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市小商品市场发展与管理创新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覃刚,潘雨[1](2021)在《消费行为演化下小商品市场生存空间探究——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为例》文中认为为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经济的进步,小商品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消费者需求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作为中国小商品市场的代表之一的地位已不如从前,推动小商品市场的深入转型升级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消费行为演化为背景,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衰落的原因,通过市场调研以及相关实证分析,证明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受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代商业空间的兴起以及网络购物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当前小商品市场进一步深化转型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肖翔[2](2019)在《“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特征及引导策略》文中提出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主角,其瞬时性、广域化、多触媒、点对点的信息交换模式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也带来与之对应的一系列空间变革。奠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在单次信息交换时间呈数量级式下降的今日,对实体零售业态及其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影响。武汉市被称为“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是中部地区交通便捷,商贸发达的中心城市。在武汉市零售业已经迈入“电商时代”的背景下,其周边小城镇长期维持的实体零售业态构成及其空间格局也被电子新零售打破,陷入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困境。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研究“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特征,试图找出其发展规律及趋势,并为合理引导小城镇零售业发展及空间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依据。本文的主体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的整体发展困境。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已经呈现整体性的负增长,且其程度呈现为明显的内外圈层分化现象。宏观环境造成的行业发展下行预期和电商精准打击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下的业态竞争,共同使得小城镇实体零售业陷入了整体发展困境。第二部分研究“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的业态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细致划分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的类型,阐明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构成整体传统化、个体差异化的特征,并指出相关规律。同时,从武汉市乡镇地区、小城镇个体和业态整体发展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不同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三部分评价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研判发展趋势。通过量化研究电商对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构成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识别出受电商影响的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的5种类型,判断各小城镇业态构成的适应程度,并结合零售网点数量,综合研判个体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未来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是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小城镇零售业发展策略及规划应对的总体策略。研究认为,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应以集约化、区域化、信息化、差异化战略思路引导整体发展;以“立足乡村、保障城镇、对接城市”策略调整供给层级,满足小城镇业态配置的构成适应化、功能特色化、体验即时化、管理信息化的抵近式、贴身式服务要求。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城镇零售业发展趋势及相应的空间影响趋势,从城镇体系、城镇空间、商业空间三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涂文学[3](2019)在《春江水暖鸭先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商业经济发展》文中指出(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自然界的季节已是寒风料峭的冬天,但"醒得早"的武汉人却分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潜藏在武汉人文化基因里的敢为人先、勇于变革的精神气质一下子被激活了,理直气壮地充当起改革开放的弄潮儿、领头雁。早在1978年5月11日,当《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时,敏感的武汉理论界当
