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解产物的判断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静[1](2019)在《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多糖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动物及水藻中,大量研究证实天然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过敏、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和益生等诸多生理活性。相较于人工合成药物,植物多糖还具有作用效果相对较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合成药物的理想替代品。因此,从新植物原料中寻找活性多糖并对其结构、生物活性等进行分析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竹笋资源丰富,作为世界最大的竹笋生产国和消费国,鲜笋年产量高达500600万吨。由于新鲜竹笋易褐变和木质化,导致其保质期不长,同时,其上市周期较短和集中。因此,大量的鲜笋需要进一步加工保藏如腌制、干制和制作罐头等,但目前加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竹笋加工过程中原料浪费严重,如笋衣、笋渣和笋头等加工副产物占到了竹笋原料的50%70%,而这部分加工副产物只有少量用做动物饲料,大部分副产物都被丢弃,造成竹笋原料的浪费及环境污染。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因其竹秆呈四棱形略方而得名,是着名的珍贵竹种之一,其竹笋质量好,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然而,方竹笋作为重庆、贵州特有的竹笋资源,在加工过程中也面临大量加工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因此,提高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开发相关的高附加值产品是目前方竹笋加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方竹笋多糖的提取、结构解析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还未见有报道。基于此,本实验以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废笋渣为研究对象,瞄准其中的多糖活性成分,对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及益生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方竹笋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再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体外模拟消化和酵解特征,最后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机理,以期为方竹笋多糖临床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开发以及方竹笋加工副产物的高附加值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技术提取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的多糖,以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与常规热水提取法(HWE)进行对比,考察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在得率、主要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流变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快速溶剂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笋渣粒径Φ250–380μm,提取温度126°C,循环次数2次,单次循环提取时间22 min。最佳提取条件下,方竹笋粗多糖的得率为9.96±0.39%,显着高于传统热水提取法的得率(7.16±0.32%,p<0.05),其提取时间远低于传统热水提取法的单次提取时间(4 h),而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方竹笋多糖其总糖含量和热稳定性无显着差异。静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ASE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ASE-CPS)和热水提取法提取得到的方竹笋多糖(HWE-CPS),其溶液都表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表观粘度都随着其浓度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浓度条件下,ASE-CPS的表观粘度更大;添加CaCl2会降低ASE-CPS和HWE-CPS溶液的表观粘度,添加相同浓度的CaCl2溶液,HWE-CPS溶液的表观粘度降低的更多。动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HWE-CPS和ASE-CPS为弱凝胶型多糖,添加CaCl2可降低HWE-CPS和ASE-CPS的凝胶强度,且添加相同浓度的CaCl2,HWE-CPS的凝胶强度降低的更多。以上结果说明,与传统热水提取法比较,ASE可作为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高效提取方法。(2)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分别采用快速溶剂提取、热水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复合酶辅助提取五种提取方法提取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的多糖,对其初步纯化,最终得到5个对应的多糖样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再采用体外化学抗氧化法综合比较5个多糖样品的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金属离子螯合力和还原力;考察5个多糖样品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将上述5个多糖样品作为碳源,加入到无碳源的MRS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接种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4种益生菌菌种,通过体外厌氧发酵实验,对比不同多糖样品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效果及产生短链脂肪酸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得率和某些理化性质,同时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但对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无显着影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和α-淀粉酶液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人工胃液中水解率<1.3%,在α-淀粉酶液中水解率<5.0%)。理化性质方面,不同提取方法影响方竹笋多糖的得率、化学组成、单糖组成、分子量、粒径大小、Zeta电位和三股螺旋构象。快速溶剂提取法的多糖得率最高,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其糖醛酸含量最高、平均分子量最小、平均粒径最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五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具有更强的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更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及更强的Fe2+螯合力和还原力;体外益生活性方面,五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均表现出显着的益生活性,超声辅助提取法和复合酶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促进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体外增殖的效果更佳,能促进上述四种益生菌产生更多的短链脂肪酸。(3)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解析建立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两步法分离纯化方竹笋多糖工艺技术路线,对方竹笋废笋渣中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对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最后采用化学分析结合仪器分析法对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结构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方竹笋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PCPS-1和PCPS-2两个纯化组分,其总糖含量分别为93.26%和92.25%,糖醛酸含量分别为0.28%和0.65%,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4.58 kDa和123.45 kDa;PCPS-1和PC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PCPS-1对应的上述单糖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54%、0.49%、0.33%、5.93%、46.79%和45.93%,PCPS-2对应的上述单糖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46%、1.57%、1.40%、3.36%、45.82%、和47.38%;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气质联机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PCPS-1和PCPS-2均主要由→5)-α-L-Araf-(1→、→3,5)-α-L-Araf-(1→、→6)-β-D-Galp-(1→、→3,6)-β-D-Galp-(1→、T-β-D-Galp、→3)-β-D-Galp-(1→和T-α-D-Glcp七种糖苷键组成,其中PCPS-1对应的上述糖苷键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37.16%、9.01%、17.38%、14.22%、11.19%、6.08%和4.95%;PCPS-2对应的上述糖苷键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32.87%、16.81%、16.86%、13.73%、5.91%、10.67%和3.14%;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CPS-1主要呈片状结构,表面比较平整,而PCPS-2主要呈棒状结构,表面比较光滑;原子力显微镜和圆二色谱结果显示,PCPS-1和PCPS-2分子在水溶液中均以不规则的聚合体存在;X衍射结果表明,PCPS-1和PCPS-2中只含有少量的微晶结构,主要以无定型形态存在。(4)方竹笋多糖PCPS-2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特征的研究采用人体唾液、体外模拟胃液及小肠液消化模型,研究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PCPS-2的体外消化特征,并使用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对PCPS-2的消化产物进行纯化,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其主要糖苷键进行分析,用于比较PCPS-2消化前后主要糖苷键是否发生变化;同时,以人体粪便微菌群为酵解模型,研究方竹笋多糖的体外酵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CPS-2在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中稳定性较好,PCPS-2经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消化后,其分子量和还原糖含量未发生显着变化,也未释放游离单糖;方竹笋多糖PCPS-2经体外模拟消化后的核磁共振图谱结果表明,PCPS-2经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消化后其主要糖苷键并未发生显着变化;体外酵解实验显示,发酵24 h后,PCPS-2中53.36%的总糖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发酵液的pH值由8.18降低到5.31,发酵液中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β-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显着增加(p<0.05),发酵液中乳酸、乙酸、丙酸和总SCFAs的浓度分别从0.64、1.73、0.38和3.11 mmol/L显着增加到8.95、14.03、7.16和31.37 mmol/L。以上结果说明,PCPS-2可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能够显着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生SCFAs,乳酸、乙酸和丙酸为其主要的SCFAs产物。(5)方竹笋多糖PCPS-2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采用3%DSS诱导BALB/c雄性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考察方竹笋多糖PCPS-2膳食干预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技术、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考察PCPS-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炎症细胞因子、iNOS和COX-2炎症蛋白、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PCPS-2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为:PCPS-2可显着改善由DSS诱发的小鼠体重减轻、粪便隐血、结肠缩短、结肠水肿与溃疡、脾脏肿大等症状;可有效降低DSS对结肠组织的损伤,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溃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隐窝结构得到一定程度恢复。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降低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8的表达量,改善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8与抗炎细胞因子IL-10间的平衡状态;通过降低结肠炎小鼠血清中NO分泌量、减少结肠组织中MDA含量、提高T-SOD活力、降低MPO活力从而抑制结肠炎小鼠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修复组织损伤;下调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的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新工艺,同时建立了DEAE cellulos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两步法分离纯化方竹笋多糖工艺技术路线;证实了提取方法显着影响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其中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表现出更显着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PCPS-1和PCPS-2的主要结构特点为两个纯化组分均主要含→3,5)-α-L-Araf-(1→、→5)-α-L-Araf-(1→、→6)-β-D-Galp-(1→、→3,6)-β-D-Galp-(1→、T-β-D-Galp、→3)-β-D-Galp-(1→和T-α-D-Glcp七种糖苷键;证实了PCPS-2可抵抗人体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的消化作用,且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其主要糖苷键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进一步证明了PCPS-2能够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能够显着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生乳酸、乙酸和丙酸;最后发现PCPS-2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证明其主要通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改善结肠炎小鼠机体的氧化应激,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的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这几种方式实现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胡玲玲[2](2016)在《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PET)纤维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由这两类纤维组成的混纺织物在采用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进行同浴染色时,在染色温度、染色p H值及电解质的影响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传统染色加工为保证染色质量,采用两浴法进行,存在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废水排放量大等缺点。