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邓惠[1](2018)在《广东省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属于昆虫纲Insecta蚊科Culicidae伊蚊属Aedes,俗称麻蚊、花蚊、阴蚊,又名“亚洲虎蚊”。白纹伊蚊适应性强、扩散能力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媒生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白纹伊蚊雌虫滋扰人群,叮人并吸食人血用于繁殖后代,且可在叮咬的过程中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亚热、黄热病、裂谷热等疾病的病原,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健康。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生区域逐渐北移,成为日益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广东省的登革热发生尤为严重,近来每年均有暴发。目前,国内外对防治白纹伊蚊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利用内共生菌进行防治是近年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论文以广东省白纹伊蚊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方法监测了其在全省21个地市的分布、季节消长等情况,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调查了各地白纹伊蚊感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情况及其分化关系,并研究了内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和抗药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东省2007-2017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调查研究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指数法和诱蚊灯法三种监测方法,于2007-2017年在全省21个地市,每月两次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揭示了白纹伊蚊在广东全省分布,全年均有发生,夏秋季的种群密度显着高于春冬季。布雷图法监测伊蚊幼蚊密度,共调查9506102户,BI均值2.94,低于安全阈值5;诱蚊诱卵器指数法监测伊蚊成蚊密度,共布放有效诱蚊诱卵器1428078个,MOI均值4.98,低于安全阈值5;诱蚊灯法监测伊蚊成蚊密度,共有效布放诱蚊灯82019台,总体伊蚊密度为0.21(只/灯·夜)。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BI)波动最大,诱蚊灯法次之,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波动最小。同时,三种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监测的敏感性不同,布雷图指数在农村居民区最高,诱蚊诱卵器指数和诱蚊灯伊蚊密度在公园最高。2.广东省白纹伊蚊感染内共生菌Wolbachia现况研究累计检测的3780头试虫样本中,阳性雌虫936头,阳性雄虫919头。全省白纹伊蚊感染内共生菌Wolbachia概率为49.07%,雌虫感染率49.52%,雄虫感染率48.62%。2015-2017年,全省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率分别为39.13%、48.97%、59.13%。全省白纹伊蚊Wolbachia感染率主要呈现上升趋势,且21个地市的感染率及变化各不相同。分析各地白纹伊蚊的感染率与其密度,推测Wolbachia的感染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伊蚊密度的消长变化没有直接的关联。3.广东省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株系及进化关系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株系以及相应的进化关系。wsp基因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共有222条序列被划分在2个超级群组的2个进化分支中,分别为B大组Pip株系和A大组AlbA株系株系。B大组Pip株系Wolbachia为最主要的株系,在21个地市白纹伊蚊雌、雄虫中均有感染;A大组AlbA株系Wolbachia感染了7个地市部分白纹伊蚊,包括云浮、东莞、汕头、潮州、广州的雌虫,阳江雄虫,中山雌、雄虫。引入MLST基因,结合wsp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株系主要分布在B大组,包括21个地市白纹伊蚊雌、雄虫;少数分布在A大组,有广州、潮州、揭阳、佛山4个地市。4.内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了B大组Pip株系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性白纹伊蚊种群的卵-成虫期发育历期比阴性种群短,其中卵期、二龄的发育历期长于阴性种群,其他龄期均短于阴性种群。阳性种群的卵-成虫期存活率低于阴性种群,其中三龄存活率高于阴性种群,其他龄期存活率均低于或者等于阴性种群。阳性种群的雌雄比低于阴性种群,而产卵前期明显比阴性种群长。根据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参数分析,阴性种群的寿命长于阳性种群,平均单雌产卵量高于阳性种群,阳性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高于阴性种群。5.内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影响分别测定B大组Pip株系Wolbachia阳性白纹伊蚊种群和阴性种群的抗性水平。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残杀威5种药剂对阳性种群成蚊的致死率分别为97.78%、75.56%、86.67%、88.89%、91.11%,对阴性种群成蚊的致死率分别为98.89%、56.67%、81.11%、87.78%、86.67%。两种群对氯菊酯均为抗性,对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残杀威均为可能抗性。阳性种群对这4种药物的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种群,表明其对上述药物的反应更加敏感。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对阳性种群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563mg/L、0.0518 mg/L、0.055 mg/L、0.0076 mg/L、1.5487 mg/L,与敏感品系相比较后分别判定抗性水平为敏感、敏感、低抗、敏感和敏感。结果揭示了B大组Pip株系Wolbachia改变了白纹伊蚊成蚊和幼虫对常见药物的抗性水平,使白纹伊蚊对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杀虫药物更加敏感。
