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硼砂抑制脲酶活性的效应及尿素硼肥的增产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东[1](2020)在《尿铵包合物肥料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肥料被喻为“粮食的粮食”,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匮乏、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围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营养物质流失,减小大气及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肥料创新要求越来越迫切。其中,缓控释肥料一直以来倍受人们关注。控缓释肥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其利用率由肥料养分有效期、释放时间、释放量决定,可大大提高养分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从根本上减少土壤、河流、空气的污染。本论文在课题组先前发现的尿铵包合物基础上,研究了此二元肥料包合物的应用和硫酸铵钾二元肥的制备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尿铵包合物、尿素、氯化铵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尿铵包合物对土壤中脲酶的抑制效果。采用土壤培养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对脲酶活性和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尿铵包合物对脲酶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培养第十四天时活性恢复;微生物培养法表明尿铵包合物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性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通过红外、固体紫外、粉末衍射等来探讨抑制机理,如果将尿铵包合物应用于氮肥中,可能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2、基于上部分的讨论,研究了以尿素、氯化铵、钙粉为原料制备富含尿铵包合物的高塔造粒工艺,该肥料最外层用重油进行包膜,主要内容包括原料配方、温度、熔融槽加入量等工艺参数,肥料的养分释放速率,缓释机理等。结果表明尿素:氯化铵:钙粉的质量比为40:40.5:19.5时可以更多的形成尿铵包合物,土壤培养法检测表明具有缓释效果,温度越高养分释放速率越快,相比单独的尿素形态肥效延长了一周左右。尿素在土壤中的保留时间加长,大大提高了利用率。3、研究了以熔融尿素为介质,硫酸铵、氯化钾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备硫酸铵钾的新方法,并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尿素:硫酸铵:氯化钾的质量比为4:1:1时熔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最佳温度为125℃-135℃,热分离后用75%乙醇进行洗涤提纯。红外光谱中没有尿素的特征锋,表明产物中不含尿素,1418cm-1处的峰发生了红移,而且在2451cm-1和2419cm-1出现了两个新的尖峰,表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扫描电镜发现样品表明较为光滑,存在少量的杂质,能谱表明产物中含有K、O、S元素,不含氯元素,杂质为未反应的尿素、氯化钾及硫酸铵。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生产硫酸铵钾二元复合肥,优点在于反应条件中和,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副产物可以用来制备复合肥。
靳泽文[2](2019)在《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旱地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总面积约为2.04×106km2。然而,旱地红壤土壤较为黏重,孔隙度较低,酸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较低,土壤水力学性质较差,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及稳定性较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不足。同时,当地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过量的化肥施用一方面加剧了硝酸盐淋失,严重影响当地的土壤质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通过施用生物质炭提高土壤肥力及农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因过量化肥施入导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沿。然而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肥力提升的主控因子尚不清楚,且大部分研究采用较高剂量生物质炭以达到较好的试验结果,造成试验成本过高,无法为生物质炭的广泛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研究以江西省进贤县红壤研究所内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剂量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的持续影响,设置生物质炭和氮肥两个处理(生物质炭分为七个水平,分别为 C0:0 t·ha-1,Cl:2.5 t·ha-1,C2:5 t·ha-1,C3:10 t·ha-1,C4:20 t·ha-1,C5:30 t·ha-1,C6:40 t·ha-1;氮肥施用分为四个水平,分别为 N0:0kg·ha-1,N1:60 kg·ha-1,N2:90 kg·ha-1,N3:120 kg·ha-1),采用7×4完全区组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后六年内(2011至2016)旱地红壤土壤养分含量、水力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有机碳矿化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究生物质炭的施入对土壤硝酸盐淋溶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确定生物质炭施用后旱地红壤农田土壤肥力提升的主控因子,并通过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确定生物质炭的最经济施用量,为生物质炭科学广泛地施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等水力学性质,且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土壤水力学性质提升越明显,同时,旱地红壤干筛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所占比例也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另外,施用生物质炭无法降低旱地红壤土壤凋萎系数。2015年施用生物质炭四年后,C6N2处理显着提高了0-15cm土层>2mm干筛团聚体及2-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所占比例,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同时<0.25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则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提高而逐渐下降;生物质炭的施用同样可以提高15-30cm 土层>2mm干筛团聚体所占比例,但提高的幅度小于0-15cm 土层。六年试验期内,生物质炭可以持续改善土壤水力学性质,但随着生物质炭施用年限的延长,其对土壤水力学性质的改善效果逐渐减弱。(2)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包括土壤有效磷、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在内的养分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逐步提高。