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勋平,王植军,李芸,王钦,万利佳,熊欣,周用相,高逢喜,周静萍[1](1992)在《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85年5月以来,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自制的25%三氯化铁溶液治疗鼻出血1000余例,疗效满意。现将其中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46例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情况本组246例中,男168例,女78例;年龄4~63岁,平均25岁;病程30分钟~7年(间断出血);有的反复发作鼻出血达20余次,有的出血量一次多
王中领[2](2017)在《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在MRgFUS消融肺腺癌模型中成像、增敏及疗效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Anti-EGFR-PEG-SPIO靶向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对肺腺癌细胞(H460)的体外靶向MR成像目的:分析anti-EGFR-PEG-SPIO靶向纳米分子探针的合成、表征及修饰的理化性质,检测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肺腺癌细胞及荷肺腺癌裸大鼠的靶向性及MRI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首先制备anti-EGFR靶向纳米分子探针(anti-EGFR-PEG-SPIO)及非靶向纳米分子探针(PEG-SPIO),并行探针理化性质及细胞毒性试验。(2)体外MRI细胞成像:将靶向anti-EGFR-PEG-SPIO及非靶向PEG-SPIO分别与H460细胞孵育2h后,进行体外MR成像,观察其T2WI信号强度的变化。(3)活体MRI成像研究:将3-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裸大鼠右后大腿肌肉内接种人肺腺癌细胞,生长至直径约0.8 cm作为动物模型;将12只裸小鼠荷人肺腺癌肿瘤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靶向实验组(n=6)与非靶向对照组(n=6)。两组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 1 mL(40 μg/mL)anti-EGFR-PEG-SPIO 和 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溶液。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0.5,1.0,2.0,4.0,6.0,10和12 h)进行MR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瘤体大小及肌肉信号强度值,并计算各时间点的信噪比。并行H460细胞及肿瘤组织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成像观察细胞摄取铁含量数量。结果:自行合成的anti-EGFR靶向纳米分子探针(anti-EGFR-PEG-SPIO)形态规则、分布均匀,具有很强的超顺磁效应,MTT细胞毒性检测及镜下细胞形态学显示出anti-EGFR靶向纳米探针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安全性。不同铁浓度anti-EGFR-PEG-SPIO及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分别与H460细胞孵育后,靶向组结果显示H460细胞的信号强度随着铁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减低,非靶向组显示H460细胞信号强度减低相对不明显,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瘤体的信噪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F=89.02,P<0.01),实验组不同时间点信噪比值具有统计学差异(F=31.18,P<0.01),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信噪比值具有统计学差异(F=4.32,P<0.01)。实验组瘤体强化峰值出现在4-6h时间点,对照组瘤体强化峰值出现在0.5-2 h时间点。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结果显示靶向组H460细胞内及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铁颗粒沉积,而非靶向组仅见少许铁颗粒沉积。结论:自行构建的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及低毒性。体外实验显示对H460肺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靶向效应,MRI成像可进行离体标记细胞及载体肿瘤动态监测。体内实验显示anti-EGFR修饰的靶向纳米分子探针对EGFR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效应,合成的靶向分子探针可作为磁共振T2成像靶向分子探针并实现对体内移植瘤模型的MR分子成像。第二部分 靶向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在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刀(MRgFUS)对荷肺腺癌裸大鼠肿瘤模型消融的增敏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anti-EGFR-PEG-SPIO靶向纳米分子探针对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体内消融荷肺腺癌裸大鼠肿瘤模型的协同增敏作用的有效性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挑选24只荷瘤裸大鼠,并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高能量对照组(76 W,n=6);低能量组对照组(54 W,n=6);靶向实验组 anti-EGFR-PEG-SPIO(32 W,n=6);PEG-SPIO非靶向组(54 W,n=6)。动物模型肿瘤直径达0.8 cm时,在MRI实时监测下分别对四组荷瘤裸大鼠后大腿肌肉内移植瘤进行上述不同能级的消融治疗,肿瘤消融时间约23-24 s,在治疗过程中MR实时监测肿瘤的治疗温度,观察治疗温度的变化。治疗前、后均采用TWI、T2WI及DWI序列扫描,后经尾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观察肿瘤强化程度及消融效果。结果:在磁共振引导超声刀(MRgFUS)消融治疗过程中anti-EGFR-PEG-SPIO靶向组及非靶向组的治疗能量(分别为32 W,54 W)均低于对照组(76 W),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nti-EGFR-PEG-SPIO靶向组的治疗能量(32 W),低于PEG-SPIO非靶向组(54 W),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四组治疗时间约为23~24 s,四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靶向组、非靶向组及对照组(高能量组)MRgFUS治疗过程中有效治疗温度约为72~74℃,三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低能量组)有效治疗温度显着低于其他三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1WI增强显示,靶向组、非靶向组及对照组(高能量组)肿瘤组织中心消融区见低信号未强化区,而低能量组肿瘤组织仍明显强化,消融效果欠佳。大体标本靶向组、非靶向组及对照组(高能量组)显示肿瘤中心呈明显坏死改变,TUNEL细胞凋亡染色见大量凋亡的褐色颗粒染色;而对照组(低能量组)肿瘤中心未见明显坏死,凋亡染色未见明显褐色颗粒染色。