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肝虚证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鹏[1](2021)在《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在排除过量饮酒、使用药物和慢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后,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蓄积超过5%的一种疾病[1]。NAFLD的病理演变过程复杂,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由NASH发展而来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NASH被认为是可以威胁NAFLD患者生命的转折点[2]。目前,亚洲NAFLD患病率约为27.37%,
缪文茹[2](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林月宏[3](2021)在《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挖掘康良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康良石教授(以下简称: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病历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康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的是1995年至2005年期间就诊于康老门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门诊病案,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病案100例,共计389诊次。经医案处方校准后,输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分析系统进行医案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频数统计法对基本情况、四诊信息、用药频率、药物功效等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法、聚类分析法及复杂网络对药对、常用药物组合及核心处方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医案中,症状、体征频次排名前十位的是乏力、胁胀、胁痛、纳呆、寐差、口干、腹胀、酸痛、口苦、胸闷;药物功效分类排名靠前的是消食、行气、利湿、清热、活血;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是焦山楂、郁金、栀子根、甘草、荷叶、玉米须、决明子、醋鳖甲、白芍、丹参;药物四气统计中微寒、平性及寒性药物居多;药物五味统计中以甘味、苦味、辛味药物为主;核心药物用量跨度较大;运用关联规则法进行分析,设置置信度≥0.46,且支持度≥0.40,剔除前后项重复组合,共得到强关联药物组合14组,经过分析得出焦山楂、郁金、栀子根、甘草为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用药物组合;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前50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距离类型选择“绝对值距离”,聚类方法采用“最短距离法”,将所有药物分为九类:第一类:焦山楂、郁金、栀子根、甘草;第二类:荷叶(莲叶);第三类:白芍;第四类:玉米须;第五类:地耳草(七寸金);第六类:丹参;第七类:醋鳖甲;第八类:决明子、金线莲;第九类:藿山石斛;运用复杂网络法进行分析,得出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核心处方为:焦山楂、郁金、栀子根、甘草、荷叶、白芍、丹参。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医案的挖掘、分析,得出康老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部分经验:1、康老认为“食郁、气郁与湿热”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基本病机,治以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佐以健脾益气、调和气血是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思路。2、康老在基本病机的框架下,以焦山楂、郁金、栀子根、甘草核心药物,巧用性味,精于组方,胁痛腹痛甚者佐以延胡索、徐长卿等药以活血化瘀,泄泻者佐以凤凰衣、菜豆壳等以宽肠理气,临证配伍精简适当。3、在用药上方面,多选用具有闽南特色的本地药材,价廉易得,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探索出兼具“闽南用药特色”及“康老特色”的治肝方药、理论方法。
杨妮[4](2021)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且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000万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CHB相关的肝硬化、肝癌人数约30万[1]。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组织学损伤,延缓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CHB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其次是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及西药,但在改善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显着作用。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及干扰素(IFN)两大类。推荐的一线NAs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主要在于减肥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尚无推荐的保肝降酶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CHB患者合并NAFLD,两种损害因素叠加,可使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慢性肝病的“三部曲”,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CHB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盛国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七五”期间,我院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的研究”,联合全国多家组织单位采用中药方剂治疗CHB,发现解毒为CHB治疗的关键,由此提出CHB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致病。“八五”期间,我们由解毒入手,研究叶下珠制剂抗HBV的疗效,验证了清热解毒法在治疗CHB中的作用。CHB病势迁延难愈,与中医“痰”的病例特点类似。CHB日久难愈,毒痰互结,导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由此,“九五期间”,盛国光教授团队提出CHB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确立“解毒、化痰、消瘀”的治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海珠益肝胶囊,并应用于临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脾论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在当代治疗CHB也具有指导意义。盛国光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乏力为CHB患者最常见症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便溏等消化道症状,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枸杞子等扶正益气之品时,对于CHB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改善疗效较好。据此,“十五期间”,盛国光教授进一步提出CHB“毒、痰、瘀、虚”的病机特点,从健脾入手,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太子参、枸杞子二味药材,形成了海珠益肝加味方。前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多途径改善肝功能,对提高CHB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效果。中医认为,CHB合并NAFLD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气虚、气滞、痰浊、水湿、瘀血等为主要病理因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常伴有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等症状,由此提出脾虚痰湿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临床治疗通过健脾化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目的:本研究通过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CHB合并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诊断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常规护肝治疗以及海珠益肝加味方水煎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用药。两组接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CAP值、HBV DNA定量、乙肝全套定量、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AL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均可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联用中药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佳。