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少华[1](2013)在《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支付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其相对于传统纸质支付方式具有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明显优势。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支付习惯,而且对传统的货币理论及中央银行理论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的独特优势改变了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形式和结构,对货币供给层次的结构和规模、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变化进而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有效运行。本文旨在依据有关货币供给和需求理论、中央银行理论、存款货币银行理论对电子支付发展可能给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并选择电子支付、货币供给、利率、GDP等方面的数据,对电子支付影响货币政策的方向和程度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运行规律和实施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是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发行权的影响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当前各国电子支付所使用的电子货币基本属于传统通货的替代品,尚不构成对央行货币发行权的实质威胁,但随着电子支付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货币有可能危及央行的货币发行权。二是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问题。本文认为,电子支付发展会对流通中现金产生货币替代效应,不过我国当前的货币替代效应主要表现为“增长替代”,即电子支付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替代了流通中现金的增长,随着电子支付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出现流通中现金绝对量逐渐减少的现象。三是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对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影响问题。本文认为,由于电子支付发展带来的货币替代效应和货币转化效应,会使我国基础货币的规模结构以及不同层次货币供给的规模结构发生改变,而信用卡支付方式的发展会产生“贷款创造存款”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央行基础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支付发展对不同货币层次乘数的影响则因多个变量的影响方向不一致而呈现复杂的变动趋势。四是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问题。本文认为,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会因计算货币供给口径的不同而不同。数据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我国现金流通速度已呈现经典货币流通速度理论所提出的“U”型变动趋势,但狭义货币流动速度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却仍呈下降趋势。五是对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加拿大利用电子支付系统成功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对我国央行在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运行的现实选择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运行规律和实施途径的探讨,是对传统货币供给和需求理论及中央银行理论在电子支付时代的适用性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必要补充,同时也对我国央行在网络经济时代货币政策的选择和执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意义。
陈海盈[2](2018)在《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基于银行卡数据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技术的发展,我国货币的支付方式和交换媒介领域也出现新的形态,数字货币伴随支付系统的改革而诞生。在国际环境中,使用现金支付的国家趋于减少,部分国家允许私人数字货币流通,使用数字货币成为了全球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球各国政府加紧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我国在2017年成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我国货币体系演变的标志性事件。央行数字货币,是指基于密码学和点对点技术,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环境运行下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数字货币的需求,同时也引起对货币本质的探究,所运用的技术和法律支持还需深入探讨,这对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对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提出考验。本文运用马克思货币本质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创造机制、内生增长理论、货币幻觉,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货币演变和马克思货币本质观,货币形态创新并未改变货币的信用本质,明晰界定央行数字货币,为本文结合电子货币在分析央行数字货币提供理论基础。央行数字货币在互联网下具有高流动性,央行数字货币加快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有效用,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互联网下信息流通与货币的高流通性加大了货币传导的不确定性。结合货币内生增长理论,央行数字货币因技术创新和选择偏好加强货币供给内生性。基于货币演变历史和马克思货币本质观,本文创新性地加入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运用历史数据和理论推导对货币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是对以往数字货币仅在理论分析研究的补充。为对央行数字货币对政策效应作用程度进行量化分析,鉴于电子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共性,以1995年至2017年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使用率、CPI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CPI为因变量衡量互联网下法定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回归结果表明:央行数字货币将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正向效用,法币在互联网下通过放大货币乘数和加速货币流通速度而促进通货膨胀。为保障我国与经济环境以相适应的货币供给,我国应构建并强化央行数字货币法律体系和技术环境,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市场化,为我国货币流通提供一个安全稳健的环境。
贾庆军[3](200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从思想史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课题的研究注重了对理论和文献的挖掘,涉及了一百多位学者的文章和着作。既评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思想观点,也整理了当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随着改革的进展,一些观点已被尘封,许多分歧也已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的思想火花推动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进步。在研究中本课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显示了制度变迁对中国货币政策理论日臻成熟的重要影响。 为了使整个课题更具系统性,在研究中将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分成了八个专题,前三个专题分别研究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第四个专题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为后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第五和第六个专题分别介绍和评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和通货紧缩理论,揭示了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经验积累的历程。第七个专题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相关理论。第八个专题探讨了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总结了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机制与相互关系。
张健康[4](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指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靳永茂[5](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张都[6](2018)在《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其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相结合,以数量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时期,货币供给量水平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以利率为调控手段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有关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的时变特征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向价格型调控倾斜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从货币交易方程MV=PY的角度出发,从有效货币供给水平、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以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走势三个方面,对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与调控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并总结了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施政状况及其面临的现状。随后,我们将目光放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比研究之上,从宏观与时变的角度对比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趋势性特征与实际调控效果,比较二者在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层面的优劣,进而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选择框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本文全文分为7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全文研究的绪论部分,这一章系统地对数量型货币政策以及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内涵,调控手段以及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用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概念以及其他各国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不同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综述。