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关系的研究

嗜酸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关系的研究

一、嗜曙红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有关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1](2022)在《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PD)是指以气道和(或)肺(实质、间质、肺泡)和(或)胸膜腔嗜酸粒细胞(EOS)增多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疾病, 伴或不伴外周血EOS增多。EPD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决策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我国尚无EPD诊疗专家共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广泛征求国内外多学科专家意见, 借鉴和参考现有的国际EPD诊疗指南和临床研究, 结合我国EPD诊治经验, 制定了本共识, 系统介绍了EPD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分类、病因、评估与治疗等, 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从寻找EPD病因的角度, 根据可利用的医疗资源, 制定全面合理的诊治策略。

张凤芹,董睿涵,张惠兰[2](2021)在《药物引起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文中认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因有很多种,但药物诱导是其常见原因之一。文章着重阐述哪些药物能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其可能机制、临床症状和相关诊疗。

罗晓玲,李旭雪,王春财[3](2019)在《嗜酸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嗜酸性筋膜炎(EF)的影像学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EF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5例中,3例双侧对称性发病,1例为单侧。MRI表现为双侧对称性T1WI呈皮下浅筋膜广泛等信号、稍高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T2WI压脂及PDWI压脂呈高信号;双侧对称性深筋膜、肌筋膜肿胀、增厚,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压脂及PDWI压脂高信号。X线仅表现为双侧肘关节或小腿软组织广泛肿胀,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F的MRI有特征性表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阮亦[4](2019)在《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不同中医体质新兵新训疲劳差异性的初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现有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军事训练人群为临床数据来源,初步建立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就不同中医体质新兵对新训疲劳的易感性差异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运动性疲劳尤其是军事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军事运动性疲劳防治研究的开展。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的文献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及海军军医大学图书馆纸质书籍,根据标题摘要进行初步筛选后,逐一阅读全文,筛选有效信息,提取、分析、汇总现有的人体运动性疲劳评估方法或具体指标,对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第二部分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筛选出在军事训练中可能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人体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第三部分以海军某部新兵新训疲劳为例,初步探究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步以《Borg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评分(RPE评分)为疲劳的评判标准,采集海军某部2018年新征召入伍士兵的各指标数据,根据RPE评分各等级值的临床意义,将受试者按训练后RPE评分值分为四个疲劳程度组(组14依次为不疲劳、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组),比较各指标在训练前后、不同疲劳程度人群之间的差异,初步筛选出对海军新训疲劳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指标,以回归法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程。第四部分为海军某部不同体质新兵新训疲劳易感性的初步探究:对海军某部2018年新训新兵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并探究新训后期不同体质新兵运动性疲劳发生率的差异,初步揭示不同中医体质新兵疲劳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第一部分共筛选出文献2971篇,按评价指标的检测方法,汇总和梳理出人体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近百个,共分为4大类12小类。2.第二部分通过2轮专家咨询,对文献报道的各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得到具有潜在军事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32个,其中包括专家推荐强度较高的I级指标11个、推荐强度稍低的II级指标21个,共涉及心肺及氧转运系统机能、物质能量代谢水平、骨骼肌及组织氧化损伤水平、神经及心理学状态、内分泌系统机能、运动能力等6个系统。3.