邓天福[2](2008)在《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产卵引诱物研究》文中认为蚊虫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世界许多地方,它们的叮咬严重困扰着人们,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传播多种病症,如疟疾、丝虫病,以及众多的病毒病,如登革热、日本脑炎和黄热病等。传统的蚊虫控制方法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度依赖化学杀蚊剂引起了公众对环境污染、蚊虫抗性等问题的担忧,同时也促使人们在过去的20年中致力于寻求其他替代性蚊虫防制方法。鉴别合适的产卵场所对蚊虫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存活。蚊虫判断产卵场所的优劣主要是依靠相关的物理和化学信息。近年来,诱卵器已经被广泛用于蚊虫的监测和控制。本文以我国两种重要的媒介蚊虫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对象,主要研究了营养物质与化学物质两个因素在室内及室外对蚊虫产卵行为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营养物质在室内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室内测定了糖类、维生素类、蛋白类和氨基酸类营养物质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淡色库蚊怀卵雌蚊偏好在1000 mg/L和100 mg/L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1000 mg/L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产卵,而白纹伊蚊则对供试的各种糖类没有明显的产卵选择偏好;1000 mg/L和100 mg/L的鱼蛋白胨溶液与1000 mg/L浓度的酵母浸膏溶液对淡色库蚊的产卵引诱作用显着大于对照自来水,白纹伊蚊则更偏好在10 mg/L浓度的鱼蛋白胨溶液中产卵;浓度为100 mg/L的VBl溶液和VC溶液、10 mg/L浓度的VB1溶液能显着引诱淡色库蚊产卵,10 mg/L浓度的VB1溶液还能显着引诱白纹伊蚊产卵;在供试的20种基本氨基酸中,苯丙氨酸在设定的1000 mg/L、100 mg/L和10 mg/L 3个浓度下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都具有显着的产卵引诱活性。(2)不同类型营养物质在室内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最佳诱卵浓度及混配后的作用效果在室内测定了分别以自来水和池塘水为介质时不同营养物质的最佳作用浓度。结果表明,以自来水为介质时,100 mg/L的VB1溶液和鱼蛋白胨溶液对淡色库蚊表现出显着的产卵引诱作用,而100 mg/L的鱼蛋白胨和1 mg/L的苯丙氨酸溶液则能显着引诱白纹伊蚊产卵。以池塘水为介质时,1 000 mg/L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鱼蛋白胨溶液对淡色库蚊具有显着的产卵引诱活性。当将这几种营养物质按最佳浓度混配时,对两种蚊虫的产卵行为均未有增效现象。(3)营养物质在室内与其他诱卵因素联合作用时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行为的影响室内测定了淡色库蚊及白纹伊蚊对不同水体、不同颜色及已知诱卵化合物的产卵反应。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和自来水相比,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均偏好在池塘水中产卵;在供试的几种颜色中,蓝色对两种蚊虫来说都是偏好的颜色;3-甲基吲哚(粪臭素)对淡色库蚊具有显着的产卵引诱活性,而4-甲基苯酚则对白纹伊蚊的产卵弓I诱活性更强。当将营养物质与颜色、3-甲基吲哚/4-甲基苯酚、水体等诱卵因素结合起来时,仅有葡萄糖+4-甲基苯酚+池塘水的组合对淡色库蚊的产卵引诱活性表现出了增效作用。(4)不同营养物质在野外对蚊虫的产卵引诱效果不同营养物质在室外对蚊虫的产卵引诱试验表明,在自来水为介质时,1000 mg/L、100 mg/L和10 mg/L浓度的VB1溶液在第3 d和第4 d有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以池塘水为介质时0.1 mg/L的苯丙氨酸溶液则在第3 d表现出显着的产卵弓l诱作用,其余各处理均与相应的对照无显着性差异。(5)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在室内及野外大棚中对不同化合物的产卵反应室内试验表明,在供试的乙酸、丙酸、己酸、庚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二甲基二硫醚、L-乳酸。氨水和1-辛烯-3-醇等10种化合物中,0.1 mg/L浓度的乙酸溶液,10 mg/L和0.1 mg/L浓度的乙酸乙酯溶液和10 mg/L浓度的二甲基二硫醚溶液对淡色库蚊表现出显着的产卵引诱活性;而0.001 mg/L浓度的乙酸溶液,0.01 mg/L浓度的丙酸溶液和乙酸乙酯溶液,1 mg/L、0.1 mg/L和0.01 mg/L浓度的1-辛烯-3.醇溶液则对白纹伊蚊显示出显着的产卵引诱作用。进一步的野外大棚试验表明,1 mg/L浓度的乙酸乙酯溶液和10 mg/L浓度的1-辛烯-3-醇溶液分别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表现出显着的产卵引诱活性。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3](1979)在《超低容量喷雾灭蚊效果试验》文中指出 超低容量喷雾灭蚊,是一项新的技术,具有速效、省药、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应用于野外现场灭蚊的研究,不少单位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于1974年至1975年,先后在广州市郊区从化县、花县和海南岛保亭县等地开展了超低容量喷雾灭蚊效果试验。
梁铁麟[4](1978)在《阿肯色州用二氯苯醚菊酯防治稻田蚊虫的效果》文中指出 于1967~1977年在阿肯色州立大学的水稻研究站,进行了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简称二氯)防治稻田蚊虫的试验。1.实验室灭蚊幼试验将4龄致乏库蚊幼虫和3令、4令野生的骚扰伊蚊和哥伦比亚骚蚊(Psorophoracolumbiae)孑孓分别放入容积为0.24升的纸杯中,每杯10条,测定用水取自稻田灌溉渠中,将算好浓度的“二氯”药液滴入杯中。致乏库蚊测试至少用4种浓度,并各设3个重复;骚扰伊蚊需4种浓度,6个重复,选择4个
省、地、县防治疟疾试点工作组[5](1976)在《大面积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洒灭蚊效果的初步观察》文中指出 一九七四年,全国十一个省、自治区对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18型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了现场灭蚊试验。小面积的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机进行杀虫剂的超低容量喷洒,对蚊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特别是对蚊类幼虫。为了进一步观察使用该机进行大面积的杀虫剂超低容量喷洒的灭蚊效果,以评价其在防治蚊媒传染病中的作用,今年六——八月,在我省鹿邑县观堂公社结合疟疾防治,进行了大面积喷洒马拉硫磷杀灭中华
省、地、县防治疟疾试点工作组[6](1976)在《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文中研究表明 一九七五年八月份,我们在鹿邑县观堂公社进行了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杀灭成蚊的现场试验,小结于下:一、实验区概况实验区选在观堂公社一个比较孤立的村庄,总面积约33亩,村前有2个各约有5亩面积的苇塘和一片约10亩的稻田,村周50米内均为小树林或灌木丛。全村20余户,每户有一个积肥坑终年积水。村前有一座饲养室,饲以牛、马、驴等牲畜10余头。当地主要
