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贺与韩愈的关系

谈李贺与韩愈的关系

一、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沈梦婷[1](2019)在《唐宋笔记视域中的韩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愈是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自中唐以来,韩愈及其诗文就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除两《唐书》及《唐才子传》之韩愈传外,唐宋时期的笔记文献中关于韩愈生平事迹、思想内涵、诗文品评、文学影响等相关记述颇多,这些记述形式灵活,笔调多样,为韩愈研究补充了不少别致的资料,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考阐视角。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唐宋笔记对韩愈品性的评议。本章主要通过对唐宋笔记所见有关韩愈事迹记述的梳理,总结两代笔记关于韩愈品性的不同表述,借以揭示笔记视域中韩愈品性的多面性,即韩愈既具有鲠言无忌、重情重义、扶掖后进等正面特点,也具有喜人附己、不善处穷等负面特点,从而说明唐宋笔记作者对韩愈品性的认知差异。第二章为唐宋笔记对韩愈儒学思想的评议。本章以唐宋笔记为依据,探讨唐宋时期人们对韩愈儒学思想的不同见解。在宋初崇韩的背景下,韩愈的道统学说和排佛举动颇受赞誉,人们认为韩愈对儒学的贡献功若丘山。后理学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韩愈的儒学思想缺乏深度。第三章为唐宋笔记关于韩诗的批评视角。本章主要着眼于笔记文献对韩愈诗歌内容的考证与评价。宋代考据学兴起,宋人笔记中记述了大量关于韩愈诗歌字音、字义、注释、押韵及典故的考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四章为唐宋笔记中关于韩愈散文的评价。韩愈散文不仅振起八代之衰,而且能够将务去陈言与师法古人统一起来,以复古师旧为创新。唐宋笔记中也不乏对韩愈和柳宗元的比较评价,就唐宋笔记而言,大多数人认为韩愈的散文成就高于柳宗元。第五章为唐宋笔记有关韩愈争议性问题考辩。主要从《刘公嘉话录》对韩愈的贬斥态度、韩愈死亡的原因以及韩碑与段碑的优劣之争三个方面来论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对笔记中关于韩愈评述歧异性的说法进行较为合理的辨析。

孙望[2](1977)在《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文中提出 一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李谅后裔。父亲原是个小吏,后来做到县令。母亲姓郑。唐德宗贞元六年(790),贺出生于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昌谷。父亲在时,生活还不坏,家里雇着“越佣”、婢女,还养着个“巴童”。父亲死后起了变化。《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中说:“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诗也说:“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诗,难免言过其实,但可以想见田地

李杨[3](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提出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夏淑云[4](2012)在《唐诗方位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汉语方位词语的研究,现代汉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深入而系统。相比较而言,古汉语方位词的研究是汉语方位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己有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很不够。本文以《全唐诗》的方位词使用情况作为研究重点,以穷尽分析和历时考察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方位词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唐诗中的方位词、方位短语、方位语义作详尽的考察,整篇论文侧重于“描写-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选取了《全唐诗》中广泛使用的58个方位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19个典型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和组合特征,对唐诗中新出现的方位词语做了历时与共时的调查和分析,并对58个方位词的语义类型做了全面分析。全文分5章,共计近15万字。本文研究的思路是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描写方面,我们对唐诗中的典型方位词、准方位词、方位短语的定义、分类、句法功能等相关内容作了一定的介绍和说明。除了描写之外,我们对于始见于唐或在唐已经很成熟的方位词语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解释,为使描写和解释让人信服,我们还对相关词语在唐诗中的使用进行了穷尽统计。本文的研究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成果以及方法,旨在深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探讨,并试图融合与沟通古今汉语相关研究。

