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变迁中的“私募基金”及其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吴联明[1](2018)在《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声誉机制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政府引导基金产生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和示范作用也逐渐增强。在政府引导基金的结构设计中,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带来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政府引导基金参与主体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低效,这严重制约了引导基金的发展。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以声誉机制理论为指导,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探究财政有效解决引导基金参与主体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低效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声誉机制理论产生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重复博弈,KMRW模型是声誉理论扩展的基础模型,有力提升了声誉理论解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低效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梳理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状况,指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低效问题严重制约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尝试通过声誉模型分析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将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四类主体(政府主管部门、母基金管理机构、子基金管理人、创业企业家)与其发展阶段(融资、投资、管理、退出)相对应,通过声誉模型分析融资阶段母基金管理机构行为,投资阶段子基金管理人行为、管理阶段政府监管行为以及退出阶段创业企业家行为,从而得出相关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在财政职能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财政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声誉模型研究发现,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财政投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提高声誉机制在引导基金发展中的激励作用。其次,加强财政监督,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能有效发挥声誉机制在引导基金发展中的约束功能。最后,加强财政管理,引入声誉机制,能为引导基金相关主体带来稳定预期,促进引导基金长效发展。
季松[2](2018)在《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市场规制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从证券投资咨询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市场规制体系对比来看,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规制缺失与规制过度并存。鉴于此,本文以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应用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规制经济学等,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及其优化路径与策略。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明确界定证券投资咨询业及市场边界的四要素:主体、目的、形式、行为。其次,归纳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行业价值与市场价值。行业价值:对整个证券行业起到过渡、平滑以及衔接作用;对证券业和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将产生极大促进价值;指导证券行业、证券公司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市场价值:咨询服务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降低潜在套利者的信息搜寻与分析成本,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分配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中小型企业的权益,更好的实现公平;促进证券行业投资观念的转变。基于制度安排的角度,梳理现有市场规制的法律体系,可归结为三大部分:市场规制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执法以及市场规制救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规制经济学等理论工具,构建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供求分析框架:基于SCP分析范式的市场失灵与规制需求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规制失灵与规制供给分析框架。研究结论主要如下: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市场行为,导致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绩效的损失,造成了市场失灵;建立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体系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矫正市场失灵是必要而且可能的;规制失灵主要源于规制体系的发展和变迁;规制体系变迁的影响因素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解读,其中,静态因素为规制时滞、寻租行为、行政垄断、规制供给的约束条件变化、非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带来的市场集中度增加、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充分等,动态因素为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体系变迁路径锁定及其负效应;解决市场失灵和规制失灵的关键在于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即规制主体和客体分别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在市场规制运作和变迁中的目标函数最大化。在充分吸纳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以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阐述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就现状而言,初步形成了以市场准入、行为监管、信息隔离墙、静默期制度为主的体系。就问题而言,规制缺失主要表现为: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的监管不足、监管依据和责任追究制度缺失、信息披露机制与信息隔离墙制度不完善等。规制过度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规定过严、业务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价格管制过度等。分别从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合规及发展以及发挥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功能定位的视角对市场规制进行供求分析,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是在外在和内在双重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行为,理论上存在一个满足市场绩效最大化的最优市场规制强度,也就是说在适度的规制强度下可以实现市场规制客体的利润最大化。应用市场规制供求模型分析表明,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呈现不稳定性,形成了市场规制体系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变革传统的市场规制体系。考虑到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市场规制是一个混合体,它不仅需要放松原有的严格规制,而且需要补充和完善原有规制。因此,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优化路径,应结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性,以解决“市场失灵”、“规制失灵”和实现动态平衡为目标。为此,提出如下优化路径:主要从明确规制主体和客体及其责权利出发,采取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模式进行市场规制制度和体系改革,首先调整体制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后调整体制与市场的衔接部分,做到有增有减,有收有放,即加强监管和放松管制相结合。同时明确规制角色定位,逐步由行政监管转为市场监管;构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逐步完善市场规制体系:重构信息隔离墙和披露监管体系、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构建等;加强行业监管与放松行政管制并举;优化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合规及发展层面的规制以解决“市场失灵”、“规制失灵”,实现动态平衡;重新构建有利于市场监管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法律体系。