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阳阳[1](2021)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孵化期行为及觅食生境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斑头雁(Anser indicus)为亚洲特有种,单配制鸟类,主要繁殖于高原湖泊。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河湿地是斑头雁的繁殖地之一。2019年4至6月及2020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记录斑头雁孵化期的行为(每隔5 min拍摄视频1min、照片3张,每天拍摄时段6:00-20:00。共录制视频8082 min、照片9275张),分析孵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探讨行为规律及婚配制度的维持机理,并对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分析。(1)斑头雁的行为时间分配:斑头雁孵化期行为分为四大类,孵卵、生存保障、警戒安全和静息。雌性斑头雁孵卵为主(88.2±2.71%),无离巢的静息行为。雄性斑头雁不直接参与孵化,其静息(66.41±1.03%)和警戒安全(10.61±0.73%)行为显着大于雌性(P<0.01)。斑头雁为单配制鸟类,孵化期除了觅食行为外,两性行为时间分配显着不同。雄性斑头雁对外界干扰敏感,主要担负警戒职责。静息行为既有对雌性的陪伴功能,又可看作是警戒行为的延伸,从而保障雌性孵卵活动的顺利进行。雌性斑头雁则全力投入到孵化中。(2)斑头雁各行为时间分配随着孵化阶段的不同而改变。为了进一步探讨雌性斑头雁孵化期能量投入和分工,将孵化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孵化前期、孵化中期和孵化后期。在孵化前期,雌性斑头雁的觅食行为高于中后期;雄性斑头雁后期觅食显着少于前期和中期,理羽行为中期和后期显着多于前期。通过减少觅食和整理羽毛积极准备接管照料早孵出的幼雁。此外,在整个孵化期雄性斑头雁都保持较高水平的警戒行为,保护巢、卵以及阻止对雌性的干扰。(3)日节律:斑头雁通常选择在温和的中午觅食,雄性斑头雁比雌性斑头雁多一个觅食高峰,说明雄性斑头雁在孵化期的觅食强度大于雌性斑头雁,这与雄性斑头雁不参与孵化有关。警戒、理羽、理巢行为伴随着斑头雁觅食行为的出现而改变。斑头雁的行为节律还与环境温度变化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雌性斑头雁增加觅食行为减少坐巢行为,雄性斑头雁增加觅食行为减少静息行为,说明斑头雁是通过调整其行为来适应环境变化的。(4)孵卵节律显示:斑头雁的在巢率为88.13±1.28%,离巢频率为1.51±0.08,离巢时长为55.82±4.00 min,翻卵频率为4.73±0.43;在不同孵化时期,在巢率、离巢频率、离巢时长、翻卵频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环境温度与离巢频率、离巢时长显着正相关(P<0.05),斑头雁采取离巢次数少和离巢时间长的孵卵策略,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雌性斑头雁会增加离巢频率和离巢时长。斑头雁的孵卵策略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在低温环境中增加在巢率以满足胚胎需求为主,在温暖环境中增加觅食以满足自身生存为主。(5)斑头雁孵化期单配制维持机理:雌性主要负责孵卵(坐巢、理巢和翻卵),雄性负责雌性、巢和卵的警戒安全和陪伴雌性。孵化后期,雄性通过较少觅食和增加理羽行为,为接管早孵出的幼雁做着积极准备。(6)觅食生境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对觅食生境的植被组成调查发现,莎草科植物在觅食样方中出现频率最高,所占比例高于50%。对觅食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觅食样方有以下特征:植被高度小于10 cm,植被密度高于500株/m2,植被盖度为50~75%,水深小于15 cm,距离干扰远,距离水源近。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的环境因子依次为食物因子、干扰因子、安全因子。
邓彦[2](2021)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动物资源信息是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及其栖息地有效管理的基础。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武陵山区,区内雉类资源丰富,在贵州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保护区一直未对雉类资源进行专项调查监测,从而影响到雉类物种的科学保护。为了促进该保护区珍稀濒危雉类的就地保护工作,2016年1月8日-2020年4月25日,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法,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行为节律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利用65台红外相机共布设114个位点,记录红外相机布设位点的海拔、植被类型、郁闭度、坡度、坡向、坡位、温度、距最近居民点距离和距水源距离等生境信息。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两种雉类在全年、越冬期(12月-翌年2月)、非越冬期(3月-11月)、繁殖期(4月-7月)、非繁殖期(8月-翌年3月)各个时间段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法多重比较分析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节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在生境因子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有效数据:野外调查期间,红外相机累计26251个独立相机工作日。其中,共拍摄红腹锦鸡有效照片3663张,有效独立捕获事件740次,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23.96%;红腹角雉有效照片1939张,有效独立捕获事件420次,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13.46%。(2)集群: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均存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混合集群三种集群方式。其中以单性集群为主,混合集群出现较少。两种雉类集群存在明显差异,雌性群、雄性群和混合群遇见率高峰均在不同季节并具有一定规律性,红腹锦鸡的3种集群方式遇见率高峰均较红腹角雉晚1-2个季节。(3)日活动节律:通过采用单因素AVOVA方差分析法对比两种雉类不同时间段活动频次,发现两种雉类活动频次没有显着差异(f=1.937,P=0.178>0.05)。两种雉类均主要为昼行性活动,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6:00-20:00时,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较频繁,但日活动高峰存在差异。红腹锦鸡清晨活动高峰在8:00-10:00时和12:00-18:00时均活动较频繁;红腹角雉日活动高峰在8:00-10:00时和16:00-18:00时,在12:00-16:00时期间活动较弱。