其中,施用生物质炭一年后(2012年),C6N3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提高幅度最大,与同期C0N0相比分别提高了 11.9%和93.3%,有机碳含量则在2011年第一季油菜抽薹期达到峰值。由于常年施用尿素致使氮素在土壤中逐渐积累,C6N3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则在2016年第五季红薯收获期达到峰值,与同期C0N0相比提高了92.3%。六年试验期内,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持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随着生物质炭施用年限的延长,除土壤全氮外,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3)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且随着生物质炭与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逐步增加。在年际变化上,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用生物质炭后第三年(2014年)油菜收获期,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达到峰值,。生物质炭的施用同样可以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的活性,且这三种酶活性的年际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相同,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2014年油菜收获期达到峰值。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显着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降低有机碳分解速率。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前期,生物质炭显着提高了有机碳矿化速率,且生物质炭施用量越大,土壤有机碳前期矿化速率越快;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后期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越低。另外,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Cm)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比值会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表明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壤中易矿化有机碳的比例,减少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降低土壤有机碳的分解。(4)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显着降低旱地红壤土壤硝酸盐的淋失。室内土柱试验表明,生物质炭可以提升旱地红壤硝态氮水平和垂直运移速率,与此同时,生物质炭可以吸附土壤中的硝态氮,促使硝态氮运移浓度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CXTFIT 2.0模型对稳态流条件下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的旱地红壤硝态氮垂直运移曲线具有较好的拟合精确度,决定系数均在0.85以上。生物质炭施用量与垂直运移淋溶开始时间,淋溶时间和流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浓度峰值和淋失总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降低硝酸盐淋溶总量,增加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滞留量,降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5)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旱地红壤油菜-红薯产量和可持续生产指数,油菜和红薯产量在第一季收获期均达到峰值。生物质炭对油菜产量的提高会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与油菜不同,生物质炭对红薯产量的提高效果较为持久,至六年试验期结束,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红薯产量与空白处理相比仍有显着提高。主成分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土壤酸度及水力学性质是旱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主控因素,生物质炭主要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和改善水力学性质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然而,尽管施用高剂量的生物质炭氮肥可以获得最高的作物产量,但考虑其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边际递减效应及其经济效益,高剂量施用生物质炭并无法获得最优经济效益。运用二元二次模型求解最佳施肥配比发现,当生物质炭与氮肥施用量分别达到11.42 t·ha-1和101.57 kg.ha-1时,旱地红壤油菜和红薯轮作系统可以获得最高经济产量36800元y-1 ha-1,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通过降低旱地红壤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水力学性质并增强微生物和酶活性而综合提高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其中,土壤酸度和水力学性质是生物质炭施用后旱地红壤土壤肥力提高的主控因子。同时,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降低旱地红壤土壤硝态氮淋失,减少土壤有机碳矿化量,但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提升会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并且高剂量的生物质炭施用会导致当地种植成本的增加,因此,只有生物质炭与氮肥合理配施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保证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周旋[3](2017)在《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尿素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氮(N)肥种类,如何减少稻田尿素N损失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至关重要。从土壤中N素生物化学转化的过程入手,采用脲酶/硝化抑制剂进行双重调控,是从源头上控制农田N素污染、实现高效利用尿素N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及其两者组合对尿素态N在黄泥田土壤中的转化作用效果及氨(NH3)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N素转化效果的影响;对比土壤或纯脲酶中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与NBPT抑制尿素水解效果,评价抑制脲酶性能,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其与洋刀豆脲酶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N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N、钾(K)在黄泥田土体中淋溶损失,及土壤CO2、CH4和N2O累积排放和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互作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N素浓度动态变化、NH3挥发及稻季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及氨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不同剂量NBPT处理可以缓释尿素施入3~9 d,有效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显着降低NH3挥发速率峰值34.98%。