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规划圆满收官

“九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九五”划上圆满句号(论文文献综述)

张求会[1](2020)在《《陈寅恪授史图》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寓宅二楼走廊上为学生讲课的一幅照片,多年来广为流传。照片中听课的学生到底有哪些人,却一直无人提及。2018年3月31日,洪光华与张求会采访了照片中的一位听课学生汪廷奎。汪廷奎简要介绍了自己和照片中另外五名同学的基本情况,部分还原了当年陈寅恪为他们讲课的情景。将汪廷奎的回忆与相关史料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极大地丰富了这幅珍贵照片的历史内涵。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刘晓晶[3](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文凯[4](2019)在《郑镇玉《长白之歌》音乐研究 ——以第一、第二乐章为中心》文中提出《长白之歌》是一部由作曲家郑镇玉创作的多乐章交响声乐套曲。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成功地描述了朝鲜族人民的苦难史、开垦史、斗争史及解放史。不论是作品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形式和规模的庞大性及音乐艺术的深度和高度上,都是朝鲜族音乐史上前所未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长白之歌》作为研究对象,从曲式、配器、文化内涵、艺术魅力等多方面入手,对其音乐本体展开系统分析。用系列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对作品的音乐本体和创作环境进行综合探究。论文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长白之歌》的创作背景入手,回顾作曲家郑镇玉、历史环境及演奏经历等内容,深入体会乐曲蕴藏的独特的时代价值。其次,对《长白之歌》一、二乐章的乐部构成进行详细分析。品读不同歌词情感走势下、多种音乐形象变化中,乐曲节奏、配器设计等的纷繁变化。最后,总结提炼经典曲目《长白之歌》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升演奏者及观赏者的审美阅历。《长白之歌》不论技巧结构或是情感,都具有乐理价值和内在审美价值,是朝鲜族的代表音乐中的一部史诗级着作。文章力求通过时代背景的回溯,充分体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技巧设计和情感投入,挖掘乐曲创作的精髓所在,助力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张建伟[5](2016)在《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冲绳密约",指的是在缔结《冲绳返还协定》谈判的过程中美日双方签订的关于冲绳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替代支付的秘密协定。该"密约"的形成和曝光与冲绳军用土地问题、冲绳施政权的返还、美日关系以及日本政治与社会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以"冲绳密约"为中心,立足于美日两国解密的官方档案并结合其他史料,对军用土地问题、围绕土地复原补偿费的双边谈判和西山事件这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考察,以考证"冲绳密约"的真伪,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作为地方政策、双边关系和国内政治问题各自的成因和影响。军用土地问题是美国在冲绳统治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后来《冲绳返还协定》谈判时达成"冲绳密约"的发端和重要背景。美军占领冲绳后,将大量土地军用化建立起军事基地的雏形。虽然1950年远东司令部指令在理念上明确了军用土地政策为军事基地建设服务的原则,标志着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但整个媾和前时期,美军始终以无偿方式占领并使用土地,遗留下了"媾和前赔偿"问题。对日和约生效之后,美国方面改变了土地无偿占领并使用的原则,转而推行指令中要求的"征购加租赁"的新政策。按照指令精神,民政府先后发布多条公告法规,其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军事优先、强制征用、低价租赁、长期使用",但都遭到了土地业主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民政府单方面确定土地租赁条件和釆用暴力征地的做法,不仅剥夺了业主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大大恶化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联合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以《普赖斯报告》的公布为标志,围绕土地问题的军民冲突达到顶点,民众掀起"举岛上下的斗争"反对新的土地征用计划,美国的军用土地政策走进死胡同。在政府高层的干预下,民政府一方面对冲绳方面的反对势力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调整原有政策,大幅提高地租金来满足业主们的经济诉求,以换取冲绳方面同意其继续租赁和征用土地来维持军事基地,总算化解了这场统治危机。军用土地问题的爆发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原先统治政策只追求军事利益的负面性,适时调整为在保证军事需求的同时也兼顾当地社会福祉的方针。到1958年底,军用土地问题基本解决,但遗留下来未曾解决的"媾和前赔偿"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部分土地业主始终致力于获取赔偿,直到1966年美国国会同意划拨资金才加以解决。同样地,由于负责处理机构与土地业主们在认知上的差异,使得部分媾和前时期军用土地的复原补偿问题又成为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直到美日开始为缔结《冲绳返还协定》举行谈判时仍未得到解决,这就为这一地方问题进入外交领域留下了空间。本文的核心是对"冲绳密约"真伪进行考证,进而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1970年12月,日方在《返还协定》文本的谈判中正式向美方提出包含土地复原补偿费在内的请求权问题。经过内部评估,直到1971年4月美方才正式表明不愿为此承担财政支出的立场。当谈判陷入僵持局面时,日方主动做出让步,在请求权问题中仅保留土地复原费一项,并提出为对方提供资金的建议。然而由于在资金接收方式和协议文件的保密性上双方诉求的矛盾冲突,导致该问题迟迟不能达成一致。在6月9日罗杰斯国务卿与爱知外相的巴黎会谈上,双方最终敲定解决方案并授权给东京驻日使馆和外务省官员落实完成。在否定外相密信的形式后,于1971年6月12日由美洲局局长吉野文六和斯内德公使以署简名的方式签署"讨论纪要",规定在财政补偿资金中增加400万美元以支付复原补偿费。必须指出,该文件虽由事务级官员签署,但却是在爱知外相的授意下进行的,并得到了佐藤首相的首肯;档案显示,日方此后确实按照该文件规定的内容向美方提供了资金,再加上该文件的形成过程和签署均是在秘密中进行,且与对外公布的协定内容有着重要差异,乃是名副其实的"密约"。"冲绳密约"的形成表明,美国依然是双边关系的主导方,日本不仅要在谈判中要做出妥协,还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掣肘而陷入两难境地。作为"密约"问题的衍生产物,西山事件的发生使得这项原本属于外交领域的问题转而进入国内政治的舞台。西山太吉通过莲见喜久子外泄的机密电报被社会党议员利用向政府发难,无意中成为政党斗争的一枚棋子。在庭审过程中代表政府的检方大肆渲染西山、莲见二人男女关系混淆视听,成功地将西山定罪,从而掩盖了政府缔结"密约"的真实内幕并逃避相应的责任追究。尽管西山所代表的媒体方面一度发起扞卫"国民知情权"运动与政府要求保护国家机密的立场相对抗,其行为和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和正义性,但仍然无法撼动自民党构建的官僚政治体制的根基。也正是同样的原因,纵然在时隔三十年后,西山利用所掌握的人证、物证试图再度发起要求政府公开密约的诉讼,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总的来说,本文将"冲绳密约"的前因后果及其本身作为整体来观察,它反映了围绕冲绳问题战后美日关系的基本特性,即从冲绳"分离"到"返还"过程中,不平等性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旋律,而在美国塑造的战后体制下,对于日本政府决策者而言,维护美日关系以及所属政党或个人的利益在政治实践中则始终凌驾于民主社会对国民负责的原则之上。

