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壳素/聚氨酯共混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世蕾[1](2021)在《淀粉/聚酯全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十年中,不可降解的废弃石油基塑料,特别是包装薄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环境问题。为了减少传统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用于包装的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淀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天然聚合物,因为它具有低成本,来源广泛,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可以在包装领域取代传统的塑料。然而,淀粉膜较差的机械性能和耐湿性严重限制了它们作为商业包装材料的应用。本文采用三层共挤吹膜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内外层配方,适当调节内层和外层配比,制备淀粉/聚酯三层复合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三层共挤吹膜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内外层厚度的淀粉/聚酯三层复合膜。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三层复合膜。随着Ecovio?F2223层厚度的增加,三层复合膜的结晶度逐渐增加。Ecovio?F2223层的存在显着提高了淀粉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水接触角。所有三层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率均低于内层的淀粉膜,而氧气渗透率低于Ecovio?F2223膜。与Ecovio?F2223膜相比,三层复合膜的降解程度更大,在120 d内,P10三层复合膜在土壤中的重量损失约为80%。(2)PBAT含量显着影响淀粉/PBAT复合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淀粉/PBAT共混物的流动性增强,模量与复合黏度降低,淀粉与PBAT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弱。添加PBAT可显着提高淀粉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复合膜纵向最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86 MPa和532.67%,最低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系数分别为3.74×10-11 g·m-1·s-1·Pa-1和5.77×10-15 cm2·s-1·Pa-1。(3)挤压吹塑工艺(牵引速度和螺杆转速)对淀粉三层复合膜性能有显着影响。随着牵引速度的增大,淀粉/PBAT三层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增大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水蒸气渗透率降低,透光率增加;随着外层螺杆转速的增加,淀粉/PBAT三层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增大,水蒸气渗透率减小,透光率减小,扫描电镜观察到薄膜层与层之间的界限变得明显。
王倩[2](2020)在《PBAT及相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兼具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特性。本文中利用缩聚-扩链法合成了高分子量的PBAT;并且基于其结构,利用非异氰酸酯法合成了 PBAT基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NI-TPUs),通过改变软硬段比例及软段种类,获得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NI-TPUs。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对苯二甲酸与过量1,4-丁二醇反应,合成了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BHBT),经与己二酸及过量的丁二醇缩聚,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低聚物(PrePBATs),再经邻苯二甲酸酐及2,2’-(1,3-亚苯基)-二恶唑啉(mbox)扩链,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ExtPBATs)。研究表明,该扩链方法有效,扩链前后聚合物分子量得到极大提高;红外和核磁图谱证实合成了目标产物。其它性能测试表明,得到的聚合物均具有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熔点受对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的摩尔比的影响;ExtPBATs最高拉伸强度可达22MPa(断裂伸长率为854.49%),最高断裂伸长率可达1775.83%(拉伸强度为13.66MPa)。2、利用碳酸乙烯酯与1,6-己二胺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己二胺酯二醇单体(BHHDU),然后利用BHHDU、BHBT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Mn=1000/3000),按不同的摩尔比进行熔融氨酯交换缩聚反应,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结晶性的聚酯型非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NI-TPUs)。红外和核磁图谱证实合成了目标产物;XRD表征显示聚合物具有结晶性;产物数均分子量接近20000g·mol-1,Tg在-38.39℃~-3.33℃之间,热分解温度均高于245℃;该系列聚合物拉伸强度最大达到24.92MPa,断裂伸长率最高为1937.63%,定伸200%时的回复率在80%到92%之间,具有较好的回弹性能,均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利用BHHDU、BHBT、PBA与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按不同的摩尔比进行熔融氨酯交换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酯/聚醚型双软段的非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NI-TPUs)。XRD及DSC表征显示该系列聚合物均具有结晶性;Tg在-8.65℃~2.50℃之间变化,受软硬段含量的影响;该系列聚合物存在良好的软硬段微相分离现象,拉伸强度可达45MPa,断裂伸长率在652.61%~790.12%之间,定伸200%时的回复率在77%到92%之间,是一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非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王坤涛[3](2020)在《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种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具有绿色环保、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皮革等领域。水性聚氨酯已逐步取代溶剂型聚氨酯,成为聚氨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水性聚氨酯的耐磨性、耐水性等性能方面远不及溶剂型聚氨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因此,对水性聚氨酯改性增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性聚氨酯主要由硬段的异氰酸酯和扩链剂,软段的大分子多元醇嵌段共聚而成,由于软硬段热力学不相容性形成微相分离的结构。为改善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一方面,从水性聚氨酯本身结构出发,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软硬段配比,选用性能优异的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多元醇,调节微相分离程度得到我们想要性能的水性聚氨酯;另一方面,通过添加纳米填料对水性型聚氨酯改性处理,常规纳米填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对水性聚氨酯有明显的补强效果,但它们与水性聚氨酯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容易发生团聚,减弱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最近,高结晶度、高弹性模量、可生物降解、易于改性的甲壳素纳米晶受到广泛关注,因其表面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与水性聚氨酯相容性好,对水性聚氨酯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文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软硬段结构以及向水性聚氨酯体系添加甲壳素纳米粒子来制备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实验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分子多元醇制备了水性聚氨酯,通过耐水性测试,筛选出耐水性最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作为软段,然后考察了不同配比的IPDI和MDI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拉伸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称性较好的MDI有效的促善了微相分离程度,促进了硬段的有序排列,再将磺酸型多元醇替代部分DMBA引入水性聚氨酯体系,有效的改善了水性聚氨酯分散稳定性,提高了水性聚氨酯断裂伸长率;最后将脱乙酰和TEMPO氧化处理后的甲壳素引入水性聚氨酯体系发现其在增强水性聚氨酯拉伸强度的同时也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对水性聚氨酯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
