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邵靖[1](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符晓[2](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认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吴潜涛,郭灏[3](2019)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发展及其实现路径》文中指出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方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遵循教育方针与时俱进的规律,不断完善发展对教育方针的界定和阐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由教育的服务方向、发展目标、秉持原则、根本任务等内容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前提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和宣传工作,是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的基本路径。
吕明阳[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程远[5](2018)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当代中国美育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美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变化,过去的美育观念已不能完全支撑起时代的需求。因此,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美育观,并以此指导美育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作为中国美育建设的理论基础,必然承担起了这一使命。源于此,本文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进行全方位的梳理,通过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论述,与时俱进的呼唤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美育观。以此美育观为根底,以当代中国美育发展的现状为依据,又为新时代急需呼唤的美育建设提供了理念、宗旨与对策的支撑。在此,本文将构架三个部分开展这一研究:第一部分是概念和理论的梳理与阐释。第一章为序论。第二章着重探讨了美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史实与史料的细致考证,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意涵进行了界定,从而明确了研究场域、划定了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学理意蕴。从存在领域、哲学基础和三个维度进行学理化的整理,以此得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内核。论文的第二部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国化的历程进行梳理。在详尽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之后,着重对美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进行解读。通过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的内涵与逻辑,归总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建设的新要求,从而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美育建设。第三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对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环境、队伍、内容、管理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考察,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美育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实施原则与对策。以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建设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阮柳娟[6](2020)在《《曙光》杂志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文中提出学生群体既是五四时期新思潮传播的主要受众者,也是新思潮的主要传播者。他们借助这一时期兴起的制度性媒介——报刊杂志,接受并传播新思想。《曙光》杂志便是由普通学生创办借以传播新思想的进步刊物,其前后思想存在明显由主张改良向主张革命的转型。此外,《曙光》杂志存在的这一时期(1919-1921)正是马列主义从理论宣传到实践运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阶段。《曙光》杂志不仅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社员还积极参与筹建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实践。这些特点使《曙光》杂志能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青年学生如何在众多思潮中最终选择并传播马列主义的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五四时期思想和社会双重背景,尝试探寻普通学生群体如何开展这一过程。本文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曙光》杂志的概况、依托的社会团体(曙光社)及团体的人际网络、和《曙光》杂志的销售网络及读者群体,以明晰研究主体如何进行马列主义的大众传播。第二部分论述《曙光》杂志转型前所宣传的富有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特点的改良方案,以对比其转型后的思想。同时分析了影响《曙光》转型的思想和社会因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转型后的《曙光》杂志如何开展马列主义的宣传。这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包括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情况的翻译与介绍。最后评析《曙光》杂志在传播马列主义中所做的贡献和存在的局限。《曙光》杂志在思想和社会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从改良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后的《曙光》杂志通过大量翻译欧美共产党创办的报刊杂志,向读者群体介绍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社会主义情况。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团体的影响,曙光社社员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和早期党、团组织活动,一边学习马列主义一边传播并实践马列主义。在中国思想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而后着重宣传列宁主义和介绍苏俄情况以期动员全社会实践马列主义。《曙光》杂志配合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列主义进行宣传,扩大了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影响,壮大了中国革命的声势,推动马列主义在中国早期从理论传播走向实践的进程。
