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州:新机制催生一片经济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李鹏[3](2020)在《城市修补视角下的北京顺义中轴线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新陈代谢与追求更新的过程。当城市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必定会出现其发展的困境,为了打破这种发展瓶颈,往往需要对城市进行更新或者改造,实现城市的自我调节。对城市原有的结构进行改造并开拓新的城市发展渠道,是城市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怎样把握其中的规律,让城市功能、空间风貌等多方面都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新时期下的城市工作推进,快速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法令。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针对当前各种城市病,在集约发展的总方针下,按照“框定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限定容量”的原则,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同时对城市开发边界进行了合理界定。2016年,在三亚召开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对“城市双修”的重要性进行明确。会议上确定了城市双修在未来城市工作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城市改造工作从之前的外延式扩张正式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此次会议为我国当前的城市改造工作提供了总体指导方针。本文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与研究契机,以北京市顺义中轴线片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首先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外城市更新综述及城市修补的理论综述,并进行系统全新的梳理与汇总。再通过对北京顺义中轴线片区的现状土地使用、功能结构、交通情况、设施水平、公共空间、风貌特色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梳理出相关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城市设计在城市修补中的适用性研究。从多个侧面分析城市设计与“修补型更新”的协同性,在城市设计层面提出城市修补方法。最后针对北京顺义中轴线片区提出针对性的两级策略。即整体式缝合修补,在城市功能、交通系统、城市节点、公共设施、城市风貌等方面,提出整体的引导策略。另一层面,通过切入式催化修补策略,来完善各层级存在衔接问题。最终达到优化顺义中轴线片区空间结构,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并推动北京顺义中轴线片区走上动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希望本文可以为顺义中轴线片区的更新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并充实对现阶段城市修补工作的研究。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郭景川[6](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刘潇沛[7](2018)在《《经济观察报》的受众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十六年的发展,《经济观察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在传媒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它的成功离不开精确的受众定位。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范式的改变使得以《经济观察报》为代表的传统财经媒体在市场占有率及用户数量上均落后于社交媒体及财经自媒体。在此背景之下,有效转型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研究法以及内容研究法等,以《经济观察报》的受众定位现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该媒体在新竞争格局下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受众资源拓展的现实路径。《经济观察报》的受众群体为“有财富、有权利、有思想、有未来”的“四有青年工商企业者”,他们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行动理念。在受众研究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受众定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必须要用发展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因此精确且具有时效性的受众画像是所有媒体工作开展的前提。《经济观察报》的群体特征也决定了其媒介产品的定位特性,双方互相影响,良性互动。传统的定位观念喜欢将《经济观察报》称之为“塔尖”,其竞争对手《21世纪经济报道》及《中国经营报》分别为“塔腰”和“塔基”,随着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及使用方式悄然改变,该论调已不再适用,受众注意力更加分散且三者都在向高端定位靠拢。《经济观察报》正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危险,其媒介产品的可替代性变高,在移动端的表现上,下载量困境凸显了受众规模只是简单转场,新闻来源的精英化也容易弱化普通民众诉求,存在一定的传受盲从风险等等。这些都是《经济观察报》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实现受众资源的精准聚合?《经济观察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媒介属性向服务属性的过渡,知识付费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该媒体手握大量高质受众资源,因此实现定制化付费服务的“社区聚合”并非难事。智能投顾,精确耕耘,《经济观察报》在这方面的想象空间很大。其次是内容生产的转型,大数据的发展增强了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性,聚合类资讯端的崛起使得“头条号”的打造成为新的流量入口。最后则是用户触媒方式的创新,万物互联,VR及直播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摆脱空间的限制,新闻体验朝着“临场化”方向发展。此外IP化、人格化表征等新的媒体运作形式等正激励着《经济观察报》做出更加有意义的尝试。
