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杨永生[1](2021)在《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文中研究表明平王东迁是周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简《系年》中的"京师"不仅是平王东迁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更是晋国拓土的首要选择。从晋国的角度分析,"京师"并非整理者所说的镐京,而是在晋南。以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为界,平王东迁可分为平王由西申至"京师"、处"京师"三年、由"京师"至洛邑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平王积极拉拢宗周旧族,造成了区域动荡,加剧了四夷对诸夏的威胁,但也孕育了霸政因素。平王东迁是王政向霸政转变的肇因之一。
李小龙[2](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张玲[3](2020)在《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五大洞天,在道教名山体系中地位显赫。本文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宗教学、文学等方面对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具体发展情况作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宋代青城山道教与朝廷、士大夫以及民众的联系,展示了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面貌和特色内涵,考察了青城山道教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论文第一章概述青城山道教渊源。从两个面向去论述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从青城山与道教的联系入手,青城山的自然环境与神仙传说以及早期道教在蜀中的发展,并逐渐奠定青城山在道教名山中的地位;另外对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历程进行必要的梳理,为本文的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提供背景分析和青城山道教的地位进行纵向比较。第二章详细阐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首先还原青城山道教宫观的具体情况;其次论述各种文献中囊括的宋代青城山道士,还原青城山道士群体的面貌;最后讨论两宋青城山道教所传承和盛行过的道派发展情况。第三章论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从青城山的丹道传承、道教易学、道教艺术和特殊群体(隐士)四个部分去分析和探讨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独特性,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影响。第四章分析两宋朝廷和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宋朝历任皇帝对道教所采取的重要政策的影响,以及朝廷直接与青城山道教发生的联系入手,以此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宋代官方层次中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第五章分析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蜀籍士大夫和非蜀籍士大夫的角度,考察他们对青城山的认知与情感;从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关系,探究道教与民间社会和信仰的交融。
王晓雅[4](2020)在《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十里铺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曾为城市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过渡作用。然而城中村在给城市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许多城市迫不及待的想要提升其形象和环境品质,对城中村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造计划。纵观已经完成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大多采用推倒重建的改造模式,由于在改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城中村自身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导致重建后的社区文化空间没有得到重塑,文化氛围缺失,城市的文脉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发展到任何时期,都会面临“新”、“旧”空间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并且会随着城市的演变一直存在。正是由于各个时期不同城市文化的积淀,才得以形成当前丰富的城市面貌。城中村文脉作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为保护城市文脉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在当前城中村文脉保护不足的背景下,提出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和现状概况,结合对基础理论和改造案例的分析,构建出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理论框架,包括改造的原则、内容、方法和基本策略四个方面,并选取西安市十里铺村作为实践案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十里铺村的现状概况和文脉要素特征,最后提出基于文脉保护的十里铺村改造思路和改造策略,改造思路包括确定改造主体、依托规划改造、制定改造目标三个方面,改造策略包括调整人群分布、空间布局优化、建筑立面改造、特色业态规划、改善生态环境、塑造文脉空间六个方面。通过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以期对未来西安市及其他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王立国[5](2019)在《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 ——以经学的传播影响为主体》文中认为无论从历时、空间的维度来观照,齐鲁经学在汉代经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可谓汉代经学的起源、开端与总汇。一方面,齐鲁经学源于齐鲁文化,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与齐“尊贤尚功”、鲁“尊尊亲亲”的立国之策与相应的文化政策关系大焉。另一方面,齐鲁经学的关中传播,不仅对关中之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以关中的政治枢纽功能,由此影响到全国。学术的传播与影响最后落实于政治层面。因此,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观照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之关系,具有经学史与文化史的双重意义。论文共分四章,前有绪言,后有余论。本文首先对“齐鲁经学”“关中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齐鲁经学”不惟以地域分,更以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分,对应于相应经学典籍。“关中文化”主要着眼于以“长安”为地域核心的政治性特征,与汉代政治相应,逐步成为文化核心。