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土壤调查诊断室,为科学农业服务

建立土壤调查诊断室,为科学农业服务

一、建立土壤普查诊断室为科学种田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山东农学院[1](1976)在《生产大队土壤普查方法的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导,痛击右倾翻案风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使土壤普查工作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农业学大寨运动服务,适应群众科学种田的需要,近几年来

齐丽华[2](1983)在《建立土壤档案,指导科学种田》文中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农业部门,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活动中就相应地产生出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这些档案对于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对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档案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建立土壤档案的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历史最悠久的经济部门,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向农业投入较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加入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积极地探索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农业发展规律和途径,逐步把以“经验”为

张世定[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申丽娟[4](2014)在《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文中认为学术思想作为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特定时代的学术精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体现,往往蕴含有超越该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因此,以某位大师或学术精英为个案,探究其学术活动及学术思想,是站在学术史的角度回观和展望某个时代某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侯光炯先生(1905~1996),又名侯翼如,英文名Hou Kuangchun(K.C. Hou OR Hou Guangjiong),是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前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学会资深会员、国家一级教授,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堪称为一代宗师、学界楷模、农学泰斗。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学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早已为众名家所写、世人所传颂,但发掘和升华其学术人生及思想仍兼具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关照性于一体,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以及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侯光炯先生农业土壤的探讨和纪实或纪念性研究成果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史料,对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有着深刻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系统的全面的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尚未起步,目前的研究呈现出相对薄弱和零散的特征,缺乏深入论证和挖掘,而这与侯光炯先生在农业土壤学上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侯光炯先生的生平及学术历程的系统梳理,追踪其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进而把握侯光炯先生的学术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治学理念与风格,考察侯光炯先生在农业土壤理论、农业生态系统学、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展望,以期对侯光炯学术思想能够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1.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1)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70年(1927~1996),其起始时间与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步时间几乎一致,而且二者的发展历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高度重合性。纵观侯光炯先生的学术人生,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少年求学、崭露头角、举步维艰、宏图大展、低潮时期、辉煌岁月以及思想的延续等阶段,每个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特征。(2)侯光炯先生在充分吸收欧美土壤学派和前苏联土壤学派先进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派。所谓“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方面。在研究理念方面,主要指侯光炯早在20世纪30年代乃至求学时期就已经树立起的土壤学服务于农业生产理念;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指侯光炯所倡导的总结和升华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在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指侯光炯的农业土壤生理性观点、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自然免耕技术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代表成果。(3)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是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良师教诲以及自身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历时积淀的结果。在经过系列因素的洗礼之后,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开始成型,并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日益成熟、由较为零散到日趋系统的渐进发展过程。2.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1)“殚精竭虑为三农”是侯光炯先生学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第一,服务农业:土壤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面对早期土壤与农业生产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局面,侯光炯先生坚持主张中国土壤科学应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之路,既要区别于美国式的科研与生产实践完全脱节的路子,也要不同于缺乏科学理论基础与解决具体生产问题工作方法的传统路子。第二,扎根农村:心系田野与大地。侯光炯先生认为,只有扎根于农村才是“光明的道路”,而且这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转变”。第三,尊重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出身于农家、经常接触农民的人生经历,使得侯光炯先生对于农民有着“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随着土壤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侯光炯先生对农民的态度由最初的同情转变为由衷地钦佩、赞美、尊重农民的生产实践智慧。(2)“躬身实践获真知”是侯光炯先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第一,长期蹲点农村的研究之路。所谓蹲点,是指借助于农村科研基点平台进行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型研究。不仅如此,侯光炯先生还将其功能拓展到推广新技术与新品种、培训教育等方面。第二,研究方法:农民经验与田间实验相结合。侯光炯先生极其重视对来自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学习、总结、验证与提炼,但由于土壤学是一定程度上的实验科学,其同样高度重视田间观察与实验分析。第三,对话与融合:国外考察、访问交流与合作。侯光炯先生在土壤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名与立足,与其到国外考察、访问交流和合作是密不可分的。(3)“求实创新建丰碑”是侯光炯先生治学理念与风格的核心内容。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侯光炯先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期,由早期的朴素的自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者逐渐转变为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并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自己的科研实践结合起来。第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侯光炯先生是一位勇于挑战传统和权威、坚持和论证自己观点的学者,不断探索与创新正是其科研精神的实质所在。