魏丽华[8](2018)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多重视角,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困境,深刻把握产业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格局,结合新时代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归纳新特点、新规律,对传统粗放型、孤立型、地区利益至上型的产业运行方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深度挖掘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滞后的根源以及与其他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视角探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机制,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关系绵长深厚。在产业基础、社会资源、要素禀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协同发展空间巨大。从建国后到现在,在近70年的历史长河里,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围绕水、土地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到后来的群雄割据、各自混战,再到后来的协同意识的觉醒,崎岖前行的协同发展历程既反映着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烙印,也凸显着三地积极合作谋求新发展的内生渴望。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这里空间资源辽阔,人力资源供给量庞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资本要素充裕,有着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比拟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凭借这些优质要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市场化的推动下,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产业园区、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协同机制。然而,量多质优的要素供给以及一系列合作协议并没有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同样发达的产业协同水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滞后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为4大困境: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和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是造成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定性和定量的双重视角测算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既有水平,论文构建了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和产业协同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动态水平,并进一步基于投入产出表和产业协同指标模型双重维度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水平与地域面积相似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的产业协同水平进行对比,进一步发现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的差距。正是基于这些差距的存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和雄安新区设立这一历史新机遇期的到来,为了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竞争力,加快世界级城市群的建立,就需要以发展理念的协同性、治理范式的整体性、产业载体的关键性为指导原则,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就现实路径选择来看,为了从根本上熨平“行政分割”、地方治理的“碎片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组织和机制缺乏带给产业协同的一系列负效应,推动区域空间尺度的重组,积极构建跨界经济区,通过政府职能的再重组,实现政府治理由传统范式治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对谋求产业协同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龚杰杰[9](2017)在《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白沟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关于优化城镇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发展质量,走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文章,掀起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开端。一方面,传统低能高耗的发展模式以难以持续。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和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导致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复制现象十分严重。面对种种困境,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种有效的发展手段,开始在全国得到大力的推广。因此,特色小镇规划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成为规划研究的新热点。而文化特色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基石,自然成为了特色小镇规划工作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论文在此研究背景之下提出,在城镇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等视角下,提出了特色小镇的不同层面的规划编制和具体内容,希望对未来的特色小镇规划工作中如何彰显和传承城镇特色文化,提供参考和建议。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如何既能避免盲目跟风,又能彰显文化特色。针对当前问题,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文化作为特色小镇规划的核心要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并对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和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我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的特征、发展动因进行了总结,并选取了相关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旅游等,归根结底是文化特色的内涵本质,针对这一内涵本质,提出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文化缺失、传承不够、植入不深等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的特色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旅游三个核心方面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文化如何驱动产业升级转型、城镇风貌营造、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最后,结合传统规划编制思路对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的指导及相关要求为参考,以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等视角为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的重点,提出了文化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中不同层面的具体内容,并以实践案例——白沟镇为例,结合上文提出的编制具体内容,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了规划设计。
