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种小麦繁种制种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21)在《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文中指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种业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种业作为战略性核心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基于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2)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创新体系不完善;(3)产品同质化严重;(4)种企大部分呈"小、散、弱"的状态,种业竞争力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1)实施种质资源国家保护战略,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3)保护种业知识产权;(4)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企兼并重组。以期为种业创新提供参考,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欧阳亦聃,陈乐天[2](2021)在《作物育性调控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前沿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作物育性调控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也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作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及三系杂交育种应用,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建立及两系杂交育种应用,作物智能不育分子设计育种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以及作物杂种育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对远缘杂交育种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作物育性调控研究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面临的瓶颈与对策,并展望了作物育性调控和杂交育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布局.
左志丹[3](2021)在《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和恢复基因是否会对棉花苗期生长、叶片光合特性、花药育性以及最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产生影响。本课题组前期采用保持系ZB[N(rfrf)]为亲本,分别与恢复系ZBR[S(Rf Rf)]进行正反交、与不育系ZBA[S(rfrf)]进行杂交,然后以ZB[N(rfrf)]为轮回亲本,经过10代回交,创制出保持系ZB的三种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基因型分别为S(Rfrf)和N(Rfrf)以及S(rfrf)。本研究以基因型为S(Rfrf)和N(Rfrf)的材料分别自交,通过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Indel1892检测,得到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恢复系SR[S(Rf Rf)],陆地棉可育胞质纯合恢复系NR[N(Rf Rf)],NR、SR自交繁种,保持系ZB自交得到NB[N(rfrf)],ZB与NR杂交得到NH[N(Rfrf)],ZBA与NR杂交得到SH[S(Rfrf)],最终成功创制出2套同核异质和1套同质异核的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NH[N(Rfrf)]和SH[S(Rfrf)],NR[N(Rf Rf)]和SR[S(Rf Rf)],NR[N(Rf Rf)]和NB[N(rfrf)],五种材料的核遗传背景均来自保持系ZB,2020年分别种植于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安阳)和长江流域棉区(江西九江)。对苗期生长性状、全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花药发育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以期阐明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及其在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棉花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选育和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如下: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效应结果显示:(1)不育胞质对棉花苗期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SH较NH,SR较NR的株高、鲜重、干重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2)不育胞质杂合恢复系SH和不育胞质恢复系SR的净光合速率在苗期显着高于可育胞质杂合恢复系NH和可育胞质恢复系NR,到花铃期以后则出现相反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和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3)不育胞质杂合恢复系SH和不育胞质恢复系SR在高温胁迫下花药育性均显着低于可育胞质杂合恢复系NH和可育胞质恢复系NR,主要表现在花粉量明显减少、可育花粉率和花粉体外萌发率显着降低;(4)不育胞质对产量性状具有显着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着降低,单株铃数明显减少和衣分显着降低;(5)不育胞质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着影响,在安阳点能够增加棉花纤维强度,但差异不显着;(6)总体上来说,不育胞质对净光合速率、花药发育和产量等性状的负效应在夏季温度较高的长江流域棉区表现更为明显。恢复基因效应结果显示:(1)恢复基因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花药发育以及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影响;(2)恢复基因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性状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对长江流域棉花产量无显着影响;(3)恢复基因可以显着增加棉花纤维长度。
王拯,张胜全,任立平,叶志杰,高新欢,陈兆波,穆磊[4](2020)在《二系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难点与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及应用发展迅速。产业化过程中不育系繁殖是种子生产工作的关键点,也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难点之一。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存在开颖授粉保纯困难、亲本需求量大、繁育系数较低以及异地鉴定等难点,提出不育系繁殖工作中重抓原始纯度、建立高效繁育体系、开展有效隔离和去杂工作等对应解决方案,并进行杂交小麦产业发展中关于亲本繁育和产业分工的讨论。