采用一浴一步法工艺对其进行染色虽能缩短工艺流程,但至今未能完美解决两类纤维在染色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活性染料在高温下得色量偏低的问题,在当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实现的关键。解决活性染料高温染色得色量低的问题,首先需要深入探究活性染料在高温下损失的原因。活性染料在高温下的损失,与染色温度、染色p H值等外在工艺因素有关,还与染料自身在高温下发生的性能变化有关。具体而言,与染料在高温下的反应性、稳定性、染色热力学与动力学等相关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涤/棉混纺织物碱性一浴法染色中使用的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影响活性染料高温染色性能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染料在高温下的水解反应性和水解/醇解反应的选择性问题;染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问题(染料分子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和已固着染料的稳定性),高温下染料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以及高温染色中固色碱剂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1.针对活性染料在高温下水解反应性增加的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温度(90130℃)和p H值(8.011.0)下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以C.I.活性红120为代表)水解为一氯一羟基双均三嗪染料形式的水解速率常数kH1,和一氯一羟基双均三嗪染料水解成双一羟基均三嗪染料形式的水解速率常数kH2,揭示了水解温度和p H值变化与染料水解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尽管两种染料形式的水解速率常数均随水解温度和p H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高温时在较低的p H值下,两种形式染料的水解速率常数均较低,尤其在100℃,p H10.0;110℃,p H9.5;120℃,p H9.0;130℃,p H8.0这些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常数均与90℃,p H11.0时接近,表明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因高温所致活性基水解反应速率的提高可以通过p H值的降低来有效控制,由此可避免染料在高温碱性条件下的剧烈水解;2.关于高温下活性染料水解和醇解反应的选择性,对90℃,p H11.0及130℃,p H8.0条件下,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C.I.活性红120)在甲醇和碱性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中的水解/醇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在高、低温下选择性水解和醇解反应的规律:在90℃和130℃下,双一氯均三嗪染料中第一个Cl原子的醇解反应均明显优先于水解反应;在第一个Cl原子发生醇解反应后,导致第二个Cl原子的醇解反应速率和水解反应速率均降低,但水解反应速率降低的程度比醇解反应更大,仍是醇解反应优先;在第一个Cl原子发生水解反应后,也均导致第二个Cl原子的水解反应速率和醇解反应速率降低,但第二个Cl原子发生水解的反应速率仍比发生醇解的反应速率要低,依然是醇解反应优先;此外,温度升高虽然不改变染料在甲醇和碱的竞争性反应中始终是醇解反应优先的规律,但却使染料的醇解效率降低;3.在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C.I.活性红120)的高温水解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小分子物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130℃,不同时间下染料的水解反应产物。水解液中检出质荷比(m/z)分别为703.0391、612.9782、501.9708和218.0676的物质,对它们进行质谱解析的结果证实了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存在着因亚胺基断裂造成的染料降解;阐明了含亚胺基的染料在高温下的降解机制:染料在碱性溶液中首先发生水解反应,降解反应是在水解反应生成双一羟基均三嗪活性染料之后才发生的。染料降解时键的断裂优先发生在均三嗪C原子与对苯二胺N原子所形成的C-N键处,由一级降解生成的产物再进行二级降解时才发生在均三嗪C原子与染料母体所形成的C-N键处;4.由于证实了高温下亚胺基水解所造成的染料降解是染料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合成了一只具有丙二胺桥基的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并与具有相同母体结构,含对苯二胺桥基的染料(C.I.活性红120)进行了高温稳定性的对比,发现因丙二胺桥基中亚丙基的推电子效应,导致与桥基直接相连的均三嗪环上C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加,降低了该C原子的正电性,因此其受碱性染浴中OH-进攻而水解的难度增加,染料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得到提高;5.在90130℃,p H8.011.0范围内,研究了已固着均三嗪活性染料(C.I.活性红120、C.I.活性红141、C.I.活性红268、C.I.活性蓝171、C.I.活性蓝198及自制丙二胺桥基染料)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发现已固着染料的水解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和p H值的增加而增大,但高温下水解液p H值较低的情况下,已固着染料的水解率均较小,说明可以通过降低染浴p H值的方法减少已固着染料在高温下的水解。然而,不同结构染料在相同水解条件下的水解率对比发现,更显着降低已固着染料水解率的方法可以通过优化染料结构,尤其是亚胺桥基结构的方法来实现;6.研究了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KE-3B、活性蓝KE-R和活性红KE-3G)在不同温度(80130℃)下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与8090℃染色时染料的上染速率随染色时间延长呈现先迅速增加,然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相比,100℃以上染色时染料的上染速率均呈现染色初期快速上升,至最高点后突然下降(出现拐点),之后又缓慢上升,直至最后趋于平衡的趋势,且平衡上染百分率也随温度升高明显下降;此外,高温降低了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增大了染料向纤维内扩散的速度,上染速率增加,半染时间减少,但吸附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7.设计了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供碱组分、碳酸氢钠为缓冲组分的可分解液体碱,研究了该碱在其最佳应用条件下在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中的固色行为。染色过程中2只染料(C.I.活性红120和C.I.活性蓝160)的阶段取样测试结果均表明,通过可分解碱在染色后期的分解快速降低染浴的p H值,能显着减少已固着染料在高温染色阶段的水解;但低温阶段固色碱需为染料与纤维素的反应提供较高供碱能力,对于提高活性染料的高温染色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秦丽[3](2019)在《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三段式测量问卷的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概念是构成任何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完备的基础自然学科,涉及很多化学概念。作为化学知识学习基础阶段的中学化学教学活动,其概念的学习自然是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的基础。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同行交流与访谈,我发现高中生在化学概念学习中存在很多迷思概念,并且,越是难度高的学习内容越显得突出,比如“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迷思概念”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概念之前或在学习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或正式接受学习后,由于自身认识的差异形成的一些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或完全不一致的想法和认识。由此可见,迷思概念的形成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诊断和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是教师和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指的迷思“概念”,并不属于严格的或狭义的“概念”范畴,是一种广义的概念范畴,即它也可以是一个结论、一种规律等。例如,温度升高盐类的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常数的一般表达式;溶液中的所有微粒遵循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等规律的总结或描述。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绪论部分,讨论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实施的流程。并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者,多数采用“二段式问卷”等初级问卷形式,容易出现学生猜测作答、揣摩命题者“心思”作答及教师的过度评价的情况,因此,彰显出本研究的比较价值及立论的基础。第二部分“有关本研究的理论综述”。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对一些与本研究有关的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概念转变理论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第三部分“’三段式测量问卷’诊断工具”的介绍。讨论了“三段式测量问卷”的基本结构、编制原则、编制流程等。重点讨论了如何运用“三段式诊断工具”以确认学生出现或存在的“迷思概念”。第四部分“盐类的水解相关概念概述”。包括盐类的水解的概念、与盐类的水解相关的已有基础概念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主要涵盖“盐类的水解实质”、“盐类的水解影响因素”以及“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三个方面内容的主要概念;后一部分主要是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与盐类的水解相关的概念。第五部分“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的施测、诊断及成因分析”。包括运用访谈法、常规问卷及三段式测量问卷施测;进行了“盐类的水解已有基础概念掌握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的测量;对上述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分析。第六部分“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转变策略的实践研究”。对实验组实施“自我解释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三种转变策略的实践教学,然后与对照组进行测量对比,证明本研究综合运用三种转变策略其转变效果明显。第七部分“小结”。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对教师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建议、后续研究的方向及本研究的不足。
王艳[4](2018)在《高中生“盐类的水解”学习质量SOLO水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这一章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备微粒观、守恒观和平衡观等化学观念以及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等学科能力。此外,“盐类的水解”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盐类的水解”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行的高考化学评价标准要求凸显“能力立意”的中心思想,现行的学习评价方式更看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价。本文以Biggs(1982)提出的着重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基础,并结合Trigwell,Prosser(1991)和Burneet(1999)提出的SOLO分类理论的次层次结构理论进而选定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基于研究框架和近5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SOLO水平要求分析,选择并编制了本次研究的“盐类的水解”SOLO水平测试卷,以武冈市高三年级理科实验班162人为预测试研究对象。通过预测试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发现基于SOLO分类评价标准对学生“盐类的水解”模块SOLO水平判定过程比较繁琐、可操作性不强且不适用于大样本的研究。因此,提出SOLO分类简化评价标准和SOLO分类量化评价标准,并对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之间具有显着性正相关。在正式研究中,扩大样本数量,研究了武冈市高三年级四个实验班和两个普通班共计360名高三理科班学生,主要研究问题:(1)高三学生在“盐类的水解”学习上的SOLO水平结构;(2)学生在“盐类的水解”模块达到的SOLO水平结构与高考所要求达到的SOLO水平结构之间的差距;(3)基于学生“盐类的水解”SOLO水平的现状调查,提出针对性的复习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17%的学生在“盐类的水解”部分的学习能达到关联结构高级水平,完全符合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部分的SOLO水平要求;(2)有37%的学生在“盐类的水解”部分学习能达到关联结构中级水平,勉强符合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部分的要求;(3)有46%的学生在“盐类的水解”部分学习处于关联结构低级水平甚至更低的SOLO水平结构,不能满足高考化学考纲、课标、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所要求的SOLO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以及单个试题分析,提出学生自主复习“盐类的水解”知识的建议:(1)知识网络化,认知结构化;(2)内容全面化,原理透彻化;(3)思维多样化,方法综合化;(4)练习模块化,反思系统化。同时,结合研究结论和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有关“盐类的水解”教学建议:(1)线上线下结合,突破学习场域;(2)单元整体设计,实现深度学习;(3)活动层层推进,发展核心素养;(4)思路方法外显,促进自主迁移。“盐类的水解”部分的知识点繁多,变式题形式多样,因此强调在复习中要将“盐类的水解”部分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络,建议学生将“盐类的水解”的认知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深入理解“盐类的水解”知识原理,将“盐类的水解”知识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化学平衡等知识点进行关联,尝试“一题多解,巧学巧解”,培养发散性思维、聚敛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以达到能够综合运用“盐类的水解”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靳卫霞[5](2013)在《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这就为观念建构教学搭建了广阔的舞台。