王东[10](2016)在《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文中认为技术变革教育的样式和形态,在人类历史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其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以至于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总是远离技术变革教育的实践研究。20世纪中叶,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革命之争开启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关于“新科技革命与教育”的热烈争论,拓展了技术与教育的学术研究;直至当前有关“互联网+教育”抑或“教育+互联网”的观点纷争,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教育实践变革的主动或被动的深刻影响,表明技术与教育的学理研究业已构成教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本研究选取的正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或谓之“教育信息化变革学校教育实践”)这一在当前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不太受到重视,同时也是在教育社会学常规的学术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或许还能称之为“教育技术社会学”范畴的研究主题),研究的问题是: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及其制约因素是什么?本文主要采取质性研究结合实地研究的方法,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运用“课堂结构一教育功能”的分析框架,以文献法、课堂观察、访谈录音、实物搜集、拍摄照片、课堂视频搜集、个案搜集等方法收集资料。研究者自2015年3月份进驻研究现场,尽可能以务真求实的态度,借助于同事、学习者、帮手、朋友多重身份与“未来教室”的建设运维者、研发者、使用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①,通过走进“未来教室”的研发建设现场、项目管理现场、课堂应用现场和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进行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经过近7个月的实地研究,笔者收集了大众媒体、学生、家长、教师和研发者对“未来教室”的认知、疑问和建议等资料;目睹了未来教室在学校中的境况、遭遇及课堂教学应用的场景;掌握了项目管理者推进未来教室课堂应用的策略和措施等材料。自2015年10月起,笔者采用录音文字整理、主题编码、选择性编码等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在多重角色不断重复、交叉、最终走向归位的资料分析过程中,尽可能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解释研究发现,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思考和反思发现的前提下对研究发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及发现如下:一、未来教室和未来课堂是一对歧异术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重新定位:未来教室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撑的新教学环境,未来课堂是建立在未来教室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二、未来教室的课堂结构相比于传统课堂结构更加复杂,课堂结构的组成要素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五要素”(一个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学习的学生、固定的时间、封闭的空间)演变为技术背景下的“新教育五要素”(多位教师、分层分类的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的学生、灵活的时间、开放的空间)。三、在S市借助未来教室的课堂变革实践中,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承担展示参观场所的功能”、“承担做公开课场所的功能”、“成为常态化教学场所的功能”三个阶段,其过程是循序渐进和坎坷复杂的。四、概而言之,未来教室主要具有四项教育功能:①显性正功能重点表现为两方面: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接受和发现;更有利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②显性负功能表现为由于技术的不稳定、教师操作技能的不熟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③隐性正功能变现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④隐性负功能表现为削弱学生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导致思维方式的碎片化。五、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即教师的“课堂技术规范”的遵守和运用。这种课堂技术规范主要涉及教师对待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六、透过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可以发现: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实践的前期目标基本达成;但是整体上尚处于适应阶段;未来教室能够整合传统教室的功能;未来课堂教学形态的维持模式正在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结构和结果,在延展和深化未来课堂教学教育正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鲜明的教育负功能。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一方面具有教育的正功能,表现为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和发现、有利于增强课堂内外的人际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负功能,表现为受制于技术本身和教师操作技术的能力从而弱化了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学生读写算能力的限制以及思维碎片化的可能影响。二、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宏观和政策层面依赖于行政发动,在微观和实际操作层面取决并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本文称之为“课堂技术规范”,课堂技术规范是未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育正功能、加强未来课堂教学秩序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同时也是衡量和评判教师教育能力要素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通州:新机制催生一片经济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州:新机制催生一片经济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城市修补视角下的北京顺义中轴线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现状与矛盾 |
