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道岔标准化必须首先简统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1](2021)在《J公司安全管理改进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累计已有40座城市率先建成并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208条。而轨道交通的施工建设具有现场环境复杂,工期压力大,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再加上行业发展的增速过快,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者水平有限,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因此该行业目前整体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事故致因理论、行为安全理论,同时参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J公司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环节提出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以解决J公司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公司凭借其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在轨道交通信号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耀眼的成绩背后隐藏着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希望J公司通过参考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改善安全管理,消除公司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同时也期望本研究为同类型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优化提供参考。
梁双双[2](2020)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检算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砟轨道以其能较好的保持轨道几何形位,拥有良好的平顺性、稳定性,使用周期长,维修成本小,结构耐久性强等优势在高速铁路领域应用广泛。近些年,无砟轨道结构也在我国铁路沿线大量铺设。随着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沪杭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等相继开通和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技术已逐步实现系列化、现代化和标准化。这也标志着各类型无砟轨道相应设计检算流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但目前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这块我国大部分设计检算工作还是以人工计算为主,检算报告也是以长篇幅的文字叙述呈现,既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其冗长的计算报告也达不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导致轨道结构设计工作效率低,设计人员不能把更多精力聚焦于方案的优化上。本文针对目前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检算的实际应用问题,对目前我国几种主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了设计流程的梳理、相应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新式计算报告的设计以及软件的开发等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国内主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及相关设计方法和规范流程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ANSYS静力学模块,确定各轨道模型边界条件和结构各层传力关系后,建立了相应的静力学仿真模型。其中,建立模型过程采用APDL语言,实现模型参数化。(2)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将ANSYS有限元软件、Access数据库、Office办公软件以及Python库相结合,开发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检算软件。(3)使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检算软件,以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进行了主体结构的设计检算。获取并分析了该软件生成的表格式计算报告的应用效果,指出该系统对辅助轨道结构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软件需要改进的部分,为下一步的深化研究打下基础。
王修齐[3](2020)在《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及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高速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着复杂系统构成、高强度运行工况、设备服役性能非线性加速退化、大范围运行环境变化以及人因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突发事件的概率显着增加。因此,加强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途中突发事件的研究,了解突发事件的自身特性和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显得既重要又迫切。除此之外,列车运行图调整是列车在运行状态下减少甚至消除突发事件干扰的最佳方法,由于设备故障、环境影响和人为干扰,使得线路通行能力下降、列车到发晚点时常发生,通过智能优化方法及时调整运行图可以减少列车晚点的二次传播,也可以避免人因失误。所以加强对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和突发事件干扰下运行图实时调整优化的研究,对确保列车行驶安全、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有积极作用。本论文以高速铁路为背景,综合国内外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和优化调整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高速铁路的特点,分析了高速列车在运行途中遭遇的各类突发事件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运行调整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新型混合群智能算法,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总结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同时收集整理列车运行故障、干扰等方面的数据。(2)针对高速铁路系统,分析了突发事件对运行图的影响以及常见突发事件的诱因,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基于铁路事件写实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车辆故障、车载设备故障、线路故障、供电设备故障、通信信号设备故障、自然环境干扰、人为干扰和调度监测设备故障八类;针对每类事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到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和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森林模型,建立突发事件对晚点列车的危害度预测模型,通过晚点列车数表示不同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并得出对突发事件危害度造成影响的各个因素的重要度排序。