姚红琳[5](2020)在《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水稻的育种和生产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突破,一是矮杆品种的培育和应用,二是杂交水稻的创制与利用。这两次突破使水稻的单产水平增加了两倍以上。目前,杂交稻的培育已经十分普遍,然而杂交稻亲本选择却往往依靠大规模随机测配,如何提高配组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已经投入使用的杂交稻中找出普遍规律有望帮助解答该问题。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165份杂交稻品种,并对谷壳测序获得了其亲本的基因型。从杂交稻亲本的群体结构、受选择位点、与表型关联的位点及其在杂种中的效应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为杂交稻选育提供宏观的基因组学角度的参考信息。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利用创新的方式获得了杂交稻的双亲基因型数据。对2011-2015年推广面积较大的165份杂交稻品种进行测序获得基因组数据,从谷壳中提取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获得母本基因组数据。根据F1和母本的对应关系,制定推断规则,获得了父本基因型。用12份人工构建的测试杂交种数据对提取、补缺、推断步骤进行评估,获得推断正确率约为97%,推断父本的缺失率均值在5%以下,在全基因组共获得6,684,955基因组变异位点,全基因组标记密度约为17.9个/kb。2. 对杂交稻亲本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父本群体与Indica II群体相似性较高,母本群体与Indica I群体相似性较高。三系和两系父本群体没有明显的群间界限,而三系两系母本群体则明显聚为两类,其中三系母本与Indica I群体距离更近。用XP-CLR和固定系数的方法鉴定了父母本群体间差异位点,其中包括TMS5和Rf4等与不育系、恢复系特性相关的基因。3. 对杂交稻群体穗部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与穗部性状相关的163个非重复关联位点,并对这些关联位点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超显性效应均对杂种优势有所贡献。显着区间内包括IPA1、Ghd7等已克隆基因,分析了部分已克隆基因区段对穗部表型的影响。用关联位点计算获得材料的特异杂合性。相较于一般杂合性,特异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 将关联分析结果与父母本群体结合分析。在父母本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大于0.4且与穗部表型显着相关的位点中,72.2%的位点优良等位基因型在父本群体中频率更高,说明了恢复系的基因型对杂交稻的表型有着重要的作用。5. 对不同育种时期的优良等位基因受选择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前人发表的核心种质资源,将研究材料划分为矮化育种前、矮杆育种后以及现代杂交稻亲本三个育种时期。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的关联位点在三个育种时期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有30%的优良等位基因在育种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另外也发现父母本间有明显的优良等位基因聚合现象。6. 对3对籼粳交亲本进行分析。获得了籼粳交亲本的亚种间渗入片段,并与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进行了对比。发现籼粳交亲本的渗入片段占全基因组的比例高于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且不同材料的渗入片段位置有一定重叠,或与籼粳交可育原因有关。
单宝成[6](2020)在《黄瓜种质资源种子产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黄瓜种子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促进骨伤愈合等一系列的疗效,用处很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们对于黄瓜种子的需求越来越大,黄瓜种子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迫切的需要黄瓜种子产量高的品种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大的需求。本实验筛选了31组三种生态类型的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分析了黄瓜种子产量与10个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筛选出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于60kg/667m2的高产品种5个,它们是C19-100(74.99kg/667m2)、C18-039(67.17kg/667m2)、C18-073(65.41kg/667m2)、东农809(62.92kg/667m2)、C18-071(60.06kg/667m2);筛选出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低于25kg/667m2低产品种3个,它们是JZ6-1-2(22.56kg/667m2)、C19-130(17.45kg/667m2)、D1104-2-4(8.43kg/667m2)。(2)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与10个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为:单瓜种子产量>座果率>结瓜数>百粒重>第一雌花节位>种子长>种腔横径>种子宽>种腔长>株高,同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单瓜种子产量以及座果率可以作为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的品种的育种指标。(3)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具有杂种优势。
赵婷婷[7](2020)在《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MS)是指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雄性器官发育异常,但雌性器官均正常发育的现象,是作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性状,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息息相关,在作物育种工作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叶生产上直接应用烟草雄性不育系时,更容易做到品种产区定位生产。但目前生产上能够利用的不育系来源单一,仅有来源于N.suaveolens的细胞质不育基因成功利用,导致烟草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存在极大的风险。为了拓宽烟草不育基因的来源,本研究选用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辣椒(Capsicum annuum L.)等植物上报道有控制育性功能的ms1基因和作为启动子控制烟草育性的TA29基因进行研究,对Ntms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是否控制烟草育性,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tms1、TA29两个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以烟草品种K326、TN90进行遗传转化,鉴定筛选转化突变体,分析了突变体的突变效应,明确了Ntms1、TA29两个基因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获得了烟草雄性不育系新材料,得到如下结果:1.ms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分析两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疏水性及磷酸化位点等,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蛋白质的序列相似度为94.43%,其基因编码产物的功能结构域都为PHD功能结构域,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都极为相似,均含有磷酸化识别位点,且都不具有跨膜区和信号肽,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基因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推测Ntms1基因与Cams1基因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2.Ntms1、TA29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用在NCBI上下载的Ntms1序列在Primer6.0软件中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烟草品种K326及TN90的cDNA为模板序列,对目的基因CDS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后割胶回收并与T载体进行连接,测序工作陕西博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序列结果后分别将其命名为Ntms1-1、Ntms1-2;TA29基因(Gen Bank登录号LOC107824681)直接在NCBI网站上下载,克隆同ms1。