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题名索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题名索引

一、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文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陈开林[2](2015)在《《全元文》编纂考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代立国不足百年,文化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学成就颇为突出。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曲的探讨。相比之下,元代文章、诗歌的研究关注力度不够,研究相对滞后。就文献而言,隋树森编《全元散曲》(1964)、唐圭璋编《全金元词》(1979)、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990),均早已刊布。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自1999年出版第一辑,至2005年全部刊行。杨镰主编《全元诗》直至2013年方才出版。从这几部元代总集的编纂,略可窥见一斑。当然,《全元文》、《全元诗》的内容庞大,编纂难度较之其他几部总集更为复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诗歌总集,《全元文》(60册)、《全元诗》(68册)的出版,为元代诗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推动元代诗文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断代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就已经发行的《全元文》、《全元诗》而言,爬梳典籍,网罗繁富,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两部元代诗文总集的标志性成果,其价值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二书在编纂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成就和问题,学界已有相关的评述和补正。本文选取《全元文》作为研究对象,拟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补充其阙失,订正其讹误。《绪论》指出了元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凸显了《全元文》编纂的必要性,并对其成就予以肯定。同时,总结了《全元文》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从“文”的范围界定不清、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文本问题、小传不够精审、大量的佚文有待发掘、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视不够六个方面予以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时有匡正,故略作述评,以呈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揭橥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第一章《<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针对《全元文》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予以考辨。一方面,由于《全元文》分期出版,且成于众手,难免失之照应,以致有作家重收现象。另一方面,元代与宋、金、明代相接,作家朝代归属较为复杂,因而误收其他朝代作家时有发生。经考察,《全元文》重收作家64人、误收作家34人,另有一文分属两人的现象,共计四篇。第二章《<全元文>人物小传补正》,针对《全元文》所写定的作家小传予以补正,共计256人。同时,本文所辑佚文,有部分作家为《全元文》未收之作家。就其生平略作考证,以补《全元文》之阙,共计91人。第三章《<全元文>作品校证》,针对《全元文》所收文章进行校勘,对文本中的错讹、脱文、倒文、衍文等情况予以纠正,并结合相关典籍,对部分异文进行考实。共校勘《全元文》649篇。其中,有多篇文字,《全元文》所收文本不全,均可据以补全。第四章《<全元文>作品系年》,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的信息、《全元文》未采用的其他版本而遗漏的文本信息,以考订相关作品的写作时间,共计197篇。第五章《<全元文>佚文辑校》,针对《全元文》失收之文予以辑录。目前,学界对于《全元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方面,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剔除与学界的重复之外,另辑录《全元文》佚文508篇。其中,《全元文》已收作家247篇,未收作家261篇。小结部分对文章的不足略作说明。

曾晓红[3](2008)在《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文中提出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译经是中国人吸收印度佛教最基本的开端,经疏则是中国人理解、消化、阐发印度佛典思想的见证。《维摩诘所说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经典性着作之一,为历朝历代的宗派祖师及研究者所关注。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大量的《维摩经》注疏写卷,这些注疏的抄录年代从前秦到唐宋之交跨越多个时代,大多未为历代大藏经所见,且都是译者本人或其入室弟子为之注解,无疑对研究佛教中国化课题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敦煌遗书一经发现,学术界即对其中的《维摩经》注疏写卷进行了研究,他们撰写题跋、校勘录文、并即时公布复印件或抄本。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李证刚、陈垣在编目、定名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30年代至50年代,日本学者在录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反映在《大正藏》中。6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对部分《维摩经》注疏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中国学者王重民、刘铭恕在编目方面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之后,虽然敦煌写卷图版不断公布,研究条件也进一步改善,对敦煌本《维摩经》注疏的研究也发表了不少成果,但却没有出现对《维摩经》注疏作全面介绍与总结的论着,这使得许多研究出现了滞后、重复劳动甚至引用早已被学术界否定的错误结论的情况。本文在方广锠教授搜集到的未经发表的250余号敦煌《维摩经》注疏的目录基础上,收集相关图版或录文,共得《维摩经》注疏311号写卷,以及百年来各国学者发表的200余篇论着(文),详细地研究每一号写卷,并撰写出叙录。叙录包括以下内容:1、文本定名。2、每件的起迄、存行、书法,并标明在对照本中的起迄页码。3、与该件可缀合之卷号。4、该件写作年代和抄写年代的说明。5、介绍该疏的内容、研究价值,梳理该注疏的流传概况。6、指出该写卷的目录、图版、录文、题记、研究在已经公开出版图书中的册数、页码。7、列举引用或研究该写卷的相关研究论着。为与前人所作的校记性叙录有所区别,本文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撰写叙录。具体撰写方面,力图穷尽材料,希望以我微薄之力,介绍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予学术界研究者以方便,主要特点如下:1、收录卷号力求完备。本文收入了311号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写卷、200余篇研究论着(文),为相关研究搜集最全的一次。2、纠正前人的一些错误定名、错误观点和错误定年。3、列举相关研究成果,以便学者研究、利用。将每个卷号的研究成果分类着录,一目了然,对学者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力求对敦煌遗书中的《维摩经》注疏作一较为全面的梳理与介绍,充分展示这部分文献的多重价值,希望能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张晶晶[4](2017)在《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是继先秦以後两湖之地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主要表现为大家、流派林立,作家作品繁富。从明初的易代老臣刘三吾、“台阁体”代表杨溥,到以宰相主持文柄的李东阳和“茶陵派”、再到“後七子”的吴国伦以及复古派後期殿军李维桢,以至公安三袁、竟陵锺、谭,还有明末的陶汝鼐、杜濬等等,均是明代文学史中举足轻重甚至引领一时文学潮流的重要人物。不仅如此,明代湖广作家传世作品丰富,是浙江、南直以外又一作家作品高产地之一。论文首次对湖广明代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罗与研究,并揭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特徵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搜罗,包括通志、地方志、诗文集等,共收集到有诗文集或文学作品存世的明代湖广作家768人,并访查其存世着述与文集290余种。并以地域为区划,作家为单位,对768位作家的生平、着述和文学创作情况一一提要叙录。进而,在这些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有完整文学着述传世的153位作家中,遴选出近约80位既具有典型时代共性又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为主要叙述依据和研究对象,对明代湖广文坛的历时与地域发展面貌进行综合论述,追求尽可能客观展现明代湖广作家文学创作实践原貌。纵观明代湖广文坛,历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阶梯势的递增繁荣,且每阶段均有在其时声望、影响较大的作家。正统以前的湖广文坛是其发展中最薄弱的阶段,相较於江浙、闽粤的繁盛,此时湖广作家作品数量均较少,文坛发展的主导力多以政治因素为主。正统至正德是湖广文坛的发展期,也是有明一代唯一一个湖南文学成就高於湖北的阶段,此时湖广籍的作家与文坛发展多以李东阳为轴心。正德以後直至明末,是湖广作家作品质与量、文坛地位均迅速提升的繁荣期,尤其是万、启祯期间,家族作家繁盛,且有吴国伦、李维桢、“三袁”、锺、谭诸位具有主柄文坛实力的文学大家相继崛起,一时形成“诗教以楚人为政”的盛势;与此同时,湖广地域内作家间的相交交游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典型如启祯间盛极一时的“竟陵”思潮,单与谭元春相交相善的湖广名士就几遍两湖之地。进入崇祯年间,两湖之地较早就被卷入明末的战乱硝烟中,这样的历史背景基本决定了明末湖广文坛的发展面貌——作家组成多为抗节义士,文学作品多为爱国悲歌;另一方面,与明末仍持续发展的作家人数不相协的是,此时期存世作品文集数量急速回落,此点亦与明末湖广之地长达约40年的战乱有直接关系。明代湖广作家及文学的地域特徵也尤为显着:一是大家林立、流派与群体作家异常繁盛,且引领时代文学潮流。二是明代湖广作家为官者居多,达530余位,且多武将名臣,为官四品以上达250余人,约占作家总数1/3。三是明代湖广作家传世文集中多以诗文为主,鲜少有小说、戏曲;讲学传道、公文疏牍的数量倒尤为可观,此点与湖广作家的政治身份有直接关系。四是亢直义士、狂狷志士颇多,气节尤盛,楚人风采彰着。五是文化家族繁盛,尤其是正德以後,成为明代湖广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一切从作家传世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全面考查和研究,综合展现有明一代三百年湖广文坛的文学面貌和地域特色,是本文追求的目标。