1.1.2 发展阶段与变革 |
1.1.3 发展困境与思辨 |
1.1.4 发展机遇与动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相关概念定义 |
1.4.1 “城市修补”相关定义 |
1.4.2 “城市更新”相关定义 |
1.4.3 城市设计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实践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精明增长理论 |
2.1.3 城市紧凑理论 |
2.1.4 城市针灸理论 |
2.1.5 有机更新理论 |
2.2 理论产生背景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城市修补理念产生背景 |
2.2.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2.3 相关实践案例研究 |
2.3.1 南昌上海路中轴线片区城市修补改造案例 |
2.3.2 山西省吕梁市永宁西路街道空间修补案例 |
2.3.3 重庆石板坡“嵌入式织补”策略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顺义中轴线基本概况及问题分析 |
3.1 北京顺义中轴线片区发展概况 |
3.1.1 区域位置及组团构成 |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1.3 规划定位及土地使用特征 |
3.1.4 顺义中轴线发展特征及功能定位 |
3.2 北京顺义中轴线要素评价 |
3.2.1 区位交通优势 |
3.2.2 历史与文化资源 |
3.2.3 产业的聚合化与复合性 |
3.2.4 发展趋势优势 |
3.3 北京顺义中轴线片区问题分析 |
3.3.1 用地结构与功能分析 |
3.3.2 道路交通及出行条件分析 |
3.3.3 公共空间分析 |
3.3.4 慢行系统分析 |
3.3.5 城市整体风貌特色分析 |
3.3.6 天际线及建筑群体空间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规划设计适用性方法研究 |
4.1 城市设计在城市修补中的适用性因素 |
4.1.1 城市设计与城市修补的关系 |
4.1.2 “媒介”与“先导”角色 |
4.1.3 视角维度更广,要素体系更复合的技术特征 |
4.1.4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
4.2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规划设计应用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渐进性原则 |
4.2.3 多维复合原则 |
4.2.4 特色延续原则 |
4.2.5 主体开放性原则 |
4.2.6 公共参与原则 |
4.3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的侧重点 |
4.4 城市设计在城市修补中起到的作用 |
4.4.1 促进催化反应 |
4.4.2 激发片区活力 |
4.4.3 加强城市意象 |
4.4.4 促进共建共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北京顺义中轴线实施策略 |
5.1 总体框架制定 |
5.1.1 策略分析 |
5.1.2 价值导向 |
5.1.3 操作路径 |
5.2 北京顺义中轴线整体式缝合修补策略 |
5.2.1 整体式织补缝合策略分析 |
5.2.2 拼贴城市功能 |
5.2.3 织补交通系统 |
5.2.4 修补公共空间系统 |
5.2.5 完善公共设施配置 |
5.2.6 修补整体城市风貌系统 |
5.3 北京顺义中轴线切入式催化修补策略 |
5.3.1 切入式催化修补策略分析 |
5.3.2 操作路径 |
5.3.3 寻找中轴线核心症结 |
5.3.4 塑造片区新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的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经济观察报》的受众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经济观察报》概述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经济观察报》的创刊背景及发展概述 |
一、《经济观察报》的创刊背景 |
二、《经济观察报》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经济观察报》的办报理念 |
一、“理性、建设性”的办报理念 |
二、“理性色彩”与“英雄色彩”的矛盾统一 |
第三节 《经济观察报》的版面安排及内容分析 |
一、《经济观察报》的版面安排 |
二、《经济观察报》的内容分析 |
第二章 《经济观察报》的受众定位现状 |
第一节 《经济观察报》受众画像 |
一、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以单位订购为主 |
二、男性用户居多,学历普遍较高 |
三、用户行业分布以金融保险为主,兴趣广泛 |
四、用户忠诚度高,广告传播效果好 |
第二节 受众偏好视域下的定位现状 |
一、受众追求财经事件的国际化视野解读 |
二、受众注重高端消费的商务广告市场 |
三、受众重视品牌活动的精英场景对话 |
四、受众青睐专家智库的权威内容生产 |
第三章 《经济观察报》受众定位的现存挑战 |
第一节 高端定位饱和与同质化竞争 |
一、高端定位饱和表现 |
二、同质化竞争后果 |
第二节 移动端受众简单搬运与设计困境 |
一、移动端受众规模的部分转场 |
二、设计困境增加受众选择可替代性 |
第三节 信息发布的权威暗示与传授盲从效应 |
一、精英话语主导新闻来源 |
二、权威暗示下的传受盲从风险 |
第四节 受众互动度缺失与畅言区哑言现象 |
第四章 《经济观察报》受众资源拓展战略 |
第一节 受众扩展与战略定位转型——转向综合服务平台 |
一、定制化付费与受众“社区化”聚合 |
二、金融交易平台及智能投顾打造全新服务模式 |
第二节 受众扩展与内容生产转型——注重互动与可视化表达 |
一、注重用户互动与聚合端入驻头条号打造 |
二、提升可视化表现形式比例 |
三、海外传播平台打造争夺全球财经话语权 |
第三节 受众扩展与触媒方式创新—财经新闻的临场化表达 |
一、财经直播打造媒体人格化表征 |
二、VR财经直播开启传受方式新尝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研究述评 |
一、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
二、基于产业布局的视角 |
三、基于机制构建与产业政策的视角 |
四、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
五、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产业协同理论 |
第一节 协同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亚当·斯密的协同思想 |
二、马克思的协同思想 |
三、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关于协同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协同思想 |
