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高科技革命的浪潮

纳米:高科技革命的浪潮

一、纳米:高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论文文献综述)

杨虎涛[1](2020)在《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技术革命浪潮的增长效能由其在连接+能源+材料三重维度的技术变迁及其所形成的净创造效应所决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1.0虽然深刻地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品类型,但却未能实现黄金30年时期的生产率、积累率和实际工资的协同增长,反而出现了三者的长时间"脱耦"。这其中固然有测度困难和时滞的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数字经济主要停留在交易的"连接"技术突破上,而缺乏能源和材料的实质性进展,因此总体净创造性效应较弱。与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经济相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2.0因其可实现生产领域的"连接"突破,有着更大的净创造效应和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避免出现第一代数字经济的诸多弊端,仍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数字经济的创新领域和发展方向,使其实现从小范围、窄领域的服务业局部繁荣到大范围、多领域的产业渗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林嘉文[2](2020)在《影像质量和影院系统的全方位升级——以《双子杀手》为例浅谈以“三高”为代表的电影高新技术联动》文中认为《双子杀手》制作背后的以"三高"为主的电影高新技术联动,带动了影像质量和影院系统的全方位升级,其目的是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3D电影以120帧每秒的高帧率进行制作更突出动作的连贯性和弱光下特写镜头的表现,CINITY影院系统的HDR、激光等电影高新技术联动,在亮度、对比度等方面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本文以《双子杀手》的地下墓穴搏斗等场景为例,从前期拍摄和后期放映的角度分析电影高新技术呈现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影片为比较对象,进一步阐明电影高新技术在影视制作的进步和可鉴之处。

王银铎,高伟[3](2020)在《全球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文中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物联网、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由于科技的进步,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和产品已经或即将出现,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等,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结合,将使人们的生活在不久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社会对智能化的发展需求较高,该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仍相对短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以确保整个社会能够快速前进,必须在全球化智能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两个层面对教育进行深化改革。首先,应当从宏观上建立智能教育培训目标;其次,务必明确智能教育培训目标的建构路径。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郑德洛[5](2019)在《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当今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变的今天,中国无疑是一股迅速崛起的力量,而如何利用科技进步来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近现代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维度,分析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按照历史进程分别探讨了历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在18、19世纪甚至20世纪前期成为的世界霸主。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得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崛起,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呈现出群雄并立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它塑造、维持、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国际格局。研究表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革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科技进步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继而将我国单独作为研究对象,阐明了改革开放后,确立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巨大发展,从而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最后,阐明了我国要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争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当中,能够成为“并跑者”和“领跑者”,从而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化向有利于我国的多极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包伟杰[6](2018)在《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金融、对外贸易等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市场的“神经”。而中国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了持续的提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倡议,不仅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不断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诚意,这将对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9.3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为12.24万亿美元,中美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世界经济增速趋于放缓,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投资就业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而中国经济发展则暴露出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宏观政策调控失准、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两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 80%,中国经济的发展则过度依赖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扩大的情况下,短时期内不得不依靠巨大的政府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不足而投资过热的结构性难题,由此也引发了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过大、企业杠杆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目标带来阻碍,应该看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差距,反思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形成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方面其直接反应出了构成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其又间接反应出了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动力基础,进而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作为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演化趋势,其较为直观的描述了一国经济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欠发达到发达、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发展的路径。总的来说,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一国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冲击,从而才能使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探究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驱动因素、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逻辑规律、路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尤其是着重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差距。