第三,天、地、人、物统一体思想。天(气候)、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人(人为活动尤其是耕作措施)、物(耕作物以及其他植被等)统一体观点具有明显的唯物辩证思想,是侯光炯先生将哲学理念运用在土壤科学研究的结合体。第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侯光炯先生从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着手,对农业科学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引出土壤科学的多分支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1)侯光炯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代土壤学家,是我国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在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方面,侯光炯先生不仅剖析了过去土壤科学残存的基本缺陷及其原因,还界定了农业土壤学的理论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并对农业土壤学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其改善途径予以揭示。当农业土壤学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认同但仍较为散乱之时,侯光炯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业土壤学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并给以了详尽论述。(2)由侯光炯先生所创立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是在总结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升华而来的,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发现。侯光炯先生从学界既有的“农业土壤是历史自然体”的论断出发,提出土壤是活的有生命的自然历史体。直到1984年Beckmann关于土壤作为生物体和具有复杂结构与演化历史的自然体的提出,说明侯光炯先生的这一观点领先世界20余年。侯光炯先生首次提出土壤生理性新概念的定义、基本规律等内容,标志着土壤研究思路逐渐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侯光炯先生对土壤肥力的定义及其本质重新阐释,为世界土壤科学的动态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侯光炯先生提出的“小三化”、“大三化”等土壤培肥与改良措施,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侯光炯先生所提出的以土壤生理性为依据的农业土壤分类方法,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的以土壤地理环境或者土壤属性等为标准的土壤分类方法。1935年,侯光炯先生首次将水稻土作为一个独立类型提出来,并进一步把水稻土分为淹育、潴育和潜育等亚类,成为我国水稻土研究的开端。在土壤生理性及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侯光炯先生讨论了水稻土的生理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摆脱了传统研究中“三育”、“三源”等分类视角。关于紫色土分类体系,侯光炯先生主张发生学分类和农业土壤型分类两种体系,为后来全国农业土壤分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4)侯光炯先生根据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土壤普查、规划以及农业区划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升华,为全国第二次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侯光炯先生认为,搞清楚一些理论问题是土壤普查工作的必然要求,如土壤普查规划中的研究对象和主要诊断项目、如何研究土壤肥力、在普查中进行全面规划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及土壤普查工作是否要包括土壤区划研究问题等。对于土壤农业区划,侯光炯先生从水热条件出发,将我国土壤农业区划分为区域、地区、土区、土片和土组等五级。4.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1)水土保持是侯光炯先生晚年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侯光炯先生在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农业生态系统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在系统地总结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究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标准及其体系,并针对当前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2)侯光炯先生认为,生态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手段,它以辩证分析生态系统的内部矛盾及其谐调方法为主要特征。侯光炯先生从土壤生态肥力的角度对生态农业及其技术对策进行了全新解读,并以四川省为对象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基地,同时还将发展生态农业与根治长江洪患灾害紧密地结合起来。(3)早在20世纪20年代,侯光炯先生就开始关注国内农业界施肥的实际状况,后来又在总结并升华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农民“三看”经验中的施肥原则。在进行旱地免灌种稻试验时,侯光炯先生对有机肥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给予了详细论述,并概括了合理用肥的基本内容。总体上,侯光炯先生在配方施肥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是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的大体方向、内容与范围。5.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1)关于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侯光炯先生认为,二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它们有着共同的愿景,即“都是为了保证土壤结构,使之发挥协调和稳定水、热、气、肥各个肥力因素的功能”,精耕细作是不具备自然免耕条件土壤的准备工作,这为人们摆脱传统错误观点、正确认识精耕细作与免耕的辩证关系厘清了思路。关于自然免耕与美国式免耕的区别,侯光炯先生通过反复试验研究,验证了自然免耕相对于美国式免耕的优越性,并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关于自然免耕技术的实质意义,侯光炯先生着重从经济和科学等方面充分肯定,证明自然免耕技术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体。(2)水田自然免耕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有着极其严格和复杂的技术要则与机理。侯光炯先生从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水稻半旱式免耕栽培、小麦半旱式免耕栽培和水田免耕综合利用着手,指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垄作而非传统平作、浸灌而非淹灌等方式来改变田面微地形,促使土壤和植物之间处于永久高度生理谐调状态。进一步地,侯光炯先生归纳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要点为“四连续、四不要”,这四者之问是一个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统一体。通过对水天自然免耕技术的实施,可使水田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水、肥、气、热、光)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实现光肥平衡、水热平衡、肥力平衡和生态平衡等“四大平衡”。(3)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是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创性研究,不论是在已经广泛推广应用的生产实践中,还是在继续深入的后续研究中,它均展现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侯光炯先生以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综合效益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严谨细致,更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真负责。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基本史实和侯光炯先生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发端溯源部分,结合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步与发展历程,对侯光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进行追踪;二是在哲学透视部分,从学术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治学理念与风格等内容着手,对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度剖析;三是在具体研究成果方面,主要对侯光炯先生的农业土壤理论、农业生态系统学、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等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总体上,不同于以往的纪念或纪实性文章,本研究着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挖掘侯光炯先生学术成果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加强下述研究: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侯光炯学术思想对中国土壤学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侯光炯学术思想在当前的继承和发展等。

