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要“入关”(论文文献综述)
刘凤云[1](2015)在《观念与热点的转换:清前期政治史研究的道路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传统王朝统治在中国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完整的清王朝的历史呈现在治史者的面前。百年以来,清史,特别是清代政治史的书写及研究,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经历了不同观念、理论和方法的打造以及历史谱系的构建与重大史事的解构。伴随史学观念不断更新的是人们对于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索与重置,而史学的镜鉴功能也在不时提醒着人们去反思自身民族国家的历史。因此,回顾历史研究的历程与回顾研究历史具有同样的
王树增[2](2009)在《解放战争(1948年7月—1949年1月)》文中提出第十章辽沈战役:高粱红了高粱红了一九四八年初,毛泽东对东北战局的最大忧虑是:国民党军放弃东北,全部撤回关内。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这是国土向东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华北地区相连接的
戴克良[3](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黄宗之[4](2020)在《艰难抉择》文中认为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接到导师邢维擎教授的电话时,刘建勋才知道由北京飞抵洛杉矶的航班提前半小时落地了。他担心导师在机场久等,便慌忙走进车库,启动车子,驾着他那辆枣红色特斯拉轿车驶出了家门。从安琪拉山脚下来,绕过街两旁草木蓊郁、繁花盛开的小道,在初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在明媚朝阳的普照下,奔上了210高速公路。
曹心宝[5](2014)在《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01年,徐树铮到山东投奔袁世凯不成,巧遇段祺瑞,并深得其赏识,成为段的“军师”,“灵魂”,从此开始了徐、段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密切交往。深受儒家忠孝节义思想熏陶的徐树铮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忠心耿耿极力辅佐段祺瑞,段祺瑞则怀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对徐几乎言听计从,给徐树铮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这就决定了徐树铮在段派即皖系的兴衰成败中必然起决定性作用。辛亥革命中,徐树铮替段出谋划策暗杀了吴禄贞,稳定了北方局势,为袁世凯安心对付清廷和南方革命党提供了前提条件。接着徐“运筹帷幄,促成段氏领衔之北洋军人共和请愿,”迫使清廷乖乖和平交权,为段赢得“一造共和”的美誉,并深得袁世凯的信任,为皖系崛起奠基。面对袁世凯的帝制活动,徐树铮极力鼓动段祺瑞不附和,不支持,进行抵制,段遂照此计行事。及至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中死后,由于段祺瑞对帝制的抵制,为其赢得了“二造共和”的美誉,成为国内各方可以接受的人物。段也由此得以组阁,成为国务总理,并掌握实权,皖系统治得以建立。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展开了争权夺利的府院之争,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冲锋在前,替段排挤北京政府中的非北洋派,为段揽权。最终黎段双方在是否对德参战问题上,矛盾激化。黎元洪不但和国会中的国民党势力联手阻挠段祺瑞的参战案通过,而且悍然免除段祺瑞的国务总理之职。为复段职,徐树铮在张勋主持召开的徐州会议上设圈套替段策动了利用张勋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接着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不但为段赢得了“三造共和”的美誉,而且使段得以重回权力舞台,又任国务总理。张勋复辟后,直系首领冯国璋继任总统。总统冯国璋和总理段祺瑞之间围绕怎样对付孙中山和西南军阀在南方的另立政权,又出现了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徐树铮极力主张武力统一,冯国璋为了利用南方对付皖系,主张和平统一。由于直系的阻挠,导致皖系推行的武力统一政策失利,段祺瑞被迫辞职。为了恢复段祺瑞内阁,推行武力统一政策,皖系在徐树铮的策划奔波下对直系主和派进行了一系列反击,其中重大事件主要有二:一是徐树铮通过召开天津会议鼓动督军团反冯;一是徐树铮引张作霖的奉军入关反直。最终迫使直系主和派屈服,段祺瑞得以东山再起,再任国务总理,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复活。