王蕾[4](2019)在《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熔融加工性和耐热性等优异性能。但与常用的工程塑料相比PBS的生产成本高,机械强度差,因此如何通过低成本的方法改善它的力、热学性能,拓展其在各种应用中的潜力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采用与层状硅酸盐形成复合材料来提高PBS材料的性能,共混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是决定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目前,解决相容性问题的常规方法是将层状硅酸盐先进行改性再与聚酯共混以此来增大材料间的相容性,但此方法对研究PBS还是较为有限,且复合材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从通过改变高分子材料内部结构的角度出发,对PBS的分子主链结构进行改性,在分子主链中先引入改性层状硅酸盐的改性剂,如蒙脱土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和非离子改性剂,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极性的PBS基共聚物,然后再与层状硅酸盐共混制备出复合材料。结合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研究复合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对PBS改性的同时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宽。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将水杨酸(SA)通过熔融共聚法引入PBS主链中,将季铵盐(GTA)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接到PBS主链的端基上,制备了 PBSA共聚物,高结晶度的PBSGTA共聚物和低结晶度的PBSnGTA共聚物等三种PBS基共聚物。结果发现,添加少量的SA改性PBS后,PBSA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添加SA后,PBSA共聚物均呈现球晶形貌,SA中苯环的引入改变了 PBS规整的螺旋链结构,共聚物的熔点未变,结晶度降低;因含有SA的链段自由结合能较低,更易断裂从而可提高PBS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含有SA的共聚物具有诱导植物生长的能力,可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经GTA改性后,不同结晶度的PBS和PBSn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 30℃和28℃,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共聚物的结晶度无关;随着GTA含量的增加,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的结晶度升高,而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共聚物的结晶度受原材料结晶度的影响;PBSGTA共聚物均呈现球晶形貌,球晶尺寸逐渐增大,共聚物的晶型未变,而PBSnGTA共聚物球晶尺寸逐渐减小,导致成核密度较高;当GTA的添加量为5%时,PBSGTA和PBSnGTA共聚物都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两种共聚物对大肠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性与其结晶度无关。(2)将改性后的PBS基共聚物分别与蒙脱土(MMT)、有机蒙脱土(OMMT)和高岭土(Kaolin)三种层状硅酸盐熔融共混制备了 PBS基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的复合材料:PBSGTA-MMT、PBSGTA-OMMT、PBSGTA-K、PBSnGTA-MMT、PBSnGTA-OMMT、PBSA-OMMT 和 PBSA-K。添加 MMT后,MMT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共聚物基体中,在PBSGTA基体中呈分散的剥离态粒状结构,在PBSnGTA基体的非晶相中以包覆状态存在;MMT的添加使PBSGTA的热稳定性比纯PBS提高了 25.5℃,但使PBSnGTA的热稳定性提高的较少,说明结晶度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结晶度低的PBSnGTA是以非晶相为主的部分与MMT共混,其相互作用力弱,相容性较差。添加OMMT后,OMMT在PBSGTA基体中以部分插层状态存在,相容性较好,在PBSnGTA基体中形成相容性差的片状结构;OMMT的添加使PBSGTA的玻璃化转变温Tg增大,但对熔Tm和结晶温Tc影响较小,初始热分解温度最高达到322℃;当分别添加3 wt%MMT和OMMT时,复合材料都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添加Kaolin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层状硅酸盐与PBSGT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顺序为OMMT>MMT>Kaolin,与PBSnGT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顺序为MMT>OMMT;添加OMMT可以改善PBSA复合材料的韧性,但其强度随之减小;Kaolin在PBSA基体中分布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团聚,OMMT和Kaolin与PBSA基体相容性较差,不利于材料广泛地成型加工使用。(3)采用弹式热量计测定了 PBSGTA和PBSA共聚物在298.15 K时的燃烧热,通过计算分别得出两种共聚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ΔfHmΘ=-1.51×106±380.23 kJ·mol-1和 ΔfHmΘ=-1.3×106±1211.14 kJ·mol-1;两种共聚物的比热容在293~346 K范围内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测定了 PBSGTA样品热分解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了不同方法和机理方程下样品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参数,此方法可以作为PBS改性过程中判断共聚产物热稳定性的一种辅助依据。PBSGTA聚合物在热分解阶段的动力学方程为:(?)(4)利用动态力学分析对共聚物及其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模量、应力松弛和蠕变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GTA中的阳离子基团与共聚物基体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共同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使共聚物的储能模量E’升高,特别经GTA改性后,PBSGTA储能模量E’的改变量是PBSnGTA的三倍;GTA的加入使PBSGTA共聚物分子链热运动能力降低的程度比PBSnGTA共聚物的大,导致PBSGTA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减小;在10℃和-50℃的温度下PBS基共聚物应力松弛的改变量,PBSnGTA共聚物的约为1%,而PBSGTA共聚物的约为30%,说明共聚物的结晶相是影响材料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温度对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蠕变量的影响较小,但对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蠕变量的影响较大。(5)将PBS基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共混,MMT含量大于3 wt%时会消弱与PBSGTA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复合材料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相对增大,Tg向高温区转移;MMT的添加,同时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和粘性,使储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增大,从而使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基本不变。OMMT对PBSGTA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对PBSnGTA复合材料的粘性没有影响;PBSnGTA损耗模量E"基本未变,但由于OMMT的添加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从而使其损耗因子tanδ的数值降低;Kaolin使复合材料的粘性增大,损耗模量E"增大较快;应力松弛和蠕变表明:当OMMT的添加量为3 wt%时,复合材料应力松弛的改变量最小,且与温度无关,在此比例下复合材料的加工使用性能较好。(6)通过流变仪对GTA改性PBS和PBSn两种共聚物及其与OMMT复合材料在液态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SGTA共聚物比PBSnGTA共聚物的线性黏弹性范围更宽,共聚物材料都表现出牛顿流体的力学行为,但当温度为200℃时,PBS及其PBSGTA共聚物材料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力学行为;添加OMMT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复合材料结晶度的影响,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升高,而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降低,复合材料结晶度的不同使得OMMT与共聚物材料分子内的基团,如GTA中阳离子基团,PBS中未被改性的-OH和-COOH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储能模量G’的变化相反。