余德庄[5](1997)在《世纪情结——侯光炯传略》文中提出 第一章1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国势衰颓,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民不聊生。强虏所到之处,肆意烧杀劫掳,百姓生灵涂炭,财破家亡,言之无不痛恨切齿。而官兵畏敌如虎,遇有倭贼来犯,或龟缩城中隔岸观火,或望风而逃不见踪影,致使盗寇愈加猖厥无忌,从屠村劫乡发展到夺县掠府。嘉靖年间,不足百人的一群倭寇从绍兴一直杀到南京,沿途如入无人

郝桂娟[6](2009)在《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化学性状和物理性状演变特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耕地土壤侵蚀的形成与演变,以及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因素与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措施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对策等。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0多年的演变,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23.8%;土壤全氮含量下降31.9%;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12%以上;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24.7%。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硅等中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微量元素中锌、铜、铁、锰等含量丰富。硼和钼呈现缺乏,缺乏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7.2%和78.2%。(2)与20多年前相比,研究区耕地物理性状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变劣、容重增加、腐殖质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减少、障碍层的形成、地表砾石含量增多。该区耕地出现了明显的次生障碍层,形成5~10cm的犁底层并不断加厚变硬,并形成一个地表砾石层。目前地表砾石度大于5%的面积比20多年前增加近20倍;耕地中有1/3~1/2以上的土壤分布在薄体和薄层暗棕壤上,该土壤腐殖质层较薄(<20cm),土体砾石含量高(>30%),砾石层位浅,一般20cm就出现大量砾石。而且随着坡度的升高,种植年限的延长,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显着增加。(3)研究区耕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达到Ⅰ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条件。因自然因素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不同,各类型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汞、铬、砷、铅、铜含量有一定差异,但土壤镉含量的差异较小。该区土壤pH值在4.8~7.1之间,平均为6.0,呈微酸性~中性,各土类间pH值变化不大。研究区的河水和地下水都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极限值,符合农田灌溉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水质标准。(4)按照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研究区属于东北黑土区的低山丘陵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现象,主要分为水力侵蚀、冻融侵蚀两种类型,其中水力侵蚀占耕地侵蚀的99.8%。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比较,现有耕地面积比20多年前增加了3.3倍,耕地土壤侵蚀强度由微度发展到轻度。耕地土壤二级以上的明显侵蚀面积由12.2万hm2增加到52.7万hm2,增加了4.3倍;平均侵蚀模数由第二次土壤普查前的小于500 t/km2.年,增加到1935.7 t/km2.年;沟壑密度由0.06 km/km2增加到1.87 km/km2;30%左右的耕地因土壤侵蚀已经产生严重或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耕地自开垦以来,表土层流失厚度总量为3~16.8cm,平均为8.4cm,年均流失厚度为0.2~1.1cm,严重地区个别年度表土层的流失量达5cm以上。其中暗棕壤表土层的总流失厚度为11.3cm,占腐殖质层厚度的51.3%;黑土土类的总流失厚度为9.5cm,占该土类腐殖质层厚度的28.83%;草甸土流失厚度为4.4cm,占该土类腐殖质层厚度的6.2%。根据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标准,黑土土类的土层厚度占A层的6.2%,属轻度侵蚀;暗棕壤的侵蚀厚度占A层的51.8%,属中度侵蚀;草甸土土类的侵蚀厚度占A层的4.4%,属轻度侵蚀。研究区的总体侵蚀厚度为8.4cm,占A层的17.8%,属于轻度侵蚀程度。耕地土壤受侵蚀后,一方面造成水土流失,物理性状恶化,另一方面还存在养分流失的问题。平均每年流失土壤总量为916.7万t,流失有机质总量为42.5万t,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高浓度含量的复合肥5.9万t,是该地区年均化肥施用量的1.4倍。(5)耕地土壤<0.01mm颗粒含量、孔隙度、团聚体含量、田间持水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容重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硼、有效硅,随着坡度的升高明显下降;土壤有效铁、有效钼、有效硫含量,随着坡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坡度升高酸性增强。降水的季节性分布不均、蒸发量的上升加重土壤侵蚀;气温的变化和灾害性天气频率的增加也导致耕地质量向退化方向演变。在人为因素中,不合理的垦荒种植,难以改变的小型四轮拖拉机表土翻耕方式,不科学的肥料使用、管理方式,以及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都促使耕地质量在演变中逐步形成退化。(6)提出了分区改良、合理布局、防止水土流失、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改革耕作制度等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措施和建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立法机制、开发保育监督机制、政府专题议事规则、加强人才培养,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等政策建议。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配套模式。