陈印静[4](2018)在《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为重审与再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本论文以地方政府的商业管理为视角,阐释在国家有序计划与主动介入下,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轨道,以价值规律为调节手段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被国家计划所取代的进程。从而揭示1949年至1966年国家如何推进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此时段国家权力、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市场经济?在研究思路上,本论文以各时期商业所有制的演进作为逻辑主线展开,并选取具有特殊性的小商业作为专题研究,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中共建政早期,国家引导武汉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新旧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中共建政以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已形成,建政后中共实践了新民主主义商业,并通过改组“大公”与“小公”商业、整顿合作社商业的“商人路线”、对私营商业实行分利政策等举措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武汉在新旧政权过渡时期采取了鼓励商业转业、开展物资交流、建立新商事制度等办法恢复与发展商业。其次,“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武汉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商业从严的“五反”运动,政府加强了对私营商业的计划干预,由于限制与排挤私商过头导致商业结构失衡,政府不得不进行商业计划结构的再次调整,其结果是新民主主义商业提前走向终结,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条件。再次,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计划市场与自由市场的矛盾推动“一五”时期商业体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转型过程中借助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手段,形成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对批发商业、零售商业、小商业等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最后,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一五计划”后计划体制得以建立,国家开始致力于稳固社会主义商业。由于国家局势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商业亦随之多次调适。国家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主要从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政府商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制度与行政管理层面设计与安排计划性商业;另一方面,对自由市场进行管控,打击自发商业行为,限制非计划因素。在阐释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性政策的基础上,选取小商小贩分析其特殊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小商小贩与批发商、零售商相比,具有特殊性所在,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属于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徘徊者”,国家一方面努力把其纳入计划轨道,另一方面又迫于流通需求保持其市场属性。因此,国家对引导小商小贩走社会道路过程中采取了相对特殊的吸纳方式,小商小贩处于市场与计划之间的边缘身份体现了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因人制宜政策与取向。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49年至1966年,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与改组、“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由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的历史演进。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为扩大计划市场、缩小自由市场,商业管理权力陷入“上收——下放——上收”的反复循环。作为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国家在引导小商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安排政策倾斜”与“安排过宽限制”之间的徘徊、“吸收进来”与“调整出去”的矛盾,小商贩从而成为纳入国家计划与保持市场性的“徘徊者”。在这一时期,市场与政府双方展开了长时段的博弈拉锯。面对政府在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压管控,市场并非“坐以待毙”,其“自发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中寻求可行的生存策略而难以消灭,国家面对市场的主动性一次又一次地采取了妥协姿态,乃至不惜采用阶级斗争与阶级对立的方式对其发展进行限制。武汉商业社会主义道路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性,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中,呈现具有更多自主性、更注重强化商业管理权力、更加注重对小商业的改造和安排、更注重处理商业转业所引发的利益重组、更加强调内外物资交流等特征;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直辖市城市相比较,武汉具有行政层级的一般性,因此武汉商业政策的制定与运作的自主权相较于以上城市难免受到更多限制,尤其是受到来自于省级党政等多方的影响。
邱娟[5](2017)在《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至1984年是湖北省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湖北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湖北省委和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现代化,由上而下,从试点开始逐步向前推进的。十年“文革”使得国民经济及湖北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摆脱困境,中共中央于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湖北省逐步迈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时期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轨迹,分为单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阶段,其中单项改革主要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主,实行经济责任制、试行利改税、工业企业改组联合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为主要内容;而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起初是从试点(沙市、武汉市)开始,逐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还从宏观方面(流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外贸体制等)采取多项改革措施来弥补单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不足。