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1996年1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一、外交部发言人1996年12月10日答记者问(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白天依[2](2019)在《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争取与国际大国身份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对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需要。话语作为国际政治权力的一种形式和重要来源,海洋安全相关话语实践不仅定义、表述、解释、建构、规约、影响着海洋安全战略的部署与落实,同时在与各方进行言语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体现、折射、反映特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文化历史特征。我们认为,一国海洋安全战略有其话语属性,认识一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研究有关其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实践。作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南海问题从一个局部的地区争端议题演变为国际热点议题的过程中,话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围绕南海问题,各方通过言语和其他交际符号,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在多种国内国外交际传播场域展开言语交际和互动,这些言语交际活动塑造南海安全态势关系,影响南海局势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从文化、话语、传播的多元视角出发,以文化话语研究范式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与南海各方就地区安全与秩序展开的言语交际与互动,探索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本研究围绕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整体分析、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的时间线分析和南海“航行自由”议题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试图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构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性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通过整体、辩证地探究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历时发展、传播现状、存在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研究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解,探索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主动掌握国际海洋话语权贡献学理性新路径。通过分析中国南海安全话语实践,挖掘蕴藏其中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亚洲安全观为指导,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坚持包容和谐、互商互谅的原则,遵循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受中国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战略目标和意图、外交实践经验、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区别于传统权力斗争认识基础上的海洋战略,不以控制海洋为终极目标,而是走向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实际和世界海洋安全战略态势制定规划的海洋安全战略道路。中国海洋安全话语体系的完善推动海洋安全态势的改善,对维护和稳定海洋地区安全形势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研究路径方面:本研究探索了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话语的可行性,围绕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南海问题演变为一个国际热点议题过程中各方的言语交际互动,挖掘中方话语布局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解构“西方中心”视角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读,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增强国际海洋话语权提供中国路径;2)研究框架方面:本研究试图构建文化话语理论指导下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面、线、点”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将海洋安全战略话语布局的整体分析与追溯海洋安全政策传播的历时演变分析相结合;将宏观政府话语整体布局和历时演变分析与微观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期达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历时和共时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的辩证统一;3)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选择上:本研究对中国南海政策话语历时演变的分析和中美主流媒体南海新闻话语的对比分析结合python文本分析、WORDij语义网络分析以及其他语料库研究工具的运用,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定性分析,评析定量分析考察不到的,超越文本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尝试论证在中国海洋安全传播研究中结合多元化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殷昭鲁[3](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李途[4](2019)在《主权声索能力、战略竞争程度与中国的南海政策》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随着南海局势的升温,国际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中国因实力崛起导致南海政策逐渐向“强势”转变的声音。他们认为,实力的提升鼓励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机会主义”升级政策,美国介入的压力迫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合作政策。但是,这一分析路径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崛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彼时中国的领土争端政策(包括南海政策)并没有因此变得更为强硬,反而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大部分陆地边界问题。另外,中国也没有利用小布什政府忙于中东反恐之际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而是相继加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反倒是在奥巴马政府以“航行自由”为名公开介入南海争端的情况下,中国不仅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维权措施,而且主动采取行动加强对南海岛礁的实际控制。借助于领土争端研究中关于实力和国际环境压力的分析,本文提出,相较于现实主义的“机会主义扩张”论,主权声索能力和战略竞争程度的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演变。首先,主权声索能力的提升既可能鼓励争端国采取武力升级政策,因为它具备这样的实力可以在可承受的代价范围内使用武力实现其领土目标,也可能让争端国对争端未来的解决持有更为乐观的评估,反而不太可能主动挑起冲突。因此,意图的判断至关重要。但是,在安全困境和“预防性动机”的心理作用下,主权声索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争端国主动采取武力升级政策,以争取在当前实力对比还不算太糟糕的情况下率先实现领土目标。其次,国际环境压力往往会促使一国在领土问题上采取妥协合作政策,以集中精力应对更为紧迫的安全威胁。但是,争端国通常不会在具有重要军事和战略价值的领土争议问题上让步,领土问题上的让步也不应以损害争端国的安全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说,当领土争端本身还涉及较高程度的战略竞争性议题时,即使面临着国际环境压力,争端当事国也很难在领土争议问题上进行让步,甚至会主动使用武力升级争端,展示本国行动的决心,防止主权和安全利益受到进一步损害。具体在南海问题上:第一,当中国的主权声索能力出现相对提升,且面临战略竞争程度较高的国际环境压力时,中国更有可能采取中低烈度的升级政策。例如:1995年的美济礁事件、2012年的黄岩岛对峙事件以及2013年以来的南沙岛礁建设。第二,当中国的主权声索能力出现相对下降,且面临战略竞争程度较高的国际环境压力时,中国更有可能采取高烈度的升级政策。例如:1974年的西沙海战和1988年的赤瓜礁海战。第三,当中国的主权声索能力出现相对下降,且面临战略竞争程度较低的国际环境压力时,中国更有可能采取拖延政策。例如:20世纪80年初在南沙问题上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第四,当中国的主权声索能力出现相对提升,且面临战略竞争程度较低的国际环境压力时,中国更有可能采取合作政策。