(4)年活动节律: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两种雉类不同季节活动规律没有显着差异(P=0.800>0.05),但红腹锦鸡主要集中在冬末春初(12月-翌年4月)活动,红腹角雉主要集中在夏末和秋季(8-10月)活动,监测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为了降低因为生态位重叠导致的竞争而错峰活动(5)生境选择差异:通过统计两种雉类在上述生境因子中的出现频次,并对两种雉类的生境偏好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表明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坡向、温度、植被类型、坡位、海拔、郁闭度和距最近居民点距离7类生境因子偏好上有极显着差异(P<0.01),在坡度偏好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距水源距离偏好上差异不显着(P>0.05)。①保护区最高海拔1939.9m,最低海拔560m,相对高差1379.9m,红腹锦鸡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800m,红腹角雉主要分布在800-1200m和1600-1800m两个海拔段;②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选择偏好程度更高,对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选择偏好更低;③红腹锦鸡更偏好分布在高郁闭度和中郁闭度林分,红腹角雉更偏好中郁闭度和低郁闭度林分;④两种雉类均偏好平坡和缓坡;⑤红腹锦鸡最偏好西坡,其次为南坡和东坡,红腹角雉也最偏好西坡,其次为北坡和东南坡,红腹锦鸡相比红腹角雉更偏向阳坡;⑥两种雉类虽均偏好山谷,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对山谷偏好程度更高,对中坡偏好程度更低;⑦红腹锦鸡主要偏好在0-5℃活动,红腹角雉偏好在16-20℃活动,红腹锦鸡相比红腹角雉偏好在更低温度段活动。⑧两种雉类虽都在离最近民居距离5km拍摄最多,但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在2-4km距离区间选择偏好程度更高,对其它距离区间选择偏好更低。⑨两种雉类均偏好离水源近。利用红外相机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雉类资源进行4年监测,对保护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有了初步了解,为保护区雉类资源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该论文是在贵州省林业科研课题《贵州省大沙河国家级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基础上进行的,相机未按雉类生境偏好布设,下一步可重点选择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偏好生境布设相机,获得更丰富的活动节律资料,对雉类移动、育雏、戒备、觅食、休憩等生活习性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
周毅[3](2020)在《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黑颈长尾雉是世界濒危物种和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地理分布非常狭窄,国内仅分布在西南部,国外分布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泰国西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黑颈长尾雉种群受到栖息地破碎化和片段化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生境正在缩减。因此,本文以分布在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拟建)内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为研究对象,对其各季节的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旨在弄清黑颈长尾雉在不同季节对生境需求和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物种的生境需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匹配关系,明确其生境的分布范围与特征,进而分析该物种种群减少及致危原因,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2019年2月到2020年3月,采用样线法、直接观察法、红外相机法和访问法,对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黑颈长尾雉进行栖息地选择和适宜性评价研究,结合研究结果制定与之相应的保护措施。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草本密度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在灌木层盖度和灌木密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春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7个,其累计贡献率达到77.598%,影响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干扰、安全和食物因素。(2)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距水源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林间小道距离、乔木层盖度和灌木层盖度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在距林缘距离、落叶层盖度、乔木高度、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和草本密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夏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3.571%,影响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安全、食物和水源因素。(3)秋冬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盖度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在距水源距离、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草本密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秋冬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64.231%,安全和食物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源、地理、灌木、干扰和乔木因素。(4)夜栖地选择研究。黑颈长尾雉夜栖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夜间一般在乔木或灌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一树栖息2–3只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黑颈长尾雉夜栖地参数的差异性,除坡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存在差异显着外(P<0.05),其余参数差异不显着(P>0.05)。对夜栖地坡位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坡位对于夜栖地选择呈显着关系(χ2=6.40,P=0.011)。