王晓彬[6](2013)在《古籍标点研究 ——基于对《三国志》及其《集解》的相关考查》文中研究说明除《绪论》与《结论》外,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每编各三章。《绪论》共四节,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现状作了择要的描述,对写作框架及内容作了预先的构想,最后还对本论文选择《三国志》及《三国志集解》作为标点误例主要来源的原因作了说明。上编“古籍标点校勘功能谫论”,主要考查古籍标点校勘与具体的古文献研究工作以及相关领域治学者学术素养的培植和提升这两大问题的关系,从而试图揭示出古籍标点所可能具有的若干价值。此编第一章《古籍标点校勘略论》,主要论述了古籍标点校勘所具有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其所需要的方法。此编第二章《古籍标点校勘与古文献研究》,探讨了古籍标点校勘的运用对于词汇研究、今注今译以及专书辞典、索引编纂等具体的古文献研究工作所具有的种种价值。此编第三章《古籍标点校勘与学术素养的培植和提高》,尝试探讨了点读法在当代对于相关学科治学者所可能具有的现实意义。即通过在具体的古书研读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古籍标点校勘法,可以程度不同地提升治学者在古书精读、问题发现与解决以及知识面拓展等四个方面的能力。下编“古籍标点散论三题”,首先进一步探讨了古籍标点的若干具体用法,此外还尝试论述了古籍标点对于古书阅读活动的影响,最后试图对“古籍标点学”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编第一章《古籍标点目的与具体用法的再探讨》,一方面对于古籍标点的目的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一方面对古籍标点过程中关于逗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所存在的某些问题作了细致的探讨。此编第二章《古籍标点与古书阅读》,论述了古籍标点在事理逻辑的判断及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接受这两方面,对于具体的古书阅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此编第三章《试论古籍标点学的建立》,在探讨了古籍标点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基础上,对古籍标点学这一概念作了描述,并讨论了该学科与训诂学和校勘学的区别,最后对古籍标点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也尝试作出了描述。最后一个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论》,根据此前二编六章的论述,作了六点相应的归纳。

