 竞争、价格、供求与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探讨 |
一、 竞争机制 |
二、 价格机制 |
三、 供求机制 |
四、 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
第五章 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效率研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低效的另一种解释 |
一、 报酬理论前提:对科思定理的引申 |
二、 权利与义务-报酬失灵-风险与收益 |
三、 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与报酬失灵 |
四、 国有企业制度重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管理再造 |
一、 自然垄断产业的微观管理思想再造 |
二、 自然垄断产业的微观管理方法再造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困境与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融资创新 |
一、 中国资本困境分析 |
二、 我国财政投资错位 |
三、 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的融资机制创新 |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伦理建设 |
一、 自然垄断产业理论中的有关伦理研究 |
二、 自然垄断产业的伦理模型 |
三、 国有企业伦理失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 |
四、 伦理失衡的治理对策 |
第五节 上市激励: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竞争模式 |
一、 自然垄断产业竞争模式比较与评析 |
二、 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的上市激励 |
三、 上市激励的检验:以电力产业为例 |
四、 政策建议 |
第六章 普遍服务 |
第一节 普遍服务的经济理论:回顾与评述 |
一、 普遍服务的定义、存在基础与经济功能 |
二、 A-S定理与次优选择 |
三、 普遍服务改革的模型 |
第二节 普遍服务的实践 |
一、 普遍服务的主要内容 |
二、 普遍服务的实践:以电信为例 |
三、 普遍服务的进一步探讨 |
第三节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普遍服务的宏观效应及实现形式 |
一、 普遍服务的宏观效应 |
二、 普遍服务的实现形式 |
第七章 我国电力有效市场构建 |
第一节 我国电力市场的演变路径 |
一、 电力市场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 |
二、 电力市场改革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变革 |
三、 我国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式:对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
第二节 电力市场的效率分析 |
一、 市场结构 |
二、 市场行为 |
三、 市场绩效 |
第三节 边缘竞争:简阳供电案例及其模式反思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供区形成 |
三、 边缘竞争 |
四、 边缘竞争的理论依据 |
五、 边缘竞争的启示 |
第四节 电力有效市场的建设 |
一、 电力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 |
二、 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 发电环节的改造 |
四、 电网运行机制的改革 |
五、 电力法制建设 |
第八章 电信有效市场整合 |
第一节 电信市场变迁:三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应用分析 |
一、 中国电信市场的制度变迁历程 |
二、 制度变迁中电信市场的博弈分析 |
第二节 电信市场的效率分析 |
一、 市场结构 |
二、 市场行为 |
三、 市场绩效 |
四、 电信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相互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开放背景下的电信有效市场对策 |
一、 我国电信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框架 |
二、 对外开放对我国电信市场的影响 |
三、 基于开放背景的电信有效市场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6)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软件产业的研究 |
1.2.2 对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2.3 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软件产业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
2.1.2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模式及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 |
2.1.3 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
2.2 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及学说 |
2.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 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3.1 典型的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
3.1.1 技术与服务领导型的美国模式 |
3.1.2 嵌入式系统开发型的日本模式 |
3.1.3 生产本地化型的爱尔兰模式 |
3.1.4 国际加工服务型的印度模式 |
3.2 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 |
3.2.1 人力资源 |
3.2.2 资本 |
3.2.3 产业结构 |
3.2.4 技术创新 |
3.2.5 市场需求 |
3.2.6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 |
3.2.7 政府政策与规划 |
3.2.8 机遇 |
3.3 国际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对我国的启示 |
4.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
4.2 我国软件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3 我国软件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
4.3.1 我国软件产业总规模状况分析 |
4.3.2 我国软件产业构成状况分析 |
4.3.3 我国软件出口状况分析 |
4.4 我国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4.1 地区软件产业规模状况分析 |
4.4.2 地区软件产业构成状况分析 |
4.5 分析总结 |
5.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
5.1 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要素分析 |
5.1.1 人力资源 |
5.1.2 资本 |
5.1.3 产业结构 |
5.1.4 技术创新 |
5.1.5 产业集群 |
5.1.6 市场需求 |
5.1.7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 |
5.1.8 政府政策与规划 |
5.1.9 机遇 |
5.2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 |
5.3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
6. 对策建议 |
6.1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注重软件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
6.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创新资本与资本市场的作用 |
6.3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协同创新为手段,应用创新为重点的创新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对相关的几个问题的理解 |
二、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三、 国内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
四、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涵义的认识 |