主成分分析显示:栖树、水源、栖枝和上方隐蔽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5)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通过MaxEnt模型分析黑颈长尾雉的栖息地适宜性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对黑颈长尾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AUC值为0.931,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为优秀水平;2)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距道路距离(Dtr)、年平均植被指数(EVImean)、季节性降水(Bio 15)为对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3)整个评价区域内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2.88km2,次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78.74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49.23km2;4)拟建保护区占黑颈长尾雉适宜生境的56.42%,还有96.56km2的面积处于一个保护空缺。
刘嘉辉[4](2020)在《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移动成本与取食利益的季节性平衡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资源可获得性会影响群内竞争,个体间竞争成本会随群体增大而升高。大多数亚洲叶猴的群体规模都较小,以避免剧烈的群内竞争。但是仰鼻猴属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北温带地区,群体数量高达上百只。外部资源存在季节性剧烈变动的情况下,这样的大群会如何平衡成本与利益,从而维持群体稳定呢?由于监测技术限制,准确的家域行为信息相对缺乏,该类群的季节性群体适应策略还未明确。本研究以分布最北的秦岭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选取周至地区的GNG群组(200只个体)和DJF群组(80只个体)。借助GPS项圈监测到连续5年的准确活动数据,采用样方法共获取其活动区域内480000 m2的食物资源信息。通过考察不同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家域行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明确季节性食物资源变化对不同群体家域行为的影响,从而探究秦岭川金丝猴季节变化过程中大小不同的群体所采取的成本与利益平衡策略。本研究结果如下:1、大群的家域比小群大了2 km2,日移动距离大于小群(P<0.01),核心家域内的食物和主要食物丰富度也高于小群(P<0.01;P<0.05)。2、两个群的夏季家域面积大于秋季和冬季(P<0.05);两个群春冬季的日移动距离都短于夏秋季(P<0.01)。没有辅助投食的夏季和冬季,大群家域面积比小群小了2km2,而日移动距离大于小群(P<0.01),核心家域的食物丰富度大于小群(P<0.05)。结果表明:1、秦岭川金丝猴的家域面积和日移动距离会响应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食物分布广泛,川金丝猴会增大家域;秋冬季食物集中分布,会缩减家域范围。春冬季节,川金丝猴的营养需求高、主要食物取食比例低,其日移动距离会减少;在夏秋季节,营养需求相对低,而主要食物取食比例高,则会增加日移动距离。2、秦岭川金丝猴平衡成本与利益的过程中,大群会采取“高摄入,高能耗”的策略,小群会采取“低摄入,低能耗”的策略。与小群相比,大群食物需求量高,因此会占据范围更大,食物资源更丰富的区域作为家域;而长的日移动距离,可能是由于大群内竞争压力大。夏冬季节,大群占据食物资源更丰富的区域,相应的减少家域范围;小的群则需增大家域以获取充足的食物。在日移动距离方面,大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以减少群内的竞争压力;小群内竞争压力小,日移动距离会减少。因此,群体通过调节家域行为来应对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变化,资源竞争优势可能是大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仰鼻猴属社会聚合进化提供了一个生态学证据。
罗宏德[5](2020)在《甘肃盐池湾斑头雁巢址选择及繁殖期食性分析》文中认为斑头雁(Anser indicus)隶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2018年和2019年的4-6月,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的巢址选择以及繁殖期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和因子测定法等调查方法和t检验、卡方检验、因子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和粪便显微分析法等处理方法,探索斑头雁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以及在整个繁殖期的觅食规律,不仅为保护区斑头雁栖息地保护提供依据,也为探索鸟类巢址选择机理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营巢生境选择及繁殖成效调查显示:研究期间共发现斑头雁巢332个,斑头雁在繁殖期有3种营巢生境,即浅水沼泽、湖心小岛以及山崖,其巢址类型有草垛巢、地面巢和山崖裸岩巢3种。浅水沼泽、湖心小岛以及山崖3种营巢生境中平均巢密度分别为:0.18巢/m2(n=204)、0.59巢/m2(n=108)和0.06巢/m2(n=20)。斑头雁对3种营巢生境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1),偏好选择湖心小岛生境营巢,其次浅水沼泽生境,最后是山崖生境。浅水沼泽、湖心小岛以及山崖3种营巢生境中的窝卵数分别为4.7±2.7枚(n=204)、4.2±1.9枚(n=108)、3.1±0.6枚(n=20);孵化成功率分别为:48.65%(n=199)、45.27%(n=148)、24.00%(n=25);繁殖成功率分别为:66.67%(n=42)、74.28%(n=35)、36.36%(n=11)。浅水沼泽与湖心小岛生境中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浅水沼泽与山崖生境中孵化成功率差异显着(P<0.05),繁殖成功率差异不显着(P>0.05);湖心小岛与山崖生境中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巢址样方与对照样方对比显示:浅水沼泽生境中,斑头雁偏好选择草垛密度和盖度较小,水域面积较大、水位较深的地点筑巢;湖心小岛生境中,斑头雁偏好选择植被密度较大、植被较高、盖度较大、裸地和干草比例较少的地点筑巢;山崖生境中,斑头雁偏好选择东南坡和西南坡的向阳坡,距草滩和水源较近的地点筑巢。(3)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浅水沼泽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水源因子、隐蔽因子、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影响湖心小岛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隐蔽因子、食物因子、干扰因子;影响山崖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地形因子、食物及水源因子、干扰因子。(4)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影响浅水沼泽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生境因子是草垛密度和水域面积,标准化的典则判别函数为y=0.728×草垛密度-0.628×水域面积;影响湖心小岛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生境因子是植被平均高度、裸地比例和干草比例,标准化的典则判别函数为y=-0.976×植被均高+0.722×裸地比例+0.692×干草比例;影响山崖生境中斑头雁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生境因子是距草滩距离和坡向,标准化的典则判别函数为y=0.958×距草滩距离-0.626×坡向。(5)粪便显微分析显示:斑头雁在繁殖期内主要取食11科19种植物,对不同科植物取食量依次为:莎草科>虎耳草科>水麦冬科>眼子菜科>菊科>报春花科>灯心草科>蓼科>杉叶藻科>毛茛科>蔷薇科。莎草科植物为主要取食对象,在繁殖期内平均占比43.14%。除莎草科植物以外,在繁殖期不同阶段对其他植物取食偏好有所不同。繁殖前期取食三脉梅花草叶最多,相对密度为11.2%,其次为海乳草叶,相对密度为9.25%。中期取食三脉梅花草叶最多,相对密度为12.43%,其次为红棕薹草叶,相对密度为12.01%。后期取食小眼子菜最多,相对密度为9.13%,其次为沼泽荸荠茎,相对密度为8.98%。末期取食海韭菜叶最多,相对密度为8.97%,其次为尖苞薹草茎和灯心草茎,相对密度均为6.82%。
