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色书籍不能简称“黄书”(论文文献综述)
曹必玉[1](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梦如[2](2017)在《唐代水官信仰的仪式与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水官信仰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一种宗教精神载体。围绕水官信仰,古代中国人不仅建构了一套复杂的仪式体系,并形成了广泛的文学式描述和表达形式。本文谨以唐代为时间段,基於有关的仪式与文学文本,对水官信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地解读和研究。研究表明,唐代水官信仰已经具备了相当完整的道教科仪体系,且与国家祭祀体制相互匹配、相互支持,对唐代社会和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水官信仰及其相关内容,还在唐代的古小说等叙事类文献中,具有广泛的表达,充分体现其对唐代社会生活及人们情感的影响。
孟永亮[3](2014)在《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文中指出北宋校正医书局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由官府设置的临时性医籍整理机构,12年间编校医籍11部,使这些医籍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它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及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其全面系统的研究甚少。本论文采用历史文献学、目录学、考据学等研究方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手段,全面考察了校正医书局13位成员的生平事迹,并对校正医书局所校11部医籍的校语注文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力求厘清这一机构的历史面貌。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知识与古籍文本在北宋的传承和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前后过程、组成成员、主要成就、不同评价及主要结论等六个方面来论述。1.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校正医书局是在北宋前期社会和医学两大背景下产生的。北宋政府“右文崇儒”之政策从主观上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战争和疫灾又从客观上使北宋政府更多地关注军民的医疗和健康;北宋前期较强的财政实力为校刊医籍提供了经济保障;印刷、造纸及制墨等技术不断完善,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着医籍的大规模刊印;科举制度的改革、官私学校的兴盛、读书时尚的形成、校书传承的延续等因素又加速了人们对知识规范的渴望和书籍整理的需求。此外,宋初四朝的医籍整理,又积累了许多校书经验,为校正医书局大规模校书奠定了基础。2.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在枢密使韩琦的建议下,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编校、刊印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初隶属于编修院。该机构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通过史料分析,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编校书籍,而在自己家里校书;医书校正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神宗熙宁二年(1069)校正医书之机构罢散,校正医书之事徒太学(国子监),校正医书局存在时间共计12年。3.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校正医书局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提举校正医书局,由京朝官兼任;韩琦、范镇、钱象先等3位官员先后提任提举校正医书局一职;韩琦从国民健康、国防安全的角度建言置局校正医书,功劳最着。从仁宗嘉佑二年(1057)首任提举校正医书,至嘉佑八年(1063),任职6年;范镇于嘉佑八年(1063)接任,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止,任职3年;钱象先从治平三年(1066)接任,推测最晚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卸任,任职3年;他们三人虽非医官,但在任职期间,精心组织,积极参校,成绩卓着。二为校正医书官,由馆阁官员、知医儒臣、翰林医官构成。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为馆阁官员,高保衡、孙奇、孙兆、陈检为知医儒臣,秦宗古、朱有章为翰林医官。在10位校正医书官中,林亿、高保衡、孙奇参校医籍时间最长,参校医籍最多。儒臣在北宋医书编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12年间,校正医书局全面系统整理了《嘉佑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方》、《千金翼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等11部医籍,使这些医籍结束了手工传抄的历史,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此外,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医籍校勘原则、方法和程式,为后世医籍校勘树立了典范。5.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古今中外学者对校正医书局所取得的成就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校正医书局的校书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校正医书局的评价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公正。6.