汉代经学与齐鲁文化之关系,主要以齐鲁经学为枢纽来展开,齐鲁经学源于齐鲁文化,齐鲁经学与汉代经学二者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经学与齐鲁文化渊源深远。关中地理与文化,一方面为“天下之中”的地理与政治中心,另一方面为农耕文明的“先儒故地”。秦汉之际,这种根基在楚汉之争的战火中遭涂炭。(齐鲁经学的关中传播,一则齐鲁经师的长安授业,二则经生受业齐鲁经学后为官长安。此既涉及经学的传授谱系,又包含经学本身的若干问题,并产生重要政治、文化影响。本部分及《汉代齐鲁<五经>授业表》因未尽完善故,暂从略)齐鲁经学家与关中政治的关系,在概论基础上,选取叔孙通、公孙弘、董仲舒为代表,他们的经学实践与理论创新直接推动与影响了关中朝堂与汉代政治。并以政治为枢纽,奠定此后中国政治、文化面貌的基本格局。这种传播与兴盛的背后,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移民等诸种因素的合力。最终通过以齐鲁经学为纽带的齐鲁文化与关中文化的影响与互动,成就文化双子地位,且在文化品格、精神气质上相辅相成。在经学传播与影响上实现了“以人观之”范式的建构,通过人、群、类、时、地的五重链接与包涵,实现从“齐鲁一地”到“关中一统”的文化过程,汉代政治生态、文化形态同步“更化”。为理论之总结,更可引发进一步思考。
冯梦姗[6](2019)在《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浐河河源地区地处秦岭北麓生态敏感地带,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近年来区域内汤峪镇、岱峪镇等村镇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河流污染、水土流失等区域生态破坏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目标是从土地和空间层面解决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首先通过景观演变分析寻找区域根本矛盾所在,继而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工具,将用地矛盾与问题空间化,最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景观空间优化策略。本文具体展开了以下四方面研究工作:(1)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理论、生态敏感性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框架,指导后续章节研究(第二章)。(2)对浐河河源地区不同时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确认历史生态问题及人地矛盾区域,构建从格局到功能关系模型,指认研究区域水源涵养及水调节、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受损,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识别出可运用到生态评价中的空间格局要素(第三章、第四章)。(3)在景观演变分析及格局要素识别的基础上,构建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运用评价工具,对识别出的格局要素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区域现状的生态功能受损区域与受损程度,即人地矛盾尖锐区域(第五章)。(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出景观空间优化策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尺度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区域提出优化策略,进行景观修复,以缓解用地矛盾,为后续建设规划提供依据(第六章)。本文的结论有三点:(1)通过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演变研究识别出坡度、地形起伏度、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河流缓冲区等七大可供景观生态评价的空间格局要素因子,将历史研究融入景观规划设计中。(2)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出生态功能受损区域,即人地矛盾尖锐区域集中在河流两岸及浅山区洪积扇区域。(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宏观尺度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中观尺度的景观生态廊道构建策略以及微观尺度的典型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魏唯一[7](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高盼盼[8](2019)在《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地方课程进行自主开发建设在各省市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逐步落实。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了因地制宜的为地方社会发展、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地方文化是地方课程的生命之所在,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建设西安地方语文课程要把根系牢牢扎在地方文化的土壤之中,以突出课程的西安特色。西安古称长安。闻名遐迩的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古都。世代百姓在长安地域上繁衍生息,铸就了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长安文化。长安文化内在包含着西安文化,它不仅承载着盛世的记忆,活跃着中华文明的因子,也有着极强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从长安文化的地域性层面入手,将其纳入课程视野,充分剖析今日西安所继承的传统长安文化资源,进行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尝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首先,研究缘起于笔者对地方课程开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地方文化急需通过教育的媒介进行弘扬和传播揭示了开发地方课程的急迫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显示了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西安与长安文化的密切联系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证明着开发地方课程可行性。基于以上背景,激励着笔者在长安文化的背景下对西安地方语文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其次,系统的论述了长安文化与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多角度的归纳了学术界对这两个要点的研究成果;再次,说明了本文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展开资源探究进而形成课程开发方案的研究思路;最后归纳了本文采用的文献法、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究了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探讨课程开发的依据两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针对学术界对长安文化和地方课程在概念的界定上莫衷一是的现状,笔者整合分析了当前主要的研究观点,结合研究主题,援引了刘生良对长安文化的定义,以及狭义层面的地方课程的内涵作为本文的立论基础,并分析了长安文化和地方课程的特点。