刘雪梅[5](2019)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PBS基聚氨酯预聚体(PBSPUP)为增韧剂在密炼机中采用熔融加工的方式成功的对聚丁二酸丁二醇(PBS)进行增韧改性,以其物理相容为基础制备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PBS复合材料,并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采用挤出、热压、注塑等工业化流程将其进行工业化生产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首先探究不同比例的PBSPUP对PBS的增韧改性,对PBS/PBSPU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等进行研究。之后以淀粉为填料制备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PBS复合材料,最后采用挤出、热压、注塑等工业化流程将其进行工业化应用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本文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研究不同含量(5%,10%,15%,20%)的PBSPUP对PBS/PBSPU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BSPUP含量的增加,PBS/PBSPU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普遍提高,尤其是韧性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得到提高。PBS/PBSPUP复合材料的相容性随着PBSPUP含量的增加得到提高。总体来说,PBSPUP对于PBS来说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增韧剂。研究不同分子量(Mw=1000,2000,3000 g.mol-1)的PBSPUP增容的淀粉/PBS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BSPUP软段分子量的降低,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呈现上升趋势。对DSC,TG,XRD进行分析,发现加入PBSPUP增容剂的淀粉/PB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较未加入PBSPUP的淀粉/PB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降低。总体来说,PBSPUP对淀粉/PBS复合材料来说是一种高效的增容剂,能够明显增加淀粉与PBS之间的相容性,并且Mw=1000 g.mol-1的PBSPUP增容剂增容效果更好。研究以PBSPUP为相容剂,采用挤出、热压、注塑等工业化流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并探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通过FTIR,XRD,DSC,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挤出机和注塑机的加工模式制备的WF/PBS复合材料,发现用PBSPUP作为增容剂,在WF/PBS复合材料中形成了 WF和PBS之间的多功能聚氨酯层,其中WF/PBS的内层由聚氨酯组成,增加了 WF填料和PBSPUP增容剂之间相容性的连接,而外层则是通过PBSPUP软链段和PBS连续相之间强物理结晶交联,从而增强了木塑复合材料机械和疏水性能,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包装和建筑等领域。
孟丹[6](2019)在《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由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具有较好的分子柔韧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使其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但是仍然存在着加工性和阻隔性较差等缺陷,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本论文为了改善PBAT较差的加工性能和阻隔性等综合性能,选择天然生物基材料甲壳素(chitin)和蜂蜡(beeswax),分别添加到PBAT基体中,采用共混法制备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和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1.采用可生物降解的甲壳素作为填料制备PBAT/chitin复合材料通过直接熔融共混法,将不同含量的甲壳素(0.5%、1%、2%、4%、8%)添加到PBAT中,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10 min,温度为140 oC,转速设为50 rpm。之后,将得到的熔融共混物剪切成颗粒,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共混颗粒制作成片材(厚度1.5毫米),得到了一系列甲壳素不同含量的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A)和力学性能等一系列测试对PBAT/chitin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引入相容剂的情况下,甲壳素在PBAT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当甲壳素的添加量为0.5%和1%时,均匀的分散性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纯PBAT相比,由于添加了甲壳素,PBAT/chitin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略有提高。另外,机械性能表明当甲壳素的添加量为0.5%时,拉伸强度提高了82.48%,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4.18%。2.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薄膜的厚度在2035μm之间,将不同添加量的蜂蜡(1%、2%、4%、6%)加入到PBAT基体中制备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TGA等表征手段,对PBAT/beeswax薄膜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薄膜进行了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接触角以及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FT-IR和XRD结果表明蜂蜡掺入到了PBAT基体中,水蒸气透过率的降低表明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的阻隔性能提高,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3~64%,另外光学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可见光透过率提高了8.5%。
郭欢欢[7](2018)在《甲壳素/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P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对科技的进步起到非常大的推进作用。伴随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各类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快速展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和运用是扩大其应用范围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与发展成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对环境友好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体,以甲壳素晶须(CHW)、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增强材料,利用共混法制备CHW/PBS、T-ZnOW/PBS复合材料。采用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苯甲酰氯对CHW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硬脂酸、硅烷偶联剂KH560和聚乙二醇2000(PEG2000)对T-ZnOW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筛选出表面处理效果最佳的改性CHW和改性T-ZnOW,制备改性CHW/PBS、改性T-ZnOW/PB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以研究CHW和T-ZnOW对PBS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硫酸水解甲壳素的方法制备CHW,从形貌、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上可以证明得到的CHW为预期产物,呈现出纳米尺寸的棒状结构,平均直径(D)为23nm,长度(L)为25500nm,长径比(L/D)为1122。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苯甲酰氯对CHW改性成功,其中,乙酸酐对CHW的酰化改性得到的ACHW的取代度和水接触角值最大,且CHW的酰化改性不改变CHW的晶型;PEG2000、硬脂酸和KH560对T-ZnOW改性成功,其中,硬脂酸对T-ZnOW的表面处理得到的ST-ZnOW的活化指数和水接触角值均达到最大,且T-ZnOW的处理不改变T-ZnOW的晶型。(2)采用共混法成功制备了CHW/PBS和ACHW/PBS复合材料。乙酸酐对CHW的酰化改性,改善了CHW在PBS中的分散性,提高了CHW和PBS之间的相容性。CHW和ACHW的引入,不改变PBS的晶型,但是,随ACHW添加量的增加,PBS的球晶密度明显增大,球晶尺寸逐渐减小。与纯PBS和CHW/PBS复合材料相比,ACHW的添加显着提高了PBS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当ACHW含量为3wt%时,ACHW/PBS复合材料的Td-5%、Td-max、Td-50%、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然而,当引入过量的ACHW时,ACHW/PB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呈现下降的趋势。(3)采用共混法成功制备了T-Zn OW/PBS和ST-ZnOW/PBS复合材料。硬脂酸对T-ZnOW的表面处理,同样改善了T-ZnOW在PBS中的分散性,提高了T-ZnOW和PBS的相容性,且T-ZnOW和ST-ZnOW的引入,不改变PBS的晶型。与纯PBS和T-ZnOW/PBS复合材料相比,ST-ZnOW的添加明显提高了PBS的热稳定性能,Td-10%、Td-max以及熔融温度均提高,但结晶温度降低。同时,ST-ZnOW也使得PBS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对PBS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4)采用共混法成功制备了CHW/T-ZnOW/PBS和ACHW/ST-ZnOW/PBS复合材料。ACHW与ST-ZnOW的协同作用,在PBS中呈现空间网状结构排布,对PBS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PBS的热稳定性能,且ACHW对PBS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作用比ST-ZnOW显着。同时,ACHW与ST-ZnOW的协同作用也提升了PBS的力学性能,ST-ZnOW对PBS的力学性能影响作用比ACHW显着。