(3)针对我国高速铁路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行车组织特点,研究限速类突发事件与初始晚点双重影响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在传统替换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划分速度等级和区间将追踪间隔时间转化为空闲区间数,实现列车运行调整。在目标函数设置过程中引入可接受最大晚点的概念,定义列车在终点站总到达晚点的计算公式,最大程度降低列车二次晚点和早点列车的影响。(4)针对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自身特征,提出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完成模型求解;针对传统蚁群算法的固有缺点,设计细菌觅食—蚁群算法,在蚁群迭代过程中引入细菌觅食算法的趋化、复制、迁徙操作,将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性与细菌觅食算法的全局、高效收敛性相结合,优势互补,得到高效的混合智能求解算法。(5)以京沪高铁“北京南-泰安”下行线路的列车运行数据为背景,设置不同的限速类突发事件干扰场景,分析有无初始晚点、限速干扰持续时间、影响区间数和限速等级对列车总晚点的影响,同时比较细菌觅食—蚁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求解性能。结果表明,1)不同影响因素对列车总到达晚点的影响程度均不同;2)与蚁群算法相比,细菌觅食—蚁群算法所需要的求解时间更短,得到的解更优。图60幅,表28个,参考文献71篇。
龚晓叶[4](2020)在《主制造商网络站位对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是制造强国战略之重要着力点。复杂产品系统是指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量大,并具有小批量及定制化生产特点的产品、系统、网络和设施,如高铁、大飞机、大型船舶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使其在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上显着异于大规模制成品。技术标准化是降低复杂性的重要途径。标准化设计可使复杂产品系统内部的模块化程度更高、技术兼容性更强,有利于提升系统整体开发效率。复杂产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资本密集、定制化等属性特征,这使得它的标准化呈现出与一般制造业的标准化不同的特征,然而现有研究还较少展开专门的分析。“主制造商-供应商”是复杂产品系统开发的主要形式。其中,主制造商负责产品总体架构设计、少数核心部件开发、模块集成、产品组装及交付,其相关能力形成机理是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中的关键研究问题。作为参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最核心主体,主制造商面临技术复杂性的挑战也最大。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是主制造商主导复杂产品系统研发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是指在实现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标准化这个过程中,主制造商主导某项技术标准实现的能力。主制造商对该能力的掌握与否和大小程度,直接关系着系统的顺利开发与创新。尽管相关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已逐渐认识到该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却较少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背景下展开针对性地分析。主制造商的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如何形成、积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相关内在机理尚未明确。鉴于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为了填补上述研究空缺,本文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理论、创新网络治理理论、技术标准经济分析、社会资本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等理论基础,并综合运用共词分析法、演化博弈论、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计量回归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探索。首先,明确以下问题:其一,归纳复杂产品系统标准化的特点;其二,梳理主制造商的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其三,分析复杂产品系统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及主制造商在其中的站位。结果显示复杂产品系统的标准化更具系统性、综合性更高、专用性更强,更强调合作;主制造商的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形成和积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合作创新网络是重要的知识和影响力来源,资源的整合是重要的内在机制,技术环境是不可忽视的权变因素;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是合作关系的缔结和解散的结果,主制造商网络站位也会随着时间所变化,并呈现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和中介两类位置。在上述基础上,展开本文核心研究部分——将网络站位、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技术环境三者置于同一研究框架,分析主制造商的网络站位如何影响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及技术环境的调节效应。以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245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9310条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并从中筛选出30家主制造商为样本,从收益—成本视角,基于知识整合与影响力机制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站位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主制造商度中心性、结构洞均对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但二者内在机理有所区别。技术复杂性、技术多样性、技术动荡性均会减弱度中心性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倒U型影响,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增强结构洞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倒U型影响,另外,实证结果还进一步支持了技术复杂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技术动荡性均兼具“激励”和“阻碍”的双刃剑作用。研究结论兼具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从理论上讲,本研究从网络化学习与合作出发,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形成机理框架,深化了复杂产品系统标准化发展机理研究,补充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相关研究存在的空缺;为理解网络站位与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拓展了标准化研究对象的边界。