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车升国[1](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薛剑[2](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认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付路平[3](2020)在《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文中认为小麦茎秆贮藏型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对产量贡献可达10%—50%,提高茎秆WSC含量(SWSCC)对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果聚糖是茎秆WSC的主要成分,其分解代谢对SWSCC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包含16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自然群体和包含174个家系的扬麦16/中麦895加倍单倍体(DH)群体分别进行两年两点田间试验,对花后10、20和30天SWSCC(分别命名为WSC10、WSC20和WSC30)和千粒重(TKW)进行测定。采用660K和90K SNP芯片鉴定自然群体基因型并构建高密度物理图谱,结合TASSEL软件混合线性模型(MLM)和FarmCPU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采用660K SNP芯片鉴定DH群体基因型并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连锁分析。同时,克隆果聚糖1-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并开发功能标记。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WSC10、WSC20和WSC30遗传力分别高达0.90、0.87和0.85,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其有效改良。WSC10、WSC20与TKW相关系数分别达0.63和0.59,可通过选择茎秆WSC10和WSC20有效提高TKW。2.GWAS鉴定到62个SWSCC关联位点,分布于除5D外的20条染色体上,覆盖36个WSC10、24个WSC20和19个WSC30位点,包含16个影响不同时期SWSCC的多效位点。其中,36个为新位点,13个为同时影响SWSCC和TKW的多效位点,另有12个与前人报道产量性状位点位置一致,这些位点为深入解析小麦SWSCC和产量性状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对5个重要SWSCC和TKW多效位点开发了KAS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育种。3.聚合多个SWSCC优异等位基因可有效提高SWSCC和TKW。过去70年,黄淮麦区品种SWSCC和TKW逐渐提高,品种所含SWSCC优异等位基因数量逐渐增多。多数SWSCC和TKW多效位点优异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提高,部分位点仍有较大应用空间。河南、山东等省份品种具有较高SWSCC和TKW,含较多SWSCC优异等位基因。4.在DH群体中定位到5个WSC10、2个WSC20和1个WSC30位点,其中6个位点的优异等位基因来自中麦895,3个位点与GWAS定位结果一致。位于2DL的WSC10和WSC20位点、位于1BS的WSC20和WSC30位点是影响不同时期SWSCC的多效位点。位于2DL、4DS、7BL和7DS的4个SWSCC位点同时影响TKW。位于4DS、7BS和7DS的WSC10位点分别与株高基因Rht-D1、春化基因Vrn-B3和Vrn-D3紧密连锁。5.克隆出6A染色体上1-FEH基因3种新单倍型,其编码2种氨基酸序列;针对第一外显子一个错义突变开发了KASP标记1-FEH-AM1,可有效用于WSC10分子育种。对多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6B和6D染色体上1-FEH基因测序,未发现多态性。本研究对小麦SWSCC进行了全基因组高分辨率遗传解析,发掘到13个影响SWSCC和TKW的多效位点,同时探究了黄淮麦区小麦SWSCC和TKW遗传进展及其遗传学基础,开发了6个可靠的SWSCC和TKW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开展SWSCC和产量性状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Besearch Group on "High, Stable and Low" of Wheat, Hyu Ch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onan[4](1976)在《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5年我省小麦生产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出现了一大批连年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先进地区和单位。这是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的结果。我省在700万亩丰产田中进行了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有关生产技术和经济效果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小麦“高稳低”的技术问题:1.降低成本的途径;2.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3.合理施肥;4.合理用水;5.看苗管理,促控结合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王学强[5](2007)在《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在当前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到了43%左右。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河南自古就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栽培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1/4。本论文以河南小麦生产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小麦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河南小麦竞争力及小麦经济及其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南小麦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本文对建国后到2007年59年的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小麦类型及分布和小麦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首次将河南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划分为8次,并将建国后河南小麦的生产发展划分为9个阶段4种情况,同时认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力是实现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首次以FAO的生态区域法为基础对河南小麦生产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平均为48.8%,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最高的市是焦作,其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为80.4%,最低的市是信阳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为26%,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前景巨大。3、论文分析了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即降水量有限且分布不均,耕地质量低下,集约化程度低是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据此提出以改良品种提高种群的内在生产力,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抑制农田水分损耗,因地制宜确立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栽培技术是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的关键技术途径;4、首次对河南各地市小麦生产潜力的开发设置了难度系数,小麦生产潜力随着开发难度系数的增加,开发的难度变大。难度系数在2以下的,由于水分能有效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较易开发,其小麦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47.4%,约为240万hm2;难度系数大于2的,由于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正常需求,较难开发,这部分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52.6%,为266万hm2。