通过对三个基因序列分析,用靶点设计网站选择位于外显子区域且评分较高的靶点序列,重组载体采用的是能够高效的用于双子叶植物的拟南芥U6启动子,采用能高效表达Cas9蛋白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加强型Ca MV 35启动子,将两靶点序列与CRISPR/Cas9载体系统连接,最后构建了4个目的基因敲除载体(MSG1(单敲Ntms1-2基因)、MSG2(单敲Ntms1-1基因)、MSG3(双敲Ntms1-1、Ntms1-2基因)、MSG4(单敲TA29基因))。3.重组载体遗传转化实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遗传转化法,遗传转化K326、TN90两种实验材料,将幼嫩叶片经消毒、侵染及培养,直至长出抗性苗,最终共获得转化植株440株,其中,MSG1载体104株(突变株采用字母A开始编号),MSG2载体41株(突变株采用字母B开始编号),MSG3载体176株(突变株采用字母C开始编号),MSG4载体119株(突变株采用字母D开始编号)。4.转化株筛选鉴定采用PCR的方法用Cas9基因和潮霉素分别设计引物,进行转化植株阳性检测,转化植株阳性率达到80%以上(同时具有Cas9基因和潮霉素)。在靶位点两侧分别设计引物,以从转化单株中提取的DNA序列为模板,进行靶位点序列扩增,将PCR产物送往公司测序,测序结果与野生型序列比对分析,碱基发生变化的植株确定为突变株,结果显示靶点产生突变的植株分别有:MSG1载体95株(其中1株为TN90),MSG2载体37株,MSG3载体166株,MSG4载体109株。5.突变效应分析对突变植株目的基因表达量、花器官表现型、花粉活力、叶片MDA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18株突变植株目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平均是野生型的0.6倍;2株突变株出现雄蕊低于雌蕊,结实率约为野生型的50%且种子小而轻;11株突变植株有活力花粉比例显着降低,平均是野生型的0.15倍;9株植株叶片MDA含量显着增加,是野生型的1.42倍;通过遗传转化与突变效应分析,分别获得了Ntms1、TA29转化突变株16株、2株。结果表明Ntms1、TA29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明确了Ntms1、TA29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且获得了育性较低的突变体。后续通过自交的方法筛选本研究中获得的部分不育植株,今后有望育成烟草新不育系,对于促进烟草不育性的研究及其在烟叶生产上的利用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姜明珠[8](2019)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文中提出雄性不育是自花和常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最重要、最有效途径,小麦杂种优势能否广泛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小麦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的认识与理解。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很多,有核不育、核质互作不育、光温敏不育等。我国小麦生产上小有利用的是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及调控机制将拓展人们对小麦雄性不育的认识与理解,扩大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条件下显着上调表达的几个基因进行了克隆,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其中三个候选基因Ta MS337S-3、Ta MS337S-4、Ta MS337S-5的超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对小麦不同品种幼胚进行了遗传转化,对转基因阳性苗进行了表型差异分析,同时将三个候选基因在拟南芥中进行了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枪介导的小麦幼胚遗传转化:华麦2152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3基因共获得了5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13株阳性苗;华麦2566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46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9株阳性苗;科农199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3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2.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的遗传转化:华麦2152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3基因共获得了4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华麦2566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4基因共获得了14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科农199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4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5株阳性苗。3.转基因阳性苗的表型差异:与对应的受体亲本材料相比,转Ta MS337S-3基因的阳性苗分蘖数明显增多,生长势更旺,并且营养生长期明显延长,表明Ta MS337S-3基因是控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基因之一,据此推测Ta MS337S-3基因可能与337S育性有关;转Ta MS337S-4基因的阳性苗植株相比受体亲本矮小瘦弱,小穗明显变小,并且部分小花的雄蕊短小,没有花粉散出,不能正常灌浆而形成种子,表明Ta MS337S-4基因对小麦的生长、小穗、小花发育,有负向作用,据此推测Ta MS337S-4基因应该与337S的不育性有关;转Ta MS337S-5基因的阳性苗植株在表型上与受体材料无明显差异,暂不能确定Ta MS337S-5基因与育性是否有关。4.以转Ta MS337S-3、Ta MS337S-5基因的T3代拟南芥株系,转Ta MS337S-4基因T2代单拷贝拟南芥株系为材料,研究三个候选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转Ta MS337S-3基因拟南芥其中两个株系发现分枝数明显增多,与野生型差异显着,并且开花时间比野生型晚了一周左右,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Ta MS337S-4基因明显延缓了拟南芥的发育进程,与野生型相比,其抽苔开花时间迟了近20 d,且植株相对弱小,荚果长度、荚果数、株高、种子质量等性状表型值显着小于野生材料,亦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转Ta MS337S-5基因的拟南芥5个株系性状与野生型差异较小,也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基于转基因小麦、转基因拟南芥阳性苗的表型差异分析结果,可以认为,Ta MS337S-3、Ta MS337S-4基因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的育性关联,Ta MS337S-5基因对337S的育性影响不大。