不同剂量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其有效调控时间长达72 d以上,但加剧NH3的挥发损失,显着增加NH3挥发速率峰值10.89%。NBPT+CP组合既能缓释尿素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水解,又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的时间超过72 d,且降低施肥初期的NH3挥发速率,减少NH3挥发损失。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生化抑制剂时,NBPT和CP选用范围分别为≤0.5%和≤0.3%。2. NPPT与NBPT的脲酶抑制效应比较:壤土和黏土中,尿素作用时间≤9d,NBPT/NPPT可以延长尿素水解时间超过3d。砂土中,尿素分解过程相对缓慢,NBPT/NPPT显着降低土壤脲酶活性,抑制NH4+-N生成。不同尿素用量条件下,脲酶抑制剂在不同质地土壤中脲酶抑制效果表现为高施N量优于低施N量,且砂土>黏土>壤土。不同剂量NPPT与土壤或洋刀豆脲酶反应显着抑制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效果与NBPT类似。分子对接显示,NPPT/NBPT与洋刀豆脲酶之间的作用模式相似:两者均渗入脲酶活性催化位点,与洋刀豆脲酶催化部位的镍离子和不同氨基酸的残基密切结合。模拟计算得出,NPPT和NBPT与洋刀豆脲酶的结合能(AGdock)分别为-66.04 kcal·mol-1 和-66.36 kcal·mol-1。NPPT由于其产品热稳定性高、适于尿素融浆的加工过程,有利于尿基肥料应用在以后的生产中。3.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生化抑制剂组合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尿素水解效应显着,以土壤温度影响更大。随着土壤温度增加,尿素水解转化增强,有效作用时间降低,硝化作用增强,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减弱;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尿素水解转化缓慢,有效作用时间延长,硝化作用减弱,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有效抑制黄泥田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CP或配施NBPT/NPPT处理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长时间的存在。黄泥田土壤中生化抑制剂组合最佳应用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和60%WHC。4.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钾淋溶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同N肥种类NBPT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淋溶液中NH4+-N生成,延缓淋洗出峰时间,减少NH4+-N流失;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减少NO3--N流失,有效调控时间超过72d; NBPT+CP组合既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又能降低淋溶液中NO3--N浓度。与单施NBPT相比,配施CP可以减少黄泥田土壤中NO3-淋溶,增加土壤晶格对K+的吸附,减轻K+淋失风险,有效时间长达72 d。不同种类N肥添加CP延迟并显着降低N2O排放通量峰值。CP或配施NBPT分别减少土壤N2O排放量32.66%和24.72% (尿素)、29.85%和29.44% (尿素硝铵);尿素配施NBPT显着减少N2O排放量10.56%。添加抑制剂有效减少各种N肥的GWP,以NBPT+CP组合降幅最大(24.68%)。5.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着提高14.2%和14.6%;水稻有效茎蘖数、有效叶面积指数(LAI)、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和抽穗期SPAD值分别提高0.8%、24.0%、9.3%和1.5%;水稻成熟期N、P、K吸收量分别提高11.0%、0.9%、4.2%; N肥吸收利用率和N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显着提高27.5%和70.8%。不同施肥模式下,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NBPT/NPPT+CP)显着提高水稻有效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增大有效LAI,增加抽穗期SPAD值,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增加水稻N、P、K吸收量,促进抽穗后干物质生产和N素积累,提高籽粒中的养分分配及N素利用效率。6.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稻季NH3挥发净损失率较一次性施用处理显着降低24.6%; CH4和N2O排放总量、GWP及GHGI分别显着降低13.5%、20.7%、14.4%和25.0%。不同施肥模式下,CP显着提高稻季田面水NH4+-N浓度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增加稻田NH3挥发损失量,而NBPT/NPPT或配施CP有效降低田面水NH4+-N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减少稻田NH3挥发损失量;CP显着降低稻季渗漏液N03--N浓度和N2O排放通量峰值,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总量,而CP或配施NBPT/NPPT有效降低渗漏液NO3--N峰值,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降低GWP和GHGI。
吴琼[4](2016)在《RPMet与缓释尿素的研制及复合使用对羊瘤胃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雷山[5](2016)在《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棉花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基于“减投不减产”轻简化栽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油后直播和见花一次施肥条件下,探讨湖北棉区播期和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代谢的影响机理。以华棉3109为材料,于2014-2015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两年大田试验。试验设置2因素,裂区设计,播期(月-日)2水平(S1,5-20;S2,6-4)为主区,密度3水平(株/m2)(D1,7.5;D2,9.0;D3,10.5)为副区,共6个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主茎叶位氮代谢和果枝叶氮代谢特点以及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棉花主茎叶氮代谢随主茎节位不同而异。由上而下,叶柄硝态氮含量蕾期呈下降趋势,初花期和盛花期中部叶位含量增加;NR活性各生育时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初花期后于第4叶分别出现波谷和波峰。2.棉花主茎叶氮代谢随播期和密度不同而异。推迟播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叶柄硝态氮叶位平均含量显着升高,NR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位平均值均显着降低;增加密度,初花期,叶柄硝态氮含量叶位平均值逐渐降低,NR活性叶位平均值逐渐升高,盛花期,叶柄硝态氮含量、NR活性叶位平均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初花期和盛花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叶位平均值均呈降低趋势。3.