其次,笔者从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架构起了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支撑,论述了进行课程开发可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弘扬地方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依据。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证明了地方课程开发的深刻价值。第三章剖析了长安文化中的可供西安地方语文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这一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形成地方语文课程的内容做好准备。长安文化内涵丰富,但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进入语文课程。在整合长安文化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时,要坚持地域性原则突出资源的西安特色、坚持教育性原则突出资源的育人属性,坚持适切性原则突出资源的实用价值。以此为整合资源的行动准则,概括了八种类型的文化资源,供西安地方语文课程使用。第四章主要对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构想进行了阐释说明。在本章中笔者本以课程开发模式之一的泰勒原理为指导并结合《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形成了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方案,并对每一个开发环节进行了设计:确定课程性质与理念、预设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课程评价标准、提出教材编写建议等,为开发出富有西安特色的地方语文课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陈广华[9](2018)在《李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济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考古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考古人类学宗师”。他所领导的殷墟发掘和城子崖遗址发掘,开辟了以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新路。李济领导的安阳殷墟遗址发掘,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及相关器物资料,部分证实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为中国古史重建做出重大贡献。除领导发掘工作本身外,李济还对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卷帙浩大的的学术成果。研究视野方面,他从“人类史”的观念出发,以全人类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世界眼光形成其新史料观,即“平等的眼光”。他将考古学放在重建文化的架构上,将一切考古材料当作人类文化发展记录的一部分;他坚持跨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利用包括古环境、考古、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的古史研究跨出中国版图,了解人类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关联。课题关怀方面,李济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先驱,其一生最关切的学术情怀就是探寻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起源。这一问题既牵涉到历史学与考古学,还有人类学与民族学。他一生治学以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每有创获皆来自田野实践及科学探讨;论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重科学实证,拒斥无根据的推测及臆断;主编学术报告集及多种集刊,皆为研究中国考古学者的必读刊物;提高中国考古学工作水平及其世界地位,增进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研究方法方面,他既能开拓学术新领域,又能指明学术方向与方法。其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地层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古器物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道路上。其人类学研究坚持心理学、双语互证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最终通向古史重建之路;善用体质人类学知识,证明中国人种的多元。其史学研究坚持走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藉由田野考古向远古推本寻源,讲述一连串历史情境,将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纳入史学范畴,利用出土文物印证历史,解决各种古史问题,促使古史研究实现革命性转化。人才培养方面,李济在培养考古、博物馆人才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仅在他所领导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就培养出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一批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海峡两岸的考古事业,均留下了李济的考古学思想印迹。晚年的李济,还亲自培养出了如张光直、李亦园、许倬云等享有国际声誉的考古和历史学者。科学情怀方面,李济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人生观入手,深入探究“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代中国发展”这一李约瑟难题。他极力宣扬科学,一生致力于“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学术研究中,他谨守科学原则,在操守上保持学者本色,做学问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本身。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学科,探索科学精神,不囿成见,一心追求真理,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与现代学术视野。治学特色方面,李济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洗礼。因此,其治学态度不仅兼收并包,还具有严谨、创新、客观等特点,较好地兼顾了客观实证与历史想象、术业专攻与科际整合、研究专精与视野广博。李济重视精确记录,不但要将田野工作提高到实验室工作的标准,而且站在人类学角度开辟史学新途径。他坚持人类学知识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想象和假设,将崇真求实精神和客观实证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中去,使考古发掘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李济在考古学上的国际影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做学问为唯一目标的优良作风,都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传统旧学和西方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先生和他领导的殷墟团队以现代考古学方法从事田野发掘,坚持详细记载考古资料,要求合乎欧美最高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开创了中国考古学的“现代派”。