第三部分(1)共采集了568名新兵的19个评价指标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为基础心率、纵跳高度、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P<0.05);而各组训练后肌酸激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较训练前均显着下降(P<0.05),训练后睾酮/皮质醇比值在组1、2中显着下降(P<0.05)而在组3、4中无显着改变(P>0.05);训练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乳酸均显着上升(P<0.05),训练后睾酮、皮质醇在组13中显着上升(P<0.05),在组4中无显着改变(P>0.05),但这10项指标在训练前后均无显着组间差异(P>0.05);反应时、尿潜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则既无显着组间差异也无组内自身前后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在组13中无自身前后差异,在组4中虽表现为训练后显着上升(P<0.05),但上升均值(0.76%)小于测量精度,同时在各组训练前后均无组间差异(P>0.05)。(2)对各指标组间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新训后RPE评分≥13分与多项生理机能水平指标改变相关。(3)以RPE=13分为界,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初步得到新训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模型1个,模型评价的准确度为85.7%、特异度为97.2%、敏感度为34.7%、Cox&Snell R2值为0.226、Nagelkerke R2值为0.367。4.第四部分(1)共调查791名新兵体质及新训后期RPE评分情况。(2)受试者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42.7%)、基本平和质(20.0%)为主,8种偏颇体质中,未发现血瘀质受试者,其余7种偏颇体质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8.8%)、阴虚质(7.1%)、气虚质(7.1%)、湿热质(6.6%)、阳虚质(3.5%)、特禀质(2.3%)、气郁质(1.9%)。(3)不同体质新兵新训后中重度疲劳(RPE≥13分)发生率存在差异:平和质最低(19.2%),其次为基本平和质(29.7%);湿热质、阳虚质受试者中重度疲劳发生率虽略高于基本平和质组(34.6%、32.1%vs.29.7%),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气虚质(44.6%)、痰湿质(45.7%)、阴虚质(46.4%)、气郁质(53.3%)、特禀质(61.1%)受试者的重度疲劳发生率逐次上升,与平和质或基本平和质相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目前人体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很多,但尚无明确可用于军事运动性疲劳程度评价的指标,专家推荐强度较高的指标仅32项。海军新训疲劳的可能评价指标为基础心率、纵跳高度、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新训后RPE评分≥13分与多项生理机能水平指标改变相关,RPE≥13分者可能是新训疲劳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可能具有治疗或干预价值的人群。以RPE=13分为界,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得到新训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模型准确度、特异度好,但敏感性较差,预测效果不够理想。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是新训疲劳的易感人群,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于津[5](2013)在《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又称雅痞症,是包括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在内的多系统紊乱的病理状态,它的病因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上世纪90年代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的概念归纳为:慢性的、反复或者不间断发病的病情严峻的疲劳,病程大于半年,通过临床评价对其无法进行解释。从生理心理方面不能对CFS的反复或不间断的发作进行解释,因为它不是由过度工作引发,也不能经过休息缓解。现今还没有治疗CFS的有效的方法,服用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开发出一种个体化的治疗办法,不让病患因疲劳的情绪与症状而长期休息或社交孤立进而造成机能退化、失去信心、情绪障碍等结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对CFS的研究缺乏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中医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以中医证候作为切入点,对CFS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探讨CFS治疗后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CFS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长时间的极度疲劳,分为脑力及体力两个范畴。引起发病的原因可能是先天体质不好、饮食过饥过饱、过度劳累、情志内伤等,这些原因无形中损耗心脾,长时间引起心脾两虚,日久积损发为本病。针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机体本身存在的天然药库进行利用,增强免疫力。对CFS肝郁脾虚型病人进行针法治疗得到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在结合以往对CFS分类及辨证论治观点的前提下,结合当代发病特征,以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作为研究的对象,以舒肝健脾法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脏腑机能调节,补肾、健脾、疏肝,使行气通畅,调节气血阴阳至平衡状态,最终病情痊愈。方法:a.针刺组:选取脾俞穴、肝俞穴、双侧虎口穴、足三里穴、双侧大冲穴、阴陵泉穴。一天针刺1次,针刺5天后暂停2天,1个疗程包括1个星期,不间断进行3个疗程的针刺治疗。b.药物组:服用逍遥散,用水煎2次后,早晚各服用一次,服用5天后暂停2天,1个疗程包括1个星期,共服用3个疗程。c.治疗方法和疗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进入针刺组或药物组,7天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1.针刺组及药物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及药物组的显效率分别是50%、43.3%,整体有效率分别是83.3%、80%,针刺组均高于药物组,说明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2.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均耐受良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本实验对CFS病人采用针刺的治疗手段,对病人的临床表现产生了显着缓解效应,提高了其生活水平。