在以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与研究目的,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出铺垫。从本文的第二章开始至第四章为止,为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系统研究部分。其中第二章主要从我国货币有效货币供给水平与货币供给缺口的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存在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并且我国的货币供给水平与实际货币缺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在广义货币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两种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水平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第三章主要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对M2供给的统计公式,从货币供给层次分解的角度,对我国不同经济阶段广义货币供给结构的数字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结构的动态演进趋势。随后,我们利用TVP-VAR模型,从广义货币供给结构调整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信贷水平与外汇储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调控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下降,货币中性化特征明显的现象,给出了货币供给结构层面的解释。第四章主要对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且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简要的计算,对其趋势性以及趋势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其中M0的流通速度V0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U”型走势,M1与M2的流通水平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这种流通速度的下降将会使得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相应的下降,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受到了限制。然而,货币流通速度趋势的稳定下降同样使得中央银行能够对M2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预期,进而能够对我国实际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相对准确地计算。货币供给量调控仍旧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调控手段。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比研究部分。在第五章中我们利用TVP-FAVAR方法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因子模型,估计并分析了在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具有调控效应较强,调控周期较长的特点;相比之下,利率调控的调控效应较弱,并且短期效应较为明显。就产出效应而言,次贷危机后货币供给量调控与利率调控的产出效应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次贷危机后,M2调控对产出的调控效果趋于稳定,而利率与产出之间的关联性则不断提升。此外,二者对于通货膨胀水平方面的调控效应均十分显着,控制货币数量与调节利率都是稳定物价的有效手段。第六章从利率调控对异质性通货膨胀调控的角度出发,首先建立了新凯恩斯框架下包含泰勒规则的通货膨胀模型,从消费者与生产者两个角度分析了利率对不同层面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差异性。随后利用TVP-VAR模型,从不同经济阶段的角度分析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对CPI与PPI调控效应的时变特性与动态差异,并对2010年以来我国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产生与持续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第七章从中央银行规则型货币政策选择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综合对比了中央银行在施行数量型规则、利率规则以及“混合规则”模型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以及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宏观经济应对经济体外生冲击的反应情况。就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其有着易于定量调控以及趋势性调控方面的优势,并且具有调控周期长,应对外生冲击能力弱的特点。而利率政策规则在宏观调控反应速度,反应幅度以及波动性调控方面效果较强,具有较强的短期效应,能够满足中央银行的连续性需求和预调微调的调控模式。最后,由于“混合规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对货币供给量水平以及利率水平进行调控,因此同时具有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的特点,通过量价二者之间的互补能够规避单一政策调控过程中的缺陷,但是就调控效果而言却并不突出。
徐建卫[7](2015)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函数的不稳定,给货币调控带来挑战。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决策层和研究界的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性,理论上不同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差异会对其货币供需均衡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形成影响,最终使得各地区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差异性。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文献对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往往以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忽略了对一国内不同区域的研究。本文基于大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异质性背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后,货币流通速度在不同区域的变动规律。在对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区域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了相关因素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基于严格的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结构分析,得到更为细致和具有政策意义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我国面临着整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双重问题,表现为东部地区货币流通速度较小,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大。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一个下降周期,且西部地区有更长的收敛时间。第二,区域货币供应非均衡测算表明,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货币过剩,中部地区整体不足,西部地区不足的程度较弱,且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明显。第三,发行渠道的内生性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货币乘数和资金流动的双重作用使得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放大,而冲销操作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第四,不同地区货币需求函数差异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保持了更高的货币需求增长,对非均衡分布的货币提供吸纳机制。机会成本变量的变动并没有对这种需求差异起到理论上的调节作用。第五,东部地区货币供应增长对产出的影响力要弱于中西部地区,货币的产出效率呈现出中、西、东递减规律。第六,正是货币供应量呈现东、西、中逐渐减少的趋势,货币对产出的贡献呈现出东、西、中逐渐增大的趋势,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高的现象。因此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性的客观事实,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以加快货币流通,提高货币区域配置效率。
黄慧微[8](2020)在《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制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尽快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领域建设,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形成社会运行的良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讲话中,将风险防范提高到新的高度,强调要在经济全局、系统中化解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数据显示,应收账款及其占流动性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在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之年,多重因素叠加下,坏账风险也在相应提高;尽管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尚不够成熟,但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商业票据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2016年票据风险事件爆出后,票据业务量开始持续减少,但2019年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呈现集体非理性的快速扩张趋势,潜在风险极容易在企业和银行间传导,扩大风险范围。无论理论研究本身还是对现代金融危机实践的反思,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危机理论都常常被当作一个系统、有机的分析框架。尽管其中对应资本主义的具体结论不能直接照搬到我国实践,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用一般理论、资本积累、扩张以及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信用风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且其中蕴含着不少前瞻性、现代性的观点和洞察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面临市场自发调节下的各种失衡或失灵,更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和信用理论的基本逻辑,继续创造性解决信用制度二重性下的各种现实问题。