五、 论文的结构体系与研究方法 |
六、 主要观点与见解 |
第一部分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般理论 |
第一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
一、 量性增长 |
二、 质性发展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特性 |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类型 |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概述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平衡机制 |
第三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一、 环境资源支撑能力指标体系 |
二、 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
三、 平衡能力指标体系 |
第二部分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 |
二、 国际经济环境 |
三、 科学技术环境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征 |
一、 国际贸易的格局上:全球化与集团化并存 |
二、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上:日趋高级化 |
三、 绿色浪潮的兴起,赋予国际贸易以新内涵:绿色贸易应运而生 |
四、 在国际贸易手段上:网络贸易兴起 |
五、 在贸易政策上: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行发展,管理贸易政策盛行 |
六、 技术壁垒成为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 |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环境 |
第一节 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二节 加入WTO,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环境 |
第六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
第二节 中国外贸体制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
第四节 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 |
第三部分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七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外贸创新 |
第二节 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
第三节 确立进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其它战略措施 |
一、发展商岸贸易 |
二、发展绿色贸易 |
三、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 |
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
第八章 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
第一节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 |
第三节 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
第四节 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第五节 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的关系 |
第六节 对外贸易与金融的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引言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史 |
一、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及发展概述 |
二、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比较研究 |
一、发达国家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远程教育理论 |
(二) 20世纪80年代的远程教育理论 |
(三) 20世纪90年代的远程教育理论 |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借鉴和形成 |
(一) 对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的系统引进 |
(二) 中国实践的理论概括与提炼 |
三、两者比较研究 |
第三章 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概况比较 |
一、发达国家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概况 |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概况 |
第四章 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探索的比较研究 |
一、技术系统应用之比较研究 |
(一) 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系统 |
(二) 发达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系统 |
二、实施机构、办学层次和类型等的比较 |
三、实施过程的比较研究 |
(一) 在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方面的比较 |
(二) 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比较 |
(三) 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比较 |
(四) 师资建设方面的比较 |
第五章 反思与借鉴 |
一、合理设置专业,加强资源建设与共享 |
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三、建立权威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
四、调整运营模式,展开广泛、多样的合作 |
五、加强现代远程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 |
六、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的涵义 |
2.2 主要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2.2.1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2.2.2 彼得斯和奥斯汀的优势竞争战略 |
2.2.3 大前研一的企业家头脑战略 |
2.2.4 布朗与艾森哈特边缘竞争战略 |
2.2.5 提斯的动态竞争战略 |
第3章 我国软件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与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和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产业环境分析 |
3.2.1 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
3.2.2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
3.2.3 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格局分析 |
3.3 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3.1 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机遇 |
3.3.2 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我国软件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我国软件企业的内部资源分析 |
4.1.1 市场资源 |
4.1.2 科技资源 |
4.1.3 人才资源 |
4.2 我国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4.2.1 软件企业价值链构成 |
4.2.2 软件产业价值体系构成 |
4.2.3 价值链分解与产业成长机会 |
4.3 我国软件产业的内在发展基础 |
4.3.1 软件产业规模 |
4.3.2 软件企业规模及分布 |
4.3.3 软件产品结构 |
4.4 我国软件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
4.4.1 我国软件企业的优势分析 |
4.4.2 我国软件企业的劣势分析 |
4.4.3 我国软件企业优势与劣势评价 |
4.5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
