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陶璐璐[1](2021)在《奋楫笃行 非金属矿行业启新局》文中认为单说非金属矿,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学术概念很陌生。然而,如果提到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敦煌壁画、摩崖石刻,人们又会想到什么?诚然,这些是人类的起源,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这些皆因含有非金属矿元素而更加绚丽多彩。无论是《天工开物》《云林石谱》
敖顺福[2](2021)在《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大量排放堆存占用土地,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以及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危害。通过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阐述了有色金属矿山尾矿以下利用现状:再选回收有价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在环保领域用作吸附剂、中和剂及滤料;用作原料或辅料制备地聚物、分子筛、白炭黑及硅微粉;用于制砖、水泥、混凝土、陶瓷及玻璃;用作土壤改良剂和制备化肥;用于井下充填材料。并分析论述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指出需持续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对已有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以降低成本、技术难度及简化工艺,且探索新的利用途径以扩大尾矿的使用范围、消纳量及提高附加值。
张浩锋[3](2021)在《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日渐开发,市场上的非金属矿产品逐年递增,实现了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创造了巨大的产值和效益。非金属矿粉体加工工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技术日渐进步的今天,各种新型加工技术的应用克服了非金属矿粉体加工中的技术难题,推进了行业的整体进步。基于此,论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条件下非金属矿粉体加工的技术发展现状,并进行了未来技术趋向的预测,有利于加快非金属矿粉体加工的技术创新和改进步伐。
张苏江,王楠,崔立伟,季根源,邓文兵,张彦文[4](2021)在《国内外石墨资源供需形势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全球石墨资源的勘查与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石墨资源储量、生产、消费与进出口贸易等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全球近99.91%的石墨资源高度集中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其他六大洲的土耳其、中国、巴西、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与墨西哥等9个国家;中国石墨产量约占2020年世界石墨总产量的59.09%,石墨消费量、进出口量分别约占2019年世界总市场份额的60%、24.28%与52.73%,均居全球第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优质高级别石墨较少、获取更高附加值石墨产品能力不足。随着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优质石墨资源的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因此,加大高品质石墨矿产勘查、加强石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石墨资源战略储备机制、推动"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全国石墨上中下游产业链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张继勇[5](2021)在《强硬翅膀方能远走高飞》文中提出数据显示,我国非金属矿市场规模已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达到10万家,科技研发投入超过了1.5%。应该说,经过多年努力,非金属产业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智能化水平不高、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日前,在杭州召开的“2021年中国非?
阎晓峰[6](2021)在《铭记党的功绩 坚持党的领导 弘扬建材精神 为实现“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新目标而不懈奋斗——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首我国建材工业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彰一批联合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李志威,王鸽,李忠水,王宏,郭霞,赵琪,南瑶[7](2021)在《我国硅藻土矿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文中认为在充分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硅藻土的资源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硅藻土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硅藻土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孟兆磊[8](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张涛[9](2021)在《超声波辅助改性煅烧煤系高岭土及其吸油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每年采煤洗煤过程中产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其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固废之一煤矸石,又叫做煤系高岭土,是煤炭的伴生矿物,每年排放堆积造成了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和高附加值利用逐渐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的重点。作为煤系高岭土第一大应用行业,造纸用涂料填料行业对煅烧煤系高岭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吸油量高白度煅烧煤系高岭土的制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直接影响煅烧煤系高岭土吸油值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孔结构等因素入手,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式,分别对煤系高岭土进行了纯超声波破碎作用探究实验,超声波辅助插层-剥离探究实验以及超声波破碎作用和高岭土的煅烧工艺组合探究实验,并对样品吸油值进行了评估。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检测手段对处理前后样品的表面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用BET比表面积测试分析仪和激光粒度测试仪对处理前后样品的孔结构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测试。