曾绍皇[5](2010)在《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杜甫的研究,学界一直多着力于杜诗着作(已刊或未刊)的整理和研究,而对依附于杜诗文本的评点关注较少,对杜诗未刊评点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着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杜诗未刊评本作典型个案剖析。通过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全面整理、考释与辨析,以求还原其历史面貌、肯定其文献价值、发掘其理论意义。全文除绪论、馀论之外,共分六章。主要观点如下:绪论部分从杜诗学的视阈审视杜诗评点本的历史定位,突破了传统杜诗研究不将杜诗评点纳入杜诗学着作范畴的偏颇,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未经整理刻印的杜诗评点本还具有与稿本同等重要的文献价值,进而挖掘出杜诗未刊评点所具备的杜诗学意义和所承担的文学批评功能。第一章主要从历代公私目录对杜诗评点文献的着录入手,简略梳理目录学史上杜诗评点着作的收录情况。分别就唐代以来史志目录对杜诗评点的着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历代私家书目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和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的概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它的历史流变及其观念嬗变,并简略回顾了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研究前景。第二章着眼于明清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厘清了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情况和基本特点,归纳了明清时期杜诗未刊评点的几种主要批评范式。宋元时代是杜诗评点的发轫期。杜诗未刊评点则在明代异峰突起,经过明末清初的转型突破,至清代达到顶峰,进入集大成时期,而近代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导致了杜诗未刊评点在内容与语言上的新变。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特点包括:他们具有读者与作者双重角色的基本特质、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与私人藏书家关系的复杂性等。杜诗未刊评点的批评范式则大致可归纳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等几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从杜集文献层面对杜诗未刊评点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屈复《杜工部诗评》与申涵光《说杜》为例论证了杜诗未刊评点对杜集着作辑佚的巨大贡献;接着又从钱陆灿、吴农祥两人批杜的具体实例中考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潘德舆批《读杜心解》、徐松批《杜工部诗集》、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顾大文批《杜工部诗集》、何绍基批《杜工部集》、蒋光焴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等为例,对杜诗未刊评点中存在的伪托、抄袭和存疑之作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杜集书目中着录的杜诗未刊评点进行了辑补、指瑕与辨正。第四章主要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相关问题。一方面以桐城方氏望族、海宁陈氏家族的杜诗家学传承为例,阐述了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关系;另一方面从人际传播角度,剖析了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现实功能。另外,还从杜诗学发展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随意性、家族性、民间性和非主流性等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解析杜诗未刊评点中的诗学理论。从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等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诗学问题。既首次发掘和阐释了方拱乾以“绪”批杜、李以峙以“响”为用字之境的批评原则,也详尽论述了诸家评点对刘溶《杜诗集评》、钱谦益《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等杜诗批评着作的批评。第六章选取杜诗未刊评点中颇具代表性的评本进行个案解读。以徐渭、奚禄诒、商盘、严复等人批杜情况为例,逐一介绍评点者生平与诗学趋向、批本评点的形式特征、评点内容的实际价值、批评标准与理论意义,从点的横截面阐述杜诗未刊评点的存在价值与理论意义。馀论部分主要针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实际情况,评议其是非功过,既肯定其独特的文献辑佚功能、灵动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论价值,也不避讳因批点随意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杜诗未刊评点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定位。正文之外,列有《杜诗评点编年简目》、《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等三个附录,这是论文得以顺利写作的文献基础与资料来源。

