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中的甘肃——我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杨智[2](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崔坚[3](2017)在《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策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流大学在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社会文明进步、产业科技革新、文化传承创新中始终肩负重大使命并担当重要角色。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历史背景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尖端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全面准确审视我国发展现实,为抢占当今世界科技和人才竞争高地,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6年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我省的高水平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研究背景,结合甘肃实际,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概念内涵、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意义作用、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践探索等问题,以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理论分析我国及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与路径,介绍了全国学科评估等6种国内外关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以及美国部分一流大学的建设历史及经验。阐述世界、国家和我省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背景、重要意义、现实情况等内容,通过论述学科与大学的内在关系、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相互联系,进而展示国内外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环境、评价体系、个体案例与建设经验,分析和理清我省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进而研究提出我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原则、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实施程序和支持保障等策略和路径。
秦岭[4](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认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李岚[5](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李小军[6](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援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特殊政策,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将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转移支付,实现支援方与受援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上海在建国初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总量、技术含量及人力拥有量较其他地区具有显着优势。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央迫于国际形势实施沿海紧缩战略,将建设的重点放在甘肃等西北地区,对上海等沿海地区实行紧缩政策,并要求上海等地发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作用,支援内地新型工业城市建设。上海从“全国一盘棋”战略出发,支援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支援新型工业城市及内地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基于甘肃地区社会发展迟缓,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各项事业建设的所需资源,上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从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支援甘肃等西部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本文以人力支援视角,主要从背景、经过以及对上海和甘肃所产生的影响几方面,对20世纪50-60年代上海支援甘肃建设进行深入探析。上海通过人力支援形式将盈余劳动力转移至甘肃等地区,既支援建设了甘肃等西北地区,又实现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了人口压力,双方达到了互惠互利。同时,在中央的指导协调下,上海通过人力支援方式将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技术、理念及思想传播到甘肃等西北地区,全面加快了甘肃等西北地区的发展,达到了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目的。
王薇[7](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占魁[8](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马仲荣[9](2012)在《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民族地区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不同地区发展规划的次序安排、甘肃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以及甘南州在社会转型中的原点结构,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系统构成在我国宏观社会矛盾系统中表现出自身的一系列特征,而民族关系也可能在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在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在民族参数和社会参数交叉的场景中考察了社会转型期的甘南州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相互作用的现实表现和深层机制,并从社会主义矛盾论的视角阐述了研究者的基本观点和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对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民族关系等本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现实意义、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述、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甘南州概况,其中包括行政区划、民族人口、自然地理状况和地区内藏、汉、回三个主要民族的基本情况。第三章考察了历史上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并从社会转型的视角重点考察了“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这一历史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第四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社会结构分化场景的人口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民族分层结构。