主要结论(1)校正医书局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北宋前期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医学等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其中,与仁宗朝校书重心的转移有极大的关系。(2)校正医书局的设立与韩琦的建议有着直接的关系;校正医书官在自己家里校书,不在校正医书局办公;校正医书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3)在校正医书局成员中,提举一职负责组织、协调及详定工作;儒臣在北宋医书校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医官之外,参校者均在书序后署名。(4)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整理8部医书,最终编校了11部;其中《灵枢》、《太素》、《广济》三书,目前未见校刊记载;《本草图经》、《千金翼方》、“仲景三书”及《脉经》等6部医籍,未在原计划中,后纳入校正范围。(5)校正医书局这种以儒臣、医官等不同专业背景成员相结合的校书组织和校书模式,在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陈峥[4](2014)在《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青年学生踊跃入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人主要关注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关于地方实力派组建学生军的成果则不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日本在对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政治诱降的方针,以引诱中国军队和政府投降,役使中国民众为其侵略服务。鉴于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期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抗战初期的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修正,由单纯的军事抗战转为对政治、民众、精神、运动战及游击战等的重视。对新桂系来说,广州失陷后,广西已经直接面临日军的武力威胁。因留守广西的部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日军入侵,为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配合正规军作战,新桂系于1938年11月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学生军成立后,经短暂的军政训练后,奉命挺进桂南、桂东南等地,负责动员民众、推行政府政令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军队作战,保障了会战的进行。会战结束后,学生军配合军队和政府完成了善后工作。1941年8月,学生军被解散。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也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方式与新桂系对学生军进行争夺。围绕以上两条线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学生军的组建原因。学生军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抗战进入新阶段后,新桂系无论是民众动员还是部队的政训工作,都急需大量人员,为防备蒋介石势力对广西的扩张和中共对广西青年的争夺,鉴于军校学生在国内战争的优异表现和第一、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成功经验,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章对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了广西当局的宣传动员、考核方式、组建部队、创设领导机构、军政训练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学生军在桂南会战前后的活动。桂南会战前,学生军主要配合政府进行了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社会动员;会战爆发后,学生军配合正规军,协助基层政府,动员民众破坏日军后勤补给,打击汉奸势力,建立军民合作站,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向导,进行战地宣传等;会战结束后,学生军协助政府恢复基层政权,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收容救济难民,完成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的争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论文第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十分重视,为争夺这批青年,在学生军成立之初,就派遣了大批党员加入。学生军成立后,中共通过派将领和学者在学生军中演讲,为学生军培养宣传骨干,派党员掌握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反击托派分子破坏,反三青团和军官控制,加强上层渗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手段,基本掌握了学生军的文化领导权和基层领导权,使很多学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学生军解散的原因及解散后学生的去向问题。因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日军从桂南的撤退,在善后工作完成后,新桂系以学生军“赤化”的名义将其解散,随后对学生的去向进行了安排。