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与系统工程研究与发展概况

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与系统工程研究与发展概况

一、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和系统工程研究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付安庆,袁军涛,李轩鹏,陈子晗,李文升,吕乃欣,范磊,李磊,李厚补,马卫锋,曹峰,尹成先,冯耀荣[1](2021)在《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现状及防腐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油气田地面管道腐蚀穿孔失效频发的难题,首先介绍了几种不同材质管道腐蚀和开裂失效案例,然后基于我国油气田大量地面管道腐蚀失效分析,总结了内腐蚀研究需关注的重点问题。综述了缓蚀剂、内涂层、双金属复合管、非金属复合管等油气田地面管道常见的内腐蚀控制技术,以及内穿插修复、风送挤涂修复和局部补强修复等内腐蚀治理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现场应用效果等。最后分析了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高立兵,吕中原,索寒生,刘晓遇[2](2021)在《石油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流程模拟软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研发设计软件,其应用已贯穿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生产优化等全生命周期业务环节。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商业流程模拟软件90%为国外产品,基本被国外垄断。本文从商业软件的角度,首先对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和早期的软件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年来跨国流程工业巨头收购兼并案例和启示。在对石油化工企业和软件供应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流程模拟软件的市场应用情况和自主流程模拟软件的成熟度,阐述了流程模拟软件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遵循CAPE-OPEN软件接口规范、基于分子级表征和反应动力学建模、数据驱动与工艺机理联合建模、三大集成建模和数字孪生应用等。石化产业需求和市场规模以及科研基础是发展自主流程模拟软件的有利条件,但构建工业软件政产学研用产业生态链,形成产品化和市场化为导向的健康产业环境尤为关键。

马紫峰,贺益君,陈建峰[3](2021)在《新能源化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勾画出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基本途径,指出新能源化工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电化学工程、光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分子化学工程、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其次,以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发电与化学品共生、太阳能转换过程为例,阐明可再生能源资源转换中的化工问题;第三,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电极制备过程开发,揭示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制造过程工程特性;第四,介绍了化工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在电池状态预测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管理、光-储-充系统集成与优化运行中的应用。最后,根据各种案例分析,归纳出新能源化工研究的本质是将新能源转换与储存中涉及的"生物/光/电化学反应",从实验室放大到规模化生产装置,阐明反应中的传质、传热和传荷机理及其反应工程特性。对未来新能源化工技术研发,从"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李恒[4](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凌建洋[5](2021)在《化工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工分析与优化作为一种过程优化方法,是要在化工系统的特定约束要求下,分析设备参数以及工艺变量与经济效益与环保等之间的关系,找出使化工系统的优化目标达到最优的设备参数和工艺变量。现在化工分析与优化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在整个化工生产的全过程中,包括化工设计、过程综合、生产调度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近年来化工领域以及过程系统过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化工过程与最优化方法的结合,增加了最优化模型的规模,对优化计算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同时数值计算的发展也化工分析与优化计算有促进作用。通过对化工流程进行模拟、流程分析以及优化计算,可以较为准确的得到化工系统最优结果与设备参数和工艺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化工过程设计以及过程控制等都有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依靠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开发出支持CAPE-OPEN接口标准的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用于化工过程的分析以及优化计算。首先,通过对化工优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灵敏度分析、设计规定和过程优化三个功能。基于以上三种功能的计算原理和计算过程,建立了三种功能对应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研究和总结最优化算法,选择拟牛顿法作为设计规定的求解算法,选择序列二次规划法(SQP法)作为过程优化的求解算法,并且针对传统SQP法存在的计算速度慢、子问题不相容等问题,提出以转轴算法生成积极约束集,以积极约束集求解子问题以及构建高阶校正方向的方式对序列二次规划法做出改进,解决子问题不相容的问题,并且提高过程优化的计算速度。