基于此,针对当前我国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现实风险及潜在风险,依据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以商业信用与生产过剩、货币理论、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论支撑,本文采用平行式行文结构,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投机风险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形成及防范。遵循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风险的外在表现和产生的一般原因;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探索信用基本理论与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具体应用相结合;为更契合当代商业信用风险特征,采用了金融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包含了信用产生及其作用、信用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各要素间对立的机理和表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立最终的发展趋势便是彼此分离并以危机的形式趋于统一,且具有周期性。统一的过程中,部分则以具体信用风险形式呈现出来,商业信用风险便是其中之一。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以及马克思的信用思想逻辑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信用”范畴,形式上指以债权债务关系为核心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经济关系,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商业信用则是社会再生产中以商品为借贷对象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商品让渡与价格实现分离、商品为对象、链条性的特征,风险也相应表现为锁链式扩散性、双向性、可转移性特点,但同样具备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作用,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加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要素间的冲突。整理、归纳了商业信用扩张与风险形成相关理论,一是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即“1.产业资本家和商人的财富,即在回流延迟时他们所能支付的准备资本,2.这种回流本身”;二是商业信用扩张加剧和掩盖生产过剩的机理;三是商业信用对货币流通速度、流通数量的影响;四是归纳了经济周期中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共同作用及演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风险治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风险防范框架,金融发展“回归本源”的论断正是对马克思关于货币、信用与危机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该部分也成为下文具体分析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概括了我国商业信用产生、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和商业票据的整体现状、新发展:应收账款方面,当前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偏紧,呈现比较稳定的行业集中分布,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及应收账款证券化三种应收展账款融资模式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并逐渐平台化;商业票据方面,业务经营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票据业务电子化水平显着提升,电子票据、数字票据带动票据融资业务增加,但随着国家逐步推进金融去杠杆和强化监管,票据市场进入调整、转型期,从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总体看,新常态下商业信用发展主要面临着突出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强的流动性风险、投机盛行三方面风险。第三部分从伦理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道德弱化下的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成因:商业信用道德形态的不完备、道德契约的脆弱性;提出相应防范建议,即辩证看待马克思关于信用资本的道德批判,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系下的诚信美德,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培育企业信用文化。从经济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风险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导致的信用风险,主张多渠道提高商业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全过程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第四部分围绕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分析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其中外部可支配的准备资本条件的分析综合了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研究,同时结合经济周期原理,从部分产能过剩、产业比例失调、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压力分析了我国商业信用回流本身的风险。提出了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控制企业商业信用扩张边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的具体建议。第五部分为关于投机风险的分析,主要针对商业票据投机问题展开,也有部分兼具实体交易和金融衍生交易特征的投机风险形式。依据投机形成条件,从商业信用融资工具、供给、收益实现、有限理性等方面分析投机风险的形成。建议从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提升理性决策水平、强化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三方面抑制投机。第六部分总结、梳理了三种具体风险形成机理上的内在联系。主张整体中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各类因素;从防范措施中概括、提炼出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科学化解风险;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整体看,论文运用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信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又结合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经济转型的时期特征,把握信用杠杆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机遇,在创新发展中化解风险,在实践中继承、丰富马克思信用思想。
崔鸿雁[9](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刘鑫[10](2013)在《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利率的控制和信贷的配给。金融改革要求政府应逐步减少对金融市场的直接控制,利率逐步由金融市场决定。同时强化制度性的金融监管框架,以及促进货币和资本市场的深化。为了减小金融改革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冲击,我国采取了渐进性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方案。实践证明,30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力的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的经济金融运行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势必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本文的研究集中于我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这些货币政策问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是中央银行以货币政策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前提条件。货币需求的稳定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只有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才能比较准确的预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物价与收入水平的影响。货币需求或货币流动速度的稳定并不是说绝对不变,而是指其增长率稳定或可以预测。货币需求的决定非常复杂,它受许多变量的影响。货币需求主要决定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主要受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处于金融市场化的过程中,因此货币需求还受制度变量的影响。总的来说,货币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在我国金融市场化的过程中,制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机会成本变量的变动,因此货币需求可能不稳定。但货币需求受到的是多个变量的影响,多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又可能使货币需求处于稳定状态。因此货币需求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多是一实证问题。这也是本文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原因。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要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不能控制自己所设定的中间目标,那更谈不上对最终目标的控制和实现。但货币供应量本身也受很多金融市场中的内生变量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外生的,因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存在很大的困难。进一步讲,即使我国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中央银行也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还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非常复,从而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形成挑战。因此,以我国相关的数据对本文设定的货币需求模型、货币供给模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与政策意义。本文共分9章。第1章是导论。第2章是对货币需求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综述。这一章首先对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需求实证分析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我国学者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货币需求理论及实证研究关注的是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受到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的影响。