“盐类的水解”这一知识内容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良好素材;同时,“盐类的水解”一直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笔者选取这部分内容进行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以期能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论文在综述“盐类的水解”知识内容研究和已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观念建构教学设计作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教学内容、学生知识基础和教学难点,然后进行了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为检验该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设计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论文共包括十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选题的原因。第二部分,综述了盐类水解的主要内容。首先进行了盐类水解的内容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和变化观点对“盐类的水解”进行了概念分析;其次对已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发现对“盐类的水解”进行观念建构教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第三部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第四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借鉴了一般的教学设计的含义和环节,最终选定“观念建构教学设计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教学内容分析。首先,分析了“盐类的水解”在课标和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分析了这一科学知识所承载的知识价值;再次,详细分析了“盐类的水解”蕴含的各种化学基本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基本理解,从而确定了支撑观念建构的知识框架。第六部分,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分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并总结了“盐类的水解”教学难点的表现、成因及解决策略,为之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第七部分,教学设计。根据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修改了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并准备教学。第八部分,实施教学实验,用自制的测试卷检验教学效果,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第九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第十部分,在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变化的观点对“盐类的水解”进行概念分析,提出了“盐类的水解”认知框架,设计了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
蒋穹[6](2014)在《基于达克罗技术的Zn-Al基合金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性无铬锌铝涂层作为达克罗涂层的替代产品,除了继承达克罗涂层高耐蚀、无氢脆、高耐热和涂层薄等优势外,因彻底摒弃了有毒的Cr6+的使用,而具有更加环保的特性,但是现有的水性无铬锌铝涂层存在耐蚀性不足、价格昂贵、涂液存储时间短等诸多问题,因而限制了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本课题针对无铬达克罗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从涂液组分设计,缓蚀剂和粘结剂的作用机理,涂层成分及成分均匀性改善,水性涂液的析氢抑制等角度出发,开发出一系列不同铝含量的长寿命耐海洋气候腐蚀的低温固化水性无铬Zn-Al基多元合金涂料,深入探讨Al含量对涂层防护机制影响,剖析涂层耐蚀机理,为解决钢结构在海洋性气候的长效防护提供技术支撑。论文首先对涂液的各组分进行设计筛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Zn-20Al合金涂料的优化配方和涂层制备工艺。涂液优化配方为:片状Zn-Al合金粉20%,AC66 5%,磷钼酸钠11.2%,Tween-20 2.4%,乙二醇8%,硅烷水解助剂甲醇,消泡剂道康宁和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醚少量,其余为水。最佳固化工艺为:工件浸涂甩液后,100℃预烘,保温10min,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80℃,保温25min。经二涂二烘后,获得到1015μm的涂层,该涂层可耐中性盐雾实验1200h左右,10%Na Cl溶液浸泡时间150d左右。在Zn-20Al合金涂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分散剂含量制备出Zn-30Al、Zn-40Al、Zn-55Al和Zn-65Al合金涂层,通过10%Na Cl溶液加速浸泡实验评价涂层耐蚀性能,Zn-55Al耐盐水性能最好,浸泡205d后无明显红锈出现。硅烷水解程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涂液状态和涂层的外观、附着力及耐蚀性。通过考察水解溶剂、p H值、添加剂等对硅烷处理液的电导率随水解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水解工艺:硅烷(AC66):甲醇:H2O=1:1:3,p H值=5,乙二醇0.15%,既能保证水解产生较大量的硅醇,又能够使之稳定存在,水解效果最好。采用硅烷水解优化工艺配置涂液,进一步优化涂液的配置工艺。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磷钼酸钠与硅烷水解液兼容性较好,一定程度有利于水解,进一步证明采用硅烷AC66与磷钼酸盐复配使用配置锌铝合金涂液的可行性。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涂层的固化过程,结合B.Arkles的化学键合理论探讨环氧基硅烷AC66在锌铝粉涂层中的成膜机理,并绘出锌-铝粉硅烷膜涂层的结构示意图。采用SEM、EDS和XRD研究Zn-20Al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分均匀性。考察涂层腐蚀产物形貌、成分随浸泡时间变化,探讨了腐蚀产物形成机理。通过考察腐蚀电位、|Z|0.01和电化学阻抗谱随时间变化,系统研究完好涂层在5%Na Cl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并采用合理的等效电路对各阶段的阻抗数据拟合进行的解析。结果表明,涂层的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牺牲阳极保护作用为其主要防护机制。研究了不同宽度人工划痕涂层试样在Na 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随时间的变化,划痕宽度越大,电位正移速度越快,阻抗谱形状与完好涂层差异越显着。通过绘出Zn-Al涂层人工划痕附近不同区域腐蚀示意图,解释了不同划痕宽度涂层的腐蚀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了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光泽度和耐蚀性能影响,随着锌铝合金粉中Al含量的增加,涂层光泽度越来越好,且涂层耐盐水浸泡性能增加,但是当粉末中铝含量达到65%,涂层的耐盐水腐蚀性能反而下降。通过系统地研究涂层在盐水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腐蚀产物形貌、组成随铝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铝含量的0.5mm人工划痕涂层的Ecorr-t曲线和划痕处腐蚀形貌随时间变化,深入地探讨了铝含量对涂层腐蚀机制变化的影响规律。随着铝含量提高,涂层牺牲阳极作用减弱,腐蚀产物膜钝化作用增强。Zn-Al合金涂层的防护机制是钝化机制和牺牲阳极作用机制交互作用结果,涂层的耐蚀性能与这两种机制的贡献率有关。为进一步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在55Al-Zn合金研究基础上,添加微量的Si和RE合金元素等,形成了Al-Zn-Si-RE多元合金,并制备了无铬Al-Zn-Si-RE多元合金涂料。系统地研究了Al-Zn-Si-RE涂层在0.5%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建立了不同腐蚀阶段等效电路模型,深入探讨涂层的防护机制。Al-Zn-Si-RE涂层的腐蚀过程分为4个阶段,涂层的主要防护机制表现为金属粉的微弱牺牲阳极作用和腐蚀产物的屏蔽效应。通过腐蚀产物形貌及成分演化规律分析,发现Al-Zn-Si-RE合金涂层在腐蚀过程中形成非常致密的含非晶、纳米晶的腐蚀产物层,探讨了非晶、纳米晶的腐蚀产物的形成机理。富铝的水性涂液析氢腐蚀更加严峻,通过析氢实验,筛选出Al-Zn-Si基合金粉有效析氢抑制剂及其最佳添加量:m(TBAB):m(powder)=0.5:1时,缓蚀效率为78.99%。对经抑制剂处理的铝锌硅合金粉析氢前后进行SEM和XRD测试,并结合电位-p H图分析,解释了Al-Zn基合金粉析氢腐蚀机制。Al-Zn-Si合金粉由于微区存在电化学不均匀性,当粉末表面吸附的抑氢剂覆盖不完全时,裸露部分易形成微电偶对,发生局部微电偶腐蚀,加速电位较低的富铝相析氢腐蚀。对缓蚀剂TBAB的缓蚀机理进行探讨,季铵阳离子(N+)不断在带负电荷的金属粉表面吸附,在金属粉界面上形成一层吸附保护膜,该疏水膜阻碍和腐蚀有关的微粒的传输和接触,有效地抑制阳极反应而使金属粉析氢腐蚀减缓。
张颖[7](2016)在《牛、羊乳酪蛋白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和发病率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以肠促胰岛素为作用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Ⅳ (DPP-Ⅳ)抑制剂的研究备受关注。从食物蛋白中寻找天然、无副作用且功能多样的DPP-Ⅳ抑制活性多肽类物质,是解决DPP-Ⅳ抑制药物副作用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以牛和羊乳酪蛋白(CN)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两种不同来源酪蛋白中潜在DPP-Ⅳ抑制序列及生物活性潜能,再采用生物酶水解技术制备乳酪蛋白多肽验证两物种间真实的DPP-Ⅳ抑制活性及组成特性差异,然后将蛋白水解物经超滤、二维硅胶薄层色谱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等手段分离并鉴定出其所含有效活性肽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酶动力学、分子模拟等技术手段阐述了DPP-Ⅳ抑制多肽的抑制特性及抑制机理,并探讨了乳酪蛋白DPP-Ⅳ抑制肽对胃肠消化吸收的耐受性及对胰岛细胞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比较了牛、羊乳两种不同来源酪蛋白中潜在的DPP-Ⅳ抑制序列及其生物活性潜能。牛、羊乳四种酪蛋白的一级氨基酸序列中均含多个DPP-Ⅳ抑制片段,羊乳酪蛋白中DPP-Ⅳ抑制肽在各酪蛋白组分中出现的概率PC值为κ-CN> β-CN> αs1-CN> αs2-CN,对应牛乳的PC值为β-CN> κ-CN> αs1-CN> αs2-CN;而对于抑制潜能PI值,羊乳酪蛋白的PI值为κ-CN> β-CN> αs1-CN> αs2-CN,对应牛乳PI值为k-CN> αs1-CN>β-CN> βαs2-CN。总酪蛋白DPP-IV抑制潜能PIΦ综合考虑了四种酪蛋白在牛、羊乳中组成比例及各自PI值的差异,无论来自于高(PIΦ,8.04 10-6 μM-1g-1)还是低(PIΦ,8.25 10-6μM-1g-1) αs1-CN基因品种的羊乳PIΦ都比牛乳(PIΦ,7.7310-6 μM-1g-1)具有微弱的DPP-Ⅳ抑制潜能优势。另外,通过胰蛋白酶模拟水解羊乳酪蛋白,从其释放的肽片段中筛选出两条具有良好DPP-Ⅳ抑制活性的序列GPFPILV和HPINHR,IC50分别达163.7和452.2μM。(2)应用5种商业蛋白酶分别水解牛、羊乳酪蛋白制备活性多肽,比较研究各种蛋白酶酶解物的体外DPP-Ⅳ抑制活性及组成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牛、羊乳原始酪蛋白均没有DPP-Ⅳ抑制能力,酶解产物却具有显着不同的DPP-Ⅳ抑制活性,DPP-Ⅳ抑制活性和水解度之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羊乳酪蛋白比牛乳具有更好的蛋白酶消化特性,其制备所得大部分酶解物的DPP-Ⅳ抑制活性也优于牛乳。筛选出胰蛋白酶作为水解牛或羊乳酪蛋白制备DPP-Ⅳ抑制多肽的最佳用酶,最佳水解时间为3 h。双酶联合酶解并没有显着提高羊乳酪蛋白水解物的生物活性。羊乳酪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比牛乳具有更低的IC50值(羊0.801 mg/mL vs牛0.887 mg/mL),其<5kDa比>5 kDa超滤组分具有更强DPP-IV抑制活性,虽各组分均表现为竞争/非竞争混合型DPP-IV抑制方式,然而其抑制特点和抑制常数Ki值有显着不同。(3)针对乳酪蛋白水解物的超滤组分,采用硅胶薄层色谱和/或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一步分离,其中高活性子组分再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鉴定所含肽序列。首次利用二维薄层色谱(第一维和第二维薄层展开剂分别为氯仿:甲醇:25%氨水(2:2:1)和正丁醇:乙酸:水(4:1:1))或一维薄层色谱(薄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25%氨水(2:2: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分离、分析蛋白功能水解物中的活性组分,其具有良好的蛋白水解物适用性,并且和后续质谱鉴定技术能够匹配和衔接。LC-MS/MS质谱鉴定出MHQPPQPL, SPTVMFPPQSVL, INNQFLPYPY和YPVEPF四条高效的乳酪蛋白源DPP-IV抑制新序列,特别是INNQFLPYPY的IC50达40.08μM。(4)对分析和鉴定出的有效DPP- Ⅳ抑制肽的抑制特性及抑制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酶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鉴定出的食源蛋白DPP-Ⅳ抑制肽表现出反竞争抑制、非竞争抑制、竞争抑制、竞争/非竞争混合抑制多种抑制模式;反竞争或非竞争抑制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可看作为DPP-Ⅳ酶的真正抑制剂,而含有第二位Pro的竞争或竞争/非竞争混合抑制肽则可被不等程度降解。分子模拟数据显示这些肽会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方式结合在DPP-Ⅳ酶的不同氨基酸位点上。另外,这些DPP-Ⅳ抑制肽之间共存时对DPP-Ⅳ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作用,且与抑制肽浓度相关,并且对猪和人两种不同生物来源DPP-Ⅳ酶具有不一致的敏感性和抑制特性,但整体对猪源DPP-Ⅳ酶的抑制活性值要显着高于人源DPP-Ⅳ。(5)探讨了牛、羊乳酪蛋白DPP-Ⅳ抑制肽对胃肠消化吸收后的耐受和稳定性以及对胰岛细胞的功能。经胃肠模拟消化后,牛、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DPP-Ⅳ抑制活性基本维持稳定;其中所含有效序列MHQPPQPL、HPINHR和YPVEPF不存在消化道酶酶切位点,而INNQFLPYPY和GPFPILV则显示出不稳定的抗消化道酶水解能力。小肠上皮细胞对活性肽INNQFLPYPY、 INNQF和MHQPPQPL有完全不同的摄入能力和吸收速度。另外,牛、羊乳酪蛋白水解物对胰岛β-细胞有明显增殖作用,但在两物种间没有显着差异;然而,牛乳酪蛋白水解物对β-细胞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显着强于羊乳对应物。
