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早期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利与弊

郭沫若早期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利与弊

一、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论文文献综述)

袁龙[1](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朝晖[2](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施新佳[3](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研究表明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刘湘东[4](2019)在《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重点集中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俄国现实主义绘画方法和技巧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新中国的传达和接受,并且在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寻求俄苏绘画发展道路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油画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跟在苏联身后亦步亦趋,只有在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意象语言,走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独立道路,才能永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绪论部分指出现实主义是文艺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现实主义绘画也是十九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思潮。现实主义绘画强调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典型性,使得其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品格,也与自然和人的心灵世界产生有机的沟通。本部分主要讨论了现实主义的概念内涵以及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生发展,通过国际国内相关研究学者的观点比较,提出自己对于中国学习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成败得失的看法,并进一步阐述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一章回溯了中国油画早期的丰富学缘和发展格局。从“五四”以来的100年时间里,中国的审美文化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这在代表西方先进与革命观念的油画艺术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欧洲写实主义油画和各种现代主义风格在二十世纪交相辉映,师承欧美日的中国油画发展本来有着众多的学缘和风格,在二十世纪上半页经历了一个相对自由多样的发展阶段。第二章集中阐述文化传达的现实条件和历史契机。一方面谈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宗教文化以及俄罗斯因为跟欧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的民族秉性和艺术特点。另一方面阐述苏联因输出革命而携带的文化艺术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因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和任务而制定文艺政策的依据。第三章论述在全面“向苏联”学习条件下采取的理论预热、派遣留学生以及国内培训等系列举措,极大促进了中国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方法和思想的发展以及科学系统的油画教学体系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的俄罗斯苏联绘画的巨大影响下,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和实践逐步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决定了其势必要对外输出革命思想以及文艺主张,中国为了对抗西方而采取的对俄苏绘画的全盘学习与接受。本文还讨论了俄苏绘画对中国的油画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又如何摆脱亦步亦趋的困局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等系列问题。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中俄两国现实主义绘画发展以及两国之间在平等条件下的交流互助。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全面开放,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思潮在中国轮番上阵引发审美趣味的转向,更因为苏联的解体引发的信任危机,导致中俄两国对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全面批判。中俄两国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在积极地对两国之间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传达和接受进程进行反思,寻找两国新时期的绘画发展健康格局。第五章重点对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进行反思。一方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另一方面也要从俄苏的油画发展道路中寻求启示。我们不仅要借鉴俄苏绘画的优秀技法和先进思想,也要将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新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立自主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油画艺术。既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又要坚持民族自信、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走出既有历史人文底蕴又有现实内涵的中国油画发展道路。最后是结论部分。本论文围绕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这一中心论题,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和文献研究互证,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地跨欧亚的俄罗斯(苏联)在地缘、历史以及人种基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相近的意识形态和革命理想,中国革命和文学艺术得到了俄国(苏联)的帮助支持,也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一战线和自己的强大国力,向世界输出和传达俄国的文化艺术以扩大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成为当时苏联的基本国策,并且与中国急于冲破西方围堵取得世界承认的主张不谋而合,迅速形成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苏联传达和中国接受之盛况。但是苏联的大国文化沙文主义与中共独立自主的文艺政策发生冲突,中国在“双百”方针和“两结合”原则的呼声中开始了自己的油画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中俄两国的油画发展发展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实主义油画迎来了新发展。中国油画要在新时代强调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语境中,在坚持油画的本体语言的前提下,不断融合本民族的群体审美意识和国家意志,表现时代面貌和中国精神,为世界文化尤其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奉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高鲜花[5](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杨柳[6](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巫洪亮[7](2011)在《“十七年”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七年诗歌”不仅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研究不可或缺的“发力点”。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学理化研究依然十分薄弱。本文力图从“诗学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争鸣”、“诗歌经典”和“主体整形”五个方面问题入手,切入“十七年诗歌”生成与发展的具体现实,深入探察当代诗人为实现“新的人民诗歌”对既往已存的中外诗歌传统实施审美超越的诗歌理想,所采取的系统而复杂的文化策略,以及在具体诗歌实验中这一理想展开的可能与限度。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的演进进程里,“十七年诗歌”置身于“文化—政治”相互胶着与叠合的历史场域中,她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新中国”文化重构与文学(诗歌)重塑的历史重任,就以全新的姿态和独特的特性面向不断展开的未来。为了构筑一种能够彰显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理想的诗歌范式,建构和确立与传统诗歌相异的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展示“新的人民诗歌”的新气象和超越传统的新魄力,当代诗坛的主持者及诗人们始终围绕着诗歌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传播与阅读、诗歌批评等关乎当代诗歌超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紧张而严肃地探索和大胆地实验。就实现情形而言,“新的人民诗歌”的资源选择与重构不仅是确保当代诗歌“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推进当代诗歌试验的力量和源泉;诗歌生产方式不仅受当代政治文化运动的深层影响,同时还与当代诗歌阅读和传播方式紧密关联;诗歌争鸣不仅是人们对诗歌传统实施“祛魅”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建构理想诗歌范式的一种重要方式;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不仅重建了当代诗歌发展的新秩序,同时也在多重的关系网络中打造了一批当代诗歌经典;主体“整形”不仅使创作主体在多维的压力下主动或被迫转变诗歌理念和诗歌实践,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心理承压能力。由于“新的人民诗歌”在一种异常复杂的传统文化网络和极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展开诗歌超越的梦想,因而不论是诗学资源的选择与重构,还是诗歌争鸣机制的建立,不论是诗歌经典秩序的重建,还是创作主体的“整形”,都必须经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也将遭遇许多难以“逆料”的问题。