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研究结论有助于主制造商根据目标技术标准类型的不同,实施更为高效的网络站位战略导向、合理投入网络资源、开展合作创新与标准化工作;其次,还有助于主制造商根据自身的技术掌控优势以及所处的外部技术环境,更好地发挥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效用,以此提升自身的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再次,研究结论还进一步指出主制造商在开展以技术标准化为目的的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重要作用;最后,研究还有助于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李传龙[5](2019)在《4400马力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转向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以后,国内内燃机车成功搭建了以HXN3、HXN5型机车为代表的6000马力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技术平台,在世界范围内,4000马力等级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由于功率等级适中、编组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为满足中国铁路货运内燃机车多样性需求,4400马力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的研制已被列为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课题项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6000马力内燃机车转向架和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转向架技术平台,采用内燃、电力通用化设计思想,设计了一款4400马力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用转向架,实现了将转向架的关键部件驱动装置和车轮毛坯由电力机车应用到内燃机车,通过参数优化,确定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2)根据转向架构架的受力特点,建立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据UIC615-4和TB/T 2368标准,对建立的转向架构架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强度和模态分析,通过对电机吊座等部位的结构优化,最终构架静强度满足标准的要求。构架疲劳强度考核采用ERRI B12/RP 17提供的钢材疲劳极限图,构架疲劳强度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利用Block Lanczos法,消除构架刚体位移,得到构架前6阶模态频率,构架第1阶模态频率为24.54Hz,振型为构架扭转振动。(3)根据4400马力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及转向架的总体方案及参数选取,使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进行动力学仿真。建立了分析模型,依据TB/T2360、GB5599和UIC518等标准,研究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非线性临界速度、垂向和横向平稳性以及动态曲线通过性能,优化了一系横向定位刚度和垂向刚度及各减振器阻尼。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机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可以达到200km/h,在一般线路上,机车前司机室的垂向平稳性指标3.0,横向平稳性指标3.0。通过对300m和600m半径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分析,机车以70km/h速度通过300m半径曲线时,机车轮对最大横向力为90k N,最大脱轨系数0.59,最大轮重减载率0.64,均低于相应限制值,机车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钟志旺[6](2019)在《铁路道岔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铁路道岔是不定期间歇性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铁路线路中数量多,转换频繁、失效率高、故障预防难度大,直接影响行车效率和行车安全。当前周期性计划修,有如下不足:即将出现故障的道岔难以获得优先检修;过剩修问题难以避免,甚至导致“修出来的故障”;劳动效率难以提高;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大。铁路道岔实行预防修将是发展方向。实施预防修的前提是要尽可能及时准确地评估预测道岔的健康状态。当前,提高道岔运用质量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仍以故障后的诊断为主,面向预防修的道岔健康状态划分、评估基准、参数采集、预测方法等方面,既有研究尚少且理论方法研究的深度也仍有不足。本论文针对实施道岔预防修所需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理论,研究并在现场验证了铁路道岔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面向预防修将道岔状态划分为故障、亚健康和健康三个健康等级;加入时间因素提出了对应的四个检修等级划分,试验总结出了边界参数。基于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特征提取,提出基于曲线相似度和道岔转换时长的健康评估与预测方法,建立综合评估指标Index与皮尔逊相关系数rxy和欧氏距离dxy之间的关系式,形成了评估道岔转换过程劣化程度的数值标准。2.通过表示缺口标记方式,解决了直接拍摄道岔表示缺口时图像边界因受污染而影响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CMOS面阵技术的自适应灰度门限图像边界识别算法,提高了道岔表示缺口大小识别精度。提出基于概率潜在语义(PLSA)道岔故障特征数据识别方法,通过词项挖掘其语义上的关联性,提高了道岔历史数据的利用率。3.从分析具有转换过程典型代表意义的ZYJ7型道岔转换过程参数曲线形态特征出发,提出基于众值分析识别转换中间阶段和两端参数的方法,提高了道岔转换过程启动、转换和检查三个阶段划分的准确度。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道岔转换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细化健康状态评估,为道岔精细化检修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4.针对道岔故障数据为小样本和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在数量上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用支持向量机(SVM)和支持向量描述(SVDD)分别评估道岔健康状态;针对道岔周期性调整、受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和时序传递性等特征,用多项式回归、多元回归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分别预测健康状态变化趋势。基于预测结果得出的检修优先级建议列表,为道岔预防修提供了有效参考。