第3章讨论货币需求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影响。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确实会影响产出水平,但由于政策制定者没有足够的能力预测和控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因此他们需要寻找一个他们能够控制的最优中间目标变量,借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但理论分析表明,中央银行不能同时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二者只能选其一。如果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则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政策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它对于货币政策非常重要。IS-L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如果IS曲线相对于LM曲线更加不稳定,则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能稳定产出水平,因此应当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4章分析了金融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章区分了三类金融市场化:一是利率的市场化;二是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采用,具体表现为信贷直接控制的取消;三是提高金融市场的功能、深度和广度。金融市场化的核心是利率市场化。本章回顾了金融市场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政策的相关文献以及这些政策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的可能机制。金融市场化会对银行的信贷与货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此外金融市场化会也导致货币需求的变化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弹性的变化,也会使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使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可能变得非常不稳定。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第5章对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数量描述。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培育了金融体系有效运作的环境,市场化的金融框架初步得到建立。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了金融深化,增强了金融中介配置资源的功能,从而使经济保持快速的增长,并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经济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资产定价的市场化以及新的金融工具的涌现也导致了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部门结构变动。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存在着正规金融部门与非正规金融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正规金融部门快速发展,但由于仍然存在着金融抑制,非正规金融部门也大量存在。本文用广义货币与GDP之比衡量正规金融部门的规模和发展,用M0与M1和M2之比衡量非正规金融部门的规模和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的值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M0与M1和M2之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早己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较高的M0/M1与M0/M2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当程度的融资行为发生在非正规金融部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加快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M0与M1和M2之比不断下行且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金融抑制程度不断降低。其次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层次的货币需求量均呈现增长态势。从各层次货币量的波动幅度来看,其稳定性有所增强。M1增长率1978年到1994年的标准差为0.097,1995年到2011年的标准差为0.057;M2增长率1978年到1994年的标准差为0.062,1995年到2011年的标准差为0.048这似乎说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具有促进作用。与货币需求相对应的是货币流通速度。1978-2011年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这也符合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U型规律。货币流通速度的平稳变化似乎也说明了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这说明货币流通速度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小,因此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较高。货币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基本上反向变动,这符合理论预期。第6章对我国的货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稳定的货币需求是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中央银行目前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因此本章中我们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货币需求函数说明的是货币需求与其决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货币需求函数包含两类变量: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但中国属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以来不断进行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此期间经济金融深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应当包括制度变量。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假定货币需求是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以及制度变量的函数。通过实证检验,本文选取了实际GDP、实际股票流通市值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信贷约束程度、预期通货膨胀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机会成本变量。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没有选取实际利率作为机会成本变量,而是用信贷约束程度作为实际利率的代理变量。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利率没有市场化,属于管制利率,因为无法真实反映货币持有的机会成本。而信贷约束程度能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能够较好的反映资金价格的变动。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制度的变动会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M2/GDP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制度变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这就使的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具备了前提条件。但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受机会成本不断变动的影响不太稳定。相比较而言,M2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优于M1,因此我国中央银行目前应该以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而将M1作为重要的参考目标。第7章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存量以达到一些具体的目标。它假定货币供给是可控的以及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的可控性,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是外生的。本章构建了一个货币供应量决定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而货币乘数又决定于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因此,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就取决于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货币乘数基本稳定,而且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远远大于货币乘数。因此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受基础货币的影响。从基础货币来看,虽然外汇占款的增加使我国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了大量基础货币,但根据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又通过存款准备率等政策工具对冲掉了大量外汇占款。因此可以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本章实证分析的结论就是中央银行能够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第8章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既然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的两个前提条件得到了满足,那么接下来就应该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货币渠道和利率渠道,本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这两种渠道进行了理论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制机制的转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能够显着的影响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但利率的作用却很不明显。这说明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第9章是本文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信贷约束程度纳入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在目前绝大部分相关文献中都将官方利率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重要解释变量。但我国的利率目前没有市场化,属于管制利率。货币市场也不发达,其广度和深度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意味着利率不能反映持有货币的真实机会成本。