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的特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其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谷守国[1](2021)在《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容量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地下空间除了提出功能上的基本需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在住宅地下顶板种植草木,以实现空间的绿化和美化。随着地下空间结构总量的增多,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一方面,住宅中地下结构渗漏问题较多,其带来的危害被人们所诟病,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现象频发,不仅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的防水和顶板上的绿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地下顶板防水和排水的问题极为突出,亟需系统化解决。如找坡层、找平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起不到原有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影响防水的可靠性;传统的普通防水层和耐根穿刺防水层产品质量、施工质量都很难保证,渗漏问题极易发生;排水系统存在设计缺失的主要问题,系统不完整的同时选材也容易出问题,造成排水功能尽失;构造层次中湿作业较多,对成本和工期影响大。鉴于地下顶板在防水和排水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层次为例进行了防排水体系的系统研究。针对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种植顶板防排水体系:减少了湿作业构造层次,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护层,目的是解决湿作业较多造成工期拉长、成本增加和与防水层结合的问题;增加了顶板基面抛丸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为防水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面,也可以事先处理结构面缺陷以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叠层防水的做法优化为涂料复合卷材的做法,旨在解决防水和耐根穿刺的问题;原构造层次中的排水层优化为排水系统,不再是单一的构造层次,而是由多种材料和做法组成的系统,将排水问题变成系统化解决方案。经过本系统设计,不仅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也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最后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为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上官文迪[2](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已经在各种工程项目中被成熟运用多年。尽管一些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商品混凝土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中,目前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仍存在不透明、收集自动化程度低以及真实度难以保证等问题,给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带来了难题。区块链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技术,其多技术集成的特性使得在面对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现存的这些问题时,都有相应的技术做支撑,具有帮助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实现高效化、透明化的潜力。因此,研究区块链对于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展开研究,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对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存在非相邻节点参与主体消息不透明、缺乏信任,供应链上信息易丢失,质量追溯困难,数据透明和隐私保护难以平衡等几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为供应链各参与方提供真实的信息、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以及满足扩展需求。其次,对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区块链自身的信息存储能力、数据处理效率等限制以及对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透明、高效的实际需求,对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流及各阶段的关键信息点进行了梳理,运用Petri网技术对该信息流构建了模型,对模型的可达性、有界性以及关键信息点的库所繁忙率用PIPE软件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未来的可实现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框架。选择了联盟链作为区块链的存在形态,选取了“DPOS+PBFT”的混合共识机制,对该框架的层次和物理架构进行了说明,设置了物联网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智能合约模块、证书中心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五个主要功能模块以及模拟基于区块链应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时间效果并对其评价。
赵昊[3](2020)在《城市事故灾害灾难辨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城市人口极度密度、承载功能多、规模大的特点,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城市灾难频发,城市的安全防范工作亟待开展。然而对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要求,针对整体城市的灾害灾难辨识与分析研究能够为城市安全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中小城市较多,为提高省内中小城市安全治理工作水平,论文依据中小城市城市功能混乱,高危风险区与人口密集区交错排布的特征,通过将城市灾害灾难分为自然灾害单元、城市工业企业单元、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单元、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单元,辨识出城市事故具有危害性、多样性、连锁性、群发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分析出城市可能发生的风险源及其分类和城市典型事故的事故类型、发生场所、影响范围;总结出关于城市工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基础设施的风险源目录,以此来进行城市灾害灾难的辨识研究。为科学地评估城市灾害风险状况,依据城市风险灾害灾难辨识结果,系统地考虑自然灾害风险、工业企业风险、人员密集场所、交通运输、其他因素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运用IOWA算子-层次分析法计算并修正指标权重,利用云模型能处理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性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MATLAB建立区域风险评估模型。依据实地调研数据,邀请多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河南省某市城区的各级指标进行分析,对该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城区整体风险状况处于一般风险,其中工业企业风险源单元、其他因素单元处于较大风险状况。运用了QRA方法进行了验证,评估结果与QRA的模拟结果相符,利用评估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相关措施以降低该区域的风险。该系统操作简单,可直观显示城市内部风险源单元的脆弱点。