赵思远[6](2020)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分布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分布现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选取武陵山脉东段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湖南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红腹角雉监测工作,共计投放红外相机90台,探查红腹角雉在保护区主要分布的区域、生境和海拔区间等信息,为保护区后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数据量 在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计投放30台红外相机,累计布设位点35个,累计相机工作日10650 d;共获得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624张,其中红腹角雉的独立有效照片122张,占动物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7.51%;发现红腹角雉的位点9个,占35个布设位点的25.71%;在湖南八大公山共计投放60台红外相机,累计布设位点60个,累计相机工作日19800 d;共获得动物独立有效照片3748张,其中红腹角雉的独立有效照片192张,占动物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5.12%。发现红腹角雉的位点16个,占60个布设位点的26.67%。2.主要分布区 在湖北七姊妹山保护区中,红腹角雉呈现出北部核心区重点分布,南部实验区和缓冲区零星分布的特征;.在八大公山保护区中,红腹角雉呈现出西部核心区斗篷山林区重点分布,东部核心区天平山林区有少许分布,中间核心区杉木界林区零星分布。3.主要海拔分布区 武陵山脉的东段红腹角雉主要分布于1400—1800 m海拔区间,在越冬季节会向低海拔区域迁移200 m左右。4.季节性迁移 根据本次红外相机数据结果推测湖北七姊妹山保护区和湖南八大公山保护区的红腹角雉存在季节性迁移的情况,即在越冬季节八大公山保护区的红腹角雉会群体会来到七姊妹山越冬,至繁殖季节前后,又返回八大公山保护区进行繁殖。5.主要分布生境 武陵山脉东段的红腹角雉分布以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竹类灌丛分布为主,在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次要分布。
刘梦洁[7](2020)在《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鸟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内容。这一研究有助于了解鸟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从而为鸟类保护和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全面了解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在调查过程中在6个样带中选取六种不同的生境,对生境中鸟类群落的组成、群落结构、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生物-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BIOENV)法探究天童地区鸟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天童地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利用聚类分析,依据鸟类对森林的依赖性对鸟类进行集团划分,比较集团内部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差异性;并从生态位角度探讨了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差异性。内容如下:1.鸟类群落结构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7种,属于11目33科。以生态类群分:分为鸣禽、陆禽、游禽、涉禽、猛禽、攀禽、走禽,其中鸣禽所占种类最多,占鸟类种类的78%。以居留类型分:留鸟有48种,占鸟类种类的55%;候鸟24种,其中冬候鸟19种,约占鸟类种类的22%,夏候鸟5种;旅鸟14种;迷鸟1种。从区系角度分:东洋界43种,约占鸟类种类的50%;古北界鸟类36种,约占鸟类种类的41%;广布种8种。依食性组成可分:杂食性鸟类数量最多,占38%;其次是食虫鸟,数量占32%;肉食性鸟类,数量占17%;食虫鸟、食种鸟、食谷鸟数量共占13%。本文研究表明,从鸟类一年中不同时期角度考虑,鸟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越冬期最高;从生境角度考虑,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竹林草地生境最高,丰富度指数在阔叶林最高。利用相似性系数比较不同生境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相似度最高,其值为0.680,针阔混交林和农田次之,阔叶林和湿地的相似度最低。比较同一时期不同生境发现,鸟类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草地相对丰富;比较同一生境不同时期发现,鸟类丰富度在越冬期和秋迁期相对丰富。2.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环境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BIOENV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影响天童地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鸟类生态学中,初次采用BIOENV分析方法分析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BIOENV丰度矩阵与环境因子矩阵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结果为,春迁期与鸟类分布相关性最为紧密的环境因子子集为乔木高度、树木胸径、乔木盖度、草本灌丛盖度,相关系数为0.534;繁殖期与鸟类分布相关性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子集为乔木高度、树木胸径、乔木盖度,相关系数为0.770;秋迁期影响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子集为树木胸径、乔木高度、乔木盖度、草本灌丛盖度,相关系数高达0.830;越冬期影响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子集为树木胸径、乔木高度、乔木盖度,相关系数为0.396。