由于在地盘和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复杂尖锐矛盾,虽然徐树铮风尘仆仆,筹划对南战事,但负责对南作战的直系曹锟、吴佩孚并不配合,曹锟从前线返回天津,吴佩孚在湘南和南方签订停战协定。入关的奉军也不肯冲到前线,充当炮灰。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推行不下去。徐树铮认识到为了推行皖系武力统一政策,实现皖系的一统天下,总统冯国璋、直军和奉军是靠不住的,只有积极加强皖系自身政治、军事实力才是上策。为此,徐树铮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巨大成效。政治上,徐树铮组织起皖系自己的政党-安福系,并通过安福系包办国会选举,建立起安福系占多数的安福国会,继而通过安福国会不但把主和派总统直系首领冯国璋赶下台,而且操纵国务院的内阁人事安排;军事上,在徐树铮建议下,皖系练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参战军三个师,徐树铮自己亲自编练起皖系的另一支嫡系部队-西北边防军,后来两支部队合并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任总司令。地盘上,徐树铮收复了外蒙,控制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内外蒙等广大地区,为皖系开辟了一块根据地。由此以来,皖系在徐树铮的努力之下,势力空前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由于皖系的独大,其它各派系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它们以直系为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皖系。这样,直皖战争爆发。结果以反皖同盟的胜利,皖系的失败而告终。徐树铮苦心经营的西北边防军灰飞烟灭,安福系也被解散。这样,皖系衰落,沦为配角,再也无力与直、奉两系抗衡。虽然遭此重大挫折,但徐树铮并不甘心失败,积极为复兴皖系而努力。徐树铮和孙中山方面联合,在福建延平,成立建国军政制置府,企图以福建作为皖系的复兴基地,最后以失败而告终。面对直皖战争后,直奉矛盾的恶化,为了打倒直系,徐树铮建议结成段祺瑞、孙中山、张作霖反直“三角同盟”,并在推动孙、段同盟建立中,徐树铮起了关键性作用。在反直“三角同盟”的联合打击下,加上直系内部冯玉祥的倒戈,第二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反直“三角同盟”的胜利而告终。皖系首领段祺瑞被推戴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执政。徐树铮认为段祺瑞在冯玉祥、张作霖两大势力的钳制下,有名无实,根本不可能真正执政。因此,他以“全权特使”的名义考察欧美日本,以争取西方列强对段祺瑞政府的支持。同时,徐树铮开始谋划北洋派大联合,反冯玉祥国民军,拥戴段祺瑞为总统的计划。于是,徐考察回国后,到杭州联络直系后起之秀孙传芳。徐树铮的计划如果得逞,对冯玉祥来说,毫无疑问,将是沉重打击。冯玉祥当然心知肚明,于是命令自己部下将皖系“灵魂”徐树铮枪杀于廊坊。徐树铮的死,对皖系首领段祺瑞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由于没有徐树铮的辅佐,段祺瑞寸步难行,于是“决定引退”,皖系灭亡。总之,由于徐树铮的重要作用,皖系得以兴起、强大,并进入鼎盛时期。由于皖系的强大,其它派系感到严重威胁,它们结成同盟共同倒皖,最终导致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失败,皖系衰落。由此可见,传统的所谓皖系“成也徐树铮,败也徐树铮”的观点,在很大程度是不成立的。不但如此,我还要说,假如没有徐树铮的忠心辅佐,皖系首领段祺瑞很难占据民初政坛中心位置十数年。
马如骥[6](2015)在《论古琴曲《秋鸿》作者》文中指出《秋鸿》是一首在传统古琴曲中备受赞誉的大曲,在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古琴谱–明宁王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中,对《秋鸿》的作者隐而不述,而在题解中却特意加上一段含义十分明确的暗示:《秋鸿》为他本人所作。《论古琴曲<秋鸿>作者》一文对《神奇秘谱秋鸿》题解与小标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对《神奇秘谱》同时期的琴谱作了认真而又全面的梳理与比较,运用反证的方法,证明"朱权不可能是《秋鸿》的作者";并以此对一些相关的历史问题作了一定的逻辑推论,供有关学者进一步探讨与求证。