2.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血清TG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优势。3.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CA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C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均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CAP水平有正向作用,但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相比,对改善CAP并无明显优势。4.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比较:血清HBV DNA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与联用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联用中药对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无明显优势。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明显正向作用。6.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用中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有显着优势。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能够改善脾虚湿阻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及CAP水平,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对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影响。
黄露[5](2021)在《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围绕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代谢相关指标分析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是否对代谢系统有影响,为NAFLD肝纤维化进展继发代谢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经B超确诊的NAFLD患者共327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中医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舌脉)、BMI、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资料。同时行FibroTouch检测患者LSM值及FAP值(脂肪衰减参数),分析LSM值与年龄、性别、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将纳入的327例研究对象采用双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代谢因素指标与LSM值的相关性;分别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无肝纤维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统计NAFLD患者5种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相关性;并对代谢疾病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国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发现CHOL、TG、HDL、GLU、BMI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CHOL、GLU与LSM值呈正相关(r>0);HDL、TG与LSM值呈负相关(r<0)。2、根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在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中,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分别为1.136、1.531;在轻微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中,TG、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为1.257、2.23、1.189;BMI、GLU与LSM值有显着相关性。3、327例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肝郁脾虚证(36.09%),痰湿困脾证(29.05%),湿热中阻证(17.43%%),气滞血瘀证(11.62%),脾肾阳虚证(5.81%)。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均以肝郁脾虚证患者为主。4、根据NAFLD不同中医证型分为5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组、痰湿困脾证组、湿热中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脾肾阳虚证组,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F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327例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择代谢系统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为主,以频率>10%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最常见的中医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结论:1、BMI、GLU与NAFLD的LSM值关系密切,NAFLD肝纤维化进展对BMI、GLU有一定影响;控制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对于改善机体肥胖、糖类代谢异常有积极的意义。2、NAFLD不同中医证型间的LSM值存在差异,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LSM值可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3、NAFLD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其次依次为痰湿困脾证、湿热中阻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NAFLD患者最常见的代谢相关临床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
覃映霖[6](2021)在《疏肝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疏肝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NASH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5例)、B组(35例)和C组(35例)。三组病人于受试期间均予戒烟酒、控制饮食,进行适量运动等基础治疗,A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疏肝降脂颗粒口服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逍遥丸口服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2周。三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1、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5、肝脏B超疗效及CAP值;6、肝/脾CT比值;7、中医证候积分;8、临床综合疗效;9、安全性评价。收集整理数据,运用统计学加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结果:1.在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肝功能(ALT、AST)及血脂(TC、TG)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肝功能(ALT、AST)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肝功能(ALT、AST)比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组的血脂指标(TC、TG)比B组、C组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血脂指标(TC、TG)与C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B组、C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比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B组、C组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改善肝脏B超疗效方面:治疗后A组的肝脏B超疗效(79.41%)高于B组(57.58%)、C组(60.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肝脏B超疗效(57.58%)与C组(60.