李玉平[7](2018)在《重载铁路道岔应用实践与维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重载铁路道岔现场使用情状,一方面通过对比新型道岔和旧型道岔曲尖轨现场应用实践性能,显示出新型道岔曲尖轨能显着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重载铁路现有的维修技术和管理体制进行剖析和思考,提出相应地优化建议和措施。本文先从国内外重载道岔研究现状着手,掌握国外重载道岔优化技术及国内重载道岔研究成果。接着对重载道岔常见的病害类型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其次,把研制新型重载道岔常用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及指标进行梳理。同时再着重采用现场调研、磨耗测量、数据分析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借助轮轨型面测量仪miniprof,对大同南站36号岔位试验道岔曲尖轨磨耗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与现场旧型道岔曲尖轨磨耗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分析,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新型道岔曲尖轨能大幅延长道岔使用寿命。最后针对重载铁路当前在维修技术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措施,从而为从事重载铁路道岔维修养护的工务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谢金鑫[8](2017)在《高速动车组典型运用工况识别技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组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由于高速动车组的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动车组出行,但是高速动车组的疲劳可靠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建立符合中国运用条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载荷谱是高速动车组关键部件可靠性设计和疲劳强度评价的关键,识别高速动车组的运用工况是大规模分析不同工况下的载荷谱特性的前提。本文对中国中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动应力、载荷信号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有以下三点:(1)对中国标准动车组进行线路测试,采集车体和转向架构架的动应力、载荷、加速度和陀螺仪信号,对信号进行前处理,包括未调平衡处理、去除信号零点漂移、剔除异常信号和滤波处理,再对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选出去噪效果最优的小波基函数和阈值获取函数组合,去掉信号大部分的随机噪声。(2)选择时频联合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更多的表示出信号的细节特征,使用小波包分解、连续小波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提出了五种信号特征提取的方法。针对道岔、制动、交会、隧道和速度级这五种工况,分别选取出对以上工况响应明显的测点信号,再使用一种或者多种适合的特征提取方法,表示出每种工况的特征。使用三向陀螺仪的信号,通过信号的时域特征识别出曲线的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曲线超高值,识别误差基本保持在15%以下,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3)根据提取出的特征,构建出每种工况的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选择BP神经网络分别对每种工况进行识别。选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消除网络随机生成初始阈值和权值的影响,避免网络的训练陷入局部极小值,可提高识别正确率。优化之后道岔、制动、交会、隧道这四种工况的识别正确率都是在85%以上,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速度级的识别正确率偏低,特征提取方法还有待改进。
杨东升[9](2016)在《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是目前铁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是轮轨关系的重点课题。优化道岔结构,提高动车组过岔平顺性是高速道岔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以上研究需求,本文分析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通过轮轨动力学计算,分析动车组通过高速道岔辙叉的轮轨动力响应,根据计算结果对高速道岔辙叉结构进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搜集相关文献。文献资料内容包括: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高速道岔的发展历史,现阶段使用的主型高速道岔的结构特点与关键技术;轮轨动力学分析手段的发展路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间、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成果。2.利用NUCARS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动车组-道岔模型。车辆模型为CRH2系列动车组;道岔模型以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为基础,用于探究辙叉结构的优化思路。3.心轨结构优化。分析了藏尖结构、降低值、心轨顶面纵坡对车辆通过辙叉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的优化方案,在心轨顶宽15mm、35mm、40mm断面设置3.0mm、0.4mm、0.0mm的降低值。4.翼轨结构优化。分析了翼轨最高点位置与抬高值对车辆通过辙叉产生的影响。在原有客专线42号道岔辙叉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心轨宽45mm断面处,将翼轨抬高1.6mm的辙叉优化方案。
王树国[10](2014)在《延长重载道岔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载铁路轴重和运量的提高给轨道设备,特别是道岔带来严峻挑战,重载道岔的曲尖轨、辙叉磨耗快,伤损多,寿命短,更换频繁,一方面给工务维修造成沉重负担,另一方影响了铁路运营,成为重载铁路轨道的最短板。本文以延长重载道岔曲尖轨和辙叉使用寿命为研究方向,结合国家和铁道部相关科研项目,在总结和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延长重载道岔及其部件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并依托大秦铁路27t轴重12号重载道岔和朔黄铁路30t轴重12号重载道岔的试制、试铺和试验,实践并验证了上述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系统分析总结了国外重载道岔应用情况、结构特点及为延长使用寿命而研发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外重载道岔理论研究、结构设计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统计分析了尖轨及辙叉的使用寿命,掌握了道岔伤损种类和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总结出重载道岔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提出发展重载道岔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采用NUCARS软件建立了30t轴重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耦合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运用该仿真模型指导道岔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理论验证。(3)研究并实践了直曲组合型曲尖轨技术。分析了既有道岔曲尖轨的磨耗特性,探明了曲尖轨寿命短的原因,提出延长曲线尖轨前端直线段长度和加宽尖轨来提高尖轨耐磨性的研究思路。新尖轨采用相离半切线线型,相离量突破性的增大至40.8mm,在尖轨轨头宽66.8mm处作切线,尖轨前端直线段长度为5439mm,是原曲尖轨前端直线段长度的2倍。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仿真数据表明,该设计可显着减小作用在尖轨前端的横向力及磨耗指标,从而改变尖轨磨耗特性,延长尖轨使用寿命。(4)研究并实践了切削基本轨加宽尖轨技术。运用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尖轨加宽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在保证直侧向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12号道岔基本轨最大刨切量、刨切起始和终止位置,尖轨藏尖量等结构设计参数。采用直曲组合型曲尖轨技术和切削基本轨以加宽尖轨技术的12号道岔铺设于大秦铁路进行了尖轨磨耗和寿命观测试验。长期磨耗测试数据表明:新尖轨最大磨耗发生在尖轨宽60~70mm断面,表现出和既有曲尖轨不同的磨耗特性,新尖轨使用寿命是既有曲尖轨的3~4倍。(5)基于轮轨匹配优化设计了心轨降低值和翼轨抬高值并进行了实践。