邹虎[5](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曹天晓[6](2018)在《清儒丁晏年谱》文中认为丁晏(1794-1876),字俭卿,号柘唐,江苏山阳(今属淮安)人,清中後期经学家,着书凡六十余种,生前汇刊部分着作爲《颐志斋丛书》。所着《尚书余论》《郑氏诗谱考正》《毛诗陆疏校正》《曹集铨评》等颇受学界推重。然而至今尚无一部准确、详尽的丁晏年谱,研究者在论述丁晏生平、交游、着作、学术经历时多有讹舛。本谱在丁晏子侄门人所撰旧谱基础上,通过对丁晏及其交游人物的数百种学术着作、诗文、日记、手札、书画题赠等文献的考索,结合地方志及清廷档案,对丁晏的生平、交游、着述及学术经历进行了全面梳理,丰富了丁晏生平的大量细节,补充了旧谱中遗漏的一些重要事件,纠正了许多流传己久的错误记载。根据谱主一生行迹特点,本谱分爲四卷:卷一,年少才俊,名动公卿;卷二,公车蹭蹬,广结名士;卷三,挺身扶危,忠而见谤;卷四,退居讲学,颐养天年。各卷之间事行略有交叉,至於着述活动,则贯其一生,未尝中辍。各卷之前有概要,简述该卷主要内容。谱後附録有《丁晏着述考》《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丁晏评传资料集録》以及《人名索引》《人名字号对照》等。

张长彬[7](2014)在《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一批自称“曲子”或“杂曲子”的歌辞作品,这些歌辞连同那些体制相同但末标“曲子”之名的作品,共分布在53个写本之中。本文以这些写本以及写本上的曲子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由绪论及上、下二编组成.绪论从当今敦煌学的学科现状入手,分析了敦煌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以写本学的方法治理敦煌文学应是今後敦煌文学研究的大势。出於这种认识,绪论第二部分回顾并分析了写本学的发生发展状况,认为写本学是随着敦煌学的建立而自然发生的,在实践与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仍处在起步阶段。绪论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对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的具体方法。上编以写本为单位对53个敦煌曲子辞写本进行了文献整理与分析,共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部分,进而按写本的物质形态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类。辞集、丛钞类写本钞有较多数量的曲子辞,相对更为重要,故以每号为一篇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部分包括图版信息、写本形态、内容介绍以及曲子辞校录等顼,分析部分一般包括钞写顺序、时间信息、存在场所三项;部分有特殊意义之写本又另有别顼。散钞类写本共分卷子、册子、散纸三篇,各篇除对诸曲子辞予以校录以外,还对每件写本的图版、形态、背景文书、合钞文书、文书布局、书写状况、写本性质、钞写时间等项目进行了介绍或分析。敦煌写本有着刻本文献所不具备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但写本文献与刻本文献相比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它们一般不具备明确的时间和场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写本作年代判断、功能判断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上编通过对53个曲子辞写本的整理与分析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每件写本的时空特徵都作了较明确的定位。由於曲子辞写本上同时钞有多种其他文书,所以这种定位不仅为敦煌曲子辞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在这重意义上,敦煌文献中的许多写本也可以用此种方式进行重新整理。除了以上的成果以外,上编遗有一些其他的收获。在资料蒐集方面,从前贤发现的敦煌歌辞写本中甄别出52件曲子辞写本,并新发现曲子辞写本一件(伯4525第18分号)、曲子辞作品一种(浙敦113号之《定西番》)。在写本修复方面,将伯2682与伯3128、伯3911与桥川时雄摄影本进行了缀合。在正、背面关系辨证方面,纠正了以往对斯2607、伯4692写本正背面关系的错误认识。在人物考证方面,发现了龙兴寺道真与金光明寺道真本是二人。在曲子辞作者辨证等方面,论证了斯2607所载六首《菩萨蛮》并非唐昭宗及其臣下所作,同时也否定了先前人们对该组辞创作时间的结论。在曲子辞创作方法分析方面,解析了《望江南》 “敦煌郡”等三辞隐括诗歌的创作手法,并推断了其写作年代与写作背景。在曲调考证方面,纠正了前人误以为《浪涛沙》乃《浣溪沙》之讹的观点。在曲子辞校录方面,在前人丰富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首次校录了ⅡX02147本《曲子喜秋天》,并据此本纠正了前人对此套作品的一些误校;另外,对其他曲子辞的前人旧校也有一些修正,如伯3360“五台山曲子”中的“定水潜流一日三过到”之句,前人皆校为“定水潜流,一日二回到”,句意难通,本文认为此句当以斯2985本之“定水潜流一里三回倒”最为准确,即定水在一里之内有三次倒转回流之意。对於曲子辞写本上的其他文书,我们也作了相关考证。如写於斯6537卷背的“诸杂要缘字”一语从未见於别处,也未见前人解释,本文根据其字义并结合写本实际情况,判断“缘字”一词当是指可供借鉴的书信和条据范文,另外还根据原本的钞序质疑了前人将卷背写於“诸杂要缘字”之前的诸文都视为“诸杂要缘字”的看法。又如伯3718正面钞有多种邈真赞,为了对此本的场所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将之与伯4660邈真赞集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乃钞件而後者为实用件,并根据伯4660的内容与形式信息判断出该集的制作地点在寺庙之真堂,其制作方法是将後入者贴在前件之右以卷子形态保存。下编主体部分有六章,首尾分别为引言与余论。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曲子辞”的定义,并制作了“敦煌曲子辞写本主要特徵表”第一章分4种视角介绍了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从作品聚合形式的角度,可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种形态:从作品记录方式的角度,可分为钞写、默写、听录三种形态;从写本的文书构成角度,可分为既有背景文书又有合钞文书、无背景文书而有合钞文书、曲子辞独立写本三种形态;从写本的物质形态角度,可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种形态。第二章是《云谣集》写本的个案研究。该章结论如下:斯1441、伯2838的核心文书首先是斋文,其次是抄在正面的《励忠节抄》与会计文书;而《云谣集》的抄入则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较长一段时间裹,这两个写本是作为斋文集保存的。在敦煌写本中,这种斋文集有三种形态,对应于斋仪文集形成史上的三个阶段。斯144l第二群落、伯2838、斯1441第四群落的文书分别属之。考察斋文文集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两种形式变化,其一是更加重视分类,更加有序;其二是仪式性增强,文中人称渐由实指变为虚指。与此相对应,伯2838斋文集中的第二个“小组合”抄写于曹议金为“令公”之时,即928年至935年间。《云谣集》的抄写时间亦在这一时期或稍後。由此推断,中国第一部曲子辞总集《云谣集》至晚编成於935年。第三章是对曲子辞写本亲缘材料伯3539之研究。伯3539钞有着名的二十个音乐谱字,将它与曲子辞写本建立联系後我们发现:钞於斯7 1l l的《别仙子》辞与钞於伯3539的二十谱字类名为同一人所写,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敦煌写本中的曲子辞在当时必然是入唱的.此文还考证出伯3539的钞写者为上族文人,钞写时代在881年至藏经洞封闭的这一百余年间,并由此也定位了曲子辞写本斯7111的钞写时间。另外,此文还发现了归义军时期授官勅牒的形式变化,为判定部分写本的钞写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尺度。第四章是对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一一兑废经写本的专题研究,本质上是为丰富写本学而做的一种尝试。它是从曲子辞写本出发的,但又是一种延伸性研究,此顼研究在实现了对曲子辞写本斯711l、伯4692、伯4525(18)的存在场所和钞写时代的认识以外,主要还有以下结论:兑废经在敦煌遗书中具有特殊纸张形态,在英法两国共藏一千余件,它们大都是归义军时期官方写经活动的遣存。其中带有合钞文书的四十余件兑废经信息丰富,可生动地复原当时官方写经活动在都司的组织下开展的全景。这种写经活动从九世纪中叶到十一世纪初在敦煌曾多次发生,它的组织形式与蕃占期的钞经活动迥然相异。研究遗发现:都司可能位於节度使衙内;兑废经合钞文书的书写者多为中低级官吏。第五章是对敦煌曲子辞写本上的各种异於今人观念的调名或题名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有如下认识:敦煌写本中存在着九首《浪涛沙》辞,这些作品被大多数学者判定为《浣溪沙》,并取得了越来越一致的认可。通过敦煌写本中的许多材料可以得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敦煌本《浪涛沙》曲子辞与唐代《浪涛沙》声诗关系密切,或为同曲之演化。伯3821《感皇恩》题下有两种句法的曲子辞各二首,後二首与《苏莫遮》格律一致,但它们也是《感皇恩》辞,它们的存在为《唐会要》所记录的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的历史事实提供了实证依据。敦煌曲子辞写本中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同前”辞,这种现象背後所隐藏的信息应引起注意。第六章是对以表演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那部分曲子辞的文体研究。该章分析指出敦煌曲子辞写本上保存着的若干种被曲学研究者忽视了的演故事类表演底本,它们之中有代言类故事曲辞,有演故事之舞曲,有体制近同鼓子词的故事讲唱辞,有略具唱赚体制的故事类套辞,还有多宫调套曲之辞。这些体制不同的曲子辞作品可以弥合戏曲发展史上从唐曲子到宋元戏曲之间的一断“暗流”,证实了任半塘先生所预测的後世的曲体乃起源於唐曲子一说。另外,那些演故事性的套曲辞的某些篇章遗曾以只曲或组曲的方式流传,这一现象要求我们对敦煌曲子辞的文体构成乃至曲体的早期发展史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余论部分遗就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流行时间、敦煌曲子辞的风格分类、敦煌曲子辞在文本化过程中的文体独立意识等问题以及本文在写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作了简要说明.