结论:应用anti-EGFR-PEG-SPIO靶向纳米分子探针在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刀对荷肺腺癌裸大鼠移植瘤模型中具有靶向增敏及协同消融治疗作用,采用较低治疗能量时对肿瘤组织可达到相同消融效果,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第三部分 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对MRgFUS消融荷肺腺癌裸大鼠后疗效的监测及评估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及功能成像新技术(DWI、DCE-MRI)对MRgFUS消融治疗荷瘤裸大鼠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对四组消融治疗后的荷瘤裸大鼠在不同时间点(0.5 h,1,3,7,14,30 d)进行T2WI、DWI成像并测量肿瘤中心及周边的T2WI信号值及ADC值,同时行T1WI动态增强扫描,并计算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容积比(Ve)的值,并与EGFR表达(%)值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肿瘤大小,综合评估肿瘤消融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0.5 h,靶向组、非靶向组及对照组(高能量)肿瘤中心区域ADC值明显减低,随着时间延长至30 d,ADC值逐渐升高,肿瘤周围ADC值改变不明显。肿瘤中心T2WI信号强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而周围变化不显着。而对照组(低能量)肿瘤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T2WI信号强度及ADC值较治疗前轻度升高,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结果显示,靶向组、非靶向组及对照组(高能量)肿瘤消融中心未见明显强化(乏血供区),而肿瘤边缘部分强化明显(富血供区),对照组(低能量)动态增强后肿瘤组织强化明显,中心消融区域未见明显坏死及强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组间的Ktrans与肿瘤EGFR(%)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呈正相关(r=0.906,P<0.01);Kep与肿瘤的EGFR(%)表达呈正相关(r=0.925,P<0.01),Ve与肿瘤EGFR(%)表达呈负相关(r=-0.848,P<0.01)。结论:应用T2WI、DWI及DCE-MRI序列能够较好的反映肿瘤治疗后的大小变化、肿瘤血供以及肿瘤残存情况,利用MRI新技术可准确反映MRgFUS消融肿瘤的效果。
何亚娟[3](2020)在《裂叶荨麻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关于中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因此,从众多天然药物中筛选具有降糖活性的药材成为降糖药物研究的重点。荨麻属植物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异株荨麻、狭叶荨麻、罗马荨麻等多种荨麻属植物的降糖活性,但关于裂叶荨麻降糖活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进行裂叶荨麻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降糖活性的检测,其次构建T2DM小鼠模型,明确其对糖尿病小鼠生理生化指标及重要器官组织形态的影响,最后基于代谢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阐释裂叶荨麻的降糖作用机制。(1)裂叶荨麻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降糖活性研究采用乙醇回流法制备裂叶荨麻提取物(Urticafissa extract,UFE),测得黄酮含量为12.09mg/g,研究UFE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降糖活性,测得UFE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2.76%、IC50值为9.96μ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8.05%、IC50值为1.12mg/mL;总还原力随UFE浓度的升高呈递增关系,表明UFE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测得UF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最大抑制率为59.06%、IC50值为31.59mg/mL,对α-淀粉酶的最大抑制率为76.54%、IC50值为8.62mg/mL,且抑制率均随着UFE浓度的升高呈递增关系,表明UFE具有一定的体外降糖活性。(2)裂叶荨麻提取物对T2DM小鼠降糖活性研究采用高脂高糖饮食4周联合两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5mg/Kg构建T2DM小鼠模型,定期测定小鼠的采食量、饮水量、体重及空腹血糖值(FB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采食量、饮水量增大,体重下降,FBG值大于11.1mmoL/L,说明模型构建成功。将T2DM小鼠分为模型组(DM)、二甲双胍组(Met)以及裂叶荨麻提取物低(F-L)、中(F-M)和高剂量组(F-H),各组小鼠及对照组(Con)小鼠灌胃相应药物,定期测定小鼠采食量、饮水量、体重及FBG值,连续给药5周后,检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F-L、F-M、F-H组小鼠采食量、饮水量降低,体重升高,FBG值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血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F-L、F-M、F-H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减少,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增多,其中F-H组小鼠血脂改善作用较好,与DM组小鼠血清TC、TG、LDL-C、HDL-C 含量差异显着(P<0.05或P<0.01);血清转氨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F-L、F-M、F-H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力降低,其中F-M组与DM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活力之间差异显着(P<0.05);氧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F-L、F-M、F-H组小鼠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F-H组氧化指标均与DM组小鼠之间差异显着(P<0.05或P<0.01);脏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UFE对T2DM小鼠的肝、肾肿大有改善作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UFE对T2DM小鼠的肝细胞肿大与坏死、肾小球萎缩、基底膜变形及胰岛萎缩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上表明,UFE有一定的降糖、降脂作用,且能改善T2DM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及血清转氨酶活力,对T2DM小鼠肝、肾、胰腺组织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3)裂叶荨麻提取物降糖作用机制研究基于UPLC-Q-TOF-MS对Con、DM、Met、F-H组小鼠血清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得出各组小鼠代谢物之间的差异及代谢通路。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各组小鼠血清代谢物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得到66个代谢差异物及8条代谢通路,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甘油磷脂代谢及醚脂代谢。说明UFE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有改善作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FBC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确UFE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有无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F-L、F-M、F-H组小鼠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其中F-H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与DM组小鼠之间差异显着(P<0.01)。