徐芳[6](2012)在《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中医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本病上的优势,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逍遥散加减方,配合针刀取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2周后、4周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总的疗效及VAS疼痛指数、压痛点数变化情况。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P>0.05,治疗组近期总疗效和对照组相当。在改善证候方面,两组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FMS均有疗效,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或胁肋胀痛及中医次症,舌、脉象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显着,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压痛、疼痛、晨僵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相当。在停药4周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两组在停药后的远期疗效上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减低VAS指数、压痛点数方面,两组在治疗3天后、2周后、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疗效,但在停药4周后两组比较,P<0.05,两者疗效有显着差异,提示治疗组减轻疼痛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在肝郁脾虚,采用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既可发挥与曲马多缓释片相当的止痛作用,又可显着改善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曾铭毅[7](2011)在《小建中汤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这一尚无明确发病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来讲,中医药治疗无疑是一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的途径,在减轻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传统医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更进一步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体现了中医在一些疾病治疗上的优越性。本研究将用中药复方治疗CFS,对其临床疗效及机理进行探讨。方法按照西医CFS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在台湾中医门诊及病房收集病例,纳入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小建中汤),对照组(甘麦大枣汤),每日一剂,三周为一疗程。采用疲劳症候量化评分,并结合量表检查结果对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疲劳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67%,两组间中医证候总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疲劳严重度量表分值分别由治疗前138.55+15.12和139.94±16.22下降到治疗后的79.11±14.53和96.62±17.76,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和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FS临床症状积分分别由治疗前20.14±7.61和21.03±8.57下降到治疗后的5.18±2.03和8.76±2.44,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和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分析,两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健康变化(HT)情况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试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疲懒言、失眠多梦、心悸等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倦乏力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脘闷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便溏、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安全性检测表明,治疗前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者,治疗后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该药临床应用安全。结论运用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甘麦大枣汤。