李凯[8](2013)在《COS、CS2水解催化剂的开发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化工是云南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黄磷产量已达到80万吨/年。在黄磷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含CO混合气体的产生,每生产1吨黄磷约产生2500~3000m3的尾气,其中CO的含量高达85%~95%。近年来,随着一碳(C1)化工技术的发展,完全有可能从CO出发合成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有机化合物。但是,一方面黄磷尾气中的含有大量有机硫,如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等,这些均是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另一方面这些有机硫气体可导致羰基合成催化剂中毒,其中,黄磷尾气中的COS含量为700~1000mg/m3,CS2的含量为20~-80mg/m3,黄磷尾气用作一碳化工原料气必须去除其中的COS和CS2。目前,国内外尚未对黄磷尾气中COS和CS2的同时脱除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黄磷尾气特征,采用催化水解法同时脱除COS和CS2。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微波煤质活性炭催化剂和微波椰壳活性炭的开发、微波椰壳活性炭的再生性能研究、COS和CS2同时催化水解动力学研究和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C82的反应机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改性微波煤质活性炭(MCAC)催化剂的开发:以微波煤质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一元活性组分种类及含量、焙烧条件、碱金属种类、碱含量;二元活性组分种类及含量;三元活性组分种类及含量等对COS和CS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在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和最佳活性组分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同时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Fe2O3的质量分数为5.0%,n(Fe):n(Cu):n(Ni)为10:2:0.5,焙烧条件为300℃下焙烧3h,浸渍质量分数为13%的KOH溶液,所得催化剂的同时催化水解COS和CS2的性能最优。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COS的催化水解,但是当温度超过50℃时,CS2的水解活性随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过高的相对湿度(RH)和氧含量不利于催化水解反应的进行;当进口浓度比COS/CS2从40:1降低到3:1时,COS和CS2的同时催化水解活性会明显下降。改性微波椰壳活性炭(MCSAC)催化剂的开发:空白微波椰壳活性炭活性较空白微波煤质活性炭活性要高。对比了Fe-Cu-Ni/MCAC和Fe-Cu-Ni/MCSAC两种催化剂的活性,相同条件下,二者的工作硫容分别为38.54mgS/g和56.77mgS/g。考察了工艺条件对Fe-Cu-Ni/MCSAC催化剂水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逐渐增加,但是当反应温度超过50℃时,催化剂的工作硫容增加幅度不明显;当相对湿度为32%时,催化剂的工作硫容最大,随着相对湿度的不断增大,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之下降,在17%~49%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催化剂的硫容能够维持在60mgS/g左右;当氧含量为0%时,催化剂的工作硫容最大,随着氧含量的不断增大,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之下降;Fe-Cu-Ni/MCSAC催化剂在8000h-1-20000h-1空速范围内较为稳定;当COS/CS2进口浓度比为40:1时,催化剂的工作硫容最大,随着进口浓度比的不断减小,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之下降。考察了CO作为载气对Fe-Cu-Ni/MCSAC催化剂同时催化水解COS和CS2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Fe-Cu-Ni/MCSAC催化剂在CO气氛下的催化水解活性低于N2气氛下的活性,但是下降趋势并不明显。实验考察了不同硫化氢(H2S)浓度对Fe-Cu-Ni/MCSAC催化剂同时催化水解COS和CS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2S气体不利于催化水解反应的进行,且随着H2S浓度的增加,COS和CS2的脱除效率下降明显,但是当H2S的浓度较小时(70mg/m3),催化剂的催化水解活性下降趋势较小,说明低浓度的H2S对Fe-Cu-Ni/MCSAC催化剂的催化水解活性影响不大。实验对失活Fe-Cu-Ni/MCSAC催化剂的再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再生方法、N2加热吹扫温度、KOH浓度和再生次数对催化剂活性恢复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洗+N2加热吹扫+浸碱(碱洗)”方法的再生效果是最佳的,其中N2加热吹扫条件为500℃下吹扫3h,浸渍质量分数为13%的KOH时再生效果最优。实验通过BET、XPS、XRD、TG-DTA等表征手段对这种再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通过水洗失活催化剂可以将催化剂表面少量的硫酸盐和单质硫洗去,N2加热吹扫可以使部分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分解生成S02气体脱除,使催化剂表面恢复活性组分Fe203的形式,浸渍KOH溶液则为了提供水解反应所需的碱性基团,在这种再生方式下所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恢复最为明显。另外,随着再生次数的不断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也逐渐下降,但其影响有限。由此可知,该再生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COS和CS2同时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首先,采用幂函数作为动力学等效模型分别对COS和CS2催化水解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拟合,分别得到了COS和CS2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rCOS=3.3×106exp(-23.44/RT)PCOS1.0535PH2O-0.0015和-rCS2=2.26×107exp(-29.797/RT)PCS20.9727PH2O-0.11在此基础上,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对反应过程的推断,对同时催化水解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和计算。提出了COS和CS2同时催化水解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COS=3.3×106exp(-23.44/RT)PCOS1.0535PH2O-0.0015和-rCS2=2.26×107exp(-29.797/RT)PCS20.9727PH2O-0.11与此同时,实验对实际测得的同时催化水解反应速率与上述推导出的动力学方程所算得的同时催化水解反应速率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随着COS和CS2的进口浓度比从40:1下降到1:1,实际反应速率与计算反应速率的相对误差随之增大。但是二者的误差一直保持在8%左右,误差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上述同时催化水解COS和CS2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是适用的。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和CS2反应机理的研究:根据催化剂活性评价、工艺条件影响实验、结合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分析测试表征(例如:BET、SEM/EDS、XPS等)、再生分析结果,提出了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和CS2的反应机理:在改性微波活性炭上COS和CS2的同时脱除分为两步:一是COS和CS2的水解反应过程,二是水解产物H2S的氧化反应过程。COS和CS2会被不断地催化水解生成H2S(CS2催化水解的中间体含有COS,但其同样会被进一步水解为H2S),而H2S则会在有氧气引入的条件下被氧化最终形成硫酸盐。在无水(RH=0%)或者水含量较低(RH=49%)的条件下,CS2和H2O首先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碱性基团和活性组分的作用下发生催化水解反应,而大多数COS直接与吸附在催化剂上吸附态的H2O在碱性基团和活性组分的作用下反应,也有可能少量的COS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与吸附态的H2O在碱性基团和活性组分的作用下反应,但是其反应较CS2的水解要快。此时,吸附态的CS2与吸附态的H2O在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水解反应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在水含量较高(RH=96%)的条件下,COS和H2O更容易先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然后发生水解反应,而CS2则没有或者较少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直接与吸附在催化剂上吸附态的H2O发生水解反应。在有氧条件下,水解产物H2S被氧化的大致过程可以归纳为:H2S→单质硫/RSOR→RS02R→RS020R→SO42-/硫酸盐。与此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硫沉积现象明显,催化剂表面的硫酸盐占据了催化剂大量的活性位,破坏了催化剂表面的碱性基团,同时由于活性组分的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了催化剂的失活。
赵飞[9](2019)在《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大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人类重要植物蛋白资源之一。大豆蛋白因其产量高、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与关注。但大豆蛋白具有致密的高级分子结构,致使其功能特性较差,限制了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本文以物理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Zeta电位测定仪、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和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等先进手段,研究了高压均质、超声和超高压三种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及对其酶解解产物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探讨了物理预处理对蛋白质结构和分子聚集状态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了“物理处理-结构变化-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机理,以期为大豆蛋白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压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有显着的影响。(1)高压均质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特征峰发生位移,巯基含量增加,蛋白质中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的相对含量显着降低,而α-螺旋结构和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高压均质处理破坏大豆分离蛋白的三级结构,其最大荧光波长从343 nm变为338 nm。高压均质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肽链展开,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随着均质压力增大大豆分离蛋白的Zeta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绝对电势最大为26.25 mV。(2)大豆分离蛋白有效粒径随着均质压力增大而减小,80 MPa均质处理得到的蛋白粒径最小(161.80 nm),粒径减小25.5%。由扫描电镜图可知高压均质处理使大豆分离蛋白从球状结构变为片层团状结构,质地疏松。(3)10 Mpa高压均质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由实心球结构变为多分散排斥体积线团,20 MPa和30 MPa均质处理变为单分散无扰线团,较高压力处理时则变为空心球结构;高压均质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的重均分子量、均方根回转半径、流体力学半径均增大,第二维里系数均为正值,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提高;较低均质压力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升高。(4)高压均质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显着提高。与未处理的SPI相比,30 MPa高压均质处理4次的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敏感性较好,水解度是23.65%,提高143%,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70.44%),抗氧化性提高30%。2.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有显着的影响。(1)超声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特征峰发生位移,巯基含量减少,蛋白质中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的相对含量显着增加,而β-转角结构含量减少。超声处理破坏大豆分离蛋白的三级结构,最大荧光波长从343 nm变为336 nm。超声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肽链展开,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蛋白Zeta电位先增大后减小,绝对电势最大为22.75 mV。(2)大豆分离蛋白有效粒径随着超声功率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800 W超声处理10 min得到的蛋白粒径最小(141.23 nm),粒径减小35%,由扫描电镜图可知超声处理使大豆分离蛋白由球状结构变为片层团状结构,质地更加疏松。(3)低功率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使其由实心球结构变为空心球结构,中高功率超声处理后蛋白变为单分散无扰线团和多分散排斥体积线团。超声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重均分子量、均方根回转半径、流体力学半径均增大,第二维里系数均为正值,提高了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超声处理使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显着提高。(4)超声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SPI水解度随着超声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与未处理大豆蛋白相比,1000 W超声处理25 min蛋白质的水解度最大(22.33%),提高134.4%,1800 W超声处理30min得到的蛋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最高(85.90%),抗氧化性提高58.62%。3.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特性有显着的影响。(1)超高压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特征峰发生位移,巯基含量减少,100-400 MPa压力处理蛋白质,其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α-螺旋结构和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而压力增至500 MPa其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超高压处理使蛋白分子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三级结构遭到破坏,最大荧光波长从343 nm变为339 nm。超高压处理可使大豆分离蛋白肽链展开,使其表面带有正电荷,随着压力增大蛋白质Zeta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绝对电势最大为13.65 mV。(2)随着压力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大豆分离蛋白有效粒径减小,3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蛋白质粒径最小(192.6 nm),粒径减小11.4%,由扫描电镜图可知超高压处理使大豆分离蛋白从球状结构变为无规则聚合扁球片状结构,表面粗糙。(3)超高压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由实心球结构变为空心球结构,蛋白质重均分子量、均方根回转半径、流体力学半径均增大,中等压力处理蛋白质后第二维里系数为负值,不利于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超高压处理有利于提高SPI的起泡性。(4)超高压处理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SPI水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未处理的大豆蛋白相比,5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蛋白质的水解度最大(27.13%),提高184.4%,100 MPa超高压处理15 min得到的蛋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最高(70.15%),抗氧化性提高29.54%。4.大豆分离蛋白经不同物理预处理后其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肽链展开,酶的活性位点暴露更多,使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速率加快,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显着提高。超声处理后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均高于其他两个物理预处理,且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显着提高,因此可将超声预处理作为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有效辅助手段。