学生军解散后,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继续活动,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学生军党员领导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的胜利和其他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纵观学生军三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内部官生兵夫平等,工作方式以分散行动为主,与民众关系密切;在大后方青年中起到了楷模作用;中共则通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对中共在广西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军的人数尽管只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师,但这些人员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有较强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学生,其在宣传和民众动员等工作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远非正规军一个师所能比。其他地方如山西虽然也组建了新的武装,但属于战斗部队。可以说,大规模组建以宣传和动员民众等任务为主的学生武装团体,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综上所述,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面临日本、蒋介石、中共等多种势力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地盘,新桂系认识到了单凭已有军队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而不得不成立学生军以动员民众来增强自身实力。囿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协议,中共只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当局新成立的学生军加以控制和影响。从上述的论述也看出,中共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徐静琪[5](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丁立福[6](2019)在《中、外英译《淮南子》副文本风格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南子》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统领众多门客兼采诸子百家之言精编而成,意欲究天地之理、接人间之事和备帝王之道,因其旨近老子而成为汉代道家思想的代表作。《淮南子》既为中央朝廷统治献策,又为诸侯王国独立辩护,与封建君主专制大势不甚吻合,故在面世不久即遭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被束之高阁。此时先秦诸子典籍及其思想早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底色,然而《淮南子》及其思想还没来得及传播开来便遭厄运,于国内传承要更加艰难,于国外译介要更加滞后。就《淮南子》在英语世界译介而言,迟至2010年才诞生第一个《淮南子》全译本,准确地说国内第一个全译本是翟江月携手牟爱鹏合译的Huai Nan Zi,国外第一个全译本则是美国学者梅杰携手罗浩、桂思卓和麦安迪合译的The Huainanzi。翟译本Huai Nan Zi和梅译本The Huainanzi虽然同年问世,但译者分属于中国学者和外国汉学家阵营,因此在诸多方面存有差异,尤其是副文本层面差距甚大。基于阿皮亚倡导的厚翻译理论和热奈特倡导的副文本理论,两个全译本的副文本风格可从装帧、序言、注释和附录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就装帧而言,翟译本Huai Nan Zi装帧采用“大中华文库”系列图书的统一设计,用一泻千里的黄河壶口瀑布为背景,以其倾泻、咆哮之态隐喻当今国人主动热情译介引以为傲的文化典籍;相应地,梅译本The Huainanzi装帧,承袭西方图书封面“三段水平格子”的经典设计理念,融合东方尤其是汉代的文化元素符号,处处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浓厚气息。就序言而论,翟译本Huai Nan Zi序言仅包括“大中华文库”之“总序”和该译本的“前言”,共用词12721个,篇幅相对较短,但内容上洋溢着传播译介典籍及其文化的高度热情;相应地,梅译本The Huainanzi则包括致谢、全书前言和篇章前言,共用词79044个,不仅篇幅相对较长,而且内容上深入阐释了相关历史文化语境,体现出深厚的学术性。就注释而论,需要在熟悉相关注释理论和两译本注释实情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注释分类标准,继而对两译本的所有注释进行分类和剖析。翟译本Huai Nan Zi采用文内夹注形式,仅有581条,合4053个单词,平均每条用词约7个,可谓简洁、实惠,便于读者快速获知相关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体现出传承、普及和译介典籍的热情;相应地,梅译本The Huainanzi主要采用脚注形式,多达1885条,合55712个单词,平均每条用词约30个,可谓充实、实用,便于读者充分构建更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体现出译介、研究和阐释典籍的学术功底。注释类别上,翟译本Huai Nan Zi的581条译注中汉语言文化释疑类55条、专有名词类514条、背景信息类11条、文内互文类0条、文外互文类0条、译校说明类1条,整体而言总数相对较少且类型分布相对不均,主要集中在“汉语言文化释疑”和“专有名词”类,以快速提供预期读者阅读译文所需要的扼要信息;相应地,梅译本The Huainanzi的1885条译注中,汉语言文化释疑类165条、专有名词类847条、背景信息类113条、文内互文类182条、文外互文类274条、译校说明类274条,整体而言各类译注都有而且内容饱满,既能提供读者所需扼要信息,又能对其来龙去脉做充分说明。就附录而言,文中宽泛地指附于翻译正文之后且与正文有一定关联、相对独立的所有附属性文字及图表。依此考察两译本发现,翟译本Huai Nan Zi翻译正文之后没有配置任何便于读者使用乃至文化传播的附录。相反,梅译本The Huainanzi则设有附录A、附录B、附录C和索引,总字数达55188个单词,合占116页,可谓长篇大论了。其中,附录A名为“关键汉语术语及其翻译”,兼附一个“术语英汉对照表”;附录B“分类术语”,实含“天文术语”、“历法术语”、“相关宇宙学术语”、“音律术语”、“度量衡”等五大分类术语,其间还插有9张相关小类术语体系的图表;附录C“《淮南子》文本简史和《淮南子》研究文献目录”,先扼要梳理了《淮南子》诞生后的传承历史,继而重点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版本,最后全面地提供了相关《淮南子》研究的众多分类文献目录;索引按照惯例被置于“附录”之后,其标目按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版,篇幅长达34页。事实上,国内专着很少配置附录尤其是索引,但是梅译本The Huainanzi却设有如此详实、长篇的附录和索引,确实值得国内学人重视和学习。