进一步利用Western-Blot检测Con、DM、Met、F-H组小鼠肝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DM组相比,UFE能上调AMPK、PI-3K、AKT蛋白表达。说明UFE可能是通过改善甘油磷脂等代谢途径进一步改善T2DM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综上表明,UFE通过调节甘油磷脂代谢、醚脂代谢等途径改善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及上调AMPK、PI3K、AKT蛋白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发挥降血糖的作用,根据体内动物实验明确UFE对T2DM小鼠脏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同时结合体外抗氧化实验及体内氧化指标的检测明确裂叶荨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张霞[4](2015)在《蛇莓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有效部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蛇莓体外抗病毒效果,筛选出敏感病毒株,从蛇莓中提取分离出具有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活性的有效部位,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该有效部位的抗病毒效果,并初步探讨该有效部位抗HSV-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性红染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CPE)法检测蛇莓提取物的体外灭活病毒作用,并以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TI)为指标,对蛇莓的抗病毒谱进行筛选,确立其病毒敏感株;将蛇莓水提液进行醇沉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醇沉工艺;选取三种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蛇莓上清液进行分离,以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TI)为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蛇莓上清液经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依次用水、25%乙醇进行洗脱,以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TI)为指标,得到抗病毒有效部位,然后采用制备薄层分离,进一步确定其有效部位;用HSV-1建立小鼠肝炎模型,对蛇莓有效部位体内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建立4种形式的病毒-细胞感染模型,对有效部位的抗HSV-1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在体外抗病毒谱筛选实验中,蛇莓提取物抗HSV-1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治疗指数(TI)是15.09;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比1:1.3,醇沉浓度为60%,醇沉时间为24h;使用三种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上清液进行分离,得出D101型大孔树脂抗病毒效果较好;通过大孔树脂及制备薄层分离得到斑点部位有显着抗病毒效果,TI为51.34。以HSV-1建立小鼠肝炎模型,经灌胃给药,取蛇莓组肝组织与病毒组比较,从肝组织外观可以观察到肝组织的病变程度有所减轻,通过动物肝组织病理指数分析,蛇莓组与病毒模型组相比(P=0.027<0.05)有显着性差异。斑点部位抗HSV-1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该有效部位对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而是对病毒的穿入产生影响,减少细胞与病毒的结合,其次可能是对HSV-1的某功能蛋白产生了影响,抑制了病毒的反转录,复制过程。结论:本实验以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对蛇莓中抗病毒活性部位逐步分离纯化,通过体内实验发现斑点部位可以抑制由HSV-1引起的小鼠肝组织感染,表明其具有较为显着的体内抗病毒的作用。该有效部位可阻止病毒的穿入,并可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但无直接杀伤作用。
戴永海[5](2011)在《大家畜敌鼠钠中毒的报告》文中提出山东省嘉祥县马村乡陈楼村饲养的大家畜发生了以"出血性败血病变"为特征的死亡病例。经过调查和临床诊断、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误食灭鼠新药敌鼠钠引起的中毒,报告如下。发生经过本生产队共饲养6头大家畜,其中马骡各2匹,牛2头,全部发生中毒,经救治有牛1头,马骡各1匹痊愈,其它全部死亡。据调查,5月16日还正常使役,17日早
王雷[6](2015)在《中药羊蹄有效部位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药羊蹄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用药之一,药材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败毒抗癌、清热消炎、凉血止血、疗疮治癣等,有着悠久的临床用药历史。近期研究表明它有良好的抗真菌、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有关羊蹄的基础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现代提取分离技术,波谱学技术以及现代药理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到现代中药的研究中,对羊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为了更好的更合理的开发利用该中药,本研究以中药羊蹄为材料,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并评估其各馏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及肿瘤活性。并对其各馏分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取干燥的羊蹄生药,采取传统中药的水煎煮提取模式,以水煎煮1小时,连续煎煮三次,过滤并合并滤液,滤液用乙醇沉淀,静置后过滤,得浸膏。浸膏加水分散后,分别以正己烷,水饱和氯仿,水饱和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连续萃取,得到各馏分分别浓缩蒸干。进行初步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筛选。根据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分析结果,选取生物活性较好馏分作为靶标馏分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研究及生物活性的评价。应用薄层色谱技术、硅胶柱层析法等技术对靶标馏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检识、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鉴定各靶标馏分中的化合物。采用化学分析和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各馏分行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进行评估。结果:羊蹄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清除抗自由基能力,氯仿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及抗炎和抗肿瘤活性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对这两萃取层进行主要成分分离分析得到三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1)、大黄素甲醚(physcion,2)和芦丁(rutin,3)分离提取的这个化合物。因此,可以认为中药羊蹄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及抗炎、抗肿瘤活性,通过极性梯度萃取可除去有毒性的物质。其以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丁为主要成分的氯仿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生物活性较好且安全性高。