建立生境-物种、生境-环境因子两个矩阵,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最终分析得出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鸟类分布正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为乔木高度、乔木盖度、树木胸径、草本灌丛盖度,与BIOENV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同。典范对应分析(CCA)不仅可以分析出与鸟类分布正相关的环境因子,而且能分析出负相关的环境因子。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人为直接干扰是影响大多数鸟类分布的负相关环境因子,但是对少部分较亲人鸟类则是正相关环境因子。干扰因素中,人为间接干扰因素距路距离对鸟类分布影响不大。BIOENV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两种分析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BIOENV分析的结果能够更直观的显示出环境因子与鸟类的正相关性,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在显示鸟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的同时,还能显示出负相关和相关性较弱的环境因子,可弥补BIOENV的缺陷。3.同一集团鸟类对环境因子选择的分析运用SPSS软件,采用最远邻元素聚类分析法,根据鸟类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将鸟类划分为森林专性种、森林广幅种和非森林鸟类,非森林鸟类又根据实地观测现象划分为完全非森林鸟类和不完全非森林鸟类。集团分析结果发现,同一种鸟类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森林依赖性集团。如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在春迁期、秋迁期和越冬期,均属于森林专性种,但在繁殖期则属于非森林鸟类。为了探究同一集团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有无一致性,将同一鸟类集团内鸟种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做对比。研究结果得出,同一集团内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如在森林专性种中,春迁期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栗背短脚鹎、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属于同一集团,但在CCA排序图中,灰眶雀鹛更偏向于亲乔木高度,红头长尾山雀和栗背短脚鹎更偏向于亲隐蔽度。4.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鸟类生态位分析使用Levins指数法测定鸟类在生境类型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采用Cowll、Futuyma提出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对典范对应分析中同一组内鸟类进行生态位重叠比较分析,探究同一组内鸟类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为同一组内鸟类并未表现出绝对的高重叠值,也即变化差异较大,如白鹡鸰(Motacilla alba)与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其在CCA排序图上相距较近,属于同一组鸟类,对环境因子的选择极为相似,但这两者的生态位重叠值偏低。
刘雷雷,郑方东,李佳琦,林莉斯,雷祖培,章书声[8](2019)在《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的选择》文中认为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是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主要的致危因素。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乌岩岭保护区不同林分(阔叶林、针改阔林、针叶林)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共拍摄到黄腹角雉个体独立照片497张,雌雄比为1∶1.78。结果表明:2015年阔叶林和针改阔林、针叶林黄腹角雉拍摄独立照片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但针叶林和针改阔林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 2016年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2017年针改阔林和阔叶林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针叶林与阔叶林及针改阔林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随着年份增长,种植壳斗科和交让木科等树种的针改阔林,黄腹角雉拍摄独立照片数量接近阔叶林;在拍摄的497张照片中,春季(203张)和冬季(190张)占79.07%,春冬两季与夏秋两季存在显着差异(P<0.05),春与冬,夏与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黄腹角雉冬季食物少在外觅食时间多,春季(3—5月)是黄腹角雉的繁殖季节,在外活动时间增加;黄腹角雉属于昼行性鸟类,存在7:00—8:00与15:00—17:00两个活动高峰期。
刘鹏[9](2019)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iacus)与岩羊(Pseudoisnayaur)的活动规律、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阿拉善马鹿与岩羊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及季节变化;从时间角度分析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分析了马鹿与岩羊的集群类型和大小及其出现的频次和季节性变化。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马鹿的日活动节律属于晨昏活动模式,日活动高峰期:5:00-10:00、16:00-21:00,存在季节性变化(冷季与暖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Δ=0.77),由暖季到冷季晨昏活动高峰期均向中午移动(暖季:4:00-8:00、16:00-22:00,冷季:6:00-11:00、15:00-20:00)昼间活动强度大于暖季,而夜间低于暖季。2.岩羊日活动节律为主要在昼间活动的模式,其活动高峰期有两个(8:00-10:00、13:00-15:00),存在一定季节性变化(Δ=0.74):由暖季到冷季,昼间活动高峰期向后推迟(暖季:7:00-9:00、12:00-14:00,冷季:9:00-11:00、13:00-17:00),夜间活动降低。3.两者在日活动节律模式上的相似度较高(Δ=0.67),存在冷季(Δ=0.66)高于暖季(Δ=0.61)的季节变化。日活动节律模式分离特征为:马鹿为晨昏活动模式,岩羊为昼间活动模式;前者昼间活动强度低于后者,而夜间强于后者;两者活动在高峰期上大体错开。4.马鹿的平均集群大小1.4±1.04只,最大的群为11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550.32,df=5,p<0.001),单个雌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6,df=5,p<0.001)。集群大小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4.94,df=1,p<0.05),在冷暖季中马鹿的集群大小均以1-2只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90%左右。