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理,徐可,张菁,刘云,李慧[1](2020)在《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抑菌剂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利巴韦林滴眼液中抑菌剂(羟苯乙酯、硫柳汞、苯扎溴铵)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HC-C18 (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1%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值至3.0)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4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抑菌剂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9.2%~99.8%范围内,RSD均小于2.0%(n=9)。按拟定方法测定样品中羟苯乙酯含量为0.25~0.29 mg·mL-1,苯扎溴铵含量为0.083~0.086 mg·mL-1,硫柳汞含量为0.010 m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专属性强,可准确测定滴眼剂中不同抑菌剂的含量。
吴珺,钱忠义[2](2019)在《HPLC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方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TM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4 mL和磷酸7 mL,加水稀释至1 000 mL)(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5 nm。结果:苯扎溴铵的浓度在0.013 6~0.109 0 m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3%。结论:本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中抑菌剂苯扎溴铵,具有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
武晓红,肖娴,赵辉[3](2013)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3.0±0.1)-乙腈(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7nm,进样量:20μL。结果巴韦林和诺氟沙星分别在10.0~100.0μg/mL和5.0~5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0.70%)和99.7%(RSD=0.76%)(n=9)。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红眼灵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
李全斌,乔明艳,钱宏波[4](2007)在《利巴韦林及其制剂定量分析方法概述》文中提出
陈贵起,陆国金,李芝琳[5](2006)在《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丙沙星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结果:环丙沙星和利巴韦林检测浓度分别在1956μg/ml(r=0·9995,n=5)和3070μg/ml(r=0·9998,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0·83%,n=5)和99·66%(RSD=0·54%,n=5)。结论:本滴眼液配制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曹维,童春晖,胡一桥[6](2006)在《利巴韦林眼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文中认为目的:制备利巴韦林眼用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利巴韦林为主药,卡泊姆941为凝胶基质,制备利巴韦林眼凝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 mol·L-1硫酸铵溶液,检测波长为207 nm,测定主药利巴韦林的含量。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药试验。采用荧光黄检测法比较滴眼液和眼凝胶在角膜的滞留时间。结果:利巴韦林在10~1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41%。凝胶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且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明显长于滴眼液。结论:利巴韦林眼凝胶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用卡波姆941作为凝胶基质对眼部无刺激性,具有生物黏附作用。
陈双璐,林宏[7](2002)在《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改进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利巴韦林含量;共治疗245例患者。结果:此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9%,本药总有效率为89.0%。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且本品疗效好,无副作用。
刘放[8](2001)在《RP-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 μBon -dapakC18 柱 ,水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 :利巴韦林线性范围12 5~100.0μg/ml ,r=0 9994 ,平均回收率为98 47 % ,RSD=0.92 %(n=5)。结论 :该法准确、快速、简便 ,可用作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含量测定。
陈双璐,王荣海[9](2001)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改进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利巴韦林含量 ,测定波长为 2 2 2nm ,Δλ =2nm。结果 :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9% (RSD为 0 8% )。结论 :方法简便 ,快速准确 ,重现性好 ,适用于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毛政[10](2014)在《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巴韦林是化学合成的核苷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病毒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作为老牌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在国外的原发厂家为美国ICN Scientists,于1972年在美国首先上市。国内于1973年开始试制,1980年通过鉴定,1981年原料、针剂、滴鼻液等获得生产批文,在国内已使用了三十多年,实践表明,与同类药物相比,利巴韦林具有强效、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强于阿糖腺苷、阿糖胞苷、金刚烷胺、吗啉胍、碘汞等,因此临床适用范围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特别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利巴韦林的制剂种类很多,但口服制剂存在药物起效时间慢,吞咽困难患者不适用等缺点;外用剂型不可能取得全身效应,更不能用于急性病毒性感染的全身治疗;注射剂作为临床常用剂型,具有药效迅速、胃肠道粘膜刺激性小,并可避免口服剂型的首过效应等特点。实际应用中,将利巴韦林制成葡萄糖注射液后,可以避免临时将一些小针剂加到输液中使用带来的如热原、微粒、pH变化等诸多医疗隐患,同时也使护士操作更轻松、更安全,并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污染,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且在显效时间上优于小针剂。本研究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通过处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完整处方;通过灭菌工艺选择和验证研究,将灭菌参数提高到“121℃保温8分钟”,使本制剂的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化学药品注射剂的技术要求;并且,针对在试验中发现的活性炭对利巴韦林吸附较大的问题,在查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完善,确定了主药后加的工艺流程。