第二节 协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一、协同理论的基本要义 |
二、协同效应与协同机制 |
三、协同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产业协同 |
一、产业协同的内涵 |
二、产业协同的构成 |
三、产业协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产业协同分析体系 |
第一节 产业协同的动因 |
一、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
二、区域发展格局的均衡化 |
三、获取规模经济的最大化 |
第二节 产业协同机理 |
一、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二、产业协同的基本要求 |
三、产业协同的评价标准 |
第三节 产业协同的理论范式 |
一、产业协同结构 |
二、产业协同绩效 |
三、产业协同行为 |
四、产业协同种类 |
五、产业协同政策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一、产业协同模型的构建 |
二、产业协同的影响因素 |
三、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演进史 |
一、战略资源的再调整与再分配期(1949——1979) |
二、产业协同发展萌芽期(1979——1996) |
三、产业协同快速发展期(1996——2004) |
四、产业协同加速期(2004年——2014年) |
五、产业协同发展突破期(2014年——) |
六、结论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现状 |
一、协同形式的多样性 |
二、协作框架的广泛性 |
三、利益纠葛的复杂性 |
四、协同机制的集成性 |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检验 |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的检验 |
三、两大城市群产业协同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二、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三、京津冀与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一、强化并完善核心城市内城市区的服务功能 |
二、突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专业化 |
三、实现将城市——区域之间点效应与面效应的有机协同 |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分工不清晰 |
二、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 |
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性差异明显 |
第二节 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市场协同性的欠缺 |
二、综合实力悬殊 |
三、所有制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悬崖的存在 |
二、外向度的不同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与成因 |
一、行政主导的边界过于泛化,市场机制建设滞后 |
二、产权界定的不清晰 |
三、博弈地位的不对等 |
四、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 |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基本思路 |
一、注重发展理念的协同性 |
二、注重治理范式的整体性 |
三、注重产业载体的关键性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机制设计 |
一、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 |
二、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三、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路径 |
一、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基本内涵 |
二、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
三、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范式 |
四、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实践路径 |
五、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篇 |
致谢 |
(9)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白沟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1.3.2 特色小镇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 |
2.1 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2.2 城市意象理论 |
2.2.3 小城镇建设理论 |
2.3 特色小镇实践进展 |
2.3.1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
2.3.2 国外优秀特色小镇案例 |
2.3.3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特色小镇的类型特征、典型案例及存在问题 |
3.1 特色小镇的类型特征 |
3.1.1 数量分布特征 |
3.1.2 空间区位与环境特征 |
3.1.3 经济与功能类型特征 |
3.1.4 特色小镇风貌特征 |
3.1.5 旅游发展类型 |
3.2 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因 |
3.2.1 特色小镇之特色产业 |
3.2.2 特色小镇之特色风貌 |
3.2.3 特色小镇之特色旅游 |
3.3 国内典型特色小镇案例 |
3.3.1 历史文化小镇——陕西青木川镇 |
3.3.2 生态农业小镇——牡丹江渤海镇 |
3.3.3 传统产业小镇——浙江大唐镇 |
3.3.4 旅游发展小镇——江苏桠溪镇 |
3.4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特色小镇内涵解析 |
3.4.2 特色小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文化作为特色小镇发展的驱动力 |
4.1 特色小镇中文化的重要意义 |
4.2 文化对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作用 |
4.2.1 文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4.2.2 文化彰显城镇风貌 |
4.2.3 文化带动旅游发展 |
4.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驱动力 |
4.3.1 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内涵 |
4.3.2 文化驱动因素 |
4.3.3 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文化驱动力 |
4.4 彰显城镇风貌的文化驱动力 |
4.4.1 城镇风貌构成要素 |
4.4.2 城镇风貌中的文化要素 |
4.4.3 城镇风貌塑造中的文化驱动力 |
4.5 带动旅游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