然后,根据整理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程实现灵敏度分析、设计规定和过程优化功能的开发,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将编译生成的dll文件加载到支持CAPE-OPEN标准的化工模拟软件中,成功实现了流程优化系统的调用和运行。最后,以绝热闪蒸、气分以及常减压流程的过程优化计算为例,对所开发的流程优化系统中的三种功能进行验证,并且分别实现传统的SQP法、基于信赖域的SQP法以及新改进的SQP法以验证算法改进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功能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基本较为接近,偏差在2%以内,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化工过程的优化计算,并且改进的SQP法比前两种方法迭代次数少6.5%左右,计算时间少4.8%左右,算法的改进效果显着,能够满足过程优化计算需要。遵循CAPE-OPEN标准开发的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能准确的对化工流程进行分析以及过程优化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开发的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组件结构工整,兼容性强,相互独立,便于以后的维护和完善。

孟兆磊[6](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楼红枫[7](2021)在《深冷空分动态过程建模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冷空分是生产大规模、高纯度气液相产品的主要方法,随着工业生产中的能源资源配置日益受到重视,下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空分装置除了“安、稳、长、满、优”的生产要求,还要灵活调整操作实现生产“提质增效”,因此空分装置在不同生产负荷间的切换频繁发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动态特性。机理模型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通过动态模拟技术揭示空分变负荷、氮塞故障等过程的生产规律,对空分过程操作实践非常重要。但其工艺流程复杂、耦合严重,物性计算方程模型变量多,给建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般工业过程的动态机理模型常采用微分-代数方程组表示。空分系统为高纯体系且物理可行域窄,使得这类模型具有刚性特征,对初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如何在工作点大范围变动下提高动态模型的收敛性能是模型应用的基础。另一方面考虑到离散后的模型规模大、计算成本高,机理模型实用性不强,构建“轻量化”降阶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深冷空分工艺和机理,在Pyomo模块化自主建模平台构建了深冷空分精馏过程的全联立动态机理模型,分析了模型的index、自由度和刚性特征,通过重构精馏塔模型中的能量平衡方程,有效克服了 high-index带来的求解困难。由于原有空分热力学模型中变量多,非线性强,导致联立求解收敛性难,对此提出了基于多项式函数的回归方法,建立代理模型进行物性计算,简化了热力学计算并提高了动态模型的收敛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一定操作范围下局部代理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2.采用有限元正交配置法对机理模型进行离散化,并用全联立法对空分动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设计了满足关键变量约束的动态优化命题,解决了稳态工况难收敛问题;提出了双层自适应变步长求解策略解决了变工况过程中模型收敛困难的问题。通过动态仿真,给出了关键变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特性曲线,与HYSYS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比较,由于重构水力学方程造成的模型误差,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校正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动态机理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描述变负荷过程。3.为了提高机理模型实用性,采用有限元正交配置法对精馏塔模型进行约简,通过对空分下塔和全流程的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在满足精度需求的同时缩减了模型规模,节省了计算时间;在降阶模型基础上引入故障扰动,构建了动态优化命题对典型氮塞故障进行动态仿真,求解得到的动态轨迹为现场故障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瑞[8](2021)在《面向质量产量能耗指标的氧化铝焙烧过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铝作为机械、石油化工、冶金、化肥工业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医疗、汽车和半导体行业。针对氧化铝焙烧过程强非线性、流程长、检测滞后等特点以及传统的方法难以实现建模和优化的问题。以广西某铝厂为研究背景,高产优质低耗为优化目标,围绕面向质量产量能耗指标的氧化铝焙烧过程建模与优化开展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分析焙烧过程的过程机理以及氧化铝生产指标、状态参数和操作参数之间的联系,确定焙烧过程最优控制目标。对缺失值采用多重插补方式进行插补、K-均值聚类算法剔除异常点和数据归一化处理对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2)其次,通过工艺机理分析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氧化铝质量、产量和能耗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选择量子混沌樽海鞘算法(Quantum Chaos Salp Swarm Algorithm,CQSSA)对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Least Squares Twi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LSTSVR)的结构参数(惩罚因子和核宽度系数)进行优化,建立氧化铝质量、产量和能耗预测模型。利用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软测量模型能够较好实现氧化铝生产指标的有效预测,满足了实际工业软测量需求,并且为焙烧过程优化控制提供了前提。(3)最后,为了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优化目标,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氧化铝产量最大,能源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氧化铝质量为约束条件的操作参数优化模型。利用带约束的多目标樽海鞘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获得优化后的操作参数,即风机功率、煤气流量、风机转速等。利用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可以保证氧化铝焙烧工艺的稳定运行,并实现焙烧工艺优化操作,以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生产目标。