能够为提高城市应急与安全的管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张森森[4](2020)在《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一词出现在公众视野后,迅速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分析天津市司法戒毒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探索以数据为驱动的司法戒毒警务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本文探讨了影响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多种因素影响施工质量相应的研究方法,并在整个系统工程建设阶段使用各种措施加强质量控制,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工程质量的目的,本文以天津市司法智慧戒毒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智慧戒毒系统实际情况的项目质量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一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智慧戒毒系统工程的现实背景以及目的和本次研究的实际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对于智慧戒毒系统工程的研究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第二章主要从理论入手,深入的对智慧戒毒系统工程的概念进行剖析,通过一些理论方法,比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研究更具有说服力。第三章是本篇内容的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了对该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及标准,通过分解WBS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点的设置,管理好采购材料的环节,优化采购流程,保证采购的材料质量达到标准,完善监管制度,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此外,在人才管理方面,要把控项目验收以及运营阶段的质量,并保证验收的项目达到标准。然后对本次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主要先概括了智慧戒毒系统工程概念理论,介绍了本次工程的规模,以及施工内容和工作量,然后对智慧戒毒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施工前、施工中、验收环节和运营阶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第五章主要是完善工程中的保障措施,落实奖罚制度,保障制度体系能够落实到位。第六章是本篇文章的结束篇,在这一章中主要是总结了本工程中增加的一些问题,以及好的地方,并从这个项目上预期该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卢艺[5](2020)在《基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以成都市蒲江县成锦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城市化、“二胎”政策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各地对幼儿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民办幼儿园随即兴起,但幼儿园建筑设计不正规仍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幼儿是人生的起点,是性格养成和智力启蒙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承载了幼儿大半的成长时光,其公共活动空间尤为重要,这是幼儿感受乐趣及社会交往的地方。如今,高密度的幼儿园环境使幼儿难以拥有个人空间,虽然空间的硬件和设施得到显着改善,但多数浮于室内装饰等表面,没有切实的考虑幼儿心理及行为特征。仍以成人的视角去营造空间,试图采用最简便的方式来满足设计规范。再加上很多幼儿园不重视现代幼教的核心理念,对幼儿的心理行为进行过多干涉,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么,怎样建构适宜幼儿心理与行为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呢?本论文在此大背景和趋势下,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幼儿对空间环境的新要求。并结合问卷得出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的现存问题,分析和总结出影响不同公共活动空间的共性要素,即为空间研究的立足点。然后利用具体案例的对比分析着重研究每一个空间要素,找出适宜幼儿心理行为的空间要素的处理方法。最后从空间要素的角度总结出设计原则和与之对应的设计策略,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论文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1章绪论对论文的提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2章是论文研究的基石,即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阐述,该部分是后文分析研究的依据。第3章是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幼儿进行分析,总结出幼儿的心理行为特征,然后对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进行研究,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和问卷调研找出影响空间环境的要素,最后结合幼儿心理行为特征提出幼儿对空间的需求以及对应空间要素的要求。第4章是案例研究部分,将实际案例与经典案例的空间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出适宜幼儿心理行为特征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素。第5章是解决问题部分,由之前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总结得出设计原则,用图表解析幼儿园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并阐述与之对应的空间要素,最后将得出的设计策略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曲冰[6](2020)在《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建设集约型城市是促进未来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城市土地与形态管理的基本单元,街区形态的科学管控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集约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关于街区形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量学者虽已逐步开始尝试突破原有以审美经验和主观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设计方法,为街区形态提供更加理性的发展原则和目标,但真正能够为街区形态集约化发展提供合理决策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并亟需在理论建构和应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计算科学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定量计算、客观评价以及智能优化相融合的数字化城市设计将成为解决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方向,并将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管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空间决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集约型城市街区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设计学科视角下,从理论架构到技术方法再到具体应用,逐步探讨了城市街区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问题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在理论层面,首先从集约化概念内涵出发,从空间生产关系视角对集约型街区形态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进行解析,理解街区形态发展与城市空间体系之间的空间互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则是基于以上两点,探讨了集约化评价与形态优化方法的内在机制,包括基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集约化评价逻辑,以及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逻辑,为后续深度学习应用建立理论依据。最后,基于城市形态学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管控的讨论,将从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两个维度进行具体研究。