毛燎原[10](2013)在《玉米芯“一步法”制取糠醛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糠醛生产和出口国。然而,高污染、高能耗、低产率等问题长期制约着糠醛产业的健康发展。长期生产实践表明,在我国,每生产一吨糠醛排放COD>18000mg/L的废水约20吨、消耗洁净蒸汽超过20吨,同时糠醛渣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而实际糠醛产率仅为理论值的30-50%。近年来对于糠醛废水的治理虽已取得较大进展,闭循环式的废水蒸发回用工艺在绝大多数糠醛厂被普遍采用,然而由于制约废水处理效率的污垢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从而使得废水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设计水平。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及各类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糠醛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本文首先对植物纤维水解方面的研究及糠醛生产现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当前生产实践对糠醛生产的整体物流与能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重点讨论了糠醛产率、醛汽中糠醛含量(或糠醛生成速率)、锅炉热效率以及蒸发器热效率对当前糠醛生产体系物质与能量平衡的影响,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路线。由于含乙酸的废水回用生产是当前糠醛生产中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前提,因而乙酸“酸汽”的使用贯穿全文。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废水中乙酸的来源及产量,对乙酸“酸汽”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的可行性进行了另析,重点研究了糠醛在含乙酸蒸汽中自身降解损失动力学,为全文研究中催化剂乙酸“(?)气”的合理使用奠定基础。然后运用动力学方程计算出生产中糠醛在气相中降解损失率(?)占实际生产中糠醛理论产率的4.5%,约占糠醛总损失的10%。进一步表明糠醛生产(?)的主要损失发生在液相反应体系,因此加快糠醛从液相中的分离是提升糠醛产率的关(?)针对单一乙酸酸汽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时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低、能耗大、废水产量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了路易斯酸催化剂FeCl3、AICl3在糠醛(?)取中的应用。首先从纯戊糖催化脱水动力学以及糠醛在路易斯酸催化条件下降解的动力学研究出发,并对戊糖脱水生成糠醛最高产率进行了模型化分析,通过比较确立了获(?)糠醛最高产率的三因素参数模型,进一步明确了戊糖脱水制取糠醛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程。通过与H2SO4(?)(?)较两种不同路易斯酸FeCl3、AICl3的催化选择性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后者能使戊糖脱水速率常数增大10倍以上,同时糠醛产率也达到70%以上(Al(?)3催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采用FeCl3和“酸汽”协同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的催化效果。通过对水解残渣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采用FeCl3催化玉米芯水解时,(?)料颗粒的破碎、微观纤维结构的破坏明显加剧,这将有效增大物料内部及物料之间的(?)道,从而致使体系内传质、扩散效率的提升。基于此,进一步的与研究表明,由于原料被破碎后导致的颗粒物料孔隙率降低、压降增大而促使床层扰动而获得了传质的强化和表面更新速度的加快。此外,通过对AICl3对催化戊糖及玉米芯的单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考察,发现AlCl3在催化戊糖及玉米芯制取糠醛方面具有比FeCl3更高的选择性,更有利于提升糠醛产率,这为制取糠醛选择催化剂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糠醛实际产率,从强化蒸馏分离与强化蒸汽气提两个反面进行了糠醛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价态阳离子对糠醛-水二元体系组分分离的作用效果与离子强度正相关,离子强度越高,“盐析”效果越显着,反之越低;一价阳离子对糠醛-水二元体系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作用效果可由Furter方程拟合,二价及三价阳离子对糠醛-水二元体系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作用效果较复杂,可由修正型Furter方程拟合。采用浓缩海水获得了与模拟海水极为接近的汽提效果,海水作为盐析剂时与纯NaCl(等浓度)作为盐析剂时获得了相似的盐析速率和糠醛回收率。但由于海盐(或模拟海水)中存在Ca2+及Mg2+,因此总体盐析效果高于等量纯NaCl。为了解决制约废水处理效率的蒸发器结垢问题,首先通过对取自糠醛厂的蒸发器污垢样品的特性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检测和分析结果对其形成机理做出了推断。进一步的模拟结垢试验表明,采用碱中和可消除糠醛废水蒸发过程换热管的结垢,但由于碱中和需碱量极大,这对于糠醛生产企业而言无法承受。进而本研究提出了采用絮凝法去除溶解木质素、悬浮碎屑以及部分单糖的废水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可绝大程度上抑制污垢的生成,该方法成本低,且不影响废水中的乙酸。从长远角度来看,采用絮凝剂除去溶解木质素及悬浮碎屑一方面保持了废水中乙酸,另一方面成本较低,具有长远的推广价值。最后是前文所有研究的应用、优化与总结,并且提出了糠醛清洁生产的最优工艺。首先进行了以戊糖为原料、以NaCl作为盐析剂、以FeCl3为催化剂制取糠醛的研究,并获得相关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盐析剂的存在能大幅提升糠醛产率;然后进行了采用氯盐为盐析剂、以FeCl3作为催化剂、以玉米芯为原料由一步法反应制取糠醛的研究,并获得了各因素对糠醛产率的影响范围。为了进一步获得糠醛生产最佳工艺参数,以富含氯盐的浓缩后海水作为盐析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立了海水浓缩倍数、FeCl3浓度、反应温度、乙酸浓度的最优化组合,对玉米芯一步法水解制取糠醛的整体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影响糠醛产率的最佳组合条件,并获得了最高产率的模型;验证试验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试验误差较小,模型成立,可以用此模型对浓缩海水盐析-FeCl3-乙酸催化玉米芯生产糠醛的最佳工艺进行分析,同时也表明该模型能够代替真实试验的结果进行表征。最后,提出了糠醛清洁生产最佳工艺,采用该工艺可实现糠醛生产过程污染物近零排放,同时降低原料生产成本约38%,使糠醛产率提高至80%以上。
二、水解产物的判断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解产物的判断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竹笋概述 |
1.1.1 竹笋的资源分布 |
1.1.2 竹笋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1.3 竹笋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简介 |
1.2.2 植物多糖的主要提取方法 |
1.2.3 植物多糖的除杂方法 |
1.2.4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1.2.5 植物多糖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 |
1.3 竹笋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竹笋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3.2 竹笋多糖的结构特征 |
1.3.3 竹笋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4 竹笋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多糖消化酵解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 |
1.4.2 多糖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
1.5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快速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2.1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总糖含量测定 |
2.2.2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3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2.2.4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测定 |
2.2.5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总酚含量测定 |
2.2.6 方竹笋多糖样品中的TGA-DSC分析 |
2.2.7 方竹笋多糖的流变学性质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方竹笋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方竹笋多糖快速溶剂提取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得率及主要化学组成比较 |
2.3.4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TGA-DSC分析 |
2.3.5 方竹笋多糖样品的流变学性质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菌株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5 实验方法 |
3.2 分析方法 |
3.2.1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样品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3 方竹笋多糖样品体外模拟消化时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
3.2.4 培养基中pH和 SCFA的测定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方竹笋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3.3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3.3.4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3.3.5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粒径大小与Zeta电位 |
3.3.6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7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刚果红实验分析 |
3.3.8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9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 |
3.3.10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在α-淀粉酶液中的稳定性 |
3.3.11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 |
3.3.12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产酸(pH)的影响 |
3.3.13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方竹笋多糖对益生菌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方竹笋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2 分析方法 |
4.2.1 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4.2.2 化学组成分析 |
4.2.3 单糖组成分析 |
4.2.4 紫外光谱分析 |
4.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6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2.7 甲基化及GC-MS分析 |
4.2.8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 |
4.2.9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2.10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4.2.11 圆二色谱(CD)分析 |
4.2.12 X衍射(XRD)分析 |
4.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方竹笋多糖的DEAE cellulose-52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 |
4.3.2 方竹笋多糖的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 |
4.3.3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纯度鉴定及其分子量测定 |
4.3.4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化学组成分析 |
4.3.5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4.3.6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紫外光谱分析 |
4.3.7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8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高碘酸氧化 |
4.3.9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Smith降解 |
4.3.10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甲基化分析 |
4.3.11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
4.3.12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扫描电镜分析 |
4.3.13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14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圆二色谱分析 |
4.3.15 方竹笋多糖纯化组分的X衍射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方竹笋多糖PCPS-2 的体外模拟消化及酵解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4 实验方法 |
5.2 分析方法 |
5.2.1 人体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5.2.2 方竹笋多糖PCPS-2 体外模拟消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3 方竹笋多糖PCPS-2 体外模拟酵解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人体唾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2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体外模拟胃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3 方竹笋多糖PCPS-2 在体外模拟小肠液中的消化情况 |
5.3.4 体外模拟消化对方竹笋多糖PCPS-2 主要糖苷键的影响 |
5.3.5 方竹笋多糖PCPS-2 的体外酵解特征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
6.1.3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5 实验方法 |
6.2 分析方法 |
6.2.1 小鼠血清中NO和炎症标志物lipocalin-2 含量的测定 |
6.2.2 小鼠结肠组织中MDA、T-SOD和 MPO含量的测定 |
6.2.3 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
6.2.4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分析 |
6.2.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6.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的症状和体征的影响 |
6.3.2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的影响 |
6.3.3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脾脏系数的影响 |
6.3.4 方竹笋多糖PCPS-2 对结肠炎小鼠血清中NO和 lipocalin-2 水平的影响 |
6.3.5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中MDA、T-SOD和 MPO含量的影响 |
6.3.6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6.3.7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中NLRP3 炎症小体的影响 |
6.3.8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蛋白的影响 |