张佳乐[9](2021)在《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湿法炼锌的主要原料是硫化锌精矿,通常伴生较高含量的铁杂质,浸出时随主金属锌一起溶解进入浸出液。在预中和过程通过调节溶液pH,Fe3+很容易水解沉淀去除,但Fe2+开始沉淀的pH值6.45高于主金属Zn2+的开始沉淀pH值5.54,不能通过进一步提高溶液pH来水解沉淀去除Fe2+,以免造成主金属Zn的大量损失。通常ZnSO4溶液中会富集大量的Fe2+,如果不深度去除,将对后续锌电积过程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如降低电流效率和阴极锌质量、增加电能消耗和生产成本等。因此,需要将ZnSO4溶液中的Fe(主要是Fe2+)进行深度净化去除,以满足锌电积正常进行及提高电流效率的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展ZnSO4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的热力学、实验及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进行臭氧氧化除铁的热力学分析。在温度为298~373 K时,臭氧氧化除铁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臭氧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并水解沉淀从溶液中去除,而Zn2+水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正值,表明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臭氧氧化的方式实现溶液中Fe的有效去除,而Zn不损失。(2)开展臭氧和空气氧化条件下的平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行试验条件下臭氧氧化对Fe去除率是空气氧化的3.0~3.5倍,利用臭氧氧化可以有效去除ZnSO4溶液中的杂质铁。同时开展优化工艺实验研究,获得优化工艺参数为MZnO/Fe(ZnO与总铁的摩尔比)1.45、反应温度90℃、臭氧流量3.12 g/h、反应时间30 min和搅拌转速300 rpm,此时Fe去除率为99.98%,共存杂质Mn去除率为23.08%,Zn损失率为0.14%,沉淀物质量为22.56g(1 L ZnSO4溶液产生的量)。对优化条件下的沉淀渣进行XRD、SEM和EDS表征分析,主要由FeOOH、MnO2和ZnSO4·H2O组成,为不规则块状团聚体,Fe、Zn、S、O和Mn各元素均匀地分布在沉淀渣中。(3)在含铁ZnSO4模拟溶液中开展臭氧除Fe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溶液初始Fe2+浓度会使O3与Fe2+的氧化反应速率减小,而增大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O3流量可以提高O3与Fe2+的反应速率,促进Fe的脱除。同时上述各因素的增大均会使得ZnSO4溶液电位值先显着增加再趋于平缓。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不同条件下得到沉淀渣均是FeOOH和ZnSO4·H2O的混合物,为形状不规则的块状团聚体。(4)开展初始Fe2+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臭氧流量对铁的氧化去除动力学影响实验,获得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臭氧氧化去除的动力学方程。

陈海[10](2021)在《大型央企集团投资项目过程监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各大型央企集团承担着实现国家全球化战略、带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角色,承担大量巨型工程建设项目,这些大型建设工程往往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和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这些项目的有效监控一直以来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项目监控办法,加强对项目全过程关键环节的监控、提高项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研究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针对目前大型央企集团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管理难点,本研究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大型投资项目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为背景,引入门径管理系统,融合项目全过程监控管理,分别从情景分析和风险管理两个大的角度切入,构建大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过程监控体系,能够从项目的全过程、多维度的角度,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管控体系,减少企业在项目监控过程中带来的决策损失,突破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业务类型缺少统一方法论的困境。本文结合中国海油实际管控架构,引入决策门径管理体系,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大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监控模型,通过在三个层级不同进行不同的角色设置和责任分配,形成完整的过程监控流和决策流,实现大型投资项目的分阶段决策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控。结合情景分析理论,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大型投资项目的情景分析模型,明确了各个环节重点问题,并以中国海油某项目进行实例验证,为项目全过程监控特别是前期研究阶段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提升了项目流程监控绩效。