例如:与越南解决北部湾划界问题、与东盟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与菲律宾签署“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低调处理“981”钻井平台事件,以及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国主权声索能力的变化以及大国战略竞争程度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南海地区局势的演变。两者相互影响,贯穿于南海争端发展的始终,造就了今天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复杂化的局面。以上构成了南海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远非现实主义的“机会主义”和“扩张主义”的论断可以概括。尽管中国在这一时期采取了总体“强势”的维权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南海政策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防止争端破坏中国与周边关系大局,仍然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在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大环境下更是如此。如何在海上维权和地区维稳之间实现平衡始终是中国南海政策的核心目标。为此,中国采取了积极作为和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无论如何,经过2010年以来的发展,南海问题已经从地区国家之间的岛屿主权争端发展成为中美大国战略竞争的一部分。大国战略竞争的实质是实力和影响力之争。美国介入南海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制衡中国,不仅取决于其介入的程度和意愿,也取决于中国塑造地区环境的能力。为此,需要区分南海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二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大国战略竞争。在构建必要的海上军事威慑、推动中美海上合作的同时,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地区国家国内政治的变化为南海问题降温带来的有利契机,主动塑造南海合作性议题,积极参与地区安全机制,走出被美国设置的议题牵着走的被动局面。

汪学磊[5](2017)在《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文中认为热点外交是中国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中国外交话语的实践。叙利亚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热点,期间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国方式"外交话语,构成了中国热点外交研究的典型案例。鉴于在该问题上西方对中国曾发起无端指责和包括"搭便车论"在内的恶劣批评,中国热点外交迫切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层面积极应对,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立足本土的中国热点外交话语研究为此提供了一种途径。这一研究将梳理中国热点外交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还原一个文化的中国外交形象。本文以文化话语研究为理论指导和研究框架,阐释了外交、话语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地吸收了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其他学科以及话语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应地提出了主体语料—辅助语料—语境语料结合的ABC语料分析模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依据"中国方式"话语形成全过程的语料,全面分析了中国热点外交话语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实践情况并讨论了"中国方式"的话语特点与文化内涵。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对叙利亚问题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方式"话语中的言说主体、言说对象、言说方式以及话语内容等要素进行整体历时的研究;其次以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叙利亚化武危机中中美俄话语研究和"中国方式"话语进路为三个"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分别作了更为细致而深入的讨论,强调了超越"议程设置"的"话语设置"之争在此类话语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展示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中国方式"的话语图景,充分说明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不但没有"搭便车",而且全方位综合地进行了包括劝和促谈、推动叙问题政治解决和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道路等方向在内的外交努力,体现出中方公正独立、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解决热点问题的"中国方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叙利亚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并最终形成的。"中国方式"话语实践过程反映出渐进型、学习型、发展型、示范型、有为型、文化型的话语特点,以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价值观、历史观、冲突观、言行观、秩序观、天下观和国际关系观等文化特质。在国际热点频发、中西力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方式"热点外交面临着在更多实践中获得历练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具有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的机会,也是维护和建设中国外交形象的机会;但同时无论在传播实效、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方面"中国方式"依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兰波[6](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的海权发起了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海上遏制政策,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敌对活动,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岛,不断派飞机和舰船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同时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此外,美国于1950年和1961年分别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951年,随着《旧金山和约》的非法签订,美国不顾我国反对而将钓鱼岛的所谓“施政权”交给日本,导致钓鱼岛问题成为之后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1969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指出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有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此,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间陆续出现了海域划界问题和岛屿争端问题。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本属我国的南海诸岛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犯,至今仍实际控制着我国的诸多岛礁,并且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为了维护新中国的海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海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本该属于我国的岛屿宣示主权,发布了正式的领海声明,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人民海军,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各沿海国对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开始各自立法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由此而引发了诸多新的海权争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权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美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恐”之后,开始将全球战略中心逐步从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制约了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形成了挑战。