在技术层面,首先梳理了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其中,主要技术应用包括四个方面: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形态优化模型以及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优化结果统计模型。与之相对应的计算分析平台分别是:基于CADMAPPER、Google Earth的城市开源信息与Grasshopper编程技术、用于数据包络分析的Deap 2.1、用于编写和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的Spyder平台以及集成于SPSS 25.0版本中的贝叶斯统计。在应用层面,选取南京老城区206个街区作为研究案例,就上述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实践应用。在平面形态研究中,建立了包含6个产出型指标和5个投入型指标的指标体系,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到深度学习技术形态指标优化,再到基于贝叶斯的统计计算,实现了对109个非集约型街区产出型指标的优化。在立体形态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垂直空间密度的立体形态描述方法,并通过Grasshopper编程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平面形态中优化计算结果,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对109个非集约化街区在24m、50m、100m、150m以及200m高度上的开发密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立体空间形态的优化与管控。城市街区虽然是城市形态的构成单元,但其研究视角却不仅限于街区本身,而需要从城市全局层面出发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评价和优化。文章最后探讨了本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展望。街区虽然仅是城市构成中的基础单元,但却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作为城市形态与建筑发展的基础媒介,街区不但影响了土地开发和建筑形态,而且从单元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通过层层传导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发展。故以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研究为契机,不仅可以为未来城市低效用地再利用以及城市更新提供研究基础,也可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城市风貌塑造等诸多视角进行关联性研究,促进集约高效、和谐统一、生态宜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杨晓伟[7](2020)在《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我国经济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行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拥有极大的经济份额和数量占比。在这种大环境下,招标和投标作为建筑工程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何规范交易模式,完善竞争体制,避免出现钱权交易,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确保交易流程“公正、公平、公开”进行,保障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完成,显得尤为重要。本选题在传统招标投标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与时代接轨,借助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力量,开拓更加高效高精高保密性以及低消耗的新型招标投标手段。结合现阶段的探析成果,电子签名技术、加密技术和信息化评标是实现信息化交易的重要技术基础。电子签名技术可对参与者身份进行精确验证,确保与会人员的唯一性;加密技术能够对资料、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有效降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概率,保障信息安全传输;信息化评标能够实现面向评标专家组的资源透明共享,确保投标招标过程公正进行。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论,完善调配形式和监督手段,构建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招标、投标以及评标体系。本文首先剖析了现阶段招标投标的普遍形式以及固有问题,阐述了建设信息化、现代化招标体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从多个层面介绍了信息化手段的有利之处。通过对招标、投标和评标信息化技术的分析概述,结合模型对信息化模式下招标、投标和评标进行理论探析。并针对如何将信息化与传统建筑工程相融合进行探讨,结合兰州大学推出的某公共建筑项目,对其综述、招标、投标和评标等过程进行探析分析。详细论述了从注册、登录到进场交易的全过程,最后将本文的探析结果同传统手段下的招标方式进行对比,综合各项成果差异,评判两种方式的优劣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实现进一步完善。本文探析结果显示: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确保招投评流程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为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提供保障。
李晶[8](2019)在《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脱贫攻坚定位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广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规模大、程度深、脱贫成本高,在未来两年内要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全区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小康,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财政扶贫资金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重要一环,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数据论证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了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贫困、精准扶贫、财政精准扶贫等内容和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文章阐述了广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和投入情况和广西脱贫攻坚成效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广西当前在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上面临的五大问题及形成原因,包括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增幅减少、财政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成效不理想、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不严谨以及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等,并以问题为导向,最终逐条提出加强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的五大建议:一是多渠道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二是科学统筹规划财政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三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五是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本文的研究紧扣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的政策依据,对广西目前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上述建议可以进一步优化广西贫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为广西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务提供参考借鉴。