因此官方利率不能作为我国居民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为此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代理变量以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虽然能反映非正规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但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非正规金融市场处于地下状态,因此这一市场的利率很难观测到;二是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规模有限,其利率不能足以反映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为此我们用信贷约束变量(一减去当年新增信贷与GDP之比)来代表市场利率。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因此很大一部分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能从正规的金融市场得到满足。我们用经济活动无法从正规的金融市场进行借贷融资的规模来衡量信贷约束程度。信贷约束程度较好的衡量了市场化的利率水平,从而较好的解释了货币需求。二是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则说明货币流通速度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小,因此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较高。另外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反向变动。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三是将国民收入、股票市场交易量、信贷约束程度、预期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制度因素等变量纳入统一的货币需求分析框架。从长期来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表现出稳定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虽然各个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但综合作用的结果却起到了稳定货币需求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单独分析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以及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又将各个决定变量综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解释说明了长期货币需求函与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四是利用2001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问题。现有的文献大多都认为我国的货币供应是内生的,中央银行无法控制货币供应量。一是认为货币乘数主要受到利率等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由于利率经常发生变动,所以货币乘数变的很不稳定;二是认为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基础货币,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央行只能被动的增加外汇占款。但这两种分析都有局限性。货币乘数虽然具有内生性,但决定货币乘数的各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却可能使货币乘数保持稳定。再者,即使货币乘数在一定时期内不稳定,但也可能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很小。在现阶段基础货币的产生虽具有内生性,但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存款准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有效对冲,从而能够较好的控制基础货币的变动。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证问题,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纯的从理论上争论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或内生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最近10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认为,虽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但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二、发挥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 本文的技术路线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有关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的概念及类型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有关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自身特性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综述 |
三、 国外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有关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含义及发展方面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有关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电子支付发展及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一、 支付活动与支付体系 |
二、 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状况 |
一、 国外电子支付发展状况 |
二、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概论 |
一、 传统支付模式下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 |
二、 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冲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发行权及流通中现金的影响 |
第一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发行权的影响 |
一、 货币发行的本质及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
二、 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货币发行权的潜在威胁 |
第二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 |
一、 电子支付方式与传统现金支付方式的优劣比较 |
二、 电子支付背景下微观主体持币行为分析 |
三、 电子支付的现金替代效应 |
第三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 电子支付方式对流通中现金有无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二、 电子支付发展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支付发展对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影响 |
第一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一、 储值型和预付型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二、 依托信用发行的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第二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
一、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 |
二、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
三、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剖析 |
第三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 模型变量选择与实证分析思路 |
二、 实证分析过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一节 有关货币流通速度变动问题的理论概述 |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理论 |
二、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有关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理论观点 |
三、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理论总体评述及借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剖析 |
第三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 电子支付的货币替代和货币转化效应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二、 电子支付的自身特性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 指标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 |
二、 计量模型设计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支付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路径探讨 |
第一节 电子支付时代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实施的有益探索——以加拿大为例 |
一、 加拿大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实践 |
二、 加拿大银行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 |
第二节 电子支付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路径的现实选择及改革目标 |
一、 加拿大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实践的启示 |
二、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路径的现实选择及改革方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 电子支付发展确实已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产生影响 |
二、 电子支付发展有可能危及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
三、 电子支付发展会对流通中现金产生货币替代效应 |
四、 电子支付发展会改变货币供给的规模和结构 |
五、 电子支付发展会对不同层次货币供给的乘数产生不同影响 |
六、 电子支付发展会改变货币流通速度 |
七、 电子支付发展会改变央行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制定完善有关电子支付发展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
二、 加强对电子支付发展规律和影响的研究 |
三、 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 |
四、 大力推进零售支付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
五、 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
六、 进一步建设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