因此,为了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巩固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制衡中国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危机转移给亚洲。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美国结为同盟关系的国家在东海和南海持续给我国制造海权争端,促使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影响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无不体现对海洋和海权问题的关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进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面对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政策,有效缓解了与周边国家在海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理念,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寻求与他国和平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对内则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能力。胡锦涛时期提出了“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以及“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习近平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海洋强国梦。随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依法治海”。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关于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的创意将给沿线各国包括我国的海洋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和机会。海上力量是海权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拥有强大的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海上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进而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洋防卫”相结合。海军武器装备也经历了从缴获、接收、购买、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和平时代,海军的作用也有多元化发展,除战争外还承担着出访、演习、护航、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等任务。除海军外,我国的海上力量还包括海监、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警察。2013年,我国对海上力量进行整合,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结束“五龙治海”的局面,海上执法由分散变为统一。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向来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海权问题上,我国同样誓不称霸,反对海上霸权。我国大力发展海权的目的,绝非要称霸海洋,而是为了维护我国正当合法的海上权益,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推动世界海洋的和平发展。

张清敏,杨黎泽[7](2017)在《中国外交转型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时代的外交在经历复兴,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随着外交议题向其他领域扩散,外交制度呈现"分散化"和"集中化"两个显着的趋势。通过关注和追踪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情况可以发现,发言人回答记者问题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交议题扩散的方向、规律和特点,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国家层面上协调需求的增加和外交部职能的转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应对外交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时应加强政治领导、统一思想,完善组织领导、突出协调,强调顶层设计、狠抓落实,这些都是当今中国外交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宋建欣[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李子昂[9](2018)在《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以来,南海问题逐渐升温,我国政府开始积极维护南海权益。但与历次维权行动相伴生的是,我国被菲越美等国贴上了“扩张”“违背国际法”“军事化”等标签。我国政府南海维权行动的增多,以及菲越美等国联合对我国维权行动的指责,增加了我国争夺南海问题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主要声索国对南海的侵犯,开始实施积极有效的话语反制。近年来,基于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逐渐形成。本文以2009年至2016年间《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有关南海问题的报道为研究素材,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工具,尝试构建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概念,对报道中涉及国家、涉及态度和涉及领域进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分析在不同领域《人民日报》报道中的话语反制策略的异同,根据对报道的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在2009年至2016年间着重报道了“黄岩岛”事件、“岛礁建设”和“南海仲裁案”,故以此展开个案分析,分析其中呈现的话语遏制与话语反制的话语博弈,并从总体上归纳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的特点。本文认为,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存在四个基础性影响因素,包括基于我国政府南海政策的演变、基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法理依据挑战、基于国家形象的建构以及基于广泛认同的价值理念传播。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呈现出四个基本特点:反话语霸权与话语反制相结合、语境与话语策略变化相结合、有效话语反制与国家形象构建相结合、积极话语反制与议题设置相结合。虽然现有的话语反制策略取得了短期的效果,也符合我国的防御性国策,但话语反制策略仅仅是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一种策略选择,远非我国政府经略南海的国家战略,难以建构起基本的政治认同,因此现有的话语反制策略仍存在较多的亟待改进之处。

周宏刚[10](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二、外交部发言人1996年12月10日答记者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交部发言人1996年12月10日答记者问(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研究概况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创新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二 印度官方回应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一 身份定位
        二 互信缺乏
        三 历史积怨
        四 西方舆论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
        1.1.2 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及现阶段战略态势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现状
        1.2.2 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现状
        1.2.2.1 国外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1.2.2.2 国内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1.6 小结
2 研究框架
    2.1 基本概念:海洋安全战略、话语、文化
    2.2 研究理论:文化话语研究
        2.2.1 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
        2.2.2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理论
        2.2.3 文化框架理论
    2.3 研究方法
    2.4 语料收集与处理
    2.5 小结
3 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框架
    3.3 战略元素分析
        3.3.1 时局观