吴会敏[8](2018)在《含胍基化壳聚糖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涂料正迅速成为抵抗细菌病原体的主要成分,由于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方法的发展,人们希望探索出更多具有抗菌功能的表面。由于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低VOC排放量特点,因此被称为环境友好型涂料,而且比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应用更加广泛。环境友好型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由于其低VOC排放量,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相比,应用更加广泛。壳聚糖(CS)是一种功能材料,这种天然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吸附性能。目前,已经有很多人研究用天然的壳聚糖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并且获得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等多种性能的新型生物材料。然而,壳聚糖只有在酸性溶液或者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溶解度,低溶解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胍盐是一类重要的胍类化合物,能合成多种胍类衍生物。这些衍生品具有强碱性,水溶性,高稳定性,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作为抗菌成分应用于多个领域。胍基化壳聚糖(GCS)是壳聚糖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将胍基化壳聚糖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涂料的抗菌性能提高,在医用抗菌、建筑装潢以及公众场所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四氢呋喃聚醚二醇(PTMG)为主要原料,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阳离子亲水性扩链剂,制备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WPU),并采用FTIR、1H-NMR、13C-NMR、UV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MDEA用量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外观及稳定性、乳液粒径分布、粘度大小以及胶膜吸水率的影响,并对乳胶膜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优化的制备条件为MDEA质量分数为7.5%,R值为1.3;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溶解性能和抗菌性能,对其进行了化学改性,合成了胍基化壳聚糖。FTIR、13C-NMR分析证明胍基化壳聚糖的成功合成,其胍基取代度为44%;(2)通过添加不同壳聚糖含量和不同胍基化壳聚糖含量对水性聚氨酯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膜的外观、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力学拉伸性能,表面形貌以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和胍基化壳聚糖的加入,均使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热稳定性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力学拉伸强度提高;抑菌圈表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明显,且随着含量增加,抗菌效果增强;CWPU/GCS共混膜的抗菌效果要比CWPU/CS共混膜的效果好。
廖晶晶[9](2015)在《纤维素/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PCL基聚氨酯预聚体(PCLPU)为增容剂,在密炼机中采用熔融反应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新型界面结构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首先研究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增容机理及其材料的性能,然后探究不同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后进一步研究不同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研究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增容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通过各种测试与表征,发现这种多功能聚氨酯层位于纤维素与PCL基质的界面处。一方面为聚氨酯层上的多NCO活性基团与纤维素的多羟基以氨酯共价键连接形成氨酯层,以提高PCLPU与纤维素的界面粘附力;另一方面PCLPU中的PCL软段与PCL基质通过物理的结晶交联作用,提高了 PCLPU与PCL基质的界面粘附。因此,PCLPU对纤维素和PCL均具有良好的增容效果,与未增容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相比,增容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形态结构、热分解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2)研究不同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密炼机中通过熔融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CLPU含量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并对它们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稳定性是随着PCLP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晶性能则下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在PCLPU含量低于15%时,是随着PCLP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含量达到20%时反而稍稍下降,这可能是因为PCLPU本身是一种弹性材料,此时聚氨酯含量的影响比交联程度的影响更大。因此,不同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含量是改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相容性及材料性能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3)研究不同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通过各种测试与表征,得出纤维素与PCL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是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材料的热分解稳定性和断裂伸长率也随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相同含量的PCLPU增容效果下,纤维素含量越多,纤维素与PCLPU产生的交联程度越低,界面粘结力下降;断裂强度却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纤维素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不同纤维素含量也是改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相容性及材料性能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杨丑伟,王香梅,张晶,郭燕鸿[10](2011)在《壳聚糖/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甲壳素和壳聚糖衍生物与聚氨酯复合材料合成工艺,以及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国内外壳聚糖/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可为从事壳聚糖/聚氨酯复合材料工作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甲壳素/聚氨酯共混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壳素/聚氨酯共混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淀粉/聚酯全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可降解材料 |
1.1.1 淀粉 |
1.1.1.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1.1.2 淀粉的改性 |
1.1.1.3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 |
1.1.2 聚乳酸(PLA) |
1.1.3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 |
1.2 淀粉/聚酯复合膜研究进展 |
1.2.1 共混膜研究进展 |
1.2.1.1 淀粉/PLA复合材料 |
1.2.1.2 淀粉/PBAT复合材料 |
1.2.1.3 淀粉/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 |
1.2.1.4 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材料 |
1.2.2 多层复合膜研究进展 |
1.3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 |
1.3.1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 |
1.3.2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研究现状 |
1.4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外层厚度三层复合膜的制备 |
2.3.2 不同比例酸解淀粉/PBAT复合膜的制备 |
2.3.3 酸解淀粉/PBAT三层复合膜的制备 |
2.4 分析方法 |
2.4.1 熔体流动速率 |
2.4.2 流变行为分析 |
2.4.3 淀粉复合膜的红外光谱(FT-IR) |
2.4.4 淀粉复合膜的X-射线衍射(XRD) |
2.4.5 淀粉复合膜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6 淀粉复合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DMA) |
2.4.7 淀粉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8 淀粉复合膜的耐水性测试 |
2.4.9 淀粉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2.4.10 淀粉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系数(WVP) |
2.4.11 淀粉复合膜的氧气渗透系数(OP) |
2.4.12 淀粉复合膜透光率的测定 |
2.4.13 淀粉复合膜的土埋降解 |