郭佳林[9](2019)在《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虽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繁殖系数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如何提高小麦繁殖系数、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成为杂交小麦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子房小麦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如将其应用到杂交小麦的制种中,很有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杂交小麦繁殖系数、降低制种成本,有效地推动杂交小麦的应用发展,最终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多子房小麦材料DUOⅡ和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TeZhiⅠ(TZⅠ)正反交F1的性状不同,即DUOⅡ为母本时,F1表现多子房,而TZⅠ为母本时,F1表现单子房,试验表明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正常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首先对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生长发育、遗传规律以及抑制效应进行了探究,在确定了发育及抑制规律之后从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转录组水平以及蛋白质组水平等多个层面研究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性状的表达,以期揭示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多子房小麦副雌蕊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雌蕊原基起源于位于前生雄蕊和侧生雄蕊之间主雌蕊基部的一个突起。在发育前期,副雌蕊的发育明显滞后于主雌蕊的发育进程。但在露芒期后,副雌蕊发育迅速,在主雌蕊发育成熟的同时也发育为成熟的雌蕊,能够同时受粉结实。此外,副雌蕊形成的种子一般要比主雌蕊形成的种子体积小,并且种子腹沟朝外,与普通小麦相反。通过对多子房小麦不同籽粒的外显率及发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论种子来源于副雌蕊或者主雌蕊,植株的多子房外显率都相同。但是,主雌蕊形成的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显着高于副雌蕊形成的种子。2.以DUOⅡ和TZⅠ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F1以及相应的F2、F3、BC1和BC1F1世代材料进行多子房性状世代间遗传规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DUOⅡ的多子房性状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异源细胞质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此外,异源细胞质仅能抑制杂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而对纯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不具抑制作用,使得在异源细胞质背景下,杂合多子房基因植株表现单子房性状,携有纯合多子房基因的植株表现完全的多子房性状,这一特性均可稳定遗传。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检测DUOII和TZI正反交F1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基因组水平上,DUOII×TZI和TZI×DUOII中均扩增出14584条DNA谱带,每一条带代表了一个可被甲基化酶识别切割的5?-CCGG-3?位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从DUOII×TZI的31.10%降低到TZI×DUOII中的30.76%。由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TZI×DUOII在672个位点(4.61%)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312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作用,360个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这些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的表达相关。4.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6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于DUOII×TZI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3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270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了4个途径,叶绿体代谢及生物合成、DNA的复制修复、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6-磷酸海藻糖途径。这些生物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5.通过调整优化,构建了适合多子房小麦幼穗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的18个,下调表达的72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明显的功能趋势,主要涉及叶绿体的代谢及合成、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植物呼吸、蛋白质代谢以及花发育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此外,对DNA甲基化、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孙辉,张风廷,苑少华,白建芳,苑国良,王娜,白秀成,杨吉芳,赵昌平,张立平[10](2019)在《小麦雄性不育系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特性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给小麦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FA99-3以及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101安全制种生态区的选择以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常规品种京411为对照材料,通过田间育性鉴定试验和人工气候箱光温调控试验,对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南南阳,FA99-3和BS101的不育度均达到99%以上,可以安全制种;FA99-3的安全制种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10日,BS101的安全制种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20日。在北京顺义,FA99-3的结实率为17.87%~38.06%,BS101的结实率为43.33%~63.11%,可以安全繁种;FA99-3的安全繁种播期为10月20日,BS101的安全繁种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20日。FA99-3和BS101的光温敏感时期为药隔至单核期。FA99-3以温度敏感为主,在光照12h·d-1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12~14℃。BS101以光照敏感为主,在平均温度为12℃时,其光长转换阈值为12~14h·d-1;在光照12h·d-1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14~16℃,但其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弱。FA99-3和BS101花粉粒碘染均以染败为主。
二、杂种小麦繁种制种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种小麦繁种制种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 |
1.1 我国农业用种保障安全 |
1.2 我国种业稳步发展 |
1.3 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和法规扶持种业发展 |