棉花主茎叶和果枝叶氮代谢随生育时期不同而异。蕾期至盛花期,硝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初花期最高,主茎叶≤果枝叶;NR活性持续降低,主茎叶>果枝叶;亚硝态氮含量主茎叶逐渐升高,果枝叶相反,主茎叶≤果枝叶;Ni R活性主茎叶先升高后降低,而果枝叶持续升高,蕾期主茎叶=果枝叶,初花期主茎叶>果枝叶,盛花期主茎叶<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持续升高,蕾期与初花期主茎叶>果枝叶,盛花期主茎叶<果枝叶;另外,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初花期最高,主茎叶>果枝叶。4.棉花主茎叶和果枝叶氮代谢随播期和密度不同而异。推迟播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主茎叶和果枝叶叶柄硝态氮含量呈迅速升高趋势,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亚硝态氮含量无显着变化,而NiR活性初花期于主茎叶中显着降低、盛花期于果枝叶中显着降低;增加密度,初花期和盛花期,主茎叶和果枝叶叶柄硝态氮含量、NR活性、Ni 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亚硝态氮含量无显着变化。5.播期和密度对棉花氮代谢的影响机理不同。推迟播期后棉花NR活性下降可能为降低氮代谢的直接因素;而增加密度降低棉株氮代谢的主导因素可能是棉株叶片硝态氮供应量降低,间接影响NR活性(诱导酶)降低所致。
曹银珠[6](2015)在《双控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缓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氮肥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较低的利用率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们向氮肥中添加生物化学调控剂对氮肥施入土壤后的转化过程和养分供应过程进行调节,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单独的施用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对尿素而言只能影响其转化过程中的单一特定过程,因此脲酶/硝化抑制剂(双控剂)配合施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当前对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的研究多集中在配合施用效果上,对于不同剂量及其比例的脲酶/硝化抑制剂在脲酶/硝化双控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比例组合问题等还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本文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研究恒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恒温(25℃)条件下,不同剂量(施氮量的0.5%、0.8%、1.1%和1.4%)的脲酶抑制剂硼酸和不同剂量(施氮量的2%、5%、8%和13%)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在高氮(450 kg/hm2),中氮(300 kg/hm2),低氮(150 kg/hm2)三个氮素水平下,在氮素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效应及交互作用效应;同时以选配的最佳双控剂用量进行番茄盆栽试验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明脲酶/硝化双抑制剂协同施用的控释效应和缓控释机理,为今后现代农业生产中氮肥的高效管理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双控剂配合施用效果:脲酶抑制剂硼酸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配合施用,在高中低氮水平下,对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存在协同效应,较单独施用脲酶或硝化抑制剂,能更有效的抑制尿素水解及硝化作用,使土壤NH4+-N(铵态氮)含量保持更长时间的较高水平,并明显向后推迟了NO3--N(硝态氮)的释放高峰,降低了NO3--N淋溶损失。(2)双控剂配合施用抑制剂用量规律:硼酸和DCD配合时,对尿素水解的抑制效果在硼酸施用量较高(1.1%B)时,对减少培养初期土壤NH4+-N积累量,增加土壤有效氮滞留时间有显着效果;而对铵氧化的抑制作用随着DCD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当DCD用量较高时,对铵氧化的有效抑制时间逐渐延长,显示出较强的调控效果。(3)氮素双控转化效果与相互关系:硼酸和DCD配合施用对氮素转化进行双向控制时,氮素转化前期受脲酶抑制剂硼酸影响较大,而氮素转化中后期受硝化抑制剂DCD影响较大。双控剂抑制效应显着受DCD用量和土壤脲酶的影响。土壤无机态氮和脲酶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土壤总氮与脲酶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无机态氮和总氮与DCD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铵态氮与DCD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硝态氮与DCD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脲酶和DCD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脲酶与DCD无显着相关性。(4)不同氮素水平下最佳配比组合: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和不同浓度的硝化抑制剂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最佳抑制组合不同,在高氮水平下,高硼酸和高DCD组合处理(即1.4%BG+13%DG)对保持较高土壤NH4+-N和较低土壤NO3--N含量效果较明显,而中硼酸和中DCD组合处理(0.8%BG+8%DG和1.1%BG+8%DG)对延迟氮素转化高峰期更有效;中氮水平下,高硼酸和高DCD组合处理(1.4%BZ+13%DZ),低硼酸和高DCD组合处理(0.5%BZ+13%DZ),中硼酸和中DCD组合处理(8%DZ+1.1%BZ和8%DZ+0.8%BZ)有效保持了土壤氮在土壤中的较高含量,1.4%BZ+13%DZ和0.5%BZ+13%DZ作用时间最长;低氮水平下,低硼酸和高DCD组合处理(0.5%BD+13%DD)对于抑制土壤NH4+-N和降低土壤NO3--N作用效果较好。(5)实证研究技术效果: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进行实证研究,各脲酶/硝化双控剂组合中,1.1%硼酸和8%双氰胺配合(双控剂)施用时,对增加番茄产量,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改善番茄品质等方面效果较好。
黄娟,李稹,张健[7](2012)在《改良靛酚蓝比色法测土壤脲酶活性》文中认为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其中靛酚蓝比色法由于测量结果精确性较高,重现性较好,应用最为广泛。但也有培养后土壤过滤液浑浊、带色、脲酶活性受底物浓度影响较大等缺点。以此方法为基础,针对过滤方式、培养时间、底物浓度及缓冲液选择等4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进一步改进靛酚蓝比色法的测定准确性。结果表明,培养时选择5%的底物浓度、pH10.0的硼酸盐缓冲液、培养24h后再经KCl溶液浸提过滤比色测定,其结果比传统靛酚蓝比色法高约2.46倍,改良靛酚蓝比色法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土壤真实脲酶活性。