七、 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调节方式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二、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2)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基于银行卡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
2.1 文献综述 |
2.1.1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综述 |
2.1.2 货币政策研究综述 |
2.1.3 综述简评 |
2.2 货币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货币本质观 |
2.2.2 货币需求理论 |
2.2.3 货币创造机制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2.5 货币幻觉 |
2.3 数字货币的概念 |
2.3.1 数字货币的定义 |
2.3.2 数字货币的属性 |
2.3.3 数字货币的分类 |
2.4 我国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 |
3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3.1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3.1.1 央行数字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
3.1.2 央行数字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
3.1.3 央行数字货币对再贴现率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3.2.1 央行数字货币使货币供给内生化 |
3.2.2 央行数字货币冲击着信贷传导机制 |
3.2.3 央行数字货币加大了传导机制时滞的不确定性 |
3.2.4 小结 |
3.3 央行数字货币对中介目标的影响 |
3.3.1 央行数字货币对利率指标的影响 |
3.3.2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影响 |
3.3.3 央行数字货币对超额准备金影响 |
3.3.4 央行数字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3.3.5 小结 |
3.4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
3.4.1 央行数字货币对政策效应速度影响 |
3.4.2 央行数字货币对政策效应大小影响 |
3.4.3 小结 |
4 央行数字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选取 |
4.2 指标选取 |
4.3 模型建立 |
4.4 实证检验 |
4.4.1 ADF检验 |
4.4.2 协整检验 |
4.4.3 误差修正模型 |
4.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4.5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构建并强化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
5.2.2 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体系和标准 |
5.2.3 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
5.2.4 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
5.2.5 深化利率市场化 |
6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和选题依据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改革开放早期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
二、1984~199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1993~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特点 |
四、1997~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新高潮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二、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及评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
一、1977~1983年的货币政策目标 |
二、1984年的宏观失控到1987年的双紧方针 |
三、1988~1992年货币政策目标逐步成熟 |
四、1993~1996年适度从紧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
五、1997~2002年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目标 |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优先论的评述 |
一、经济增长优先的理论依据 |
二、对经济增长优先观点的评述 |
第三节 对双重目标论的评述 |
一、1996年以前双重目标论的主要观点 |
二、1996年以后的双重目标理论 |
三、对双重目标论的探讨 |
第四节 稳定币值优先观点的成熟 |
一、稳定币值优先的代表性观点 |
二、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的成熟 |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一、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和理论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
一、中介目标的定义 |
二、改革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三、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
一、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
二、反对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声音 |
三、对信贷规模的讨论 |
四、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讨论 |
五、对现金作为中介目标的批判 |
第三节 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
一、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评价 |
二、对M_1和M_2的评价 |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
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
二、中国的再贴现政策 |
三、中国的再贷款政策 |
四、公开市场操作 |
五、政策性金融债 |
六、中央银行债券 |
七、利率管理 |
八、综合信贷计划 |
第二节 郑先炳的货币政策工具理论 |
一、郑先炳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 |
二、郑先炳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探讨 |
三、郑先炳对再贷款的研究 |
四、对郑先炳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
第三节 刘光第对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 |
一、刘光第对再贴现政策的研究 |
二、刘光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研究 |
三、刘光第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研究 |
四、刘光第对中央银行再贷款和贷款限额的评价 |
五、对刘光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与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探讨 |
一、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二、对中国货币层次划分的一些探讨 |
三、对王素珍、谢平、程建胜货币层次划分的商榷 |
第二节 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 |
一、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构造与计量 |
二、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与软约束问题 |
三、外汇储备变化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
四、对基础货币管理的探讨 |
第三节 货币乘数的演变和研究 |
一、货币乘数的表达式 |
二、对货币乘数中各变量的分析 |
三、货币乘数的内生性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之谜 |
一、周策群和郑先炳的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论 |
二、易纲的货币化假说 |
三、夏德仁货币广泛化与货币深化说 |
四、刘明志对中国M_2/GDP上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解释 |
五、戴金平、阮君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 |
六、对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解释的评述 |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联系研究 |
第一节 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一、信用膨胀问题的提出 |
二、信用膨胀的定义与判断 |
三、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一、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
二、财政赤字未必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争论 |
一、杨晓达的“适度通货膨胀”论 |
二、王松奇的适度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局限性 |
三、朱苏臻对杨晓达的商榷 |
四、丁鹄的通货膨胀“促退论” |
五、陈观烈对通货膨胀危害性的分析 |
第四节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
一、粘性预期理论的提出 |
二、粘性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 |
三、粘性预期理论的特点 |
四、粘性预期与通货膨胀 |
第七章 通货紧缩理论 |
第一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 |
一、通货紧缩定义之争的背景 |
二、国内学者关于通货紧缩的三种定义 |
三、对通货紧缩定义的评判 |
第二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特点 |
一、中国通货紧缩的基本情况 |
二、通货紧缩下的高失业问题 |
三、胡鞍钢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
一、宏观成因论 |
二、微观成因论 |
三、消费滞后和生产能力过剩引发通货紧缩论 |
四、北大宏观组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模型 |
五、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总结 |
第四节 中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
一、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
二、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实行扩大内需的供给政策 |
三、黄泰岩的收入政策建议 |
四、增加货币供应,推动经济增长 |
五、对反通货紧缩政策主张的评价 |
第八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沿革 |
一、货币政策严重压制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二、货币政策作用释放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三、货币政策逐步深化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四、货币政策进入间接调控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 |