迂琦[7](1976)在《应用土壤与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为农业稳产高产服务》文中研究表明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群众运动中,广大贫下中农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革命精神,大干社会主义,大搞科学种田,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形势一派大好。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土壤与植物营养诊断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受到群

旗口公社农科站[8](1977)在《搞好土壤普查与营养诊断工作为普及大寨县作贡献》文中研究指明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力开展以土壤普查和营养诊断为中心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不断迈大步,攀登新高峰,迅速提高土壤普查化验与营养诊断工作的标准,为农业大干快上做出了一些贡献。旗口公社位于营口县的西北部,辽河下游东岸,全社有耕地十万亩,其中水田八万亩。从1973年8月以来,对全社土地进行了全面普查,对土壤耕层、水质、盐分、水稻高产长相和植株体内主要营养指标

广西师院化学系乐江土壤分析组[9](1975)在《在农村开门办学的广阔前景——谈土壤分析和蒸气育秧的一些体会》文中指出这次到龙胜县瓢里公社乐江大队开门办学,为了协助贫下中农搞好科学种田,促进农业大干快上,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广泛开展了土壤普查和土壤分析工作,开展了蒸气育秧不同秧龄的营养测定,与贫下中农一起研究怎样搞科学改土和合理施肥,学生学到了真实本领,教学也深受贫下中农欢迎。实践证明,坚持面向农村,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就大有搞头,前景就无限广阔。

杜凯闯[10](2019)在《新疆典型土系划分与质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研究的基础,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它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为了研究新疆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和对其进行质量特征研究,本文基于新疆土系调查任务,选取了47个典型剖面样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机械组成和化学性质分析,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建立起新疆典型土壤从土纲到土系完整的分类体系,然后以土壤系统分类学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评价指标对新疆典型土系的质量特征进行研究,划分质量等级。得出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47个供试土壤归属为人为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雏形土、新成土7个土纲、12个亚纲、22个土类、32个亚类、43个土族和47个土系。(2)依据土壤性能和土壤弹性可将新疆典型土系质量划分为9个等级和16个胁迫因素等级。全部的人为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2,质量等级为Ⅱ,全部的均腐土土系和阿勒泰系、布尔津系和印加尔系3个雏形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6,质量等级为III,这两级土地主要为新疆绿洲耕地,农田土壤水分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补给,水源较可靠,质量良好,生产潜力很大;全部的潜育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8,质量等级为IV,北闸系、东地系和沙湾系3个雏形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9,质量等级为V,7个雏形土土系照壁山系、库布西系、努尔恰系、额敏十一连系、恰合吉系、玉群翁系和克孜勒系属于胁迫等级10,质量等级为V,这些土地容易退化,利用方式主要为牧草地,并且在没有制定良好保护计划的情况下,应尽量不用于耕地;全部的新成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11,质量等级为VI,全部的盐成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12,质量等级为VII,这些土地质地较砂或者含盐量较高,不适合用于耕地,它们应保持在自然状态下;古龙沟系为雏形土,属于胁迫等级15,质量等级为VIII,全部的干旱土土系属于胁迫等级16,质量等级为IX,这些土地主要处于荒漠地和高寒地等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土壤温度较低或较干旱,应该保持在自然状态下。