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改善CAP值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CAP值比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CAP值比B组、C组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AP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改善肝/脾CT比值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肝/脾CT比值比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肝/脾CT比值均高于B组、C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肝/脾CT比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改善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85.29%)高于B组(67.67%)、C组(63.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总有效率(67.67%)与C组的总有效率(63.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1.在给予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等基础治疗下,疏肝降脂颗粒在改善NASH患者血脂指标、CAP值、肝/脾CT比值和提高肝脏B超疗效及临床综合疗效方面优于水飞蓟宾胶囊和逍遥丸,且安全性良好;2.在改善肝功能方面,疏肝降脂颗粒与水飞蓟宾胶囊疗效相当,但优于逍遥丸;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疏肝降脂颗粒与逍遥丸疗效相当,但优于水飞蓟宾胶囊;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疏肝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提高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推测其治疗NASH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覃秀容[7](2021)在《大黄煎剂对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大黄煎剂对H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大黄煎剂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HE)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和认知功能(MMSE、HDS-R评分)的影响,探讨大黄煎剂治疗HE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将64例符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编码,根据Stata SE15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入治疗组(大黄煎剂组)和对照组(乳果糖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予大黄煎剂(大黄30g乌梅30g)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乳果糖保留灌肠。疗程为7天。比较、分析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E分级情况、肝功能(TBIL、ALT、ALB)、血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MMSE、HDS-R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1)本研究纳入64例患者,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其中对照组剔除1例(因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脱落1例(自动出院);治疗组脱落2例(自动出院),剔除、脱落病例因数据不全,故未纳入最终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终完成研究、并纳入试验数据统计分析者共60例。(2)基础资料的差异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HE分级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均衡可比性。(3)HE分级情况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E分级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HE分级改善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E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HE患者苏醒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苏醒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功能(TBIL、ALT、ALB)、血氨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氨均较治疗前下降,TBIL、ALT指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血氨水平下降幅度更大,TBIL、ALT好转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ALB比较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HE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同期对照组更明显,P<0.05。(7)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比较: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8)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6下降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认知功能(MMSE、HDS-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MMSE、HDS-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MMSE、HDS-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2)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优于乳果糖保留灌肠,可能与结肠粘膜吸收后发挥降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作用相关。
黄正慧[8](2021)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自身免疫反应主要针对肝细胞,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和AIH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进入症状期及失代偿期就意味着生存期下降,如不经规范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为国际公认的治疗PBC的药物,但对于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于PBC患者常见的乏力、瘙痒等症状,尚无疗效获得公认的西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仅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但一部分患者或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在药物减量、停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该治疗方案尚不能解决全部临床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传承了名老中医经验,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治疗PBC和AIH的经验。本课题通过收集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治疗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辨证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中医医院His系统中筛选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医师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AIH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出生日期、地区、诊断、证型、病史、中药处方等资料,统计各证型频次、合并症情况等。分析性别、年龄等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原始中医证型进行规范,获得规范后证型,统计规范后证型证型频次,探索分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规范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所有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原始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计数据库中各中药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纳入方剂的组方用药。结果:(1)纳入305例PBC患者,其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40.0%)、肝郁脾虚证(32.1%)、肝胆湿热证(14.8%)、脾虚湿盛证(10.5%)、痰湿证(7.5%)、肝肾阴虚证(5.2%)(X2=1972.936,P<0.001)。提取治疗中药方剂249首,共计中药298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麸炒白术、白芍、茵陈、黄芩、赤芍、茯苓、当归、丹参、郁金。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4.2%)、温(20.8%)、寒(19.2%)、平(19.1%)等,其五味以甘(48.2%)、苦(48.0%)、辛(34.8%)为主,主要归肝(50.8%)、脾(50.2%)、肺(39.9%)、胃(33.7%)、心(25.1%)、肾(23.6%)等经。