1.4 种业创新项目增加 |
1.5 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意识增强 |
2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足 |
2.2 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
2.2.1 原创性技术研发较少,育种基础研究与应用脱节 |
2.2.2 种业创新基础设施不足 |
2.2.3 种业科研创新体制不完善 |
2.3 产品同质化严重,种业市场环境尚待优化 |
2.4 我国种企“小、散、弱”,种业产业竞争力不强 |
3 促进我国种业发展的对策 |
3.1 实施种质资源国家保护战略,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
3.1.1 开展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抢救保护行动,丰富资源多样性 |
3.1.2 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 |
3.1.3 提升种质资源利用能力 |
3.1.4 完善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机制和配套政策 |
3.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种业科技支撑 |
3.2.1 加强数字化和生物技术攻关,改善创新基础设施 |
3.2.2 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完善创新体系 |
3.3 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净化种业市场环境 |
3.4 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和兼并重组,提升种企竞争力 |
4 结语 |
(2)作物育性调控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前沿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物育性调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及三系杂交育种应用 |
1.2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及两系杂交育种应用 |
1.3 作物智能核不育及新型不育系的创制 |
1.4 作物杂种不育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
2 作物育性调控研究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的未来发展趋势 |
2.1 作物育性调控的基础研究:从基因功能走向网络调控,从个体发育转向环境响应 |
2.2 分子设计杂交育种和相关产业应用:利用更广泛的种质资源、基于不同作物的交互性、开创新的技术体系 |
3 我国作物育性调控研究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面临的瓶颈与对策 |
3.1 战胜作物育性受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制约的挑战 |
3.2 解决规模化和精准化进行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的难题 |
3.3 突破现有分子育种技术瓶颈,引领前沿技术体系变革 |
4 我国杂交育种技术面向2035年的战略布局 |
4.1 作物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调控机制 |
4.2 作物育性转化及其与光温互作和环境响应的理论基础 |
4.3 作物远缘杂种不育的分子调控网络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
4.4 杂交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
(3)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 |
1.1.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1.2 棉花杂种优势表现 |
1.1.3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1.4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 |
1.2.1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
1.2.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1.2.3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 |
1.3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和利用 |
1.3.1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
1.3.2 恢复基因效应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田间材料 |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验设计 |
2.5 实验方法 |
2.5.1 棉花叶片DNA提取 |
2.5.2 PCR反应体系 |
2.5.3 凝胶电泳检测 |
2.5.4 苗期生长参数 |
2.5.5 叶片光合作用参数 |
2.5.6 花粉量调查 |
2.5.7 花粉活力测定 |
2.5.8 花粉体外萌发 |
2.5.9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群体构建和纯度鉴定 |
3.2 CMS-D2不育胞质效应 |
3.2.1 不育胞质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2 不育胞质对棉花全生育期主茎功能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3 不育胞质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状况的影响 |
3.2.4 不育胞质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5 不育胞质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2.6 相关性分析 |
3.3 恢复基因效应 |
3.3.1 恢复基因对棉花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
3.3.2 恢复基因对棉花全生育期主茎功能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3 恢复基因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状况的影响 |
3.3.4 恢复基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恢复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育胞质的效应 |
4.1.1 不育胞质对棉花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
4.1.2 不育胞质对高温胁迫下棉花花药发育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
4.1.3 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三系”杂交种应用前景探讨 |
4.2 恢复基因的效应 |
4.2.1 恢复基因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形成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二系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难点与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育系材料特性与繁殖难点 |
1.1 开颖授粉的特性使保纯困难 |
1.2 亲本需种量大,保种工作量大 |
1.3 异地繁殖特性,鉴定难度大 |
1.4 繁殖系数相对低,扩繁困难 |
1.5 田间群体大,植株特异性不易区分 |
2 不育系繁殖困难的解决方案 |
2.1 重点控制原始纯度,降低除杂难度 |
2.2 防止花粉污染,着重自然隔离 |
2.3 建立循环可持续的亲本繁育体系 |
2.4 减少繁育世代,加大株行基数 |
3 关于不育系繁育工作的讨论 |
3.1 聚焦优势品种,锁定优势亲本,使市场与亲本繁育工作匹配 |
3.2 加快产业链培育,生产专业化 |
(5)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生产及育种历史 |