董洪川[8](2003)在《“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西方现代派大师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影响为研究对象,试图将艾略特在中国的接受放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进行全面考察,对“艾略特在中国”这一课题进行整体性综合研究。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由四章组成:(一)T.S.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二)T.S.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三)T.S.艾略特研究在中国;(四)“荒原”意识:T.S.艾略特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这四章构成本文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其中的逻辑关系在于,一个作家在异质文化中传播和产生影响往往从译介开始,而翻译本身又是十分重要的接受过程和方式,既体现译者的主体性,也具体展示出两种文学在对话中相互认同与排斥,揭示出某种特殊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研究是接受外国文学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内涵了研究者个体的判断和时代的需要,是一个辨析、消化外国文学的过程,一种迎拒的选择过程,同时又传播了外国文学,深化了接受语境。外国文学的影响,最终要在本土作家的作品中体现,影响和接受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译介、影响和研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接受的深化。当然,本文探讨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对艾略特创作和诗论的大致梳理和把握自然就成了本文的首要任务。因为,对“源(T.S艾略特)”的准确定位是对“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进行清理的基本前提。严格说来,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等几方面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一个整体,本文如此划分章节只是为行文的方便。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研究现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点及草方J一匀成。 艾略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之时,正是我国刚经历了“五四”文化转型,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初期。艾略特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三十年代对中国诗歌形成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一个最大的冲击波”,在四十年代,诗人穆旦、辛笛、袁可嘉等又成为艾略特“自觉”的追随者。因而,要真正清楚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新诗的发展历程,就应当全面清理和研究艾略特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也格外丰富,引人注目。译介是外来文学传播和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它的归纳、整理、分析和比较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出一种外来文学的传播路径、语境,还能清晰地显示出在文学翻译这种特殊的“文化对话”中所发生的两种文化的碰撞、交融、吸纳和排斥。艾略特研究已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从最近二十年来看,学者们做出了相当的成绩。文学研究本身也是文学接受的一部分,艾略特研究本身就显示出中国对艾略特的认识和接受。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辨析,不仅可以总结我国的艾略特研究,更能由此反思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考察中国学术界对艾略特的理解和接受状况。 艾略特在中国“旅行”(钱钟书语)八十余年,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者和翻译家对艾略特也进行了大量译介和深入探讨,值得认真总结。遗憾的是,对“艾略特在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却仅有一些零星的成果,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中国的艾略特译介和艾略特研究这两个领域几乎无人问津。 本研究将“艾略特在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中注重材料的归纳和概括,注重用“文本”说话;研究试图廓清“艾略特在中国”的基本情况并探讨艾略特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新诗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艾略特在中国”的研究,阐明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的关系,探讨异质文化交流的规律。我在讨论中将视具体对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等。 第一章“T.5.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从西方现代派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述艾略特的继承与创新,特别是从艾略特的创作和诗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他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贡献。法国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序曲”,意象派诗歌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第一章”。现代派文学是西方历史社会发展和西方文学发展的逻辑结果。T.5.艾略特博取众长、锐意创新,开启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在英美诗坛引领潮流几十年,英美批评界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称为“艾略特时代”。他还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提出的一整套崭新的文学批评和鉴赏标准,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一代人的文学审美兴趣。 第一二章“T.5.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通过大量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西学东渐”为西方现代派传入中国创造了有利的接受语境开始,梳理出艾略特在中国译介概貌:从三四十年代零星的译介到新时期比较系统的译介,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程。在梳理概貌的同时,探讨艾略特在中国不同时期译介的历史文化原由,辨析译介者在不?