吕静[8](2011)在《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氮肥作为农业重要的输入资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物对氮肥的当季利用率普遍较低,我国主要作物对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约为30%-35%。化学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途径主要有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溶和径流等,其中氨挥发损失可高达施氮量的40%-50%。化学氮肥施入农田后的大量损失不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农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而且对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潜在危机和一系列的不良效应。选择适宜的材料,研制和应用包膜肥料,延缓氮肥养分的释放,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采用较多的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材料易产生二次污染,且价格较贵,难以推广应用,研发绿色、廉价的材料包膜而成的缓/控释肥料时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聚乳酸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出发,以低分子量聚乳酸作为主要包膜材料,采用流化喷涂法制备系列包膜尿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包膜结构、采用土柱间歇淋溶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施入土壤后氮素的释放、室内培养试验观测氨挥发、并通过盆栽试验得出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效应,得出以下结果:1.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和10000的聚乳酸单独包膜及石蜡封闭处理或在膜层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3,4-甲基吡唑磷酸盐)、脲酶抑制剂NBPT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等方法制备了PLAUⅠ, PLAUⅡ, PLAUⅢ, PLAUⅣ, PLUAⅤ, PLUAⅥ, PLUAⅦ7种不同的包膜尿素,为观察膜结构、评价缓释特性、减少氨挥发和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2.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低分子量聚乳酸均能在肥料表面成膜。用电镜在放大1000倍的条件下观察到相对分子量为5000聚乳酸形成的包膜有小不一的空隙,相对分子量10000的聚乳酸形成的包膜空隙较少,孔径也较小,膜的结构更为致密,两种膜层经石蜡封闭后已观察不到明显的孔隙。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对养分释放能起到物理阻隔作用。3.等氮量条件下,土柱淋溶试验的第一次淋溶,PLAUⅠ、PLAUⅡ、PLAUⅢ、PLAUⅣ4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处理的氮素溶出率依次为19.2%、15.1%、17.1%、14.0%,显着低于普通尿素处理(27.3%)。PLAUⅠ、PLAUⅡ、PLAUⅢ、PLAUⅣ4个处理氮素累积释放量比普通尿素处理分别降低了12.7%、19.5%、17.5%、19.7%。PLAUⅠ、PLAUⅡ、PLAUⅢ、PLAUⅣ4个处理的累积氨挥发量显着地小于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减少了45.8%、53.7%、58.5%、63.2%,说明聚乳酸包膜尿素能有效地减少尿素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4.土柱淋溶试验还表明,UREA+N(普通尿素配施NBPT处理)、UREA+D+N(普通尿素配施DMPP和NBPT处理)、PLUAⅤ、PLUAⅥ、PLUAⅦ5个处理氮素累积释放量显着小于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减少了11.8%、19.9%、18.0%、19.2%、19.5%,UREA+D(普通尿素配施DMPP处理)处理与UREA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在氨挥发试验中,UREA+N、UREA+D+N、PLUAV、PLUAⅥ、PLUAⅦ5处理的氨累积挥发量显着低于普通尿素处理。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黑麦草长势良好,且两次刈割的地上部干重,以及地上部的氮含量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在尿素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或对尿素进行包膜的处理,其地上部生物量显着高于普通施肥处理。同时还可看出,UREA+D、UREA+N、UREA+N+D、PLAUⅠ、PLAUⅡ、PLAUⅢ、PLAUⅣ, PLAUⅤ、PLAUVⅠ、PLAUVⅦ10个处理的氮、磷、钾吸收量和表观利用率均显着高于普通施肥UREA处理,这说明在尿素中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或对尿素进行包膜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氮的表观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磷、钾的表观利用率。
张金泽[9](2011)在《掺混型缓释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淀粉/PVA共混物为基体,复合尿素,制备掺混型缓释肥料。通过控制淀粉及PVA在环境中的降解速率以达到控制肥料进入环境和被植物吸收的速率,从而达到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以共混工艺为基础,以甘油、聚乙二醇(PEG)和水为增塑剂,分别研究了增塑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对缓释肥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及尿素累积释放率的影响。对于甘油/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主要探讨了甘油/水复合增塑剂中水的加入量、甘油/水复合增塑剂配比、淀粉/PVA配比及尿素加入量对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及缓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流变性能均提高。随着水含量的增大,缓释肥料的拉伸强度降低,流变性能提高。其最优配方为淀粉50份,PVA50份,甘油20份,水20份,尿素50份。制备PEG/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系统研究了PEG分子量、PEG/水复合增塑剂加入量对缓释肥料流变性能和累积释放率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随着PEG分子量增大,缓释肥料的拉伸强度增大,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且剪切粘度和累计释放率都增大。随着复合增塑剂加入量增大,试样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之后下降,并且缓释肥料累计释放率增大。当PEG分子量为1500,复合增塑剂用量为40份时,缓释肥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对于加入粘土的缓释肥料,通过改变缓释肥料中粘土加入量和加入方法来调节缓释效果。结果表明:当粘土含量增加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通过超声波共混方式加入粘土制备的缓释肥料综合性能较为理想。本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对缓释肥料的结构进行表征。
李昌满,许明惠[10](2010)在《硼酸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靛酚蓝比色法研究了硼酸对灰棕紫泥土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对灰棕紫泥土脲酶酶促反应的抑制能力随硼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硼酸的加入,降低了V0和Vmax值,而对Km值没有明显影响,揭示出硼酸对土壤脲酶的作用类型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由于硼是作物必需营养元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因此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尿素缓释剂使用.