总之,翟译本Huai Nan Zi和梅译本The Huainanzi在副文本上各有特色。其中,前者由国内学者翻译并由国内出版社策划,比较适合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较为熟悉的国内读者阅读;后者则由国外汉学家翻译并由国外出版社策划,比较适合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的国外读者阅读。如若进一步考虑国人译介典籍之初衷,也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提升中国软实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创设副文本方面坚定不移地向国外汉学家及其所译典籍学习,为典籍译本创设种类较为齐全、篇幅较为适度、内容较为适当的副文本,以期能够为预期读者提供其阅读中国典籍所必需但又往往缺乏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最终通过他们的有效阅读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张崇富[7](2003)在《上清派修炼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被法国汉学家施舟人喻为“一个对人类文明贡献极大的中国文化基因库”的道教,是一个以得道为目的、以法术见长的宗教。因此要想解读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基因库,道教的修炼思想和法术体系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然而,由于道教自身的密教特质又使得此类研究成为道教研究中较内核、难度较大、同时也是亟待拓展的研究范畴。 上清派素有“道门华阳亦儒门洙泗”和“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之美誉,并被标举为道教的代表,其法术体系和修炼思想几乎涵盖了道教史各个时期的内容,因而极具典型。所以研究上清派的修炼思想对进一步解读和研究“中国文化基因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三章,从纵向的修炼思想的历史勾勒、横向的法术分析、以及理论基础的总结三个方面,对上清派的修炼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文第一章从纵向的角度勾勒了上清派修炼思想的发展脉络。本章分三节详细梳理了上清派早期(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宋元以降的修炼思想。本章第一节认为东晋、南北朝时期为上清派修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上清派这一阶段的修炼思想是在反思服食外丹的危害性、天师道“黄赤之道”的流弊以及葛洪为代表的否定诵经修道术的背景上展开的。跟此前的道教修炼思想相比,早期上清派的修炼思想经历了由外丹的转炼到存思存神,由“人—人”双修的“黄赤之道”到“人—神”双修的“隐书之道”,由对诵经的否定到诵经的高度肯定的转变。第二节归纳了隋唐时期,重玄思想背景下的上清派修炼思想和上清派对灵宝斋法的融会。其中集中探讨了上清派代表人物陆修静、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等人对重玄思想的摄入,以及他们对灵宝斋法的吸收和整顿。第三节总结了宋元以降的上清派的修炼思想,包括上清派对早期内丹思想的贡献、上清派对钟吕内丹思想的吸收、上清派跟雷法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对雷法修道思想的借鉴。 本文第二章从横剖面的角度分析了上清派的法术。本章第一节将上清派的存思术概括为存腑藏术、存日月术、存星术、存黑法和存身神五类。第二节揭示了上清派的“隐书之道”是从虚化策略、语言策略和情调化策略三方面对道教原有的房中术的改造。第三节回顾了上清派的转炼外丹的史实,并对上清派外丹的丹炉、灶法、泥法、火法、用药、以及禁忌和效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上清派的外丹属古外丹,理旨淡薄,可操作性强,不角龙虎,真铅,真汞等名词,有别于参同契一系。第四节分析了上清派的内丹,指出上清派的内丹是以天地为炉灶、中宫为鼎,先天一轰为药物、寅申为起伏之候。并包含了大量的性情论的成分。第五节则进一步分析了上清派守一、解胎结、导引、尸解、变形、奔日、奔月、奔辰、服药等术。 本文第三章对上清派的修炼理论基础加以提炼。第一节主要归纳了上清派的宇宙观和人体观。认为上清派的宇宙生成论处于老子开天辟地的地位为后起之神所代替的阶段,因此上清经中出现了“元始天王”、“九天真王”、“元始天尊”等神仙开辟天地的内容。上清派的宇宙结构论以“九天”说为特色,集中体现在《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中,包括九天、九地、三岛十洲、海内外诸国及山川人民。人体观是上清派宇宙观的延续.上清派认为人的身体乃是众神的居所,人体内有上中下三部十二胞结.第二节道术论指出,上清派早期道论将老子的道论和易传的道论揉合为一,具有较浓的元气说的成分,后来逐渐以“通生”以及“劫运”等内容来释道。杜光庭的道与术“相须而行”的思想为上清派道术论的总纲,代表了上清派道术论的水平。第三节考察了上清派的末世论,本文认为面对水深火热的生存处境,道教整合了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历学中的阳九百六的岁灾说及三统灭亡说,并吸收了佛教中的“劫”的观念,发展并创造出了不同于佛教的新的宇宙解脱模式。上清派的末世论包括“金胭后圣帝君”、“壬辰之运”以及“种民”的思想等内容,不仅对苦难深重,混乱无序的现实生活作出了其独到的解说,同时也开出了摆脱苦难、走向有序的具体方法,是上清派的吸引信众的重要手段。 要之,上清派的修炼思想开拓了道教修炼思想由外在到内趋的演变,成为道教从外丹到内丹的漫长的演变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最为明显的标志就 2是存思存神术在上清派那里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并一跃而成为道教修炼的主导法术,从而开辟了道教修炼史上的新篇章。其次,上清派的修炼思想经历了由追求一己圆满的小乘思想到济人利物的大乘精神的转变。这一转变突出地体现在对灵宝斋法和雷法思想的吸收上。再次,上清派的修炼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重视对形的修炼到性命双修并重的历程,其间心性的成分不断增加。此外,通过对法术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上清派的各种法术实际上就是道教探索宇宙造化之理,探索如何重建重构人的身心等重大理论问题的不同形式。最后,本文指出:宇宙观、人体观、末世论和道术论不仅是上清派的修炼思想和法术体系的根基,也是上清派修炼理论