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试点,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在取得积极成果的背后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扩权让利过程中企业自主权落实不到位,利改税过程中税种设置单一、以利代税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在系统梳理湖北省六年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分析其潜在的问题,这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系统地研究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洁[6](2017)在《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历了城市化高速增长阶段之后,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正进入一个转型提质的新时期,旧城更新与城市土地再开发成为了谋取城市“增长”的新动力和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对于武汉市而言,处于其主城核心区的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的更新与再开发乃顺势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旧城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功能效率的提升,更关乎于城市精神与历史文化的存续。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作为武汉市的城市名片,拥有大城市老城中心区位优势以及百年的商贸历史根源,被誉为武汉城市发展的起源。昔日的汉正街曾经誉满全国,并一度成为我国批发市场业的典范。然而,近20年来,随着国内批发市场的分化、批发流通业的改革、商品消费模式的转型、以及自身管理运营的滞后和转型升级方向的不确定性,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一再错失发展机遇,已呈现逐步衰落的趋势。在城市转型提质发展的导向下,低效的传统批发业与中心区高地价之间的矛盾、衰退的空间环境与城市形象名片之间的反差已成为汉正街地区再开发的强大助推力,汉正街批发市场的何去何从也一直备受政府、企业家以及广大武汉市民的关注。但是,地方政府在汉正街批发市场保留改造与拆除另建的选择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对汉正街地区再开发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汉正街的发展与建设日显尴尬。国内有关传统批发市场更新改造的实践大多以拆除重建、异地搬迁的方式为主,在充分发挥城市土地价值的目标前提下,被视为低端低效的传统批发市场往往被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所替代,或被迁移到城市外围地区。其中鲜有关注传统批发市场存在价值及其永续发展的研究与考量,而直面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于城市之价值的思考、以及传统批发市场历史人文价值及其存续方式的思考更是极其匮乏。鉴于此,本文以传统批发市场存在价值及其永续发展为立论基础,试图从历史延续性视角探讨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的产业演化和空间更新问题。论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批发市场发展的相关理论、我国批发市场的相关类型、更新模式以及汉正街产业及空间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正街批发市场的特色分析,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评估,并结合国内批发市场更新的经验反思,提出了汉正街批发市场的更新模式——历史延续性更新,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阐明。其后,从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多元利益矛盾冲突及其应对策略方面,提出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具体规划策略。论文通过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必然性、可行性及规划策略的论述,旨在为汉正街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也为我国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的创新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提供一种参考。
陆立军[7](2011)在《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国际依托、学术论争与战略操作:浙江证据》文中提出"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义乌试点")已获国务院批复,"义乌试点"必须充分发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全球分工协作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在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方面,大胆探索,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突破,为我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提供新动力。
艾险峰[8](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曾宪萍[9](2010)在《汉正街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汉正街曾经的天下第一街,20年后其地位却被是自己徒弟的义乌所取代,其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汉正街和义乌的对比分析,找出影响两个市场形成的原因,希望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找出对汉正街今后发展有参考性的论断。