结合国际比较分析,揭示出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存在结构不完善、信息不充分不完全、交易成本较高、投资者不够理性、投资者效用函数异质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如下对策与政策建议:其一,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功能层面的规制优化策略。它包括投资咨询信息公开机制的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构建;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的最优监管策略-加强监管、放松管制。其二,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合规及发展层面的规制优化策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调整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创新业务模式的设计和规范流程与合规管理;构建与完善信息披露与隔离墙制度;放松对合法投资咨询机构的业务限制,鼓励业务创新。其三,重新构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法律体系。它包括制定更为专业的规范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法律—《证券投资咨询监管法》;整合相关规范性文件,形成位阶更高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界定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内涵及外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择了新的视角,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的规制及优化。基于制度变迁和市场规制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的规制及优化。(2)在界定市场边界的基础上,以规制供求分析为核心,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市场规制路径与优化,具有一定的新意。(3)注重监管制度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在规制分析和优化中引入市场因素进行考察,构成了新的研究内容。提出加大对证券投资咨询业的法律监管的同时也应注重法律的促进作用,鼓励证券投资咨询金融创新,“堵的同时也强调疏”,不仅应吸取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也要注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强调立足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阶段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惠建军[3](2015)在《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于场外交易市场,但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与社会一般认知不同,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最初的功能定位并非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其功能定位历经适应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上市公司法人股以及退市公司的股票流通问题,扶持中国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四个演化阶段。但是,当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并未很好地发挥。论文聚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即从功能观新视角,来研究其制度建设问题,旨在重新厘清场外交易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位序,并完善与其新的功能位序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的功能。论文在综述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制度建设相关研究及分析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作用机制、演化逻辑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深入分析了制约其功能的制度因素,并提出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首先,论文用ANP方法分析计算出了影响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重要性指标,构建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NP方法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市场中观视角评价分析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情况。其次,选取中小微企业固定投资额和场外交易市场成交额作为变量,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互动效应,从中小企业微观视角检验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第三,围绕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缺陷,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分析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演进、制度缺陷及制约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缺陷成因。第四,引入了博弈论分析方法,对与ANP方法下构建的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性指标直接相关的制度因素,从场外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两种情况下,融资主体与投资主体之间的非完全信息下静态博弈分析入手,用博弈论方法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监管、交易成本、流动性、信息披露、市场架构等重要方面的制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合理化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策略的提出,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披露要求、司法监管、市场化程度、流动性、市场风险、参与者的多样性、做市商制度、市场结构等是影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重要指标元素。(2)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有限。2014年以来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是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率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成交额的变化率反映不敏感,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不显着。(3)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缺陷具体表现为其功能位序不合理、基础性资本市场的功能未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弱、市场流动性低、场外股权市场定位同质化等。(4)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位序不合理,以及基于错误功能位序下的制度缺陷以及制约其功能发挥作用的制度缺陷形成原因,是影响其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制度完善面临法律障碍、市场结构地域性垄断导致市场低效、监管无序和资本市场各层次间缺乏转板机制是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制度缺陷,顶层设计者未形成清晰合理的共同信念、缺少正式规则制度安排、利益博弈难以实现均衡、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路径依赖的制约等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制度缺陷的深层次原因。(5)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最基础的功能不是融资功能,而是规范孵化功能。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合理功能位序应在实现基础功能基础上,不断实现融资、市场定.价、风险分散、股权转让提供流动性等深化功能,基于场外交易市场合理的功能位序定位之上不断完善其制度建设,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先行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规范孵化功能的制度设计:合理确定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采用灵活性、动态化的监管模式。