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顾学兰[1](2001)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因素》文中研究说明
黎海舰[2](2001)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卢森建[3](2000)在《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治疗的进展》文中提出
陈文林[4](2014)在《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3%,约1.7亿人,每年新发丙肝3.5万例。根据2010年9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抗HCV阳性率为0.43%,大概全国HCV感染者达500多万。HCV自然感染史长,其慢性化率为50%~85%。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在感染的5~0年后30%~40%将发展为肝硬化,10~20年后5%~7%发展为肝癌。成为现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其三联疗法成为基因1b型等一些难治性丙肝的最新方案。但对于耐药、抗病毒无效者及在治疗中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停药后复发、病毒学突破、部分应答、无效应答或无应答、基因1型或4型HCV感染、高病毒载量(HCV RNA≥1.5×106IU/mL)、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或同时合并其他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血友病、器官移植、肾脏疾病及血液透析等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丙肝治疗依然是临床难题,即所谓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目前由HCV基因1型感染所致的慢性丙型肝炎在我国约占78%,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约占69%,所以可以说在我国大多数的慢性丙型肝炎属于难治性丙型肝炎。RHC形成复杂,因而其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通过“十一五”对CHC中医症候辨证分型规范研究显示:正虚邪恋、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型占所有证型的73%,故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是CHC的主要特征,若不实行临床干预,任其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肝硬化等难治性肝病,其预后不佳,对患者生命将形成极大的威胁,对治疗造成巨大的挑战。在RHC治疗方面,并无特别有效的方法。聚乙二醇化a干扰素(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优化治疗或标准方案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对基因1型的治疗仍然是当前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干扰素、利巴韦林及蛋白酶抑制剂具有难以适应的毒副作用,使RHC治疗更为困惑。因此,进一步探求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寻找其治疗的有效方案是医学和临床的迫切需求,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在防治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传统的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专药、针灸、单药、民间验方,发展到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都有中医药作出的贡献。多年的研究也证实,中医药在慢性丙型肝炎的防治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肝脏炎症,而且能抑制或抗病毒,逆转肝脏早期肝纤维化,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延缓其慢性化,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达到延长生存期,预防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意义重大。目的:本研究在“十一五”慢性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国家“十二五”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观察其临床疗效、转氨酶和HCV RNA转阴率及下降率(HCV RNA下降2log),并对其免疫功能与转氨酶、病毒载量以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HCV RNA等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以探讨中药辨证方对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RHC的病毒载量、肝脏炎症、免疫调节机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以便进一步提高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实验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中医药辨证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将54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给予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12,24,36,48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血HCV RNA阴转率和下降率、肝功能变化及2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第二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对153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感染者按基因1b、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及肝硬化分成3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和HCV RNA载量。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第三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HCV RNA载量等相关性研究对153例RHC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研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患者和15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RHCRNA含量、基因分型和肝功能检测,观察肝功能、血清RHC R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中医药辨证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组能明显降低转氨酶水平、提高HCV RNA阴转率和下降率(P<0.05)。第二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RHC患者组CD3+T、CD4+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CD4+T/CD8+T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病毒载量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CD4+T/CD8+T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低病毒载量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CD8+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RHC高病毒载量患者组与低病毒载量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CD4+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而CD4+T/CD8+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基因1b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D4+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阴转复发组与肝硬化组无统计学意义,与基因1b型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肝硬化组与基因1b型组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而CD4+T/CD8+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HCV RNA载量等相关性研究1难治性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型依次为正虚邪恋、肝郁脾虚、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等六型。2ALT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即ALT从高到低在各证型中的排列顺序为: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内阻型、肝郁脾虚型、正虚邪恋型,其湿热中阻型与其他证型相比较A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ST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即AST从高到低在各证型中的排列顺序为: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正虚邪恋型,其中脾肾阳虚型与与其他类型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脾肾阳虚型ALB与其他中医类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HC RNA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规律性,即湿热中阻型>正虚邪恋型>肝肾阴虚型>瘀血内阻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与瘀血内阻型、脾肾阳虚型相比较,RHC RN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T、CD4+T、CD4+T/CD8+T)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湿热中阻型CD8+T明显升高(P<0.01),CD4+T/CD8+T明显下降(P<0.05);脾肾阳虚型和肝郁脾虚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明显下降(p<0.01),CD8+T明显下降(P<0.05);正虚邪恋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CD4+T/CD8+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各证型相比较中脾肾阳虚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正虚邪恋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与瘀血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CD8+T明显下降,与瘀血内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辨证方能改善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脏炎症,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2、长期慢性HCV感染会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基因1b型、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及肝硬化形成难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RHC患者病毒载量高,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亢进,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紊乱程度随HC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3、RHC中医证型依次为正虚邪恋型、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等六型;4、RHC转氨酶、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