李如男[8](2019)在《《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文中认为《太平御览》(983年)由北宋李昉、扈蒙等学者奉敕编纂的综合性类书。目前学术界对《太平御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1佚方面,其研究空间还很大。论文以中华书局1960年影宋本《太平御览》爲底本,将文本数字化,并建设语料库。运用文献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藉助计算机辅助,整理引书并分类,摘录《尔雅》引文并按照其在今本《尔雅》中的顺序条列其目,进行梳理研究。《太平御览》引书种类衆多,其中引书1948种,单篇文章1627种;引《尔雅》626条,重复条目69条,其中1条出自《方言》,1条出自《小尔雅》,3条出自《广雅》。引文的引用主要是爲了给条目释义,其主要形式爲单引原文、单引原文加注释。其引文内容与今本有同有异,相异之处主要表现爲异文、)、脱、衍、倒、注音等方面。如“葘”与“菑”与异文有关,“砧”与“椹”属同义替换;其注音材料或出自郭注,或是编者根据陆德明《释文》所加,或是编者加。由於客观及自身原因,文中所论,尚存不足,期待进一步改进。
袁媛[9](2010)在《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文中提出农村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社会教育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由于民族性格、历史传统、当代政治影响等等因素,现今的中国农村有着强烈的独特性,所以国外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经验、理论在农村社会教育领域中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因而回溯历史,总结经验和教训成为研究的必要。本研究以地处江苏省中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行政村——石村为田野地点,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综合采用口述史、教育叙事以及教育史研究中经典的文献研究法,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60年的嬗演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反映的有关情况,反思当今乡村教化的渴与求,并对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向进行一定的探索。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导论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等前提性的问题,阐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本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农村社会教育、乡村教化,为下一步的研究提纲挈领。论文第一章,通过追根溯源“石村”村名的由来,阐述其地理概况,分析其建国后的“政治历史”(行政归属的变迁和村内区划变迁)及经济简史,介绍乡俗民情等等,将石村进行透视式的全景呈现,以阐明该村社会教育所处的背景。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分四个阶段考察石村从1949年至2009年60年间社会教育的嬗演历程。第一个阶段是第二章具体阐述的建国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的社会教育以冬学、民校的扫盲和思想教育为主,教育形式还有灵活的标语和寓教于乐的电影、扬剧。第二个阶段是第三章具体阐述的“文革”时期,这期间石村的社会教育有着同时代氛围相似的“汹涌澎湃”之处,如全民学习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样板戏进行宣传,但也有不同于时代的平静的一面,如生产生活基本正常、阶级斗争声音微弱。第三个阶段是第四章具体阐述的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从全国到石村都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民众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石村的社会教育却表现出不同时宜的平淡和寂静。第四个阶段是第五章具体阐述的1998到2009年,因被划入工业园开发区,石村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动迁,大多数农户离开乡土田园入住镇上的安置小区,社会教育在剧变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旧”与“新”的交锋。论文第六章,以石村社会教育60年的嬗演图景为缩微图,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反映出的情况,借助有关理论,研究农村社会教育难尽“乡村教化”之功效的原因。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对比,从乡村教化存在的方式、乡村教化主人等方面反思乡村教化的渴与求,分析、研究,最终诊得乡村教化的症结不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与束缚,也不在“政策”的原因,而是在于对乡土文化的背离。最后是结语部分,在以上研究、分析、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民众所需,对“天生地”植根于乡土文化的乡村教化在不可回避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向进行了探索性的展望,并总结了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和乡村教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高鲜花[10](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指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二、黄色书籍不能简称“黄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色书籍不能简称“黄书”(论文提纲范文)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2)唐代水官信仰的仪式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三节 本文的总体构想 |