吴定远[9](2019)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开始,中国大型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曾停歇。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型园区不仅承载着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政策实验和制度创新的重任,还肩负着实现产业聚集和升级、整合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等一系列重大使命。国家政策的引导加上地方政府的快速推进,使得大型园区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政府招商引资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大型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策划和整体推进的现象,导致大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功能定位不匹配,影响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的发挥。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管理上,大多采取传统设计模式,即把复杂的设计任务分解成多个静态化、离散化的设计工作组合,其管理的重点在于协调。而综合设计模式的提出,是以突破现有专业属性及行业管理的限定,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将复杂设计任务定义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多个设计主体粘结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聚合体,充分发挥各设计主体的优势资源,通过分工协同,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其管理的重点是协同,即要求各设计主体的设计工作在动态上同步,以解决设计任务中涉及到的多专业深度融合,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设计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开展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对实现大型园区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结合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的特点,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对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收益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主体存在趋于协同的内在驱动。由于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主体参与且存在分阶段决策的特点,综合设计过程的协同内在驱动并非完全稳定。通过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识别出影响综合设计协同稳定的长期和短期关键因素。在综合设计协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合约约束、组织约束三个维度构建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约束机制,为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管理营造良好环境。结合复杂系统理论,分析综合设计协同内涵及综合设计协同过程,指出综合设计模式协同管理存在信息管理不协同、设计环境缺失及缺乏配套综合设计流程三个问题。从数据协同、图形协同、文件协同三个层面,分构建协同工作平台、建立数据库、综合设计流程规划和形成综合设计流程有机整体四个阶段给出整体对策,系统地研究了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协同管理的机理。并通过分析信息协同、工期协同、资源协同和质量协同四个方面协同内在动力与外部推动手段,构建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目标体系,实现了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全过程管理。为研究外部激励政策对协同机制动态演化的影响,本文基于贝洛索夫-恰鲍廷斯基(Belousov-Zhabotinsky,简称B-Z)反应模型模拟综合设计模式的协同机制演化过程,证明外部激励政策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动态演化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在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内部推力、外部约束以及协同作用机理分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系统有序度出发,选择与系统有序度密切相关的工期、质量、资源以及信息等9个度量指标进行功效评价,并计算各指标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勘察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有序度,构建了大型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度评价模型。随后,创新性地将内部满意度、客户满意度作为综合设计模式协同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思想,构建了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模型。为研究协同机制协同度与协同绩效的关系,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工期子系统、质量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的协同度意外扰动对协同绩效的冲击程度。最后,以某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案例为代表,研究协同机制在一般大型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适用性。本文研究了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的8条网络链,得出网络链4始终处在协同程度较高位置,表明网络链4中各参与单位不仅综合实力较强,相互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资源协调能力、配合默契程度相比其他网络链也较高。对该项目协同机制绩效研究则是取每半月整体满意度作为协同绩效数据指标,同样得出在协同机制作用下,项目综合设计过程的绩效评价分值不断提高,评级由较好提升到很好的结论。最终,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该项目中协同绩效对协同机制各子系统协同度扰动的脉冲响应结果,得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为协同机制子系统协同度越高,则协同绩效越好。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本文采用的协同度度量模型和协同绩效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一般大型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综合设计过程中。
刘宝增[10](2019)在《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是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首先,本文在装配式生产和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装配式生产的发展状况及含义,对装配式生产的优点和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企业战略转型的含义、分类和特征。通过传统建筑施工方式与装配式生产方式的对比分析,寻找传统建筑施工方式的不足,进而分析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动因;将战略转型的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分为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外部动因分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和经济与资源环境。其次,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结构模型,分析出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应具备环境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四种能力。最后,通过对德州某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实证研究,分析该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四种措施以及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的战略转型的初步成果,印证了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四种能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其中,对技术创新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的特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其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的特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其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文献研究 |