论文还提出了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深化功能的制度策略:合理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创新场外交易市场的融资模式,逐步建立顺畅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这对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马延安[4](2015)在《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农村目前存在的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在2006年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2008年提出建立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2010年要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2012年要求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进行特别监管,提出“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的政策;2014年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在适当板块(主板或创业板)上市;2015年提出支持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出,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需求逐步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仍存在抑制性,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的非均衡特征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改变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问题,促进实现供求平衡,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繁荣。本研究立足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在总结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揭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探究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成因,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期从宏观层面的制度法规建设、中观层面的区域金融体系构建、微观层面农户发展资金需求的满足这三个层面上,探索破解金融供给抑制、促进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在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手段以及本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章,理论基础。概述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等典型金融发展理论,及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农村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指出制度变迁,特别是金融制度创新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东北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通过对我国和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体系进行概括,分析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和作用力。第四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求分析。以农村金融改革为背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的现状及特点,探究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求的非均衡性特征。第五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性分析。概述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现象,利用博弈论中的最优解分析东北地区农村的正规金融供给,探讨与农村正规金融相对应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制度变革。第六章,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分析比较美、日、法、印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吸取有益经验,为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于内生性与多元化的要求,探索金融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及优化对策。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农村的正规金融存在商业性金融淡出、政策性金融受到局限、合作金融力量不足的问题,而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民间金融资金实力有限,导致东北地区农村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的金融抑制,表现为市场准入限制、利率管制等,阻碍了诱致性制度创新。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来看,立足国情、立法保障、政府扶持、市场主导,是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一般选择。因此,应立足东北区域特点,坚持内生性和多元化原则,选择商业银行直接进入、间接进入、中介主导进入等模式,推动金融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征信体系的建设,改善其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开发开创适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增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持体系,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失衡的局面,增强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力。
武宏波[5](2013)在《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发展历来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投融资问题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复苏、创新和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改进投融资困境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数理推导、计量分析、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合理安排论文结构,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论文结构安排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研究的逻辑路径、框架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确立了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选题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公共财政、金融发展和制度变迁等理论对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框架。第四部分是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和借鉴。通过国内外实践的比较,发现了中小企业体系构建中的相同特征和趋势;而且为我国在政府与市场所确定的制度可能性边界中,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五部分对经济转型时期,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特征与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和集群发展特征强化了其内生性的投融资缺陷,导致了他们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调查也发现投融资出现新的动向,投融资需求的变化客观上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第六部分是对竞争型金融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研究。本部分主要研究了金融投融资体系的现状、特征,以及高效运行的机制设计框架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山西省初步形成了具有竞争特征的中小企业金融性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的异质性对投融资体系构建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提出了在框架中,通过差别化机制设计、贷款技术改进和建立互联机制,有助于增进中小企业信贷能力,改善投融资体系的政策效力。第七部分是对区域性财政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分析。研究发现财政融资体系在中小企业信用增进、投融资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支持效率不高,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研究发现政府投融资体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第八部分是对自发性的社会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共生关系,而且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同时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在企业家甄别机制、创业风险分散机制和企业创新扩散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协会可以对企业需求进行重组,拓展其融资中介功能。第九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在这些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三点:一是根据当前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制度供给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的金融、财政和社会的三维投融资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不同维度之下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体系的宏观架构和微观机制,提出了改善现有体系的机制设计框架、建立金融互联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二是理清山西省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民间资本在综改区建设和经济转型中的发展变化趋势和方向。