朱成璞[7](1978)在《超低容量喷雾灭蚊》文中认为 前言超低容量喷雾是近十余年国外化学杀虫方法的一大革新。它利用一个特制的超低容量雾化头,将高浓度的杀虫油剂或原油通过离心分散或高速气流的冲击作用,雾化成细小均匀的
二、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昆虫与疾病 |
1.1.1 病媒昆虫 |
1.1.2 蚊媒传染病 |
1.1.3 登革热 |
1.2 白纹伊蚊 |
1.2.1 白纹伊蚊的分布与扩散 |
1.2.2 白纹伊蚊的密度监测 |
1.2.3 生物学特性 |
1.2.4 白纹伊蚊的防控 |
1.2.4.1 成蚊的防控 |
1.2.4.2 幼虫的防控 |
1.2.4.3 抗药性 |
1.2.2.4 蚊虫新型防控技术 |
1.3 内共生菌Wolbachia |
1.3.1 Wolbachia的功能 |
1.3.2 利用Wolbachia压制蚊媒虫口密度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广东省2007-2017年白纹伊蚊密度调查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方法 |
2.2.2 监测时间 |
2.2.3 监测器具 |
2.2.4 统计与分析 |
2.2.4.1 统计公式和方法 |
2.2.4.2 分析方法和阈值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监测方法在不同环境中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结果 |
2.3.1.1 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环境中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结果 |
2.3.1.2 诱蚊诱卵器指数法在不同环境中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结果 |
2.3.1.3 诱蚊灯法在不同环境中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结果 |
2.3.2 不同监测方法在不同年份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结果 |
2.3.3 2007-2017年不同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
2.3.4 2007-2017年不同季节的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省白纹伊蚊体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情况检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虫来源及处理 |
3.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内共生菌Wolbachia检测 |
3.2.4.1 白纹伊蚊试虫DNA的提取 |
3.2.4.2 PCR检测 |
3.2.4.3 凝胶电泳 |
3.2.4.4 PCR产物凝胶回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地市检测蚊虫数量和感染率 |
3.3.2 白纹伊蚊密度与感染率的关联性分析 |
3.3.3 广东省白纹伊蚊Wolbachia感染率分析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地区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虫来源及处理 |
4.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2.4 检测方法 |
4.2.4.1 DNA的提取及PCR的检测与产物回收 |
4.2.4.2 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于wsp基因的内共生菌Wolbachia进化关系分析 |
4.3.2 基于MLST的内共生菌Wolbachia进化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型内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试虫及试剂 |
5.2.2 试验条件 |
5.2.3 试验试剂和器械 |
5.2.4 试验方法 |
5.2.4.1 阳性和阴性种群的建立 |
5.2.4.2 生物学试验 |
5.2.5 统计方法 |
5.2.5.1 生命表组建 |
5.2.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B大组Pip株系内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长发育影响 |
5.3.2 B大组Pip株系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繁殖力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抗性特性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药剂、试剂和器具 |
6.2.2 供试虫系 |
6.2.3 试验条件 |
6.2.4 试验方法 |
6.2.4.1 白纹伊蚊试验种群的建立 |
6.2.4.2 成蚊抗药性检测 |
6.2.4.3 幼虫抗药性检测 |
6.2.5 计算与统计 |
6.2.5.1 校正死亡率的计算 |
6.2.5.2 成蚊检测计算及评判标准 |
6.2.5.3 幼虫检测计算及评判标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成蚊抗药性检测 |
6.3.2 幼虫抗药性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广东2007-2017年白纹伊蚊密度 |
7.1.2 广东2015-2017年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调查 |
7.1.3 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系统发育关系 |
7.1.4 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7.1.5 Wolbachia对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影响 |
7.2 讨论 |
7.2.1 不同监测方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 |
7.2.2 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率与同源性 |
7.2.3 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
7.2.4 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抗性水平的影响 |
7.3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7.3.1 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率的动态监测 |
7.3.2 共生菌Wolbachia对白纹伊蚊生物学、抗药性的影响 |
7.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性论文、科研项目和专利 |
附录B:广东省2007-2017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 |
附录C:广东21个地市2015-2017年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率及成蚊密度(MOI)、幼虫密度(BI)结果 |