5、对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品质及市场前景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在全国小麦主产省中位列中间,与美国相比河南小麦生产成本较低,收益较高;营养品质和一些加工品质的主要指标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不低于美国等主要产麦国家,但加工品质的面团特性较差;优质小麦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6、对河南小麦经济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品种多、乱、杂;小麦经营效率不高,收益低;优质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小麦生产科技含量较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产业化链各环节不衔接;小麦资源有效利用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小麦商品档次低,出口市场狭窄等。针对小麦经济前景看好而开发不力的现状及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论文提出了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发展规模效益;加快小麦加工基地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特色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搞活小麦生产流通;大力扶持小麦储备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加大对小麦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7、论文构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提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小麦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并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是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及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蒋慕东[7](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刘兆辉,吴小宾,谭德水,李彦,江丽华[8](2018)在《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过量施肥、氮肥利用率低和农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讨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环境效应的影响,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简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系统分析了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三大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针对一次性施肥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一次性施肥是一种生产轻便、节本增效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模式。当前农业生产中,通过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氮肥减量施用技术以及化学调控技术均可以实现三大粮食作物的一次性施肥。与农民传统施肥方式相比,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可以显着提高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1%—31.7%、6.2%—86.6%;显着减少农田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分别减少18.1%—81.3%、22.4%—73.4%、0—53.0%和0—43.2%。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可在减少20%—37%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维持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不降低,提高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2.3%—20.4%,以及降低氮素的损失。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使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5%—20.1%、5.0%—78.3%,使氧化亚氮排放显着降低22.1%—51.0%;添加脲酶抑制剂显着提高三大粮食作物产量5.8%—22.8%,显着提高玉米、小麦氮肥利用率25.4%—40.7%,同时显着降低三大作物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46.1%—51.2%、11.9%—45.2%。在全国主要粮食主产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技术既实现了作物稳产高产、氮肥高效和氮损失减少,又节省了农业劳动力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因而,一次性施肥技术协同实现了作物高产、养分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解决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是适宜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
苏荟[9](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陈品[10](2013)在《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我国稻作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以直播和移栽为主要类别划分依据的多样化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低产稻作方式可较高产稻作方式减产约1/10~1/4。而在国内水稻生产的波动性和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的双重危机下,高产、稳产的稻作方式对于水稻生产发展及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精耕细作农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高产稻作方式——手栽稻,逐步退出主体稻作方式地位,而省工但产量潜力低的直播稻“不推自广”,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全国水稻优势产区,江苏省直播稻面积曾一度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1/3,给水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相对于直播稻的“不推自广”,政府部门着力推广的具有省工、高产特性的机插稻在某些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推而不广”的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推广学等学科的研究非常缺乏。为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择手栽、直播、抛秧、机插等4种主要的稻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不同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作方式扩散的机制,为政府科学推广稻作方式、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第一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第三章首先对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不同稻作方式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发生机制和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作方式的发展一方面与人口压力、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与稻作技术的变革、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轻简稻作方式的发展有关;此外,稻作方式的发展还与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户的水稻生产目标密切相关。第四章首先运用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理论对江苏省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3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江苏省全局以及市域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抛秧稻和手栽稻符合倒“S”型曲线扩散特征,直播稻的扩散不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经分解分析将其分为“S”型和倒“S”曲线扩散两个阶段。