王静斯[9](2015)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采取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以80年代的主流期刊与杂志,诸如《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外国文学》等杂志中发表的关于现代派论争的文章为依托,通过生存哲学、美学追求、阶级意识、创作原则、形式探索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对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博弈进行全面分析与阐释。一般来说,20世纪80年代,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除旧布新的年代到处充满着论争,包括人道主义论争、文学主体性论争在内的诸多论争,为不同文学观念的对峙与碰撞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无疑论争也成为了研究文学观念变革的绝佳切入口。通常而言,一种文学经由80年代的“祛政治化”的挣扎进入90年代的“消费文学”时代等常识性的认识为学界所普遍认同,同时对大多论争的理解也基本停留于变革与守成、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之间。然而这种“祛政治化”的艰难以及在二元对立之外的更多的可能性是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该选题的缘起、围绕1980年现代派论争所展开的研究综述,本文将研究成果主要划分为三类进行总结论述,指出了现代派论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第二章,重点围绕概念的重新梳理与历史描述展开。该章将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进一步梳理,其中包括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基本概念的梳理,现代主义在西方与中国的历史沿革以及80年代现代派论争发生之前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派的论争阶段。第三章,围绕80年代现代派论争过程展开。本文将论争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979—1982年的论争、1982—1985年的论争以及1988年之后的现代派与“伪现代派”的论争。正是论争的持续深入推动了1985年文学创作领域的变革,大量的具有现代派性质的作品得以发表并进入主流文学界。而1988“伪现代派”论争的出现则标志着论争开始进入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内部,由原来的文学摆脱政治的强制性进入到文学本体问题的探讨。第四章,主要阐释现代派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思想语境、文学语境。同时,将80年代特有的时代背景、思想语境与文学论争相联系,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力图回到“历史现场”,为更详细的展开具体理论问题的论争做好铺垫是本章的主要目的。第五章,从具体的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的研究。该章围绕生存哲学这一理论问题,从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之间的对峙入手进行现代派论争的内部研究。首先,该章梳理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联系,非理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过程等,以此作为研究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对峙与纠葛的历史语境与理论基础。其次,该章探讨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探究不同立场的学者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的犹豫与徘徊。第六章,从美学原则这一具体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分别围绕历史上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1980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原则的对峙以及美学原则经由现代派论争之后的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论述。第七章,主要围绕阶级意识这一理论问题深入探讨。该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梳理20世纪阶级论压制人性论的重要问题,试图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为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峙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围绕论争过程,通过大量的论争观点的分析从阶级性这一角度深入展开关于传统与现代、变革与守成的交锋与对峙。第八章,由创作原则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原则的对峙,主要从“真实观”问题以及现实主义“过时论”等论争焦点展开论述,探究论争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第九章,围绕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情况概述、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以及形式主义的“终结”等三个章节展开。总的来说,通过整理大量的现代派论争资料,一些潜隐于二元对立背后的因素开始浮出水面。也就是说,在论争中,无论是支持现代派一方还是反对一方,其言语中都蕴含了诸多的深意与内涵。诸如支持者并非旗帜鲜明的支持,其中蕴含着或前进或后退的犹疑与徘徊,而反对者也在是否承担“落后者”的指责中小心的选择表达立场的方式。总之,在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场域中,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演绎着一场不动声色却针锋相对的争斗。与一些“重返80年代”的研究者试图将80年代文学场域中文学与政治的对峙简单化、平面化不同,本文通过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审美与审丑等基本问题的对峙,试图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的方式,论述对峙背后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峙双方趋于合流的原因与意义。而此时无论是非理性主义、审丑主义,抑或是现代主义与资产阶级,它们为主流所接受的过程,或者叫做“突围”的过程都异常艰难,呈现出与80年代的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完成不同的图景。另外,经由论争之后,一些指向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也逐渐融入主流文学界并对文学界影响深远。同时论争对于打破现实主义僵化格局以及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创作意义极大。

顾圣皓[10](1987)在《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文中研究表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建设者们,面对西方文坛呈现的光怪陆离的色彩,诸如现代派的弗洛依德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创作理论和方法,他们采取了大胆取舍、接受与运用的勇敢态度,在当时的创作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活泼而又复杂多变、