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超声波对高岭土的破碎作用较为明显,对比不同质地高岭土的超声破碎作用结果发现其破碎机理有所不同。超声处理后,苏州软质高岭土展现出横向片层面积的减小,粒径分布向小颗粒方向偏移;茂名砂质高岭土则表现为纵向堆叠片层的减薄,粒径分布变化不大;而朔州硬质煤系高岭土则展现出较为理想的体积破碎的效果,既存在横向片层面积的减小,也有纵向堆叠片层的剥落。(2)超声处理不仅能有效降低高岭土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而且能将其结晶度最大程度的保留。此外,高岭土层间的Si-O键的键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层间距为1.13 nm,磁力搅拌下插层DMSO正交实验发现其影响因素显着性顺序为插层温度>DMSO用量>插层时间,最优组合为:DMSO用量70 m L、插层时间6 h、插层温度80℃,此条件下插层率达到79.89%。超声波辅助插层能有效提升煤系高岭土的插层率。(4)通过煤系高岭土插层-剥离-煅烧正交实验发现影响煅烧煤系高岭土吸油值的因素的显着性水平为煅烧温度>剥离液浓度>插层液浓度,最大吸油值为70.592 g/100g;煤系高岭土插层-煅烧正交实验发现影响煅烧煤系高岭土吸油值的因素的显着性水平为插层液浓度>煅烧温度>插层时间,最佳吸油值为73.284 g/100g。综合两个正交实验发现煅烧温度对煅烧煤系高岭土的吸油值影响较为显着。(5)超声细化/煅烧组合处理实验发现:先超声细化粒径后煅烧,样品更容易产生烧结问题,煅烧后样品粒径增大,样品吸油值低于同条件下原土煅烧。而先煅烧,后超声细化分级处理,能分化出不同粒径区间的煅烧煤系高岭土产品,有效提升了其吸油值,最佳达到85.560 g/100g。(6)微波煅烧煤系高岭土能有效促进煤系高岭土的快速脱羟和有机质的快速反应,实现煅烧高岭土原位增孔膨化,从而增大煅烧煤系高岭土的比表面积。实验中所得样品的BET比表面积高达35.29 m2/g,吸附总孔体积达到0.2245 cm2/g,平均吸附孔径最大也达到33.35 nm。得出各项数据均优于目标样品(美国高岭土)的煅烧朔州煤系高岭土。
陈正国,颜玲亚,高树学[10](2021)在《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战略性矿产包括战略性能源矿产、战略性金属矿产和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等三大类矿产资源。本文分析了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界定原则,主要包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必需、供应存在风险、国内资源丰富等三方面内涵,提出了晶质石墨、萤石等10种战略性矿种名单,研判了资源形势和供应风险,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二、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奋楫笃行 非金属矿行业启新局(论文提纲范文)
肯定以往业绩 理清问题再发展 |
明确目标任务 实现发展再跨越 |
(2)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危害 |
1.1 资源浪费 |
1.2 安全隐患 |
1.3 环境危害 |
1.3.1 环境污染 |
1.3.2 突发环境事件 |
2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 |
2.1 尾矿有价组分的再选回收 |
2.1.1 有价金属的选别回收 |
2.1.2 有价非金属的选别回收 |
2.2 尾矿用作水处理药剂与材料 |
2.2.1 尾矿用作吸附剂 |
2.2.2 尾矿用作中和剂 |
2.2.3 尾矿用作滤料 |
2.2.4 其它 |
2.3 尾矿用作制备新材料 |
2.4 尾矿制备建筑材料 |
2.4.1 尾矿制砖 |
2.4.2 尾矿制水泥 |
2.4.3 尾矿制混凝土 |
2.4.4 尾矿制其它新型建材 |
2.5 尾矿应用于农业生产 |
2.5.1 尾矿用作土壤改良剂 |
2.5.2 尾矿用作化肥 |
2.6 尾矿应用于井下充填材料 |
3 结语 |
(3)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非金属矿粉体加工设备 |
2.1 超细粉碎与磨机 |
2.2 分级设备 |
3 非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现状 |
3.1 粉碎分级 |
3.2 选矿提纯 |
3.3 表面改性 |
3.4 脱水(过滤和干燥)、煅烧、造粒及包装 |
4 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技术进展 |
4.1 非金属矿超细粉体干法加工技术 |
4.1.1 精细分级技术 |
4.1.2 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 |
4.1.3 环辊磨和滚轮磨 |
4.2 超细碳酸钙浆料加工技术 |
4.3 超细非金属矿粉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 |
4.4 超细高白度煅烧高岭土加工技术 |
5 结语 |
(4)国内外石墨资源供需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资源概况 |
1.1 世界资源概况 |
1.2 中国资源概况 |
2 国内外生产概况 |
2.1 世界生产概况 |
2.2 中国生产概况 |
3 国内外消费概况 |
3.1 世界消费概况 |
3.2 中国消费概况 |
4 国内外贸易概况 |
4.1 世界贸易概况 |
4.2 中国贸易概况 |
5 思考与建议 |
5.1 思考 |
5.2 建议 |
6 主要结论 |
(5)强硬翅膀方能远走高飞(论文提纲范文)
避免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
由小而散到大而强 |
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
(6)铭记党的功绩 坚持党的领导 弘扬建材精神 为实现“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新目标而不懈奋斗——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庆祝建党百年就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
庆祝建党百年就要充分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建材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
庆祝建党百年就要铭记以优秀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建材人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大力弘扬宝贵的建材精神 |
庆祝建党百年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动建材行业的安全高质量发展 |
2019~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
先进基层党组织 |
优秀共产党员 |
优秀党务工作者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 |
突出贡献单位 |
突出贡献个人 |
(7)我国硅藻土矿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硅藻土资源特点 |
1.1 资源分布 |
1.2 资源类型 |
1.3 硅藻土的性能 |
2 我国硅藻土产业现状 |
2.1 硅藻土产业状况 |
2.2 硅藻土开发利用情况 |
2.3 硅藻土消费结构 |
3 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4 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
(8)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1 经济周期理论 |