二、硼砂抑制脲酶活性的效应及尿素硼肥的增产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硼砂抑制脲酶活性的效应及尿素硼肥的增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尿铵包合物肥料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造粒工艺概述 |
1.2.1 挤压造粒 |
1.2.2 圆盘造粒 |
1.2.3 转鼓造粒 |
1.2.4 高塔造粒 |
1.3 缓释肥料概述 |
1.3.1 肥料在土壤中释放机理 |
1.3.2 缓释肥料及类型 |
1.3.3 缓释肥料特性概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5 缓释肥料评价方法 |
1.4 复合肥料概述 |
1.4.1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4.2 硫酸铵钾合成工艺概述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对脲酶的抑制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生长情况 |
2.3.2 包合物对脲酶抑制效果分析 |
2.3.3 尿素氯化铵晶体对脲酶抑制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尿铵包合物的新型肥料高塔造粒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造粒过程分析 |
3.3.2 肥料颗粒特性分析 |
3.3.3 缓释机理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硫酸铵钾的制备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最佳配方比选择 |
4.3.2 样品表征 |
4.3.3 机理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及其提升方式的研究进展 |
1.1.1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限制因素 |
1.1.2 旱地红壤肥力提升方式研究 |
1.2 生物质炭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 |
1.2.1 生物质炭及其基本性质 |
1.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3 生物质炭对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1.2.4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1.2.5 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1.2.6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
1.2.7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1.2.8 生物质炭与作物产量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供试生物质炭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田间试验设计 |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3 作物产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容重的持续影响 |
3.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饱和导水率的持续影响 |
3.2.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水分常数影响 |
3.2.4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容重的影响 |
3.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透水性的改善 |
3.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持水性的提高 |
3.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3.3.5 生物质炭改善旱地红壤水力学性质的持续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总氮含量的持续影响 |
4.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持续影响 |
4.2.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有效磷含量的持续影响 |
4.2.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持续影响 |
4.2.5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pH值的持续影响 |
4.3 讨论 |
4.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4.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酸度的降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
5.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
5.2.3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4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
5.3.3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 |
5.3.4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总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垂直穿透曲线的影响 |
6.2.2 CXTFIT 2.0数学模型模拟分析 |
6.2.3 生物质炭施用量与穿透曲线运移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6.2.4 生物质炭对硝态氮水平运移速率的影响 |
6.2.5 生物质炭对硝态氮水平运移浓度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和最佳生物质炭与氮肥施肥配比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7.2.2 可持续生产指数 |
7.2.3 土壤肥力主控因素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分析 |
7.2.4 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相关模型 |
7.2.5 最经济生物质炭及氮肥施用预测 |
7.3 讨论 |
7.3.1 生物质炭对油菜和红薯产量的影响 |
7.3.2 旱地红壤土壤的肥力主控因素分析 |
7.3.3 生物质炭与氮肥最经济施用量的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脲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1.1 脲酶来源 |
1.1.2 脲酶结构 |
1.1.3 脲酶作用机理与条件 |
1.1.4 脲酶抑制剂分类 |
1.1.5 脲酶抑制剂适用条件 |
1.1.6 脲酶抑制剂应用比较 |
1.2 脲酶抑制剂NBPT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2.1 NBPT作用机理 |
1.2.2 NBPT对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 |
1.2.3 NBPT在草地上的应用 |
1.2.4 NBPT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
1.3 脲酶抑制剂NBPT阻控NH_3排放效果及影响因素 |
1.3.1 尿素水解产NH_3的过程 |
1.3.2 NBPT阻控NH_3排放应用效果 |
1.3.3 NBPT对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1.3.4 NBPT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应用效果 |
1.3.5 NBPT作用影响因子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及氨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计算公式 |
2.2.5 NH_3挥发动力学模拟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的变化 |
2.3.2 土壤脲酶抑制率的变化 |
2.3.3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 |
2.3.4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 |
2.3.5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变化 |
2.3.6 土壤硝化抑制率的变化 |
2.3.7 土壤NH_3挥发的变化 |
2.3.8 土壤NH_3挥发动力学特性 |
2.3.9 土壤pH值的变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新型磷酰胺类脲酶抑制剂对不同质地土壤尿素转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 计算公式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的变化 |
3.3.2 土壤脲酶活性抑制率的变化 |
3.3.3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 |
3.3.4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 |
3.3.5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变化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NPPT与NBPT的脲酶抑制效应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计算公式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脲酶抑制率 |
4.3.2 纯脲酶反应动态 |
4.3.3 纯脲酶抑制率 |
4.3.4 分子对接 |
4.4 讨论 |
4.4.1 土壤质地对脲酶抑制效应的影响 |
4.4.2 NBPT与NPPT的作用机制 |