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参考,我国经济能够在科学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实现长期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内容涵盖了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理论和研究综述。为论文的写作找到强有力的理论及文献支撑。第二部分则主要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基本逻辑与分析框架进行研究,首先是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这是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出发点。其次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演进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等。第三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等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通过构建模型(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研究驱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第四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路径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各自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美国涉及的时间范围从19世纪初期工业化开始阶段至今,中国涉及的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从1952年至今。比较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情况。在对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三次产业各产业的内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三次产业中包含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中美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时段比较。第五部分主要是基于之前章节对于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将产业结构放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主要而言是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第六部分基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相应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各驱动因素与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灰色关联度;构建VAR模型(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最后,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在大方向上趋于一致,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关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的产业结构形态由最初的“一二三”最终演进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伴随着行业革命的不断推动,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比重在不断分化,产业结构内部得以持续优化。不过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特征还是有所差异,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演进深度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况且两国的产业发展也正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正日益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而两国又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双方之间不仅直接面临着合作与竞争,还面临着旧有的经济制约因素和新的工业革命挑战。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贸易开放、交流合作、互惠互利会是大的方向和趋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中美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寻求三次产业之间和内部的平衡发展,努力促成行业的变革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姜晓坤[7](2018)在《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进步、工业创新和生态危机共同催生了新工业革命,而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又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对工程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变革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卓越大学联盟E9高校(Excellence 9)率先在国内所展开的“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项目为依托(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对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以及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素质结构,可从知识、智能和品格三方面构建。知识结构应具备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特征,纵横交织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其横向包括文化素养、工程素养、工程思维方法和社会工程科学等四个基本层次,纵向包括基础工程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理论和专业工程技术等四个基本层次。合理的智能结构是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它是智力与技能的综合,技能又包含技术和能力两部分内容。品格培养是工程教育回归培养“人”的本质的关键,合理的品格结构决定工程人才成才方向和社会价值。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面向未来、面向工程发展需求为前提,要有新的培养理念、新的培养目标、新的素质结构和新的培养方式。要摒弃传统的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代之以成果导向的新理念;培养目标要从注重科学知识的培养,提升到对“知识+智能+品格”全方面素质的重视,实现从科学导向向需求导向的新超越;素质结构要在继续完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同时,更加强调品格结构;培养方式需依照系统工程理论的顶层设计理念,使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之间构建起新的系统化“融合”机制。依照工程教育的大工程观理论,不断推进工程教育范式由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但并非仅遵从“工程”这一单一的价值导向,而是在追求工程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技术-科学-工程三种价值导向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同时,依据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链式发展特征,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新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拓展和丰富工程教育的工程范式,是工程教育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①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三个关键,实现从传统工程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②丰富与完善工程范式,全面改革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理性回归教育本质;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智能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智与能(包含技术和能力)的培养。