赵小亮[7](2011)在《荷叶化学成分和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荷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睡莲科莲属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在我国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该药材味苦涩,性平。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开发该植物,我们选取荷叶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另外对莲属植物的分布、生存环境、药用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归纳总结如下。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荷叶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工作,共分得32个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包括IR,1H NMR,13C NMR, HMQC,HMBC, EI-MS和ESI-MS)鉴定了其中27个化合物的结构(HY-1~HY-27),包括14个黄酮,2个生物碱,2个甾体,2个甾体苷,3个脂肪醇,1个苯酚和2个megastigmane glucosides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10-二十八烷醇(HY-1)、β-谷甾醇(HY-2)、1-十一烷醇(HY-3)、1-二十烷醇(HY-4)、胡萝卜苷(HY-5)、6’-hydroxy-4,4’-dimethoxychalcone (HY-6)、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HY-7)、rhamnetin-3-O-glucopyranoside (HY-8)、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 (HY-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HY-10)、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HY-11)、金丝桃苷(HY-12)、槲皮素-3-O-芸香糖苷(HY-13)、紫云英苷(HY-14)、iso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α-D-lyx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HY-15)、isorhamnetin-3-O-α-D-lyx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HY-16)、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 (HY-17)、iso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HY-18)、槲皮素(HY-19)、山奈酚(HY-20)、去氢荷叶碱(HY-21)、莲碱(HY-22)stigmast-7-en-3-O-β-D-glucopyranoside (HY-23)、stigmast-7-en-3β-ol (HY-24)、邻二羟基苯(HY-25)、alangionoside L (HY-26)、icariside B2 (HY-27)。其中,6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为首次从荷叶中分离得到。另外,对荷叶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脂肪酶抑制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淀粉样蛋白抑制活性和人胰岛淀粉样多肽抑制活性的筛选,实验发现,6’-hydroxy-4,4’-dimethoxychalcone (HY-6),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 (HY-8),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 (HY-11),quercitrin,quercetin-3-O-rutinoside (HY-13), isorhamnetin-3-O-a-L-rhamnopyranosyl-(1→6)-[a-D-lyx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HY-15)具有体外淀粉样蛋白的抑制活性。综上,本文主要系统地对荷叶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黄山药的药用部位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的干燥根茎。黄山药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云南等地。该植物具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以治疗胃病、吐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是生产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地奥心血康的主要药源。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开发该植物,我们选取黄山药的干燥茎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另外对黄山药的药用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与临床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归纳总结如下。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黄山药根茎皂苷类成分富集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工作,在分得16个化合物的基础上,根据其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包括UV,IR, 1HNMR, 13C NMR, HMQC, HMBC, NOESY和ESI-MS)鉴定了其中14个化合物的结构(HSY-1~HSY-14),包括13个甾体皂苷,其中化合物HSY-11、HSY-12、HSY-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HSY-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探索本种植物不同部位之间化学成分差异,寻找活性成分,有效开发中草药资源,选取黄山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分离方法从中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和经典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的14个(见表2.1)。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HSY-1),延龄草次苷(HSY-2),薯蓣皂苷(HSY-3),纤细皂苷(HSY-4), 3-O-[a-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5(R )-furosta-5,20(22)-dien-3β,26-diol (HSY-5), dioscoreside I (HSY-6), pregnadienolone 3-O-β-chacotriside (HSY-7),伪原薯蓣皂苷(HSY-8),伪原纤细皂苷(HSY-9), dioscoreside E (HSY-10),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a-5,22(23)-dien-3β,20a,26-triol(HSY-11),3-O-[β-D-glucopyranosyl-(1→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0(R)-methoxyl-25(R)-furosta-5,22(23)-dien-3p,26-diol(HSY-12),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0,22-se co-25(R)-furosta-5-ene-20,22-dione-3β,26-diol (HSY-13),黄山药皂苷D (HSY-14)。