由於敦煌写本的构成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写本学研究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也需要以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考查.真正的写本研究还没有大规模开展,本文仅是自觉地以写本学方法对敦煌写本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一次初步尝试,故论题较为分散,仅希望能为更广阔的写本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韩建立[9](2008)在《《艺文类聚》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主导思想,编纂结构与体例,以及编纂与分类学、目录学、文体学的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考察。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总结类书编纂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建立类书编纂学,提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剖析《艺文类聚》类目编排的深刻内涵,分析以类相从、事文合璧的编纂方法与类书体制,论述参见的方法。探究分类思想的渊源,揭示其分类体系所反映的传统文化观念。指出它有效运用了类目注释、互着与别裁、类目参照等目录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应用价值;它拥有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对选录的文体数量与名称进行辨正,明确了选录的常用文体;对其文体,按诗、赋、文三大块归类加以论析,探讨编者的文体观和审美取向。

李宝[10](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认为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二、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文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文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全元文》编纂考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元代文学与《全元文》的编纂
    二、《全元文》存在的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第一章 《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
    一、《全元文》作家作品重收考
        (一) 作家重收
        (二) 一文误题二人
    二、《全元文》误收作家考
第二章 《全元文》所收作家小传补正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小传补正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小传考补
第三章 《全元文》作品校证
第四章 《全元文》作品系年
第五章 《全元文》佚文辑校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之佚文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之佚文
小结
附录一:《全元文》学界辑佚成果汇编
附录二:元人别集所收《全元文》佚文篇目汇编
参考文献
后记

(3)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一、收录范围
    二、编排次序
    三、着录体例
    四、书名简称
壹: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题目释义
    三、资料说明
    四、学术史回顾
        (一) 目录
        (二) 图版
        (三) 释文
        (四) 题记
        (五) 研究
        (六) 结语
    五、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
    七、基本思路和方法
贰:敦煌本《维摩经》注疏概说
    一、经疏的基本情况
    二、经疏的译本系统
    三、经疏的撰述背景
    四、经疏的文本渊源
    五、经疏的流传与信仰
    六、经疏的写卷价值
叁: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
    卷一 佚名《维摩经义记》
        散0191(李盛铎旧藏)《维摩经义记·卷第二》
    卷二 道安?《注维摩诘经》
        P.3006 《注维摩诘经》
    卷三 佚名《注维摩诘经》
        中村不折氏旧藏《注维摩诘经》
    卷四 僧肇《维摩诘经解》
        散0670 号1(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解·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散0670 号2(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解·方便品二》
        甘博129(馆藏1064)《注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
    卷五 僧肇集《维摩义记》
        S.02106 《维摩义记·卷第一》
    卷六 僧肇集《注维摩诘经》
        P.3267 号1《注维摩诘经·序》
        S.06284 《注维摩诘经·序》
        дх.01872(M.2690)《注维摩诘经·序》
        BD15699 号1(忘099)《注维摩诘经·序~卷第一》
        P.2339 《注维摩诘经·序~卷第一》
        дх.01828、дх.01840(M.2661)《注维摩诘经·卷第一》
        散0741(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藏)《注维摩诘经·卷第一》
        дх.01626、дх.01819、дх.01861(M.2658)《注维摩诘经·卷第三》
        P.2214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BD15100(新1300)《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P.4088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中126(007536/散0741)《注维摩诘经·卷第五》
        P.2595 号1《注维摩诘经·卷第五~卷第六》
        P.4684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
        P.2095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
    卷七 佚名《维摩经义记》
        P.2273 《维摩经义记·卷第一》
        BD01032(辰032)《维摩经义记·卷第三》
        S.02732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卷八 佚名《维摩诘经义记》
        S.03878 《维摩诘经义记·卷第一》
    卷九 佚名《维摩义记》
        大谷二乐庄旧藏《维摩义记·卷第四》
    卷十 维摩经疏(裳5、S.6381)
        BD08405 号(裳5)《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S.06381 《维摩经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卷十一佚名《维摩疏》(上图藏/元荣造)
        上图137(散606)《维摩疏·卷一》
    卷十二佚名《维摩经疏》(中村不折藏)
        散0808(中村不折藏)《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卷十三佚名《净名经科要》
        BD003262(致062)《净名经科要·佛国品一~文殊问疾品五》
        BD03147(榺047)《净名经科要·文殊师利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卷十四佚名《维摩经疏》(昃26 等)
        BD05243(夜043)《维摩经疏·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BD00926(昃026)《维摩经疏·问疾品五~佛道品八》
        BD00924(昃024)《维摩经疏·佛道品八~菩萨行品十一》
        BD00923(昃023)《维摩经疏·菩萨行品十一》
    卷十五佚名《维摩诘经疏释》(敦研)
        敦研066(馆藏277)《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敦研375(馆藏790)《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敦研247(馆藏472)《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第四》
        敦研067(馆藏278)《维摩诘经疏释·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敦研248(馆藏473)《维摩诘经疏释·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敦研249(馆藏474)《维摩诘经疏释·观众生品第七》
        敦研250(馆藏475)《维摩诘经疏释·佛道品第八》
        敦研251 号(馆藏476)《维摩诘经疏释·入不二法门第九》
        敦研252(馆藏477)《维摩诘经疏释·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
    卷十六慧远《维摩义记》
        BD06378V(咸078)《维摩义记·卷一》
        S.09991 号A《维摩义记·卷一》
        S.02688 《维摩义记·卷一》
        ф.102(M.1286)《维摩义记·卷一~卷二》
        BD02796(吕096)《维摩义记·卷二》
        S.00721 V《维摩义记·卷二》
        S.00721 V3《维摩义记·卷二》
        S.04101 《维摩义记·卷三》
        P.2218 《维摩义记·卷三》
    卷十七佚名《维摩诘经提文书》
        S.02661 《维摩诘经提文书》
    卷十八吉藏《维摩经义疏》
        S.06583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卷第五》
        ф068 (M.1289)《维摩经义疏·卷第五》
        BD06819(羽019)《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上图138(812443)《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卷十九佚名《维摩诘经疏》(P.2202/ P.2222A)