        3.3.2 安全观
        3.3.3 国际定位
        3.3.4 武装力量
        3.3.5 战略方针
        3.3.6 战略目标
        3.3.7 战略途径
    3.4 战略态势关系
        3.4.1 话语主体
        3.4.2 话语媒介
        3.4.2.1 话语形式和渠道
        3.4.2.2 对内与对外传播媒介对比分析
        3.4.3 话语内容
        3.4.4 话语效果
        3.4.5 文化特征
        3.4.6 存在问题
    3.5 小结
4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演变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框架
        4.2.1 研究理论
        4.2.2 研究方法
    4.3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分析
        4.3.1 第一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4.3.2 第二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4.3.3 第三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4.4 传播路径分析
    4.5 小结
5.中美南海安全新闻话语的文化框架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框架
        5.2.1 研究路径
        5.2.2 研究方法
    5.3 文化话语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框架对比分析
        5.3.1 话语主体
        5.3.1.1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话语主体社交网络对比分析
        5.3.1.2 中美领导人话语策略对比分析
        5.3.2 话语主题
        5.3.2.1《中国日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5.3.2.2《纽约时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5.3.2.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话语主题对比分析
        5.3.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互引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6 结论
    6.1 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传播的建议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之处
    6.4 今后的研究方向
    6.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南海安全战略话语事件、话语主体、话语媒介汇总表
附录2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文件汇总表
附录3 美国南海政策文件汇总表
附录4 中国三个阶段南海政策文件关键词词频权重表
附录5 《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国领导人话语文本
附录6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互引文本
作者个人简历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一) 论文结构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地图资料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三、报刊资料
    四、着作
    五、论文
    六、网络资源
后记

(4)主权声索能力、战略竞争程度与中国的南海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中国领土争端研究
        (二) 南海问题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篇章结构
        (三) 创新性与不足
第一章 领土争端:实力与国际环境压力
    一、领土争端研究
    二、实力与领土争端
    三、国际环境压力与领土争端
    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主权声索能力与战略竞争程度
        (一) 主权声索能力
        (二) 战略竞争程度
第二章 南海争端的升温:升级政策
    一、1974年西沙海战
    二、1988年赤瓜礁海战
    三、1995年美济礁事件
    四、2012年黄岩岛对峙事件
    五、南沙岛礁建设
第三章 南海争端的降温:拖延与合作政策
    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提出
    二、中越北部湾划界问题的解决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
    四、“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的达成
    五、“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事件的平息
    六、“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推进
第四章 主权声索、战略竞争与南海问题
    一、南海问题:大国政治的产物
    二、冷战时期:机会与限制
    三、冷战后时期:实力与压力
    四、大国战略竞争时代:挑战与应对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要求
        1.1.2 "中国方式"的诞生
        1.1.3 "中国方式"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1.2.2 外交、话语与文化
    1.3 小结
2.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热点)外交研究
    2.1 基本概念
    2.2 文化话语研究
    2.3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性质
        2.3.1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一般性
        2.3.2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特殊性
    2.4 文化话语研究关照下的理论框架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对象
        2.4.3 研究原则
        2.4.4 研究方法
    2.5 ABC语料分析模式
    2.6 小结
3. "中国方式"的形成:叙利亚问题外交话语整体分析
    3.1 语料收集
    3.2 "中国方式"之"面"(整体分析)
        3.2.1 "中国方式":谁在说?
        3.2.2 "中国方式":怎么说?
        3.2.3 "中国方式":对谁说?
        3.2.4 "中国方式":说什么?
        3.2.5 话语效果
    3.3 小结
4. "中国方式"的话语设置研究
    4.1 中国的三张否决票
        4.1.1 第一张否决票
        4.1.2 第二张否决票
        4.1.3 第三张否决票
        4.1.4 话语权之争
    4.2 化武危机
        4.2.1 危机背景
        4.2.2 俄美外交话语互动
        4.2.3 决议(S2118号)分析
        4.2.4 中俄话语比较及启示
    4.3 "中国方式"的话语进路
        4.3.1 "中国方式"的递进过程
        4.3.2 概念形成
    4.4 小结
5. "中国方式"的特点及其后续效应
    5.1 "中国方式"的话语特征
        5.1.1 渐进型话语
        5.1.2 学习型话语
        5.1.3 发展型话语
        5.1.4 示范性话语
        5.1.5 有为型话语
        5.1.6 文化型话语
    5.2 "中国方式"的文化特质
        5.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
        5.2.2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观
        5.2.3 "以文化之"、"非危不战"的冲突观
        5.2.4 "听其言,观其行"的言行观
        5.2.5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秩序观
        5.2.6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天下观
        5.2.7 "以德服人"、"以德为邻"的国际关系观
    5.3 “中国方式"与中国热点外交之后续发展
        5.3.1 叙利亚问题后续发展
        5.3.2 "中国方式"与其他国际热点问题
    5.4 "中国方式"的机遇与挑战
    5.5 对中国热点外交的建议
    5.6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成果与不足
    6.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话语事件汇总(含主体、客体、形式、时空)
附录二 言说对象国别统计
附录三 S/2011/612
附录四 S/2012/77
附录五 S/2012/538
附录六 决议案2118(2013)
附录七 安南的六点建议
附录八 王毅在叙利亚国际支持小组第三次外长会议上的讲话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一节 美国对新中国的海上遏制
        一、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沿海地区的敌对行动