陈靓,胡松梅,杨苗苗,唐丽雅,赵志军,胡珂[10](2018)在《2008~2017年陕西科技考古综述》文中指出本文从骨骼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四个方面对陕西近十年来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骨骼人类学和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与碳C、氮N稳定同位素、锶Sr同位素和古DNA分析密切相关,它们在解决生物的食性、迁徙和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考古主要是把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体遗存相结合进行研究。环境考古主要从气候变化、沙漠化、水文变化和人地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末次冰期以来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研究,总之,科技考古取得可喜成果。更重要的是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未来的解决方案和办法。
二、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系年》“京师”的地望 |
二平王东迁的三个阶段 |
三两周之际及春秋早期的政治格局 |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城山道教渊源 |
第一节 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 |
第二节 宋代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宫观、道士、道派 |
第一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宫观 |
第二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士 |
第三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派 |
第三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 |
第一节 青城山丹道传承 |
第二节 青城山道教易学 |
第三节 青城山道教艺术 |
第四节 青城山特殊群体——隐士 |
第四章 宋代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
第一节 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
第二节 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
第五章 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
第一节 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
第二节 非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
第三节 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资料(道教类古籍单列,其余以经史子集分类胪列) |
二、今人着作 |
三、期刊与学位论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十里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中村 |
1.3.2 文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 |
2.1 文脉保护的理论依据 |
2.1.1 文脉主义理论 |
2.1.2 场所理论 |
2.1.3 文脉保护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2.2 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依据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5 城中村改造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背景与现状概况 |
3.1 西安市概况 |
3.2 西安市城中村概况 |
3.2.1 西安市城中村的形成背景 |
3.2.2 西安市城中村的历史沿革 |
3.2.3 西安市城中村的现状概况 |
3.2.4 西安市城中村的特征分析 |
3.2.5 西安市城中村现存问题分析 |
3.3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概况 |
3.3.1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 |
3.3.2 西安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境 |
3.3.3 西安市城中村的改造趋势 |
3.4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 |
3.4.1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现行主要模式 |
3.4.2 几种改造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
3.4.3 已有实践的启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理论框架构建 |
4.1 案例借鉴——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改造专项规划 |
4.1.1 下沙村概况 |
4.1.2 下沙村文脉 |
4.1.3 改造目标 |
4.1.4 改造策略 |
4.1.5 总结分析 |
4.2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原则 |
4.2.1 整体保护原则 |
4.2.2 混合开发原则 |
4.2.3 新旧协调原则 |
4.2.4 风貌控制原则 |
4.3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内容 |
4.3.1 基于显性文脉要素保护的城中村改造内容 |
4.3.2 基于隐性文脉要素保护的城中村改造内容 |
4.4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方法 |
4.4.1 文脉要素的提取 |
4.4.2 文脉要素的移植 |
4.4.3 文脉要素在空间中的设计 |
4.5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
4.5.1 分析人群特征,分类满足需求 |
4.5.2 保留原有肌理,优化空间布局 |
4.5.3 建筑细部处理,提升环境品质 |
4.5.4 加强文脉表达,塑造文脉空间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实践 |
5.1 十里铺村现状概况 |
5.1.1 区位概况 |
5.1.2 经济社会概况 |
5.1.3 历史沿革 |
5.1.4 空间形态演变 |
5.1.5 建筑风格演变 |
5.2 十里铺村文脉要素特征分析 |
5.2.1 显性文脉要素分析 |
5.2.2 隐性文脉要素分析 |
5.3 基于文脉保护的十里铺村改造思路 |
5.3.1 确定改造主体 |
5.3.2 依托规划改造 |
5.3.3 制定改造目标 |
5.4 基于文脉保护的十里铺村改造策略 |
5.4.1 调整人群分布 |
5.4.2 空间布局优化 |
5.4.3 建筑立面改造 |
5.4.4 特色业态规划 |
5.4.5 改善生态环境 |
5.4.6 塑造文脉空间 |
5.5 政策建议 |
5.5.1 加强政府对文脉的保护意识 |
5.5.2 鼓励社会参与文脉保护活动 |
5.5.3 建立城中村博物馆 |
5.5.4 建立人才公寓 |