4.4.3 抑制剂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 |
5.3.2 土壤脲酶抑制率 |
5.3.3 土壤NH_4~+-N含量 |
5.3.4 土壤NO_3~--N含量 |
5.3.5 土壤表观硝化率 |
5.3.6 土壤硝化抑制率 |
5.4 讨论 |
5.4.1 土壤温度对抑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
5.4.2 土壤含水量对抑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对黄泥田土壤氮、钾淋溶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装置 |
6.2.3 试验设计 |
6.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5 计算公式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柱淋溶液中NO_3~--N的变化 |
6.3.2 土柱淋溶液中NH_4~+-N的变化 |
6.3.3 NO_3~--N淋溶特征曲线拟合 |
6.3.4 土柱淋溶液中K~+的变化 |
6.3.5 K~+与NO_3~--N淋溶特征曲线拟合 |
6.3.6 土壤剖面速效K分布 |
6.3.7 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
6.3.8 全球增温潜势 |
6.4 讨论 |
6.4.1 N肥种类对土壤N、K淋溶损失的影响 |
6.4.2 抑制剂对土壤N、K淋溶损失的影响 |
6.4.3 黄泥田土壤中N、K素的淋失特征 |
6.4.4 对N_2O排放的影响 |
6.4.5 对CH_4、CO_2排放和GWP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养分累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供试材料 |
7.2.3 试验设计 |
7.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7.2.5 计算公式 |
7.2.6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水稻籽粒产量 |
7.3.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
7.3.3 一次性施肥与分次施肥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3.4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7.3.5 水稻经济效益 |
7.3.6 水稻株高 |
7.3.7 水稻茎蘖成穗率 |
7.3.8 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7.3.9 水稻叶面积指数 |
7.3.10 水稻粒叶比 |
7.3.11 水稻SPAD值 |
7.3.12 水稻干物质积累 |
7.3.13 水稻N素吸收、分配与利用率 |
7.3.14 水稻P素吸收与分配 |
7.3.15 水稻K素吸收与分配 |
7.3.16 N、P、K吸收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7.4 讨论 |
7.4.1 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
7.4.2 抑制剂组合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
7.4.3 施肥模式对水稻N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
7.4.4 抑制剂组合对水稻N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地概况 |
8.2.2 供试材料 |
8.2.3 试验设计 |
8.2.4 温度与土壤相对含水率测定方法 |
8.2.5 田面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
8.2.6 渗漏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
8.2.7 NH_3挥发采集与测定方法 |
8.2.8 温室气体采样与测定方法 |
8.2.9 计算公式 |
8.2.10 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稻田气温、土温和土壤相对湿度 |
8.3.2 稻田田面水NH_4~+-N、NO_3~--N和TN浓度的动态变化 |
8.3.3 稻田渗漏液NH_4~+-N、NO_3~--N和TN浓度的动态变化 |
8.3.4 稻田NH_3挥发的动态变化 |
8.3.5 稻田田面水pH的动态变化 |
8.3.6 NH_3挥发速率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8.3.7 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 |
8.4 讨论 |
8.4.1 对稻田田面水N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2 对稻田渗漏液N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3 施肥模式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
8.4.4 抑制剂组合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
8.4.5 环境因子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
8.4.6 施肥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8.4.7 抑制剂组合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8.5 小结 |
第9章 创新点和展望 |
9.1 创新点 |
9.2 不足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棉花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棉田土壤氮形态与转化 |
1.1.1 酰胺态氮(尿素) |
1.1.2 铵态氮 |
1.1.3 硝态氮 |
1.2 棉花植株氮代谢 |
1.2.1 品种与氮代谢 |
1.2.2 氮肥管理与氮代谢 |
1.2.3 水分胁迫与氮代谢 |
1.2.4 高温胁迫与氮代谢 |
1.2.5 栽培措施与氮代谢 |
1.2.6 植物氮代谢生理生化基础理论 |
1.2.6.1 植物氮素吸收的主要形式及变换 |
1.2.6.2 硝态氮的吸收与调控 |
1.2.6.3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与活化 |
1.2.6.4 光合碳氮代谢偶联机制 |
1.2.6.5 光合氮代谢与光反应 |
1.2.6.6 光合氮代谢与暗反应 |
1.3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1 播期和密度随种植地区和棉花品种的变化 |
1.3.2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 |
2.3 考察项目与方法 |
2.3.1 生育进程 |
2.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生理生化指标 |
2.3.3.1 硝态氮含量 |
2.3.3.2 硝酸还原酶活性 |
2.3.3.3 亚硝态氮含量 |
2.3.3.4 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
2.3.3.5 游离氨基酸含量 |
2.3.3.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2.3.4 光合作用测定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棉花硝态氮含量 |
3.1.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硝态氮含量 |
3.1.2 棉花主茎叶、果枝叶硝态氮含量 |
3.2 棉花NR活性 |
3.2.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NR活性 |
3.2.2 棉花主茎叶、果枝叶NR活性 |
3.3 棉花亚硝态氮含量 |
3.4 棉花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
3.5 棉花游离氨基酸含量 |
3.6 棉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6.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6.2 棉花主茎叶、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7 棉花可溶性糖含量 |
3.7.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
3.7.2 棉花主茎叶、果枝叶可溶性糖含量 |
3.8 棉花光合速率 |
4 讨论 |
4.1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硝态氮含量和NR活性的影响 |
4.2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亚硝态氮含量与NiR活性的影响 |
4.3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4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 |
4.5 棉花氮代谢与产量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双控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缓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脲酶/硝化抑制剂作用机理 |
1.2.2 抑制剂施用效果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脲酶抑制剂在对土壤氮素转化双控过程中的效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脲酶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2.2.2 脲酶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全氮(TN)含量变化影响 |
2.2.3 脲酶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表观硝化率的影响 |
2.2.4 脲酶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p H值变化的影响 |