同时,基于门径管理构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监控模型,结合投资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方法和要点,以中国海油上游投资项目为目标,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型投资项目全风险管理过程监控模型的设计和实施,并以中国第一个自营深水气田项目(陵水17-2)项目确定阶段的风险管理为例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项目过程监控模型建立了一整套监控指标标准体系,以建立的一整套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控制口径为前提,精细的业务流程和清晰界定的责权分配矩阵为保障,项目全面管理维度为框架,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信息化系统为支持,最终通过一整套过程管控工具,实现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本研究构建的一套标准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控管理体系,让大型央企有一套框架蓝图作为依据,开发出适应不同地区和环境的投资项目管理监控模式和工具,可以使监控管理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让项目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监控的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前识别出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受到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重点围绕应用和整体管控架构展开研究,对于情景分析、风险分析等技术难点研究不足,需要下一步对不同专题进行理论研究进而指导项目管理实践。本研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监控体系的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油在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水平,可以帮助企业提前识别并持续应对项目风险,同时在技术层面上使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可能。该成果经过近6年的成功应用,集团公司的项目绩效处于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前列,也佐证了该成果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二、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和系统工程研究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和系统工程研究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现状及防腐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油气田管道典型内腐蚀失效案例
    1.1 碳钢管道失效
        1.1.1 碳钢管道腐蚀穿孔失效
        1.1.2 碳钢管道应力腐蚀开裂失效
    1.2 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失效
        1.2.1 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腐蚀穿孔失效
        1.2.2 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应力腐蚀开裂失效
    1.3 双金属复合管失效
        1.3.1 双金属复合管腐蚀穿孔失效
        1.3.2 双金属复合管开裂失效
2 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研究问题及建议
    2.1 管道内腐蚀穿孔
    2.2 管道防腐选材
    2.3 管道腐蚀与流速关系
    2.4 管道腐蚀与Cl-关系
    2.5 管道缓蚀剂评价
3 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控制技术
    3.1 地面管道选材
    3.2 缓蚀剂
    3.3 内防腐涂层
        3.3.1 内补口机补口技术
        3.3.2 耐蚀合金接头技术
        3.3.3 内衬滑套技术
        3.3.4 外接箍无损焊接技术
    3.4 非金属复合管
    3.5 双金属复合管
4 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治理技术
    4.1 内穿插修复技术
    4.2 风送挤涂修复技术
    4.3 局部修复补强技术
5 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面临的挑战

(2)石油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流程模拟软件发展进展
    1.1 流程模拟技术分类
    1.2 流程模拟软件早期发展
    1.3 流程模拟软件进入并购发展新时期
2 国内流程模拟软件应用现状及成熟度分析
    2.1 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应用情况
    2.2 专用反应器模型软件应用情况
    2.3 自主软件成熟度分析
        2.3.1 通用流程模拟软件
        2.3.2 专业反应器模型软件
        2.3.3 流程模拟软件商业化之路
3 流程模拟技术及软件发展趋势
    3.1 遵循CAPE-OPEN软件接口规范
    3.2 基于分子级表征和反应动力学建模
    3.3 数据驱动与工艺机理联合建模
    3.4 集成化建模
    3.5 数字孪生技术
4 结语

(3)新能源化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2 新能源化工技术的理论基础
3 可再生能源资源转换过程的化工问题
    3.1 可再生能源制氢过程
    3.2 燃料电池发电与化学品共生过程
    3.3 太阳能转换过程之化工问题
4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制造过程工程特性
    4.1 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过程
    4.2 电极构筑及其制造过程工程特性
    4.3 刀片电池设计启示及电池安全性
5 新能源系统集成与应用
    5.1 电池状态预测模型构建
    5.2 基于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管理
    5.3 光-储-充系统集成与优化运行
