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电子计算机监控机床(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洪喆[2](2015)在《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文中研究指明透过回溯电子信息科技的工业社会史,本文探访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转型的阶级—技术政治。本文将电子计算机视作具有文化和物质双重属性的技术中介。通过追踪与计算机的研发和使用相关的关键政策、事件、人物和产业文献,本文比较了"文革"和后"文革"时期的计算机技术政策话语和生产实践,进而探寻冷战架构下东西方技术政治之间的交锋,如何在被计算机所中介的生产关系与劳动关系中显影,并由此提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技术政治维度的探讨。从这个"闪回"中得到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将对今日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劳动的理解,重新纳入中国革命现代性的涨落之中。
宁鹏飞[3](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刘海波[4](1979)在《自动化科学技术发展动向》文中认为 自动化是一个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之一。近二十年来,自动化发展极为迅速。其理论方法、工具和应用技术都有新的飞跃,并从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自动调节器为核心的自动调节系统阶段发展到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最优控制系统阶段。目前,正由一般的自动控制系统
邱大年,阎承沛,左演声[5](1991)在《第九章 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汇编》文中研究表明一、热处理工艺控制和材料科学研究的计算机应用1.希腊学者Pavlossoglou·J自197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气体渗碳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他从数学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为优化最佳渗碳工艺规范三方面对渗碳过程中碳势、扩散系数、反应速率系数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在实现精确碳浓度控制以及扩散层内碳浓度分布的预测与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并用于生产。他研究的用微机控制的最优化工艺程序控制适用于各种形状、不同钢种以及不同热处理炉处理的工件,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计算站[6](1979)在《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其在拖拉机行业中的应用(三续)》文中指出 二、电子计算机在拖拉机研究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数值计算 数值计算是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最早的领域,国外由于计算机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然而,数值计
杨兆山[7](2004)在《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文中认为人的解放是人类一直探究的恒久主题之一。随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的自我解放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人的解放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全面认识科技革命对人的解放的意义,如何重新审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地位和时代价值,如何真正坚持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指导,自觉推进人的解放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仍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以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为时代背景,采用文本研究和实际调查等方法,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解放实际,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文本和当代人的解放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本论文同时也批判了当前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和各种歪曲、否定马克思主导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潮,批判了在人的解放问题上否定社会制度等因素,片面强调科学技术决定作用等观点。本论文的写作有利于丰富新科技革命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有利于为当代中国人的解放实践提供理论研究上的支撑和指导,也有利于推进人的解放的实际进程。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和主题——人的解放。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的终极追求,首先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是马克思的现实目的和根本立场。人的解放,不仅指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也包括劳动解放;彻底废除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的分工,增加人的闲暇时间和实施全面教育是人的解放的基本条件。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解放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私有制是人的解放的根本障碍,社会主义与人的解放具有内在统一性。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科技革命对人的解放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才可能最终完全成为解放人的手段。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现代产业结构、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科学性。
郑博[8](2017)在《一种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趋势,制造业面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加速。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之重,是现代化生产加工的管件,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制造业的先进水平。我国虽然已经在制造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了数控机床装备,但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我国多数生产制造企业对数控机床的应用仍不够充分。目前,制造加工车间对数控机床运用存在管理程度低、生产过程不透明、存在信息化孤岛等问题。制造业迫切需要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数控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针对目前数控机床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以西门子SINUMERIK 840D sl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开源PLC通讯类库的数控机床通信技术,并开发了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测试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特点,包括硬件架构方式、硬件连接通讯方式和数控系统数据定义类型与功能作用、840D sl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支持,为建立针对840D sl数控系统的数据采集通信方案做准备。其次,本文分析了840D sl数控系统现有二次开发功能对数据采集通信功能实现的不足之处。结合当前数控设备PLC应用及PC-PLC通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PLC数据通信实现对数控机床的数据状态采集和控制。通过分析PLC通讯协议和监控系统开发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合适的第三方通信组件作为设备通讯的底层基础。最后,在充分分析研究选择Snap7第三方通讯类库实现对840D sl数控系统PLC数据通信的可行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数据采集和状态控制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PLC通讯基础上的分布式DNC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根据设计需求特点规划了系统架构、数据库架构、应用程序功能实现方式等,并利用840D sl数控机床实验台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本文提出思路的技术可行性。