温跃强[7](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胥璟[8](2018)在《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仅仅通过理论灌输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要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就要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一直以来,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文艺作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那有没有一种形式是最符合时代的需求最具有渗透力最能够让大众接受的呢?笔者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后发现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它十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这是本选题的初衷,希望能更好地运用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鉴于此,本研究考查了公共艺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文化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需要,而艺术属于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所以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次,中西方的美育思想中都有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用,当今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也在研究公共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再次,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参与性,恰好符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环体和介体的要求,公共艺术从根本上说就适合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第四,从审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好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审美移情、联想、想象、观照,使观者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更完美的人格,在这一方面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肯定了公共艺术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外,根据场所精神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公共艺术能够帮助空间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通过图形、色彩、环境对大众产生心理效应,这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需要。肯定了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后,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公共艺术究竟具备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通过搜集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得出了公共艺术具备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这五大功能。第一个,心理教育功能。包括减压抗郁、安抚伤痛、宣泄感情三个方面。第二个,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包括铭记历史、文化自觉两个方面。第三个,法纪教育功能。包括认识权利、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三个方面。第四个,理想教育功能。包括宣扬民主意识、崇尚自由观念、提倡法治精神三个方面。第五个,道德教育功能。包括精神洗礼、道德修炼、思想渗透三个方面。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按空间类型划分有象征性与纪念性雕塑及历史街区;民族性博物馆和纪念馆;政府公共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社区公共艺术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生态公共艺术;设施公共艺术;政治与政府宣传艺术;常民公共艺术;民居建筑等。厘清了公共艺术的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后,本文依托校级、省级三个课题项目,以校园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尝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校园公共艺术改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觉悟。最后结果反映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学生团队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绝大多数对此次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就是通过公共艺术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重收益。最后,针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人物:艺术家、政府及管理机构、公民,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将本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艺术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征决定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参与性决定了它是较其他艺术类型而言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载体。第二,公共艺术大众化、直观生动、趣味多样,较枯燥的理论灌输而言更符合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在承担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任务更显优势,效果更为显着。第三,校园公共艺术遍布校园环境中,范围广泛且是隐性的教育手段,有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渗透力,从而达成良好的成效。
马丹华[9](2020)在《习近平美育观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环境、整体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育也逐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事业的发展,美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了全新的面貌。习近平美育观是对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美育的政策方针的理论归纳和总结,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延续和丰富。目前,中国已经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党和国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和弘扬习近平美育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让人们发现“美”、建设“美”、保护“美”、创造“美”,达到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这一过程可以有力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本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即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分析了文章选题的依据、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等,同时在对国内国外学者关于此课题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后,总结出本文可以借鉴的部分以及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的地方;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理论渊源、哲学基础和学理意蕴三个维度对习近平美育观进行了学理化的整理和论述。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美育观等,分析了习近平美育观产生的理论基础、理论借鉴和理论源泉。同时站在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美育观存在的人本基础、实践因素、辩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对习近平美育观指导中国美育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阐述。