孙静[7](2005)在《满族形成的再思考 ——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人类学在民族界定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民族的主观认同意识或自我归属意识纳入满族史的讨论中,考察了天聪九年(1635年)“满洲”命名前后一直到乾隆统治时期(1735—1796年)“满洲”共同体性格的历史变迁。 本文认为,在上述历史时期,满洲共同体经历了从征服者集团到种族性集团的转变。女真诸部在努尔哈赤时期力图建立自己与金、元女真的历史联系,这种努力由于皇太极改称“满洲”和“大清”称号而中断。入关前后的八旗满洲,只是按特定的政治—军事制度组织起来的女真语部众。民族意识在他们中间的发育,由于征服初期的清政府刻意在八旗内部和整个中国回避满汉分别而受到抑制。乾隆时期,清朝迎来了盛世的繁荣,与此同时,以“国语骑射”为代表的满洲传统文化却在迅速丧失,在这种背景下,清王朝“构建”满洲历史根源性的努力显着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洲的历史根源性被重新追溯到金元时期的女真人;二是对满洲主体部分“从龙”(跟随努尔哈赤起家)的集体历史进行了重新塑造。这种有意识构建的具有独特血缘与历史经历的新的满洲共同体表明,满洲基本完成了向一个前现代民族共同体的转变。
杨念群[8](2020)在《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论均建立在"承天授命"和"以德化人"的儒家思想基础之上,也主要是由汉民族加以继承和阐释。清朝与前朝的区别是其版图已延伸至许多非汉人族群聚居的地区。儒家正统观显然无法全面涵盖这些地区的民众信仰和习俗。如何理解清朝对藩部边疆地区的统治仍然是目前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清朝分别针对内地和边疆形成了新型的"正统性"的统治模式,清帝在内地的统治仍然依赖儒家的道德教化,对藩部的控制则主要依靠边疆少数族群对藏传佛教的信奉,从而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性的补充性制度框架。本文特别提出要区分"统治"和"治理"的涵义,"统治"主要是指皇权对一系列带有虚构色彩的象征性隐喻系统的利用和尊崇,"治理"则是对各类象征性统治符号的技术性延伸。其背后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起作用。
王小甫[9](2018)在《宇文泰“关中化”政策及其对华夏文化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一一考证辨析陈寅恪所谓"关中本位政策"的内容和性质:府兵制初期并非是鲜卑部落兵制,其兵农分离改变了内迁北人的镇民府户身份,有利于北族编民化从而融入华夏社会;所谓"八柱国"和"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一类措施,全是宇文泰在创业过程中超压同侪、势逼帝尊的掩耳盗铃手段;李虎家族确曾移镇武川,并同宇文泰家族一道卷入葛荣之乱;宇文泰改西迁有功汉将之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本意是要以首望统领乡兵,而非"以断绝其乡土之思"。这些表明,宇文泰的"关中化"其实是汉化政策,是其北族南徙内迁过程的继续;其改用《周官》要在返本开新,冲击荡涤"魏晋以来门第之政治社会制度风气",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相应,推动了华夏文化更新和社会演进。
施天放[10](2011)在《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研究》文中提出服饰制度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以巩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地位。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服饰具有强烈的女真族特色,在传承与吸纳了汉族服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自成一体的服饰制度。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制定出一系列新制度。清代服饰的定制,始于后金天命初年,形成于崇德年间,鼎盛于乾隆时期。本文通过保留完整的历史文献与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利用历史文献阐释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的发展过程与特点。本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清入关前后皇帝的服饰,主要从皇帝的头衣、体衣、足衣三方面进行叙述并加以分析;第三部分阐述了清入关前后皇后的服饰,主要从皇后的头衣、体衣、足衣三方面进行叙述与分析;第四部分总结归纳了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服饰的颜色、质料、纹饰、款式等几方面突显其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级性、崇天性、艺术性等特点;最后是结语部分。清入关前的帝、后服饰距离我们有三百多年,入关后满族服饰又流传了二百余年。时至今日,它对服饰文化的影响犹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服饰文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与文化,服饰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与传承性。总体上看,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文化,将促进中华民族经济与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我们为什么要“入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为什么要“入关”(论文提纲范文)