第五章考察了反映现阶段甘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民族分布与居住格局、族际通婚、宗教信仰、身份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交往等因素。第六章综合考察了甘南3.16事件发生的背景、整个事件的具体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对该事件的处理、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影响。第七章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地区的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现阶段甘南州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表现特点,综合分析了甘南州社会矛盾影响民族关系的深层机制,提出了促进甘南地区社会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高宏[10](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二、发展中的甘肃——我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甘肃——我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策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关理论政策 |
(一)高水平大学相关概念 |
(二)高水平大学相关理论 |
1.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
2.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有效供给的理论探析 |
(三)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关政策 |
三、大学与学科发展主要评价体系 |
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 |
(一)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 |
1.推进过程简介 |
2.主要建设内容 |
3.建设工作进展 |
(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 |
五、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问题分析 |
(一)建设现状 |
(二)主要问题 |
(三)问题原因分析 |
(四)建设经验 |
六、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策略与路径 |
(一)建设思路 |
(二)基本原则 |
(三)重点建设任务 |
(四)具体项目 |
(五)政府引导和支持措施 |
(六)组织机构与职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选题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背景 |
第一节 20 世纪50-60 年代东西部发展状况与国家整体部署 |
一、发展状况 |
二、国家整体部署 |
第二节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动因 |
一、担负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责 |
二、“全国一盘棋”下的上海责任 |
三、上海劳动力盈余 |
第三节 甘肃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一、人力资源的需求 |
二、工商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工作开展 |
第一节 组织动员 |
一、宣传动员 |
二、组织参观团实地参观 |
第二节 人员输送 |
第三节 人员构成 |
一、工业企业人员 |
二、卫生医疗人员 |
三、商业服务业人员 |
四、文教人员及其他人员 |
第三章 甘肃对上海人力支援的工作安排 |
第一节 安置工作 |
第二节 巩固工作 |
一、慰问工作 |
二、家属工作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四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上海劳动力盈余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上海人力支援对甘肃发展的贡献 |
一、推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了甘肃社会的发展 |
三、发挥了模范的社会作用 |
第三节 缩小了东西部社会发展的差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关系 |
第一节 问题陈述 |
一、 概念界定 |
(一) 社会转型 |
(二) 社会矛盾 |
(三) 民族关系 |
二、 选题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的源起与经过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 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
(一) 论文 |
(二) 学位论文 |
(三) 专着及研究报告 |
二、 藏区民族关系研究 |
三、 对当前藏区民族关系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研究理论 |
(一) 民族关系史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
(三) 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
二、 本研究的学科视角与理论框架 |
三、 社会转型视野中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作用研究的构成要素 |
(一) 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分化场景 |
(二) 影响民族关系的具体测量指标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状况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民族人口 |
第三章 历史上的甘南地区社会转型和民族关系综述 |
第一节 甘南地区主体民族的历史考察 |
一、 藏族 |
二、 汉族 |
三、 回族 |
第二节 历史上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
一、 政治 |
(一) 土司制度 |
(二) 拉卜楞政教合一制度 |
(三) 西道堂“乌玛”制度 |
(四) 保甲制度 |
二、 经济 |
(一) 游牧与农耕经济 |
(二) 民族商业经济 |
(三) 外商掠夺贸易和鸦片贸易 |
三、 宗教信仰 |
(一) 藏传佛教 |
(二) 苯教 |
(三) 伊斯兰教 |
(四) 基督教 |
四、 文化 |
第三节 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 |
第四节 历史上甘南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评述 |
第五节 社会转型视域下历史上的甘南社会发展 |
一、 甘南地区社会转型特点 |
二、 甘南地区社会转型原因综述 |
三、 结语 |
注释 |
第四章 快速转型期甘南地区社会结构发展分析 |
第一节 人口结构 |
一、 甘南地区人口发展 |
(一) 地区总人口发展概况 |
(二)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
(三) 人口年龄结构 |
(四) 人口性别结构 |
(五) 区域内各民族人口发展 |
二、 甘南地区人口素质 |
(一) 身体素质 |
(二) 文化素质 |
三、 甘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 |
(一) 人口空间分布的环境、产业和民族特征 |
(二) 人口密度 |
(三) 城乡人口分布 |
四、 甘南地区人口迁移与流动 |
(一) 区域内人口迁流 |
(二) 区域间人口迁流 |
五、 甘南地区人口发展综述 |
(一) 人口发展特征及其前景 |
(二) 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调适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一、 甘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 甘南地区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
(一) 当前三产业的结构发展特征分析 |
(二) 当前产业结构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
三、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城乡结构 |