在资源型经济的特殊结构下,政府投资短期内对民间投资具有引导作用,长期来看,挤出效应较为明显;未来的民间资本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同时民间金融将更多发挥了创投体系的功能,在培育企业家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三是研究发现山西省山西省中小企业具有“小、散、低、粗”的特性,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同质化、初级化和资源化的特征,从而导致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强化了其内生性的投融资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商业、行会)等中介机构对重组金融需求和拓展融资中介功能的可能性,从而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李安安[6](2013)在《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的80年代,当全球正在兴起公司治理的研究热潮时,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几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然而,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迅猛崛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公司法与金融法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二者之间的融合初露端倪,融合的典型映射就是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和互动。金融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司法与金融法相融合的美好图景,还有愈演愈烈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作为金融创新产物的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重创了实体经济,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危机的扩散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资本市场经历了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法制的重大变革,但对于规制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而言仍显制度供给的不足,推动进一步的规制变革势在必行。本文对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互性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语境和资本市场的场域下,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存在紧密关联。宏观而言,一方面,金融创新带来的投资者革命、股东积极主义浪潮与公司治理的趋同化变革深深影响了公司法,使得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另一方面,公司治理可以从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以及法律金融学等金融法的理论框架中得到圆满解释,公司治理已经成为金融法的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微观而言,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点日趋增多,公司治理中渗透着金融创新的因子,金融创新中呈现出公司治理的色调,二者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使得公司法与金融法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司金融法呼之欲出,为资本市场法制的结构性变革描绘了全新的图景。二、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是建立在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股东同质化、责权利的均衡化、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的对应性等理性基础之上的,但在金融创新冲击下,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从分离走向了融合,股东同质化被股东异质化所替代,实体经济背景下的责权利均衡化走向了虚拟经济背景下的责权利非均衡化,投票权与经济利益从对应关系走向背离关系,这些理性基础的改变导致公司治理理论面临范式危机。与此同时,代理成本理论、信义义务理论等公司法的传统理论在金融创新面前难以自圆其说,股东至上、一股一权等公司法的传统原则在金融创新面前也面临适用困境。这需要对公司治理理论作出调适和变革,包括在认识论上用“投资者至上“取代“股东至上”、用多边主义规制理念取代单边主义规制理念、用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的理念取代“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的理念,在解释论上将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解释为“异质化的投资者”而不是“同质化的投资者”、将信义义务受信人的范围解释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而不局限于公司和股东、将上市公司解释为“缩小了的社会”而不是“扩大了的个人”等。三、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可以类型化为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股权脱钩是指股票的投票权与股票的经济利益之间不再是当然的对应关系,而是出现了普遍性的背离,即股票的收益权能(经济所有权)与投票权能的背离的现象。债权脱钩是指公司债权人与公司之间的紧密利益关联被割裂,债权人不再关心公司的生死,甚至希望和放任公司破产的现象,其本质是债权收益与债权风险的分离。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出现,打破了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对应的和谐画面,扭曲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结构,对股东至上、股份平等、一股一权等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带来了严重挑战,恶化了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使得公司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利益冲突。四、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金融危机过后,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法制出现了重大变革,但变革后的资本市场法制对于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而言缺乏自足性,表现在未走出纯股权治理模式的制度窠臼、难以规制机构投资者的败德行为、缺乏针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特别规则、忽视公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一方面需要选择正确的规制路径,如合约与公权的合作规制进路以及进化主义的规制进路,防止因路径选择的错误而付出额外的制度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规则,如确立信息披露的“实质主义”规则、限制市场驱动型机构投资者的投票权、剥夺“空心债权人”在公司破产中的不当受益权等,有效遏制机构投资者的败德行为,实现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助推公司法与金融法走向融合。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还应关注中国在金融创新、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方面的本土性问题,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特异规则,更好地实现上市公司中的利益平衡。
赵鑫[7](2013)在《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民间金融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复杂的现实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金融一度进入低潮甚至遭到人为的禁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大量增加与正规金融供给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作为一种金融抑制环境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物,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并逐渐活跃起来,极大地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缓解了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矛盾,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促进了民营经济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组织形式不够规范、运行风险度高、政府监管措施缺位以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民间金融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歧视尚未消除,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始终采取打压和限制的态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并不成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速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借鉴国际和地区经验并通过相关制度和环境构建,促进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间金融发展的研究,一方面,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阻碍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促进民间金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适度竞争者,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审视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揭示出正规金融服务供给的缺陷,从而借鉴民间金融的发展经验和思路,改革和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推动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思路上的创新。