关联分析显示化橘红-苦杏仁、黄芪-茯苓皮、黄芪-豨莶草、黄芪-大腹皮、化橘红-拳参、苦杏仁-化橘红-茵陈、黄芪-化橘红-茵陈、化橘红-苦杏仁-茵陈、化橘红-苦杏仁-黄芪、化橘红-苦杏仁-黄芩、化橘红-苦杏仁-麸炒白术、黄芪-化橘红-麸炒白术等为治疗PBC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PBC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化橘红、苦杏仁、生地黄、鳖甲胶、黄芪、茯苓皮、当归、白芍;②泽兰、白茅根、茵陈、赤芍、牡丹皮、黄芩;③郁金、金钱草、麸炒白术、茯苓、党参、砂仁、陈皮、丹参、炒酸枣仁。(2)纳入88例AIH患者,其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36.4%)、气虚血瘀证(31.8%)、肝胆湿热证(15.9%)、气滞血瘀证(13.6%)、肝肾阴虚证(8.0%)、脾虚湿盛证(6.8%)、痰浊阻滞证(5.7%)(X2=306.258,P<0.001)。提取治疗AIH的中药方剂67首,共计中药211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茵陈、赤芍、白芍、黄芩、麸炒白术、黄芪、白茅根、茯苓、丹参、金钱草。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5.0%)、寒(22.7%)、温(18.3%)、平(15.8%)等,其五味以苦(48.9%)、甘(47.8%)、辛(34.2%)为主,主要归肝(52.3%)、脾(48.9%)、肺(38.5%)、胃(37.4%)、心(25.4%)、肾(21.7%)等经。关联分析显示茵陈-赤芍、茵陈-牡丹皮、茵陈-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茵陈-白茅根、茵陈-麸炒白术-赤芍、麸炒白术-黄芩-茵陈、赤芍-黄芩-茵陈等为治疗AIH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AIH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茵陈、赤芍、黄芩、牡丹皮、白茅根、金钱草、薏苡仁、广藿香、垂盆草、泽兰、焦三仙、小蓟、泽泻;②白芍、黄芪、丹参、当归、桃仁、化橘红、麦冬、葛根、蒲公英、百合、生地黄炭、生地黄;③麸炒白术、茯苓、香附、陈皮、郁金、党参。结论:PBC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主要证型有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痰湿证、肝肾阴虚证。AIH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痰浊阻滞证。PBC与AIH的主要病机均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虚、气滞致痰湿、瘀血内生,日久肝肾阴血耗伤,肝失所养。二者主要治法均为健脾益气、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理气化痰等,治疗注重顾护脾胃与阴血、活血化痰。
王晓丽[9](2020)在《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纳入患者3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饮食指导,配合适当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予对照组服用水飞蓟宾胶囊,每日3次,每次105mg,饭后口服,予观察组患者服用柴陷汤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袋,饭后开水冲服。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空腹血糖(FPG)、肝脏彩超、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值)、CT肝/脾比值、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患者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BMI指数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GGT)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GG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比较两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TG)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6、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7、对患者治疗前后CAP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P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脂肪肝严重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对患者治疗前后CT肝/脾比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T肝/脾比值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确切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肝脏B超、CAP值等指标,减轻肝脏炎症。经过对比分析,除了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其余观察指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经过临床研究分析,初步提炼柴陷汤方证如下:胸胁胀满痞闷;身重纳呆,咯吐痰涎,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张昔伟[10](2020)在《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一般情况、肝脏病理学形态、肝功、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将40只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初步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疏肝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模型组10只外,其余每组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造模。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8周。待确认造模成功后,喂养高脂饲料的大鼠重新随机分组。所有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空白组按1ml/100g鼠重灌服去离子水,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分别给予健脾疏肝方颗粒剂及易善复混悬液灌胃。本实验等效剂量设为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给药量:15.05g/kg),高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3倍浓度给药,低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1/3浓度给药,易善复组给药量:137.3mg/kg(实验用药剂量是根据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计算而得),持续干预4周,每日1次,期间自由饮水饮食,观察动物精神状态、毛发、大便及饮水摄食等行为情况,体质量每周称量1次。实验进行到12周末,给予各组大鼠灌胃后禁食24小时,称重后以10%水合氯醛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体重每100g,用水合氯醛0.3ml)。麻醉起效后,迅速采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将血液样品于室温放置2小时后离心(4℃,3000r/min,10min),然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做好日期标记待检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脂联素(ADPN)的水平并根据FINS与FPG数值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明确各组对肝脏酶学、血脂等指标的影响。取血后迅速摘取肝脏,观察形态并称取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肝湿重/总重量×100%);然后从肝脏右叶组织取大小约0.5cm×0.5cm×0.5cm,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标本,并标好日期,放入冰箱等待检测,后以肝组织匀浆取上清液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研究结果①一般情况及肝脏病理学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枯黄且色泽黯淡,喜团聚蜷卧,大便干稀不调且气味臭秽,NAS病理评分及肝脏指数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毛色、饮食、行为以及排泄物等方面无明显异常,个别大鼠可见稀软便;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着降低;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模型组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评分,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小叶内炎症。②肝脏酶学: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ALT、AST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ALT、AST水平,低剂量对肝脏酶学水平无显着影响。③血脂: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显着升高,HDL无明显降低;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TG水平,健脾疏肝方低、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TC水平,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HDL水平;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LDL水平。④氧化及抗氧化:模型组较空白组肝组织SOD、CAT水平显着降低,MDA水平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SOD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CAT水平;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MDA水平。⑤胰岛素抵抗:模型组较正常组FINS、FPG、HOMA-IR水平显着升高,ADPN显着降低;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FINS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FPG水平;各干预组均能显着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ADPN水平。研究结论健脾疏肝方能有效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状态,有效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大鼠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大鼠肝脏酶学水平,从而减轻大鼠肝细胞损伤。