2.2.5 脲酶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脲酶变化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硝化抑制剂在对土壤氮素转化双控过程的效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硝化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氮素转化影响 |
3.2.2 硝化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TN含量变化影响 |
3.2.3 硝化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表观硝化率影响 |
3.2.4 硝化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p H值变化影响 |
3.2.5 硝化抑制剂浓度差异对双控过程中土壤脲酶变化影响 |
3.2.6 土壤脲酶和硝化抑制剂含量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脲酶/硝化双控剂在对土壤氮素转化双控过程中的互作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氮素无机态氮转化过程的动态变化影响 |
4.2.2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总氮含量变化影响 |
4.2.3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表观硝化率变化影响 |
4.2.4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p H变化影响 |
4.2.5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脲酶变化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试验研究—脲酶/硝化双控剂对番茄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处理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添加双控剂对氮素吸收和番茄产量的影响 |
5.2.2 添加双控剂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改良靛酚蓝比色法测土壤脲酶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土壤 |
2.2 培养与测定 |
2.3 结果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合理过滤方式的确定 |
3.2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
3.3 最适尿素浓度的确定 |
3.4 最适缓冲液的确定 |
4 结论 |
(8)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化肥的施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
1.1.2 化肥问题的解决途径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缓/控释肥的类型和现状 |
1.2.2 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评价方法 |
1.2.3 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2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及膜结构的观测 |
2.1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 |
2.1.1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大颗粒尿素的材料与设备 |
2.1.2 试验设计 |
2.1.3 不同包膜配方处理包膜尿素的制备 |
2.2 包膜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3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缓释特性及其减少氨挥发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肥料的氮素释放 |
3.2.2 不同包膜肥料对氨挥发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复合膜包膜尿素的缓释特性及其减少氨挥发的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肥料的氮素释放 |
4.2.2 不同肥料对氨挥发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不同种类肥料对黑麦草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5.1.4 数据统计分祈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麦草地上部氮吸收和表观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麦草地上部磷吸收和表观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5.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麦草地上部钾吸收和表观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彩图页 |
(9)掺混型缓释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淀粉与PVA |
1.1.1 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
1.1.2 PVA的结构与性能 |
1.1.3 淀粉/PVA共混物 |
1.2 缓释肥料 |
1.2.1 缓释肥料定义 |
1.2.2 缓释肥料类型 |
1.2.3 缓释肥料评价方法 |
1.2.4 缓释肥料作用机理 |
1.2.5 缓释肥料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6 缓释肥料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本研究的意义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内容及步骤 |
2.3.1 复合增塑剂掺混型缓释肥料 |
2.3.2 加入粘土掺混型缓释肥料 |
2.4 表征与测试 |
2.4.1 缓释性能测试 |
2.4.2 拉伸性能测试 |
2.4.3 流变性能测试 |
2.4.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4.5 形态结构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淀粉与PVA的熔融性能研究 |
3.2 甘油/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的研究 |
3.2.1 水加入量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2.2 甘油/水配比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2.3 淀粉/PVA配比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2.4 尿素含量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2.5 甘油/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的断面形貌 |
3.3 PEG/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的研究 |
3.3.1 PEG分子量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复合增塑剂用量的影响 |
3.3.3 PEG/水复合增塑剂缓释肥料的断面形貌 |
3.4 粘土对缓释肥料性能的影响 |
3.4.1 粘土用量的影响 |
3.4.2 粘土加入方法对性能的影响 |
3.4.3 加入粘土缓释肥料的断面形貌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硼酸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土 壤 |
1.2 方 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硼酸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2 硼酸对V0的影响 |
2.3 硼酸对Km和Vmax的影响 |
3 讨 论 |
四、硼砂抑制脲酶活性的效应及尿素硼肥的增产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尿铵包合物肥料特性及应用研究[D]. 马晓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D]. 靳泽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3]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D]. 周旋. 浙江大学, 2017(02)
- [4]RPMet与缓释尿素的研制及复合使用对羊瘤胃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D]. 吴琼.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 [5]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棉花氮代谢的影响[D]. 王雷山.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双控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缓释效应研究[D]. 曹银珠.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8)
- [7]改良靛酚蓝比色法测土壤脲酶活性[J]. 黄娟,李稹,张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2(01)
- [8]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D]. 吕静. 浙江大学, 2011(06)
- [9]掺混型缓释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金泽.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
- [10]硼酸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李昌满,许明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