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
三、经济运行环境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第三节 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
一、利率非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二、王召对投资的利率弹性分析 |
三、魏革军对实际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研究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 |
一、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主张 |
二、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和改革步骤 |
三、赵海宽的利率市场化过渡模式 |
第九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
第一节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 |
一、认为货币政策有效的理论依据 |
二、货币政策无效论的主要观点 |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案例 |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倒逼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
二、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
三、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特征 |
四、银行信贷的内生性特征分析 |
五、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几点结论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时滞和有效性 |
一、宋海林和刘澄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演变的研究 |
二、刘军善、王松奇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特点的研究 |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研究 |
四、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 |
第四节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一、曾康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
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分析 |
三、关于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4)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及文献综述 |
1.2.1 货币政策工具 |
1.2.2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综述 |
1.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货币中介目标选择理论综述 |
1.3.2 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 |
1.3.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 |
1.3.4 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相关综述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有效货币供给规模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研究 |
2.1 货币缺口核算方法介绍 |
2.2 我国货币供给水平测量与货币供给缺口分析 |
2.3 我国货币需求门限协整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2.3.1 门限协整模型估计原理与估计方法 |
2.3.2 我国货币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与参数估计 |
2.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
3.1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3.2 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结构的数字化特征分析 |
3.3 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3.3.1 TVP-VAR模型介绍 |
3.3.2 国内信贷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分析及短期预测 |
3.3.3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分及短期预测 |
3.3.4 广义货币供给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特征研究 |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4.2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4.2.1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相关概念及运用 |
4.2.2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
4.3 货币流通速度趋势性走势的国际经验分析与理解 |
4.4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6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小结 |
第5章 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时变特征与调控效应对比 |
5.1 研究现状 |
5.2 TVP-FAVAR模型的建立与估计方法 |
5.2.1 TVP-FAVAR模型建立 |
5.2.2 潜在因子的选取与先验参数的设定 |
5.2.3 模型的VAR表示 |
5.3 中国货币政策宏观因子模型的建立 |
5.4 数据处理 |
5.5 数量型货币政策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5.6 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率政策与异质性通货膨胀调控 |
6.1 研究背景 |
6.2 文献回顾 |
6.3 新凯恩斯框架下包含泰勒规则的通货膨胀模型 |
6.4 利率冲击对CPI与PPI影响的静态特征分析 |
6.5 货币政策冲击对CPI与PPI影响的动态特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经济视角下我国规则型货币政策适用性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回顾 |
7.2.1 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 |
7.2.2 McCallum规则 |
7.2.3 泰勒规则 |
7.2.4 混合规则理论 |
7.3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DSGE模型构建 |
7.4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7.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5.1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5.2 开放经济环境下汇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综述 |
2.1 货币需求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1.1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
2.1.2 货币需求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2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
2.2.1 货币供给理论梳理 |
2.2.2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讨论 |
2.2.3 货币供给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3 货币的产出效应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3.1 货币中性及非中性讨论 |
2.3.2 货币流通速度与产出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的特征事实 |
3.1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特征事实 |
3.1.1 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下降 |
3.1.2 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 |
3.1.3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
3.2 区域划分与分析方法 |
3.2.1 研究区域划分 |
3.2.2 敛散性分析方法 |
3.3 区域货币流通速度收敛性分析 |
3.3.1σ-收敛分析 |
3.3.2β-收敛分析 |
3.3.3 俱乐部收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需求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理论关联 |
4.1.2 货币需求函数的再推导 |
4.1.3 区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
4.2 实证分析 |
4.2.1 指标选取及设计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2.4 结果分析 |
4.3 对资产市场的进一步考察 |
4.3.1 资产市场与货币需求的理论考察 |
4.3.2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供给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区域非均衡 |
5.1.1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
5.1.2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空间表现:区域供应不平衡 |
5.2 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来源的理论分析 |
5.2.1 信贷投放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2 财政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3 国际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4 货币冲销操作的区域效应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5.3.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
5.3.4 货币资金区域间流动性测算 |
5.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4.1 基础货币投放区域差异讨论 |
5.4.2 货币乘数的区域差异性讨论 |
5.4.3 区域间货币流动分析 |
5.4.4 冲销操作区域效应讨论 |
5.4.5 货币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冲击对产出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6.1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思路 |
6.1.2 研究方法(VAR与SVAR) |
6.2 基础货币冲击对不同区域货币供给的脉冲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滞后期确定与系统稳定性检验 |
6.2.3 SVAR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6.2.4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3 货币冲击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模型建立 |