胡娟[10](2010)在《旧城更新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决策分析 ——以武汉汉正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旧城区更新一直是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旧城更新却经历了不寻常的三十年,从最初鼓舞人心的利民工程到如今饱受诟病的民愤工程,从当初小心翼翼的小规模更新到现今大刀阔斧的推倒重建,从最初各具特色的历史城区变成了当今满目苍痍的城市怪胎。面对这一令人痛心的现实,主导开发的城市政府、城市规划难辞其咎。尽管当前我国在学术研究上已经明确现行大规模旧城更新方式的不可取,但在实际操作中城市依旧无法改变这种路径依赖。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旧城更新已发展到社区自主更新的较为成熟阶段,而我国却仍停留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粗暴更新阶段。为何在现有西方可借鉴的更新方式下,我国旧城更新仍无法走出这种困境,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我国旧城更新领域的决策过程产生质疑。占有决策主导力量的政府究竟以何种角色定位?学术界一直倡导的社区自主更新在我国为何难以实现?为何在不同政策取向下,旧城更新活动似乎成为政府手中任意打出的纸牌,决策失误现象屡见不鲜?城市规划是基于对公共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政策制定,是以政府行政力保证实施的,其决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旧城更新活动的特殊性使政府公权力行使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很多个人私权利。所以在旧城更新的决策过程中,公权力私权利的相互交织运行组成了决策过程中的两股基本力量。本文试图以权力为线索,从旧城更新城市规划决策中权力运行的各层面,包括对权力主体、权力结构、权力机制等层面进行分析,从城市规划决策的环境、目标、主体、机制和信息控制等要素分析中,提炼出我国城市规划决策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指令型决策、契约型决策和博弈型决策的三种决策发展阶段:①指令型决策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计划安排为主的一种高度集权决策模式。该模式在“解危、解困”的目标下,具有决策主体一元化、敞式信息模式以及指令型决策机制的特点。②契约型决策是改革开放推进阶段,在市场与行政双轨制并存阶段所形成的以契约为约束行为方行为的一种决策模式,具有决策主体二元化、单视信息模式和契约型决策机制的特点。③博弈型决策则是现今主导的一种决策模式。由于协议、制度等正规法则的不完善,旧城更新活动中各式各样的潜规则、灰规则、黑规则、寻租、设租等不正常现象被人们日渐习以为常。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利益主体的博弈之争演化为一种新的决策模式。这种博弈型决策是在兼顾多方利益平衡下的一种满意型结果的获得,具有利益主体多元化、全视信息模式和博弈型决策机制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从指令型决策,到契约型决策,再到博弈型决策的城市规划决策过程实际上也是城市正规性和非正规性、官方权力治理和民间权利诉求之间的抗衡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导致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制度变迁。同时,这种决策过程也证明,城市规划所追求的理性在权力运用中是可变的,权力会不可避免地破坏理性运用的准则,拥有的权力越大,理性运用的就可能越少。或许可以说,权力包括了不为理性所察觉到理性,而理性则拥有不为权力所知觉的权力。
二、武汉市小商品市场发展与管理创新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小商品市场发展与管理创新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行为演化下小商品市场生存空间探究——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消费者行为演化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特征 |
2.1 中国消费者行为演化特征 |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
第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2.2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特征 |
第一,消费行为受限,市场发展不成熟。 |
第二,消费行为多元化,市场进入发展初期。 |
第三,消费行为完全自由,市场空前活跃。 |
3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现状 |
3.1 消费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繁荣度减弱 |
3.2 市场没落,多种弊端显露 |
3.3 推进搬迁改造,效果有待加强 |
4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生存空间 |
4.1 基本假设 |
4.2 数据收集 |
4.3 模型估计 |
4.4 单位根检验 |
4.5 协整检验 |
4.6 回归结果分析 |
5 当前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转化已有优势,实现消费联动发展 |
5.2 促进与互联网新经济融合发展,创新便捷消费 |
5.3 优化商品结构,提高消费品质 |
5.4 留存历史底蕴,提升消费吸引力 |
(2)“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特征及引导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背景:信息时代到来,零售业出现两级分化 |
1.2.2 政策背景:国家倡导“互联网+”,零售业出现新变化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
1.3.1 “电商时代” |
1.3.2 小城镇 |
1.3.3 实体零售业 |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位理论 |
2.1.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1.3 零售业态演化理论 |
2.1.4 流空间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1 现有研究结论 |
2.3.2 现有研究启示 |
3 “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困境 |
3.1 武汉市小城镇零售业发展基本特征 |
3.1.1 武汉市小城镇发展基本历程 |
3.1.2 武汉市小城镇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
3.1.3 武汉市小城镇零售业发展现状环境 |
3.2 零售商视角下小城镇零售业商业模式分析 |
3.2.1 家庭模式 |
3.2.2 个体模式 |
3.2.3 传统模式 |
3.3 消费者视角下小城镇零售业消费特征分析 |
3.3.1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服务受众 |
3.3.2 小城镇消费者流失及消费“降级” |
3.3.3 乡村消费者行为转变及消费“越级” |
3.4 基于问卷调查的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分析及其困境实质 |
3.4.1 调研对象与方法 |
3.4.2 小城镇网购特征 |
3.4.3 小城镇网购原因 |
3.4.4 网购对小城镇消费者购物行为影响 |
3.4.5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困境实质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特征及空间格局 |
4.1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划分 |
4.1.1 现行分类标准问题 |
4.1.2 基于商品类型的零售业态细分 |
4.2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结构特征 |
4.2.1 实体零售业态整体结构特征 |
4.2.2 各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结构特征 |
4.2.3 武汉市小城镇业态结构规律 |