范晓利[6](2015)在《儒教与琴理 ——儒家礼乐教化思想语境下琴学义理的历史演变》文中认为春秋时期古琴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并对士阶层有着特殊意义,儒教与琴理已有融合趋势。汉儒发扬经中大义,视古琴为圣贤之器,尊琴为“乐之统”,系于“正心”,自上而下为古琴量身定制了一套理论。琴理的学术血缘在儒学,由汉至清,历代琴学文献乃至史书中记载着儒者对琴学的探究和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琴人对琴学的贡献,他们的琴论经常主导琴学的发展。在历史的脉络中,儒教与琴理的融合程度和儒家琴理在琴学史上的位置出奇地一致,二者融合程度高,儒家琴理中便涌现出新思想,直接影响当时的琴学发展和琴坛风尚。二者融合程度低,儒家琴理不兴,琴学又遇机缘展现出新的面貌。在儒家礼乐教化思想语境中,琴学义理走过两次由兴盛到衰微的历程,然后彻底衰落。汉代儒家琴理盛,至魏晋衰,而琴学传教在世家中依然继续,玄学代儒学而起与琴学结合,产生时代特有的理论和琴曲。隋唐儒家琴理不兴,琴艺发展略盛,唐末乱世没有相继的哲学思潮,文人也没有了家族门第的庇护,因而无有琴理新声。宋明儒家琴乐传统与琴艺传承俱盛,琴理出新。清至民国,传统琴学逐渐衰微,琴乐传统失落,琴艺独存但也几至消亡。新中国成立之初,儒家琴理消声,当前有复兴之势,未来如何尚未可知。从儒教与琴理结合的方式来看,两次相似但绝不相同的兴衰之路遵循的是儒学的内在理路,源于深层的文化动因。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儒教与琴理的结合方式是礼乐教化主导琴理,以期通过古琴实施教化。“琴者,禁也”禁止的是百姓性中之恶,“以琴正心”,正的是民众“淫邪之心”。宋明至民国,崇尚琴乐的儒者多为通过勤奋读书自觉生发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学子。儒教与琴理的结合方式为儒家思想渗透琴学义理,又通过琴乐自内而外发扬人固有的善心,培养“自性的庄严”。因理学主张之异,以琴修心之历程概分两途:一为自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而至朱熹,以琴养性正心穷理,以琴载道;一为自程颢、陆九渊、王守仁而至李贽,以琴为心之自然流行,琴即是道。宋明理学又被称为“心性之学”,宋明儒虽有解释整个宇宙、穷尽万物之理的努力,但最终都归结到人生过程之道德实践,落实到自身之心性修养。民国黄溓则兼采两者,琴乐作为众乐面向大众可以“正”群众之心,作为独乐又尤其适合君子修身之用。儒者并不认同彼岸的琉璃世界,也不主张超越人伦社会进入无何有之乡(尽管某一刻确实心存向往),所以他们认为琴声的力量不是将“心”带去另一个世界,而是使“心”之善性生长扩充,进而在人伦世界成就自性。不过,道释之影响虽不足以改变儒者初衷,其精神世界亦为之留下一角自由空间。

吴文琪[7](2019)在《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诗二十三首》是有史以来以马为主题数量最多的组诗,从极尽描摹之能事的狭小圈子中跳脱出来,工在写意,具有独特的价值。李贺借此抒写自己对人生失意的感慨,体现了其超脱尘俗的人生理想和非凡的追求。历代学者对《马诗二十三首》的整体注释和评价不一而足,各种注本众说纷纭,互有同异,可见《马诗二十三首》的诗旨与价值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空间。全文分为五部分:绪论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先秦至唐代咏马诗发展概况,第二节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马诗二十三首》的写作背景,本章旨在探究组诗的写作时间及情感基调。第二章是《马诗二十三首》组诗主题分析,本章旨在探讨组诗主题。第三章是《马诗二十三首》的艺术特色,本章从幻想色彩、神话意象、用典、以少总多与互文性四个方面探究咏马组诗的艺术特色。第四章是《马诗二十三首》组诗笺注、汇集、疏证,本章汇集各家笺注并加以讨论,通过比较各家注本的异同,折衷是非,提出一己之见,并对部分诗歌提出了新的解读。

孙会芳[8](2017)在《唐宋“马”诗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意象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马”作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广泛出现,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因而有必要透过这类意象的表层,来探索其背后丰富的文化意义。本论文“唐宋马诗词研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唐宋咏马诗词的发展历程,二是唐宋诗词中的马意象研究,三是唐宋马诗词的文化意义。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是追溯先唐马文学的发展流变,以期对马的文化象征意义有初步把握。第二章则是对唐诗、宋诗及唐宋词中的咏马作品进行梳理,以期把握其发展脉络。第三、四章则着重探讨了一些典型的马意象,如“白马”、“天马”、“舞马”、“赢马”及“马嘶”意象的内涵及意义。结语则简单总结唐宋马诗词的意义及影响。

李晓莲,王霄蛟,王颖,王立增[9](2008)在《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文中认为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①.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为了便于检索,特列简明目录如下:

陈永辉[10](2011)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文体学研究热潮,其学术兴趣在“文学文体”而非“批评文体”,因而对批评文体的演变规律、现代价值等重要的理论问题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这使得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宝贵的诗性传统得不到系统梳理和有效传承,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资源匮乏和学术短视。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重点考察古代批评家如何在沿用既有批评文体的同时不断变更文体形态以寻求其最佳言说方式,并最终形成诗性言说的文体特征。