另外,对黄山药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实验发现,纤细皂苷(HSY-4),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a-5,20(22)-dien-3β,26-diol(HSY-5)和pregnadienolone 3-O-β-chacotriside(HSY-7)具有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综上,本文主要对黄山药药材皂苷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李园[8](2013)在《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研制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聚甲酚磺醛为主药制备用于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复方凝胶剂,同时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安全性、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药效等方面对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以确定该药物能否成为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新型、高效、安全可靠的药物,从而为今后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剂在兽医临床的开发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1)选择最佳药物配方制备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通过观察其形状、检测其pH值、主药鉴别及其含量测定等对该制剂进行质量评价。(2)稳定性试验:以加速实验、室温留样观察实验和离心试验来考察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稳定性。(3)安全性试验:通过小鼠急性毒性的试验、小鼠灌胃最大的耐受量试验以及家兔眼黏膜的刺激性试验来进行考察。(4)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以此对其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5)对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临床药效学观察主要是通过比较它和鱼腥草灌注液在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考察病情程度、用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对其药效发挥的影响进行的。结果:(1)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结果本试验制备的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剂呈淡黄色、均匀、透明的黏稠凝胶状,其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简单,pH值在4.5-5.0范围内,质量标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2)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该复方凝胶剂均匀透明、无分层,主药聚甲酚磺醛含量变化极小,pH有所下降,但仍在阴道用凝胶剂规定范围之内,表明其性质稳定。(3)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该药的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倍数为270倍,对家兔的眼黏膜无明显刺激,可以得出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是安全的、符合黏膜用药制剂的规定。(4)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全都有抑制的功效,其最小抑菌的浓度分别为该药稀释的0.25倍和0.5倍。(5)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结果用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治疗母猪的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9.71%和95.65%,和对照组鱼腥草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着,说明该药物对母畜子宫内膜炎具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制备的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呈淡黄色、透明、均匀地凝胶状,理化性质稳定,毒性低、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母猪的子宫内膜炎效果比较好。
张晓妮[9](2011)在《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复方α-酮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前白蛋白、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血iPTH、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变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磷、血钙、尿素氮、肌酐等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iPTH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对所测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选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选用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磷、血iPTH水平较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下降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钙磷乘积均较前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低钙血症均较前纠正,治疗后治疗组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5.26%,对照组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53%,两组患者血钙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方α-酮酸可明显提高MHD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降低血磷、iPTH水平,纠正低钙血症,有效改善了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