第一章 水官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水官信仰的历史溯源:拜水传统 |
一 新生与长生 |
二 变形与再生 |
三 还魂续魄之所 |
第二节 水官信仰的教内起源:三元信仰 |
一 “三元”的基本含义 |
二 “三元日”岁时的确定 |
第三节 水官信仰的内涵 |
一 道教神只 |
二 水官信仰在国家祭祀中的体现 |
小结 |
第二章 水官信仰在唐代道教科仪中的体现 |
第一节 水官信仰的核心科仪:三元斋 |
一 灵宝三元斋 |
二 上清三元斋 |
第二节 水官信仰的关涉科仪:投龙仪 |
一 灵宝斋中的投龙仪 |
二 上清斋中的投简仪 |
第三节 水官信仰的衍生科仪:祈晴祷雨的醮仪 |
一 祈晴祷雨的醮仪 |
二 祈晴祷雨的法术 |
小结 |
第三章 水官信仰在唐代国家祭祀中的体现 |
第一节 祭祀四渎四海 |
一 唐前四渎祭祀制度的更演 |
二 唐代四海四渎祭祀制度 |
三 唐代四渎祭祀的政治色彩 |
第二节 祈晴祷雨:祭祀风伯雨师 |
一 唐前风师、雨师祭祀制度更演 |
二 唐代风师、雨师祭祀制度演变 |
三 唐代风师、雨师祭祀过程 |
第三节 五龙祠祭祀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文学中的水官信仰 |
第一节 唐代小说、记传、话本中的水官信仰 |
一 水官“祈晴祷雨”神职的集中表达 |
二 国家祭祀向道教科仪倾斜 |
三 佛教施行水官信仰仪式的记录 |
第二节 水官信仰在宗教文学中的表达 |
一、集中表达水官信仰的青词 |
二、国家祭祀中的祝版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後记 |
(3)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 |
1.1 社会背景 |
1.1.1 政治概况 |
1.1.2 经济简况 |
1.1.3 科技情况 |
1.1.4 文教状况 |
1.2 医学背景 |
1.2.1 宋之前医籍整理简况 |
1.2.2 宋初医籍整理状况 |
1.2.3 北宋医学教育考试概况 |
1.3 小结 |
2. 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 |
2.1 原因概述 |
2.2 过程梳理 |
2.3 流程考述 |
2.4 名称考究 |
2.5 费用探讨 |
2.6 隶属分析 |
2.7 小结 |
3. 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 |
3.1 提举校正医书局 |
3.1.1 韩琦 |
3.1.2 范镇 |
3.1.3 钱象先 |
3.2 校正医书官 |
3.2.1 掌禹锡 |
3.2.2 林亿 |
3.2.3 张洞 |
3.2.4 苏颂 |
3.2.5 高保衡 |
3.2.6 孙奇、孙兆 |
3.2.7 陈检 |
3.2.8 秦宗古 朱有章 |
3.3 小结 |
4. 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 |
4.1 编校医籍的成就 |
4.1.1 《嘉佑补注本草》 |
4.1.2 《本草图经》 |
4.1.3 《伤寒论》 |
4.1.4 《金匮玉函经》 |
4.1.5 《备急千金要方》 |
4.1.6 《金匮要略方论》 |
4.1.7 《千金翼方》 |
4.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4.1.9 《脉经》 |
4.1.10 《黄帝针灸甲乙经》 |
4.1.11 《外台秘要方》 |
4.2 编校医籍的原则、方法及特点 |
4.2.1 校勘依据 |
4.2.2 校勘方法 |
4.2.3 校勘内容 |
4.2.4 校记书写 |
4.2.5 校勘凡例 |
4.2.6 序录撰写 |
4.2.7 儒臣校书 |
4.3 小结 |
5. 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 |
5.1 对校正医书局的赞赏 |
5.2 对校正医书局的批评 |
6. 主要结论 |
7. 参考书目及文献 |
8. 致谢 |
9. 个人简历 |
10. 附录 |
10.1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序、后序、奏敕或进呈汇总 |
10.1.1 《补注本草奏敕》、《嘉佑补注总叙》、《补注神农本草总序》、《本草后序》 |
10.1.2 《图经本草奏敕》、《本草图经序》 |
10.1.3 《伤寒论序》 |
10.1.4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 |
10.1.5 《金匮要略方论序》 |
10.1.6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 |
10.1.7 《校正千金翼方表》 |
10.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
10.1.9 校定《脉经》进呈割子 |
10.1.10 《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
10.1.11 《校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外台秘要》卷末“内降札子” |
10.2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注文统计 |
10.2.1 《嘉佑补注本草》注文统计 |
10.2.2 《伤寒论》注文统计 |
10.2.3 《金匮玉函经》注文统计 |
10.2.4 《金匮要略方论》注文统计 |
10.2.5 《备急千金要方》注文统计 |
10.2.6 《千金翼方》注文统计 |
10.2.7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文统计 |
10.2.8 《脉经》注文统计 |
10.2.9 《黄帝针灸甲乙经》注文统计 |
10.2.10 《外台秘要方》注文统计 |
10.3 《金匮要略方论》附方统计 |
(4)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三、资料运用与论文结构 |
四、资料来源综述 |
第一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国内外对学生军训的重视与学生军的出色表现 |
一、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军训给新桂系的启发 |
二、现代战争宣传对知识青年的需要 |
三、学生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的战绩 |
第二节 多种矛盾消长沉浮的驱动 |
一、民众动员工作中基层干部的极度缺乏 |
二、军队对政工人员的需求 |
三、抵制蒋介石势力扩张 |
四、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 |
第三节 “寓将于学”政策推行的结果 |
一、“寓将于学”政策的产物 |
二、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在“六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