4.3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空间分布特征 |
4.3.1 乡镇地区层面: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
4.3.2 小城镇层面:交互式空间要素邻近特征 |
4.3.3 业态层面:自组织空间属性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评价 |
5.1 电商对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的影响 |
5.1.1 研究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5.1.2 业态发展研究结果 |
5.1.3 空间分布研究结果 |
5.2 受电商影响的实体零售业态划分 |
5.2.1 无影响型 |
5.2.2 空间中性影响型 |
5.2.3 空间正面影响型 |
5.2.4 空间负面影响型 |
5.2.5 负面影响型 |
5.3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综合发展分析 |
5.3.1 零售业适应指数计算 |
5.3.2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趋势划分 |
5.3.3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类型 |
5.4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趋势 |
5.4.1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发展趋势 |
5.4.2 小城镇内部实体零售业态空间分布趋势 |
5.4.3 乡镇地区实体零售业结构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 “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引导策略 |
6.1 基于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的引导策略体系 |
6.2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引导策略 |
6.2.1 转变发展思路 |
6.2.2 调整供给层级 |
6.2.3 优化业态配置 |
6.3 小城镇实体零售业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
6.3.1 城镇体系层面 |
6.3.2 小城镇层面 |
6.3.3 商业空间层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宏观环境及电商业态共同导致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态发展陷入困境 |
7.1.2 “电商时代”小城镇实体零售业:模式分化、空间集聚、结构圈层 |
7.1.3 “电商时代”小城镇规划应适应零售空间变化 |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城镇居民购物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统计 |
1.武汉市小城镇POI零售网点数量及离散程度计算 |
2.交互式空间要素邻近特征详细数据表 |
3.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趋势划分 |
附录四 图目录 |
附录五 表目录 |
(3)春江水暖鸭先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商业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近代中国商业史研究 |
(二)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史研究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热潮 |
三、问题意识与创新空间 |
(一) 关键词释义 |
(二) 问题意识 |
(三) 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局限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局限 |
五、主要研究资料 |
(一) 档案类资料 |
(二) 报刊类资料 |
(三) 汇编类资料 |
(四) 其他类资料 |
第一章 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 |
一、中共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 |
(一) 建政前的中共与商业 |
(二) 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特征及对中共建政的影响 |
二、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 |
(一) “大公”、“小公”商业的改组 |
(二) 合作社“商人路线”的整顿 |
(三) 私营商业的分利政策 |
三、武汉商业秩序的新旧过渡 |
(一) 商业转业 |
(二) 物资交流与商业联营 |
(三) 新商事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五反”运动的起因 |
(一) 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 |
(二) 从“三反”运动到“五反”运动 |
二、武汉“五反”运动始末 |
(一) 由工商界“四反”走向“五反” |
(二) “五反”运动的四个阶段 |
三、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 “五反”运动的特征 |
(二) “五反”运动对商人的过度打击 |
(三) 商业、市场与商人思想的变化 |
(四) “五反”运动后的经济变局 |
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局势变动 |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 武汉商业的新形势与商人的新矛盾 |
二、武汉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
(一) 动员与起始阶段 |
(二) 经销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四) 经济改组与安排阶段 |
三、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建构与运用 |
(一) 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缘由 |
(二)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管理 |
(三)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运用——以零售商改造为例 |
四、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 |
(二) 商业过渡的困境与曲折——以武汉绸布座商为例 |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确立 |
小结 |
第四章 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 |
一、保障计划性: 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 |
(一) 商业机构市区分工改革 |
(二) “大跃进”与“大商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进零售商业管理体制 |