胡筱[10](2012)在《蓝莓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鲜切竹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以蓝莓叶为材料,主要研究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蓝莓叶提取液的抑菌特性和抑菌机理,及其在鲜切竹笋保鲜中的应用。为确定蓝莓叶中抑菌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蓝莓叶抑菌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00%、提取温度66℃、液料比9.2:1(mL/g),在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可达18.07mm。以7种细菌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蓝莓叶提取液具有广谱抑菌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都有抑制效果,且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2.5mg/mL对不同细菌,提取液呈现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征。同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通过系统预试验,可以初步说明提取液中的抑菌物质主要有酚类、黄酮及其甙类、有机酸、糖类、香豆素及内脂成分、鞣质和生物碱等有效成分。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和生化试验,研究蓝莓叶提取液的抑菌机理。1MIC提取液可以导致大肠杆菌在1h时,即山现菌体超微结构的明显变化,如菌体塌陷,细胞质溢出等现象。可以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胞外碱性磷酸酶、蛋白质浓度和乳酸脱氢酶等含量在处理后逐步上升。结果表明:当提取液作用于菌体细胞后,能够逐步破坏其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导致小分子物质的渗出,当细胞结构发生崩解时,大分子物质溢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最后研究了蓝莓叶提取液在鲜切竹笋保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提取液对鲜切竹笋中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将微生物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能减少水分的损失和降低呼吸强度;且能够延缓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上升,使鲜切竹笋保持较好的组织结构,维持一定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减缓褐变发生。
二、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在MRgFUS消融肺腺癌模型中成像、增敏及疗效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Anti-EGFR-PEG-SPIO靶向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对肺腺癌细胞(H460)的体外靶向MR成像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靶向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在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刀(MRgFUS)对荷肺腺癌裸大鼠肿瘤模型消融的增敏作用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对MRgFUS消融荷肺腺癌裸大鼠后疗效的监测及评估价值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裂叶荨麻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糖尿病研究现状 |
1.1.1 糖尿病概述 |
1.1.2 T2DM发病机制 |
1.2 荨麻属植物简介 |
1.2.1 荨麻属植物应用现状 |
1.2.2 荨麻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 UFE体外抗氧化、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材 |
2.1.2 药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UFE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2 UFE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2.2.3 UFE体外降糖活性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UFE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2 UFE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2.3.3 UFE体外降糖活性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4.1 UFE中黄酮类化合物 |
2.4.2 UFE体外抗氧化能力 |
2.4.3 UFE体外降糖活性 |
2.5 小结 |
3 UFE体内降糖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动物及饲料 |
3.1.2 药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T2DM小鼠模型的构建 |
3.2.2 UFE对T2DM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
3.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T2DM小鼠模型构建结果 |
3.3.2 UFE对T2DM小鼠的降糖效果 |
3.4 讨论 |
3.4.1 T2DM小鼠模型的构建 |
3.4.2 UFE体内降糖活性 |
3.4.3 UFE对T2DM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
3.4.4 UFE对T2DM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
3.4.5 UFE对T2DM小鼠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6 UFE对T2DM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7 UFE对T2DM小鼠脏器组织形态的影响 |
3.5 小结 |
4 UFE对T2DM小鼠降糖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试剂 |
4.1.2 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于UPLC-Q-TOF-MS研究T2DM小鼠代谢通路 |
4.2.2 各组小鼠血清FINS的测定及ISI、IRI、FBCI的计算 |
4.2.3 UFE对T2DM小鼠肝组织PI-3K、AKT、AMPK蛋白表达的研究. |
4.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UPLC-Q-TOF-MS测定结果及分析 |
4.3.2 小鼠血清中FINS含量测定及ISI、IRI、FBCI计算结果 |
4.3.3 小鼠肝组织AMPK、PI-3K、AKT蛋白表达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4.1 UFE对糖尿病小鼠代谢通路的影响 |
4.4.2 UFE对胰岛素传导信号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蛇莓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有效部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综述 |
1 蛇莓的研究概况 |
1.1 蛇莓的形态特征及资源分布 |
1.2 蛇莓的化学成分 |
1.3 蛇莓的药理作用 |
1.4 蛇莓的临床应用 |
1.5 蛇莓的毒副作用 |
2 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概况 |
2.1 HSV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 |
2.2 HSV发病机制 |
2.3 HSV疫苗研究的现状 |
2.4 化学药物治疗HSV现状 |
2.5 中草药抗HSV现状 |
3 课题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蛇莓体外抗病毒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株 |
1.4 病毒株 |
1.5 培养液 |
2 实验方法 |
2.1 蛇莓提取液的制备 |
2.2 阳性对照药物的制备 |
2.3 病毒滴度的测定 |
2.4 抗病毒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病毒TCID50的测定 |
3.2 药物抗病毒筛选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蛇莓水提液醇沉工艺优化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株与病毒株 |
1.4 培养液 |
2 实验方法 |
2.1 醇沉工艺正交试验 |
2.2 体外抗病毒实验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株与病毒株 |