不同集群类型平均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x2=0.022,df=1,p=0.881),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大小也不存在差异不显着(x2=2.018,df=1,p=0.155)。5.岩羊平均集群大小为1.78±1.49只,最大的群为20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1108.87,df=5,p<0.001),单个雄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188.67,df=5,p<0.001)。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df=1,p=0.131),在冷暖季中岩羊均以单独活动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60%左右。不同季节不同集群类型平均群集大小不存在显着差异(x2=0.428,df=1,p=0.513),不同集群类型群大小的季节变化差异也不显着:在所有季节中,母仔群、雌性混合群、雄性混合群、雌雄混合群以2只大小为主。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两者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也为两者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从时间角度探究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
孔赤平,吴永恒,向明,付义强[10](2018)在《灰胸薮鹛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1—2月和6—8月,分别在四川省峨眉山和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非繁殖季和繁殖季活动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灰胸薮鹛非繁殖季的平均活动区面积为9 659 m2±975 m2(95%FK),平均核心区面积为2 542 m2±263 m2(60%FK)(n=4);繁殖季的平均活动区面积为13 040 m2±6 003 m2(95%FK),平均核心区面积为1 581 m2±1 362 m2(60%FK)(n=2)。非繁殖季遥测个体间的活动区重叠百分率基本在50%以上;而配偶间的活动区重叠面积在70%以上。该现象可能与是否配对、领域行为及栖息地质量有关。此外,还发现灰胸薮鹛的日活动具有节律性,雌鸟和雄鸟分别在早、晚和早、中、晚各有1个活动高峰期。
二、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孵化期行为及觅食生境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行为生态学 |
1.1.1 行为生态学研究 |
1.1.2 鸟类行为生态学 |
1.2 鸟类生境选择 |
1.3 斑头雁研究现状 |
1.3.1 形态特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数据采集 |
2.2.1 孵化期斑头雁行为 |
2.2.2 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斑头雁行为时间分配 |
3.1.1 斑头雁两性之间的行为时间分配 |
3.1.2 斑头雁孵化期分期比较雌雄两性间的行为时间分配 |
3.1.3 温度、天气变化对斑头雁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
3.2 斑头雁行为节律 |
3.2.1 斑头雁行为日节律 |
3.2.2 斑头雁的孵卵日节律 |
3.3 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 |
3.3.1 觅食生境类型 |
3.3.2 觅食生境植被组成 |
3.3.3 觅食生境因子的比较 |
3.3.4 觅食生境的因子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斑头雁行为时间分配 |
4.1.1 斑头雁两性之间的行为时间分配 |
4.1.2 斑头雁孵化期分期比较两性之间的行为时间分配 |
4.1.3 行为日节律 |
4.1.4 温度、天气变化对孵化期斑头雁行为及孵卵日节律的影响 |
4.1.5 孵化期斑头雁两性行为分配与单配制 |
4.2 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 |
问题与展望 |
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外相机技术发展概述 |
1.2 红外相机在鸟类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巢捕食研究 |
1.2.2 繁殖生态研究 |
1.2.3 物种多样性调查 |
1.2.4 种群相对多度 |
1.2.5 行为节律研究 |
1.2.6 红外相机在雉类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对象简介 |
1.3.1 两种雉类基本概况 |
1.3.2 两种雉类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意义 |
2 研究地点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红外相机布设与数据采集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种雉类性比及集群行为 |
4.1.1 性比 |
4.1.2 集群数量特征 |
4.1.3 遇见率月变化 |
4.1.4 集群方式 |
4.2 日活动节律 |
4.2.1 日活动节律 |
4.2.2 日活动节律雌雄差异 |
4.2.3 越冬期和非越冬期日活动节律 |
4.2.4 繁殖期和非繁殖期日活动节律 |
4.3 年活动节律 |
4.3.1 两种雉类年活动节律 |
4.3.2 年活动节律雌雄差异 |
4.4 生境选择差异 |
4.4.1 海拔 |
4.4.2 植被类型 |
4.4.3 郁闭度 |
4.4.4 坡度 |
4.4.5 坡向 |
4.4.6 坡位 |
4.4.7 温度 |
4.4.8 距最近居民点距离 |
4.4.9 距水源距离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性比及集群行为 |
5.1.1 性比 |
5.1.2 集群行为 |
5.2 日活动节律 |
5.3 年活动节律 |
5.4 生境选择差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保护与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相关照片 |
附录B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表 |
附图A 保护区两种雉类主要分布图 |
致谢 |
(3)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黑颈长尾雉简介 |
1.2 黑颈长尾雉研究现状 |
1.2.1 地理分布 |
1.2.2 种群数量 |
1.2.3 生境选择 |
1.2.4 食性研究 |
1.2.5 繁殖研究 |
1.2.6 行为研究 |
1.2.7 再引入研究 |
1.2.8 人工饲养 |
1.2.9 适宜性评价 |
1.3 栖息地选择 |
1.3.1 基本概念 |
1.3.2 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方法 |
1.3.3 影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 |
1.3.4 栖息地选择研究现状 |
1.4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1.5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2.6 植物资源 |
2.7 动物资源 |
2.8 社会经济与社区发展 |
3 研究方法 |
3.1 栖息地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分析方法 |