最后通过学习和整理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和着作等中关于美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将习近平美育观的内容具体化为生态美育、文艺美育和社会美育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本文最后一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美育观的当代价值,习近平美育观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和践行美育。目前学术界关于习近平美育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没有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框架。本文主要从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渊源、哲学基础、学理意蕴和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个完整的习近平美育观研究体系,同时也建构一个内容丰满的习近平美育观。
李欢[10](2017)在《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1949-2012)》文中研究指明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本体象征,艺术揭示世界和人生的双重奥秘,并通过对感性生命的揭示,展示有限生命获得无限精神超越的自由境界。艺术活动是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对心灵的追问与对答过程。21世纪的艺术光环五彩斑斓,越来越多的目光注意到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吸引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回溯新中国的学前艺术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国后,中国幼儿艺术教育事业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变革中,以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老解放区的幼教经验为基础,向苏联学习,逐步走向了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中国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建设,经历了政权交替、教育革命,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文化热潮,人们在物质与精神追求、行为准则判定、核心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转变,新旧观念不断激烈碰撞,使我国发展中的幼儿园艺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考验。本研究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新中国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历史流变趋势,以及造成如此流变的影响因素,根据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发生变革的时间顺序,论述了艺术教育启蒙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49—1956)、艺术教育探索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57—1965)、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教育恢复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77—1990)、艺术教育发展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91—2001)、艺术教育繁荣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2002—201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历史的探究,追寻不同时期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厘清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分析和研究新中国学前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走向;新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构建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体系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我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流变趋势与影响因素的探讨,总结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特点,并且在反思的基础上,为我国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依据;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现实需要的价值体系,提出改革设想;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反思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历史嬗变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提出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中的关系;正确处理主流价值观与个性价值诉求的关系;认真思考外来教育理论与本土艺术实践的适切性;坚持以人文精神实现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艺术活动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本真活动,从外在世界的僵化和变形中解放出来,接受内心对真实价值的追问,成为坚实地脚踏在大地上的存在的基石。
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3)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发展及其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发展 |
(一) 过渡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教育方针 |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
(五)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
二、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 |
(一) 德育 |
(二) 智育 |
(三) 体育 |
(四) 美育 |
(五) 劳育 |
(六)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 |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路径 |
(一) 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 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
(二)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三)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理论研究, 宣传好阐释好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美的本质 |
1.4.2 审美教育 |
1.4.3 审美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当代中国美育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美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2.1 美育 |
2.1.1 美育的缘起 |
2.1.2 美育意涵 |
2.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美育观来源 |
2.2.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诞生 |