1.4 培养液 |
2 实验方法 |
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上样及洗脱 |
2.4 体外抗病毒实验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蛇莓有效部位的精制及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剂与药品 |
1.3 细胞株与病毒株 |
1.4 培养液 |
2 实验方法 |
2.1 D101大孔树脂的分离 |
2.2 制备薄层分离 |
2.3 斑点部位的理化鉴定 |
3 实验结果 |
3.1 薄层分离有效部位 |
3.2 斑点部位鉴别结果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蛇莓有效部位的体内抗病毒实验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病毒株 |
1.4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病毒ID50的测定 |
2.2 蛇莓有效斑点对小鼠毒性的测定 |
2.3 药物体内抗病毒试验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病毒ID50的测定 |
3.2 斑点部位对小鼠毒性的测定 |
3.3 药物体内抗病毒实验 |
4 讨论 |
第六部分 有效部位抗HSV-1 机理的初步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株与病毒株 |
1.4 培养液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多孔板内单层细胞 |
2.2 病毒扩增 |
2.3 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测定 |
2.4 药物体外抗HSV-1 机理实验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详细摘要 |
(6)中药羊蹄有效部位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羊蹄简介 |
1.1 羊蹄概述 |
1.2 羊蹄植物的化学成分 |
1.3 羊蹄植物的药理研究 |
2 自由基与机体健康 |
2.1 自由基简介 |
2.2 自由基与健康 |
2.3 天然产物成分与自由基的清除 |
3 炎症与机体健康 |
3.1 炎症简介 |
3.2 炎性介质 |
3.3 一氧化氮(NO)与炎症 |
4 癌症与机体健康 |
4.1 肿瘤与癌症简介 |
4.2 癌症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
4.3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 |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中药羊蹄提取分离 |
2.1 药材的采集与鉴定 |
2.2 羊蹄的提取实验 |
2.3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检测 |
2.4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 |
2.5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检测 |
2.6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
2.7 氯仿层(RJWC)和正丁醇层(RJWB)的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实验结果 |
1 羊蹄根水体醇层及有机溶剂极性提取萃取 |
2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检测 |
3 羊蹄根水提醇沉物及各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 |
4 各萃取物的抗炎活性检测 |
5 各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检测 |
6 化合物 1-3 结构解析 |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7)荷叶化学成分和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荷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莲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综述 |
1 莲属植物的概况 |
2 莲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3 莲不同药用部位药理活性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荷叶化学成分研究 |
1 研究结果 |
2 实验部分 |
3 实验数据及化合物结构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荷叶部分单体化合物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体外脂肪酶抑制活性筛选 |
1 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背景 |
2 试样、试剂及仪器 |
3 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 |
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背景 |
2 试样、试剂及仪器 |
3 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体外淀粉样蛋白抑制活性筛选 |
1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抑制活性研究背景 |
2 试样、试剂及仪器 |
3 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体外人胰岛淀粉样多肽抑制活性筛选 |
1 人胰岛淀粉样多肽(huma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hIAPP)抑制活性研究背景 |
2 试样、试剂及仪器 |
3 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1 总结 |
2 讨论 |
第二部分 黄山药的皂苷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综述 |
1 黄山药的研究概况 |
2 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
3 黄山药总皂苷的药理活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结构解析研究 |
1 研究结果 |
2 实验部分 |
3 化合物结构解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山药部分单体化合物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1 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背景 |
2 试样、试剂及仪器 |
3 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1 总结 |
2 讨论 |
致谢 |
附录 |
附图 |
(8)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研制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母畜子宫内膜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子宫的防御机制 |
1.1.2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
1.1.3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
1.1.4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
1.1.5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1.1.6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预防 |
1.2 聚甲酚磺醛研究进展 |
1.2.1 聚甲酚磺醛的化学结构 |
1.2.2 聚甲酚磺醛的性状 |
1.2.3 聚甲酚磺醛的药理作用 |
1.2.4 聚甲酚磺醛的适应症 |
1.2.5 聚甲酚磺醛剂型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设备 |