2.4.14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外层厚度对三层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1 复合膜的FT-IR分析 |
3.1.2 复合膜的XRD分析 |
3.1.3 复合膜的DMA分析 |
3.1.4 复合膜的疏水性 |
3.1.5 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3.1.6 复合膜的透光性能 |
3.1.7 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
3.1.8 复合膜的降解性能 |
3.1.9 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
3.2 不同比例酸解淀粉/PBAT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2.1 淀粉/PBAT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2.2 淀粉/PBAT共混物的流变性质分析 |
3.2.3 淀粉/PBAT复合膜的XRD分析 |
3.2.4 淀粉/PBAT复合膜的FT-IR分析 |
3.2.5 淀粉/PBAT复合膜的DMA分析 |
3.2.6 淀粉/PBAT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
3.2.7 淀粉/PBAT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3.2.8 淀粉/PBAT复合膜的疏水性 |
3.2.9 淀粉/PBAT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
3.3 挤出吹膜条件对三层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3.1 牵引速度对三层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3.1.1 复合膜的结晶性能 |
3.3.1.2 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
3.3.1.3 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3.3.1.4 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
3.3.1.5 复合膜的耐水性 |
3.3.1.6 复合膜的透光性能 |
3.3.2 外层螺杆转速对三层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3.2.1 复合膜的结晶性能 |
3.3.2.2 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
3.3.2.3 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3.3.2.4 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
3.3.2.5 复合膜的耐水性 |
3.3.2.6 复合膜的透光性能 |
3.3.2.7 复合膜的降解性能 |
3.3.2.8 复合膜的降解微观形貌 |
4 讨论 |
4.1 采用三层共挤出吹塑法制备淀粉三层复合膜 |
4.2 关于外层基材的选择 |
4.3 关于淀粉复合膜的降解性能 |
4.4 下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PBAT及相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
1.1.1 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 |
1.1.2 可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发展 |
1.1.3 PBAT研究进展 |
1.1.4 生物降解材料应用 |
1.2 非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
1.2.1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方法 |
1.2.2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简介 |
1.2.3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
1.2.4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PBAT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BHBT)的合成 |
2.3.2 PBAT低聚物(PrePBATs)的合成 |
2.3.3 ExtPBATs的合成 |
2.4 测试方法 |
2.4.1 低聚物酸羟值的测定 |
2.4.2 特性黏度的测定([η])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4.4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2.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征(DSC) |
2.4.6 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ExtPBATs的合成 |
2.5.2 ExtPBATs的FT-IR表征 |
2.5.3 ExtPBATs的~1H-NMR表征 |
2.5.4 ExtPBATs的DSC表征 |
2.5.5 ExtPBATs的力学性能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BAT结构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己二胺酯二醇(BHHDU)的合成 |
3.3.2 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BHBT)的合成 |
3.3.3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s)的合成 |
3.4 测试方法 |
3.4.1 熔点测定 |
3.4.2 凝胶渗透色谱表征(GPC)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4.4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3.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征(DSC) |
3.4.6 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WAXS) |
3.4.7 动态力学分析表征(DMA) |
3.4.8 热重分析(TGA) |
3.4.9 力学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TPUs的GPC表征 |
3.5.2 TPUs的FT-IR表征 |
3.5.3 TPUs的~1H-NMR表征 |
3.5.4 TPUs的DSC表征 |
3.5.5 TPUs的WAXS表征 |
3.5.6 TPUs的DMA表征 |
3.5.7 TPUs的TGA表征 |
3.5.8 TPUs的力学性能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软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己二胺酯二醇(BHHDU)的合成 |
4.3.2 对苯二甲酸双轻丁酯(BHBT)的合成 |
4.3.3 双软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s)的合成 |
4.4 测试方法 |
4.4.1 凝胶渗透色谱表征(GPC) |
4.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4.4.3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4.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征(DSC) |
4.4.5 动态力学分析表征(DMA) |
4.4.6 力学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TPUs的GPC表征 |
4.5.2 TPUs的FT-IR表征 |
4.5.3 TPUs的~1H-NMR表征 |
4.5.4 TPUs的DSC表征 |
4.5.5 TPUs的DMA表征 |
4.5.6 TPUs的力学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1.3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3.1 硬段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1.1 多异氰酸酯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1.2 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2 软段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4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
1.4.1 甲壳素简介 |
1.4.2 甲壳素纳米粒子的制备 |
1.4.2.1 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2 TEMPO氧化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3 静电纺丝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4 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的制备 |
1.4.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3.1 物理共混法 |
1.4.3.2 原位法 |
1.4.3.3 超声法 |
1.5 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软/硬段结构的原料对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3.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3.3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2.4.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2.4.4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分析 |
2.4.5 拉伸测试分析 |
2.4.6 膜的耐水性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1.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稳定性测试 |
2.5.1.2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拉伸测试 |
2.5.1.3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吸水率测试 |
2.5.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2.1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DSC测试分析 |