③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要积极推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协同,通过推进产学融合以前置卓越人才供给;要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新工业革命需求的具有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要积极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二级、三级系统的融合,打通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孔令杰[8](2017)在《爆轰法合成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材料试验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对纳米磁性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良的储磁及吸波性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可以通过物理气相蒸发法和化学水解法合成。同其他方法相比爆轰合成工艺相对简单且反应快速,而且不需要精密的仪器以及苛刻的实验条件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合成我们所需的材料。而后采用XRD、TEM、VSM对爆轰产物的组成成分、形态结构以及磁性进行测试。本文采用了两种炸药即乳化炸药和黑索金的爆轰合成过程并利用控制变量法和逆推法对实验配方进行设计,一方面研究乳化炸药和黑索金配方不同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两种炸药的之间的对比。通过改变乳化炸药配方中的铁源(硝酸铁、二茂铁)、碳源(尿素、凡士林)、硅源(硅油、硅酸钠)等研究其合成产物。通过对XRD图谱分析发现包覆型颗粒的晶核含有部分铁氧体,TEM实验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壳核结构但颗粒的分散性较差,颗粒粒径在3060nm之间,通过对其理论爆速的计算发现其理想爆速在4800m/s时其颗粒形貌较好。VSM磁滞回线分析表明其表现出硬磁性具有弱的铁磁性质在储磁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黑索金的实验配方是利用黑索金与爆轰前驱体铁源(硝酸铁)和硅源(硅酸钠)并加入碳源(无水乙醇)搅拌形成塑性混合炸药,实验步骤同乳化炸药。改变碳源(萘、尿素、无水乙醇)对其爆轰灰份进行分析。通过与乳化炸药的产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颗粒的分散性很好,且呈现出规则的正球形,此时通过计算可知其最优理论爆速在6200m/s左右。但其磁性却很弱,几乎不具有磁性。最后通过对上述爆轰产物热处理在600℃下加热4小时后在对其磁性进行测试发现其磁性大幅度升高,并呈现弱的铁磁性。以上研究表明,爆轰法可以合成出二氧化硅包覆铁基纳米磁性材料。通过改变其实验配方可以控制其晶核成份(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改变炸药类型以及爆速可以控制其形貌和磁性,合理的调控其配方可以得到不同的磁性材料。综上,乳化炸药合成的材料磁性较强但颗粒形貌及分散性较差,而采用黑索金材料的形貌呈规则的球形且分散性好,但其磁性较差。通过热处理可以弥补其磁性上的不足。

王鲁湘,刘继文,张宇红,张树森,秦明玉,陈钢利,孙铁虹,刘玉捷,张保芬,韩侠,戚惠然[9](2015)在《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文中指出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熟悉的面孔和陌生的主题。当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再次启动的时候,我们又充满无限期待。对于已经成功举办过十八届的科博会来说,她的影响力无需多言。虽然主题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但始终延续"创新"的精髓。借助科博会的平台,各种论坛粉墨

黄亮[10](2014)在《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正逐步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在上述背景下,研发作为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和重要来源,对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已由产业全球扩张进入到研发全球扩张的新阶段。其中,作为跨国界知识流动载体的跨国公司在研发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全球扩张与地方镶嵌,带来了技术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转移与重新整合。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某一城市空间范围内的持续集聚的同时,与本土研发资源不断交互融合,推动国际研发城市(International R&D City)这一新型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研发城市是一个颇具开创性的研究命题,不仅在国内学术界涉足者寥寥,即使在国外也鲜有学者涉及。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一般的概念探讨与案例分析,并缺少全球层面的统一性把握,其相应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研发城市建设的现实发展与实践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国际层面的观察视野出发,力图通过系统研究,建立一套较为严密和科学的学术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来搭建一个合理的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从创新型城市与世界城市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厘定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明确其核心特征、本质内涵、空间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来作为本文研究的工作基础与逻辑起点。在界定了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之后,紧随而至的任务就在于识别与判定当前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可以称之为国际研发城市。跨国公司是全球研发活动的主导力量,并通过研发全球化构建了全球研发网络的基本骨架。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世界城市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组织切入,通过对全球170余家跨国公司高等级研发机构区位分布与集聚程度的考察,以城市为空间尺度勾勒出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地理格局,确定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并将其作为识别与判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指标。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本文利用代表城市研发产出的国际专利统计数据就国际研发城市的运行特征与发展类型进行刻画与归纳。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的数据如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大都局限于国家或省(州)域层面,基于城市尺度的研发统计数据极其缺乏。在此条件下,本研究本着可行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国际专利数据库平台为基础,构造专利申请总量、专利申请密度、专利申请的年均增长率、专利申请的外资依存度等若干指标来深入透视国际研发城市的研发运行特征与发展类型,力求使定量分析的结果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当前国际研发城市的现实状况。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城市的第二本质”,在研究国际研发城市问题时也应当采用联系的视角来进一步分析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结构与演变趋势。基于此,作者以城市体系和网络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研发合作的观察视角切入,采用国际专利合作申请数据表征研发合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图景与发展演变轨迹进行刻画,并分析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结构与主要特征。基于个案的区域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研究方法。接下来,作者将主要采用案例剖析的研究方法,在众多城市中选取硅谷、班加罗尔这两座颇具典型性的国际研发城市进行全面解析。一方面,以历史的眼光回顾其发展历程与演变轨迹,深入解析驱动其研发与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力争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深层次洞察推动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各种力量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新经济增长、研发全球化、全球价值链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等理论与分析工具来搭建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另一方面,期望通过上述城市的个案研究,归纳出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独具特色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经验,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最后,本文将研究视野转回中国,提出从“世界工厂”到“研发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对国内主要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纳米:高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高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数字经济1.0时代