2000-2015年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扩散总体上分为直播稻替代手栽稻扩散(2000-2008)和机插稻替代直播稻扩散(2008-2015)两个阶段。预计2015年江苏省直播稻的种植比例将递减至9.71%,机插稻的扩散比例将逐渐趋向于60%,手栽稻的比例将下降至22.25%,抛秧稻比例将维持在8%左右。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空间集聚现象不断加强,直播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则不断减弱,抛秧稻和手栽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手栽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减弱。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扩散中心区”由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转移,抛秧稻“扩散中心区”中的苏北市域增加,直播稻的“扩散中心区”主要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低速扩散区”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仍然为手栽稻的“扩散中心区”。第五章以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为案例,在对其水稻生产概况和稻作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机插稻的扩散机制及阻力因素。结果表明:尚湖镇稻作方式在经历了手栽稻、抛秧稻和直播稻后最终走上了机插稻的道路。机插稻的发展与尚湖镇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与行政干预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推动机插稻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度的补贴政策,降低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价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机插稻的扩散提供动力。政府投入、示范区建设、农业培训、现场会、能人示范相结合的综合推广模式,大户经营、规模化经营、农场式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农机推广部门、农业服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型模式构成了尚湖镇机插稻的扩散模式。市场的拉力、政府的推动力以及交互作用力是机插稻扩散的主要动力机制。机插稻相对优势不明显、栽插质量不稳定以及秸秆还田不到位等对机插稻的扩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局部供求矛盾、超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零碎化则制约了机插稻的扩散;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成熟度低、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以及年轻机手的缺乏是尚湖镇机插稻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户对稻作方式感知成本的错位、技术转换中的心理成本以及农户对技术的路径依赖影响了其对机插稻的采用。第六章主要基于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户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视角,研究了相关利益群体对不同稻作方式的生产特征、发展方向及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农户关心的是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效,认为“省时省工”、“综合效益高”、“投入少、成本低”等稻作方式自身特征是影响他们采用的最主要的方面;农技员更为关注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产特征,认为机插稻的发展更有前景,而“农民认知不足”是制约稻作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专家学者则提出了粮食安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多种视角的发展路径。在严格试验条件下,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的产量依次降低,但实际生产中受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到位程度的影响,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表现与主观期望出现了差异。在稻作方式推广中,必须关注乃至努力消除这种差异。第七章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农户调查,从农户自身特征、外部环境特征以及技术自身特征三方面,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对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采用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稻作方式。稻作方式是否省工对农户采用稻作方式有显着影响,稻作方式越省工农户对其采用的可能性越大。农户的年龄和兼业性、稻作方式的生产性投入和单产水平对农户采用直播稻有显着影响,与手栽稻相比,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直播稻采用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性投入少是农户采用直播稻的重要原因;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农户对直播稻的采用行为。农户的兼业性、水稻种植面积及稻作方式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机插稻产生了显着影响,兼业性越强、水稻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对机插稻采用的可能性大,而稻作方式信息的方便有效的获取是影响农户采用机插稻的重要原因。农户的年龄及兼业性对其采用抛秧稻有显着影响,农户的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对抛秧稻的采用行为越明显。第八章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以及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建议,从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弥合相关利益方认知差异、促进利益协调一致的对策,并结合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展提出了促进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二、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3)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组成与分类 |
1.1.1 碳水化合物组成 |
1.1.2 果聚糖结构与分类 |
1.2 植物果聚糖代谢 |
1.2.1 合成代谢 |
1.2.2 降解代谢 |
1.3 小麦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与遗传研究 |
1.3.1 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 |
1.3.2 茎秆WSC贮积调控遗传研究 |
1.3.3 果聚糖代谢关键酶基因 |
1.4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发掘 |
1.4.1 分子标记 |
1.4.2 连锁分析 |
1.4.3 关联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茎秆WSC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
2.1.2 表型测定 |
2.1.3 表型数据分析 |
2.1.4 基因型测定与图谱构建 |
2.1.5 亲缘关系与群体结构 |
2.1.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8 MLM与 Farm CPU关联分析结果比较 |
2.1.9 候选基因分析 |
2.1.10 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2.1.11 KASP标记开发 |
2.2 结果分析 |
2.2.1 表型数据分析 |
2.2.2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 |
2.2.3 茎秆WSC含量GWAS |
2.2.4 茎秆WSC含量候选基因分析 |
2.2.5 茎秆WSC含量与千粒重多效位点 |
2.2.6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2.2.7 茎秆WSC含量及千粒重遗传进展与区域差异 |