        P.2202 《维摩诘经疏·问疾品五》
        P.2222 A《维摩诘经疏》
    卷二十佚名《维摩经抄》(S.1310/P.2275)
        P.2275 《维摩经抄·佛国品一》
        S.01310 《维摩经抄·佛国品一》
    卷二十一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一) 卷上
        S.01412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S.02702 《净名经关中疏·序~弟子品三》
        S.03770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S.06391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S.06503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дх01229(M.1288)《净名经关中疏·序》
        P.2188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P.2188 V《净名经关中疏·卷上(补记)》
        S.06568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S.06580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S.06810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BD08648(位048)《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S.03765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BD06551(淡051)《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BD02517(岁017)《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BD03272(致072)《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BD03271(致071)《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S.07703 《净名经关中疏·序》
        BD15699 号2(忘099)《净名经关中疏·序》
        BD03716(霜016)《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дх01822+дх01862+дх01863+дх01903(M.2660)《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0377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1791(往091)《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ф299(M.1284)《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01985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10427(L0556)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8154(乃054)《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7736(始036)《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4562(冈062)《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2130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2707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3267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0301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3132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2870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303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01482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12968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7713(始013)《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BD08053(字053)《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S.0198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BD07832(制032)《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BD05271(夜071)《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BD07603(皇003)《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北大D161《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S.01378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S.02596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S.03475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菩萨品四》
        BD06453(河053)《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S.02342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菩萨品四》
        S.12873 号《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S.02701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дх00016(M.1285)《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BD01872(秋072)《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дх00832(M.699)《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S.02552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BD11559(L1688)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BD00434(洪034)《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中121(散054)《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S.08774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BD08473(裳073)《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S.02432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S.09516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P.2595 号2《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BD09605(汤026)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BD09249(唐070)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S.02113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BD10347(L0476)《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BD12382(L2511) 《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BD00414(洪014)《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P.2222 D《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二) 卷下
        S.02670 V《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S.06418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S.06870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不二法门品九》
        BD06194(姜094)《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BD14093(新0293)《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上图130(812580)《净名经集解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不思议品六》
        S.06713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S.10819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S.06458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BD14092(新0292)《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BD15074(新1274)《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香积佛品十》
        P.2191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S.06237 V《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BD05782(柰082)《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S.04834 《净名经关中疏·佛道品八》
        BD05920(重020)《净名经关中疏·佛道品八》
        津艺030(60.5.1706)《净名经集解关中疏·香积佛品十~嘱累品十四》