5.6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 ——以经学的传播影响为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与选题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三、“齐鲁经学”“关中文化”概念界定 |
四、经学与地域文化研究述略 |
第一章 汉代经学与齐鲁文化 |
第一节 汉代经学与齐鲁经学 |
一、从历时维度看齐鲁经学 |
二、从地域维度看齐鲁经学 |
第二节 齐鲁经学的文化渊源 |
一、齐鲁经学典籍与学术风格区分 |
二、齐鲁经学与齐鲁文化 |
第三节 齐鲁经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中地理与文化 |
第一节 关中的地理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 |
一、“天下之中” |
二、“四方来朝” |
第二节 关中的早期文化及汉初的情形 |
一、关中的早期文化 |
二、汉初的情形 |
第三节 秦汉之际关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
一、秦风背后的文化精神 |
二、诸子的进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齐鲁经学家与关中政治 |
第一节 齐鲁经学家与关中政治概论 |
一、儒士的政治进入 |
二、高层的引导 |
三、儒士的精神示范 |
第二节 君臣伦理:叔孙通的制礼作乐与政治实践 |
第三节 教化任官:公孙弘的进谏与汉代政教 |
第四节 圆通天人:董仲舒的理论创造与儒术见用 |
一、董仲舒与《公羊》齐学 |
二、董仲舒《公羊》齐学与关中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齐鲁经学关中传播与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 |
一、政治引导 |
二、经济带动 |
三、文化集聚 |
四、地理优势 |
第二节 移民因素 |
一、山东贵族与平民的迁入 |
二、以齐田氏为代表的世家典型 |
三、游学之士进入关中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齐鲁文化与关中文化的影响与互动——以齐鲁经学为纽带 |
二、经学文化传播与影响的理论总结及相关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背景 |
1.1.2 现实问题 |
1.1.3 学科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4 秦岭北麓 |
1.4.5 浐河河源地区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景观演变 |
2.1.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2.1.3 空间策略 |
2.2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
2.2.1 格局、过程及功能介绍 |
2.2.2 格局—过程—功能关系模型构建 |
2.2.3 与本研究的关系 |
2.3 生态敏感性理论 |
2.3.1 生态敏感性及敏感性评价 |
2.3.2 生态敏感性评价对象 |
2.3.3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方法 |
2.3.4 生态敏感性评价步骤 |
2.3.5 与本研究的关系 |
2.4 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框架 |
2.5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3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演变分析 |
3.1 浐河河源地区概况 |
3.2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2.1 自然演化阶段——远古时期 |
3.2.2 人类初步干扰阶段——农业文明时期 |
3.2.3 人类深度干扰阶段——工业文明时期 |
3.2.4 近十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3 各时期格局特征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景观空间格局要素——评价因子识别 |
4.1 浐河河源地区生态问题识别 |
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历史受损区域及原因 |
4.2.1 土壤保持功能 |
4.2.2 水源涵养及水调节功能 |
4.2.3 生物多样性功能 |
4.3 影响受损功能的景观空间格局要素指认 |
4.3.1 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构建 |
4.3.2 受损功能与景观空间格局要素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景观演变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5.1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构建 |
5.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1.2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
5.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
5.2.1 数据来源及软件平台 |
5.2.2 坡度敏感性评价 |
5.2.3 地形起伏度敏感性评价 |
5.2.4 降雨量敏感性评价 |
5.2.5 土壤类型敏感性评价 |
5.2.6 植被覆盖度敏感性评价 |
5.2.7 土地利用敏感性评价 |
5.2.8 河流缓冲区敏感性评价 |
5.3 综合敏感性评价 |
5.3.1 指标权重 |
5.3.2 综合敏感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6.1 宏观尺度下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6.1.1 景观空间划分意义 |
6.1.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分区 |
6.1.3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空间优化导则 |
6.2 中观尺度下的景观生态廊道设计导则 |
6.2.1 景观生态廊道宽度设计 |
6.2.2 景观生态廊道断面优化设计 |
6.3 微观尺度下的典型节点景观优化设计 |
6.3.1 长安区小寨村节点景观优化 |
6.3.2 蓝田县敬家村节点景观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图录 |
附录Ⅱ-表录 |
附录Ⅲ-调查问卷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地方文化期待课程参与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地方课程开发打开了空间 |
1.1.3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地方课程开发的源动力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地方课程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长安文化的研究 |
1.2.3 西安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探究 |
2.1 长安文化的概述 |
2.1.1 长安文化的内涵 |
2.1.2 长安文化的主要内容 |
2.1.3 长安文化的特征 |
2.2 地方课程的概述 |
2.2.1 地方课程的内涵 |
2.2.2 地方课程的特点 |
2.3 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依据 |
2.3.1 理论依据 |
2.3.2 现实依据 |
第3章 长安文化中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分析 |
3.1 整合长安文化中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 |
3.1.1 地域性原则 |
3.1.2 教育性原则 |
3.1.3 适切性原则 |