2.2.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发展 |
2.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意涵 |
2.3.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构成 |
2.3.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基本意涵 |
2.4 美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2.4.1 美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关系 |
2.4.2 “美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名称互用问题 |
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学理意蕴 |
3.1 不同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3.1.1 自然关系下的美育 |
3.1.2 社会关系下的美育 |
3.1.3 生产关系下的美育 |
3.1.4 意识形态下的美育 |
3.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哲学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的人本基础 |
3.2.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的实践要素 |
3.2.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的辩证关系 |
3.2.4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的历史视角 |
3.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三个维度 |
3.3.1 三个维度的划分依据 |
3.3.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审美维度 |
3.3.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立美维度 |
3.3.4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人性维度 |
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4.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 |
4.1.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4.1.2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4.1.3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4.1.4 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美育观 |
4.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美育观的形成过程 |
4.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 |
4.3 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美育建设的总部署 |
4.3.1 对美育环境建设的要求 |
4.3.2 对美育队伍建设的要求 |
4.3.3 对美育内容建设的要求 |
4.3.4 对美育管理建设的要求 |
5 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现状 |
5.1 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现状 |
5.1.1 当代中国美育环境建设现状 |
5.1.2 当代中国美育队伍建设现状 |
5.1.3 当代中国美育内容建设现状 |
5.1.4 当代中国美育管理建设现状 |
5.2 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问题与成因 |
5.2.1 美育环境建设的终身性受到忽视 |
5.2.2 美育队伍建设的导向性出现偏差 |
5.2.3 美育内容建设的人民性出现缺失 |
5.2.4 美育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6 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原则与对策 |
6.1 当代中国美育体系建构原则 |
6.1.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属性引导体系全面建构 |
6.1.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实践属性打造体系从优发展 |
6.1.3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方法属性承载体系顺利实现 |
6.2 当代中国美育建设的对策 |
6.2.1 完善家庭和社会的美育环境建设 |
6.2.2 提高美育工作者的思想理论素质 |
6.2.3 明确为人民服务的美育工作内容 |
6.2.4 健全美育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曙光》杂志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一、《曙光》杂志概述 |
(一)《曙光》杂志的创办及宗旨 |
(二)曙光杂志社的成员 |
(三)《曙光》杂志的主要栏目、销售网络和读者群 |
二、从社会改造到社会革命 |
(一)《曙光》杂志前期改良社会的主要“良方” |
(二)从社会改造向社会革命转型的原因 |
三、《曙光》杂志对马列主义的运用和宣传 |
(一)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宣传运用 |
(二)对列宁建党学说的宣传 |
(三)对列宁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理论的宣传 |
四、探寻“饿乡”的曙光 |
(一)“灰的文学与赤的革命”——引介俄国革命文学 |
(二)译介苏俄社会主义 |
(三)宣传列宁其人 |
五、《曙光》杂志评析 |
(一)《曙光》杂志对中国早期马列主义传播的贡献 |
(二)《曙光》杂志在中国早期马列主义传播中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
第一节 求学时期 |
第二节 留法归国 |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
一、办学缘起 |
二、办学目标 |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
四、教师和学生 |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
第六节 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
第五节 音乐创作 |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
小结 |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
一、选题考究 |
二、信达雅 |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
第四节 音乐创作 |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
小结 |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
一、教育救国 |
二、中庸之道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
一、坚持师范性 |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
结论 |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 |
1.2.2 公共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公共艺术 |
1.4.2 思想政治教育 |
第2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础理论 |
2.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2.1.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2.2 美育理论 |
2.2.1 艺术宣传理性、启蒙思想 |
2.2.2 艺术教化道德、寓教于乐 |
2.2.3 艺术宣泄情绪、安抚心灵 |
2.3 公共艺术理论 |
2.3.1 公共性:公共艺术载体的环体性质 |
2.3.2 参与性:公共艺术载体的介体性质 |
2.4 审美行为理论 |
2.4.1 审美移情 |
2.4.2 审美联想 |
2.4.3 审美想象 |
2.4.4 审美观照 |
2.5 其他相关理论 |
2.5.1 场所理论 |
2.5.2 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3.1 公共艺术的心理教育功能 |
3.1.1 减压抗郁 |
3.1.2 安抚伤痛 |