二、连接+能源+材料———技术革命增长效能的三重技术维度
三、从1.0时代到2.0时代,数字经济的效能一致与否分析
    (一)数字经济1.0的增长效能———基于连接+能源+材料三重维度的解释
    (二)从流通连接到生产连接———数字经济2.0的不同之处
四、数字经济2.0如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2)影像质量和影院系统的全方位升级——以《双子杀手》为例浅谈以“三高”为代表的电影高新技术联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像质量的全方位升级
    1.2 以“三高”为代表的电影高新技术联动——全面升级的充分性
2《双子杀手》的“全方位”技术升级
    2.1 立体摄影系统的“轻量化”升级——与众不同的创作
    2.2 布光和拍摄手法的升级——特写的清晰细腻
3 影院系统的全方位升级
    3.1 观众体验升级——正向发展技术联动
    3.2 国内技术突破——反向推动影视制作
4 结语

(3)全球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智能化与教育
    (一)智能化技术的根源
    (二)全球智能化对教育的需求
    (三)全球化智能教育研究的对象
        1.人是教育研究的对象
        2.运用智能技术评价教育研究对象
        3.智能化背景下的教育本源
    (四)广义和狭义的全球化智能教育
        1.高效化
        2.个性化
        3.数据化
        4.虚拟化
二、宏观智能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改革
    (一)智能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智能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
        1.萌芽期:初级教学机器的应用
        2.启动期:CAI模拟教学
        3.突破期:ICAI模拟教学
        4.发展期:自适应学习
        5.高速发展期:智适应学习
三、宏观智能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路径重置
    (一)智能教育课程的构建模型
    (二)智能教育课程的开发路径
        1.自适应学习
        2.智能化学习评测
        3.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
四、总结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科技革命和国际格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科技革命
        2.1.2 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
        2.1.3 科技革命与综合国力
        2.1.4 科技革命与国际格局
    2.2 科技影响社会的相关理论
        2.2.1 技术决定论
        2.2.2 社会建构论
        2.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第三章 第一次科技革命:英国鹤立鸡群
    3.1 作为第一次科学和技术革命发源地及中心的英国
        3.1.1 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3.1.2 科学与技术革命的重大成就
    3.2 科学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间接影响
        3.2.1 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3.2.2 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3.3 技术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
        3.3.1 技术革命与纺织工业
        3.3.2 技术革命与煤炭及冶金业
        3.3.3 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业
    3.4 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的日不落帝国的强力崛起
第四章 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日群雄并起
    4.1 美国:引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4.1.1 美国何以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弄潮儿
        4.1.2 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对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贡献
    4.2 德国: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佼佼者
        4.2.1 德国后来者居上的缘由
        4.2.2 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对德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功劳
    4.3 日本:通过引进吸收之路而崛起
        4.3.1 日本崛起的原因
        4.3.2 科技革命对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推动
    4.4 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国际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苏争霸到一超多强
    5.1 美国:以科技实力制胜的超级大国
        5.1.1 冷战时期:美国领跑科技革命并在冷战中制胜苏联
        5.1.2 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新科技革命的领头羊
    5.2 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
        5.2.1 苏联:科技发展不平衡中的强盛与陨落
        5.2.2 俄罗斯:吃老本的没落大国
    5.3 欧盟:联合的强者
        5.3.1 德国
        5.3.2 法国和英国
    5.4 日本:科技创造经济奇迹
        5.4.1 技术引进与经济奇迹
        5.4.2 科技自主创新与一流工业强国
    5.5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国际格局的变化
第六章 成就与挑战并存的中国
    6.1 奋起直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前沿
    6.2 科技革命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6.3 科技革命推动中国军事实力迅速增长
    6.4 科技革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6.5 盛世强国之下的严峻挑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基本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可能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背景和范式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一、三次产业之间演进规律
        二、产业发展的阶段规律
        三、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
        四、劳动力转移规律
        五、比较劳动生产率演进规律
        六、三次产业内部演进规律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背景选择与理论范式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的区域国际分工背景
        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的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背景
        三、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和政府主导背景
        四、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理论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背景设定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的背景与范式
        一、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背景: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全球化
        二、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对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资源约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速度
        四、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的范式
        五、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产业驱动范式