附录D:各地市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wsp基因测序结果汇总表 |
附录E:Wolbachia对白纹伊蚊试验种群生物学特性影响 |
附录F:Wolbachia对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影响检测 |
(2)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产卵引诱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蚊虫及其危害 |
1.2 蚊虫主要控制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蚊虫主要控制技术 |
1.2.2 目前我国蚊虫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利用蚊虫行为进行控制 |
1.3.1 利用蚊虫吸血行为进行防治 |
1.3.2 利用蚊虫产卵行为进行防治 |
1.4 影响蚊虫产卵的主要因素 |
1.4.1 物理因素 |
1.4.2 生物因素 |
1.5 蚊虫产卵引诱研究进展 |
1.5.1 源于蚊虫自身的产卵信息物质 |
1.5.2 源于蚊幼食物的产卵信息物质 |
1.5.3 源于自然环境的产卵信息物质 |
1.6 诱蚊/诱卵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 |
1.6.1 诱蚊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 |
1.6.2 诱卵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 |
1.7 展望 |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不同营养物质类型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场所选择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蚊虫及其饲养方法 |
2.1.2 供试药品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糖类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2.2.2 不同维生素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 |
2.2.3 不同蛋白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 |
2.2.4 不同氨基酸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佳诱卵浓度的确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蚊虫 |
3.1.2 供试药品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体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3.2.2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种营养物质对淡色库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4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混配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蚊虫 |
4.1.2 供试药品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营养物质混配时对淡色库蚊的诱卵效果 |
4.2.2 两种营养物质混配时对白纹伊蚊的诱卵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5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与其它诱卵因素协同作用时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诱卵效果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蚊虫 |
5.1.2 供试药品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颜色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5.2.2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3-甲基吲哚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5.2.3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甲基苯酚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5.2.4 营养物质与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时对淡色库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对蚊虫的诱卵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药品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对蚊虫的诱卵效果 |
6.2.2 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所诱蚊卵种类的鉴定 |
6.3 小结与讨论 |
7 化学物质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蚊虫 |
7.1.2 供试药品 |
7.1.3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化学物质在室内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7.2.2 化学物质在野外模拟试验中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8 总结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白纹伊蚊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及其生理功能研究[D]. 邓惠.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产卵引诱物研究[D]. 邓天福. 浙江大学, 2008(09)
- [3]超低容量喷雾灭蚊效果试验[J].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 广东卫生防疫资料, 1979(01)
- [4]阿肯色州用二氯苯醚菊酯防治稻田蚊虫的效果[J]. 梁铁麟.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1978(06)
- [5]大面积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洒灭蚊效果的初步观察[J]. 省、地、县防治疟疾试点工作组.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76(01)
- [6]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灭成蚊试验小结[J]. 省、地、县防治疟疾试点工作组.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76(01)
- [7]超低容量喷雾灭蚊[J]. 朱成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