一、 甘南州城乡结构的建设 |
二、 甘南州城乡二元结构的艰难转型(1978—2000年) |
三、 甘南州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举措(2000—) |
四、 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
(一) 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变化情况 |
(二) 农牧民收入总体情况 |
(三)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 |
五、 甘南州城乡居民支出分析 |
(一) 城乡居民支出总体情况 |
(二) 甘南州农牧民消费支出(2004-2010年) |
(三)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差异 |
六、 甘南州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微观分析——以2010年为例 |
七、 结语 |
第四节 社会阶层结构 |
一、 社会分层和族群分层的关系 |
二、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现实考察 |
(一)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划分依据 |
(二) 体制与政策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
(三) 市场经济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
(四) 所有制对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影响 |
(五) 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特点 |
三、 影响甘南地区社会分层的因素 |
四、 当前社会分层对甘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快速转型期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综合考察 |
第一节 民族居住格局 |
一、 夏河县上“塔哇”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
(一) 拉卜楞“塔哇”的发展 |
(二) 民族及人口 |
(三) 上“塔哇”居住格局的特点 |
(四) 上“塔哇”居住格局的特点分析 |
二、 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
(一) 教场村民族分布 |
(二) 教场村人口居住格局 |
(三) 邻居交往 |
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调查 |
(一) 教师居住格局及社会交往 |
(二) 学生住宿及交往空间 |
(三) 学校在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中的建设工作 |
(四) 结语 |
第二节 族际通婚 |
一、 甘南州地区际通婚的田野调查 |
(一) 族际通婚情况 |
(二) 族际通婚的态度调查 |
二、 影响甘南地区族际通婚的因素 |
三、 甘南地区族际通婚中的两点反思 |
(一) 民族成份的选择 |
(二) 多元认同 |
四、 族际通婚对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一、 当前甘南地区的宗教发展特点 |
(一) 甘南地区宗教发展的总体特征 |
(二) 宗教信仰世俗化 |
二、 宗教组织的社会转型 |
(一) 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功能 |
(二) 社会教育功能 |
(三) 清真女寺的兴起 |
三、 宗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 宗教界领导人、团体组织之间的交往 |
(二) 宗教信仰对民族个体交往的影响 |
第四节 身份认同与民族精神 |
一、 甘南地区各身份认同的多元性调查 |
(一) 民族认同和国民认同 |
(二) 身份认同与社会交往 |
(三) 身份认同的经验差异 |
(四) 影响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
二、 甘南地区学生民族精神调查 |
(一) 问卷设计 |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四) 样本分析 |
1. 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 |
2. 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
3. 国家发展和民族政策 |
(五) 社会转型过程中学生群体关于民族精神的综合考察 |
第五节 民族交往 |
一、 政治关系 |
(一) 新中国前甘南地区各民族政治关系 |
(二) 甘南地区各民族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 |
二、 经济交往 |
(一) 传统的民族经济交往基础 |
(二) 甘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
(三) 甘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文化交往 |
一、 语言 |
(一) 洮州回族土语中的藏语借词 |
(二) 藏语借词的语用特征 |
(三) 藏语借词的语境特征 |
(四) 语言借用分析 |
二、 民俗文化 |
(一) 临潭新城“跑佛爷”和旧城“扯绳”的多元文化意蕴 |
(二) 民族交往与民俗文化 |
三、 宗教文化 |
(一) 宗教信仰实践的濡化 |
(二) 甘南地区伊斯兰教信仰的文化特点 |
第六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甘南3.16事件的综合考察 |
第一节 甘南3.16事件发生的背景 |
第二节 甘南3.16事件始末 |
第三节 甘南3.16事件中的处理措施 |
一、 政府行动 |
二、 宗教界行动 |
三、 民间行动 |
四、 3.16事件的社会影响 |
(一) 社会秩序动荡 |
(二) 经济损失 |
第四节 甘南3.16事件的综合分析 |
一、 对甘南3.16事件主要政治及社会观点 |
二、 甘南3.16事件原因的综合分析 |
(一) 甘南3.14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
(二) 藏传佛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隐患 |
(三) 政府对此次事件在防范处理的思考 |
三、 3.16事件与地区民族关系问题 |
第七章 当前甘南地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 |
第一节 当前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的现实表现及综合分析 |
一、 政治体制转轨与地区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 |
二、 经济整体水平发展落后和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
三、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和民族分层有某种程度的重叠 |
四、 多元文化的两层次矛盾凸显 |
第二节 当前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实表现及综合分析 |
第三节 矛盾系统论视域下甘南地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 |
一、 甘南地区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之间的深层联系 |
二、 甘南地区社会予盾和民族关系互动的远景分析 |
三、 从矛盾论的角度协调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发展中的甘肃——我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3]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策略和路径研究[D]. 崔坚. 兰州大学, 2017(02)
- [4]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D]. 李小军.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8]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9]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D]. 马仲荣. 兰州大学, 2012(04)
- [10]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