第5章 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研究 |
5.1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
5.1.1 我国竞争战略研究严重滞后 |
5.1.2 对软件产业发展规律了解不够 |
5.1.3 存在的问题 |
5.2 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所应采取的竞争战略分析方法 |
5.2.1 我国软件企业的竞争战略制定方法(SWOT分析法) |
5.2.2 我国软件企业竞争战略取向 |
5.2.3 我国软件企业的竞争战略实施评价模型 |
5.3 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所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
5.3.1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所应采取的战略路径选择 |
5.3.2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所应采取的总体竞争战略 |
5.3.3 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所应采取的具体竞争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10)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的模型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我国铁路网规模总量需求分析 |
2.1 我国铁路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1 铁路网规模和布局现状分析 |
2.1.2 路网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我国铁路货运周转量分析 |
2.2.1 平均增长率法 |
2.2.2 因素影响分析法 |
2.2.3 市场份额分析法 |
2.2.4 综合比较 |
2.3 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分析 |
2.3.1 平均增长率法 |
2.3.2 因素影响分析法 |
2.3.3 市场份额分析法 |
2.3.4 综合比较 |
2.4 运输负荷法的铁路网规模需求分析 |
2.4.1 换算周转量的讨论 |
2.4.2 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的讨论 |
2.4.3 换算密度的讨论 |
2.4.4 运输负荷法的铁路网总需求 |
2.5 路网密度比较法的铁路网规模需求分析 |
2.6 工业化进程比较法的铁路网规模需求分析 |
2.6.1 常见工业化的模式 |
2.7 各种需求分析综合比较 |
2.8 本章小结 |
3 铁路网总量中货运能力占用比例 |
3.1 铁路客运专线的需求分析 |
3.2 铁路货运专线的需求分析 |
3.3 铁路客货混线的需求分析 |
3.4 铁路货运能力需求总量分析 |
3.4.1 考虑旅客换算系数时铁路货运能力需求总量分析 |
3.4.2 考虑延展里程时铁路货运能力需求总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铁路货运通道分析 |
4.1 我国铁路货运通道的特点 |
4.1.1 货运通道的定义 |
4.1.2 货运通道的类型 |
4.2 煤炭运输通道分析 |
4.2.1 全路煤炭运输需求分析 |
4.2.2 煤炭运输通道预测 |
4.3 大区域之间的货运通道分析 |
4.4 港口和口岸后方通道分析 |
4.4.1 港口后方通道建设 |
4.4.2 口岸后方通道建设 |
4.5 货运网络结构改善所需要的连接通道 |
4.6 本章小结 |
5 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的四阶段方法研究 |
5.1 四阶段法步骤流程 |
5.2 区域货运量生成预测 |
5.2.1 区域划分考虑的因素 |
5.2.2 货运量生成调查小区划分的原则 |
5.2.3 区域货运量生成预测的方法 |
5.3 区域货运量分布预测 |
5.4 铁路运输方式的份额划分 |
5.5 定性的货运通道规划初始设计方案 |
5.5.1 定性路网设计方法介绍 |
5.5.2 定性路网设计方法的缺点 |
5.5.3 初始设计方案 |
5.6 铁路货运通道网络流量分配与方案评价 |
5.7 本章结论 |
6 铁路货运通道的网络设计问题建模 |
6.1 运输网络设计问题 |
6.2 铁路通道能力变化的离散性 |
6.2.1 铁路货运通道的主要类型 |
6.2.2 能力改变与线路等级的关系 |
6.3 一体化离散铁路网设计模型 |
6.3.1 铁路网络设计问题的变量及参数 |
6.3.2 RNDP的数学表达式 |
6.3.3 RNDP的特点分析 |
6.4 铁路货运通道布局的双层规划模型 |
6.4.1 相关符号及意义 |
6.4.2 双层规划的数学模型 |
6.5 基于点弧配流公式的下层规划模型 |
6.6 基于车流不可拆分的下层规划配流模型 |
6.6.1 变量及相关参数的定义 |
6.6.2 模型的构建 |
6.7 基于树形径路的下层规划配流模型 |
6.7.1 始发直达流分配的不拆散特点 |
6.7.2 技术车流占用货运通道能力的树形车流径路 |
6.7.3 基于树形径路的配流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
6.8 基于广义最短路及阻尼系数的配流算法 |
6.9 本章小结 |
7 多阶段铁路货运通道布局研究 |
7.1 多阶段投资决策问题的提出 |
7.2 多阶段投资的规模经济效应 |
7.3 多阶段铁路货运通道网布局优化模型 |
7.4 算例分析 |
7.5 模型特征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西部路网背景的算例研究 |
8.1 西部路网背景及规划通道货运需求构成分析 |
8.1.1 备选通道概况 |
8.1.2 相关路网结构 |
8.1.3 弧段能力里程 |
8.1.4 西部路网规划通道相关货运需求构成分析 |
8.2 建设项目变量选择 |
8.2.1 哈临通道的决策变量 |
8.2.2 太中通道的决策变量 |
8.2.3 兰渝通道的决策变量 |
8.3 规划期内支点间OD及空流生成方法 |
8.3.1 案例路网上的O-D量设定 |
8.3.2 规划流量对应的空车流量生成 |
8.3.3 不同项目诱发运量和非铁路运输方式转移运量的生成 |
8.4 阻尼配流与两种极端布局方案分析 |
8.4.1 既有路网无能力约束条件下的配流 |
8.4.2 阻尼系数的设置 |
8.4.3 规划通道全不建情况下不满足运输需求费用的分析 |
8.4.4 规划通道全不建条件下的配流费用分析 |
8.4.5 规划通道全建条件下的配流费用分析 |
8.5 方案预优化及组合方案设计 |
8.6 通道布局组合方案效果分析 |
8.6.1 方案一:仅建太中线单线、兰渝线单线 |
8.6.2 方案二:仅建太中线双线、兰渝线单线 |
8.6.3 方案三:仅建太中线单线、兰渝线双线 |
8.6.4 方案四:仅建太中线双线、兰渝线双线 |
8.6.5 方案五:建哈临线单线、太中线单线、兰渝线单线 |
8.6.6 方案六:建哈临线单线、太中线双线、兰渝线单线 |
8.6.7 方案七:建哈临线单线、太中线单线、兰渝线双线 |
8.7 算例结果分析 |
9 结论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重车流OD |
附录B: 空车流OD |
附录C: 无能力约束的配流结果 |
附录D: 设置阻尼系数后的配流结果 |
附录E: 规划通道全建条件下的配流结果 |
附录F: 方案一配流结果详表 |
附录G: 诱发、转移运量详表 |
附录H: 嘉峪关→武威南车流构成明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我国建设ISDN网的若干意见[J]. 秦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6(01)
- [2]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D]. 王海鹏. 武汉大学, 2012(07)
- [3]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 陈柳.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4]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D]. 杨永忠. 四川大学, 2003(02)
- [5]现代通信技术的新进展[J]. 蔡道法,沈镇芳.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2(03)
- [6]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杨小会.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2)
- [7]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 彭红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8]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D]. 阮慧珊.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9]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战略研究[D]. 杜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1)
- [10]铁路货运通道布局优化的模型和方法研究[D]. 严贺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