二、建立土壤普查诊断室为科学种田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土壤普查诊断室为科学种田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1.1.2 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的必然要求
        1.1.3 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2.1 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简传
    2.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
        2.2.1 欧美土壤学派
        2.2.2 前苏联土壤学派
        2.2.3 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派
    2.3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渊源
        2.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2.3.2 家庭环境的熏陶
        2.3.3 良师的教诲指引
        2.3.4 自身的因素使然
    2.4 小结
第3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3.1 学术价值观:“殚精竭虑为三农”
        3.1.1 服务农业:土壤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
        3.1.2 扎根农村:心系田野与大地
        3.1.3 尊重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
    3.2 科学研究方法:“躬身实践获真知”
        3.2.1 长期蹲点农村的研究之路
        3.2.2 研究方法:农民经验与田间实验相结合
        3.2.3 对话与融合:国外考察、访问交流与合作
    3.3 治学理念与风格:“求实创新建丰碑”
        3.3.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3.2 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3.3.3 天、地、人、物统一体思想
        3.3.4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
    3.4 小结
第4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4.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及其生产实践性
        4.1.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
        4.1.2 农业土壤学的生产实践性
    4.2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
        4.2.1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概况
        4.2.2 农业土壤及其生理性
        4.2.3 土壤肥力及其本质
        4.2.4 土壤培肥与改良的新途径
    4.3 农业土壤分类研究
        4.3.1 农业土壤分类的基本理论
        4.3.2 水稻土的生理分类
        4.3.3 紫色土的发生学分类
    4.4 土壤普查与农业区划研究
        4.4.1 土壤普查
        4.4.2 土壤农业区划
    4.5 小结
第5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5.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
        5.1.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5.1.2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给予的启示
    5.2 水土保持
        5.2.1 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2.2 水土保持区划的标准及其体系
        5.2.3 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5.3 生态农业
        5.3.1 生态农业的土壤肥力理论基础
        5.3.2 建立生态农业基地的类型及作法
        5.3.3 发展生态农业与根治长江洪患
    5.4 配方施肥技术
        5.4.1 农业界施肥实况及农民经验原则
        5.4.2 有机肥配方施肥与合理用肥
    5.5 小结
第6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6.1 自然免耕的理论基础
        6.1.1 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
        6.1.2 自然免耕与美国式免耕的区别
        6.1.3 自然免耕技术的实质意义
    6.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要则及其机理
    6.3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
        6.3.1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综合效益
        6.3.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发展前景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7.1.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7.1.3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7.1.4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7.1.5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侯光炯主要学术贡献
    附录2 侯光炯主要获奖成果
    附录3 侯光炯主要论文
    附录4 侯光炯主要教材着作
    附录5 侯光炯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6)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耕地的概念
        1.2.2 耕地与土壤
        1.2.3 耕地土壤质量
        1.2.4 土壤质量演变
        1.2.5 GIS 技术特点
        1.2.6 RS 与 GIS 技术在土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7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农林牧产业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收集资料
        2.2.2 野外调查和布点取样
        2.2.3 样品测试和数据整理
        2.2.4 应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2.2.5 应用分析结果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措施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化学性状演变特征
    3.1 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3.2 耕地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变化
    3.3 耕地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3.4 耕地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3.5 耕地土壤中量元素状况
    3.6 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状况
    3.7 耕地土壤化学性状演变的因素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物理性状演变特征
    4.1 耕地土壤质地的变化
    4.2 耕地土壤结构与机械组成的变化
        4.2.1 耕地土壤结构的变化
        4.2.2 耕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
    4.3 耕地土壤容重的变化
    4.4 耕地土体构型与耕层厚度的变化
        4.4.1 耕地土体构型的变化
        4.4.2 腐殖质层和有效土层厚度的变化
        4.4.3 耕地土壤障碍层的形成与变化
    4.5 耕地土壤地表砾石含量的变化