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理清中国文学批评的诗性传统,打通古今以针砭中国当下文学批评流行病症,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重开诗径,是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之所在。本文共分五章。前有绪论,对近三十年来中国批评文体的分类研究和以李建中先生为首的珞珈学术团队的批评文体研究进行概述。第一章《无体的时代:从寄生到弥漫》,先秦文论没有自己的批评文体,其文学批评以只言片语的方式寄生于经、史、子、集之中,本章对先秦文学批评的片语式寄生和弥漫式寄生进行考察,指出由片语式寄生逐渐向弥漫式寄生过渡反映了先秦文学批评在寄主体内不断的成长壮大,并对以对话体和语录体为主要寄生形式的两种文体进行研究。第二章《借体的时代:史传和序跋》,到了汉代,中国文学批评有了长足的发展,序跋体批评作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的批评文体开始出现。本章把史书体批评分为史传体、赞曰体和史志目录体三种形态进行考察,并对独立讨论文学批评问题的序跋体进行研究。第三章《俪辞的时代: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自觉的时代,也是批评文体文学化最为显着的时代。本章在魏晋六朝的文体意识和文体繁荣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主要批评方法和批评文体所呈现的绮靡特征进行研究。第四章《境与意的时代:诗人言诗》,唐宋金元时期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三教合流的融和时期,唐宋金元文学批评开创了境与意的时代。论诗诗和诗话批评是本时期创立的更富有诗性特征的批评文体,本章在对唐宋金元文学批评的诗性因缘和批评文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再对论诗诗和诗话体这种新型的文学批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第五章《文备众体的时代:天地间竟有此等文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高潮和隋唐宋金元时期深入扩展,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到明清时代进入繁荣和大总结阶段。明清文学批评文体也呈现出集历代批评文体之大成的特征,其中尤以小说评点和选本批评最为明显,本章先对明清文学批评文体的总龟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明清小说评点和选本体的特点进行考察。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批评文体的形式特征角度切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古代历代代表性批评文体,对其进行多元、多层面的总体观照,研究视角新颖独特。二是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的视野来探讨中国古代批评文体的嬗变规律,对其共时性的文学性品质进行重点论述。

二、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笔记视域中的韩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笔记概念的界定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唐宋笔记对韩愈品性的评议
    第一节 唐宋笔记事迹中韩愈的品性特征
    第二节 唐宋笔记对韩愈品性的负面评价
第二章 唐宋笔记评述韩愈儒家思想的差异
    第一节 唐宋笔记对韩愈儒学思想的推崇
    第二节 唐宋笔记对韩愈道统思想的批评
    第三节 唐宋笔记对韩愈儒学思想评价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 唐宋笔记关于韩诗的批评视角
    第一节 唐宋笔记对韩诗的语词及用韵的补证
    第二节 唐宋笔记对韩诗用典的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唐宋笔记对韩愈散文的评判
    第一节 振起八代之衰的古文成就
    第二节 唐宋笔记对韩愈散文革新的认识
    第三节 唐宋笔记对韩柳古文的不同评价
第五章 唐宋笔记有关韩愈争议性问题考辩
    第一节 《刘公嘉话录》贬斥韩愈的态度与原因
    第二节 唐宋笔记中关于韩愈死因的争议
    第三节 唐宋笔记中对《平淮西碑》公案的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3)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一 铁岭佟氏家族
        二 汉军朱氏家族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四 索绰罗氏家族
        五 汉军于氏家族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一 博尔都
        二 塞尔赫
        三 文昭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一 高塞
        二 允礼
        三 允禧
        四 弘昼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一 “高宗体”的渊源
        二 “高宗体”的影响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辽东三老”
        一 李锴
        二 陈景元
        三 戴亨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一 永忠
        二 敦诚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二 昭梿的“实录”诗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一 蔡琬
        二 高景芳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一 盛昱