(1)观念与热点的转换:清前期政治史研究的道路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大史实的考订及旧史学的奠基作用 |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政治叙史体系的建立 |
三、在史料与史实的考据中建立起问题史学 |
四、重置政治史的叙史原则 |
(3)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
三、 老满文的创制 |
四、 新满文的改制 |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
一、 满语民间文学 |
二、 满语翻译文学 |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蒙古族 |
二、 达斡尔族 |
三、 鄂温克族 |
四、 鄂伦春族 |
五、 赫哲族 |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结论 |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4)艰难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 |
第二章科技泄密者 |
第三章择校 |
第四章名校招生有歧视 |
第五章追求梦想 |
第六章何去何从 |
第七章华人学生不读军校 |
第八章参观圣塔芭芭拉大学 |
第九章公民意识与国家忠诚 |
第十章解雇 |
第十一章困境 |
第十二章艰难抉择 |
第十三章逮捕 |
第十四章改弦易辙 |
第十五章祸根 |
第十六章密利森特的遗愿 |
第十七章起诉 |
第十八章正义之声 |
尾声 |
(5)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1949年前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2.2 1949-1980年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2.3 1980年至今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3 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青少年时代与投袁遇段 |
2.1 家世与早年时代 |
2.2 投袁遇段得赏识 |
2.2.1 投袁遇段 |
2.2.2 随段军中辅佐 |
2.2.3 得段支持留学东瀛 |
第3章 徐树铮与皖系的崛起 |
3.1 辛亥革命中徐树铮助段一造共和,为皖系崛起奠基 |
3.1.1 暗杀吴禄贞,稳定北方局势 |
3.1.2 助段一造共和,为皖系崛起奠基 |
3.2 反袁称帝助段二造共和,皖系统治建立 |
3.2.1 供职陆军部与袁、段矛盾的开始 |
3.2.2 反袁称帝,助段二造共和及皖系统治建立 |
第4章 徐树铮与黎、段府院之争 |
4.1 徐树铮与府院权限之争 |
4.2 徐树铮利用张勋复辟,助段三造共和 |
4.2.1 徐树铮与参战问题之争 |
4.2.2 徐树铮与张勋复辟,助段三造共和 |
第5章 徐树铮与皖系武力统一政策 |
5.1 冯国璋就任总统与皖系武力统一政策的推行与受挫 |
5.2 徐树铮为推行武力统一政策进行打击主和派的努力 |
5.2.1 徐树铮与天津督军团会议 |
5.2.2 徐树铮与奉军入关 |
5.3 武力统一政策继续进行与失败 |
5.3.1 干段组阁,安顿后院 |
5.3.2 武力统一的继续和失败 |
第6章 徐树铮与皖系政治、军事势力的扩张 |
6.1 徐树铮排斥研究系与新国会的成立 |
6.1.1 徐树铮排斥研究系入阁 |
6.1.2 徐树铮与临时参议院的成立 |
6.1.3 徐树铮与安福系的组建 |
6.1.4 徐树铮与新国会选举 |
6.1.5 徐树铮与总统、副总统选举 |
6.2 徐树铮与皖系嫡系军队西北边防军的编练 |
6.2.1 西北边防军的来历 |
6.2.2 西北边防军之训练及对军纪、公文形式的改革 |
6.3 徐树铮收复和治理外蒙,为皖系开辟地盘 |
6.3.1 徐树铮主张西北筹边的历史考察 |
6.3.2 陈毅的撤治交涉及失败 |
6.3.3 徐树铮成功实现外蒙撤治 |
6.3.4 徐树铮治蒙 |
第7章 徐树铮与直皖战争,皖系衰落 |
7.1 直皖战争的酝酿 |
7.1.1 全国范围内反皖同盟形成 |
7.1.2 吴佩孚衡阳撤防北归与徐树铮倒靳云鹏内阁 |
7.1.3 张作霖之虚伪调停和徐树铮、吴佩孚先后被免职 |
7.2 直皖战争爆发与直胜皖败,皖系衰落 |
7.2.1 直皖战争经过与直胜皖败 |
7.2.2 直胜皖败的原因 |
第8章 徐树铮为皖系东山再起而奋斗与皖系灭亡 |
8.1 徐树铮与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建立 |