徐克成,袁爱力[5](1999)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文中提出
吴一新,张继明[6](2006)在《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文中认为
李莉,纪冬,韩萍,吴勤,李克[7](2004)在《胸腺五肽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沙小莹,王虹,邵渊[8](2007)在《α-2b干扰素、病毒唑与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78.3%(47/60),对照组显效率76.7%(23/30),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差异不显着。随访第12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71.7%(43/60),对照组显效率60.0%(18/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随访满24个月及满3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63.3%(38/60),对照组显效率53.3%(16/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三联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对比无显着差异。
崔小平[9](2005)在《丙型病毒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闵贤,黄祖瑚,许家璋,黄远成,钱兴南,殷杰,吴文漪,贺玲莉,杨冬明,赵耘,唐保元[10](2000)在《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 b和病毒唑联合疗法与单用干扰素α2 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生化、病毒学应答以及使用安全性评估。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5 0例 ,随机双盲分为干扰素α2 b(3MU,每周 3次 )和病毒唑 (1 0 5 0 m g/ d)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干扰素α2 b治疗组。疗程 2 4周 ,停药后再随访 2 4周 ,在治疗 2 4周、随访 2 4周时不能测得 HCV RNA为病毒学立即和持续应答。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 2 3例 (76 .6 7% )达到病毒学应答 ,而对照组仅 9例 (45 .0 0 % ,P<0 .0 5 )。在随访期联合治疗组病毒学持续应答率也较对照组高 (P<0 .0 5 )。联合疗法也可用于以往曾单用干扰素无效的病人 ,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干扰素α2 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较单用干扰素α2 b具有较高的病毒学应答。
二、重组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方面 |
1.1 基因型 |
1.2 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
1.3 病毒量 |
2 宿主方面 |
2.1 免疫应答 |
2.2 肝组织的含铁量 |
3 药物 |
3.1 治疗方案 |
3.2 干扰素类别 |
3.3 疗程 |
3.4 干扰素抗体 |
3.5 其他 |
(2)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HCV治疗应答监测的指标 |
2 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3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4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联合用药研究 |
5 今后丙型肝炎治疗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3)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适应证 |
2 抗病毒治疗 |
2.1 干扰素 (IFN) |
2.2 干扰能 |
2.3 病毒唑治疗 |
2.4 LAK细胞治疗 |
2.5 熊去氧胆酸治疗 |
3 免疫调节剂 |
3.1 白细胞介素2 (IL-2) |
3.2 胸腺素疗法 |
3.3 免疫核糖核酸 (iRA) |
4 护肝降酶类药物 |
5 联合用药 |
5.1 单用干扰素a-2b与干扰素a- |
5.2 猪苓多糖加卡介苗治疗 |
5.3 干扰素联合氧氟沙星治疗[15] |
5.4 重组干扰素a-2b加利巴韦林治疗方法[16] |
6 中医中药 |
6.1 活血解毒 |
6.2 疏肝化痰 |
6.3 补益肝肾 |
7 展望 |
(4)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
摘要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HCV RNA 载量等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讨论 |
1 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及治疗策略 |
1.1 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 |
1.2 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
2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难治性丙型肝炎的认识 |
2.1 制定完备的中医辨证分型 |
2.2 筛选合理的抗病毒中药作为治疗的切入点 |
2.3 加强有效经验方的研究 |
2.4 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来源、组成、功效 |
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 |
4.1 中药辨证方对 RHC 患者临床疗效及数据的建立 |
4.2 RHC 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特点 |
4.3 中医证型与 T 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及转氨酶的相关性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 本课题创新点 |
7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
文献参考 |
2 附图表 |
3 发表文章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 |
3.1 发表论文 |
3.2 参与课题 |
致谢 |
(6)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和自然史 |
二、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一) 普通干扰素单用 |
(二) 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
(三)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单用 |
(四)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加利巴韦林 |
三、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
四、肝移植后复发性丙型肝炎急性期的治疗 |
五、结语 |
(7)胸腺五肽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疗效评价 |
2 结果 |
2.1 治疗期间两组血清HCV RNA阴转情况 |
2.2 治疗期间两组血清ALT复常情况 |
3 讨论 |
(9)丙型病毒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V的基因结构及分型 |
2 丙型病毒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
3 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 |
3.1 ELISA ELISA 主要检测血清中抗-HCV |
3.2 PCR 目前公认比较好的检测 HCV |
4 丙型肝炎的治疗 |
4.1 抗病毒治疗 |
4.2 干扰素治疗 |
4.3 病毒唑 (ribavirin;Virazole; 三氮唑核苷) |
4.4 新药治疗 |
(10)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3 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断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变化 |
2.2 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疗法用于单用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2.3 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安全性评估 |
3 讨 论 |
四、重组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因素[J]. 顾学兰.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1(03)
- [2]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 黎海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06)
- [3]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治疗的进展[J]. 卢森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01)
- [4]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D]. 陈文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5]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J]. 徐克成,袁爱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9(04)
- [6]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J]. 吴一新,张继明. 肝脏, 2006(04)
- [7]胸腺五肽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 李莉,纪冬,韩萍,吴勤,李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4(04)
- [8]α-2b干扰素、病毒唑与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J]. 沙小莹,王虹,邵渊. 陕西医学杂志, 2007(12)
- [9]丙型病毒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J]. 崔小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02)
- [10]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闵贤,黄祖瑚,许家璋,黄远成,钱兴南,殷杰,吴文漪,贺玲莉,杨冬明,赵耘,唐保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