6.3.9 PCPS-2 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2)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温染色活性染料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1.2.1 应用于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的高温型活性染料 |
1.2.2 应用于一浴一步法(全浴)染色工艺的高温型活性染料 |
1.3 活性染料高温染色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
1.3.1 活性染料的高温反应性 |
1.3.2 活性染料的高温稳定性 |
1.3.3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共价键的高温稳定性 |
1.3.4 活性染料的高温染色热力学和染色动力学 |
1.3.5 活性染料高温染色固色用碱剂 |
1.4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选择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进行研究的理由)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高温水解反应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C.I.活性红120的精制 |
2.2.4 色谱分离条件 |
2.2.5 染料在 90℃的水解试验 |
2.2.6 染料在 100~130℃,不同pH值下的水解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I.活性红120的水解反应机制及色谱峰的定性分析 |
2.3.2 C.I.活性红120在不同温度及pH值下的水解反应性 |
2.3.3 水解反应的副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在高温下的水解/醇解反应及反应的选择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染料在 90℃下的水解/醇解试验 |
3.2.4 染料在 130℃下的水解/醇解试验 |
3.2.5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解/醇解平行反应的机理及色谱峰的定性分析 |
3.3.2 90℃,pH11.0 条件下染料水解/醇解速率常数的计算 |
3.3.3 130℃,pH 8.0 条件下染料水解/醇解速率常数的计算 |
3.3.4 不同条件下水解/醇解速率常数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高温降解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C.I.活性红120染料的纯化 |
4.2.4 用于LC/MS/MS分析的染料水解液的制备 |
4.2.5 染料水解及降解产物的LC/MS/M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I.活性红120染料的质谱解析及结构确认 |
4.3.2 染料水解和降解产物的定性分析 |
4.3.3 产物的定量分析及C.I.活性红120染料的降解反应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丙二胺桥基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高温稳定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丙二胺桥基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合成 |
5.2.4 染料的红外光谱(IR)结构表征 |
5.2.5 染料的核磁(NMR)结构表征 |
5.2.6 130℃,pH8.0 条件下丙二胺桥基染料的水解 |
5.2.7 染料的色谱(HPLC)分析 |
5.2.8 染料摩尔消光系数的测定 |
5.2.9 染色方法及上染速率曲线、固色速率曲线的测定 |
5.2.10 染色特征值S、R、E、F的测定 |
5.2.11 移染指数(MI)测定 |
5.2.12 匀染因子(LDF)测定 |
5.2.13 易洗涤因子(WF)测定 |
5.2.14 提升力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丙二胺桥基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合成 |
5.3.2 染料的纯化及结构表征 |
5.3.3 不同桥基染料的高温稳定性对比 |
5.3.4 不同桥基染料的染色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纤维素上已固着均三嗪活性染料的耐高温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纯棉针织物的前处理 |
6.2.4 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的染色试验 |
6.2.5 染色织物K/S值的测定 |
6.2.6 染料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6.2.7 固色率的测定 |
6.2.8 不同温度和pH值下已固着染料水解率的计算 |
6.2.9 水解后织物相对得色量的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染料的标准工作曲线 |
6.3.2 已固着染料的水解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高温下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染色热力学及动力学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纯棉针织物的前处理 |
7.2.4 不同温度下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的染色 |
7.2.5 上染百分率的测定 |
7.2.6 不同染色温度下染料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7.2.7 染料扩散系数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高温对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的影响 |
7.3.2 高温对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染色热力学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在可分解碱作用下的高温染色性能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2.3 混合碱的配制 |
8.2.4 染浴pH值的测定 |
8.2.5 混合碱缓冲能力测试 |
8.2.6 染色试验 |
8.2.7 上染率和固色率的测试 |
8.2.8 染色织物K/S值和相对得色量的测试 |
8.2.9 匀染性测试 |
8.2.10 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可分解液体碱的配制及性能 |
8.3.2 可分解液体碱在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中的固色行为 |
8.3.3 可分解液体碱在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中的实用性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 课题的主要结论 |
9.2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9.3 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三段式测量问卷的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外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盐类的水解迷思概念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个别访谈法 |
1.3.3 问卷法 |
1.3.4 实践研究法 |
1.4 研究实施流程 |
2 有关本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概念 |
2.1.2 迷思概念 |
2.1.3 自我解释策略 |
2.1.4 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
2.1.5 先行组织者策略 |
2.2 学习理论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3 认知发展论 |
2.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3.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 概念转变理论 |
3 三段式测量问卷诊断工具 |
3.1 三段式测量问卷的基本结构 |
3.2 三段式测量问卷的编制原则 |
3.2.1 问题设计原则 |
3.2.2 答案的设计原则 |
3.3 三段式测量问卷的编制流程 |
3.3.1 界定内容 |
3.3.2 设计半开放式问卷收集第二段理由选项 |
3.3.3 三段式测量问卷组装整理 |
3.4 三段式测量问卷迷思概念的界定标准 |
3.5 三段式测量问卷的变量赋值 |
3.6 三段式测量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4 盐类的水解相关概念概述 |
4.1 盐类的水解概念解析 |
4.2 盐类的水解相关概念 |
5 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的施测、诊断及成因分析 |
5.1 部分教师及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2 部分教师及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2.1 常规问卷运用于教师对盐类的水解认识结果分析 |
5.2.2 三段式测量问卷运用于诊断盐类的水解已有基础概念掌握情况结果分析 |
5.2.3 三段式测量问卷运用于诊断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结果分析 |
6 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转变策略的实践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2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下的教学实践研究 |
6.2.1 盐类的水解课程标准分析 |
6.2.2 盐类的水解教材分析 |
6.2.3 盐类的水解学情分析 |
6.2.4 盐类的水解重难点分析 |
6.2.5 教学片段设计 |
6.3 三段式测量问卷有效回收率 |
6.4 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转变策略教学后结果分析 |
7 小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教师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建议 |
7.3 本研究后续的研究方向 |
7.4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盐类的水解”迷思概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盐类的水解已有基础概念”半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3: “盐类的水解”半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4: “盐类的水解已有基础概念掌握情况”三段式调查问卷 |
附录5: “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三段式测量问卷 |
致谢 |
(4)高中生“盐类的水解”学习质量SOLO水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问题与假设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方法及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设计 |
2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学习测量 |
2.1.2 学习质量 |
2.1.3 SOLO水平 |
2.1.4 学习质量SOLO水平 |
2.2 相关理论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 |
2.2.3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4 斯克诺德的CL理论 |
2.2.5 马顿的学习水平分类理论 |
2.3 SOLO分类理论 |
2.4 “盐类的水解”学习要求 |
2.4.1 “盐类的水解”课程标准水平 |
2.4.2 “盐类的水解”教材呈现形式 |
2.4.3 “盐类的水解”高考考查要求 |
3 “盐类的水解”学习质量调查工具的设计和分析 |
3.1 研究工具 |
3.2 研究对象 |
3.3 预研究 |
3.3.1 预测试 |
3.3.2 SOLO水平判定标准 |
3.3.3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
3.3.4 两种评分标准的相关性分析 |
3.4 正式研究 |
3.4.1 编制证实测试卷 |
3.4.2 正式测试 |
4 “盐类的水解”学习质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4.1 高三学生“盐类的水解”学习预研究SOLO水平实例分析 |
4.1.1 预研究中S评价标准下学生题目1的SOLO水平实例分析 |
4.1.2 预研究中S评价标准下学生题目2的SOLO水平实例分析 |
4.1.3 预研究中S评价标准下学生题目3的SOLO水平实例分析 |
4.2 高三学生“盐类的水解”学习正式研究SOLO水平分析 |
4.2.1 学生题目1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2 学生题目2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3 学生题目3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4 学生题目4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5 学生题目5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6 学生题目6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7 学生题目7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8 学生题目8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9 学生题目9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2.10 学生题目10 SOLO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
4.3 学生SOLO水平与高考要求SOLO水平对比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2.1 研究的创新点 |
5.2.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盐类的水解”SOLO水平预测试卷 |
附录2 SOLO分类评价标准(初稿) |
附录3 SOLO分类评价标准(修订版) |
附录4 SOLO分类评价标准(简化版) |
附录5 “盐类的水解”SOLO水平正式测试卷 |
附录6 预测试中SOLO水平实例分析 |
致谢 |
(5)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盐类的水解”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
1.2 新课程改革倡导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 |
2“盐类的水解”研究综述 |
2.1 “盐类的水解”知识内容研究综述 |
2.1.1 知识类型分析 |
2.1.2 具体内容分析 |
2.2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综述 |
2.2.1 设计理念的比较 |
2.2.2 教学目标的比较 |
2.2.3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比较 |
2.2.4 教学思路的比较 |
2.2.5 化学基本观念的比较 |
3 研究目的与任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任务 |
3.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基本环节 |
4.1.1 教学设计的含义 |
4.1.2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
4.2 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
4.2.1 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 |
4.2.2 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
5“盐类的水解”教学内容分析 |
5.1 课标和教科书中的内容分析 |
5.1.1 课程标准中相关知识的解读 |
5.1.2 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编排 |
5.2 知识价值分析 |
5.3 化学基本观念分析 |
5.3.1 明确基本观念 |
5.3.2 形成基本理解 |
5.3.3 分析支撑观念建构的知识框架 |
6“盐类的水解”学情分析 |
6.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探查 |
6.1.1 设计探查工具 |
6.1.2 问卷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
6.2 教学难点分析 |
6.2.1 常见的教学难点 |
6.2.2 教学难点归因分析 |
6.2.3 教学难点的解决策略 |
7 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
7.1 教学设计的初步方案 |
7.1.1 教学设计的初步设想 |
7.1.2 教学设计的初步方案 |
7.2 教学设计的修改与调整 |
7.2.1 教学设计的修改 |
7.2.2 教学设计的调整 |