        S.01813 《净名经关中疏·香积佛品十~菩萨行品十一》
        BD14943(新1143)《净名经关中疏·香积佛品十~嘱累品十四》
        BD06798(潜098)《净名经关中疏·菩萨行品十一》
        BD06170(姜070)《净名经关中疏·菩萨行品十一~见阿閦佛品十二》
        S.06610 《净名经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嘱累品十四》
        дх.02224(M.2659)《净名经集解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
        BD07290(帝090)《净名经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
        BD10258(LO387)《净名经关中疏·嘱累品十四》
        BD08928(有049)《净名经关中疏·卷下》
        S.09408 V《净名经关中疏·卷下》
        三井108 (025-10-39)《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散0091(旅顺博物馆旧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散0625(李木斋旧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卷二十二道液《净名经关中释抄(批)》
        (一) 卷上
        BD12989(L3118)《净名经关中释抄·护首》
        S.0258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03924(生024)《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06480(河08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09250(唐07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14730(新093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2079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2079 V《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补记》
        P.2288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2580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中122(007535/散0016 号2)《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中124(004736/散0016 号3)《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中123(散0544、李氏鉴藏)《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4695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散0016 号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224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S.02739 《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S.03481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P.3432 V《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10256(L0385)《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02296(闰096)《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S.06712 《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P.2076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BD04499(昆099)《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S.01357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Filn No.051(浜田旧藏No.111)《净名关中释批·卷上》
        散0105(旅顺博物馆旧藏)《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二) 卷下
        BD02102(藏002)《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14091(新0291/大谷家二乐庄旧藏)《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P.215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ф.165(M.1288·1)《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下》
        北大D097《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07941(文04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S.06462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00411(洪01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S.10762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02300(闰10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05620(李2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BD12290(L2419)《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卷二十三契真述、体清记《维摩疏释前小序抄·释肇断序抄义》
        S.0914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S.1347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S.1513 V《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P.2149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P.3736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P.3488 V《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岂88《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S.2496 《释肇断序抄义》
        S.4455 《释肇断序抄义》
    卷二十四佚名《维摩诘经杂释》
        P.2344 V《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BD06499(河099)背《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BD07778(始078)《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
        BD06743(潜043)《维摩诘经杂释·方便品二》
        BD08291(服091)《维摩诘经杂释·方便品二》
        BD07286(帝086)《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问疾品五》
        P.2414 《维摩诘经杂释·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P.2414 V《维摩诘经杂释·补记》
        P.3055 号1《维摩诘经杂释·见阿閦佛品十二》
    卷二十五佚名《维摩诘经讲经文》
        S.04571 《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S.08167 《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S.10546 《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ф.101(M.1473)《维摩诘经讲经文/维摩碎金·佛国品一》
        S.03872 《维摩经讲经文·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Дх.684(M.1475)《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P.2122 V2《维摩诘经讲经文·方便品二》
        P.2292 号2《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P.3079 《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BD05394(光094)《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ф.252(M.1474)《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散0684(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讲经文·文殊问疾品五》
        S.04443 《维摩经讲经文/维摩赞》
    卷二十六佚名《维摩经押座文》
        S.01441 VC《维摩经押座文》
        S.02440 号1《维摩经押座文》
        S.02440 号5《维摩经押座文》
        P.2122 VA《维摩经押座文》
        P.3210 号2《维摩经押座文》
    卷二十七佚名《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P.3600 号2《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BD06803 号(羽003)《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卷二十八佚名《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S.02454 《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P.3141 V《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S.06631 V《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卷二十九谈广?《维摩经手记》
        P.2191 号V1《谈广释佛国品手记》
        P.2222 号D1《维摩经手记》(?)