8.1.1 徐树铮建立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8.1.2 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建立及失败 |
8.2 徐树铮与孙、段联盟的建立 |
8.2.1 直皖战争前与孙中山的联系 |
8.2.2 直皖战争后与孙中山的联络 |
8.3 谋划孙传芳、张作霖、段祺瑞反冯联盟和皖系灭亡 |
8.3.1 海外活动和谋划 |
8.3.2 联络孙传芳及张謇 |
8.3.3 廊坊被害与皖系灭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满族形成的再思考 ——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满族形成问题的研究述评 |
第二节 从认同意识角度重新观照满族的形成 |
第二章 从女真到“满洲” |
第一节 “诸申”共名下的女真语诸部 |
第二节 八旗制与后金统治下女真聚合体的性格 |
第三节 入关前夕的“满洲 |
第三章 冲突与调适:清前期满洲认同的抑制 |
第一节 入关之初的满汉冲突 |
第二节 “满汉一家”的实践 |
第三节 八旗整体性的强化 |
第四章 旗内满汉差异的深化与全面显现 |
第一节 清朝统治的稳固 |
第二节 八旗汉军的边缘化 |
第三节 乾隆时期的汉军出旗为民 |
第五章 “满洲根本”的意涵 |
第一节 “满洲根本”的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的衰落与“满洲根本”的塑造 |
第三节 满洲“根本之地”的保护与神化 |
第六章 满洲人的“世谱化” |
第一节 归旗的行废与满洲人的离散 |
第二节 雍乾时期满洲集体性格的建构 |
第三节 “世谱化”对满洲认同的规范与强化 |
结语及余论:满洲认同的起伏及其历史性质的嬗变 |
结语:满洲认同意识的建构 |
余论:雍乾之后满洲认同的历史变迁 |
一、八旗的衰落与满洲认同的变化 |
二、“改良”“排满”与满洲意识的演进 |
三、辛亥革命后的满族及其民族意识的嬗变 |
引用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汉化论”与“内亚论”各持一端的缺陷谈起 |
二、混淆“统治”与“治理”的界线:“汉化论”与“内亚论”的深层误区 |
三、清朝“二元理政”模式对辽金体制的继承性 |
四、清朝“正统”的多元特性是如何形成的 |
五、藏传佛教何以能成为建构“正统性”的资源 |
六、“一元”统摄“多元”的例证:儒家正统观对边疆战争意义的核心范导作用 |
七、清朝边疆治理模式对前朝的继承性 |
八、对“体用”“文质”观念的思想史诠释:“正统性”也是可以分殊的 |
九、结论 |
(9)宇文泰“关中化”政策及其对华夏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府兵制与内迁北族编民化 |
二、李唐氏族相关问题 |
三、《周官》制度与华夏文化的更新 |
(10)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 |
(二) 前人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方法与结构 |
一、清入关前后皇帝服饰 |
(一) 头衣 |
(二) 体衣 |
(三) 足衣 |
二、清入关前后皇后服饰 |
(一) 头衣 |
(二) 体衣 |
(三) 足衣 |
三、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特点 |
(一) 地域性 |
(二) 传承性 |
(三) 民族性 |
(四) 等级性 |
(五) 崇天性 |
(六) 艺术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我们为什么要“入关”(论文参考文献)
- [1]观念与热点的转换:清前期政治史研究的道路与趋势[J]. 刘凤云. 清史研究, 2015(02)
- [2]解放战争(1948年7月—1949年1月)[J]. 王树增. 当代, 2009(05)
- [3]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艰难抉择[J]. 黄宗之.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6)
- [5]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D]. 曹心宝.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6]论古琴曲《秋鸿》作者[J]. 马如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5(03)
- [7]满族形成的再思考 ——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D]. 孙静. 复旦大学, 2005(07)
- [8]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J]. 杨念群. 清史研究, 2020(04)
- [9]宇文泰“关中化”政策及其对华夏文化发展的影响[J]. 王小甫. 民族研究, 2018(05)
- [10]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研究[D]. 施天放. 长春师范学院,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