        二、经常入侵我国领海与领空,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与“禁运”
        三、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极大地威胁到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东海和南海海权面临侵犯
        一、日本与美国私相授受我国钓鱼岛
        二、南越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三、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海上权利的主张
        一、收回丧失海权,建立规章制度
        二、宣示岛屿主权,发布领海声明
        三、建设人民海军,提高国家海防能力
第二章 改革开放战略下中国的海权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中的海权因素
        一、面向海洋的改革开放
        二、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海上霸权
        三、对争议海域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的海权环境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家海权的影响
        二、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均面临海权争端
        三、中美关系缓和,但在海权问题上美国依然对我国造成压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三、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四、海军协助国家发展建设
        五、海军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安全观”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观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二、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三、南海形势趋于复杂
    第二节 中国提倡“新安全观”理念
        一、“新安全观”理念的提出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
        三、发展国内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力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江泽民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继续贯彻“近海防御”战略,海军建设全面发展
第四章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认识
    第一节 新世纪初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二、日本在东海动作不断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及南海争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
        一、“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提出
        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下的海权维护
        三、“实施海洋开发”与“发展海洋产业”战略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胡锦涛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海军装备先进化,航空母舰诞生
        三、海军作用的全面发挥
第五章 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海权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权的挑战
        二、日本“倚美制华”,东海争端激烈化
        三、部分南海声索国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南海局势升温
    第二节 我国制定海洋强国战略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二、全面推行“依法治海”
        三、用“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四、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海洋经略
        五、维护和平海洋,追求海上利益共赢、共享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习近平的海军建设思想及人民海军的发展
        二、“五龙治海”及其弊端
        三、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进行海上执法维权
结语 我国海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应着力完善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三、应大力培养海洋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政府在提高我国国民海权意识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话语反制策略的理论来源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来源
        2.1.1 话语的基本概念
        2.1.2 福柯话语权力论
        2.1.3 哈贝马斯的话语理论
        2.1.4 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
        2.1.5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2.2 话语反制的概念界定
        2.2.1 遏制的概念
        2.2.2 话语遏制与话语反制的概念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明确问题
    3.2 选择样本
    3.3 研究的样本总量
    3.4 研究的单位
    3.5 内容分类
    3.6 主要变量
4 《人民日报》有关南海问题报道的统计分析
    4.1 2009年至2016年《人民日报》南海相关报道的标题词频分析
    4.2 南海相关报道总量的年份分析
    4.3 描述分析
        4.3.1 报道时间、报道涉及国家和报道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4.3.2 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4.3.3 报道时间和报道领域的交叉分析
        4.3.4 报道时间和报道涉及国家的交叉分析
        4.3.5 报道涉及国家和报道态度的交叉分析
        4.3.6 报道涉及国家与报道领域的交叉分析
5 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分析
    5.1 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的话语反制研究
        5.1.1 背景: “黄岩岛事件”的动态回顾
        5.1.2 措施: “黄岩岛事件”中我国政府的话语反制手段研究
        5.1.3 效果评估: 有限话语反制,“黄岩岛”事件妥善解决
    5.2 岛礁建设中的话语博弈
        5.2.1 背景: 岛礁建设的话语归属权设置
        5.2.2 措施: “合情合理合法”与“只做不说”
        5.2.3 效果评估: 有效话语反制,南沙岛礁建设扎实推进
    5.3 2016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话语反制研究
        5.3.1 背景: “南海仲裁案”的动态回顾
        5.3.2 措施: 针对南海声索国和域外大国的不同话语策略选择
        5.3.3 效果评估: 积极话语反制,建构正当的国家形象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日报》(2009-2016)南海问题相关报道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成果
致谢

(10)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四、外交部发言人1996年12月10日答记者问(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D]. 白天依. 浙江大学, 2019(08)
  •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 [4]主权声索能力、战略竞争程度与中国的南海政策[D]. 李途. 南京大学, 2019(01)
  • [5]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D]. 汪学磊. 浙江大学, 2017(07)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D]. 兰波. 山东大学, 2017(03)
  • [7]中国外交转型与制度创新[J]. 张清敏,杨黎泽.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06)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9]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话语反制策略研究[D]. 李子昂. 海南大学, 2018(08)
  • [10]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1996年1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