2.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
2.3 讨论 |
2.3.1 高密度图谱在茎秆WSC含量GWAS中的优势 |
2.3.2 MLM与 Farm CPU模型GWAS结果比较 |
2.3.3 WSC含量QTL分析 |
2.3.4 茎秆WSC与产量的关系 |
2.3.5 候选基因分析 |
2.3.6 茎秆WSC含量动态变化遗传分析 |
2.3.7 聚合WSC含量优异基因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 DH群体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
3.1.2 表型鉴定 |
3.1.3 表型数据分析 |
3.1.4 基因型分析 |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6 QTL定位 |
3.2 结果分析 |
3.2.1 表型数据分析 |
3.2.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3 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
3.2.4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3.2.5 千粒重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DH群体与自然群体茎秆WSC含量QTL比较 |
3.3.2 不同时期茎秆WSC含量多效QTL |
3.3.3 茎秆WSC含量和TKW、生育期多效QTL |
3.3.4 Rht-D 1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
3.3.5 1RS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
第四章 小麦果聚糖水解酶基因1-FEH克隆与功能标记发掘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1-FEH基因克隆 |
4.1.3 基因多态性分析与功能标记发掘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1-FEH基因克隆引物设计 |
4.2.2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
4.2.3 1-FEH基因功能标记开发与验证 |
4.3 讨论 |
4.3.1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
4.3.2 1-FEH基因功能标记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麦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
1.2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
1.2.1 世界小麦生产情况 |
1.2.2 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及途径 |
1.2.3 世界小麦消费、贸易状况 |
1.3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
1.3.1 中国小麦区域分布 |
1.3.2 中国优质小麦优势区域布局 |
1.3.3 建国后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
1.3.4 小麦主产省现状 |
1.3.5 中国小麦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第二章 作物生产潜力及比较优势相关研究综述 |
2.1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概况 |
2.1.1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2.1.2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
2.2 比较优势研究概况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小麦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确定及概算模式 |
3.3.2 作物比较优势概算模式 |
第四章 河南小麦生产概况 |
4.1 河南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基地 |
4.2 建国以来河南小麦的发展状况 |
4.3 现阶段河南小麦生产情况 |
4.4 河南省各地市小麦生产格局与变化 |
4.5 河南小麦生产特点 |
4.5.1 小麦品种由两元垄断向多元化发展 |
4.5.2 小麦品质由中筋向强、中、弱筋三向发展,小麦育种目标由高产稳产向高产、优 质、多抗性发展 |
4.5.3 小麦品种利用中,弱春性品种上升,半冬性品种下降 |
4.5.4 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
4.5.5 品种、品质结构逐步优化 |
4.5.6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
4.5.7 高产典型不断涌现 |
4.5.8 加工转化能力明显提高 |
4.6 河南小麦类型区的划分及分布 |
4.6.1 河南小麦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分布 |
4.6.2 河南小麦品质生态类型区 |
4.7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态势 |
第五章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研究 |
5.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5.1.1 河南省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
5.1.2 农业气候总特点 |
5.1.3 农业资源分布 |
5.2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系统分析 |
5.2.1 河南小麦光温生产潜力 |
5.2.2 河南小麦气候生产潜力 |
5.3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及评价 |
5.4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途径 |
5.4.1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必要性 |
5.4.2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增进的限制因素 |
5.4.3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技术途径 |
第六章 河南小麦比较优势、竞争力分析及小麦经济研究 |
6.1 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 |
6.2 河南小麦竞争力分析 |
6.2.1 河南小麦的生产成本分析 |
6.2.2 河南小麦品质分析 |
6.2.3 河南省小麦市场前景分析 |
6.2.4 提高河南小麦比较优势及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
6.3 河南小麦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6.3.1 河南小麦经济发展现状 |
6.3.2 发展河南小麦经济存在的问题 |
6.3.3 河南小麦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
第七章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对策 |
7.1 河南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是核心 |
7.2.2 应用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是关键 |
7.2.3 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是保证 |
7.2.4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其它必要辅助技术 |
7.3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小麦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小麦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小麦生产的良性循环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进行了评价 |
8.1.2 对河南小麦生产潜力进行了概算并提出了开发的技术途径 |
8.1.3 对河南小麦的竞争力及小麦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 |
8.1.4 提出了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次性施肥技术的概念 |
2 一次性施肥技术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
2.1 一次性施肥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 |
2.2 一次性施肥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
2.3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
3 结论 |
4 展望 |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