李楠[8](2010)在《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文中提出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tremor with epilepsy, FCT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于成人期起病。由日本Okuma等于1997年首先命名提出。临床表现为与特发性震颤相像的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皮质性震颤;频率稀发的癫痫;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为皮质反射性肌阵挛的特点;震颤和癫痫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非进展性病程、预后良好。同时表现有震颤、癫痫和肌阵挛等极其类似症状的,还见于另外四种分类命名有争议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家族性特发性肌阵挛与癫痫(FEME)、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AFME)、家族性成人肌阵挛癫痫(FA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质性肌阵挛与癫痫(ADCME),其中BAFME、FAME和ADCME的致病基因分别被定位于8q23.3-q24.1、2p11.1-q12.2。而FCTE的致病基因尚未定位。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一个中国人FCTE大家系,所有患者均具有FCTE典型临床表现。为定位和克隆该FCTE家系的致病基因,我们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位点8q23.3-q24.1、2p11.1-q12.2排除分析,结果排除该FCTE家系与2p11.1-q12.2的连锁关系,而提示与8号染色体连锁。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精细定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重组率θ为0时于D8S 199处获得最大两点LOD值7.21,经单体型分析,将此FC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D8S555与D8S1753之间约30.5 cM的区间8q23.3-24.23。结合目前已知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的特点,我们选择此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3、KCNV1、KCNS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未发现任何的序列变异,排除三个候选基因为该FCTE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报道FCTE家系,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定位了FCTE致病基因位点。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 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3月-10月龄尤其4月-7月龄出现、1岁-3岁内可自然消退的无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体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19q12-13.1、16p12-q12和2q24。随后发现部分家系与上述位点并无连锁,提示BFIS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位点。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两个BFIS大家系,前期工作中,在排除已报道的BFIS致病位点19q12-q13.1、16p12-q12、2q24和排除KCNQ2、KCNQ3、SCN2A基因突变后,其中一个家系(家系1)的致病基因提示位于其它新的位点;另一个家系(家系2)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和精细定位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新位点1p36.12-p35.1,并对区间内的3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突变检测,但未发现致病性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新一代SNP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微珠芯片进一步对BFIS家系1进行定位,结果得到三个候选区域5q22.1-5q32、9p21.3-9p21.2和22q11.21-22q12.1。经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确证与5号染色体连锁,单体型分析将此BFIS家系致病基因定位至极可能位点D5S2057与D5S500之间约5.47 cM、相当于5q31.1-31.2的区域。对紧邻的GABRG2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序列变异。而对定位于1p36.12-p35.1的另一BFIS家系,继续筛选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另外14个新候选基因(SYTL1、FUCA1、EPHA8、SH3BGRL3、AK2、SDC3、MAN1C1、ID3、LAPTM5、PAQR7、RCC1、RUNX3、KCNQ4、GABRD)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发现13个SNP改变,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SNP。排除这14个基因为BFIS新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和最终揭示BFI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GEF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克隆6个致病基因:SCN1A、SCN1B、SCN2A、SCN9A、GABRD、GABRG2.我们对三个中国GEFS+家系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临床表型谱包括有热性惊厥(FS)、热性惊厥附加症(FS+)、失神癫痫(AS)和无热性癫痫(AFS),提示存在表型异质性。对突变比例相对较大的基因SCNIA、SCNIB、GABRG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个GEFS+家系在SCN1A基因产生突变c.5383G>A(氨基酸E1795K),为一新的突变点。其余两个GEFS+家系无SCNIA改变及SCNIB、GABRG2基因的改变,提示致病性改变位于其它基因,或可能不是外显子区的常规点突变,尚需进一步探索。对新发现的突变c.5383G>A,我们后续工作中将进行相关功能研究,以探明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于硕[9](2010)在《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癌症是目前临床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可由癌症引起,或是癌症治疗的结果。癌症患者的疲乏发生率为34%-76%,接受化疗的病人有75%-96%会产生疲乏,且持续时间长,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经常出现的一类综合征。此类疲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癌因性疲乏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制定出行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们对癌因性疲乏的病因了解的还很有限,而且对于肿瘤性疾病疲乏的研究、癌症的多种治疗方式与一些共病态表现(如贫血、恶病质、抑郁、睡眠障碍等)的关系还不明确。但在任何一个个体,癌因性疲乏的病因可能都包含了几种生理和生化系统的失调。目前提出的疲乏病因机制假说包括:5-羟色胺(5-HT)失调,迷走传入神经的激活,肌肉的改变和ATP代谢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和24小时节律异常以及促细胞素失调。这些假说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行为学疲劳的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尤其是慢性疲劳综合症和运动相关性疲劳)。这些疲劳的机制在很多方面为我们将来研究癌因性疲乏的多病因机制给予了理论上的帮助。但是CRF的具体病因及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方法:1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BALB/C裸鼠20只,雌雄兼用,重量26-28g,6周龄,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取2.5×106/ml细胞浓度,0.2ml/只裸鼠注射。应用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对原位移植癌裸鼠进行行为学检测。