2.5.2.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拉伸测试分析 |
2.5.2.3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AFM测试分析 |
2.5.3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3.1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稳定性分析 |
2.5.3.2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红外分析 |
2.5.3.3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拉伸分析 |
2.5.3.4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胶膜耐水性测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对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仪器及试剂 |
3.3 复合材料样品的制备 |
3.3.1 甲壳素纳米晶的制备 |
3.3.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3.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4.1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3.4.3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 |
3.4.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6 热重分析(TGA) |
3.4.7 DMA测试分析 |
3.4.8 拉伸测试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外观及稳定性测试 |
3.5.2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红外表征 |
3.5.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XRD表征 |
3.5.4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TEM表征 |
3.5.5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5.6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EM表征 |
3.5.7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TGA测试分析 |
3.5.8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DMA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聚氨酯劳保手套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概论 |
1.1 引言 |
1.2 PBS基聚酯的合成与应用 |
1.2.1 PBS基聚酯的合成 |
1.2.2 PBS基聚酯的应用 |
1.3 PBS基聚酯的改性 |
1.3.1 PBS基聚酯的共聚改性 |
1.3.2 PBS基聚酯的共混改性 |
1.3.3 PBS基聚酯的研究进展 |
1.4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
1.4.1 层状硅酸盐简介 |
1.4.2 聚合物/(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 |
1.4.3 聚合物/高岭土复合材料 |
1.5 高分子材料的热、力学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 |
1.5.2 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分析 |
1.5.3 高分子材料动态力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料 |
2.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研究方法 |
2.2.1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合成 |
2.2.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合成 |
2.2.3 共聚物薄膜的制备 |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3.1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3.3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3.4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2.3.5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4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4.1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4.2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4.3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4.4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热性能 |
2.4.5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5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5.1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5.2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5.3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5.4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2.5.5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5.6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抗菌性能 |
2.6 小结 |
3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实验原料 |
3.1.3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3.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2 复合材料的SEM形貌观察 |
3.2.3 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3.2.4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2.5 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3.2.6 复合材料的TG分析 |
3.2.7 复合材料的Molau测试 |
3.3 季铵盐改性PBS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3.3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3.4 复合材料的Molau分析 |
3.4 季铵盐改性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2 复合膜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4.3 复合膜材料的热性能 |
3.4.4 复合材料的Molau分析 |
3.5 季铵盐改性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5.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5.2 复合膜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6 小结 |
4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实验原料 |
4.2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研究方法 |
4.2.1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合成 |
4.2.2 表征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4.3.2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4.3.3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4.3.4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4.3.5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4.3.6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
4.3.7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分子对接模拟 |
4.3.8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原料 |
5.1.3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5.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5.2.2 复合材料的SEM形貌观察 |
5.2.3 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5.2.4 复合材料的XRD测试 |
5.3 水杨酸改性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5.4 水杨酸改性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5.4.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4.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5.5 小结 |
6 PBS基改性物的热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仪器与设备 |
6.1.2 实验原料 |
6.2 PBS基改性物的热力学研究方法 |
6.2.1 PBS基改性物燃烧焓的测量 |
6.2.2 PBS基改性物比热容的测定 |
6.2.3 PBS基改性物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季铵盐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析 |
6.3.2 水杨酸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析 |