6 结论与展望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化工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化工分析与优化概述
        1.1.1 化工分析与优化的重要性
        1.1.2 流程模拟技术
        1.1.3 化工优化简介
    1.2 最优化方法
        1.2.1 最优化方法概述
        1.2.2 确定性优化算法
        1.2.3 随机性搜索方法
    1.3 化工优化的发展
        1.3.1 化工最优化的基本策略
        1.3.2 化工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序列二次规划法的研究现状
        1.4.1 SQP方法研究现状
        1.4.2 二次规划研究现状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2 算法推导及相关改进
    2.1 过程分析与优化计算的基本思想
    2.2 设计规定算法
        2.2.1 适于单一决策变量的算法
        2.2.2 适于多决策变量的算法
    2.3 过程优化算法
        2.3.1 SQP算法转换
        2.3.2 转轴运算构建积极约束集
        2.3.3 L-BFGS方法
        2.3.4 l1价值函数
        2.3.5 SQP计算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开发
    3.1 优化系统总体框架
    3.2 界面输入功能
        3.2.1 界面输入功能开发
        3.2.2 目标变量定义界面
        3.2.3 决策变量定义界面
        3.2.4 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定义界面
        3.2.5 结果界面
    3.3 自定义函数功能
    3.4 优化系统与其他模块的结合
    3.5 求解算法实现
        3.5.1 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计算
        3.5.2 导数的计算
    3.6 系统有效性检验
    3.7 本章小结
4 流程分析与优化计算以及实例验证
    4.1 验证方法及内容
    4.2 闪蒸流程优化验证
        4.2.1 工艺流程概述
        4.2.2 模型建立
        4.2.3 灵敏度分析计算
        4.2.4 设计规定计算
        4.2.5 过程优化计算
        4.2.6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气分流程优化验证
        4.3.1 工艺流程概述
        4.3.2 模型建立
        4.3.3 灵敏度分析计算
        4.3.4 设计规定计算
        4.3.5 过程优化
        4.3.6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常减压流程优化测试
        4.4.1 工艺流程概述
        4.4.2 模型建立
        4.4.3 设计规定计算
        4.4.4 过程优化
        4.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2.1.1 经济周期理论
        2.1.2 产业周期理论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2.4 研究方法综述
        2.4.1 Dematel方法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3.3.3 趋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4.2.2 回归分析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4.3.2 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5.1 场景设置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5.2 系统分析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5.3.1 人口模块
        5.3.2 钢铁模块
        5.3.3 预测模块
    5.4 系统结果分析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5.4.3 趋势分析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6.1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深冷空分动态过程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空分系统及其模型概述
        1.2.1 空分工艺流程
        1.2.2 空分过程模型
        1.2.3 空分机理建模难点
    1.3 机理建模方法及模拟问题求解策略
        1.3.1 联立方程法
        1.3.2 微分代数方程组求解方法
        1.3.3 建模平台及求解器
    1.4 空分动态模型约简及故障仿真
        1.4.1 模型约简方法
        1.4.2 空分过程故障仿真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分精馏过程动态建模及仿真分析
    2.1 引言
    2.2 空分精馏系统动态机理建模
        2.2.1 空分建模对象
        2.2.2 空分精馏塔机理建模
        2.2.3 其他模块机理建模
    2.3 深冷空分热力学计算方法
        2.3.1 物性模型回归原理
        2.3.2 物性方法准确性验证
        2.3.3 空分下塔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分精馏系统全流程动态模拟及验证
    3.1 引言
    3.2 空分全联立模型分析
        3.2.1 模型Index分析
        3.2.2 自由度分析
        3.2.3 刚性特征分析
    3.3 动态模拟及验证
        3.3.1 有限元正交配置离散化方法
        3.3.2 单一工况下动态模拟及分析
        3.3.3 变工况动态模拟及分析
        3.3.4 现场单工况模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分动态模型约简及故障模拟
    4.1 引言
    4.2 机理模型约简
        4.2.1 基于正交配置法的精馏塔降阶模型
        4.2.2 空分精馏塔实例应用
    4.3 基于机理模型的故障模拟
        4.3.1 氮塞故障的常见原因
        4.3.2 氮塞故障模拟策略