6.3.3 脉冲响应分析 |
6.3.4 方差分解分析 |
6.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6.4.1 对以上两个非对称过程的逻辑梳理 |
6.4.2 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差异性的一个综合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
一、马克思信用理论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信用 |
(二) 商业信用 |
(三) 信用风险 |
(四) 商业信用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二、信用的作用 |
(一)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 信用加速危机的爆发 |
三、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商业信用的产生 |
(二) 商业信用的发展 |
四、马克思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理论 |
(一) 商业信用自身的界限 |
(二) 信用扩张与生产过剩 |
(三) 信用与货币流回规律 |
(四) 经济周期中的信用作用及演变 |
五、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时代价值 |
(一) 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指导价值 |
(二) 研究当代金融风险的重要理论支撑 |
(三) 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及主要风险 |
一、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 |
(一) 发展概述 |
(二) 传统商业信用形式的发展现状 |
(三) 商业信用模式的新发展 |
二、当前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风险隐患 |
(一) 信用风险突出 |
(二) 流动性风险增强趋势明显 |
(三) 投机活动难以有效遏制 |
第三章 信用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信用风险形成 |
(一) 伦理维度的商业信用道德弱化成因 |
(二) 经济维度的信用风险成因 |
二、信用风险防范 |
(一) 强化商业信用伦理道德建设 |
(二) 提高商业信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
(三) 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 |
(四) 完善征信服务系统 |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流动性风险形成 |
(一) 企业所能支配的准备资本不足 |
(二) 回流本身的风险 |
二、流动性风险防范 |
(一) 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 |
(二) 商业信用扩张以产业资本边界为限 |
(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四) 进一步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
第五章 投机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投机风险形成逻辑 |
(一) 商业信用基础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融合的风险 |
(二) 有限理性下的决策偏差 |
(三) 商业票据融资制度、监管机制不够完备 |
二、投机风险防范 |
(一) 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 |
(二) 提升理性决策水平 |
(三) 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 |
第六章 系统把握三种商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
一、贯彻习近平现代信用风险治理念和新时代经济思想 |
(一) 立足新时代的风险治理战略部署 |
(二) 金融风险治理 |
(三) 金融风险治理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整体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因素 |
(一) 坚持马克思信用风险的基本立场 |
(二) 理顺商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内在联系 |
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化解风险 |
(一)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回归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 |
(二) 尊重货币流通规律,调控信用规模 |
四、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 |
(一) 优化相关信用制度安排,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
(二) 把握信用功能发挥中政府与市场合理边界 |
五、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 |
(一) 信用道德提升有助于信用风险与投机风险控制 |
(二) 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为企业诚信提供物质保障和凝聚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念的说明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2 货币需求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2.1.1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 |
2.1.2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2.1.5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
2.2 货币需求实证分析的演变与发展 |
2.2.1 货币需求分析的制度方法 |
2.2.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2.3 货币需求函数的设定 |
2.3.1 局部调整模型 |
2.3.2 Cagan模型 |
2.3.3 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2.4 我国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简要综述 |
3 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
3.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只能选其一 |
3.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 |
4 金融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4.1 金融抑制与利率市场化 |
4.2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 |
4.3 金融抑制与金融市场化体制下的货币控制 |
4.4 金融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影响 |
5 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数量描述 |
5.1 金融市场化的数量描述 |
5.1.1 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 |
5.1.2 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 |
5.2 我国的货币需求:1978-2011 |
5.3 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1978-2011 |
5.4 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
6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说明 |
6.2 变量的说明 |
6.2.1 规模变量 |
6.2.2 机会成本变量 |
6.2.3 制度变量 |
6.3 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全部样本期的估计 |
6.3.3 本章主要结论 |
7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决定的实证分析 |
7.1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 |
7.1.1 外生性货币供给论 |
7.1.2 内生性货币供给论 |
7.2 中央银行货币供应决定的理论模型 |
7.3 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的数量描述 |
7.3.1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
7.3.2 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与货币乘数 |
7.4 货币供应量决定的实证分析 |
7.4.1 各个因素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的分析 |
7.4.2 各个影响因素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
7.5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
7.6 本章主要结论 |
8 我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有效性分析 |
8.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8.1.1 货币渠道 |
8.1.2 信贷渠道 |
8.1.3 信贷渠道与货币渠道的关系 |
8.2 我国金融市场过程中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转变 |
8.2.1 直接调控的历史变化 |
8.2.2 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 |
8.3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8.3.1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8.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 |
8.3.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
8.4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8.4.1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 |
8.4.2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 |
8.5 本章的主要结论 |
9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发挥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 蒋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2]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基于银行卡数据分析[D]. 陈海盈.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 贾庆军. 复旦大学, 2005(07)
- [4]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6]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D]. 张都. 吉林大学, 2018(12)
- [7]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徐建卫. 兰州大学, 2015(03)
- [8]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 黄慧微.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10]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D]. 刘鑫.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