周峰[9](2017)在《数控机床运行的监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数控机床的普及给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带来了海量的生产信息。如何有效地采集这些重要信息,实时地监控机床的工作状态和生产的状态已成为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首先从信息采集的角度研究了当前数控机床可行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基于数控机床PLC和电气电路的数据采集方法、基于RS232串口结合宏指令的数据采集方法、基于OPC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基于FOCAS的数据采集方法等,同时分析讨论了这些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在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系统的总体构架,包括系统通讯网络、软件构架设计以及系统数据库设计。在支持集成数据采集卡、RS232串口以及OPC技术等多种采集方法的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针对数控车铣以及切割机床操作多变、生产节拍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将数据采集卡和数控宏程序结合的复合数据采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一部分不支持以太网通讯方式的数控设备在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并节约数据采集实施的成本。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数控设备OEE指标以及车间成本核算的方法。基于数控机床实时运行状态的数据,提出了改进的OEE计算方法,将OEE指标与班次、人员、正在加工的零件关联。此外还分析了数控机床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对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际机床的加工和运行时间,可以细化零件实际加工工时的分布信息,使得车间的生产管理的改进有科学依据,计算的数控机床OEE性能指标更加准确。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ASP.NET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8开发了数控机床数据采集的试验性软件,在实验室的多台数控机床上对论文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和验证。
张根保,李磊[10](2015)在《“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二) 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大多数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和用户可靠性意识差,并对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理论知识缺乏的状况,系统介绍了维护保养、维修决策、用户监控等3种常用的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包括这3种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基本概念、实施意义、应用原则等,具有一定理论指导和实用价值。这些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已应用于机床制造领域,对有效发挥机床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具有实际意义,该技术也可推广到汽车、航空航天等机电产品制造和使用中。
二、用电子计算机监控机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电子计算机监控机床(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陈伯达的“电子中心论” |
二、“赤脚电工”+电子素养——重访红色电子革命 |
(一)大庆油田——电子素养的用途 |
(二)“赤脚电工”与自动化机器体系 |
(三)造计算机的街道工厂 |
三、拒绝开机——“电子卢德分子”大战“电子包公” |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理论背景、主题与方法 |
1.1 问题的起因与研究的意义 |
1.1.1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关注 |
1.1.2 对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
1.1.3 对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使命的认识 |
1.2 研究的主题与现状 |
1.2.1 研究的主题范围及所阐明的基本观点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框架说明 |
1.3.1 研究方法介绍 |
1.3.2 论文基本框架说明 |
第二章 人的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历程考察 |
2.1 人的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1 人类社会早期的大同理想 |
2.1.2 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的解放思想 |
2.2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演进 |
2.2.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
2.2.2 “物的依赖关系”阶段 |
2.2.3 “自由个性”阶段 |
2.3 人的解放动因与解放历程考察 |
2.3.1 人的解放动因 |
2.3.2 人的解放历程考察 |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观探源 |
3.1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 |
3.1.1 关于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的讨论 |
3.1.2 人的解放的哲学探索 |
3.1.3 人的解放的政治经济学论证 |
3.1.4 人的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归宿 |
3.2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特点 |
3.2.1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 |
3.2.2 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 |
3.2.3 政治解放、思想解放与劳动解放 |
3.2.4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基本特点 |
3.3 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 |
3.3.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问题 |
3.3.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 |
3.4 人的解放的社会条件 |
3.4.1 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 |
3.4.2 消灭旧的分工 |
3.4.3 缩短劳动时间 |
3.4.4 实施全面教育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对人的解放的影响 |
4.1 科技革命与现代产业的变革 |
4.1.1 世界高科技发展的特点 |
4.1.2 科学技术是推动文明进步和产业结构变革的杠杆 |
4.2 农业 |
4.2.1 农业的变迁 |
4.2.2 电子计算机对农业生产的改造 |
4.2.3 土壤农业的终结 |
4.3 制造业 |
4.3.1 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
4.3.2 高新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
4.3.3 “钢领”时代的到来 |
4.4 服务业 |
4.4.1 服务业的历史变迁 |
4.4.2 科技革命对服务业的影响与改造 |
4.4.3 虚拟办公室的到来 |
4.5 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科技革命对人的解放的不同影响 |
第五章 现代劳动的新变化与人的解放的新现实 |
5.1 现代劳动的变革 |
5.2 劳动过程的综合化趋势 |
5.3 劳动替代的普遍化趋势 |
5.4 劳动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