        六、中美两国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及其技术进步影响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
        二、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分析
        一、需求因素分析
        二、供给因素分析
        三、国际贸易
        四、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二、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三、考虑人力资本情况下的索罗模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特征及趋势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三、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比较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一、中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二、中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三、中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二、货物贸易结构
        三、服务贸易结构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贸易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一、美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二、出口贸易结构
        三、进口贸易结构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一、美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二、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
    第一节 假设条件、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假设条件
        二、变量选取
        三、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
        一、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VAR模型
        一、单整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四、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五、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六、误差修正模型(ECM)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美三次产业演进历程的异同点
        二、中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异同点
        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四、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五、国际贸易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六、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第二节 启示之处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具有针对性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助力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三、合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工业革命到来的必然性
        1.1.2 工程教育改革的应然性
        1.1.3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现实层面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评
    1.4 基本概念理解与界定
        1.4.1 新工业革命
        1.4.2 工程人才
        1.4.3 培养模式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理论基础
        1.6.1 系统工程理论
        1.6.2 素质培养理论
2 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1 工程人才培养的起源
    2.2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2.1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2.2 美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变革
        2.2.3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动因分析
    2.3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3.1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3.2 德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变革
        2.3.3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动因分析
    2.4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现状分析
        2.4.1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4.2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2.4.3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构
    3.1 新工业革命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
        3.1.1 源于时代需求的挑战
        3.1.2 源于国际比较的挑战
        3.1.3 源于国内现状的挑战
    3.2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构构建基点
        3.2.1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3.2.2 基于同理心在工程教育中的渗透
        3.2.3 基于“工程链”对工程教育的影响
    3.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3.3.1 知识结构
        3.3.2 智能结构
        3.3.3 品格结构
        3.3.4 素质结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求
        4.1.1 重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4.1.2 构建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4.2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点
        4.2.1 工程教育范式及其转换
        4.2.2 丰富与完善工程范式
    4.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4.3.1 响应时代需求与呼唤更新培养理念
        4.3.2 推进教育范式转换与拓展改革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
        4.3.3 系统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5.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5.3.2 本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爆轰法合成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材料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科技的诞生历程
    1.2 国外纳米材料的研究过程
    1.3 我国纳米材料的发展过程
    1.4 磁性材料的性质
        1.4.1 磁滞回线
        1.4.2 矫顽力
        1.4.3 居里温度
    1.5 铁基纳米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1.6.1 课题研究内容
        1.6.2 选题意义
2 实验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乳化机理
    2.2 炸药参数的计算
        2.2.1 氧平衡
        2.2.2 爆炸反应方程式
        2.2.3 爆热计算
        2.2.4 爆温计算
        2.2.5 爆容计算
        2.2.6 爆速计算
        2.2.7 爆压计算
    2.3 本章小结
3 实验配方设计及参数计算
    3.1 配方设计
    3.2 实验爆轰参数的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准备
    4.2 爆轰产物的收集及处理
    4.3 爆轰产物的性质测试
        4.3.1 XRD图谱分析
        4.3.2 TEM透射电镜分析
        4.3.3 VSM磁滞回线分析
    4.4 热处理
        4.4.1 乳化炸药部分
        4.4.2 黑索金部分
    4.5 乙醇处理