3.2 长安文化中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 |
3.2.1 长安文化的精神展现——文学资源 |
3.2.2 长安文化的足迹追寻——文物古迹 |
3.2.3 长安文化的栖居之地——奇山秀水 |
3.2.4 长安文化的鲜活形式——民俗活动 |
3.2.5 长安文化的舌尖之味——风味饮食 |
3.2.6 长安文化的工艺之美——手工技艺 |
3.2.7 长安文化的律动之美——地方曲艺 |
3.2.8 长安文化的历史流传——古都方言 |
第4章 基于长安文化西安地方课程的开发构想 |
4.1 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 |
4.1.1 课程性质 |
4.1.2 课程理念 |
4.1.3 课程目标 |
4.2 课程内容 |
4.2.1 古都文学 |
4.2.2 古迹追寻 |
4.2.3 秦岭别韵 |
4.2.4 民俗探访 |
4.2.5 寻味长安 |
4.2.6 工艺之花 |
4.2.7 戏曲魅影 |
4.2.8 趣妙方言 |
4.3 教材编写 |
4.3.1 教材编写建议 |
4.3.2 教材编写思路 |
4.3.3 教材单元设计 |
4.4 课程实施 |
4.4.1 课程设置 |
4.4.2 课程实施的原则 |
4.4.3 课程实施方案设计举隅 |
4.5 课程评价 |
4.5.1 课程评价的原则 |
4.5.2 课程评价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李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李济生平与治学背景 |
第一节 李济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李济的治学背景 |
第三节 李济的早年学业与志向 |
一、早年国内学业 |
二、留学美国 |
第二章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李济的考古生涯 |
第一节 西阴村遗址发掘 |
一、发掘经费与组织 |
二、发掘过程与结果 |
第二节 殷墟与城子崖 |
一、殷墟与城子崖发掘历程 |
二、殷墟发掘成果 |
三、殷墟研究成果 |
第三章 “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 |
第一节 李济的考古学思想 |
一、考古学术语体系的构建尝试 |
二、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探索 |
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多样化的考古学 |
第二节 李济的人类学思想 |
一、人类学立场与观点 |
二、心理学、双语互证、人类学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 |
三、人类学的研究探索 |
第三节 创建中国现代器物学的基础 |
一、对待器物的科学态度 |
二、进化论影响下的器物分类 |
三、器物纹饰研究 |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历史感”:李济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正当的历史观 |
第二节 全新的史料观 |
第三节 史学方法 |
第四节 史学境界 |
第五节 中国上古史重建之路 |
一、古史重建的学术背景 |
二、利用考古学重建古史 |
三、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框架 |
第五章 “让科学在中国生根”:李济的科学情怀 |
第一节 道森氏·晓人案件 |
第二节 李约瑟之间与科学思想的推进 |
一、中国的固有文化里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 |
二、如何推进科学思想 |
三、以身作则推进科学 |
第六章 李济的治学特色 |
第一节 李济谈治学 |
一、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 |
二、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
第二节 李济治学特色 |
一、历史叙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
二、多学科综合的科际整合 |
三、专精与广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2008~2017年陕西科技考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骨骼人类学 |
(一) 传统的种族人类学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3. 陕南地区 |
(二) 古病理学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三) 食谱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四) 古DNA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五) 对十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
二、动物考古 |
(一) 科研的成果 |
(二) 重要发现及意义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三) 学术研究成果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四) 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
三、植物考古 |
(一) 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3. 陕南地区 |
(二) 青铜时代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三) 秦汉时期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
1. 关中地区 |
2. 陕北地区 |
(四) 结语 |
四、环境考古 |
(一) 关中地区 |
1. 气候变化 |
2. 古温度和古降水量重建 |
3. 人地关系 |
4. 水文条件变化 |
(二) 陕北地区 |
1. 气候变化 |
2. 沙漠化 |
3. 水文变化 |
4. 人地关系 |
(三) 陕南地区 |
1. 气候变化 |
2. 古洪水 |
(四) 小结 |
(五) 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
四、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J]. 杨永生. 史学月刊, 2021(05)
-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3]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D]. 张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4]基于文脉保护的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十里铺村为例[D]. 王晓雅. 西北大学, 2020(02)
- [5]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 ——以经学的传播影响为主体[D]. 王立国.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8)
- [6]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D]. 冯梦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8]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D]. 高盼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李济学术思想研究[D]. 陈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2008~2017年陕西科技考古综述[J]. 陈靓,胡松梅,杨苗苗,唐丽雅,赵志军,胡珂. 考古与文物,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