二、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肝虚证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肝虚证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XR和胆汁酸代谢 |
2 FXR和脂质代谢 |
3 靶向肠道和肝脏肝FXR通路药物 |
(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
1.1 NAFLD病因 |
1.2 NAFLD发病机制 |
1.3 NAFLD的诊断 |
1.4 NAFLD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
3.1 中医体质学说 |
3.2 NAFLD体质类型 |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病例收集 |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
2.2 性别分布 |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
2.4 学历分布 |
3. 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
4.2 调查方法 |
4.3 中医体质判定 |
4.4 BMI的测定 |
4.5 血压的测定 |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
4.7 脱落病例处理 |
4.8 整理资料 |
4.9 统计分析 |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
6. 讨论 |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疗程 |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判定标准 |
3.7 整理资料 |
3.8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基线分析 |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6. 讨论 |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
6.3 现代药理研究 |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4.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挖掘康良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方法 |
1 数据挖掘简介及其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运用 |
1.1 数据挖掘的应用背景 |
1.2 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 |
1.3 大数据挖掘平台 |
数据准备与挖掘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纳入病例的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处方校准 |
2.2 处方完善 |
2.3 数据处理 |
2.4 方法 |
数据分析结果 |
1 基本情况 |
1.1 性别 |
1.2 年龄 |
2 四诊信息统计 |
2.1 症状统计 |
2.2 舌脉统计 |
3 药物频数统计 |
4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5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
6 运用关联规则法分析的中药组合 |
7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8 基于复杂网络的核心处方分析 |
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四诊信息分析 |
2.1 临床表现分析 |
2.2 舌、脉分析 |
3 药物分析 |
3.1 药物性味分析 |
3.2 药物归经分析 |
3.3 药物功效分析 |
3.4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
3.5 聚类结果分析 |
3.6 基于复杂网络的核心药物组成分析 |
4 康良石教授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机演变的认识 |
5 总结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
2 慢性肝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探讨 |
2.1 《内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2 《难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3 《金匮要略》关于肝脾的论述 |
2.4 现代医学对肝脾关系的认识 |
3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从脾论治慢乙肝的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中医证候积分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 |
3.5 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 |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7 两组疗效比较 |
3.8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
4.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
4.3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方分析 |
4.4 肝功能(ALT、AST、TG)改变分析 |
4.5 CAP值水平改变分析 |
4.6 抗病毒疗效分析 |
4.7 中医症状积分改变的分析 |
4.8 总体疗效分析 |
4.9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NAFLD西医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 NAFLD中医辨证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获取 |
2.2 血清学指标测定 |
2.3 FibroTouch检测 |
2.4 研究对象分组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FibroTouch检测结果 |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 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三组代谢因素指标差异性比较 |
3.3 代谢指标与LSM值的相关性分析 |
4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LSM值影响因素分析 |
4.1 无肝纤维化与肝纤维化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4.2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
4.3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与LSM值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
5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5.2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差异性比较 |
5.3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与LSM值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
6 NAFLD中医证型研究 |
6.1 327 例NFALD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6.2 三组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6.3 NAFLD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关系 |
7 代谢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BMI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
1.2 血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
1.3 性别、年龄、肝肾功能、血脂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
1.4 NAFLD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1.5 NAFLD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关系 |