1.2 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 |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
1.2.2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理论 |
1.2.3 农作物中的杂种优势群研究进展 |
1.2.4 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 |
1.3 基因组学发展及相关研究 |
1.3.1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3.2 基因型补缺方法 |
1.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与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测序数据概况 |
2.1.3 表型数据概况 |
2.2 方法 |
2.2.1 测序数据的比对、变异提取、质控及补缺 |
2.2.2 父本基因型的推断及评估 |
2.2.3 父母本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2.4 父母本群间受选择区段的鉴定 |
2.2.5 杂交稻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特异杂合性计算 |
2.2.6 育种过程中基因受选择分析 |
2.2.7 籼粳交亲本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型数据概况及表型数据概况 |
3.2 杂交稻父本基因型推断结果 |
3.3 杂交稻亲本群体遗传结构 |
3.4 杂交稻群体各性状GWAS结果 |
3.5 一般杂合性与特异杂合性与杂交稻表型的相关性 |
3.6 父母本群体受选择分析 |
3.7 育种过程中优良等位基因受选择分析 |
3.8 籼粳交亲本分析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亲本推断策略 |
4.2 杂交稻表型与杂种优势 |
4.3 杂交稻亲本基因型的后续应用 |
4.4 关联位点和受选择位点的进一步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黄瓜种质资源种子产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1.2 黄瓜种子中的化学成分 |
1.2.1 脂肪酸 |
1.2.2 糖类物质以及苷类物质 |
1.2.3 植物甾醇 |
1.2.4 无机元素 |
1.3 黄瓜种子的功效及用途 |
1.3.1 黄瓜种子中糖类物质的功效及用途 |
1.3.2 黄瓜种子中植物甾醇的功效及用途 |
1.3.3 黄瓜种子中无机元素的功效及用途 |
1.4 黄瓜种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5 黄瓜种子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5.1 影响黄瓜单瓜种子产量因素的研究进展 |
1.5.2 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6 杂种优势度研究进展 |
1.7 黄瓜采种应用蜜蜂授粉的研究进展 |
1.8 其他瓜类种子产量的研究进展 |
1.9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计算方法 |
2.2.2 影响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因素研究 |
2.2.3 黄瓜杂种优势研究 |
2.2.4 蜜蜂授粉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种质资源种子产量表现 |
3.1.1 黄瓜种质资源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表现 |
3.1.2 三种生态类型黄瓜种质资源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表现 |
3.2 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3.2.1 华南型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3.2.2 华北型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3.2.3 腌渍型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3.3 黄瓜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1 黄瓜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2 黄瓜种子产量多元回归分析 |
3.4 黄瓜种子产量与蜜蜂授粉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5 黄瓜种子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
4 讨论 |
4.1 供试黄瓜种质资源产量表现评价 |
4.2 影响黄瓜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
4.3 黄瓜种子产量的杂种优势表现 |
4.4 蜜蜂授粉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 |
4.5 问题及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不育系的应用价值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及特征特性 |
1.2.1 雄性不育的形成 |
1.2.2 雄性不育的特征特性 |
1.3 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
1.4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 |
1.5 不育系快速选育的方法和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序列来源 |
2.1.2 植物材料 |
2.1.3 菌株及载体 |
2.1.4 主要试剂及引物 |
2.1.5 培养基种类及配制 |
2.1.6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DNA的提取及检测 |
2.2.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2.2.3 普通烟草Ntms1-1、Ntms1-2的PCR扩增及克隆 |
2.2.4 Ntms1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sgRNA敲除靶点设计 |
2.2.6 重组载体遗传转化 |
2.2.7 转化植株筛选鉴定 |
2.2.8 阳性株突变效应检测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tms1基因的扩增及克隆 |
3.2 烟草ms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3.2.1 开放阅读框(ORF)分析 |
3.2.2 理化性质分析 |
3.2.3 蛋白比对 |
3.2.4 亲疏水性分析 |
3.2.5 功能结构域分析 |
3.2.6 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 |
3.2.7 磷酸化位点分析 |
3.2.8 信号肽及跨膜区分析 |
3.2.9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 敲除靶点设计及载体信息 |
3.4 重组载体遗传转化 |
3.5 转化植株筛选鉴定 |
3.5.1 DNA提取质量鉴定 |
3.5.2 Cas9基因筛选 |
3.5.3 潮霉素抗性鉴定 |
3.5.4 阳性植株测序 |
3.6 阳性株突变效应分析 |
3.6.1 突变株基因表达量分析 |
3.6.2 花部形态观察 |
3.6.3 MDA含量检测 |
3.6.4 花粉活力检测 |
3.6.5 花粉萌发能力检测 |
4 讨论 |
4.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功能预测 |
4.2 CRISPR/Cas9 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 |
4.3 烟草不育材料的创制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 |
3 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3.1 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
3.1.1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3.1.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 |