    卷三十佚名《注维摩诘经序疏释》
        北大D245 号《注维摩诘经序疏释》
    卷三十一佚名《维摩诘经注释》
        北大D162 号《维摩诘经注释·问疾品五》
    卷三十二昙旷《维摩经疏》
        (日)龙谷大学533 号《维摩经疏·卷第一》
        BD06576V(淡076)《维摩经疏·卷第二~三》
        P.2049 《维摩经疏·卷第三》
        P.2032 《维摩经疏·卷第五》
        P.2032 V1《维摩经疏·卷第五》
        P.2040 《维摩经疏·卷第六》
        P.2040 V2《维摩经疏·卷第六》
        дх.00352、дх.00463、дх.00464、дх.00466(M.1287)《维摩经疏·卷第六》
    卷三十三佚名《维摩经疏》(…者)
        BD07387(鸟087)《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P.3789 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S.03920 《维摩经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P.2688 V《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BD00950V(昃050)《维摩经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BD03686(为086)《维摩经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BD07177(师77)《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BD07241(帝041)《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P.2222B《维摩经疏·问疾品五》
    卷三十四佚名《维摩诘经疏释》(言…者)
        P.2191 V2《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P.2595 《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P.2595 VA《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P.2595 VB《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P.2595 VC《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BD06499V(河099)《维摩经疏释·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S.00706 V《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S.05972 《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第四》
        P.2122 VC《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四》
    卷三十五佚名《维摩诘所说经义记》
        BD03909(生009)《维摩诘所说经义记·方便品第二》
        BD03909(生009)背《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补记》
    卷三十六佚名《维摩诘经言八众者》
        P.2222 号D2《维摩诘经言八众者》
    卷三十七佚名《维摩诘经品名录》
        S.02096 V《维摩诘经品名录》
        P.2222 FV《维摩诘经品名录》
    卷三十八佚名《维摩经疏》(待考)
        S.08316 《维摩诘经疏·释题~佛国品第一》
        P.2128 V《维摩经疏·释题》
        P.3198b《维摩经疏·释序文?》
        P.3198bv《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
        Дх.2177a(M.2662)《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
        дх.02177V(M.2662)《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补记》
        P.2222 D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P.2222 E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P.3876 V_3《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P.2469 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S.00721 V1《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дх.003266《维摩诘经疏·弟子品三》
        P.2335 VA《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S.06192 《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S.02552 V《维摩经疏·不思议品第六》
        дх.00021《维摩诘经疏·菩萨行品十一~见阿閦佛品十二》
        S.08471 《维摩经疏》
        S.09435 号B《维摩经疏》
        S.09507 号A《维摩经疏》
        S.09508 《维摩经疏》
        S.10272 《维摩诘所说经疏》
        S.10590 《维摩诘所说经疏》
        S.10594 《维摩诘所说经疏》
        S.11460 号JB《维摩诘经疏》
        S.11460 号JC《维摩诘经疏》
        S.11460 号JD《维摩诘经疏》
        S.12170 《维摩诘所说经疏》
        S.12317 《维摩诘所说经疏》
        BD15690 号(忘090)《维摩法经疏》
        BD15476 号(能 076)《维摩诘经疏》
        BD15421 号 A(能 021A)《维摩经疏》
        BD15421 号 B(能 021B)《维摩经疏》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4)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述论
    绪论
        一、前贤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
        三、湖广文学历史简说
    第一章 洪武至正统朝湖广文坛与颂圣台阁之声
        第一节 易代文臣——魏观、刘三吾
        一、魏观
        二、刘三吾
        第二节 台阁治世之音
        一、杨溥与“台阁体”
        二、台阁禆将与台阁余响
    第二章 李东阳与景泰至正德间湖广文坛
        第一节 李东阳与“茶陵派”
        一、李东阳生平与着述
        二、“茶陵派”之称
        三、李东阳文学宗尚与诗文创作
        第二节 李东阳周边湖广籍作家
        一、东阳师友——黎淳、彭泽、刘大夏
        二、东阳门生——鲁铎、何孟春
        第三节 倾心白沙的嘉鱼李氏兄弟——李承芳、李承箕、李承勋
        一、“嘉鱼二李”文集中的“台阁”与“山林”
        二、兵部尚书李承勋
    第三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一)—正德进士作家群与湖广家族作家云起
        第一节 正德六年进士与崇阳汪氏、华容孙氏
        一、汪文盛与崇阳汪氏
        二、孙继芳与华容孙氏
        第二节 正德十二年进士与黄冈王氏
        一、王廷陈
        二、王同轨与王一鸣
    第四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二)—吴国伦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作家群
        第一节“後七子”之吴国伦
        一、吴国伦生平与着述
        二、“後七子”与吴国伦“抗志还大雅”的复古主张
        三、“闳襟宇”以发“风雅之微旨”
        第二节 湖广文坛中其他复古一脉作家
        一、“後五子”之魏裳与“末五子”之李维桢
        二、京山高氏与沔阳陈氏
        三、其他文名显着的湖广籍作家
    第五章“楚风”进主文坛与“性灵”风炽—“公安”、“竟陵”继起
        第一节 公安“三袁”
        一、袁宗道与“本分诗”到“信意信手”的过渡
        二、袁宏道与“性灵”思潮的高峰
        三、袁中道与“不效袁氏少年未定诗”的反省
        第二节“三袁”周边的湖广籍作家
        一、“不能一瞬息忘民”之公安派主将江盈科
        二、公安派羽翼李腾芳、雷思霈、苏惟霖、曾可前、丘坦
        三、多与“公安”社事之武陵龙氏兄弟、释如愚
        四、其他与“三袁”交好的湖广名士——武将重臣梅国桢、郭正域
        第三节 锺惺、谭元春与“性灵”说的变调
        一、锺、谭生平与着述
        二、“於古不背今不袭,升沉其外中而立”
        三、“阴晴俱从路中变,教人何处学古风”
    第六章 明末湖广文坛之“竟陵风染”与“忧时托志”
        第一节 明末“竟陵之风”的广布流传
        一、“天下盖知宗景陵”
        二、“楚诗多为竟陵所染”
        第二节“忧时托志”之士的末世悲歌
        一、“漫道崖山波已竭,试看浩气作狂澜”——张同敞
        二、守节不仕之士——郭都贤
        三、布衣遗民——郭金台、杜濬
    第七章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总论
        第一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的历时分布
        一、元末明初至正统朝——湖广文坛的薄弱期
        二、景泰至正德朝——湖广文坛的发展期
        三、正德、嘉靖至万历中期——湖广文坛的繁盛期
        四、万历中後期至明末——湖广文坛的鼎盛期
        第二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地域分布特色
        一、湖广作家地域排布特色
        二、异军突起的黄州府
        三、家族作家的地域分布
        四、明代湖广宗藩的密集分布
    结语
下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叙录
    撰写凡例
    武昌府
    汉阳府
    黄州府
    承天府
    德安府
    岳州府
    荆州府
    襄阳府
    郧阳府
    长沙府
    常德府