2.1.2 药品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处方与制备 |
2.2.2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性状 |
2.2.3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 pH 值测定 |
2.2.4 聚甲酚磺醛的鉴别 |
2.2.5 聚甲酚磺醛的含量测定 |
2.3 结果 |
2.3.1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性状 |
2.3.2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 pH 值测定 |
2.3.3 聚甲酚磺醛的鉴别 |
2.3.4 聚甲酚磺醛的含量测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稳定性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药品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加速试验 |
3.2.2 室温留样试验 |
3.2.3 离心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加速试验 |
3.3.2 室温留样试验 |
3.3.3 离心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安全性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2 试验动物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急性毒性试验 |
4.2.2 家兔眼黏膜刺激性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急性毒性试验 |
4.3.2 家兔眼黏膜刺激性试验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体外抑菌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2 主要菌株 |
5.2 试验方法 |
5.2.1 普通肉汤培养基的制备 |
5.2.2 试管二倍稀释法(又称常量稀释法) |
5.2.3 检测菌的准备 |
5.2.4 检测菌接种 |
5.2.5 细菌孵育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药品 |
6.1.2 试验动物 |
6.2 试验方法 |
6.2.1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情等级标准 |
6.2.2 试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
6.2.3 药效判定标准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对猪子宫内膜炎疗效观察结果 |
6.3.2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程等级对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疗效的影响 |
6.3.3 药物给药次数、剂量对不同病程等级子宫内膜炎疗效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选择阳性对照药物 |
6.4.2 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 |
6.4.3 影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蓝莓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鲜切竹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1.2 蓝莓叶的研究进展 |
1.2.1 蓝莓的研究进展 |
1.2.2 蓝莓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3 蓝莓叶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
1.3 天然防腐剂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
1.4 鲜切竹笋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蓝莓叶提取液抑菌特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蓝莓叶提取液的制备 |
3.1.4 菌悬液的制备 |
3.1.5 抑菌性实验方法 |
3.1.6 抑菌活力测定 |
3.1.7 环境条件对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影响 |
3.1.8 蓝莓叶提取液抑菌成分的系统预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抑菌效果的确定 |
3.2.2 蓝莓叶提取液抑菌动力学曲线 |
3.2.3 蓝莓叶提取液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 |
3.2.4 蓝莓叶提取液抑菌成分的鉴定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蓝莓叶提取液抑菌机理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蓝莓叶提取液的制备 |
4.1.4 菌悬液的制备 |
4.1.5 蓝莓叶提取液对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4.1.6 蓝莓叶提取液对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蓝莓叶提取液对菌体细胞结构的影响 |
4.2.2 蓝莓叶提取液对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蓝莓叶提取液对鲜切竹笋保鲜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蓝莓叶提取液的制备 |
5.1.4 原料处理 |
5.1.5 指标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失重率 |
5.2.2 菌落总数 |
5.2.3 感官评定结果 |
5.2.4 质构分析 |
5.2.5 呼吸强度 |
5.2.6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
5.2.7 多酚氧化酶活性 |
5.2.8 过氧化物酶活性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氯化铁在治疗鼻出血中的应用[J]. 刘勋平,王植军,李芸,王钦,万利佳,熊欣,周用相,高逢喜,周静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2(01)
- [2]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在MRgFUS消融肺腺癌模型中成像、增敏及疗效监测[D]. 王中领.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3]裂叶荨麻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亚娟.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4]蛇莓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有效部位研究[D]. 张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7)
- [5]大家畜敌鼠钠中毒的报告[A]. 戴永海.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11
- [6]中药羊蹄有效部位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D]. 王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04)
- [7]荷叶化学成分和黄山药皂苷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赵小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1)
- [8]复方聚甲酚磺醛凝胶的研制及药效学研究[D]. 李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D]. 张晓妮. 泰山医学院, 2011(05)
- [10]蓝莓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鲜切竹笋中的应用研究[D]. 胡筱.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