在民间金融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只是从民间金融的市场运行机制、民间金融的政府规制、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和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某一个角度来研究,或者仅仅是对某一种具体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进行研究,例如民间借贷、私人钱庄、私募基金以及合会等。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用历史的、宏观的眼光,将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置于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从现实国情出发,对现阶段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现状、经济效应以及潜在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和梳理,力图从内部选择、外部环境方面解答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出路问题。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其一,提出了民间金融存在与发展的比较优势边界。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和人际关系圈内,开展小规模资金借贷业务时,民间金融在信息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实施监督成本等方面相对于正规金融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民间金融规模的增大,它在交易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减弱乃至丧失。本文分析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运行的边际交易成本和平均交易成本的变动关系,证明了民间金融发展规模的比较优势边界,即最佳分界点的存在,从而论证了民间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存在性与合理性,为政策上的调整与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二,论证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本文基于对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结果,选择相关的数据指标,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民间金融并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制度安排。因此,应该从政策上肯定和支持当前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其三,系统地提出了促进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对策。本文沿着向正规金融转化和与正规金融开展合作这两条路径探究了民间金融的演变方向,明确提出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和社区银行等民间金融转化的最终组织形式,论述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垂直联接的可能性。在归纳全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法规建设、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出了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如果政府部门一味地对民间金融持否定态度,采取限制和打压政策,忽略其在某些领域的积极作用,就会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民间金融存在规模边界和地域人际边界,相对于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在狭小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依靠关系型信贷;第三,民间金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四,民间金融的发展受到自身缺陷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制约;第五,促进民间金融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多措并举,应本着效率优先、公平竞争、自主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放大民间金融的积极效应,弱化其消极影响。
兰秀文[8](2013)在《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78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62%以上的GDP由非国有经济所贡献。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7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这样,在正规金融市场之外,非正规金融通过非标准的、非正规的机制来有效支持非国有企业融资和经济的增长。事实上,非正规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了非正规金融未来的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8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界定了非正规金融与二元经济结构的概念,非正规金融产生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广泛性和内生性;第四章从理论上揭示了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七章为各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经验的借鉴以及我国未来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方式选择及政策建议;第八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在既定的条件下,非正规金融的交易一方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选择非正规信贷市场融资是理性的,符合经济学“人都是理性”的假设,这说明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效率并不低下,它成为解决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的一种手段;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内生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在我国地区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增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主动发起了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创新,并成为非正规金融创新的组织者;通过选取地区经济指标、非正规金融发展指标以及影响地区经济的劳动力、固定资产等变量和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带动了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研究发现,在未有明确非正规金融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适应我国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以及各种配套的金融改革措施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在长期内,随着金融深化和多元化融资中的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以及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的演化和回归,也有助于弱化金融二元结构,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