3.2 夜栖地研究方法 |
3.2.1 调查方法 |
3.2.2 分析方法 |
3.3 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 |
3.3.1 调查方法 |
3.3.2 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 |
4.1.1 春季栖息地选择 |
4.1.2 夏季栖息地选择 |
4.1.3 秋冬季栖息地选择 |
4.2 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 |
4.2.1 夜栖行为 |
4.2.2 夜栖地特征 |
4.2.3 坡位对夜栖地的影响 |
4.2.4 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
4.3 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4.3.1 MaxEnt模型预测结果 |
4.3.2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3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4.3.4 模型验证 |
5 讨论 |
5.1 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 |
5.1.1 春季栖息地选择 |
5.1.2 夏季栖息地选择 |
5.1.3 秋冬季栖息地选择 |
5.2 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 |
5.3 黑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 |
5.3.1 MaxEnt模型在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评价中的应用 |
5.3.2 黑颈长尾雉生境质量评价 |
5.3.3 环境变量对黑颈长尾雉分布的影响 |
6 研究展望 |
6.1 研究展望 |
6.2 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移动成本与取食利益的季节性平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群体的成本与利益 |
1.1.1 群体大小 |
1.1.2 平衡策略 |
1.2 仰鼻猴属 |
1.2.1 川金丝猴社会 |
1.2.2 川金丝猴生态 |
1.3 家域行为 |
1.3.1 家域大小 |
1.3.2 家域利用 |
1.3.3 日移动距离 |
1.4 监测技术 |
1.4.1 无线电遥测 |
1.4.2 GPS项圈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 |
2.3 GPS监测 |
2.3.1 GPS项圈 |
2.3.2 GPS项圈佩戴 |
2.4 GPS数据收集和分析 |
2.4.1 GPS项圈数据收集 |
2.4.2 GPS项圈数据筛选 |
2.4.3 面积和日移动距离计算 |
2.5 样方数据收集和分析 |
2.5.1 植被和食物数据收集 |
2.5.2 样方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GPS项圈数据收集情况 |
3.2 家域面积 |
3.3 核心家域面积 |
3.4 日移动距离 |
3.5 样方情况 |
3.6 植被状况 |
3.7 食物资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家域面积与食物资源 |
4.2 日移动距离 |
4.3 平衡策略 |
4.4 植被状况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甘肃盐池湾斑头雁巢址选择及繁殖期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鸟类栖息地选择 |
1.2 鸟类巢址选择 |
1.3 鸟类食性的研究 |
1.4 斑头雁 |
1.4.1 斑头雁分类特征 |
1.4.2 斑头雁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候 |
3.3 光照 |
3.4 降水 |
3.5 生物资源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数据采集 |
4.1.1 斑头雁巢址选择 |
4.1.1.1 营巢生境调查 |
4.1.1.2 巢址参数调查 |
4.1.2 繁殖期食性研究 |
4.1.2.1 粪便和参照植物采集 |
4.1.2.2 溶液配制 |
4.1.2.3 粪便及参照植物处理 |
4.1.2.4 装片制作 |
4.1.2.5 装片判读和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5.1 斑头雁巢址选择 |
5.1.1 营巢生境 |
5.1.2 营巢生境选择 |
5.1.3 3种营巢生境下斑头雁繁殖产出及差异性分析 |
5.1.4 巢址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 |
5.1.5 3 种营巢生境下斑头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
5.1.6 3 种营巢生境下斑头雁巢址变量的逐步判别分析 |
5.2 斑头雁繁殖期食性分析 |
5.2.1 繁殖期不同阶段食物种类 |
5.2.2 植物不同片段的取食规律 |
第6章 讨论 |
6.1 斑头雁营巢生境选择 |
6.2 窝卵数、繁殖成功率和孵化成功率 |
6.3 不同营巢生境下巢址选择最主要环境因子 |
6.4 影响斑头雁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 |
6.5 食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图 |
(6)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分布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外相机陷阱法在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
1.2 开展雉类调查的重要性 |
1.3 红腹角雉简介 |
1.4 红腹角雉的研究现状 |
1.5 武陵山脉主要区域红腹角雉分布现状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武陵山脉 |
2.1.1 分支 |
2.1.2 武陵山脉主要涉及县域 |
2.2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点 |
2.2.3 保护区范围 |
2.2.4 土壤 |
2.2.5 旅游资源 |
2.2.6 动物资源 |
2.2.7 植物资源 |
2.3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候特点 |
2.3.3 保护区范围 |
2.3.4 土壤 |
2.3.5 旅游资源 |
2.3.6 动物资源 |
2.3.7 植物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红外相机布设和数据回收 |
3.2 数据处理 |
3.2.1 相对丰富度指数 |
3.2.2 月相对丰富度指数 |
3.2.3 日活动节律分析 |
3.2.4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相对丰富度指数 |
3.2.5 植被类型选择分析 |
3.2.6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和分析 |
4.1 七姊妹山保护区监测结果及分析 |
4.1.1 七姊妹山保护区红腹角雉分布特征 |
4.1.2 七姊妹山保护区红腹角雉RAI值和MRAI值分析 |
4.1.3 七姊妹山保护区红腹角雉TRAI值分析 |
4.1.4 七姊妹山保护区红腹角雉越冬季和非越冬季TRAI分析 |
4.1.5 七姊妹山保护区越冬季海拔因素对红腹角雉影响分析 |
4.1.6 七姊妹山保护区红腹角雉雌雄对生境选择分析 |
4.2 八大公山保护区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八大公山红腹角雉分布 |
4.2.2 八大公山保护区红腹角雉RAI值和MRAI值分析 |
4.2.3 八大公山保护区红腹角雉TRAI值分析 |