5.4.1 使工作适应于人的生产线改造 |
5.4.2 灵活工时制 |
5.4.3 在家工作成为时尚 |
5.5 劳动变换的频繁化趋势 |
第六章 结论及理论的应用价值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理论的应用价值 |
6.3 未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8)一种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课题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2 840D sl数控系统分析 |
2.1 840D sl数控系统硬件结构 |
2.1.1 控制系统 |
2.1.2 人机交互系统 |
2.1.3 PLC模块 |
2.1.4 驱动系统 |
2.2 840D sl数控系统软件结构 |
2.2.1 840Dsl数控系统软件功能与总体结构 |
2.2.2 840D sl数控系统数据类型 |
2.2.3 NC系统变量 |
2.3 840D sl数控系统控制总体结构 |
2.4 840D sl数控系统通信接口及数据通信 |
2.4.1 840D sl数控系统通信接口 |
2.4.2 840D sl数控系统与上位机通信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通信规划 |
3.1 PLC在数控系统上的应用概述 |
3.2 840D sl系统PLC基本功能块 |
3.3 NCU与PLC的数据交互 |
3.4 S7通讯协议 |
3.5 第三方通信类库选择 |
3.6 Snap7类库概述 |
3.6.1 S7通讯协议下的通讯架构方式 |
3.6.2 Snap7对S7通信协议的实现 |
3.6.3 PC-PLC数据转换 |
3.6.4 Snap7类库实现与PLC通讯示例 |
3.7 本章总结 |
4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4.1.1 840D sl系统数据监控需求分析 |
4.1.2 监测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
4.1.3 监测控制系统性能需求 |
4.1.4 系统架构模式选择 |
4.2 监控系统开发环境与平台 |
4.3 系统设计实现 |
4.3.1 系统功能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3.3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3.4 多线程通信规划 |
4.3.5 服务端架构 |
4.3.6 客户端架构 |
4.3.7 通讯类库封装 |
4.3.8 数据实时监控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功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监控系统与数控机床连接 |
5.2.1 系统连接前硬件配置 |
5.2.2 建立系统连接 |
5.3 实时数据监控测试 |
5.4 效能分析统计测试 |
5.4.1 机床状态统计 |
5.4.2 生产效率分析 |
5.4.3 工作曲线 |
5.5 远程控制机床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数控机床运行的监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控机床的数据采集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研究现状 |
1.3.2 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控机床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2.1 基于数控机床PLC和电器电路的数据采集方法 |
2.1.1 PLC与数控系统及机床本体的信息交换 |
2.1.2 基于机床PLC及电气电路信号的机床信息采集 |
2.2 基于RS-232串口结合宏指令的数据采集方法 |
2.2.1 FANUC、HAAS数控系统宏指令 |
2.3 基于FOCAS的数据采集方法 |
2.3.1 FOCAS的主要函数 |
2.3.2 FOCAS实现原理 |
2.4 基于OPC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 |
2.4.1 OPC技术 |
2.4.2 OPC对象 |
2.4.3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
2.4.3.1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简介 |
2.4.3.2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变量 |
2.5 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控机床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通信结构设计 |
3.1.1 系统通信方案的确定 |
3.1.2 系统的网络架构 |
3.2 系统的软件构架设计 |
3.2.1 系统构架 |
3.2.2 系统类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3.3.2 关系型数据库与NoSQL数据库 |
3.3.3 数据库选择 |
3.3.4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
4.1 数据采集系统 |
4.1.1 基于数控机床PLC和电气电路的数据采集驱动程序的实现 |
4.1.2 基于RS232串口结合宏指令数据采集驱动程序的实现 |
4.1.3 基于OPC技术数据采集驱动程序 |
4.1.4 多线程的实现 |
4.1.5 Winsock I/O模型 |
4.2 基于Web应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
4.2.1 整体架构 |
4.2.2 用户角色与权限 |
4.2.3 机床定义 |
4.2.4 机床监控 |
4.2.5 报表与统计 |
4.3 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实现 |
4.3.1 数控机床相关利用率指标 |
4.3.2 数控机床OEE性能指标 |
4.4 数控机床监控系统测试 |
4.4.1 复合数据采集方案 |
4.4.2 测试对象及测试方案 |
4.4.3 系统运行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控机床实际运行数据在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影响 |
5.1 数控机床运行数据对车间工时统计的影响 |
5.2 生产成本构成 |
5.3 机床实际运行数据对车间成本计算的影响 |
5.4 数控机床数据采集系统(MDC)与车间成本核算 |
5.4.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
5.4.2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
5.4.3 实时运行数据对成本核算系统辅助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二) 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维护保养技术 |
1.1 数控机床维护保养的意义 |
1.2 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
2 维修决策技术 |
2.1 维修发展过程 |
2.2 我国企业设备维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维修方式及类型 |
2.3.1 维修方式 |
(1)事后维修 |
(2)预防维修 |
2.3.2 维修类型 |
(1)小修 |
(2)中修 |
(3)大修 |
2.4 维修方式及类型的决策 |
2.4.1 维修方式的决策 |
(1)按设备故障特征选择维修方式 |
(2)按设备分类选择维修方式 |
2.4.2 维修类型的决策 |
3 用户监控技术 |
3.1 用户监控系统的原理 |
3.2 用户监控系统的设计 |
4 结语 |
四、用电子计算机监控机床(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J]. 王洪喆. 开放时代, 2015(03)
-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4]自动化科学技术发展动向[J]. 刘海波. 国外自动化, 1979(03)
- [5]第九章 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汇编[A]. 邱大年,阎承沛,左演声.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增), 1991
- [6]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其在拖拉机行业中的应用(三续)[J]. 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计算站. 拖拉机, 1979(02)
- [7]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D]. 杨兆山. 清华大学, 2004(03)
- [8]一种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博. 郑州大学, 2017(11)
- [9]数控机床运行的监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周峰. 东南大学, 2017(12)
- [10]“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二) 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J]. 张根保,李磊.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