经过小试样品的影响因素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本研究通过对自制的利巴韦林葡萄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方法学验证,建立了本品科学完整的质量检验方法。对本品三种规格各三批样品的质量检查的结果均合格,表明采用本研究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生产的注射液质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确定了本品的贮藏条件和有效期,要求本品应当在遮光的阴凉处密闭保存。同时也证明了本品在合理储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各项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研究认为,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工艺路线较短、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污染较小,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可操作性强,可实现产业化大生产。摸索出的质量控制标准可行,为今后的产业化大生产提供了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也为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更安全有效地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质量保证。
二、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抑菌剂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和结果 |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 |
2.2.2 供试品溶液 |
2.3 线性关系考察与检出限 |
2.4 专属性试验 |
2.5 稳定性试验 |
2.6 重复性试验 |
2.7 精密度试验 |
2.8 回收率试验 |
2.9 样品中抑菌剂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3 混合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浓度的选择 |
3.4 硫柳汞检测方法的选择 |
4 小结 |
(2)HPLC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 |
2.2.2 供试品溶液 |
2.2.3 空白溶液 |
2.3 系统适用性和专属性 |
2.4 线性关系 |
2.5 精密度与重复性实验 |
2.6 稳定性试验 |
2.7 回收率试验 |
2.8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9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1 流动相的选择 |
3.2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3 小结 |
(4)利巴韦林及其制剂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光光度法 |
1.1 比色法 |
1.2 单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
1.3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
1.4 一阶导数分光光率法 |
1.5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
1.6 P-矩阵紫外分光光度法 |
2 色谱法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2.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 |
3 旋光法 |
4 电泳法 |
5 流动注射发光法 |
(8)RP-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利巴韦林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2.2 色谱条件 |
2.3 标准曲线绘制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6 样品分析 |
2.7 利巴韦林滴眼液有关物质的检测 |
3 讨论 |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 流动相的选择 |
3.3 制样方法的测定 |
(9)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药 |
1.1 方法与结果 |
1.2.1 紫外光谱的绘制 |
1.2.2 稳定性实验 |
1.2.3 标准曲线 |
1.2.4 回收率实验 |
1.2.5 样品含量测定 |
2 讨论 |
(10)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ATALOGUE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病毒概述 |
1.2 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
1.3 病毒感染治疗及抗病毒药物 |
1.3.1 病毒感染治疗 |
1.3.2 抗病毒药物 |
1.4 利巴韦林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
1.4.1 强效、广谱抗病毒作用 |
1.4.2 临床适用范围广 |
1.4.3 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
1.4.4 安全性 |
1.5 利巴韦林相关制剂的研究和应用 |
1.5.1 口服制剂 |
1.5.2 外用制剂 |
1.5.3 注射剂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7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工艺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处方与依据 |
2.3 处方筛选 |
2.3.1 处方1 |
2.3.2 处方2 |
2.3.3 处方3、4、5 |
2.3.4 Fo值 |
2.3.5 活性炭吸附试验 |
2.3.6 处方6 |
2.4 完整处方及制备工艺 |
2.4.1 完整处方 |
2.4.2 制备工艺 |
2.5 工艺流程 |
2.6 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 |
2.7 小结 |
第3章 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质量研究试验方法和结果 |
3.2.1 外观性状 |
3.2.2 鉴别 |
3.2.3 检查 |
3.2.4 含量测定 |
3.3 药物稳定性研究试验 |
3.3.1 影响因素试验 |
3.3.2 加速试验 |
3.3.3 长期试验 |
3.3.4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1.1 生产工艺流程合理 |
4.1.2 质量控制标准可行 |
4.1.3 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抑菌剂的含量[J]. 李立理,徐可,张菁,刘云,李慧. 中国药品标准, 2020(05)
- [2]HPLC法测定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J]. 吴珺,钱忠义. 中国药品标准, 2019(02)
-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J]. 武晓红,肖娴,赵辉.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 [4]利巴韦林及其制剂定量分析方法概述[J]. 李全斌,乔明艳,钱宏波. 东南国防医药, 2007(03)
- [5]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陈贵起,陆国金,李芝琳. 中国药房, 2006(15)
- [6]利巴韦林眼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 曹维,童春晖,胡一桥. 中国新药杂志, 2006(10)
- [7]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J]. 陈双璐,林宏. 中国药师, 2002(01)
- [8]RP-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中利巴韦林的含量[J]. 刘放. 中国药房, 2001(06)
- [9]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滴眼液的含量[J]. 陈双璐,王荣海. 华西药学杂志, 2001(02)
- [10]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毛政. 山东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