3.1.3 光温敏雄性不育(PTMS) |
3.2 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3.2.1 绒毡层发育与雄性不育 |
3.2.2 蛋白质、糖、氨基酸、酶类、Ca2+等生理生化特征与雄性不育 |
3.2.3 线粒体DNA组与雄性不育 |
3.2.4 RNA编辑与雄性不育 |
4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4.1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种类 |
4.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
4.2.1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
4.2.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4.2.3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分子研究 |
5 相关基因的研究背景 |
5.1 植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s)的研究进展 |
5.2 RNA识别基序蛋白家族(orrm)研究进展 |
5.3 线粒体内膜转位酶复合体(TIM)的研究进展 |
6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
6.1 小麦转基因方法 |
6.1.1 农杆菌介导法 |
6.1.2 基因枪法 |
6.1.3 花粉管通道法 |
6.2 小麦外植体的选择 |
6.2.1 小麦幼胚 |
6.2.2 小麦成熟胚 |
6.2.3 其他外植体材料 |
6.3 转基因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6.3.1 小麦品质改良 |
6.3.2 抗性改良 |
7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因枪介导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1.1 受体材料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1.4 培养基 |
1.1.5 统计方法 |
1.1.6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与基因枪轰击转化 |
1.1.7 基因枪轰击 |
1.1.7.1 质粒向大肠杆菌转化 |
1.1.7.2 质粒的制备 |
1.1.7.3 微弹的制备 |
1.1.7.4 基因枪轰击操作 |
1.1.8 转基因植株T0代PCR检测 |
1.1.8.1 抗性苗总DNA的提取 |
1.1.8.2 引物设计 |
1.1.8.3 PCR检测 |
1.2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2.1 受体材料 |
1.2.2 试剂与仪器 |
1.2.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2.4 培养基 |
1.2.5 统计方法 |
1.2.6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与农杆菌转化 |
1.2.7 转基因植株T0代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小麦品种幼胚出愈率统计情况与分析 |
2.2 基因枪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枪介导小麦流程 |
2.2.2 基因枪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数据统计 |
2.2.3 基因枪介导法转化T0 代抗性苗PCR检测结果 |
2.3 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结果与分析 |
2.3.1 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流程 |
2.3.2 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数据统计 |
2.4 T1 代转基因小麦PCR检测鉴定 |
2.5 小麦转基因阳性苗性状差异 |
2.5.1 小麦转基因阳性苗性状数据统计 |
2.5.2 转基因阳性苗生长发育表型差异 |
3 讨论 |
3.1 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出愈情况 |
3.2 两种遗传转化法效果比较 |
3.3 三个候选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 |
第三章 拟南芥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体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3.1 目的基因 |
1.3.2 载体 |
1.4 培养基 |
1.5 试验方法 |
1.6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1.6.1 植物DNA提取 |
1.6.2 植物RNA提取 |
1.7 拟南芥性状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拟南芥遗传转化实验流程 |
2.2 拟南芥T2 代筛选单拷贝数据分析 |
2.3 拟南芥RNA检测结果 |
2.4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差异 |
2.4.1 转TaMS337S-3 基因T3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2.4.2 转TaMS337S-4 基因T2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2.4.3 转TaMS337S-5 基因T3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 |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 多子房性状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1.2.1 多子房小麦的发现与选育 |
1.2.2 多子房小麦的花器官发育 |
1.2.3 多子房小麦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4 多子房小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1.2.5 小麦多子房性状形成机理 |
1.2.6 多子房小麦的应用价值 |
1.2.7 其它作物多子房现象研究概述 |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1.3.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育性的遗传效应 |
1.3.2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3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
1.3.4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5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6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
1.3.7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 |
1.4 细胞质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4.1 植物细胞质和花发育 |
1.4.2 植物线粒体与花发育 |
1.4.3 植物叶绿体与花发育 |
1.5 DNA甲基化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6 转录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7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多子房的发育过程、外显率及种子活力观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4 石蜡切片观察 |
2.1.5 形态学观察测定 |
2.1.6 外显率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起始发育过程 |
2.2.2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生长发育过程 |
2.2.3 多子房小麦成熟期籽粒形态特征 |
2.2.4 多子房小麦DUOⅠ和DUOⅡ形态特征 |
2.2.5 多子房小麦不同类型籽粒的外显率和发芽相关性状测定 |