本文实测了一定数量的大包铁路和朔黄铁路正在使用的机车车辆踏面,并根据实测数据生成了“实测磨耗型踏面”用以指导辙叉设计。根据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综合考虑LM型踏面和“实测磨耗型踏面”的要求,优化了心轨降低值和翼轨抬高值。新型辙叉在大秦铁路进行了试验,磨耗数据表明新型辙叉心轨和翼轨同步磨耗,匹配良好。(6)优化了固定型辙叉心轨和翼轨轨顶轮廓并进行了实践。根据轮轨匹配优化设计了固定型辙叉心轨和翼轨顶面轮廓。优化后接触应力可降低至原接触应力的54%,可减少辙叉心轨和翼轨在辙叉使用早期的磨耗。(7)研究并实践了固定型辙叉心轨加宽技术。根据辙叉参数计算原理和公式,基于中国机车及车辆轮对尺寸和容差,计算和建议了新的辙叉及护轨各部间隔尺寸,特别是修订了固定型辙叉查照间隔。通过长期观测试验证明了推荐辙叉参数的正确性。以建议的辙叉参数为基础,设计了心轨加宽辙叉。心轨加宽后,心轨轨头宽10mm至40mm断面承载面积可增加32%。对上述辙叉参数和心轨加宽技术,运用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在朔黄铁路铺设了多组采用心轨加宽技术的固定型辙叉,采用轮轨型面测量仪Miniprof对辙叉心轨和翼轨的磨耗特性和使用寿命进行了长期观测,测试结果表明心轨加宽可显着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8)设计和制造了60kg/m和75kg/m钢轨12号固定型辙叉单开道岔,在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各铺设了2组并进行了30t轴重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综合试验及尖轨与辙叉使用寿命长期观测。通过新型道岔和原道岔使用寿命的比较,验证了重载道岔结构优化技术和相关设计方法在延长曲尖轨和固定型辙叉使用寿命方面的作用。
二、实现道岔标准化必须首先简统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道岔标准化必须首先简统化(论文提纲范文)
(1)J公司安全管理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 |
1.1.2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事故频发 |
1.1.3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施工安全风险大 |
1.1.4 J公司安全生产形式严峻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综述 |
2.1.2 行为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
2.1.3 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综述 |
2.1.4 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
2.2 相关理论、方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
3 J公司安全管理问题现状分析 |
3.1 J公司现行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
3.2 J公司安全管理问题的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实施流程 |
3.2.2 调查的前期准备 |
3.2.3 问卷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3.2.4 实地考察的设计与实施 |
3.3 J公司安全管理问题总结分析 |
3.3.1 计划环节的问题 |
3.3.2 执行环节的问题 |
3.3.3 检查环节的问题 |
3.3.4 改进环节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J公司安全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
4.1 人员管理的改进对策 |
4.1.1 做好岗前三级安全教育 |
4.1.2 加强员工应急心理素质 |
4.1.3 逐级将安全指标落实到个人 |
4.2 设备管理的改进对策 |
4.2.1 加强对设备、物资的检查 |
4.2.2 开发信息化平台提升安全培训质量 |
4.3 作业环境管理的改进对策 |
4.3.1 进行作业环境风险识别与管控 |
4.3.2 推行作业场所5S管理 |
4.4 安全管理方法的改进对策 |
4.4.1 优化文件管理体系 |
4.4.2 制定过程监控指标 |
4.4.3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
4.4.4 提高行车高风险作业的审批权限 |
4.4.5 加强安全问题闭环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司安全管理现状调研 |
附录B 新员工入职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正式员工□ 实习员工□)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检算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法及规范研究现状 |
1.2.3 铁路相关设计软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无砟轨道设计方法 |
2.1 各类无砟轨道的设计检算内容 |
2.2 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选择 |
2.2.1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
2.2.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
2.3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
2.3.1 主体结构荷载特性及计算方法 |
2.3.2 主体结构荷载组合 |
2.4 列车荷载弯矩计算方法 |
2.4.1 板式无砟轨道弯矩计算模型 |
2.4.2 双块式无砟轨道弯矩计算模型 |
2.5 其他附属结构相关计算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砟轨道设计检算软件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软件总体设计 |
3.2.1 软件结构设计 |
3.2.2 软件功能分析 |
3.2.3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3.3 程序框图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库开发工具及Python的数据访问技术 |
3.4.2 数据需求分析 |
3.4.3 概念结构设计 |
3.4.4 逻辑结构设计 |
3.4.5 物理结构设计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软件应用及设计案例 |
4.1 软件搭建平台的选择 |
4.1.1 计算机语言选择 |
4.1.2 CAE平台的选择 |
4.2 软件功能实现及演示 |
4.2.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主结构设计检算软件的特点 |
4.2.2 系统登陆模块 |
4.2.3 系统主界面 |
4.2.4 新建工程项目 |
4.2.5 数据基础操作模块 |
4.2.6 调用ANSYS平台接口设置 |
4.2.7 数据的处理 |
4.2.8 结构设计计算报告书生成 |
4.2.9 其他功能模块 |
4.3 设计案例 |
4.3.1 结构计算参数拟定 |
4.3.2 报告效果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及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铁路突发事件研究现状 |
1.2.2 列车运行图调整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影响分析 |
2.1 高速铁路系统 |
2.2 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概述 |
2.2.1 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点 |
2.2.2 突发事件和运行图的关系 |
2.2.3 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诱因分析 |
2.2.4 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分类 |
2.3 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自身特征分析 |
2.3.1 突发事件历史数据统计及分类 |