付文军[9](2013)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启动成本高、前期费用垫付高、周期长、回收慢、风险高及其公共物品属性,建成后的维修保养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维修费用易受到政府因素的影响,极大地降低其投资效率。但基础设施投资完全依靠政府现期收入肯定会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与模式都在发生变化。第1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投融资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路线,结合这一主题和路线,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交叉学科方法等进行研究。第2章分析了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分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对生产成本、经济周期、社会就业、外贸发展、资源配置、供需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上海模式、青岛模式、武汉模式、香港模式等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的方式;分析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国民经济的程度、分析了基础设施对各国国民收入拉动作用;文章还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创新的目标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决策的理性。第3章分析了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基础设施投资的长足发展,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特征,发现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投资结构却表现出一系列的不平衡。由于政府财政预算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情况不尽相同,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在相同的年份不同区域的差异,且空间差异呈现阶段性。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整理,反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来源的比例变化,直观描述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构成与地区差异,以说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需要优化投资结构。第4章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只有国家单一投资主体,建设单位与国家发生行政隶属关系,企业之间无权自行发生横向经济联系;改革开放后,从投资有偿使用、银行信贷进入投资领域、引导横向资金流通、招标投标和承包责任制、自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管理等五个方面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本文总结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国外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借鉴作用,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文章最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准入为突破口、以政府职能优化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创新措施。第5章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台的内涵、模式及发展状况,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从投资、财务、国民经济、资金筹措、方案决策、收入与成本及税费、不确定性等风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平台运行的影响因素,从BOT、TOT、PPP、PFI、ABS模式分析了平台的运行模式以及地区性差异;文章最后分析了地方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它的风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综合结果,通过借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台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策略。第6章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和谐社会构建、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资金、物资、设计施工等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体制,从促进生产力、企业承担投资、国家控制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管理,从贷款制、包干制、项目制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经营责任制的演变;文章最后从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期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微观管理机制。第7章结合重庆市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了重庆直辖以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成就、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以及投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台创新、融资管理创新、投资管理创新,分析了重庆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阻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陈彬[10](2010)在《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无论是正规金融或非正规金融,在市场规则作用下,金融资源流向配置最合理的地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社会发展正处转型时期,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二、三线的房地产开发在正规金融融资显得异常艰难,但这几年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仍然大步向前迈进,资金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民间融资。在我们西部近几个市县的城市化建设中,民间融资的作用功不可没,民间资本对当地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将以对四川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民间融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基础,进而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民间融资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民间金融相关制度的关联展开探讨,以人身信任向数字信任转化为路径阐述房地产开发中利用民间资本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证明需要打通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的“任督二脉”,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避免出现对民间金融打击“出力不讨好”现象。最后,从中发现房地产开发利用民间金融进行融资过程中所遇风险及其解决措施。由此,除了论文导论之外,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状况调查。主要包括调查概况、数据分析,以及四川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中民间金融现状在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差异。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对民间资本的依赖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部分房地产开发民间融资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之所以会出现上文不同房企的对民间资本依赖的差异,主要是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地方中小房地产企业自身存在的内在原因,还包括我国不同区域或大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个性及差异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不同房企的融资渠道存在很大不同,因而会出现不同的融资选择,及其内在特殊性等情况。第三部分人身信任与数字信任的转换。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有或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公司业绩或数字赢得信用,而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大都通过人身信用获得融资,中小开发商通过民间融资获得高回报,从而也不自觉的完成了由人身信用向数字信用的转化,无形之中也打破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二元结构”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第四部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虽然,中小开发商通过民间融资获得高回报,从而不自觉的完成了由人身信用向数字信用的转化,由此产生了民间资本对中小开发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用与风险同在,我们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因此此部分主要从开发商民间融资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的建构切入,构建风险防范的制度构架,主要包括构建该制度的宗旨、原则、及辅助制度的设计等内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并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民间金融的研究成果,结合四川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中利用民间资本的调研情况,展开了自己的研究进路。本文希望通过二、三线城市中房地产开发在利用民间金融融资所遇风险的类型化研究,探索利用法律对房地产开发民间金融进行规制的可行性做法,为民间金融风险控制制度构建做一个尝试。因此,本文对房地产企业利用民间资本风险的法律规制的研究,对于减少利用民间资本产生的纠纷,更大限度的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引导与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推动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二、制度变迁中的“私募基金”及其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度变迁中的“私募基金”及其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声誉机制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府引导基金的文献综述 |