7.3 教学设计的最终方案 |
7.3.1 教学目标 |
7.3.2 教学流程图 |
7.3.3 教学评价设计 |
8 教学设计的实施 |
8.1 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
8.1.1 实验目的 |
8.1.2 样本选择 |
8.1.3 实施实验 |
8.2 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
8.2.1 数据统计及分析 |
8.2.2 学生访谈及分析 |
9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教学建议 |
10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基于达克罗技术的Zn-Al基合金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达克罗技术简介 |
1.2 无铬达克罗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无铬达克罗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发展现状 |
1.3.1 铬酸盐替代物质的研究 |
1.3.2 水性无铬锌铝涂液的存储寿命研究 |
1.3.3 纳米微粒增强涂层研究 |
1.3.4 复合涂层研究 |
1.4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涂层制备工艺流程 |
2.2.1 涂液配置 |
2.2.2 涂层制备 |
2.3 涂液性能表征 |
2.3.1 硅烷水解液电导率测试 |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测试 |
2.3.3 分散性测试 |
2.3.4 pH值测试 |
2.3.5 涂液粘度/黏度测试 |
2.3.6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7 涂液析氢测试 |
2.4 涂层性能表征 |
2.4.1 涂层外观观察 |
2.4.2 附着力测试 |
2.4.3 涂层厚度测试 |
2.4.4 涂层耐蚀性能测试 |
2.5 涂层微观组织成分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铬锌铝合金涂液配方的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无铬锌铝合金涂液的组分设计 |
3.2.1 金属粉颜料选择 |
3.2.2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3.2.3 粘结剂的筛选 |
3.2.4 缓蚀剂的选择 |
3.2.5 助剂的选择 |
3.3 正交试验确定涂料最优配方 |
3.3.1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3.3.2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3.4 涂层固化工艺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烷偶联剂在水性无铬锌铝合金涂层的应用及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3 硅烷的水解工艺 |
4.3.1 水解溶剂对AC66 硅烷水解程度的影响 |
4.3.2 pH值对AC66 硅烷水解程度的影响 |
4.3.3 稳定剂对AC66 硅烷水解程度影响 |
4.3.4 水解时间对AC66 硅烷水解程度的影响 |
4.3.5 缓蚀剂对AC66 硅烷水解程度的影响 |
4.4 硅烷水解程度对涂液、涂层的影响 |
4.4.1 对涂液状态影响 |
4.4.2 对涂层外观、附着力影响 |
4.4.3 对涂层电化学性能影响 |
4.5 硅烷锌铝合金粉涂层的固化过程研究 |
4.5.1 红外光谱法研究涂层的固化过程 |
4.5.2 硅烷在锌铝粉涂层中作用机理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Zn-20Al合金涂层微观组织与腐蚀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Zn-20Al涂层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
5.3 Zn-20Al涂层与锌铝混合粉涂层比较 |
5.4 Zn-20Al涂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形貌随时间演化研究 |
5.5 Zn-20Al涂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产物 |
5.5.1 腐蚀产物组成随浸泡时间变化 |
5.5.2 腐蚀产物形成机理讨论 |
5.6 完好Zn-20Al涂层在NaCl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 |
5.6.1 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 |
5.6.2 电化学阻抗谱随时间变化 |
5.7 人造缺陷评价Zn-20Al涂层的牺牲阳极保护能力 |
5.7.1 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 |
5.7.2 电化学阻抗谱随时间演化 |
5.7.3 划痕处牺牲阳极保护区域示意图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不同铝含量锌铝合金粉涂层配方确定 |
6.3 电化学方法研究不同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性能影响 |
6.4 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腐蚀形貌影响 |
6.5 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腐蚀产物组成影响 |
6.6 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能力影响 |
6.6.1 人工缺陷涂层的自腐蚀电位变化 |
6.6.2 人工缺陷涂层划痕处腐蚀形貌变化 |
6.7 铝含量对锌铝合金涂层腐蚀机制影响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Al-Zn-Si基多元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及腐蚀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7.3 微观组织成分分析 |
7.4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7.5 电化学阻抗谱 |
7.6 涂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形貌演化 |
7.7 涂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产物 |
7.7.1 腐蚀产物组成 |
7.7.2 非晶/纳米腐蚀产物 |
7.7.3 非晶/纳米晶形成机理 |
7.8 Al-Zn-Si-RE中微量元素对涂层性能影响讨论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Al-Zn-Si基合金涂料的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8.3 析氢抑制剂 |
8.3.1 析氢抑制剂的筛选 |
8.3.2 抑氢剂的最佳浓度的确定 |
8.4 粉末处理前后结构、形貌分析 |
8.4.1 粉末红外测试 |
8.4.2 粉末处理前后表面形貌 |
8.5 合金粉末腐蚀过程、特征分析 |
8.5.1 电位-pH图分析 |
8.5.2 合金粉末析氢前后的表面形貌 |
8.5.3 合金粉末析氢前后的XRD分析 |
8.6 析氢抑制剂的缓蚀机理探讨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
(7)牛、羊乳酪蛋白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糖尿病与二肽基肽酶Ⅳ |
1.1.1 糖尿病概述 |
1.1.2 Ⅱ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及药物 |
1.1.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二肽基肽酶Ⅳ(DPP-Ⅳ) |
1.2 DPP-Ⅳ抑制剂 |
1.2.1 DPP-Ⅳ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
1.2.2 化学合成DPP-Ⅳ抑制剂 |
1.2.3 化学合成DPP-Ⅳ抑制剂的安全问题 |
1.2.4 DPP-Ⅳ抑制剂体外的评价方法 |
1.3 生物活性肽及DPP-Ⅳ抑制肽 |
1.3.1 生物活性肽概述 |
1.3.2 生物活性肽制备方法 |
1.3.3 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分析方法 |
1.3.4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肽研究 |
1.3.5 生物活性肽的抗胃肠消化及吸收研究 |
1.3.6 食源性DPP-Ⅳ抑制活性肽 |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预测牛、羊乳酪蛋白DPP-Ⅳ抑制肽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设备 |
2.2.3 文献已报道DPP-Ⅳ抑制肽序列的搜集和分析 |
2.2.4 牛、羊乳酪蛋白一级序列的比较分析 |
2.2.5 生物信息学预测牛、羊乳酪蛋白中DPP-Ⅳ抑制序列及潜能 |
2.2.6 胰蛋白酶模拟水解牛、羊乳酪蛋白 |
2.2.7 乳酪蛋白源肽的化学固相合成 |
2.2.8 合成多肽的DPP-Ⅳ体外抑制活性的测定 |
2.2.9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DPP-Ⅳ抑制肽的结构特性 |
2.3.2 生物信息学预测比较牛、羊乳酪蛋白的DPP-Ⅳ抑制序列及潜能 |
2.3.3 DPP-Ⅳ抑制体外活性测定方法的优化 |
2.3.4 牛、羊乳酪蛋白的胰蛋白酶模拟水解及潜在DPP-Ⅳ抑制序列的筛选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酪蛋白DPP-Ⅳ抑制肽的酶法制备及组成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设备 |
3.2.4 乳酪蛋白的制备 |
3.2.5 牛、羊乳酪蛋白DPP-Ⅳ抑制水解产物的酶法制备 |
3.2.6 乳酪蛋白酶解产物水解度的测定 |
3.2.7 乳酪蛋白酶解产物DPP-Ⅳ抑制活性的测定 |
3.2.8 Tricine-SDS-PAGE电泳比较牛、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组成 |
3.2.9 RP-HPLC分析牛、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组成 |
3.2.10 牛、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超滤分离 |
3.2.11 牛、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不同超滤组分的酶抑制特性分析 |
3.2.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自制牛、羊乳酪蛋白蛋白质组成比较 |
3.3.2 牛、羊乳酪蛋白DPP-Ⅳ抑制活性肽的酶法制备 |
3.3.3 牛、羊乳酪蛋白水解产物组成特性的比较 |
3.3.4 牛、羊乳酪蛋白水解产物超滤组分的DPP-Ⅳ抑制活性分析 |
3.3.5 牛、羊乳酪蛋白水解产物超滤组分的DPP-Ⅳ抑制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PP-Ⅳ抑制肽的分离分析和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6 高效液相色谱(RP-HPLC)验证二维薄层色谱分离效果 |
4.2.7 羊乳酪蛋白多肽的RP-HPLC半制备分离 |
4.2.8 羊乳酪蛋白多肽的LC-ESI-MS/MS分析 |
4.2.9 化学固相合成多肽及其DPP-Ⅳ抑制活性评价 |
4.2.10 牛、羊乳酪蛋白水解物DPP-Ⅳ抑制分离组分及活性序列的比较 |
4.2.11 TLC/RP-HPLC联用色谱方法分离蛋白水解物的适用性 |
4.2.12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3 RP-HPLC验证二维薄层色谱分离效果 |
4.3.4 羊乳酪蛋白DPP-Ⅳ抑制活性肽的质谱鉴定 |
4.3.5 牛乳酪蛋白DPP-Ⅳ抑制活性肽的TLC/RP-HPLC联用分离及质谱鉴定 |
4.3.6 TLC/RP-HPLC联用色谱方法分离蛋白水解物活性组分的适用性 |
4.3.7 合成多肽的DPP-Ⅳ抑制活性评价及构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PP-Ⅳ抑制活性肽的抑制特性和抑制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设备 |
5.2.4 DPP-Ⅳ抑制活性肽的理化性质分析 |
5.2.5 DPP-Ⅳ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
5.2.6 DPP-Ⅳ酶对合成活性肽的降解作用 |
5.2.7 活性肽组合对DPP-Ⅳ酶抑制作用的相互影响 |
5.2.8 合成活性肽对猪和人源DPP-Ⅳ酶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
5.2.9 分子对接 |
5.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DPP-Ⅳ抑制肽的理化特性分析 |
5.3.2 DPP-Ⅳ抑制活性肽的酶抑制动力学分析 |
5.3.3 DPP-Ⅳ抑制肽对DPP-Ⅳ酶水解作用敏感性分析 |
5.3.4 不同抑制机制DPP-Ⅳ抑制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5 合成肽对猪和人源DPP-Ⅳ酶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
5.3.6 分子对接探讨抑制活性肽和DPP-Ⅳ酶的作用位点及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PP-Ⅳ抑制肽的胃肠模拟消化吸收及对胰岛细胞功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设备 |
6.2.4 乳酪蛋白酶解产物和DPP-Ⅳ抑制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 |
6.2.5 DPP-Ⅳ抑制活性肽对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
6.2.6 小肠上皮细胞对DPP-Ⅳ抑制活性肽的摄入 |
6.2.7 乳酪蛋白DPP-Ⅳ抑制水解产物对胰岛细胞的功能研究 |
6.2.8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乳酪蛋白酶解产物和DPP-Ⅳ抑制纯肽的抗胃肠消化研究 |
6.3.2 DPP-Ⅳ抑制活性肽对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吸收性研究 |
6.3.3 乳酪蛋白水解产物对胰岛细胞的功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COS、CS2水解催化剂的开发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的来源、危害及性质 |
2.1.1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的来源及危害 |
2.1.2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的性质 |
2.2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脱除技术 |
2.3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催化水解技术 |
2.3.1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单独水解催化剂的制备 |
2.3.2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同时水解催化剂的制备 |
2.3.3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单独水解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 |
2.4 羰基硫和二硫化碳单独水解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 |
2.4.1 COS和CS_2单独水解反应动力学 |
2.4.2 COS和CS_2单独水解反应机理 |
第三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研究技术(方案)路线 |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3 催化剂活性测定及气体分析 |
3.4 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指标 |
3.4.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4.2 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 |
3.5 催化剂表征 |
3.5.1 SEM/EDS |
3.5.2 XRD |
3.5.3 BET |
3.5.4 XPS |
3.5.5 TG-DTA |
第四章 微波煤质活性炭为载体催化剂的开发 |
4.1 Fe/MCAC催化剂活性评价 |
4.1.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1.2 不同金属氧化物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1.3 焙烧温度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1.4 不同Fe_2O_3含量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1.5 不同碱种类和碱含量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 Fe-Cu/MCAC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2 第二金属组分的添加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Fe:Cu摩尔比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3 Fe-Cu-Ni/MCAC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3.2 第三金属组分的添加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Fe:Cu:Ni摩尔比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3.4 失活Fe-Cu-Ni/MCAC催化剂的产物分析 |