    4.6 EDS能带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爆轰配方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论文提纲范文)

引领创新创业生态趋势
架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以下为嘉宾演讲精粹
    从总理扶持创客说起
    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创业潮
    驱动第四波创新创业浪潮的着力点
    中关村引领中国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
    以色列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巴西政府科技创新新政策解读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机遇和举措
    众创空间进一步引发思想解放
    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双创潮
    万众创新让新三板有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万物互联下的金融生态系统
    当虹膜识别遇上移动互联网
    重构绿色循环, 助力生态文明
    中关村山后产业与现代办公
    知识产权处于创新创业核心地位
    为中关村创新创业擂鼓助阵

(10)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研发与创新之辩
        1.2.1 研发与创新的内涵
        1.2.2 研发与创新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
        2.1.1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性追溯
        2.1.2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述评
    2.2 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发展与转型
        2.2.1 世界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2.2.2 世界城市的主导功能与形成机制
        2.2.3 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反思与转型
    2.3 国际研发城市相关文献综述
        2.3.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探讨
        2.3.2 国家与区域层面研发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2.3.3 多空间尺度下研发投资环境的评价与优化
        2.3.4 研发中心与枢纽的成长条件与模式类型
        2.3.5 相关文献述评
第3章 国际研发城市的内涵界定及判定
    3.1 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内涵与基本概念
        3.1.1 核心特征解读
        3.1.2 本质内涵界定
        3.1.3 基本概念厘定
    3.2 国际研发城市: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
        3.2.1 跨国公司总部:世界城市判定的识别性路径
        3.2.2 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研发资源整合
        3.2.3 跨国公司研发区位:国际研发城市判定的识别性路径
    3.3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考察
        3.3.1 样本公司来源与选择
        3.3.2 评分方法与原则
        3.3.3 考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CT的国际研发城市特征分析与类型归纳
    4.1 专利指标涵义与PCT简介
        4.1.1 专利是测度区域研发产出的有效指标
        4.1.2 PCT的形成与发展
        4.1.3 PCT的数据特性
    4.2 比较分析框架
        4.2.1 分析数据来源
        4.2.2 比较指标确定
    4.3 国际研发城市研发运行特征的比较分析
        4.3.1 基本特征指标分析
        4.3.2 主体特征指标分析
    4.4 基于主体特征的国际研发城市发展类型归纳
        4.4.1 国际研发城市的发展类型归纳
        4.4.2 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的分析与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发合作视角下的国际研发城市网络演化
    5.1 从城市体系到城市网络的理论回顾
        5.1.1 从城市体系到世界城市体系
        5.1.2 从城市网络到世界城市网络
    5.2 国际研发城市网络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5.2.1 SNA方法简介与应用
        5.2.2 研究思路
        5.2.3 研究步骤
    5.3 国际研发城市的网络特征及其动态演变
        5.3.1 网络宏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5.3.2 网络权力的变化:中心性分析
        5.3.3 国际研发城市网络子结构特征:凝聚子群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案例的国际研发城市形成机制分析
    6.1 案例城市1:硅谷
        6.1.1 硅谷国际研发城市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轨迹
        6.1.2 硅谷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驱动因素分析
    6.2 案例城市2:班加罗尔
        6.2.1 班加罗尔国际研发城市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轨迹
        6.2.2 班加罗尔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驱动因素分析
    6.3 案例城市的研发特征对比与成长路径分异
        6.3.1 硅谷与班加罗尔的研发现状与特征对比
        6.3.2 硅谷与班加罗尔的成长路径分异
    6.4 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架构
        6.4.1 知识经济崛起:国际研发城市形成的宏观背景
        6.4.2 全球研发网络:国际研发城市形成的外部条件
        6.4.3 城市研发系统:国际研发城市形成的内生基础
        6.4.4 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分析
    7.1 我国建设国际研发城市的现实背景
        7.1.1 我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点区域
        7.1.2 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
        7.1.3 我国城市产业升级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
    7.2 我国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评价
        7.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2.2 数据来源与方法
        7.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7.3 我国建设国际研发城市的对策建议
        7.3.1 外部层面:融入全球研发网络
        7.3.2 内部层面:优化城市研发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
        8.1.1 主要结论
        8.1.2 论文创新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纳米:高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杨虎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03)
  • [2]影像质量和影院系统的全方位升级——以《双子杀手》为例浅谈以“三高”为代表的电影高新技术联动[J]. 林嘉文. 现代电影技术, 2020(07)
  • [3]全球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 王银铎,高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01)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D]. 郑德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D]. 包伟杰. 云南大学, 2018(04)
  • [7]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姜晓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爆轰法合成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材料试验分析[D]. 孔令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9]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J]. 王鲁湘,刘继文,张宇红,张树森,秦明玉,陈钢利,孙铁虹,刘玉捷,张保芬,韩侠,戚惠然. 中关村, 2015(06)
  • [10]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D]. 黄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纳米:高科技革命的浪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