2.3.2 各类突发事件发生频率分布 |
2.3.3 各类突发事件持续时间分布 |
2.3.4 各类突发事件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
2.4 突发事件对晚点列车的危害度分析 |
2.4.1 晚点列车数统计 |
2.4.2 突发事件危害度预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突发事件干扰下列车调整优化模型 |
3.1 概念介绍及问题描述 |
3.2 CTCS-3级列控系统与准移动式闭塞 |
3.3 列车限速运行 |
3.3.1 限速问题简述 |
3.3.2 限速影响参数 |
3.4 列车初始晚点 |
3.4.1 初始晚点简述 |
3.4.2 初始晚点时长 |
3.5 替换图理论概述 |
3.6 采用CTCS-3列控系统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模型 |
3.6.1 模型假设 |
3.6.2 相关参数定义 |
3.6.3 目标函数 |
3.6.4 约束条件 |
3.7 本章小结 |
4 突发事件干扰下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研究 |
4.1 列车运行调整算法概述 |
4.2 蚁群算法概述 |
4.2.1 算法起源 |
4.2.2 算法特点 |
4.2.3 算法流程 |
4.3 蚁群算法存在问题 |
4.4 细菌觅食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 |
4.4.1 细菌觅食算法概述 |
4.4.2 细菌觅食-蚁群算法的可行性 |
4.4.3 BFO-ACO算法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线路参数设置 |
5.2 初始晚点参数设置 |
5.3 案例验证 |
5.3.1 案例设置 |
5.3.2 限速和初始晚点的综合影响分析 |
5.3.3 算法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主制造商网络站位对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复杂产品系统主制造商 |
1.2.2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标准化 |
1.2.3 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 |
1.2.4 主制造商的网络站位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复杂产品系统理论 |
2.1.2 创新网络治理理论 |
2.1.3 技术标准经济分析 |
2.1.4 社会资本理论 |
2.1.5 知识基础理论 |
2.2 复杂产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技术复杂性相关研究 |
2.2.2 产品复杂性研究聚类 |
2.2.3 组织复杂性研究聚类 |
2.2.4 其他相关研究 |
2.2.5 复杂产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
2.3 技术标准化研究文献分析 |
2.3.1 基于共词分析的技术标准化文献分析方法 |
2.3.2 技术标准化主题学术关注度及其刻画 |
2.3.3 技术标准化研究共词网络生成及其结构演化 |
2.3.4 技术标准化研究关键词聚类与热点主题演化路径 |
2.3.5 技术标准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
2.4 网络站位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复杂产品系统技术标准化中主制造商的主导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3.1 复杂产品系统技术标准化过程中主制造商的主导作用 |
3.1.1 复杂产品系统技术标准化过程演化博弈 |
3.1.2 主制造商在技术标准化中的主导作用机理 |
3.2 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形成机理 |
3.2.1 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内涵与刻画 |
3.2.2 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形成的双螺旋模型 |
3.3 主制造商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影响因素 |
3.3.1 基于内容分析的影响因素提取方法 |
3.3.2 影响因素提取结果 |
3.4 研究的概念模型 |
第4章 主制造商网络站位影响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机理 |
4.1 复杂产品系统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生成与演化 |
4.1.1 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生成 |
4.1.2 产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 |
4.2 主制造商网络站位的内涵与维度 |
4.2.1 网络站位的内涵 |
4.2.2 网络站位的刻画维度 |
4.3 度中心性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影响 |
4.4 结构洞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影响 |
4.5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5章 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机理 |
5.1 内部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
5.1.1 技术多样性的调节作用 |
5.1.2 技术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
5.2 外部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
5.2.1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调节作用 |
5.2.2 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样本选择 |
6.1.2 数据来源 |
6.2 变量定义与测度 |
6.2.1 因变量 |
6.2.2 自变量 |
6.2.3 调节变量 |
6.2.4 控制变量 |
6.3 数据分析 |
6.3.1 模型说明与估计 |
6.3.2 描述性统计与VIF值分析 |
6.3.3 实证模型回归结果 |
6.4 实证结果讨论 |
6.4.1 网络站位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影响 |
6.4.2 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
第7章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发现及进一步讨论 |
7.1.1 目标技术标准类型与网络站位种类紧密相关 |
7.1.2 最优网络站位依赖于主制造商内外部技术环境 |
7.2 管理启示 |
7.2.1 目标技术标准类型需匹配不同种类的网络站位导向 |
7.2.2 应结合内外部技术环境现状制定技术标准化战略决策 |
7.2.3 充分重视强关系网络对隐性知识的传递作用 |
7.3 政策建议 |
7.3.1 利用政府平台优势引导产业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
7.3.2 持续改善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技术标准发展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5)4400马力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转向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向架总体方案设计 |
2.1 转向架功能要求及难点 |
2.1.1 转向架功能要求 |
2.1.2 转向架设计难点 |
2.2 转向架方案设计 |
2.2.1 构架 |
2.2.1.1 构架设计原则 |
2.2.1.2 构架形式选择 |
2.2.1.3 构架组成 |
2.2.2 轮轴驱动系统 |
2.2.2.1 轮轴驱动系统的设计原则 |
2.2.2.2 轮轴驱动系统悬挂方式选择 |
2.2.2.3 轮轴驱动系统方案 |
2.2.3 悬挂系统 |
2.2.3.1 一系悬挂装置 |
2.2.3.2 二系悬挂装置 |
2.2.4 牵引装置 |
2.2.4.1 牵引装置方案选择 |
2.2.4.2 牵引装置布置方案 |
2.2.5 基础制动装置 |