2.1.2 产业周期理论 |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
2.4 研究方法综述 |
2.4.1 Dematel方法 |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
3.3.3 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2.2 回归分析 |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3.2 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
5.1 场景设置 |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
5.2 系统分析 |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
5.3.1 人口模块 |
5.3.2 钢铁模块 |
5.3.3 预测模块 |
5.4 系统结果分析 |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
5.4.3 趋势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6.1 |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超声波辅助改性煅烧煤系高岭土及其吸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岭土概述 |
1.2.1 高岭土资源分布和组成 |
1.2.2 高岭土结构和性质 |
1.2.3 高岭土的应用 |
1.3 高岭土改性方法 |
1.3.1 煅烧改性 |
1.3.2 酸碱改性 |
1.3.3 插层/剥离改性 |
1.3.4 磨剥处理 |
1.4 高岭土吸油值提升的研究现状 |
1.5 超声波辅助破碎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5.1 超声波工作原理 |
1.5.2 超声波破碎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声波对高岭土颗粒的破碎实验方法 |
2.2.2 超声波辅助插层-剥离煤系高岭土的制备方法 |
2.2.3 超声细化/煅烧组合处理煤系高岭土的实验方法 |
2.3 吸油值测试方法 |
2.3.1 测试步骤 |
2.3.2 计算方法 |
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
2.4.1 X射线荧光光谱 |
2.4.2 粒径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5 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析 |
2.4.6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2.4.7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第3章 超声波作用对三种典型高岭土粒径、结构的影响 |
3.1 三种高岭土原矿对比 |
3.2 超声波作用对三种典型高岭土粒径影响 |
3.2.1 超声波处理时间 |
3.2.2 超声波功率 |
3.2.3 超声波频率 |
3.2.4 体系固含量 |
3.2.5 最佳超声处理条件的确定 |
3.3 三种高岭土超声作用前后样品对比分析 |
3.3.1 粒度分布分析 |
3.3.2 比表面积分析 |
3.3.3 形貌分析 |
3.3.4 晶体结构分析 |
3.3.5 表面官能团分析 |
3.4 三种典型高岭土超声破碎模型的建立 |
3.5 超声波对不同初始粒径煤系高岭土样品破碎的研究 |
3.5.1 三种不同初始粒径煤系高岭土对比分析 |
3.5.2 超声波处理时间 |
3.5.3 超声波功率 |
3.5.4 超声波频率 |
3.5.5 体系固含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辅助插层-剥离煤系高岭土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 |
4.1 煤系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的制备 |
4.1.1 磁力搅拌插层DMSO影响因素探究 |
4.1.2 超声波辅助插层条件探究 |
4.2 煤系高岭土的剥离样品分析 |
4.2.1 剥离样品XRD分析 |
4.2.2 剥离样品FTIR分析 |
4.2.3 剥离样品SEM分析 |
4.2.4 剥离样品的BET分析 |
4.3 煤系高岭土插层-剥离-煅烧工艺优化 |
4.3.1 正交实验分析 |
4.3.2 样品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煅烧-分级工艺方案的确定 |
5.1 煤系高岭土常规煅烧实验 |
5.2 制备煅烧煤系高岭土不同路线的对比分析 |
5.2.1 样品制备 |
5.2.2 样品吸油值分析 |
5.2.3 样品粒度变化分析 |
5.2.4 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5.3 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煤系高岭土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战略性矿产的概念 |
1.1 关键矿产 |
1.2 战略性新兴矿产 |
1.3 战略性矿产 |
2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 |
2.1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定义 |
2.2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的界定原则 |
2.3 战略性非金属矿种确定 |
3 主要战略性非金属矿供需形势 |
3.1 晶质石墨 |
3.2 萤石 |
3.3 石英 |
3.4 叶蜡石 |
3.5 硼 |
3.6 重晶石 |
3.7 硅藻土 |
3.8 高岭土 |
3.9 滑石 |
3.1 0 石榴子石 |
4 结论和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四、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奋楫笃行 非金属矿行业启新局[N]. 陶璐璐. 中国建材报, 2021
- [2]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J]. 敖顺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3)
- [3]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J]. 张浩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4)
- [4]国内外石墨资源供需形势分析[J]. 张苏江,王楠,崔立伟,季根源,邓文兵,张彦文. 无机盐工业, 2021(07)
- [5]强硬翅膀方能远走高飞[N]. 张继勇. 中国矿业报, 2021
- [6]铭记党的功绩 坚持党的领导 弘扬建材精神 为实现“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新目标而不懈奋斗——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阎晓峰. 中国建材, 2021(07)
- [7]我国硅藻土矿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J]. 李志威,王鸽,李忠水,王宏,郭霞,赵琪,南瑶.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1(03)
- [8]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9]超声波辅助改性煅烧煤系高岭土及其吸油性能研究[D]. 张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10]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全文替换[J]. 陈正国,颜玲亚,高树学.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