二、限制“非计划”因素: 自发商业的市场管理 |
(一) 自发商业的生存策略 |
(二) 自发商业的限制与管理——基于1957年的分析 |
(三) 取缔计划商品流入自由市场 |
小结 |
第五章 计划与市场间的“徘徊者”:小商贩的特殊社会主义之路 |
一、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
(一) 小商贩的改造办法 |
(二) 小商贩改造的定税政策 |
二、小商贩的安排及其调整 |
(一) 安排小商贩的政策倾斜 |
(二) 安排偏宽及其限制 |
三、残存小商贩的整顿改造 |
(一) 残存小商贩的分类整改 |
(二)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矛盾 |
(三)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争议及处理 |
四、商业整改与调整退出小商小贩 |
(一) 恢复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 |
(二) 退出国合商业小商贩的安排政策 |
五、自发个体商贩的清理整顿 |
(一) 自发个体商贩的井喷 |
(二) 清理整顿自发小商贩的政策界限 |
小结 |
结语 |
一、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的社会主义道路 |
二、市场与政府间的“应然”与“实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现状 |
1.2.1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
2.1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国内环境 |
2.1.1 “文革”给国民经济和湖北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
2.1.2 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充分思想准备 |
2.1.3 “文革”结束后党的领导人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2.2 湖北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2.2.1 安徽、四川等地率先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示范效应 |
2.2.2 湖北省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
3.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3.1 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单项改革的探索阶段 |
3.1.1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
3.1.2 实行经济责任制 |
3.1.3 试行利改税 |
3.1.4 工业企业改组联合 |
3.1.5 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
3.2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沙市市、武汉市 |
3.2.1 中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沙市市 |
3.2.2 全国第一个省会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武汉市 |
4. 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措施 |
4.1 推进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以激发企业活力 |
4.2 推动流通、外贸、价格改革以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4.3 开启金融和财政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5.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5.1 湖北初步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
5.1.1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
5.1.2 工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
5.1.3 商品市场规模明显扩大 |
5.1.4 第三产业开始酝酿发展 |
5.1.5 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5.2 湖北初步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5.2.1 企业经营自主权落实不到位 |
5.2.2 税种设置比较单一,以税代利落实不到位 |
5.2.3 基建固定投资规模过大,重复生产、建设问题严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汉正街批发市场在近年来的改造过程中逐渐衰落 |
1.1.2 大城市核心区高地价与传统批发业间矛盾成为改造核心动力 |
1.1.3 武汉市汉正街改造面临功能升级与存续地区文化及活力的双重压力 |
1.2 研究目的 |
1.2.1 提炼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价值 |
1.2.2 从历史延续性角度提出批发市场原地改造升级的创新路径 |
1.2.3 从我国批发业转型发展的角度指导批发市场的空间更新路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将商贸流通理论与批发市场改造实践相结合 |
1.3.2 实践意义——为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改造提出创新性路径及策略 |
1.4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 |
1.4.1 批发市场及相关概念 |
1.4.2 汉正街批发市场 |
1.4.3 产业与空间更新 |
1.5 研究范围、思路、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及实践综述 |
2.1 批发市场相关研究 |
2.1.1 批发市场的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
2.1.2 批发空间发展理论 |
2.1.3 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研究 |
2.1.4 批发市场与产业集群研究 |
2.1.5 批发市场的发展判断与更新改造研究 |
2.2 我国批发市场更新改造实践 |
2.2.1 全国性专业流通节点模式 |
2.2.2 城市近郊物流园区模式 |
2.2.3 次区域商业中心模式 |
2.2.4 历史风貌街区模式 |
2.3 武汉市汉正街产业与空间研究进展 |
2.3.1 汉正街的历史发展及非正规性研究 |
2.3.2 汉正街产业发展策略、发展定位探讨 |
2.3.3 汉正街旧城更新决策机制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发展的价值评价及更新模式选择 |
3.1 汉正街批发市场的特色分析 |
3.1.1 产业空间特征 |
3.1.2 市场活力分析 |
3.1.3 社会满意度调查 |
3.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价值评价 |
3.2.1 历史延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
3.2.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价值 |