2.2.5.1 基础制动装置选择 |
2.2.5.2 基础制动装置布置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向架关键部件性能仿真分析 |
3.1 结构性能仿真基本理论 |
3.1.1 结构静强度分析方法 |
3.1.2 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
3.1.3 结构模态分析方法 |
3.2 构架主要参数及有限元模型 |
3.2.1 基本计算参数 |
3.2.2 构架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3 构架基本计算载荷 |
3.2.3.1 超常载荷 |
3.2.3.2 主要运营载荷 |
3.2.3.3 特殊运营载荷 |
3.2.4 构架位移边界条件 |
3.3 构架结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 |
3.3.1 静强度评定标准 |
3.3.2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构改进 |
3.4 构架疲劳强度评估 |
3.4.1 疲劳强度评定标准 |
3.4.2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构改进 |
3.5 构架结构模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刚体整车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机车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及评价标准 |
4.2 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
4.3 机车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4.4 机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 |
4.4.1 机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 |
4.4.2 一系横向刚度的影响 |
4.4.3 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的的影响 |
4.5 机车的垂向及横向平稳性分析 |
4.5.1 机车的垂向平稳性计算 |
4.5.2 机车的横向平稳性计算 |
4.6 有关悬挂参数的优化 |
4.6.1 一系横向定位刚度的影响 |
4.6.2 一系垂向刚度的影响 |
4.6.3 一系垂向阻尼的影响 |
4.6.4 二系横向阻尼的影响 |
4.6.5 二系纵向阻尼的影响 |
4.7 机车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
4.7.1 半径300m曲线通过性能 |
4.7.2 半径600m曲线通过性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铁路道岔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道岔特点与运用需求分析 |
1.1.2 道岔检修方式发展与技术现状 |
1.2 道岔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研究应用现状 |
1.2.1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
1.2.2 道岔健康状态评估预测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拟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1 拟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拟采用的预测方法理论分析 |
1.4.1 多项式回归预测理论与运用分析 |
1.4.2 多元回归预测理论与运用分析 |
1.4.3 LSTM预测理论与运用分析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道岔健康机理及评估指标 |
2.1 道岔基本特性分析 |
2.1.1 道岔结构分析 |
2.1.2 道岔转换过程分析 |
2.2 道岔健康等级划分 |
2.2.1 健康等级的定义研究 |
2.2.2 健康等级分类与边界参数研究 |
2.3 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的检修等级划分 |
2.3.1 基于道岔健康状态的检修等级分析 |
2.3.2 道岔检修等级边界参数研究 |
2.4 道岔健康致因参数及数据来源分析 |
2.5 道岔健康评估基准 |
2.5.1 评估基准的选取分析 |
2.5.2 基准曲线形成方法研究 |
2.6 道岔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2.6.1 基于曲线相似度的评估方法 |
2.6.2 基于转换时长变化的评估方法 |
2.6.3 综合评估指标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道岔健康参数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 道岔健康参数采集 |
3.1.1 室内参数采集 |
3.1.2 室外参数采集 |
3.2 基于CMOS的道岔表示缺口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采集方案 |
3.2.2 自适应门限的图像边界识别算法 |
3.3 基于PLSA的历史数据特征提取方法 |
3.3.1 记录数据特征分析 |
3.3.2 PLSA故障特征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道岔转换过程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4.1 道岔转换过程阶段特征分析与识别 |
4.1.1 道岔转换过程数据特征分析 |
4.1.2 基于众数的转换过程数据分段 |
4.2 基于综合指标的转换过程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4.2.1 启动过程异常评估与检修策略 |
4.2.2 转换过程异常评估与检修策略 |
4.2.3 检查过程异常评估与检修策略 |
4.2.4 细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道岔整体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 |
5.1 基于SVM的道岔故障检测方法 |
5.1.1 理论基础 |
5.1.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检测 |
5.1.3 数据验证 |
5.2 基于SVDD的道岔故障检测方法 |
5.2.1 理论基础 |
5.2.2 故障特征 |
5.2.3 基于SVDD的道岔健康评估 |
5.2.4 实验设计与数据验证 |
5.3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健康状态预测 |
5.3.1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转换状态预测 |
5.3.2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转换时长预测 |
5.3.3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转换综合指标预测 |
5.3.4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表示缺口预测 |
5.3.5 预测结果检验与评价 |
5.4 基于多元回归的健康状态预测 |
5.4.1 基于多元回归的转换状态预测 |
5.4.2 基于多元回归的转换时长预测 |
5.4.3 基于多元回归的表示缺口预测 |
5.4.4 预测结果检验与评价 |
5.5 基于LSTM的健康状态预测 |
5.5.1 基于LSTM的转换状态预测 |
5.5.2 基于LSTM的转换时长预测 |
5.5.3 基于LSTM的转换综合指标预测 |
5.5.4 基于LSTM的表示缺口预测 |
5.5.5 预测结果检验与评价 |
5.6 基于健康状态评估的预防修运用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重载铁路道岔应用实践与维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重载道岔技术发展现状 |
1.3 国内重载道岔技术研究成果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我国重载道岔常见病害类型及分析整治 |
2.1 几何尺寸 |
2.2 转辙部分 |
2.3 导曲部分 |
2.4 辙叉部分 |
2.5 其他病害 |
2.6 小结 |
3 新型重载道岔应用实践性能 |
3.1 主要技术性能 |
3.2 新型试验道岔基本情况 |
3.3 新型道岔曲尖轨应用性能情况 |