覃琮[7](2011)在《“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意识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植根并融入于乡土社会之中,主导着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针对这一现象,大量学者从文化与权力、国家与社会、精英与民间、乡土社会的整合和秩序、象征资本、社会记忆等角度对民间信仰加以解读,探讨了民间信仰与现代化的关系、信仰领域的国家与社会、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互构等方面内容。其中,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既往的研究都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忽略了中国所独具的权威主义国家与“分裂”的行政体系的制度背景,将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排除在权力关系的探讨之中,从而也就忽视了微观层面上信仰空间生成的经验性社会过程及其机制。也因此,在我看来,当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问题并没有获得一个清昕的认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文以广西中南部的滨阳为个案,以当地的一项民俗活动舞炮龙作为研究对象,以“舞炮龙如何生成为地方标志性文化”作为研究的问题起点,从四个方面考察“民间信仰之复兴与空间再造”的详尽历程:舞炮龙在滨阳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舞炮龙和炮龙节的“国家化”历程;炮龙文化的生产及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政治实践逻辑;“炮龙老庙”的重建与地方社会进行的的互构。通过这个过程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滨阳人力推舞炮龙作为其对外展示的文化标识,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空间语境下的一种地方意识的表达,是基于滨阳特殊的历史和现实从而达成的群体共识。炮龙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权力格局的象征符号,是不同目的的不同群体在同一个时空环境中对同一个文化想象的协商和建构的结果。重建老庙不仅使“地方性知识”获得复活与再造,也实现了与炮龙文化的连接,为炮龙文化生产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由此,舞炮龙生成标志性文化过程,表现为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既是“传统的再造”,也有“传统的发明”,是基于滨阳特定的“地景”下勾连其历史和现实的加工过的一套最后为官方和地方权势共同使用的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化,实际上是中华龙文化在滨阳的地方化叙事过程。这一信仰过程的再造,不仅与权力和社会秩序等问题相缠绕,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同时也是一次重建地方崇拜和重塑地方形象的努力。可以说,舞炮龙被形塑为地方标志性文化这一个案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民俗复兴”与“信仰空间再造”的完整过程。以小见大,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理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这一普遍现象具有启发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所表明的国家、地方政府、地方精英、大众传媒和群众“共谋”合力塑造舞炮龙文化内涵,特别是重建炮龙老庙的故事提醒我们:民间信仰空间是一个充满谋略和手段、斗争与合作、可以被建构起来的空间,这一空间是民族国家、基层政府与民众相互之间较量、协商和妥协的动态“局势”的结果,它不是稳定和刚性的,而是变化和不断转型的。从实践意义上讲,滨阳的个案表明,尽管“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的主流话语,但地方政府或者是至少部分官员在对待民间信仰恢复和重建的问题上仍然有意与民众保持距离,并不会一味迁就民众。