        4.3.3 氮塞故障模拟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面向质量产量能耗指标的氧化铝焙烧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氧化铝焙烧工艺现状
        1.2.2 焙烧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3 参数优化方法
        1.3.1 模型结构参数优化
        1.3.2 操作参数优化
    1.4 焙烧过程建模与优化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焙烧过程工艺描述和机理分析
    2.1 氧化铝焙烧过程工艺分析
        2.1.1 焙烧生产工艺流程
        2.1.2 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物理化学反应
    2.2 生产指标与操作参数的机理分析
        2.2.1 生产指标的确定
        2.2.2 焙烧过程操作参数对生产指标的影响分析
    2.3 焙烧过程数据预处理
        2.3.1 MCMC方法在缺失数据多重插补处理中的实现
        2.3.2 过失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处理
        2.3.3 数据归一化处理
        2.3.4 工艺参数与生产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QSSA-LSTSVR的氧化铝质量产量能耗预测模型
    3.1 引言
    3.2 质量产量能耗预测模型
    3.3 模型优化
        3.3.1 基本樽海鞘优化算法
        3.3.2 量子混沌樽海鞘算法(CQSSA)
        3.3.3 量子混沌樽海鞘算法的具体步骤
    3.4 仿真实验结果
        3.4.1 基准测试函数仿真实验
        3.4.2 CQSSA-LSTSVR建模步骤
        3.4.3 基于CQSSA-LSTSVR的预测模型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综合生产指标的焙烧过程优化研究
    4.1 氧化铝质量产量能耗优化模型
    4.2 基于多目标樽海鞘算法的焙烧过程优化
        4.2.1 多目标樽海鞘算法
        4.2.2 焙烧过程优化算法实现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锌的概述
        1.1.1 锌的性质
        1.1.2 锌的生产消费和应用现状
    1.2 锌冶炼工艺概述
        1.2.1 火法炼锌
        1.2.2 湿法炼锌
    1.3 湿法炼锌过程中除铁现状
        1.3.1 黄钾铁矾法
        1.3.2 赤铁矿法
        1.3.3 针铁矿法
        1.3.4 中和-水解法
        1.3.5 除铁方法小结
        1.3.6 氧化剂的选择
    1.4 臭氧氧化技术
        1.4.1 臭氧简介
        1.4.2 臭氧在冶金领域的应用现状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原料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工艺流程和方法
    2.3 分析表征方法
        2.3.1 ZnSO_4溶液中Fe~(2+)含量的测定
        2.3.2 ZnSO_4溶液中总Fe和 Mn含量的测定
        2.3.3 ZnSO_4溶液中Zn含量的测定
        2.3.4 沉淀渣的表征
第三章 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实验研究
    3.1 臭氧氧化除铁的热力学研究
        3.1.1 臭氧氧化除铁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1.2 Fe-Zn-H_2O电位-pH图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空气和臭氧氧化下氧化锌用量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3 臭氧流量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2.5 搅拌速率的影响
    3.3 沉淀渣相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1 反应动力学推导
        4.1.2 初始Fe~(2+)浓度的影响
        4.1.3 溶液pH值的影响
        4.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4.1.5 臭氧流量的影响
        4.1.6 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大型央企集团投资项目过程监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项目过程监控研究总体发展趋势
    2.2 投资项目过程监控理论国内外发展情况
        2.2.1 国外项目过程监控发展状况
        2.2.2 国内项目过程监控发展状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门径管理构建大型投资项目全生命过程监控模型
    3.1 投资项目过程管理研究范畴
        3.1.1 投资项目
        3.1.2 大型投资项目管理
        3.1.3 大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3.2 以门径管理流程构建项目动态管控架构
        3.2.1 门径管理流程概念
        3.2.2 门径管理发展历程
        3.2.3 门径管理的优势
    3.3 门径管理在大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迁移应用
        3.3.1 大型投资项目的阶段-关口划分
        3.3.2 门径管理在大型投资项目过程管控的架构构建
        3.3.3 大型投资项目过程管控架构的应用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投资项目过程监控的情景分析模型设计及应用
    4.1 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的应用背景
        4.1.1 项目前期监控对情景分析的需求
        4.1.2 情景分析的概念和演变
        4.1.3 情景分析的方法论和特点
    4.2 项目情景分析在央企中的应用现状
    4.3 投资项目的情景分析模型设计
        4.3.1 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设计思路
        4.3.2 情景分析方式的选择
        4.3.3 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范围和目标选定