二、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3)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 Words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本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际上相关研究现状
        三、相关问题尚存继续讨论之空间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一、现实主义绘画的内涵与外延
        二、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概念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
        四、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应用价值
        一、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 中国油画发展学缘回溯
    第一节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入侵与中国文化转型
        一、康有为、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和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
        二、徐悲鸿的美术改良以及鲁迅的“为人生而艺术”
        三、林纾的独守古门
    第二节 异域想象与实地观摩带来的新视角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风眠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刘海粟
    第三节 在社会变革中的选择与接收——现实主义的发扬和现代主义的夭折
        一、现实主义之滥觞
        二、现代主义的勇敢尝试和夭折
    第四节 在左翼文艺团体倡导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初发
        一、左翼人士的积极倡导
        二、徐悲鸿的激赏与推广
        三、中国美术格局的变化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接受的现实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一节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历史成因
        一、俄罗斯国家的地缘和历史变迁
        二、俄罗斯的民族秉性和文化传统
    第二节 俄罗斯文化与欧亚文化的关系
        一、西征东扩与东张西望
        二、东西融合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第三节 二十世纪苏维埃世界革命思路引发的绘画历史变迁
        一、现代主义绘画与俄国革命精神的契合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出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思想之一统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本质
    第四节 苏联时期文艺政策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的适时调整
        一、苏联社会上层文艺政策的反思
        二、文艺创作政策的解冻引发的创作清流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历史惯性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批判
    第五节 中国革命道路和新中国文艺政策制定的依据
        一、新政权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热捧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遇冷和国内的独立意志兴起
第三章 新中国油画发展对苏联的全面借鉴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政治和文化建设格局
        一、新中国成立时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导向
        二、新中国的文化群体组织结构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对中国油画的深刻影响
        一、舆论造势和理论介绍
        二、向苏联派遣以油画为主的留学生
        三、以“马训班”为代表的国内培训
        四、中国的油画道路的转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节 大国沙文主义与民族自觉性的矛盾与“双百”方针
        一、中苏政治裂痕与文艺政策的冲突
        二、“双百”方针的出台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革命浪漫主义的变奏
        一、新中国绘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调
        二、新中国绘画向浪漫主义的变奏
第四章 新时期中俄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与探索
    第一节 两种世界观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分野
        一、两种意识形态下文艺观念的差异
        二、新时期苏联(俄罗斯)绘画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形成
        一、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肇始
        二、俄国朴素现实主义绘画的尝试
        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四、苏联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坚持
        五、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转型
    第三节 中俄两国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交往的流变
        一、新一轮的俄罗斯留学热潮
        二、中俄油画在平等互助条件下的交流
    第四节 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稳步发展
        一、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各种写实风格绘画的探索
        二、“前卫”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再次兴起
        三、现实主义油画的薪火相传
        四、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带来的新机遇
第五章 当代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之反思
    第一节 俄苏油画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一、俄苏绘画给我们提供的经验
        二、俄苏绘画的发展模式给我们的教训
    第二节 俄苏绘画发展道路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启示
        一、中国油画发展的总体趋势
        二、俄苏绘画道路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节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历史新境遇
        一、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新趋向
        二、民众审美取向的嬗变
        三、经济繁荣产生新的需求
        四、艺术发展的规律要求绘画回归本源
    第四节 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之反思
        一、艺术发展道路要自信
        二、正确认识油画的民族化
        三、正确处理创作与教学的关系
        四、油画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和艺术规律的关系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致谢辞