    衡州府
    永州府
    宝庆府
    辰州府
    直隶郴州
    直隶靖州
    宗藩(依各王分封顺序列)
    施州卫
附录一:明代湖广作家历时分布一览表
附录二:访查明代湖广作家存世着述表
参考文献
後记

(5)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一、文字书写传承
        二、前代字书贮存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四、借字
        五、新造俗字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参考文献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凡例
    正文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6)清儒丁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丁晏画像
丁晏跋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
丁晏致许瀚手札
丁晏印章选萃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丁晏家族世系表
谱前
卷一 少年才俊 名动公卿
    本卷概要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1岁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2岁
    嘉庆元年丙辰(1796)3岁
    嘉庆二年丁巳(1797)4岁
    嘉庆三年戊午(1798)5岁
    嘉庆四年己未(1799)6岁
    嘉庆五年庚申(1800)7岁
    嘉庆六年辛酉(1801)8岁
    嘉庆七年壬戌(1802)9岁
    嘉庆八年癸亥(1803)10岁
    嘉庆九年甲子(1804) 11岁
    嘉庆十年乙丑(1805) 12岁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13岁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14岁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15岁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16岁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17岁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 18岁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19岁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20岁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21岁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22岁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 23岁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 24岁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 25岁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26岁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27岁
    道光元年辛巳(1821) 28岁
卷二 公车蹭蹬 广结名士
    本卷概要
    道光二年壬午(1822) 29岁
    道光三年癸未(1823) 30岁
    道光四年甲申(1824)31岁
    道光五年乙酉(1825) 32岁
    道光六年丙戌(1826) 33岁
    道光七年丁亥(1827) 34岁
    道光八年戊子(1828) 35岁
    道光九年己丑(1829) 36岁
    道光十年庚寅(1830) 37岁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38岁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39岁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40岁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41岁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42岁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43岁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 44岁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 45岁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46岁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47岁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 48岁
卷三 挺身扶危忠而见谤
    本卷概要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49岁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 50岁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 51岁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 52岁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53岁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 54岁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 55岁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56岁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57岁
    咸丰元年辛亥(1851) 58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 59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 60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 61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 62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 63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 64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 65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 66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 67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68岁
卷四 退居讲学 颐养天年
    本卷概要
    同治元年壬戌(1862) 69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 70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 71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 72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 73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 74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75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76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77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78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79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80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81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 82岁
谱後
参考文献
    (一) 丁氏家族着述及谱传
    (二) 其他清人着述及谱传
    (三) 地方文献及档案史料
    (四) 现代研究论着
    (五) 目録及工具书
附録
    附一: 丁晏着述考
    附二: 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
    附三、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
    附四: 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
    附五: 丁晏评传资料集録
    附六: 人名索引
    附七: 人名字号对照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上编: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分析
    凡例
    一、辞集
        (一) 卷子类
        斯一四四一+斯五七六三:云谣集杂曲子十八首
        伯二八三八:云谣集杂曲子十四首
        斯二六○七+斯九九三一二十九首
        斯二六八二+伯三一二八十五首
        津艺一三四十三首
        伯二八○九八首+三首
        斯六五三七八种共二十首
        伯三二七一七种共十三首
        (二) 册子类
        伯三九一一+桥川时雄摄影本十二首
        伯三八三六、伯三一三七缀合本十首
        伯三八二一十五首
    二、丛钞
        (一) 散纸类
        伯三三六○:大唐五台曲子五首寄在苏莫遮六首十一首
        斯二○八○+斯四○一二:[五台山曲子苏莫遮]六首
        斯四六七:五台山曲子六首六首
        斯二九八五:[五台山曲子藕莫遮]三首