矫勇[8](2007)在《矫勇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07年6月20日)尊敬的任副省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自2001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安徽、河南两省,淮河水利委员会和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2006年11月胜利建成,今天又圆满地完成了工程竣工验收。至此,世界上最长的水利枢纽建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淮河人民50年的心愿得以实现,

吴梅[9](2006)在《富民兴桂迈大步》文中研究表明$T在富民兴桂新跨越的伟大实践中,广西经济发展不断迈开新步伐: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两年时间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双过千”两大目标,取得10年来的最好发展成绩,成为广西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十五”目标的胜?

王建民[10](2006)在《“十五”医保 惠泽八闽》文中研究说明“十五”期间,是福建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的重要时期。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福建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九五”时期的试点探索阶段进入启动实施、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稳健运行、不断完善的阶段。至2005年末,福建省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惠及333万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十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新世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二、“九五”划上圆满句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划上圆满句号(论文提纲范文)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人民日报》社论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郑镇玉《长白之歌》音乐研究 ——以第一、第二乐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长白之歌》创作背景
    2.1 《长白之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2 《长白之歌》创作的音乐背景
        2.2.1 作曲家、作词家简介
        2.2.2 作品简介
        2.2.3 获奖、演出情况
第三章 《长白之歌》音乐分析
    3.1 《长白之歌》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3.1.1 呈示部
        3.1.2 展开中部
        3.1.3 再现部
    3.2 《长白之歌》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3.2.1 主部
        3.2.2 插部
        3.2.3 尾声
    3.3 《长白之歌》创作特征
        3.3.1 音乐形象的塑造
        3.3.2 配器与音响平衡
第四章 《长白之歌》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4.1 《长白之歌》的艺术价值
    4.2 《长白之歌》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5)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析与学术史回顾
        1.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2.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资料情况
    四、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美国对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缘起
    一、冲绳土地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二、冲绳土地的军用化过程
    三、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
    四、军用土地政策的执行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
    一、媾和前军用土地征用的追加补偿问题
    二、媾和之后军用土地的征用与租赁政策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地租一次性支付计划
    四、军用土地问题成因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用土地问题的解决与遗留问题的产生
    一、《普赖斯报告》的出台
    二、"举岛上下的斗争"的爆发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基本解决
    四、"媾和前赔偿"问题的产生
    五、"媾和前赔偿"问题的基本解决
    六、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日"冲绳密约"的形成
    一、请求权问题在《返还协定》谈判中的引入
    二、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土地复原补偿问题的反应与认识
    三、美日关于土地复原补偿费的正式交涉
    四、"冲绳密约"的最终形成签署"讨论纪要"
    五、《返还协定》缔结后美国政府内部对"讨论纪要"的归档和确认
    六、美国政府对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问题的落实解决
    七、"冲绳密约"的地位与历史根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山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密约"曝光
    二、"外务省机密泄露事件"的发酵与扩大
    三、"国家机密"与"国民知情权"的斗争
    四、西山、莲见联手泄露外务省机密文件的案情过程
    五、控辩各方的主张、争论与诉讼策略
    六、一审宣判的经过与结果
    七、二审及终审结果简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国家情报公开"诉讼
    一、新的曙光
    二、恢复名誉与国家损害赔偿诉讼
    三、"情报公开"诉讼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冲绳美军基地分布情况(2015年)
    附录二 《冲绳返还协定》正文(英、日文)
    附录三 关于400万美元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讨论纪要"文件
    附录四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一)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二)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三)
    附录五 1978 年"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被告事件"终审判决书
    附录六 2014 年"国家情报公开"诉讼案终审判决书
    附录七 历任琉球军政府/民政府行政长官
    附录八 本文主要人物及职务表
参考文献