三、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在省外的突出成就 |
第二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 |
第一节 征召与选拔 |
一、宣传动员 |
二、考核方式 |
三、第二次招考 |
第二节 队伍组建 |
一、临时组队 |
二、组建部队 |
三、创设领导机构 |
第三节 军政训练 |
一、自我教育 |
二、集中训练 |
三、工作过程中的训练 |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后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
第一节 战前社会动员 |
一、军事政治动员 |
二、经济动员 |
三、文化动员 |
第二节 配合桂南会战 |
一、破坏日军后勤补给 |
二、建立军民合作站 |
三、收集情报与战地宣传 |
四、实行对日作战 |
第三节 处理善后工作 |
一、恢复基层政权 |
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
三、收容救济灾民 |
第四章 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争夺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文化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公开演讲培训 |
二、掌握报刊领导权 |
三、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控制青年领导机构 |
一、中共组织在学生军中的发展历程 |
二、反击托派分子 |
三、控制三青团 |
第三节 反对军官控制,掌握基层领导权 |
一、反击中上层军官 |
二、加强上层渗透 |
三、掌握基层领导权 |
第五章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去向 |
第一节 学生军解散的原因考察 |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二、担心被中共控制 |
三、学生回校复学的愿望 |
第二节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归宿 |
一、安排继续学习 |
二、送合作训练班受训 |
三、军队留用 |
第三节 学生军中共党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胜利 |
一、学生军解散前夕中共的应对 |
二、“豫湘桂战役”期间学生军党员组织和领导的游击战争 |
三、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学生军党员的斗争 |
结语 |
一、学生军的工作特点 |
二、在大后方青年中起了楷模和带头作用 |
三、为中共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 |
四、特殊还是普遍:与山西新军之比较 |
主要征引文献 |
附录 |
一、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大事记 |
二、在学生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简况 |
三、社会调查访谈笔录 |
后记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中、外英译《淮南子》副文本风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翻译风格与副文本综述 |
第一节 翻译风格概述 |
一、翻译风格命题 |
二、翻译风格外延 |
三、翻译风格内涵 |
第二节 由“深描”走向“厚译” |
第三节 由厚翻译走向副文本 |
第三章 装帧风格:现代热度vs历史厚度 |
第一节 装帧概述 |
第二节 翟译本装帧:现代热度 |
第三节 梅译本装帧:历史厚度 |
第四章 序言风格:传播热度vs学术厚度 |
第一节 序言概述 |
第二节 翟译本序言:传播热度 |
第三节 梅译本序言:学术厚度 |
第五章 注释风格:普及热度vs研究厚度 |
第一节 注释概述 |
第二节 译注类型 |
第三节 翟译本译注:普及热度 |
一、翟译本Huai Nan Zi译注概述 |
二、翟译本Huai Nan Zi译注分类 |
第四节 梅译本译注:研究厚度 |
一、梅译本The Huainanzi译注概述 |
二、梅译本The Huainanzi译注分类 |
第六章 附录风格:0vs |
第一节 译着附录概述 |
第二节 梅译本附录探析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7)上清派修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上清派修炼思想发展简史 |
第一节 早期上清派的修炼思想 |
一、 从金液还丹到存思存神 |
二、 从黄赤之道到隐书之道 |
三、 从对诵经的否定到对道经的高度肯定 |
第二节 、 鼎盛时期上清派(茅山宗)的修炼思想 |
一、 重玄思想背景下的茅山宗修炼思想 |
二、 茅山宗对灵宝斋法的融会 |
第三节 宋元以降上清派修炼思想 |
一、 上清派对早期内丹思想的贡献 |
二、 上清派对钟吕内丹思想的吸收 |
三、 上清派与雷法修炼思想 |
第二章 上清派修炼方法分析 |
第一节 上清派存思术 |
第二节 上清派隐书之道 |
一、 虚化策略 |
二、 语言策略 |
三、 情调化策略 |
第三节 上清派外丹 |
第四节 上清派内丹 |
第五节 上清派其他修炼法术 |
一、 守一 |
二、 解胎结 |
三、 吸取宇宙精华 |
四、 导引 |
五、 尸解 |
六、 变形 |
七、 奔日、奔月、奔辰 |
八、 服药 |
第三章 上清修炼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上清派的宇宙观人体观 |
一、 宇宙观 |
二、 人体观 |
第二节 上清派的道与术 |
一、 道论 |
二、 道术论 |
第三节 上清派的末世论 |
一、 上清经中描绘的末世景象 |
二、 金阙后圣帝君和壬辰之运 |
三、 “种民”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8)《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太平御览》 |
1.2 《太平御览》研究概况 |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 《太平御览》引书分类 |
2.1 《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概述 |
2.2 引书概述 |
2.3 《太平御览》引书分类 |
2.4 其他 |
3 《太平御览》引《尔雅》例释 |
3.1 引《尔雅》概述 |
3.2 引《尔雅》例释 |
4 结语 |
4.1 创新点 |