1.4.2 案例解析 |
1.4.3 项目现场调查 |
第2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体系分析 |
2.1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简述 |
2.2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选材及应用分析 |
2.2.1 找坡层和找平层分析 |
2.2.2 防水层分析 |
2.2.3 排水系统分析 |
2.3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预算成本分析 |
2.4 地下顶板工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方案的建立与论证 |
3.1 新型防排水体系简述 |
3.2 新型防排水体系设计原则与依据 |
3.3 新型防排水体系选材及应用分析 |
3.3.1 基层处理分析 |
3.3.2 防水层分析 |
3.3.3 排水系统分析 |
3.3.4 针对不同情况的实现方法 |
3.4 新型防排水体系预算成本分析 |
3.5 新型防排水体系工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应用实例 |
4.1 某小区地下车库项目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防排水体系设计 |
4.2 优化后排水体系简介 |
4.3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实施 |
4.3.1 施工工序 |
4.3.2 操作要点 |
4.4 项目检验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技术理论 |
2.1 区块链基本概念 |
2.2 区块链关键技术 |
2.3 区块链运作原理 |
2.4 Pertri网相关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必要性研究 |
3.1 商品混凝土的概念与特性 |
3.2 传统商品混凝土供应链运作模式 |
3.3 区块链与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结合必要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可行性研究 |
4.1 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流 |
4.2 商品混凝土供应链关键信息点 |
4.3 区块链与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结合可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框架 |
5.1 区块链选型 |
5.2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层次架构 |
5.3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物理架构 |
5.4 基于区块链的混合共识网络构建 |
5.5 主要功能模块 |
5.6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业务流程效果模拟与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城市事故灾害灾难辨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城市事故灾难灾害体系研究进展 |
1.3.2 国外城市事故灾难灾害体系研究进展 |
1.3.3 分析方法的运用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本章小结 |
2 城市灾害灾难辨识 |
2.1 城市事故的特征 |
2.2 城市灾害灾难辨识单元划分 |
2.2.0 自然灾害风险单元 |
2.2.1 城市工业企业风险单元 |
2.2.2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单元 |
2.2.3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风险单元 |
2.3 影响城市安全的风险源 |
2.4 城市事故灾害灾难风险源目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指标的建立 |
3.1 评估模型指标划分原则及过程 |
3.2 评估模型指标 |
3.2.1 自然灾害风险 |
3.2.2 工业企业风险源 |
3.2.3 人员密集场所 |
3.2.4 交通运输 |
3.2.5 其他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云模型算法介绍 |
4.1 云模型算法介绍 |
4.2 层次分析法 |
4.3 IOWA算子 |
4.4 基于云模型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区域介绍 |
5.1.1 自然灾害风险源介绍 |
5.1.2 工业企业风险源介绍 |
5.1.3 人员密集场所介绍 |
5.1.4 交通运输介绍 |
5.1.5 其他因素介绍 |
5.1.6 各因素评分 |
5.2 该区域面临的问题 |
5.3 算法应用 |
5.3.1 评估过程 |
5.3.2 对策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可靠性验证 |
6.1 QRA评价方法简介 |
6.2 区域社会风险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戒毒所智慧戒毒系统工程 |
2.1.2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
2.2.3 WBS工作分解方法 |
2.2.4 PDCA循环 |
2.2.5 三阶段控制理论 |
2.2.6 统计质量控制理论 |
第三章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
3.1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WBS分解 |
3.2 关键检查点设置 |
3.3 项目施工前质量管控 |
3.3.1 材料采购质量管理 |
3.3.2 材料入库质量管理 |
3.3.3 施工组织设计 |
3.3.4 施工监管设计 |
3.4 项目施工中质量管控 |
3.4.1 施工标准完善 |
3.4.2 施工流程优化 |
3.4.3 材料进场质量管理 |
3.4.4 隐蔽工程质量管理 |
3.4.5 管道、设备安装质量管理 |
3.4.6 施工监护质量管理 |
3.4.7 人员能力质量管理 |
3.5 项目验收及运营阶段质量管控 |
3.5.1 竣工验收流程优化 |
3.5.2 验收标准优化 |
3.5.3 验收结果处理 |
3.5.4 运营阶段质量管理 |
3.6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评价 |
3.6.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3.6.2 评价指标设计 |
3.6.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双口戒毒所智慧戒毒系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概况 |
4.1.1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规模及参与单位 |
4.1.2 智慧戒毒系统施工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4.2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
4.2.1 项目施工前质量管控现状 |
4.2.2 项目施工中质量管控现状 |
4.2.3 项目验收及运营阶段质量管控现状 |
4.2.4 与外部环境协同质量管控现状 |
4.3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目前已发现的质量问题 |
4.3.1 当前已了解到的质量缺陷 |
4.3.2 主要涉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
4.3.3 项目工程验收与产品运营的质量缺陷 |
4.3.4 多方协同质量管理问题 |
4.4 智慧戒毒系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4.4.1 项目施工前质量问题分析 |
4.4.2 对施工中的问题展开探究 |
4.4.3 对项目验收阶段的缺陷与运营阶段质量缺陷展开探究 |
4.4.4 对多方协调质量缺陷存在的问题探究 |
第五章 智慧戒毒系统工程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组织架构优化 |
5.1.2 人力资源保障 |
5.2 制度保障 |
5.2.1 健全奖惩制度 |
5.2.2 梳理制度体系 |
5.3 多方协同保障 |