3.4 旧型与新型曲尖轨磨耗情况对比分析 |
4 重载铁路线路和道岔维修技术及优化创新 |
4.1 维修现状 |
4.2 道岔维修整治方法和优化建议 |
4.3 维修体制存在问题 |
4.4 维修体制优化方向及措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附录2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速动车组典型运用工况识别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预期成果及目标 |
2 中国标准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车体载荷、动应力测试 |
2.1 载荷测试方法 |
2.2 动应力测试方法 |
2.3 实验设备及线路条件 |
2.4 信号前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信号小波去噪 |
3.1 离散小波变换 |
3.2 振动信号模拟方法 |
3.3 小波基函数选择 |
3.4 阈值获取函数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典型运用工况信号特征提取 |
4.1 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建立 |
4.1.1 小波包分解 |
4.1.2 连续小波变换 |
4.1.3 Hilbert-Huang变换 |
4.2 不同工况信号特征提取 |
4.2.1 道岔工况 |
4.2.2 制动工况 |
4.2.3 交会、隧道工况 |
4.2.4 速度级工况 |
4.3 曲线参数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5 BP神经网络工况识别 |
5.1 特征向量建立 |
5.2 BP神经网络设计 |
5.3 粒子群算法优化 |
5.4 工况识别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速道岔的发展 |
1.3 单开道岔辙叉技术的发展 |
1.4 车辆 - 轨道动力学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动车组—道岔模型 |
2.1 NUCARS软件简介 |
2.2 动车组车辆模型 |
2.3 轮轨接触模型 |
2.4 高速道岔辙叉模型 |
2.5 辙叉结构性能评价指标 |
3 辙叉心轨结构优化 |
3.1 辙叉结构问题分析 |
3.2 心轨降低值优化 |
3.3 小结 |
4 辙叉翼轨结构优化 |
4.1 翼轨抬高控制断面的设置 |
4.2 翼轨抬高值比选 |
4.3 优化效果评估 |
4.4 优化辙叉结构最终方案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英文详细摘要 |
(10)延长重载道岔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载道岔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重载道岔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重载道岔研究现状 |
1.3 车辆-道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车辆-道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车辆-道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2 重载车辆—道岔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与仿真模型 |
2.1 重载货车构造与动力学模型 |
2.1.1 重载货车构造 |
2.1.2 重载货车动力学模型 |
2.2 轮轨接触模型 |
2.2.1 轮轨型面拟合 |
2.2.2 轮轨接触点和接触参数 |
2.2.3 轮轨滚动接触及蠕滑力 |
2.3 道岔动力学模型 |
2.3.1 钢轨型面变化模拟 |
2.3.2 道岔线型与结构 |
2.3.3 连接 |
2.3.4 钢轨振动模型 |
2.4 动力学参数 |
2.4.1 车辆参数 |
2.4.2 道岔参数 |
2.4.3 轮轨踏面 |
2.5 NUCARS 仿真程序 |
2.6 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模型验证 |
2.7 动力学评价指标 |
3 延长道岔尖轨使用寿命的仿真与试验 |
3.1 “直曲组合型”曲线尖轨技术与仿真计算 |
3.1.1 “直曲组合型”曲线尖轨方案选型与结构设计 |
3.1.2 30T轴重货物列车直侧向过岔的动力学响应 |
3.2 切削基本轨加宽尖轨技术与仿真计算 |
3.2.1 切削基本轨加宽尖轨方案选型与结构设计 |
3.2.2 30T轴重货物列车直侧向过岔动力学响应 |
3.3 新型曲线尖轨使用寿命试验 |
3.3.1 迁安北站 17 号岔位 75KG/M钢轨 12 号道岔曲尖轨磨耗特性 |
3.3.2 大同南站 36 号岔位 60KG/M钢轨 12 号道岔曲尖轨磨耗特性 |
3.3.3 新型曲尖轨与既有曲尖轨磨耗特性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4 固定型辙叉心轨和翼轨顶面轮廓设计及仿真与试验 |
4.1 固定型辙叉轮轨匹配几何分析 |
4.1.1 心轨与翼轨轨顶承载区域几何分析 |
4.1.2 车轮通过辙叉的走行轨迹与轮轨接触 |
4.2 重载铁路“实测磨耗型踏面”分析 |
4.2.1 大包铁路“实测磨耗型踏面” |
4.2.2 朔黄铁路“实测磨耗型踏面” |
4.3 固定型辙叉心轨和翼轨轨顶轮廓优化设计 |
4.3.1 心轨与翼轨轨顶轮廓优化设计 |
4.3.2 心轨降低与翼轨抬高值的优化设计 |
4.4 新型辙叉仿真计算 |
4.4.1 辙叉心轨及翼轨接触应力计算 |
4.4.2 30T轴重货物列车通过辙叉的仿真分析 |
4.5 新型辙叉心轨与翼轨磨耗试验 |
4.5.1 迁安北站 75KG/M钢轨 12 号道岔高锰钢组合辙叉磨耗特性 |
4.5.2 大同南站 12 号道岔合金钢组合辙叉磨耗特性试验 |
4.6 小结 |
5 固定型辙叉心轨加宽技术及仿真与试验 |
5.1 固定型辙叉查照间隔标准值的研究 |
5.1.1 查照间隔标准值计算分析 |
5.1.2 查照间隔标准值的试验验证 |
5.2 固定型辙叉心轨加宽设计与仿真分析 |
5.2.1 心轨加宽设计 |
5.2.2 30T轴重货物列车直侧向过岔的仿真计算 |
5.3 新型辙叉安全性试验 |
5.4 新型辙叉磨耗特性测试与使用寿命试验 |
5.5 小结 |
6 重载道岔动力学性能试验 |
6.1 重载道岔安全性分析 |
6.2 重载道岔稳定性分析 |
6.3 重载道岔振动特性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2 学位论文数据采集页 |
详细摘要 |
四、实现道岔标准化必须首先简统化(论文参考文献)
- [1]J公司安全管理改进对策研究[D]. 张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检算软件设计与实现[D]. 梁双双.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高速铁路运营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及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研究[D]. 王修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主制造商网络站位对其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影响研究[D]. 龚晓叶. 湖南大学, 2020
- [5]4400马力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转向架设计[D]. 李传龙.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6)
- [6]铁路道岔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D]. 钟志旺.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7]重载铁路道岔应用实践与维修技术的研究[D]. 李玉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8(12)
- [8]高速动车组典型运用工况识别技术与方法研究[D]. 谢金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9]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D]. 杨东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1)
- [10]延长重载道岔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树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