        二 唐晏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唐诗方位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方位词的研究状况
        1.2.1 方位词的归类问题
        1.2.2 方位词的特征
        1.2.3 汉语方位词的成员
    1.3 唐代词汇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意义和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对象
    1.7 本文的有关说明
第2章 唐诗方位表达概述
    2.1 本文对方位词的理解
        2.1.1 方位词是方位表达的标识
        2.1.2 方位词是空间范畴的原型
        2.1.3 方位词的语义对方位表达的影响
        2.1.4 本文对唐诗方位词语的界定
    2.2 唐诗的方位词
        2.2.1 典型方位词
        2.2.2 准方位词
    2.3 唐诗的方位短语
        2.3.1 方位短语的界定
        2.3.2 方位短语的类型
        2.3.3 方位短语的性质
    2.4 方位语义
    2.5 方位句式
    2.6 小结
第3章 唐诗的典型方位词
    3.1 唐诗典型方位词的单用情况考察
        3.1.1 典型方位词的发展概述
        3.1.2 典型方位词充当句子成分情况
        3.1.3 典型方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3.1.4 典型方位词的个案分析
    3.2 唐诗典型方位词的合成情况考察
        3.2.1 复合方位词
        3.2.2 后加“边”、“面”、“头”的派生方位词
        3.2.3 后加“方”的合成方位词
        3.2.4 前加“以”、“之”的派生方位词
    3.3 小结
第4章 唐诗的典型方位短语
    4.1 N+典型方位词
        4.1.1 “N+典型方位词”的类型
        4.1.2 “N+典型方位词”的使用情况考察
        4.1.3 “N+典型方位词”的组合特点
        4.1.4 “N+典型方位词”充当句子成分情况考察
        4.1.5 相关问题的讨论
    4.2 Prep+典型方位词
        4.2.1 “Prep+典型方位词”的组合情况考察
        4.2.2 “Prep+典型方位词”的组合特征
        4.2.3 “Prep+典型方位词”形式中 Prep 所介引的语义类型
        4.2.4 相关问题的讨论
    4.3 Porn+典型方位词
        4.3.1 人称代词+典型方位词
        4.3.2 指示代词+典型方位词
        4.3.3 疑问代词+典型方位词
        4.3.4 相关问题的讨论
    4.4 数词+典型方位词
        4.4.1 数词+旁
        4.4.2 数词+边
        4.4.3 数词+表
        4.4.4 其他数量式方位短语
    4.5 VP+典型方位词
    4.6 小结
第5章 唐诗方位词的语义分布
    5.1 空间范畴的相关概念
        5.1.1 空间维度
        5.1.2 空间关系
        5.1.3 方位表达的空间语义特征
    5.2 方位词的语义类型
        5.2.1 方位词的位置义
        5.2.2 方位词的方向义
    5.3 唐诗典型方位词语义考察
        5.3.1 东、西、南、北
        5.3.2 左、右
        5.3.3 上、下
        5.3.4 前、后
        5.3.5 中、里
        5.3.6 内
        5.3.7 外
        5.3.8 间
        5.3.9 旁、边、侧
        5.3.10 表
    5.4 唐诗准方位词语义考察
        5.4.1 头、顶、面
        5.4.2 脚、口、心
        5.4.3 角
        5.4.4 根、梢、标
        5.4.5 末、杪
        5.4.6 阴、阳
        5.4.7 底、巅
        5.4.8 端、际、畔
        5.4.9 湄、濆、涘、滣、涯、干
        5.4.10 曲、壖(堧)、阿、陬
        5.4.11 隅、隈
        5.4.12 处、所
        5.4.13 维、服、荒、方
        5.4.14 垠、垂
    5.5 小结
结语
附录 唐诗中与方位相关的句式考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杜诗学视阈中的杜诗未刊评点
第一章:杜诗评点的文献着录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历代公、私目录与杜诗评点文献
        1、唐代以来史书艺文志对杜诗评点的着录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
        3、历代私家目录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
        4、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概观
    第二节:杜诗评点的历史流变及观念嬗变
    第三节: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第二章: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历史发展简述
        1、宋元:杜诗评点的发凡起例
        2、明代:杜诗未刊评点的异峰突起
        3、明末清初:杜诗未刊评点的转型突破
        4、清代:杜诗未刊评点的集大成
        5、近代:杜诗未刊评点的承继新变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构成
        1、杜诗未刊评点作者身分构成的二重性
        2、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3、杜诗未刊评点作者与私人藏书家关系论考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的主要批评范式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