        4.3.4 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评价指标选取
        4.3.5 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指标权重设计
        4.3.6 情景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筛选
        4.3.7 投资项目的情景结构设计
        4.3.8 情景分析的模拟流程设计
    4.4 投资项目策略和实施计划评估
    4.5 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敏感性测试
    4.6 情景分析在中国海油某项目的应用
        4.6.1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模型设置
        4.6.2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P情景分析的过程
        4.6.3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结果
        4.6.4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情景分析的应用评价
    4.7 应用情景分析的注意事项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大型投资项目过程监控模型
    5.1 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5.1.1 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5.1.2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5.2 风险管理规划
        5.2.1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规划阶段活动
        5.2.2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5.2.3 WBS在投资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5.3 投资项目风险识别
        5.3.1 投资项目风险源分类
        5.3.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模型的应用
        5.3.3 投资项目各阶段重点风险识别内容
    5.4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
        5.4.1 项目风险的评估概述
        5.4.2 项目风险的量化处理
        5.4.3 项目风险评估办法
    5.5 投资项目风险监控与应对
        5.5.1 投资项目风险监控流程
        5.5.2 投资项目风险应对方案
    5.6 基于风险管理的大型投资项目过程监控模型的应用
        5.6.1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5.6.2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案例
        5.6.3 陵水17-2大型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风险管理实践案例
    5.7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应用评价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型投资项目实施阶段过程监控系统
    6.1 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监控目标及概念
        6.1.1 项目成本管理
        6.1.2 项目进度管理
        6.1.3 项目合同管理
        6.1.4 项目范围监控
        6.1.5 项目质量监控
        6.1.6 项目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6.2 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模型搭建
        6.2.1 项目实施过程管控模型概述
        6.2.2 项目管控方案工具
        6.2.3 项目责任分配矩阵
        6.2.4 项目管理维度体系
        6.2.5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支持
    6.3 中国海油油气项目过程监控成本管理应用成果
        6.3.1 中国海油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6.3.2 中国海油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模型的应用实践
        6.3.3 中国海油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模型的应用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和系统工程研究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现状及防腐技术研究进展[J]. 付安庆,袁军涛,李轩鹏,陈子晗,李文升,吕乃欣,范磊,李磊,李厚补,马卫锋,曹峰,尹成先,冯耀荣.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06)
  • [2]石油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高立兵,吕中原,索寒生,刘晓遇. 化工进展, 2021(S2)
  • [3]新能源化工技术[J]. 马紫峰,贺益君,陈建峰. 化工进展, 2021(09)
  •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5]化工流程分析与优化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 凌建洋.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7]深冷空分动态过程建模及仿真研究[D]. 楼红枫. 浙江大学, 2021(01)
  • [8]面向质量产量能耗指标的氧化铝焙烧过程优化研究[D]. 陈瑞. 广西大学, 2021(12)
  • [9]湿法炼锌溶液中杂质铁的臭氧氧化去除基础研究[D]. 张佳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大型央企集团投资项目过程监控及应用研究[D]. 陈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我国化工冶金过程模拟与系统工程研究与发展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