3.3 汉正街批发市场的更新模式选择 |
3.3.1 国外批发市场更新的经验 |
3.3.2 我国批发市场转型模式反思 |
3.3.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必要性 |
4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1 批发业延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1.1 互联网对批发业的影响 |
4.1.2 批发市场的功能分化 |
4.1.3 大都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产业更新 |
4.2 武汉市批发市场延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化 |
4.2.1 武汉市批发市场布局问题及优化 |
4.2.2 武汉市商业空间问题及优化 |
4.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矛盾及应对策略 |
4.3.1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诉求 |
4.3.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矛盾 |
4.3.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应对策略 |
5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规划策略 |
5.1 产业延续策略 |
5.1.1 保留服装产业,流通企业总部化发展 |
5.1.2 疏散其他类型市场向城郊批发空间聚集 |
5.2 文化延续策略 |
5.2.1 保留传统批发市场,错时经营,打造24小时活力中心 |
5.2.2 保留部分批发市场的前提下,引入多元产业 |
5.2.3 结合历史文化遗产,拓展文化旅游产业 |
5.3 社会延续策略 |
5.3.1 培育本土设计师工坊,支撑批发市场创新空间发展 |
5.3.2 整合现场零散物流,加强与城市快速路的出口联系 |
5.3.3 改造街巷老社区,保留汉口市井生活图景 |
5.4 空间延续策略 |
5.4.1 停止对市场街巷空间的破坏,加强现代商厦与轨道站点的接驳 |
5.4.2 通过旧城改造,划区经营,改善居住与就业环境 |
5.4.3 保留街巷空间,延续市井商业氛围 |
6 研究结论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8)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汉正街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正街与义乌市场的特点及成因对比分析 |
(一) 环境对市场形成的影响 |
(二) 创新意识对市场发展存在直接影响 |
(三) 交通设施和运输方式的差异 |
(四) 目标市场定位的不同影响 |
二、汉正街市场的发展对策探讨 |
(一) 成立汉正街经济特区, 加强市场的统一规划管理 |
(二) 利用资本市场, 推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提档升级, 跨越发展 |
(三) 延伸产业链, 积极规划开发汉正街综合工业园 |
(10)旧城更新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决策分析 ——以武汉汉正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础篇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 |
2 研究理论及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3 研究局限性和可能的创新性 |
第二部分 案例篇 |
3 汉正街的权力产生与发展 |
3.1 权力从均衡到裂变:解放前的汉正街(1465-1949) |
3.2 高度集权:计划经济时期的汉正街(1949-1978) |
3.3 权力的分解与交织:改革开放后汉正街的发展(1978-至今) |
4 指令型决策:改革开放初期的汉正街(1978-1989) |
4.1 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汉正街"点"式改造 |
4.2 "解危解困"、"改造与商业发展相结合"的汉正街改造目标 |
4.3 决策主体的一元化 |
4.4 "敞视"信息模式 |
4.5 指令型决策机制 |
4.6 小结 |
5 契约型决策:改革开放推进阶段的汉正街(1990-2002) |
5.1 体制转型初期的汉正街"块"状更新 |
5.2 房地产开发与改造结合的汉正街改造目标 |
5.3 决策主体的二元化 |
5.4 "单视"信息模式 |
5.5 契约型决策体制 |
5.6 小结 |
6 博弈型决策: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汉正街(2003-2007) |
6.1 体制转型发展期的汉正街"片"状更新 |
6.2 政绩工程的决策目标 |
6.3 决策主体的多元化 |
6.4 "全视"信息模式 |
6.5 博弈型决策机制 |
6.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篇 |
7 决策模式分析与决策过程设定 |
7.1 决策模式演化趋势 |
7.2 三种模式的优与劣 |
7.3 决策过程设定 |
7.4 现阶段汉正街旧城更新决策及规划建议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 |
附录2 会议纪要 |
附录3 法律法规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武汉市小商品市场发展与管理创新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行为演化下小商品市场生存空间探究——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为例[J]. 王覃刚,潘雨. 中国市场, 2021(05)
- [2]“电商时代”武汉市小城镇实体零售业发展特征及引导策略[D]. 肖翔.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春江水暖鸭先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商业经济发展[J]. 涂文学. 武汉文史资料, 2019(02)
- [4]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D]. 陈印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D]. 邱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6]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D]. 杨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7]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国际依托、学术论争与战略操作:浙江证据[J]. 陆立军. 改革, 2011(09)
- [8]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汉正街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比较分析[J]. 曾宪萍.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7)
- [10]旧城更新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决策分析 ——以武汉汉正街为例[D]. 胡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