        3、"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
        4、"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
        5、"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
第三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辑佚
        1、屈复《杜工部诗评》十八卷辑佚
        2、申涵光《说杜》一卷辑补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关系考辩
        (一) 总体关系
        1、过录型手批本
        2、删改型手批本
        3、移花接木型手批本
        (二) 具体实例
        1、钱陆灿批点
        2、吴农祥批点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辨伪
        1、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质疑
        2、徐松、潘贵生批点杜诗抄袭俞场评点考
        3、顾大文批点《杜工部诗集》选录《读杜心解》考
        4、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存疑
        5、《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评本非蒋光焴批点旁证二则
    第四节:杜集书目对杜诗未刊评点的漏收辑补与指瑕辨正
        1、《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2、诸家杜集书目所录杜诗未刊评点指瑕
第四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家族传承
        1、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表征
        2、桐城方氏望族与杜诗家学
        3、海宁陈氏家族与杜诗家学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的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
        2、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主要形态
        3、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现实功能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特殊演进
        1、未刊评点相对于已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2、佚名未刊评点相对于署名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3、杜诗学特殊演进的基本特质
第五章: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理论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
        1、方拱乾批《杜诗论文》以"绪"论诗
        2、李以峙批《杜诗详注》以"响"为用字之妙境
        3、俞场批杜"不笺故实,专论法律"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
        1、诗话与评点外在形式与内在特质的相似性
        2、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的具体关系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
        1、序跋涵义及杜诗未刊评点中序跋的特殊性
        2、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3、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涉及的诗学理论
        4、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其他功能
    第四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
        1、吴广霈对刘溶《杜诗集评》之批评
        2、对钱谦益《杜工部集》的辨正
        3、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驳议
        4、对浦起龙《读杜心解》的补正
        5、杨静盒批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
第六章:明清杜诗未刊评点举隅
    第一节:徐渭批点《杜工部集》
    第二节: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
    第三节: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第四节:严复批点《杜工部集》
馀论:杜诗未刊评点功过平议
    一、杜诗未刊评点的独特贡献
    二、杜诗未刊评点的客观缺陷
附录
    附录一:杜诗评点编年简目
    附录二: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
    附录三: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儒教与琴理 ——儒家礼乐教化思想语境下琴学义理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先秦儒家礼乐与琴理
    第一节 儒教与琴理的文化溯源
        一、先秦礼乐制度简述
        二、儒家对礼乐的继承和发扬