5.3.1 合同管理与协同考核 |
5.3.2 构建沟通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以成都市蒲江县成锦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4.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建筑环境心理学 |
2.1.1 感知 |
2.1.2 认知 |
2.2 儿童认知心理学 |
2.2.1 认知发展因素 |
2.2.2 认知发展阶段 |
2.3 “敏感期”教育理念 |
2.3.1 “敏感期” |
2.3.2 “空间敏感期” |
2.4 幼儿心理行为与建筑空间的联系 |
2.4.1 幼儿心理行为与尺度关系 |
2.4.2 幼儿心理行为与色彩关系 |
2.4.3 幼儿心理行为与材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幼儿心理行为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研究 |
3.1 幼儿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
3.1.1 幼儿心理特征 |
3.1.2 幼儿行为特征 |
3.1.3 幼儿心理行为与成人的对比分析 |
3.2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
3.2.1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的分类及特点 |
3.2.2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现状 |
3.2.3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的构成要素 |
3.3 幼儿心理行为对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 |
3.3.1 鼓励运动与交往的环境 |
3.3.2 丰富感官与体验的环境 |
3.3.3 激发兴趣与探索的环境 |
3.3.4 提供安全与归属的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素研究 |
4.1 空间布局 |
4.1.1 平面布局 |
4.1.2 竖向布局 |
4.2 空间界面 |
4.2.1 界面的形式 |
4.2.2 界面的色彩 |
4.2.3 界面的材质 |
4.3 空间构件 |
4.3.1 构件安全性 |
4.3.2 构件灵活性 |
4.3.3 构件趣味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
5.1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
5.1.1 开放性原则 |
5.1.2 多样性原则 |
5.1.3 探索性原则 |
5.1.4 安全性原则 |
5.2 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基于开放性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2.2 基于多样性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2.3 基于探索性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2.4 基于安全性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3 .实践工程应用 |
5.3.1 项目概述 |
5.3.2 项目设计 |
5.3.3 幼儿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6)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型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2 地块、街区与街区制 |
1.1.3 城市街区形态管控技术的发展 |
1.1.4 第四代城市设计——数字城市设计 |
1.2 研究对象、视角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城市街区 |
1.2.2 研究视角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1 西方城镇街区形态的演变与量化解析 |
1.3.2 我国城市街区形态的研究进展 |
1.3.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应用 |
1.3.4 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形态评价与优化技术发展 |
1.3.5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
1.4.2 解析非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的不足与发展潜力 |
1.4.3 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理论构建 |
2.1 集约型城市街区概念辨析 |
2.1.1 集约的概念与基本测度方法 |
2.1.2 集约型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念的内涵思辨 |
2.1.3 城市设计视角下集约型城市街区的概念界定 |
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 |
2.2.1 空间经济学作为街区形态发展主导因素 |
2.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空间互动 |
2.2.3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规律 |
2.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内在机制 |
2.3.1 基于全局视角的系统性评价与优化 |
2.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集约化评价 |
2.3.3 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 |
2.4 集约型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形态学基础与分析维度 |
2.4.1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形态学研究 |
2.4.2 城市形态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 |
2.4.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维度——平面形态与立体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技术应用路径与方法解析 |
3.1 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
3.1.1 当代城市设计的困境 |
3.1.2 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3.1.3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技术流程 |
3.2 城市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 |
3.2.1 基于开源信息的城市街区建模 |
3.2.2 基于Grasshopper编程的模型数据信息获取 |
3.2.3 数据统计与信息管理 |
3.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街区形态集约化评价策略 |
3.3.1 基于生产关系的集约化评价 |
3.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 |
3.3.3 有效区分集约与非集约城市街区 |
3.4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非集约型街区形态优化策略 |
3.4.1 基于相似系数的形态参照 |
3.4.2 深度学习概念与基本原理 |
3.4.3 深度学习模型搭建与训练 |
3.5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街区形态优化决策 |
3.5.1 深度学习计算结果的概率统计 |
3.5.2 贝叶斯统计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3.5.3 基于SPSS的贝叶斯统计 |
3.5.4 置信区间——形态指标优化的弹性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街区平面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 |
4.1 街区平面形态集约化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方法 |
4.1.1 可达性 |
4.1.2 用地形态 |
4.1.3 界面效率 |
4.1.4 开发形态指标 |
4.1.5 研究样本 |
4.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与分析 |
4.2.1 指标分类——投入型指标与产出型指标 |
4.2.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形态优化与不足 |
4.3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形态优化 |
4.3.1 深度学习模型的搭建与优化训练 |
4.3.2 数据包络分析作为深度学习优化的基础——训练样本与优化样本的分类 |
4.3.3 形态优化数据分析 |