1.6 代谢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2 讨论 |
2.1 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2.2 NAFLD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2.4 NAFLD与 MS的关系 |
2.5 现代医学对NAFLD的治疗 |
2.6 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 |
2.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疏肝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病名 |
1.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
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流行病学概述 |
2.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2.3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以下5项者)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用药方案 |
2.8 主要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
2.9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病例入组情况 |
4.2 治疗前三组基线水平比较 |
4.3 治疗后结果比较 |
4.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状 |
2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状 |
3 疏肝降脂颗粒治疗NASH的中医理论探讨 |
4 疏肝降脂颗粒药味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大黄煎剂对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肝性脑病的认识 |
1.1 定义及分型分级 |
1.2 流行病学 |
1.3 病因 |
1.4 发病机制 |
1.5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肝性脑病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辨证分型 |
2.5 论治 |
3 导师治疗肝性脑病的学术思想 |
3.1 “通腑开窍、通腑保肝”法的理论渊源 |
3.2 导师对肝性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及脱落病例处理 |
1.7 病例试验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及观察指标情况比较 |
3.3 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大黄煎剂的组方及药理研究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5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一线治疗 |
1.2 二线治疗 |
1.3 对症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综述二 AIH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标准治疗 |
1.2 替代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3.3 PBC患者的病情分层 |
3.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4.3 PBC患者病情 |
4.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研究二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合并症情况 |
3.3 AIH患者病情分层 |
3.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AIH与女性 |
4.2 AIH患者的合并症 |
4.3 AIH患者病情 |
4.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名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 |
1.3 中医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的认识 |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分型 |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概况 |
2.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基础 |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9 疗效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纳入情况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的比较 |
4.3 治疗后疗效比较 |
4.4 安全性指标观测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疗效的分析 |
1.2 对改善患者血脂、血糖疗效的分析 |
1.3 对改善患者BMI指数结果分析 |
1.4 对改善患者CAP值的疗效分析 |
1.5 对患者肝脏B超疗效率的分析 |
1.6 对患者CT肝/脾比值疗效的分析 |
1.7 中医综合疗效分析 |
1.8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析 |
2 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足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 |
4 导师对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学术观点 |
5 柴陷汤的应用依据 |
6 柴陷汤主要单味药分析 |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病名归属 |
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辨证论治的认识 |
4.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认识 |
5.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问题与展望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综述三: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2.1.1 实验动物的适应性喂养 |
2.1.2 动物分组及造模 |
2.2 给药方法与剂量 |
2.3 动物实验造模及干预流程图 |
2.4 动物标本的采集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一般情况 |
2.5.2 肝脏指数 |
2.5.3 血清指标的测定 |
2.5.4 肝组织病理 |
2.5.5 胰岛素抵抗指数 |
2.5.6 大气肝匀浆指标测定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大鼠的一般状况和肝指数 |
2.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1 肝脏肉眼观察情况 |
2.2 肝脏电镜观察情况 |
3. 血清及肝组织相关指标 |
3.1 对血清ALT、AST的影响 |
3.2 对血清TG、、TC、 HDL、LDL的影响 |
3.3 对肝脏SOD、 CAT、 MDA的影响 |
3.4 对血清FINS、 FPG、 HOMA-IR及ADPN水平的比较 |
讨论 |
1. 中药复方“健脾疏肝方”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2. NASH模型选择的依据 |
3. 健脾疏肝方治疗NASH可能的机理 |
3.1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3.2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指数的影响 |
3.3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功及血脂的影响 |
3.4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的影响 |
结论 |
讨论部分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肝虚证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 李进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2)
- [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挖掘康良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研究[D]. 林月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杨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5]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D]. 黄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疏肝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 覃映霖.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大黄煎剂对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D]. 覃秀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D]. 黄正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王晓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D]. 张昔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