6.3.3 结论和启示 |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10)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稻作方式的发展密切相关 |
1.1.2 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给水稻安全、稳定生产带来了隐患 |
1.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1.1.4 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是解决稻作方式发展问题的需要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假说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稻作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稻作方式的种类划分 |
2.1.2 不同稻作方式的生理生态特性 |
2.1.3 不同稻作方式的技术属性 |
2.2 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内容 |
2.2.2 技术扩散研究方法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 |
2.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3.1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 |
2.3.2 农户行为的研究方法 |
2.3.3 农户稻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技术扩散理论 |
2.4.2 农户行为理论 |
2.4.3 效用最大化理论 |
2.4.4 集体行为理论 |
2.4.5 感知价值驱动理论 |
2.4.6 技术相对优势理论 |
2.4.7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作方式的发展与扩散机制 |
3.1 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 |
3.1.1 手栽稻 |
3.1.2 直播稻 |
3.1.3 机插稻 |
3.1.4 抛秧稻 |
3.2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3.2.1 手栽稻的发生机制 |
3.2.2 直播稻的发生机制 |
3.2.3 机插稻的发生机制 |
3.2.4 抛秧稻的发生机制 |
3.3 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3.3.1 稻作方式的宏观扩散机制 |
3.3.2 稻作方式的微观扩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空扩散特征研究 |
4.1 江苏省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4.1.1 直播稻 |
4.1.2 机插稻 |
4.1.3 手栽稻 |
4.1.4 抛秧稻 |
4.2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思路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作方式扩散的案例分析 |
5.1 调查基本情况 |
5.2 尚湖镇水稻生产及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2.1 尚湖镇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 |
5.2.2 尚湖镇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
5.2.3 尚湖镇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3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生与演化 |
5.4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 |
5.4.1 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 |
5.4.2 机插稻的扩散模式 |
5.5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5.5.1 稻作方式扩散的动力机制 |
5.5.2 稻作方式扩散的阻力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相关利益方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研究方法 |
6.2 数据、资料来源与调查内容 |
6.2.1 样本收集与数据来源 |
6.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6.3 基于农户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3.1 农户稻作方式的认知基础 |
6.3.2 农户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3.3 农户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农技推广人员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4.1 农技推广人员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4.2 农技推广人员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5 基于专家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5.1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发展 |
6.5.2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生产特性 |
6.5.3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6 基于政府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 |
6.6.1 发展、稳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
6.6.2 政府认知的“挂钟”与农民认知的“棘轮” |
6.6.3 稻作方式发展的政府认知与行为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7.1.1 分析框架 |
7.1.2 数据来源 |
7.2 变量选择及赋值 |
7.2.1 因变量的选择 |
7.2.2 自变量的选择 |
7.3 模型设定 |
7.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1 样本基本情况 |
7.4.2 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
7.5 农户采用直播稻技术的回归结果分析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8.1.2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8.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8.1.4 相关利益方关于稻作方式的认知差异 |
8.1.5 影响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因素 |
8.2 政策建议 |
8.2.1 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 |
8.2.2 弥合各方认知差异,协调利益一致,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 |
8.2.3 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4 尚湖镇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技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稻作方式发展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2]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3]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D]. 付路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关于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J]. Besearch Group on "High, Stable and Low" of Wheat, Hyu Ch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on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6(01)
- [5]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王学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J]. 刘兆辉,吴小宾,谭德水,李彦,江丽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0)
-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10]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D]. 陈品. 扬州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