4.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
4.4.1 形态优化数据不确定性分析 |
4.4.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
4.4.3 非集约型街区平面形态的提升潜力与发展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优化 |
5.1 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 |
5.1.1 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 |
5.1.2 当前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视角 |
5.1.3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垂直空间密度 |
5.2 城市街区垂直空间密度 |
5.2.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概念 |
5.2.2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研究意义 |
5.2.3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度量方法 |
5.2.4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特征分析与评价 |
5.3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型街区垂直空间密度优化 |
5.3.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构成 |
5.3.2 垂直空间密度的优化基础 |
5.3.4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化街区立体形态优化计算 |
5.4 立体空间形态引导 |
5.4.1 垂直空间密度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4.2 差值计算分析 |
5.4.3 立体空间形态推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6.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7)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招标准备阶段 |
1.1.2 招标实施阶段 |
1.1.3 开标、评标和定标阶段 |
1.1.4 招标后期阶段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招标探析现状 |
1.3.1 国外招标探析现状 |
1.3.2 国内招标探析现状 |
1.4 论文的探析内容、探析方法和思路 |
1.4.1 探析内容 |
1.4.2 探析方法 |
1.4.3 探析思路 |
2 信息化招标及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招标的相关技术 |
2.1.1 电子签名 |
2.1.2 加密技术 |
2.2 信息化评标 |
2.2.1 评标软件 |
2.2.2 电子评标系统 |
2.3 相关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博弈论 |
3 信息化招标评标优势及发展现状 |
3.1 信息化招标评标方式的优势 |
3.1.1 建设工程招标信息化的特点 |
3.1.2 招标评标信息化的优势 |
3.2 我国招标评标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4 信息化模式下招标评标的理论分析 |
4.1 复合标底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 评标的博弈问题 |
5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某高校房屋建筑工程应用实例 |
5.1 某高校项目简介 |
5.2 招标、评标过程分析 |
5.2.1 用户注册 |
5.2.2 用户登录 |
5.2.3 进场登记 |
5.2.4 项目交易流程 |
5.3 项目实施效果和现状分析 |
5.3.1 某公共建筑项目招标、评标过程分析 |
5.3.2 与原有招标方式的对比 |
6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存在的问题 |
6.2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发展建议 |
6.2.1 企业方面 |
6.2.2 政府方面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财政精准扶贫概念定义 |
2.1 贫困 |
2.2 精准扶贫 |
2.2.1 精准扶贫定义 |
2.2.2 精准扶贫理念发展过程 |
2.2.3 精准扶贫发展机理分析 |
2.3 财政精准扶贫 |
2.3.1 财政精准扶贫定义 |
2.3.2 财政精准扶贫的政策依据 |
2.3.3 财政精准扶贫的要素 |
第三章 广西财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分析 |
3.1 广西贫困的基本情况 |
3.2 广西贫困的主要特点 |
3.2.1 贫困人口数量大 |
3.2.2 贫困程度深 |
3.2.3 生存环境条件差 |
3.2.4 贫困分布广 |
3.2.5 贫困居民居住分散 |
3.2.6 贫困人口保障负担重 |
3.3 广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现状 |
3.4 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成效 |
第四章 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增幅减少 |
4.2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 |
4.2.1 财政扶贫项目库建设不规范 |
4.2.2 财政扶贫项目库之间缺乏统筹 |
4.2.3 财政扶贫项目库与实际项目实施不对应 |
4.2.4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流程较慢 |
4.2.5 建设过程成本控制不严 |
4.2.6 基础设施项目后续管护不力 |
4.3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成效不理想 |
4.3.1 财政扶贫资金统筹力度不够 |
4.3.2 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慢 |
4.3.3 财政扶贫资金没有精准投放 |
4.3.4 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低 |
4.3.5 县财政部门与扶贫工作主管部门配合不紧密 |
4.4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不严谨 |
4.4.1 中央对直接扶持到户资金设定比例要求不够科学 |
4.4.2 现有产业考核体系倒逼地方政府部门短期行为 |
4.4.3 扶贫项目资金监督链条太长 |
4.5 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 |
4.5.1 财政部门难以开展资金监管工作 |
4.5.2 财政扶贫资金存在漏损情况 |
4.5.3 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
第五章 关于做好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的建议 |
5.1 多渠道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
5.2 科学统筹规划财政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 |
5.3 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5.4 建立科学完善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
5.5 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1 大型园区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
1.2.2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的定义及特点 |
1.2.3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1.1 工业生态学理论概述 |
2.1.2 工业生态学理论要点 |
2.1.3 工业生态学理论在工程项目的应用 |
2.2 工程社会学理论 |
2.2.1 工程社会学理论概述 |
2.2.2 工程社会学理论要点 |
2.2.3 工程社会学理论在工程项目的应用 |
2.3 协同管理理论 |
2.3.1 协同理论概述 |
2.3.2 协同管理理论要点 |
2.3.3 协同管理理论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要点 |
2.4.3 工程项目上的信息不对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形成机制 |
3.1 综合设计模式下设计单位间合作博弈关系的形成 |
3.1.1 两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带来的启示 |
3.1.2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存在合作博弈的基础 |
3.2 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分析 |