(5)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
    四、选题意义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一) 同性恋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一) 疾病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一) 孤独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一) 漂泊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一) 一花一世界
        (二) 一林一社会
        (三) 一虫一人生
        (四) 一物一世间
        (五) 一色一身份
        (六) 一音一情绪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二) 借鉴象征手法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6)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一、时代背景
        二、主体特征
        三、接受机制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7)“十七年”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十七年”诗歌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意义
    二、深化“十七年”诗歌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的诗学资源
    第一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多维指涉
    第二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系统构成与复杂生成
    第三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选择与重构的问题与意义——以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为例
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生产现象
    第一节 "政治文化运动"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二节 诗歌传播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三节 "工农兵"的"审美趣味"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争鸣"现象
    第一节 时代语境规约中的"诗歌争鸣"
    第二节 "诗歌争鸣"与传统"祛魅"
    第三节 "诗歌争鸣"与诗歌范式建构
    第四节 "诗歌争鸣"机制的形成与诗歌范式的确立——以《星星》"诗歌事件"为例
第四章 "十七年"诗歌经典的"解构"与"建构"
    第一节 现代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第二节 艰难的建构:当代诗歌经典的打造
    第三节 "新经典"成长中的文化"摩擦"与"压力"
第五章 "十七年"诗人的主体"整形"
    第一节 穆旦:主体"整形"与别样"抗争"
    第二节 艾青:想象的"他者"与"主体"建构
    第三节 郭小川:多维焦虑与"主体"重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T.S.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
    第一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历史背景与思想艺术特征
        1 现代派的边界
        2 现代化:现代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1 社会背景
        2.2 文化思潮背景
        2.3 文学发展背景
        3 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3.1 思想特征
        3.2 艺术特征
    第二节 艾略特与二十世纪初英美诗歌
        1 艾略特与维多利亚诗歌
        2 艾略特与意象派
        2.1 艾略特与休姆
        2.2 艾略特与庞德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艾略特的创作与诗歌理论
        1 艾略特的生活和思想历程
        2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
        2.1 《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及其他
        2.2 《荒原》
        2.3 《四个四重奏》
        3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
    小结
第二章 T.S.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传入中国
        1 西学东渐与国人观念的改变
        2 西学东渐与社科及文学翻译
        2.1 社科翻译
        2.2 “我化”的文学翻译
        3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入
        3.1 “五四”对传统的态度
        3.2 “五四”时期对现代派文学的态度
        3.3 现代派文学的传入
    第二节 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
        1 三、四十年代的译介
        1.1 叶公超:“一位T.S.艾略特的信徒”
        1.2 赵萝蕤:《荒原》译介第一人
        1.3 其他期刊译介情况
        1.4 瑞恰慈、温德、燕卜逊与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
        1.5 《四个四重奏》的译介
        2 “新时期”的艾略特译介
        2.1 拨乱反正:《荒原》译介先行
        2.2 一诗多译:艾略特名诗译介成为亮点
        2.3 裘小龙与《四个四重奏》
        2.4 其他译介
        3 文化语境与文学译介:艾略特译介反思
        3.1 “迟到”的艾略特
        3.2 译介艾略特:中国新诗发展的需要
        3.3 艾略特译介策略分析
        3.3.1 三、四十年代的译介策略
        3.3.2 “新时期”的译介策略
    第三节 艾略特名诗汉译研究
        1 文学翻译是文学接受
        2 《情歌》三个汉译本比较
        2.1 理解、阐释与“误读”
        2.2 译者的主体性
        3 《荒原》翻译:接受语境与译者接受
        3.1 接受语境
        3.2 译者接受
        3.2.1 译出原作的“情致”
        3.2.2 译出原作语言风格
        3.2.3 翻译中的“误读”
    小结
第三章 T.S.艾略特研究在中国
    第一节 三、四十年代的艾略特研究
        1 叶公超:开启中国艾略特研究之风
        2 赵萝蕤与《荒原》研究
        3 其它研究
        3.1 期刊译介文章中的艾略特
        3.2 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艾略特
        3.2.1 再引叶公超
        3.2.2 “九叶”理论家眼里的艾略特
    第二节 新时期的艾略特研究
        1 早期研究
        2 中期研究
        2.1 研究概述
        2.2 裘小龙:艾略特开一代诗风
        2.3 艾略特作品研究
        2.4 艾略特诗论研究
        2.5 艾略特比较研究
        3 后期研究
        3.1 张剑的《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
        3.3 蒋洪新的《英诗的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判研究》
        3.4 黄宗英的《艾略特--不灭的诗魂》
        3.5 其它研究
    第三节 艾略特研究反思
        1 西方艾略特研究状况
        2 反思之一:研究范围
        3 反思之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4 反思之三:如何解读《荒原》
        5 反思之四:文化语境与文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荒原”意识:T.S.艾略特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
    第一节 艾略特与“新月派”
        1 艾略特到来之前的中国新诗
        2 新月派概况
        3 徐志摩的《西窗》与艾略特的《序曲》
        4 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与《荒原》
        5 新月派理论家与艾略特
        5.1 叶公超:从艾略特寻找理论资源
        5.2 闻一多:从《荒原》获得灵感
    第二节 艾略特与中国“现代派”
        1 “现代派”概况
        2 “现代派”期刊与艾略特
        3 “现代派”诗人与艾略特
        3.1 卞之琳:与艾略特“不无共鸣”
        3.2 何其芳:“带有艾略特的影子”
        3.3 戴望舒与《荒原》第一个汉译本
        4 “荒原意识”与“智性化”诗歌
        4.1 “现代派”诗人的“荒原意识”
        4.2 “现代派”诗人的“智性化”诗歌追求
    第三节 艾略特与“九叶诗派”
        1 “九叶诗派”概况
        2 历史选择:“九叶”与艾略特的渊源关系
        3 《诗创造》、《中国新诗》与艾略特
        4 “九叶”诗人,艾略特的“私淑者”
        5 新诗现代化:“接受以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西洋诗的影响”
        6 “九叶”诗歌批评家:参照艾略特的理论标准
        7 艾略特对“九叶”诗人创作的影响
        7.1 字句与意象
        7.2 诗歌主题
        7.3 诗歌观念与技巧
        8 “融合中外诗艺”与艾略特的“中国化”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1 、 艾略特生平与著作
    2 、 艾略特作品汉译本、艾略特研究著作目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获奖
声明
致谢