4.5.1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
4.5.2 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 |
4.5.3 旅游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
4.6 本章小结 |
5 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编制 |
5.1 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思路 |
5.2 特色小镇的规划目标与原则 |
5.3 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编制重点 |
5.3.1 特色文化的挖掘 |
5.3.2 特色产业的发展 |
5.3.3 特色文化空间的塑造 |
5.3.4 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 |
5.3.5 特色文化景观环境的营造 |
5.4 文化视角下不同层面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 |
5.4.1 区域规划层面 |
5.4.2 总体规划层面 |
5.4.3 详细设计层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白沟特色小镇规划 |
6.1 白沟建设特色小镇的基础条件 |
6.1.1 白沟城镇的发展历程 |
6.1.2 白沟与周边小城镇产业发展 |
6.1.3 白沟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条件 |
6.2 白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
6.2.1 白沟城镇发展历史演变 |
6.2.2 白沟文化资源挖掘 |
6.3 白沟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彰显 |
6.3.1 区域规划层面 |
6.3.2 总体规划层面 |
6.3.3 详细设计层面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技术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教育 |
二、学校课堂教学形态正在发生着变革 |
三、个性与创新凸显为未来教学的目标 |
四、大数据有助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定制 |
五、技术的应用承担着教育价值和目标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缘起 |
二、问题变更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概念和理论基础 |
二、研究对象和观察单位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第一章 未来教室与课堂变革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未来教室的研究与启示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现状分析与研究启示 |
第二节 课堂变革综述 |
一、教室、课堂与课堂形态 |
二、课堂的五种形态 |
三、技术在课堂变革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的课堂变革 |
一、课堂变革动因的系统分析 |
二、课堂变革主体的冲突分析 |
三、教育要素的结构功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未来教室认知及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传媒眼中的未来教室 |
一、昂贵的教室 |
二、先进的教室 |
三、“落后”的教室 |
第二节 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未来教室 |
一、可触控双屏,整合黑板和投影 |
二、希望稳定、更加便捷、智能化 |
三、希望老师与时俱进、互动关爱 |
四、家长的建议 |
第三节 教师眼中的未来教室 |
一、数字环境,优势突出 |
二、常态化教学是个考验 |
三、学生的适应性不乐观 |
四、大班教学的现实困难 |
第四节 研发者眼中的未来教室 |
一、StarC电子双板系统 |
二、Clicker师生互动系统 |
三、远程交互式教学系统 |
四、基于StarC的资源平台 |
五、多样化布局的课桌椅 |
六、研发者期望的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未来教室教育功能发挥的演进过程 |
第一节 承担展示参观场所的功能 |
一、校际交流参观的亮点 |
二、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绩 |
第二节 承担做公开课场所的功能 |
一、录制一师一优课的教室 |
二、开设市级优质课的教室 |
三、开设校内公开课的教室 |
第三节 成为常态化教学场所的功能 |
一、未来教室“罢工”暴露其致命弱点 |
二、映射不同教师的课堂技术价值观 |
三、未来教室满足教师的需求很关键 |
第四节 未来教室应用过程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
一、教师专业成长遭遇瓶颈 |
二、成为未来教室种子教师 |
三、成为未来教室专家型教师 |
四、建立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显性正功能 |
一、优化知识传递和增强课堂互动 |
二、支持情境教学和自主探究学习 |
三、便利翻转课堂和小组协作学习 |
第二节 显性负功能 |
一、破坏课堂系统稳定性 |
二、导致课堂交互不通畅 |
第三节 隐性正功能 |
一、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
二、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发展 |
三、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
第四节 隐性负功能 |
一、削弱学生读写算能力的培养 |
二、导致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未来教室发挥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
第一节 未来教室的功能发挥依赖于行政发动 |
一、培养种子教师 |
二、培养专家型教师 |
三、培训部分学校全体教师 |
四、评价驱动未来教室应用 |
五、开办信息化教改实验班 |
第二节 未来教室的功能发挥有赖于系统模式重建 |
一、尚在适应环境之中 |
二、前期目标基本达成 |
三、能够整合传统教室 |
四、维持模式正在形成 |
第三节 未来教室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础条件 |
一、意识和态度 |
二、知识与技能 |
三、应用与创新 |
四、责任与义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通州:新机制催生一片经济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城市修补视角下的北京顺义中轴线规划设计研究[D]. 李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经济观察报》的受众定位研究[D]. 刘潇沛.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魏丽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以白沟镇为例[D]. 龚杰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10]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D]. 王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