2.3 讨论 |
2.3.1 多子房小麦的特殊性 |
2.3.2 多子房小麦的外显率及籽粒发芽情况 |
2.3.3 多子房小麦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三章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细胞质效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2 形态学观察 |
3.1.3 小麦多子房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1 代植株形态学观察 |
3.2.2 F_2和BC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2.3 F_3和BC_1F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子房小麦DUOⅡ的遗传规律 |
3.3.2 多子房性状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四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DNA甲基化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形态观察 |
4.1.3 幼苗培养及取材 |
4.1.4 DNA的提取 |
4.1.5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F_1 植株的形态观察 |
4.2.2 TZI× DUOII和 DUOII× TZI整体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3 TZI× DUOII和 DUOII× TZI甲基化状态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RNA的提取及纯化 |
5.1.3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 |
5.1.4 簇生成及上机测序 |
5.1.5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参考序列比对 |
5.1.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5.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质量检测 |
5.2.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5.2.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RNA-seq测序数据相关性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5.2.8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DNA复制过程是副雌蕊形成的基础 |
5.3.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调控多子房小麦花序结构 |
5.3.3 叶绿体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的表达 |
5.3.4 6 -磷酸海藻糖可能参与了副雌蕊的发育 |
5.3.5 叶绿体、细胞核、植物激素以及T6P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六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幼穗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 |
6.1.3 蛋白质的水化 |
6.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6.1.5 幼穗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染色 |
6.1.6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挖取 |
6.1.7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
6.1.8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6.2.2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
6.2.3 DUOⅡ和 TZI正反交F_1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 |
6.2.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2.5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 |
6.3 讨论 |
6.3.1 叶绿体代谢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表达 |
6.3.2 细胞核和细胞分裂过程是副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 |
6.3.3 植物呼吸为副雌蕊分化提供能量 |
6.3.4 蛋白质代谢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进行的基础 |
6.3.5 花发育相关蛋白对多子房性状表达有重要作用 |
6.3.6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分子机理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小麦雄性不育系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特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多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 |
1.2.2 光温调控试验 |
1.3 田间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A99-3和BS101多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结果 |
2.2 光温敏感时期及光温处理条件下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结果分析 |
2.2.1 FA99-3和BS101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时期 |
2.2.2 FA99-3和BS101育性转换的光照敏感时期 |
2.2.3 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分析 |
2.2.4 不同光长处理下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分析 |
3 讨论 |
四、杂种小麦繁种制种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 王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11)
- [2]作物育性调控和分子设计杂交育种前沿进展与展望[J]. 欧阳亦聃,陈乐天.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10)
- [3]CMS-D2细胞质和恢复基因的效应研究[D]. 左志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二系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难点与解决方案[J]. 王拯,张胜全,任立平,叶志杰,高新欢,陈兆波,穆磊. 中国种业, 2020(11)
- [5]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D]. 姚红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黄瓜种质资源种子产量评价[D]. 单宝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D]. 赵婷婷. 贵州大学, 2020(04)
- [8]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D]. 姜明珠.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D]. 郭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10]小麦雄性不育系FA99-3和BS101的育性转换特性比较分析[J]. 孙辉,张风廷,苑少华,白建芳,苑国良,王娜,白秀成,杨吉芳,赵昌平,张立平.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