        三、礼乐制度的儒学阐释
        四、古琴在先秦礼乐中的位置
    第二节 “家弦户诵”的琴乐生态
        一、国子借琴蓄德
        二、乐师为琴传技
        三、庶民乐其畅情
        四、艺伎以之娱人
    第三节 孔门教化中的琴乐观
        一、直接文献:孔子思想对琴理的间接贡献
        二、间接文献:孔子及其弟子对琴理的贡献
        三、后世发挥
    第四节 百家争鸣中琴理的多维透视
        一、琴为“仪节”
        二、琴乐有“经”
        三、琴音求和
        四、崇圣比德
第二章 两汉“独尊儒术”观念下的琴理发展
    第一节 “琴为乐统”的琴乐功能观
        一、儒教与琴理融合的契机
        二、汉儒对琴乐功能的设想
        三、琴理对汉儒的实际效果
    第二节 天人观念在古琴中的凸显
        一、琴制的完善及定型
        二、琴制的象征意义
        三、琴事与人事的感应
    第三节 “崇圣比德”的文化心态
        一、以琴比德
        二、以琴修身进德
        三、琴乐以雅为正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琴理的转向与位移
    第一节 玄学影响下的琴理转向
        一、儒教不彰,玄学兴起
        二、玄学影响下琴理的新变
        三、魏晋琴人的风度
    第二节 世家门风中的琴乐功能
        一、累世经学影响下的琴学世家
        二、“左琴右书”的价值认同
        三、儒道融通的历史影响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化融合下的“华夏正声”
    第一节 文化融合下的古琴诸相
        一、唐朝开放的文化气派
        二、琴理融通佛法
        三、琴艺趋向专业化
    第二节 儒学新说对琴理的启示
        一、儒者以琴乐为“华夏正声”
        二、儒学新见对以琴正心的修正
        三、礼乐精神的内化
第五章 宋明理学背景下琴理的再展开
    第一节 宋明琴理的展开形态
        一、平民社会开启对琴理之影响
        二、宋明理学对琴理之修正
        三、琴理之趣
    第二节 从“养性正心”到“情”的彰显
        一、以琴养性正心穷理
        二、以琴为心之自然流行
        三、“以琴载道”与“艺即是道”
    第三节 专业琴论的儒学渗透
        一、儒学语境中的宋明琴坛
        二、儒者认同的琴艺实践方式
        三、儒学影响下的宋明琴乐功能论
        附文:抚琴手势“兴词”用典考述
第六章 清至民国琴理的现代化转换
    第一节 清代“儒者琴”新论
        一、清儒论琴之要义
        二、专业琴论更趋理性
        三、对以琴养心的践行
    第二节 民族兴亡关头的“黄胄古乐”
        一、传统琴学式微
        二、琴艺存亡之争
        三、复兴琴乐之举
        四、琴乐被动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等
附录一:插图目录
附录二:表格目录
致谢

(7)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咏马诗发展概况
        一、《马诗二十三首》注本概述
        二、《马诗二十三首》学术研究概述
第一章 《马诗二十三首》的写作背景
    第一节 《马诗二十三首》写作时间探究
    第二节 《马诗二十三首》的写作背景
        一、唐代爱马风气盛行
        二、马意象的特殊性
        三、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经历
第二章 《马诗二十三首》组诗主题分析
    一、组诗主题古今论说
    二、组诗主题探究
第三章 《马诗二十三首》组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强烈的幻想色彩
    第二节 丰富的神话意象
    第三节 活用典故
    第四节 以少总多与互文性:独特的五绝组诗艺术
第四章 《马诗二十三首》组诗笺注、汇评、疏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唐宋“马”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式
第一章 “马”之内涵及先秦“马”文学的流变
    第一节 “马”之内涵
    第二节 先唐文学中的马
第二章 唐宋咏马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唐宋咏马诗的歌咏范畴
    第二节 唐代咏马诗
    第三节 宋代咏马诗
    第四节 唐宋题画马诗研究
第三章 唐宋诗词中的马意象(上)
    第一节 唐宋诗词中的“白马”意象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的“天马”意象
    第三节 唐宋诗词中的“舞马”意象
第四章 唐宋诗词中的马意象(下)
    第一节 唐宋诗词中的赢马意象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的“马嘶”意象
结语 唐宋马诗词的意义与影响
    一、唐宋马诗词的文学史意义
    二、唐宋马诗词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9)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总论
二、先秦诗歌
    1.诗经
    2.楚辞
    3.其他
三、汉代诗歌
    1.总论
    2.乐府诗
    3.文人诗
四、魏晋诗歌
    1.总论
    2.三曹、七子
    3.陶渊明
    4.其他
五、南北朝诗歌
    1.总论
    2.宋、齐诗
    3.梁、陈诗
    4.《文选》与《玉台新咏》
    5.北朝诗
六、唐代诗歌
    1.总论
    2.初唐诗
    3.盛唐诗
        (1)王维、孟浩然及山水田园诗
        (2)王昌龄、高适、岑参及边塞诗
        (3)李白
        (4)杜甫
        (5)其他
    4.中唐诗
        (1)元白