4.2.4 八大公山保护区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红腹角雉TRAI分析 |
4.2.5 八大公山保护区繁殖季海拔因素对红腹角雉的影响 |
4.2.6 八大公山红腹角雉雌雄对生境的选择 |
4.3 八大公山保护区和七姊妹山保护区对比分析 |
4.3.1 TRAI值对比分析 |
4.3.2 MRAI值对比分析 |
4.3.3 海拔区间对比分析 |
5. 总结 |
5.1 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地理分布 |
5.2 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海拔分布 |
5.3 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季节性迁移 |
5.4 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不同生境分布 |
5.5 保护建议 |
5.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自动相机调查细则》 |
附录 B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部分红腹角雉照片 |
附录 C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 |
1.1 国内相关研究 |
1.2 国际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天童山区域鸟类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及生境选择情况 |
第二节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 |
2.1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BIOENV分析 |
2.2 鸟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CCA分析 |
第三节 天童地区鸟类一年中不同时期集团结构的变化 |
3.1 春迁期鸟类集团组成 |
3.2 繁殖期鸟类集团组成 |
3.3 秋迁期鸟类集团组成 |
3.4 越冬期鸟类集团组成 |
第四节 天童地区鸟类不同时期相同集团的生态位分析 |
4.1 生态位宽度分析 |
4.2 鸟类生态位重叠值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境分析 |
第二节 鸟类对环境因子的偏好 |
第三节 从生态位角度和集团角度分析鸟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于天童山鸟类保护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研究所记录鸟类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名录 |
致谢 |
(8)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概况 |
1.2 样地基本情况 |
1.3 监测仪器布设方案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年份下三种林分中黄腹角雉监测比较 |
2.2 不同季节下三种林分中黄腹角雉监测比较 |
2.3 性比 |
2.3.1 性比在不同林分下的选择 |
2.3.2 性比在不同季节的选择 |
2.4 日活动节律 |
3 讨论 |
3.1 栖息地 |
3.2 季节 |
3.3 性比 |
3.4 日活动节律 |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运用进展 |
1.3 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
1.3.1 活动节律的研究进展 |
1.3.2 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
1.3.3 红外相机技术在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运用 |
1.4 马鹿与岩羊的研究概况 |
1.4.1 马鹿的研究概况 |
1.4.2 岩羊的研究概况 |
1.4.3 贺兰山岩羊和马鹿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类型 |
2.5 植被分布 |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
3 马鹿与岩羊的活动节律 |
3.1 研究方法 |
3.1.1 红外相机架设 |
3.1.2 数据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马鹿日活动节律 |
3.2.2 岩羊日活动节律 |
3.2.3 两者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
3.3 讨论 |
3.3.1 马鹿日活动节律 |
3.3.2 岩羊日活动节律 |
3.3.3 岩羊与马鹿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
3.3.4 不足与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4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行为 |
4.1 研究方法 |
4.1.1 红外相机架设 |
4.1.2 数据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马鹿的集群行为 |
4.2.2 岩羊的集群行为 |
4.3 讨论 |
4.3.1 马鹿的集群行为 |
4.3.2 岩羊的集群行为 |
4.3.3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比较 |
4.3.4 不足与展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灰胸薮鹛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捕捉与标记 |
2.2 无线电遥测 |
2.3 数据分析 |
2.3.1 活动区面积及日活动性 |
2.3.2 活动区重叠 |
3 研究结果 |
3.1 活动区面积 |
3.2 活动区的重叠 |
3.3 个体的日活动性 |
4 讨论 |
四、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孵化期行为及觅食生境选择研究[D]. 贾阳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D]. 邓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 周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移动成本与取食利益的季节性平衡策略[D]. 刘嘉辉. 西北大学, 2020(02)
- [5]甘肃盐池湾斑头雁巢址选择及繁殖期食性分析[D]. 罗宏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武陵山脉东段红腹角雉分布初步探究[D]. 赵思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刘梦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6)
- [8]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的选择[J]. 刘雷雷,郑方东,李佳琦,林莉斯,雷祖培,章书声. 生态学杂志, 2019(10)
-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D]. 刘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灰胸薮鹛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J]. 孔赤平,吴永恒,向明,付义强. 四川动物,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