    4.6 耕地土壤物理性状演变的因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演变
    5.1 研究区土壤污染状况
    5.2 耕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5.2.1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5.2.2 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
    5.3 耕地环境质量的控制指标分类
    5.4 耕地环境质量的污染指数计算
        5.4.1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
        5.4.2 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计算
        5.4.3 耕地的水、土环境要素综合指数计算
        5.4.4 耕地环境的综合污染程度分级
    5.5 耕地土壤的 PH 和重金属含量
        5.5.1 耕地土壤的pH
        5.5.2 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5.6 主要河流及地下水中各种污染物含量
        5.6.1 雅鲁河的水质状况
        5.6.2 其他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5.7 耕地环境水土综合污染指数分析
    5.8 耕地土壤的环境因素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土壤侵蚀的形成与演变
    6.1 土壤侵蚀的类型及分级
        6.1.1 国内外对土壤侵蚀的认识和研究
        6.1.2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
        6.1.3 土壤侵蚀模数
        6.1.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6.2 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
        6.2.1 研究区耕地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
        6.2.2 研究区耕地土壤侵蚀强度及其变化
        6.2.3 研究区耕地土壤侵蚀沟的变化
    6.3 耕地土壤侵蚀后的物理性状变化
    6.4 耕地土壤侵蚀后的土壤养分变化
    6.5 耕地土壤侵蚀后的水土流失量变化
    6.6 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因素及影响
    7.1 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因素
    7.2 自然驱动因素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2.1 地形地貌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2.2 气候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2.3 自然环境变化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3 人为驱动因素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3.1 农业开发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3.2 耕作制度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3.4 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质量演变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与模式
    8.1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措施
        8.1.1 分区改良,合理耕作,实现耕地资源的生态持续性
        8.1.2 合理布局,提高效益,实现耕地资源的经济持续性
        8.1.3 统筹发展,坚持创新,实现耕地资源的社会持续性
    8.2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8.2.1 建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立法机制
        8.2.2 建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开发保育监督机制
        8.2.3 建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政府议事规则
        8.2.4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建议
        8.2.5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人才培养建议
    8.3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以阿荣旗为例
        8.3.1 阿荣旗农业发展现状
        8.3.2 阿荣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3.3 阿荣旗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新疆典型土系划分与质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土壤分类研究概况
        1.3.2 国内外土地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1.3.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点布设和土壤样品采集
    2.3 分析项目和方法
3 新疆典型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3.1 新疆典型剖面形态特征
    3.2 新疆典型剖面的机械组成
    3.3 新疆典型剖面的化学性质
4 新疆典型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建立与高级分类单元检索
    4.1 新疆典型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4.2 高级分类单元归属
    4.3 讨论
        4.3.1 高级分类单元的归属修正
        4.3.2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分类对比
        4.3.3 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指标的修订建议
5 新疆典型土壤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
    5.1 土族的划分
    5.2 土系的划分
6 新疆典型土系质量特征研究
    6.1 质量等级划分及其性能描述
    6.2 新疆典型土系质量等级划分及其对应性能描述
        6.2.1 新疆典型土系质量等级划分
        6.2.2 新疆典型土系性能描述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土壤剖面图
附录2 个人简历

四、建立土壤普查诊断室为科学种田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大队土壤普查方法的商榷[J]. 山东农学院. 土壤肥料, 1976(04)
  • [2]建立土壤档案,指导科学种田[J]. 齐丽华. 档案学通讯, 1983(04)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4]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D]. 申丽娟. 西南大学, 2014(10)
  • [5]世纪情结——侯光炯传略[J]. 余德庄. 红岩, 1997(04)
  • [6]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D]. 郝桂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7]应用土壤与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为农业稳产高产服务[J]. 迂琦.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76(03)
  • [8]搞好土壤普查与营养诊断工作为普及大寨县作贡献[J]. 旗口公社农科站. 北方水稻, 1977(Z1)
  • [9]在农村开门办学的广阔前景——谈土壤分析和蒸气育秧的一些体会[J]. 广西师院化学系乐江土壤分析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6)
  • [10]新疆典型土系划分与质量特征研究[D]. 杜凯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建立土壤调查诊断室,为科学农业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