(9)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2章 概念梳理与历史描述
    2.1 对“现代派”、“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概念梳理
    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历史流变
        2.2.1 以《恶之花》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开端
        2.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三个发展阶段
    2.3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2.3.1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过程
        2.3.2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特点
    2.4 “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前的现代派文学论争
        2.4.1 建国之前的现代派论争
        2.4.2 建国之后的现代派批判
第3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派论争
    3.1 论争的酝酿——大量的译介与引入
        3.1.1 译介的概况
        3.1.2 译介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3.2 论争的高潮—“马克思主义现代派”与“初探”
        3.2.1 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所涉及的问题
        3.2.2 高行健的《初探》以及“空战”
    3.3 论争的转折——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3.3.1 “伪现代派”论争的开始
        3.3.2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论争的焦点
    3.4 论争的终结——没有结局的结局
第4章 新时期现代派文学论争的时代语境
    4.1 新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历史语境
        4.1.1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演进过程
        4.1.2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特征
    4.2 新时期的思想语境
        4.2.1 新时期思想语境中的当代西方思潮
        4.2.2 新时期思想语境的主要特征
    4.3 新时期的文学语境
第5章 生存哲学——传统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
    5.1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与现代派文学
    5.2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
        5.2.1 弗洛伊德与尼采等对生命哲学的解读
        5.2.2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
    5.3 非理性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
        5.3.1 建国之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译介
        5.3.2 “文革”期间的“内部读物”对非理性主义的译介
    5.4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对峙
        5.4.1 现代派论争中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5.4.2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交融的可能性
第6章 美学原则冲突——审美主义与审丑主义
    6.1 溯源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
    6.2 19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冲突
        6.2.1 由“表现自我”引发的对峙
        6.2.2 审美还是审丑
    6.3 论争后美学原则的多元并存
第7章 阶级意识的对峙——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7.1 阶级与阶级意识
        7.1.1 “阶级”概念概述以及在中国的演变
        7.1.2 阶级论对人性论的压制
    7.2 “现代派”文学论争中的阶级意识对峙
        7.2.1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凸显
        7.2.2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峙的高潮
    7.3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淡化趋势
        7.3.1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独特性
        7.3.2 80年代末阶级意识的淡化及影响
第8章 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峙
    8.1 探究现实主义原则主流位置的形成
        8.1.1 “以人民为本位”的现实主义
        8.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位置
    8.2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8.2.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真实观”的差异
        8.2.2 “进化论”维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博弈
    8.3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意义与“融合”的可能
        8.3.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意义
        8.3.2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可能
第9章 形式探索——于理性主义传统中突围的形式主义
    9.1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想概述
        9.1.1 文学批评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1.2 文学实践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2 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
        9.2.1 围绕“艺术探索”展开的对峙
        9.2.2 围绕“艺术技巧与民族问题”展开的对峙
    9.3 “形式主义”的“终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3]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4]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湘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十七年”诗歌研究[D]. 巫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 董洪川. 四川大学, 2003(02)
  • [9]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D]. 王静斯. 辽宁大学, 2015(12)
  • [10]郭沫若前期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得失[J]. 顾圣皓. 郭沫若研究, 1987(00)

标签:;  ;  ;  ;  ;  

郭沫若早期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利与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