3.1.3 宣泄感情 |
3.2 公共艺术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3.2.1 铭记历史 |
3.2.2 文化自觉 |
3.3 公共艺术的法纪教育功能 |
3.3.1 认识权利 |
3.3.2 明确责任 |
3.3.3 规范行为 |
3.4 公共艺术的理想教育功能 |
3.4.1 宣扬民主 |
3.4.2 崇尚自由 |
3.4.3 提倡法治 |
3.5 公共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
3.5.1 精神洗礼 |
3.5.2 道德修炼 |
3.5.3 思想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 |
4.1 以空间类型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
4.1.1 精神长存——象征性与纪念性的雕塑及历史街区 |
4.1.2 文明仪式——民族性的博物馆及纪念馆 |
4.1.3 服务社会——政府公共建筑 |
4.1.4 情感凝聚——景观公共艺术 |
4.1.5 打造乐土——社区公共艺术 |
4.2 以表现形式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
4.2.1 共生梦想——生态公共艺术 |
4.2.2 理性街头——设施公共艺术 |
4.2.3 隐形统治——政治及政府宣传艺术 |
4.2.4 全民力量——常民公共艺术 |
4.2.5 精神栖居——民居建筑 |
第5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以校园公共艺术为例 |
5.1 实施背景 |
5.2 实施定位 |
5.2.1 大学校园是隐性教育课堂 |
5.2.2 大学应是社会改革的练习场 |
5.2.3 大学应是生命共同体的社区 |
5.3 实施计划 |
5.4 现状调查 |
5.4.1 国外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
5.4.2 国内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
5.5 实施方案 |
5.5.1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空间 |
5.5.2 校园社区化与校园生活化 |
5.5.3 永续校园的环境氛围 |
5.5.4 参与式设计理念 |
5.6 实施效果 |
第6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与建议 |
6.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 |
6.1.1 公共艺术“看不懂”——艺术家与公民之间的审美代沟 |
6.1.2 公共艺术“遭吐槽”——艺术家思想不正及专业不精 |
6.1.3 公共艺术“无人管”——公共艺术相关制度政策不完善 |
6.2 对艺术家方面的建议 |
6.2.1 体验者 |
6.2.2 报导者 |
6.2.3 分析者 |
6.2.4 行动者 |
6.3 对政府及管理机构方面的建议 |
6.3.1 建设制度 |
6.3.2 审查制度 |
6.3.3 管理制度 |
6.4 对公民方面的建议 |
6.4.1 合作者和共同发展者 |
6.4.2 参与者与执行者 |
6.4.3 第一线观众 |
6.4.4 媒体观众及记忆的观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习近平美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难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内容 |
2.2 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借鉴 |
2.2.1 汲取古代思想的审美精华 |
2.2.2 吸收近代思想的爱国情怀 |
2.2.3 引入西方美育的人文气息 |
2.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源泉 |
2.3.1 毛泽东的美育观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美育观 |
第3章 习近平美育观的哲学基础 |
3.1 习近平美育观形成的人本基础 |
3.1.1 美育观产生于人的自然发展需求 |
3.1.2 美育观生成于人的社会组成需要 |
3.2 习近平美育观的实践要素 |
3.2.1 实践是习近平美育观的直接构成要素 |
3.2.2 实践是习近平美育观实现人连接美的手段 |
3.2.3 人的实践过程包含习近平美育的过程 |
3.3 习近平美育观中的辩证关系 |
3.3.1 美育中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
3.3.2 美育中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
3.3.3 美育中认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
3.4 习近平美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
3.4.1 习近平美育观是随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着的 |
3.4.2 习近平美育观的历史发展目标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
3.4.3 习近平美育观的历史发展作用是促进社会发展 |
第4章 习近平美育观的学理意蕴 |
4.1 习近平生态美育观 |
4.1.1 生态美育观的概念界定 |
4.1.2 生态美育观的基本特征 |
4.2 习近平文艺美育观 |
4.2.1 文艺美育观的概念界定 |
4.2.2 文艺美育观的基本特征 |
4.3 习近平社会美育观 |
4.3.1 社会美育观的概念界定 |
4.3.2 社会美育观的基本特征 |
第5章 习近平美育观的当代价值 |
5.1 习近平美育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构建美丽中国 |
5.1.2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5.1.3 培育“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 习近平美育观的实践价值 |
5.2.1 加强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生态社会 |
5.2.2 牢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2.3 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挖掘深层历史动因:来自主流教育价值取向的启示 |
(二)探寻持续发展新路:关于“社会”与“情感”相融合的本体思考 |
(三)重回教育价值现场:拓展儿童艺术教育价值研究时间园地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核心概念 |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 |
(二)教育价值 |
(三)教育价值取向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五、关于历史分期 |
(一)分期依据 |
(二)历史分期 |
六、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八、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传统蒙学思想: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源头 |
(一)蒙以养正:中国传统蒙养教育的价值追求 |
(二)道由情生:注重伦理道德的养成 |
二、从“布道”到“借学”: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折点 |
(一)中体西用:清末的美学价值取向 |
(二)从模仿到本土化:民初幼稚园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转型 |
三、以美感完成其道德:20 世纪初蒙养院美育价值取向 |
(一)美育价值取向形成的背景与动因 |
(二)儿童美感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
(三)以美感完成其道德:美育价值取向的表征 |
第二章 工具价值的萌芽:艺术教育启蒙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49—1956) |
一、艺术教育启蒙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背景与动因 |
(一)幼儿教育方针与相关教育政策 |
(二)《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及其影响 |
(三)学习苏联儿童艺术教育经验的初步萌芽 |
二、“以俄为师”:艺术教育启蒙时期对苏联儿童艺术教育经验的全面学习 |
(一)苏联儿童艺术教育与新中国的历史渊源 |
(二)“以俄为师”的务实选择 |
三、艺术教育启蒙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逐步形成 |
(一)弃西学苏:学习外国教育经验的首次尝试 |
(二)全面学习苏联: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实追寻 |
(三)从照搬到自主探索: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走向 |