        伯三二五一六首
        伯三三三三三首
        伯四六九
        斯四三三二三首
        斯四五七八:泳月婆罗门曲子四首
        斯七一一一三首
        Дx二一四七五首
        某《心经》写本五首
        (二) 卷子类
        伯二五○六五首
        伯二七四八三首
        伯三○九三三首
        伯三六三○+伯三七一八六首
        斯一四九七五首
        罗振玉藏《春秋後语》写卷三首
        (三) 册子类
        伯三九九四五首
        斯五五五六三首
        斯五六四三四首
    三、散钞
        (一) 卷子类
        伯二六四一一首
        伯二七○二二首
        伯三一五五二首
        伯三三一九一首
        伯三七○六一首
        斯三二九+斯三六一四首
        斯一五八九二首
        斯二一○四一首
        斯四三五九二首
        Дx一三六八、Дx二八四二+Дx二七五二、Дx六○五九+Дx六○一九+Дx二一五三+Φ二四七+Дx二一九七一首
        (二) 散纸颊
        伯三一二三一首
        伯三一五六P1一首
        伯四五二五(十八)一首
        斯四五○八一首
        斯五八五二曲子一本(存一首)
        Дx一四六八一首
        浙敦一一三一首
        历博五四一首
        (三) 册子类
        伯三九○六二首
        伯四○一七二首
        斯五五四○一首
下编: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
        一、敦煌曲子辞的聚合形态
        二、敦煌曲子辞的记录形态
        三、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书构成
        四、敦煌曲子辞写本的物质形态
    第二章 《霎谣集》写本斯1441、伯2838研究
        一、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二、三种形态的齐文文集
        三、《云谣集》写本的钞写年代
    第三章 曲子辞写本的重要亲缘材料——敦煌二十谱字写本伯3539研究
        一、伯3539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二、二十谱字的钞写者
        三、二十谱字的钞写年代
        四、伯3539、斯7111关系考
    第四章 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兑废经写本之研究
        一、英法藏兑废经文献综述
        二、兑废经合钞文书分析
        三、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人员与地点
        四、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历史面貌
        结语
    第五章 敦煌曲子辞调名辨正
        一、《浪涛沙》、《浣溪沙》之辨
        二、《感皇恩》、《苏莫遮》之辨
        三、令人困惑的“同前”辞
        结语
    第六章 敦煌曲子辞文体研究
        一、《菩萨蛮》七首:代言类演故事曲辞
        二、斯7111《别仙子》:演故事之舞曲
        三、孟姜女故事《捣练子》:体制近同鼓子词
        四、津艺134之辞:已具唱赚辞之体制
        五、斯2607卷首之“同前”残辞初露端倪的多宫调套曲
        结语
    馀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艺文类聚》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关于《艺文类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本课题对时贤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主导思想、时间、人员与过程
    第一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
        一、标榜文治
        二、网罗人才
        三、供查找各类材料和诗文取材之用
        四、为科举考试提供参考用书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主导思想
        一、以弘扬儒学为要义
        二、兼采佛、道
        三、追求善与美
    第三节 编纂时间与人员考
        一、编纂时间辨正
        二、编纂人员
    第四节 编纂过程考
        一、《艺文类聚》释名
        二、取材的途径与称引的图书
        三、研究、借鉴前代类书的编纂经验
        四、确定编纂方法与原则
第二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结构与体例
    第一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结构
        一、结构各部分的组成形式
        二、各级类目的名称
        三、分目层次
        四、类目编排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体例
        一、以类相从的编纂方法
        二、事文合璧的类书体制
        三、事前文后的编排次序
        四、参见的方法
第三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分类学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分类法对《艺文类聚》编纂的影响
        一、知识分类
        二、事物分类
        三、学术分类
        四、文献分类
        五、文体分类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分类思想
        一、五大部类的划分及其思想基础
        二、分类体系所反映的传统文化观念
第四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目录学
    第一节 《艺文类聚》中的目录学方法
        一、类目注释
        二、互着与别裁
        三、类目参照
    第二节 《艺文类聚》与索引的关系
        一、关于类书与索引关系的不同观点
        二、《艺文类聚》的索引功能
    第三节 《艺文类聚》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
        一、分类法与类目划分
        二、主题法与子目下的资料摘录
        三、分类法与主题法的并用
第五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文体学
    第一节 《艺文类聚》中选录的文体
        一、选录的文体数量与名称辨正
        二、选录的常用文体考察
    第二节 《艺文类聚》文体论
        一、诗论
        二、赋论
        三、文论
余论:关于类书编纂学研究的思考
附录:《艺文类聚》称引的图书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10)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一、题跋起源诸说
        二、各家观点评述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一、题跋与后序
        二、题跋与题辞(词)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一、《全宋文》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三、《宋代序跋全编》
    本章小结
    附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第一节 书跋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第二节 文跋
        一、叙事
        二、述志
        三、析理
        四、阐道
    第三节 诗、词题跋
        一、炼字品句
        二、解疑释典
        三、校讹正异
        四、风格赏析
        五、理论探讨
        六、价值品鉴
        七、即兴随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第四节 法书帖刻
        一、衔名跋尾
        二、递藏源流
        三、版本谱系
        四、品评赏析
        五、真伪辨别
        六、书论探究
        七、抒怀论世
    第五节 金石器物
        一、金石礼乐
        二、笔墨纸砚
        三、其他器物
    第六节 画图
        一、外形记述
        二、内容描摹
        三、逸事杂记
        四、议论抒怀
        五、以图证史
        六、画论探讨
    第七节 其他类
        一、山水草木
        二、建筑
        三、人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文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全元文》编纂考索[D]. 陈开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3]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D]. 曾晓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1)
  • [4]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D]. 张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5]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清儒丁晏年谱[D]. 曹天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7]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D]. 张长彬. 扬州大学, 2014(10)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艺文类聚》编纂研究[D]. 韩建立. 吉林大学, 2008(12)
  • [10]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3卷题名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