(6)古籍标点研究 ——基于对《三国志》及其《集解》的相关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方法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专文研究
        二、 专书研究
        三、 其它文章与书籍的相关研究
        (一) 相关文章
        (二) 相关书籍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
    第四节 关于选择《三国志》及其《集解》作为研究个案的说明
上编:古籍标点校勘功能谫论
    第一章 古籍标点校勘略论
        第一节 古籍标点校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古籍标点校勘方法浅论
    第二章 古籍标点校勘与古文献研究
        第一节 标点校勘与词汇研究
        第二节 古籍标点与今注今译
        (一) 语词割裂与今注今译
        (二) 词句归属与今注今译
        (三) 非专名误为专名与今注今译
        (四) 专名误为非专名与今注今译
        第三节 古籍标点与专书辞典及索引的编纂
    第三章 古籍标点校勘与治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试论点读法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古籍标点校勘与古书精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二节 古籍标点校勘与问题发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节 古籍标点校勘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四节 古籍标点校勘与知识面拓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下编:古籍标点散论三题
    第一章 古籍标点目的与具体用法的再探讨
        第一节 古籍标点目的的再探讨
        第二节 古籍标点具体用法的再探讨
        (一) 逗号与“四言式”标点
        (二) 逗号与句号的混淆误用
        (三) 问号与叹号的混淆误用
        1. 问号与叹号使用规范的再探讨
        2. 关于古籍标点领域反诘问号(?!/!?)宜不宜启用的探讨
        (四) 顿号的使用问题
        1. 漏加顿号
        2. 误加顿号
        3. 顿号误为逗号
        4. 顿号加又不加及或顿或逗的问题
        (五) 关于分号使用问题的再探讨(附论“冒号”)
        (六) 关于破折号用与不用问题的再探讨
    第二章 古籍标点与古书阅读
        第一节 古籍标点与事理逻辑
        第二节 专名误标与古籍阅读
    第三章 试论古籍标点学的建立
        第一节 试论古籍标点研究的独特价值
        第二节 试论古籍标点学的概念及其与训诂学、校勘学的区别
        第三节 试论古籍标点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第五节 本文构思
第二章 滨阳的社区背景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文化开发与社会经济
第三章 本土化社会的形成与“滨阳货”污名下的社群形象
    第一节 移民和本土化社会
    第二节 “滨阳货”污名下的滨阳及其社群形象
    小结
第四章 从“灯酒节”到“炮龙节”
    第一节 春节、灯酒节、舞炮龙及其关系的定位
    第二节 从灯酒节到炮龙节
    第三节 政府重新介入之后的炮龙节
    小结
第五章 “炮龙节”的文化——政治实践
    第一节 寻找滨阳人舞炮龙“代代起舞、世世相传”的文化根源
    第二节 舞炮龙源起源地的追溯和争夺
    第三节 仪式展演的意义表征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小结
第六章“老庙”重建:再置的信仰空间与地方社会的互构
    第一节 老庙的本土定义和特殊地位
    第二节 土地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庙、场之争
    第四节 双名制与新拓展的公共空间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发现
    第二节 讨论
    余论:“传统”与“发明”之间的学人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照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九五”划上圆满句号(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寅恪授史图》初探[J]. 张求会. 关东学刊, 2020(05)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郑镇玉《长白之歌》音乐研究 ——以第一、第二乐章为中心[D]. 周文凯. 延边大学, 2019(01)
  • [5]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D]. 张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古籍标点研究 ——基于对《三国志》及其《集解》的相关考查[D]. 王晓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D]. 覃琮. 上海大学, 2011(11)
  • [8]矫勇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的讲话[J]. 矫勇. 治淮, 2007(07)
  • [9]富民兴桂迈大步[N]. 吴梅. 广西日报, 2006
  • [10]“十五”医保 惠泽八闽[J]. 王建民. 就业与保障, 2006(07)

标签:;  ;  ;  ;  ;  

“九五”规划圆满收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