3.2.1 合作博弈的基本定义 |
3.2.2 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收益分析 |
3.3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模式稳定性分析 |
3.3.1 综合设计模式下设计单位的分阶段博弈的收益分析 |
3.3.2 综合设计模式稳定性的进一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约束机制构建 |
4.1 法规保障机制 |
4.1.1 法律法规 |
4.1.2 行业规章 |
4.2 合约约束机制 |
4.2.1 综合设计合约模式 |
4.2.2 综合设计合约管理 |
4.3 组织约束机制 |
4.3.1 综合设计的组织层级结构 |
4.3.2 综合设计的组织职能 |
4.3.3 综合设计的组织目标 |
4.3.4 综合设计的管理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设计的协同管理机理分析与实现 |
5.1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的内涵及其协同过程 |
5.1.1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模式的内涵 |
5.1.2 综合设计协同过程分析 |
5.2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
5.2.1 综合设计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2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总体对策 |
5.3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目标体系 |
5.3.1 信息协同 |
5.3.2 工期协同 |
5.3.3 资源协同 |
5.3.4 质量协同 |
5.3.5 目标协同 |
5.4 综合设计网络结构分析 |
5.5 综合设计协同机制构建 |
5.5.1 综合设计系统结构 |
5.5.2 综合设计协同运行机制框架 |
5.5.3 综合设计协同机制动态演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与协同绩效评价 |
6.1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模型的构建 |
6.1.1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定义与目的 |
6.1.2 协同度度量方法的选取 |
6.1.3 协同度度量模型构建依据 |
6.1.4 综合设计多目标协同有序度指标选取 |
6.1.5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 |
6.1.6 实证分析 |
6.2 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 |
6.2.1 协同绩效评价依据 |
6.2.2 综合设计模式协同评价方法 |
6.2.3 协同绩效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同绩效评价 |
6.3 协同度对协同绩效的脉冲响应分析 |
6.3.1 协同度与协同绩效间VAR模型的构建 |
6.3.2 ADF检验与稳定性分析 |
6.3.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项目背景 |
7.2 项目综合设计网络结构 |
7.3 综合设计系统协同度度量 |
7.4 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 |
7.4.1 协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4.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同绩效评价 |
7.4.3 整体满意度的动态对比 |
7.5 协同度对协同绩效的脉冲响应分析 |
7.5.1 变量选取与数据采集 |
7.5.2 ADF检验与稳定性分析 |
7.5.3 脉冲响应 |
7.5.4 方差分解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A 综合设计模式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综合设计模式内部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综合设计模式客户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10)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装配式生产及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
2.1 装配式生产简述 |
2.1.1 装配式生产的含义 |
2.1.2 装配式生产的优点和特征 |
2.2 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
2.2.1 企业战略转型的含义 |
2.2.2 企业战略转型的分类 |
2.2.3 企业战略转型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 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生产对比分析 |
3.2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内部动因 |
3.2.1 企业自身资源和实力 |
3.2.2 企业成本管理方式 |
3.2.3 企业文化 |
3.3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外部动因 |
3.3.1 政策环境 |
3.3.2 市场环境 |
3.3.3 竞争环境 |
3.3.4 经济与资源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的能力分析 |
4.1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结构能力模型 |
4.2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能力分析 |
4.2.1 环境识别能力 |
4.2.2 资源整合能力 |
4.2.3 风险控制能力 |
4.2.4 持续创新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德州某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实证分析 |
5.1 德州某施工企业发展概况 |
5.2 德州某施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5.2.1 内部动因 |
5.2.2 外部动因 |
5.3 德州某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措施 |
5.3.1 提高环境识别能力,明确战略转型方向 |
5.3.2 通过资源结构调整,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
5.3.3 加强风险控制,确保战略转型有效进行 |
5.3.4 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打造竞争优势 |
5.4 德州某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初步成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的特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其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D]. 谷守国. 燕山大学, 2021(01)
- [2]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混凝土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D]. 上官文迪.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市事故灾害灾难辨识分析[D]. 赵昊.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智慧戒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张森森.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基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以成都市蒲江县成锦幼儿园为例[D]. 卢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D]. 曲冰. 东南大学, 2020(01)
- [7]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D]. 杨晓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广西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 李晶. 广西大学, 2019(06)
- [9]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D]. 吴定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装配式生产战略转型的实证研究[D]. 刘宝增.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