4.2 不足之处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9)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社会生活变革的“承前启后”之需 |
(二) 农村教育研究的“长善救失”之要 |
(三)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革故鼎新”之求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教化和社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建国后农村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村庄教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村社会教育 |
(二) 乡村教化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论文新意 |
(一) 研究内容之新 |
(二) 研究方法之新 |
(三) 研究成果之新 |
第一章 沉默而多彩的乡村——石村全景透视 |
一、官民两异的解释——村名的由来 |
(一) 水文测绘标志 |
(二) 一个神奇的传说 |
二、福兮祸兮的位置——石村地理概况 |
(一) 温厚的土地 |
(二) 时有喜怒的气候 |
(三) 声名显赫的邻居 |
三、复杂的“前世今生”——石村区划变迁 |
(一) 悠久的历史 |
(二) 多变的行政归属 |
(三) 相对简单的村内组划 |
四、几多曲折的致富之路——石村经济简史 |
(一) 村办企业的沉浮 |
(二) 普通家庭的努力 |
(三) 村中“能人”的富裕 |
五、多彩而多情的民风——石村乡俗概览 |
(一) 传统节日里的讲究 |
(二) “人生大事”中的风俗 |
(三) 24 节气和闰月里的作为 |
第二章 全民皆学的“扫盲时代”(建国后到“文革”前) |
一、有组织的冬学和民校 |
(一) “顺便的安排”——因地制宜的校址和教室 |
(二) “我们自己家里的”——记忆中的“先生” |
(三) 完全公益的事业——“扫盲”的投入与回报 |
二、时时行教的白色标语 |
(一) “到处都是的”——遍布全村的标语 |
(二) “那些字有用呢”——标语的教育之效 |
三、亦乐亦教的电影与扬剧 |
(一) “放电影的来了”——新奇的兴奋 |
(二) “戏蛮好看的”——清晰的记忆 |
第三章 汹涌而平静的“文革”时期 |
一、平静的村落 |
(一) “阶级斗争”声音的微弱 |
(二) “知青”的缺席 |
(三) 基本如常的生产生活 |
二、汹涌“运动”式的社会教育 |
(一) 全民总动员的“学习” |
(二) 寓教于乐的革命样板戏与扬剧 |
(三) 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 |
三、第一台电视机的社会教育之用 |
(一) “毛主席逝世了”——第一台电视机的由来 |
(二) “我们都去看过的”——一致的集体记忆 |
第四章 火热却寂静的八九十年代 |
一、“社教”工作队 |
(一) “上头来的政策”——村干部的说法 |
(二) “是天天去呢”——村民的受教回忆 |
(三) “这个哪个还记得呀”——模糊的受教印象 |
二、张贴有序的红纸黑字标语 |
(一) “实惠、好看、有用”——标语张贴的目的 |
(二) “不晓得哎”——标语留下的教育痕迹 |
三、作为社会教育平台的烧饼店 |
(一) “大人孩子,个个都来”——烧饼店里的人 |
(二) “大事小事,什么都晓得”——烧饼店里的事 |
(三) 下午的麻将声——烧饼店的背后 |
第五章 剧变的世纪之交(1998——2009) |
一、剧变的石村 |
(一) 从天而降的政策 |
(二) 修路与拆迁 |
(三) “大队里头有钱了” |
二、“专业的戏班子”所复兴的传统社会教育形式 |
(一) “人家是扬剧团里头来的”——戏班子的演员与剧本 |
(二) “贵呢,不过演得是不丑”——村民的评价 |
三、棋牌室和浴室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冲击 |
(一) “棋牌室多呢”——“雨后春笋”般的棋牌室 |
(二) “小学迁走了,浴室开下来了”——浴室来了 |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教育措施 |
(一) “三百工程”——政策里的规定 |
(二) 农民运动会——镇里的举措 |
(三) 墙上的红色标语——村民眼里的映像 |
五、“小区里头的新天地” |
(一) 健身操——村部的组织 |
(二) “要一个公共场所”——村民的要求 |
第六章 反思:乡村教化的渴与求 |
一、乡村教化的存在:正规,“顺便”,抑或“无为”? |
(一) 乡村教化存在之必要: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证明 |
(二) 乡村教化存在的方式:事实的拷问和民心的诉求 |
二、乡村教化的主人:国家,村民,抑或“人物”? |
(一) 国家、村民、“人物”在乡村教化中的现实境遇 |
(二) 乡村教化中国家、村民、“人物”的和谐之道 |
三、乡村教化的症结:经济,“政策”,抑或文化? |
(一) 热闹与寂寞的对比:经济、“政策”、文化两两相较之相 |
(二) 文化:乡村教化难以漠视的基因 |
结语 |
一、追思:乡村教化的发展路向 |
(一) 城镇:乡村教化无法回避的方向 |
(二) 乡土:乡村教化不可拔离的土壤 |
二、启迪:口述史在乡村教化研究中的价值 |
(一) 曾经教化的既成之果——口述史的映现价值 |
(二) 今后教化的依循之因——口述史的诠释价值 |
参考资料与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黄色书籍不能简称“黄书”(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唐代水官信仰的仪式与文学研究[D]. 张梦如.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3]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D]. 陈峥. 复旦大学, 2014(12)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中、外英译《淮南子》副文本风格对比研究[D]. 丁立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上清派修炼思想研究[D]. 张崇富. 四川大学, 2003(04)
- [8]《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D]. 李如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D]. 袁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10]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道教起源; 文化; 读书;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