4.4 实验工艺条件的影响 |
4.4.1 反应温度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4.2 相对湿度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4.3 氧含量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4.4 空速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4.5 进口浓度比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椰壳活性炭为载体催化剂的开发及再生研究 |
5.1 Fe-Cu-Ni/MCSAC催化剂同时催化水解COS、CS_2 |
5.1.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5.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2 实验工艺条件的影响 |
5.2.1 反应温度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2 相对湿度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3 氧含量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4 空速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5 进口浓度比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6 CO、H_2S气氛对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3 催化剂再生实验研究 |
5.3.1 催化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
5.3.2 不同N_2吹扫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3.3 不同KOH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3.4 再生次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3.5 水洗+N_2加热吹扫+浸碱(碱洗)再生机理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6.1 COS和CS_2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 |
6.1.1 动力学实验装置流程 |
6.1.2 动力学实验条件的选择 |
6.1.3 COS、CS_2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实验 |
6.2 COS、CS_2同时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拟合和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CS_2机理分析 |
7.1 BET表征分析 |
7.2 SEM/EDS表征分析 |
7.3 XPS表征分析 |
7.3.1 失活前后样品XPS表征分析 |
7.3.2 不同氧含量下失活样XPS表征分析 |
7.3.3 不同相对湿度下失活样XPS表征分析 |
7.3.4 不同进口浓度下失活样XPS表征分析 |
7.4 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CS_2的机理分析 |
7.4.1 实验和表征结果分析 |
7.4.2 改性微波活性炭同时脱除COS、CS_2反应机理的提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D 文中主要的字母缩写和符号说明 |
(9)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蛋白 |
1.1.1 大豆蛋白的成分 |
1.1.2 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
1.1.3 大豆蛋白分类 |
1.1.4 大豆蛋白功能特性 |
1.1.5 大豆蛋白生物活性 |
1.2 蛋白质改性研究 |
1.2.1 高压均质处理对蛋白质的影响 |
1.2.2 超声处理对蛋白质的影响 |
1.2.3 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的影响 |
1.3 动静态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 |
1.3.2 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大豆分离蛋白物理预处理 |
2.3.2 近红外光谱测定 |
2.3.3 中红外光谱测定 |
2.3.4 荧光光谱测定 |
2.3.5 Zeta电位测定 |
2.3.6 有效粒径测定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
2.3.8 动静态激光光散射测定 |
2.3.9 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能的测定 |
2.3.10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测定 |
2.3.11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性的测定 |
2.4 试验方法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压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1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1.2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1.3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3.1.4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粒径的影响 |
3.1.5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宏观形态的影响 |
3.1.6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和构象的影响 |
3.1.7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3.1.8 高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
3.1.9 高压均质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内在机理探讨 |
3.2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
3.2.1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2.2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2.3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3.2.4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粒径的影响 |
3.2.5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宏观形态的影响 |
3.2.6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和构象的影响 |
3.2.7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3.2.8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
3.2.9 超声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内在机理探讨 |
3.3 超高压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3.2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3.3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3.3.4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粒径的影响 |
3.3.5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宏观形态的影响 |
3.3.6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和构象的影响 |
3.3.7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3.3.8 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
3.3.9 超高压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内在机理探讨 |
4 讨论 |
4.1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4.2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4.3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势的影响 |
4.4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4.5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构象的影响 |
4.6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4.7 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玉米芯“一步法”制取糠醛清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糠醛生产现状概述:产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 |
1.2 糠醛生产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木质纤维素结构性质 |
1.2.2 半纤维素的分离及水解 |
1.2.3 半纤维素水解制取糠醛 |
1.2.4 糠醛生产工艺发展 |
1.2.5 制取糠醛催化剂的开发 |
1.2.6 糠醛生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1.2.7 糠醛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 |
1.3 本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 |
1.3.1 当前糠醛生产流程 |
1.3.2 物质及能量平衡 |
1.3.3 工艺参数对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 |
1.3.4 小结 |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路线 |
1.4.1 降低能耗,消除废水及烟气污染 |
1.4.2 提升糠醛产率 |
2 基于废水回用的乙酸“酸汽”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糠醛废水中乙酸的来源及产量 |
2.1.2 糠醛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
2.1.3 研究思路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设备及仪器 |
2.2.2 反应残渣(糠醛渣)处理 |
2.2.3 测试方法 |
2.2.4 计算方法 |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2.3.1 “酸汽”中乙酸浓度的测定 |
2.3.2 “一步法”生产糠醛液固比的确定 |
2.3.3 糠醛在气相乙酸中降解动力学研究 |
2.3.4 乙酸“酸汽”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试验研究 |
2.3.5 糠醛废水“酸汽”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试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路易斯酸(FeCl_3/AlCl_3)催化戊糖快速脱水制取糠醛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本研究思路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糠醛在FeCl_3或AlCl_3溶液中降解速率常数测定 |
3.3.2 戊糖降解反应产物种类 |
3.3.3 戊糖转化糠醛产率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
3.3.4 FeCl_3/AlCl_3催化戊糖脱水制取糠醛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废水回用的FeCl_3/AlCl_3-乙酸催化玉米芯快速水解生产糠醛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思路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纯乙酸/FeCl_3/AlCl_3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 |
4.3.2 FeCl_3-乙酸协同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 |
4.3.3 玉米水解过程纤维素以及木质素降解考察 |
4.3.4 乙酸-FeCl_3协同催化促进玉米芯制取糠醛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盐析作用提升糠醛分离效率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1.1 液相反应体系内糠醛-水的分离过程及机理辨析 |
5.1.2 糠醛分离研究综述 |
5.1.3 本研究方案的提出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盐效应对糠醛分离效率的影响试验研究 |
5.3.2 氯盐对糠醛汽提分离效果的影响 |
5.3.3 海水中糠醛汽提分离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糠醛废水回用直接蒸发过程污垢消除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1.1 污垢问题现状 |
6.1.2 研究思路 |
6.2 糠醛废水蒸发过程污垢分析及形成机理 |
6.2.1 污垢元素分析 |
6.2.2 污垢特性分析 |
6.2.3 废水蒸发过程污垢形成机理预测 |
6.3 废水蒸发过程污垢形成试验模拟 |
6.3.1 引言 |
6.3.2 试验方法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废水蒸发污垢抑制试验研究 |
6.4.1 试验方法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海水盐析-FeCl_3催化-废水回用”玉米芯一步法生产糠醛工艺优化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NaCl-FeCl_3催化戊糖脱水速率常数的测定 |
7.3.2 NaCl浓度对FeCl_3-乙酸催化玉米芯生产糠醛的影响 |
7.3.3 海水对乙酸“酸汽”水解玉米芯制取糠醛的影响 |
7.3.4 浓缩海水-FeCl_3-乙酸协同催化水解玉米芯水解制取糠醛的考察 |
7.3.5 响应面法确定乙酸-FeCl_3催化浓缩海水盐析分离糠醛的最佳工艺 |
7.4 优化工艺条件下系统运行物质与能量平衡计算 |
7.5 水解残渣综合利用探讨 |
7.6 糠醛清洁生产工艺的提出及其经济性评价 |
7.6.1 糠醛生产新工艺主要特点 |
7.6.2 新工艺经济性评价 |
7.6.3 与其他传统工艺的对比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水解产物的判断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方竹笋的加工废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陈光静. 西南大学, 2019(01)
- [2]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高温染色行为研究[D]. 胡玲玲. 江南大学, 2016(03)
- [3]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三段式测量问卷的盐类的水解部分迷思概念为例[D]. 秦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高中生“盐类的水解”学习质量SOLO水平调查研究[D]. 王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基于观念建构的“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与实施[D]. 靳卫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6]基于达克罗技术的Zn-Al基合金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机制研究[D]. 蒋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7]牛、羊乳酪蛋白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抑制机理研究[D]. 张颖.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8]COS、CS2水解催化剂的开发及机理研究[D]. 李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1)
- [9]物理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D]. 赵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玉米芯“一步法”制取糠醛清洁生产工艺研究[D]. 毛燎原.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