6.3.3 季铵盐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6.4 小结 |
7 PBS基改性物及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仪器与设备 |
7.1.2 实验原料 |
7.2 测试方法 |
7.2.1 动态力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
7.2.2 流变分析的研究方法 |
7.3 材料动态力学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7.3.1 季铵盐改性对PBS共聚物的影响 |
7.3.2 季铵盐改性对PBSn共聚物的影响 |
7.3.3 季铵盐改性对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影响 |
7.3.4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5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6 季铵盐改性对PBSn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7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8 水杨酸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4 材料流变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7.4.1 季铵盐改性对PBS共聚物的影响 |
7.4.2 季铵盐改性对PBSn共聚物的影响 |
7.4.3 季铵盐改性对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影响 |
7.4.4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4.5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1.1.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简介 |
1.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进展 |
1.2 淀粉简介与基本性质 |
1.2.1 淀粉的简介 |
1.2.2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3 淀粉的改性 |
1.3.1 淀粉的物理改性 |
1.3.2 淀粉的化学改性 |
1.4 生物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 |
1.4.1 淀粉/PBS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1.4.2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概述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丁二酸丁二醇酯增韧剂对PBS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实验一: PBSPUP的合成 |
2.3.2 实验二: PBS/PBSPUP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3 实验三: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PBS/PBSPUP复合材料片材 |
2.3.4 表征与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结构分析 |
2.4.2 形态学分析 |
2.4.3 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BS基增容剂对淀粉/PBS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实验一: PBSPUP的合成和PBSPW的制备 |
3.3.2 实验二: 淀粉/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实验三: 制备淀粉/PBS复合材料片材 |
3.3.4 表征与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构分析 |
3.4.2 形态学分析 |
3.4.3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S基聚氨酯预聚体对木塑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3.1 PBSPUP和PBSPW粉末的合成 |
4.3.2 WF/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3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三种WF/PBS复合材料样条 |
4.3.4 表征与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WF/PBS的结构分析 |
4.4.2 形态分析 |
4.4.3 力学性质分析 |
4.4.4 衍射角分析 |
4.4.5 WF/PBS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4.4.6 WF/PBS复合材料的接触角分析 |
4.4.7 WF/PBS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分析 |
4.4.8 流动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况 |
1.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
1.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
1.1.4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 |
1.3.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分类 |
1.3.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 |
2.4 分析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R-IR)表征 |
2.4.4 差式扫描量热(DSC)表征 |
2.4.5 热重分析(TGA)表征 |
2.4.6 动态热力学(DMA)表征 |
2.4.7 力学性能表征 |
2.4.8 投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4.9 光学性能 |
2.4.10 熔融加工性表征 |
2.4.11 水接触角表征 |
2.4.12 水蒸气阻隔性表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
3.1.1 甲壳素的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1.5 热重分析(TGA) |
3.1.6 动态热力学测试(DMA)分析 |
3.1.7 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 |
3.1.8 力学性能分析 |
3.1.9 水接触角分析 |
3.1.10 熔融加工性分析 |
3.2 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2.5 动态热力学分析 |
3.2.6 差式扫描量热法分析 |
3.2.7 光学性能分析 |
3.2.8 力学性能分析 |
3.2.9 接触角分析 |
3.2.10 水蒸气阻隔性能分析 |
4 讨论 |
4.1 甲壳素对PBAT的改性研究 |
4.2 蜂蜡对PBAT的改性研究 |
5 结论 |
5.1 熔融共混法制备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
5.2 溶液共混法制备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情况 |
(7)甲壳素/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P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复合材料 |
1.1.1 复合材料的特点 |
1.1.2 复合材料的分类 |
1.2 PBS |
1.2.1 PBS的结构 |
1.2.2 PBS的改性 |
1.2.3 PBS的应用 |
1.3 甲壳素晶须 |
1.3.1 晶须 |
1.3.2 甲壳素 |
1.3.3 甲壳素晶须 |
1.3.4 甲壳素晶须增强复合材料 |
1.4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
1.4.1 氧化锌结构 |
1.4.2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结构 |
1.4.3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应用现状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改性甲壳素晶须和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CHW的制备 |
2.1.4 CHW的表面处理 |
2.1.5 T-ZnO_W的表面处理 |
2.2 测试与表征 |
2.2.1 CHW和T-ZnO_W的FTIR结构表征 |
2.2.2 CHW和T-ZnO_W的XRD结构表征 |
2.2.3 CHW的TEM形貌观测 |
2.2.4 CHW和T-ZnO_W的接触角测试 |
2.2.5 T-ZnO_W的活化指数 |
2.2.6 T-ZnO_W的SEM形貌观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HW的形貌观测 |
2.3.2 CHW的FTIR结构表征 |
2.3.3 CHW的XRD结构表征 |
2.3.4 不同改性剂对CHW的影响 |
2.3.5 ACHW的形貌分析 |
2.3.6 ACHW的XRD结构表征 |
2.3.7 不同改性剂对T-ZnO_W的影响 |
2.3.8 T-ZnO_W和ST-ZnO_W的SEM形貌分析 |
2.3.9 T-ZnO_W和ST-ZnO_W的FTIR结构表征 |
2.3.10 T-ZnO_W和ST-ZnO_W的XRD结构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3 CHW改性对CHW/P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CHW/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观测 |
3.2.2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貌观测 |
3.2.3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测试 |
3.2.4 复合材料的TG测试 |
3.2.5 复合材料的DSC测试 |
3.2.6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CHW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
3.3.2 ACHW对复合材料结晶形貌的影响 |