2 ATP在癌因性疲乏中作用的研究: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把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其中轻度疲乏组10只、中度疲乏组10只、重度疲乏组10只)、治疗组(90只)(其中轻度疲乏组30只、中度疲乏组30只、重度疲乏组30只)(每组再分3个治疗小组分别是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5-氟尿嘧啶注射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每组各10只);ATP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腓肠肌超微结构电镜观察。3肾上腺功能变化在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把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其中轻度疲乏组10只、中度疲乏组10只、重度疲乏组10只)、治疗组(90只)(其中轻度疲乏组30只、中度疲乏组30只、重度疲乏组30只)(每组再分3个治疗小组分别是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5-氟尿嘧啶注射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每组各10只);皮质醇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电镜观察。4 ATP含量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变化:选取癌症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且为行胃癌根治术后3个月存活者)120例(内分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注射组、5-氟尿嘧啶注射组、疲乏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受试者血浆ATP含量。5血浆皮质醇含量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变化:选取癌症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且为行胃癌根治术后3个月存活者)120例(内分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注射组、5-氟尿嘧啶注射组、疲乏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受试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1裸鼠原位移植癌的建立:在进食量、体重上轻度疲乏组高于中度疲乏组,而中度疲乏组高于重度疲乏组,各组间比较的P值均<0.05;在造模结束后,三组不同疲乏程度的裸鼠在出现疲乏后出离水迷宫的时间均延长,并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而且,重度疲乏组的出离时间明显长于中度和轻度疲乏组(P<0.05);中度疲乏组的出离时间也长于轻度疲乏组(P<0.05);三组不同疲乏程度的模型组裸鼠在悬尾倒挂后,不动时间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轻度疲乏组短于中度疲乏组(P<0.05),中度疲乏组短于重度疲乏组(P<0.05),重度疲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重度疲乏组的裸鼠从开始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轻度及中度疲乏组比较,游泳至力竭的时间也低于以上两组(P<0.05),中度疲乏组裸鼠的力竭时间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疲乏组裸鼠(P<0.05),轻度疲乏组裸鼠的力竭时间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疲乏组裸鼠在中央格滞留的时间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轻度疲乏组和中轻度疲乏组(P<0.05),中度疲乏组的滞留时间长于轻度疲乏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轻度疲乏组的滞留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疲乏组裸鼠的穿行次数少于另外三组(P<0.05),中度疲乏组的穿行次数少于轻度疲乏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轻度疲乏组的穿行次数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竖起时间上,轻度疲乏组裸鼠的竖起时间与正常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中度疲乏组的竖起时间短于轻度疲乏组(P<0.05),重度疲乏组的竖起时间明显缩短,与轻度疲乏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有重度疲乏组和中度疲乏组比较(P<0.05)。2 ATP在裸鼠血浆内含量变化及腓肠肌线粒体变化2.1各疲乏状态治疗组裸鼠的血浆ATP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与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比较P<0.05,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5-氟尿嘧啶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2.2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组中,肌原纤维间隙水肿、纤维断裂不连续和肌丝溶解的情况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改变轻,以5-氟尿嘧啶注射组改变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的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改变轻于5-氟尿嘧啶注射组。线粒体的体积肿胀、肌节旁成对线粒体缺失、嵴排列紊乱和消失、外膜不完整等情况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改变轻,以5-氟尿嘧啶注射组改变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的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改变轻于5-氟尿嘧啶注射组。3皮质醇在裸鼠血浆内含量变化及肾上腺皮质变化3.1各疲乏状态治疗组裸鼠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与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比较P<0.05,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5-氟尿嘧啶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3.2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组中,线粒体和脂滴的水肿、线粒体嵴断裂不连续和空泡化的情况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改变为轻,以5-氟尿嘧啶注射组改变为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的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改变轻于5-氟尿嘧啶注射组。4 ATP含量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变化:各疲乏状态治疗组受试者的血浆ATP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与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比较P<0.05,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5-氟尿嘧啶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5各疲乏状态治疗组受试者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与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比较P<0.05,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联合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5-氟尿嘧啶注射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5-氟尿嘧啶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1受试者血浆内ATP含量测定结果与动物模型实验中测定结果存在一致性,说明ATP含量对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作用,可认为是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机制之一。2受试者血浆内皮质醇含量测定结果与动物模型实验中测定结果存在一致性,说明皮质醇含量对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作用,也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变化是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机制之一。