(四)理想功利主义: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
四、艺术教育启蒙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表征 |
(一)务实开拓的文化渗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
(二)审美价值建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 |
(三)在真实与虚幻的门槛上:基于《幼儿园教材选编》的分析 |
第三章 工具价值的形成:艺术教育探索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57—1965) |
一、艺术教育探索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
(一)走向高度集权:本时期中国政治形态的嬗变 |
(二)“教育革命”:畸变的教育文化生态 |
二、对“活教育”思想的价值坚守 |
(一)一切为了儿童:陈鹤琴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的价值形成 |
(二)神奇灵性与自然创新:陈鹤琴儿童艺术教育价值追求 |
三、价值的差异,观点的悖逆:关于美育问题的大讨论 |
(一)实用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
(二)全盘否定“活教育” |
(三)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目标及内容的批判与重定 |
四、实用主义的滥觞: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表征 |
(一)强调社会价值:艺术教育动荡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
(二)“我不能须臾看不见自己”: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体现 |
社会重建与行政制造意义:“文化大革命”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66-1976) |
第四章 工具理性主义:艺术教育恢复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76-1990) |
一、艺术教育恢复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背景及动因 |
(一)本时期的政治形态 |
(二)“破”与“立”的统一:文艺思潮的汇合与发展 |
(三)碰撞中的价值坚守:教育理论的保守取向 |
(四)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政策的导向 |
二、“感受美”与“表现美”:艺术恢复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
(一)对“文革”时期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的纠正 |
(二)幼儿教育界的艺术实验探索与学术研究 |
三、艺术教育恢复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表征 |
(一)童心和感官灵敏度: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的萌发 |
(二)理性的光辉与规范的努力:第一次幼儿园统编教材出版 |
(三)抽象与具象的对立与新的综合: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开发 |
第五章 从工具价值到本体价值:艺术教育发展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1991-2001) |
一、艺术教育发展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背景及动因 |
(一)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经济:意识形态追寻的价值转向 |
(二)和而不同:生机盎然的文化转向 |
(三)从本土化到回归生活世界: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向 |
二、艺术教育发展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
(一)活力与创造: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化 |
(二)思想就像天空中鸟儿的翅膀:90 年代的幼教改革实验 |
三、艺术教育发展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表征 |
(一)主体性智慧的确立: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
(二)写实的精深与写意的昂扬: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
第六章 价值融合:艺术教育繁荣时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2002—2012) |
一、艺术教育繁荣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背景及动因 |
(一)多元化: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 |
(二)“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视域中的“人的发展” |
二、艺术教育繁荣时期幼儿园教育文化功能的重构 |
(一)政治“波普”:政治、经济层面的价值引领 |
(二)别开生面的突破:对外交流与本土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
(三)新思想的推广和演变:西方儿童教育理论的深入影响 |
三、艺术教育繁荣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
(一)均衡论的初步萌芽:“关于幼儿园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讨论 |
(二)基础教育改革运动的深度推进 |
(三)国外经典幼儿园艺术教育体系的引入与践行 |
四、艺术教育繁荣时期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一)探索生命的原动力: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 |
(二)人类智慧的充分展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
第七章 新中国幼儿园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特点与反思 |
一、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历史嬗变的特点 |
(一)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形成的文化潜流 |
(二)教育政策的导向:价值取向转变的风向标的 |
(三)时代需求的召唤:价值取向主体变迁与话语转向的推动力 |
(四)人文精神的彰显:东西方价值愿景的终极追求 |
(五)对外交往的深入: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林中路” |
(六)价值观的多元融合:价值取向的流变趋势 |
二、对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反思 |
(一)“伟大的风格”与完美的艺术: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 |
(二)在有形无形的屏障中自由的穿行:正确处理主流价值观与个性价值诉求的关系 |
(三)跨界与综合:认真思考外来教育理论与本土艺术实践的适切性 |
(四)揭示生命的本真状态:以人文精神实现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2]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发展及其实现路径[J]. 吴潜涛,郭灏.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2)
-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当代中国美育建设[D]. 程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6]《曙光》杂志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D]. 阮柳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胥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9]习近平美育观研究[D]. 马丹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10]新中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1949-2012)[D]. 李欢.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