3.3.3 ACHW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3.3.4 ACHW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3.5 ACHW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T-ZnO_W改性对T-ZnO_W/P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T-ZnO_W/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观测 |
4.2.2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测试 |
4.2.3 复合材料的TG测试 |
4.2.4 复合材料的DSC测试 |
4.2.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T-ZnO_W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
4.3.2 ST-ZnO_W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3 ST-ZnO_W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3.4 ST-ZnO_W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CHW与T-ZnO_W的协同作用对PBS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CHW/T-ZnO_W/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测试与表征 |
5.2.1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观测 |
5.2.2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貌观测 |
5.2.3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测试 |
5.2.4 复合材料的TG测试 |
5.2.5 复合材料的DSC测试 |
5.2.6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HW、T-ZnO_W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
5.3.2 CHW、T-ZnO_W对复合材料结晶形貌的影响 |
5.3.3 CHW、T-ZnO_W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5.3.4 CHW、T-ZnO_W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5.3.5 CHW、T-ZnO_W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含胍基化壳聚糖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抗菌涂料 |
1.2.1 抗菌涂料简介 |
1.2.2 天然抗菌剂 |
1.2.3 无机抗菌剂 |
1.2.4 有机抗菌剂 |
1.3 水性聚氨酯 |
1.3.1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3.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3.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3.4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简介 |
1.4.2 壳聚糖性质 |
1.4.3 壳聚糖胍基衍生物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2.3.2 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 |
2.3.3 胍基化壳聚糖的制备 |
2.3.4 胍基化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 |
2.4 测试方法 |
2.4.1 中和度的计算 |
2.4.2 预聚体R值的计算 |
2.4.3 NCO含量的测定 |
2.4.4 固含量的测定 |
2.4.5 吸水率的测定 |
2.4.6 胍基取代度的测定 |
2.4.7 乳液粘度的测定 |
2.4.8 拉伸强度的测定 |
2.4.9 红外光谱分析 |
2.4.10 核磁共振分析 |
2.4.11 乳液粒径分析 |
2.4.1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4.13 热失重分析(TG) |
2.4.1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15 抑菌圈分析 |
第3章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及其与壳聚糖共混改性膜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核磁共振分析 |
3.2.3 紫外-吸收光谱 |
3.2.4 MDE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5 热失重分析(TG) |
3.3 壳聚糖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1 不同壳聚糖含量对水性聚氨酯膜外观的影响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热失重分析(TG) |
3.3.4 拉伸性能分析 |
3.3.5 扫描电镜分析 |
3.3.6 抑菌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胍基化壳聚糖及其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胍基化壳聚糖制备与表征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核磁共振分析 |
4.2.3 胍基取代度分析 |
4.3 胍基化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1 不同胍基化壳聚糖含量对共混膜外观的影响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热失重分析(TG) |
4.3.4 拉伸性能分析 |
4.3.5 扫描电镜分析 |
4.3.6 抑菌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总结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纤维素/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简介及基本性质 |
1.1.1 纤维素的简介 |
1.1.2 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
1.2 纤维素的改性 |
1.2.1 纤维素的改性概述 |
1.2.2 纤维素的物理改性 |
1.2.3 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
1.2.4 纤维素的生物改性 |
1.3 纤维素/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1 纤维素/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1.3.2 聚己内酯的概述 |
1.3.3 聚己内酯的改性 |
1.3.4 纤维素/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增容的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2.3.2 PCLPU和MDI粉末的制备 |
2.3.3 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4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片材 |
2.3.5 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的提纯 |
2.3.6 表征与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结构分析 |
2.4.2 形态学分析 |
2.4.3 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PCL基聚氨酯预聚体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3.3.2 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片材 |
3.3.4 表征与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构分析 |
3.4.2 形态学分析 |
3.4.3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3.1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4.3.2 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3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纤维素/PCL复合材料片材 |
4.3.4 表征与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构分析 |
4.4.2 形态学分析 |
4.4.3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甲壳素/聚氨酯共混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淀粉/聚酯全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世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PBAT及相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坤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王蕾.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刘雪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3)
- [6]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 孟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甲壳素/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P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 郭欢欢. 陕西科技大学, 2018(07)
- [8]含胍基化壳聚糖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研究[D]. 吴会敏. 天津大学, 2018(04)
- [9]纤维素/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廖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壳聚糖/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杨丑伟,王香梅,张晶,郭燕鸿.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