卢会秀[10](2010)在《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文中提出目的:在皮肤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或皮肤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相关的因素包括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遗传病等,因此皮肤科医生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皮肤科见于哪些疾病及各种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会对该组疾病的深入、全面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了2009年一年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年内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分析,以初步的揭示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和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方法:查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病历,记录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及绝对数,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6%,且嗜酸细胞绝对数≥0.6×109/L为标准,按照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分为轻度(0.6-1.5×109/L)、中度(>1.5且≤5.0×109/L)、重度(>5.0×109/L)升高,从而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进行分析,包括病种、升高的程度及可能的病因。结果:2009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共67例,占入院患者的11.9%(67/565);其中重度升高者占10.4%(7/67),中度升高者占40.3%(27/67),轻度升高者占49.3% (33/67) ;按疾病来分湿疹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5.4%(17/48)、红皮病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45.8%(11/24)、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3.3%(4/12)、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15.9%(7/44)。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之间无差别。结论:1一年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67例患者中以湿疹患者为主(17/67);2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以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3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无差别。

二、嗜曙红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有关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嗜曙红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有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药物引起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引起EOS增多的药物
    3.1 抗感染药
        3.1.1 β-内酰胺类
        3.1.2 磺胺类
        3.1.3 喹诺酮类
        3.1.4 抗结核药
        3.1.5 糖肽类
        3.1.6 大环内酯类
        3.1.7 四环素类
        3.1.8 其他抗感染药物
    3.2 抗真菌药
    3.3 抗癫痫药和镇静药
    3.4 抗精神失常药
        3.4.1 抗精神分裂症药
        3.4.2 抗抑郁药
    3.5 心血管药物
        3.5.1 抗高血压药
        3.5.2 抗心律失常药
        3.5.3 调脂类药
        3.5.4 其他心血管药
    3.6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3.7 胃肠道药物
    3.8 免疫调节剂及生物制剂
    3.9 其他相关药物
4 诊断
5 治疗
6 结语

(3)嗜酸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2.1 X线
        1.2.2 MRI
    1.3 诊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3.2 实验室检查
    3.3 影像学表现
    3.4 鉴别诊断

(4)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不同中医体质新兵新训疲劳差异性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的文献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的军事运动性疲劳评价指标筛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与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初探:以海军某部新兵入伍训练疲劳为例
    一、基于临床数据的指标筛选
    二、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究
    三、讨论与小结
第四部分 军事运动性疲劳评价的实例研究:海军某部不同体质新兵入伍训练疲劳差异性的初步探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小结
全文总结
    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二、研究创新点
    三、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Delphi专家咨询(第一轮)》手册(部分内容)
    附录2:《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3:《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Delphi专家咨询(第二轮)》手册(部分内容)
    附录4:《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5:《专家对本研究涉及学科的熟悉程度调查表》
    附录6:《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或影响程度调查表》
    附录7:《知情同意书》
    附录8: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内容及计分方法
    附录9: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内容及计分方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一
致谢二

(5)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治疗步骤
结果
    3.1 病例分布
    3.2 治疗效果的分析比较
    3.3 安全性监测
讨论
    4.1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4.2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处方的原理和研究
    4.3 对针刺治疗效果的评判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ABBRI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纤维肌痛综合征概述
        2 病因及病理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5 易合并存在的疾病
        6 治疗措施
        7 预后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研究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病历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
        2 治疗结果
        3 结论
    讨论
        1 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治疗FMS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2 对照药选择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致谢
个人简历

(7)小建中汤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名
        (二)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
        (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
        (四)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证候特点
        (五) 慢性疲劳综合征辨证论治
    二、现代医学对CFS的认识
        (一) CFS的定义
        (二) 疲劳及慢性疲劳的分类
        (三) CF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四) CFS的诊断
        (五) 病因
        (六) 发病机制
        (七) CFS的干预措施
    三、小结
第二章 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病例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CFS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五) 临床总症状评分标准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一) 临床研究设计
        (二) 随机化方法
        (三) 治疗方法
        (四) 疗程
        (五) 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五、临床研究记录
        六、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七、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八、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检测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二、治疗组选药依据
    三、对照组选药依据
    四、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基因突变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TP 在癌因性疲乏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肾上腺功能变化在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ATP 含量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血浆皮质醇含量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癌因性疲乏及其治疗
综述二 培本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病例分析 皮肤科住院患者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67 例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嗜曙红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有关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2(01)
  • [2]药物引起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J]. 张凤芹,董睿涵,张惠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12)
  • [3]嗜酸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J]. 罗晓玲,李旭雪,王春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03)
  • [4]军事运动性疲劳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不同中医体质新兵新训疲劳差异性的初步探究[D]. 阮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5]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于津.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6]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徐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7]小建中汤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曾铭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D]. 李楠. 中南大学, 2010(11)
  • [9]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D]. 于硕.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1)
  •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D]. 卢会秀.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嗜酸性肌痛综合征病因与色氨酸应用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