        (2)李贺
        (3)其他
    5.晚唐五代诗
        (1)李商隐
        (2)其他
    6.曲子辞及文人词
七、宋代诗歌
    1.宋诗总论
    2.北宋诗
        (1)苏轼诗
        (2)黄庭坚及江西诗派
        (3)其他
    3.南宋诗
        (1)中兴四大诗人
        (2)其他
    4、宋词总论
    5.北宋词
        (1)柳永词
        (2)苏轼词
        (3)其他
    6.南宋词
        (1)李清照词
        (2)辛弃疾词
        (3)吴文英词
        (4)其他
八、金元诗歌
    1.诗
    2.词曲
九、明代诗歌
    1.诗
    2.词曲
十、清代诗歌
    1.诗
    2.词
十一、近代诗歌
    1.诗
    2.词
十二、古代诗歌理论
    1.诗学
    2.词学
十三、文献考订、书评及研究综述-
    1.文献考订
    2.书评
    3.研究综述

(10)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批评文体分类研究
    二、珞珈学术团队的批评文体研究
第一章 无体的时代:从寄生到弥漫
    第一节 先秦文学批评的片语式寄生
        一、寄生在《诗经》、《楚辞》诗骚体文学中的文学批评
        二、寄生在《尚书》、《左传》等叙事性史书中的批评
        三、寄生在先秦诸子说理性散文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先秦文学批评的弥漫式寄生
        一、弥漫在《荀子》中的文学批评
        二、弥漫在《庄子》中的文学批评
        三、弥漫在《易传》中的文学批评
    第三节 语录和对话
        一、语录体
        二、对话体
    第四节 比显兴隐
        一、比兴释义
        二、比兴手法先秦批评文体中的运用
第二章 借体的时代:史书与序跋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的史书体言说
        一、史传体批评
        二、赞曰体批评
        三、史志目录体批评
    第二节 诗骚之"序":借来的独立
        一、序跋释义
        二、序跋体批评特征
    第三节 叙事与叙志
        一、史传体叙事
        二、序跋体叙志
第三章 俪辞的时代: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文体自由
        一、文体意识的自觉和文体的繁荣
        二、多样的批评体式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学批评方法
        一、品评批评
        二、隐喻批评
        三、摘句批评
    第三节 缘"理"亦绮靡
        一、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绮靡之成因
        二、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绮靡之表现
第四章 境与意的时代:诗人言诗
    第一节 唐宋金元文学批评的诗性因缘
        一、道、佛诗性文化的滋润
        二、声律论的成熟
        三、漫游和读书山林的风气
    第二节 论诗诗的兴起
        一、论诗诗在唐宋金元的发展
        二、论诗诗的文体特征
    第三节 诗话体
        一、诗话批评在宋金元的发展
        二、诗话体的文体特征
第五章 文备众体的时代:天地间竟有此等文字
    第一节 明清文学批评文体的玉屑与总龟
        一、书信体和序跋体
        二、论诗诗批评
        三、诗话体批评
    第二节 小说评点之兴起
        一、小说评点之兴起与发展
        二、明清时期小说评点的具体发展
        三、小说评点的文体特征
    第三节 选本体之繁荣
        一、选本体之发展历程
        二、选本体的批评体例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础性文献资料
    二、研究性文献资料
    三、珞珈学术团队批评文体论文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笔记视域中的韩愈研究[D]. 沈梦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2]漫谈李贺及其与韩愈的关系[J]. 孙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04)
  • [3]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4]唐诗方位词语研究[D]. 夏淑云. 河北大学, 2012(05)
  • [5]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D]. 曾绍皇. 复旦大学, 2010(05)
  • [6]儒教与琴理 ——儒家礼乐教化思想语境下琴学义理的历史演变[D]. 范晓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7]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研究[D]. 吴文琪.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8)
  • [8]唐宋“马”诗词研究[D]. 孙会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J]. 李晓莲,王霄蛟,王颖,王立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8(01)
  • [10]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D]. 陈永辉.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谈李贺与韩愈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