1.2.2 声誉机制理论的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政府引导基金的界定 |
1.3.1 政府引导基金的内涵 |
1.3.2 政府引导基金的外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案例分析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5 论文的逻辑体系和框架结构 |
1.5.1 论文的逻辑体系 |
1.5.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 |
2 论文相关理论 |
2.1 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2.1.2 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2.2 声誉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声誉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声誉机制理论的分析框架 |
2.2.3 声誉机制理论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体现 |
3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 |
3.1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4-2004年) |
3.1.2 初步试点阶段(2005-2007年) |
3.1.3 规范化运作阶段(2008-2010年) |
3.1.4 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3年) |
3.1.5 全面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
3.2.1 政府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 |
3.2.2 政府引导基金的参与主体 |
3.2.3 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 |
3.3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评价 |
3.3.1 政府引导基金的主要作用 |
3.3.2 政府引导基金的主要问题 |
4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融资阶段中的作用分析 |
4.1 政府引导基金的融资过程 |
4.1.1 政府引导基金的成立 |
4.1.2 母基金管理机构的建立 |
4.1.3 子基金的设立 |
4.2 母基金管理机构在融资阶段中的地位分析 |
4.2.1 母基金管理机构是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的受托人 |
4.2.2 母基金管理机构是财政资金放大机制的执行人 |
4.2.3 母基金管理机构是声誉甄别和传递的参与人 |
4.3 融资阶段母基金管理机构的声誉分析—基于声誉模型 |
4.3.1 国有性质母基金管理机构行为分析 |
4.3.2 市场化母基金管理机构行为分析 |
4.4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融资阶段中的作用机制 |
4.4.1 财政出资人机制 |
4.4.2 财政的监督职能 |
5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管理阶段中的作用分析 |
5.1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阶段中的作用分析 |
5.1.1 子基金管理人行为分析—基于声誉模型 |
5.1.2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阶段的作用机制 |
5.2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阶段中的作用分析 |
5.2.1 引导基金发展中政府监管分析—基于声誉模型 |
5.2.2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阶段中的作用机制 |
5.3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阶段中的作用分析 |
5.3.1 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阶段的声誉分析 |
5.3.2 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阶段的作用机制 |
6 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案例研究 |
6.1 国外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的案例研究 |
6.1.1 美国小企业投资计划的基本情况 |
6.1.2 财政对美国小企业投资计划的支持 |
6.1.3 美国小企业投资计划的运行效果 |
6.2 国内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案例研究 |
6.2.1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声誉管理 |
6.2.2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引导基金的财政支持 |
6.3 国内外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启示 |
6.3.1 财政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把握主体地位 |
6.3.2 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6.3.3 重视声誉机制,是引导基金治理的有效方式 |
7 促进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加强财政投入,提高声誉对引导基金参与主体的激励作用 |
7.1.1 建立和完善外部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的激励作用 |
7.1.2 增加声誉投入,激励落后地区引导基金的发展 |
7.2 加强财政监督,提高声誉对引导基金参与主体的约束作用 |
7.2.1 建立和完善声誉信息通道,提高引导基金发展透明度 |
7.2.2 创新引导基金监管方式,增强声誉对参与主体的引导作用 |
7.2.3 加强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 |
7.3 加强财政管理,建立声誉在引导基金发展中的长效机制 |
7.3.1 加强引导基金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结构 |
7.3.2 重视引导基金的存续问题,为其他参与方建立良好预期 |
7.3.3 稳定引导基金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其长效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市场规制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
2.1.2 市场规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证券市场有效性假说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3 境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境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范围和界定 |
2.3.2 境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3 境外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研究 |
2.4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4.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功能定位的研究 |
2.4.2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发展模式及现状的研究 |
2.4.3 完善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市场价值及现状分析 |
3.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及市场的边界 |
3.1.1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范畴界定 |
3.1.2 证券投资咨询市场的边界 |
3.1.3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模式、边界及规范 |
3.1.4 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原则、环节及收费问题 |
3.2 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价值与市场价值分析 |
3.2.1 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价值分析 |
3.3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发展现状 |
3.3.1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总体情况 |
3.3.2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发展特点 |
3.3.3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4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
4.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体系 |
4.1.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法规 |
4.1.2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执法 |
4.1.3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救济 |
4.2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发展现状 |
4.2.1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法规的演进及现状 |
4.2.2 信息隔离墙制度及在我国的实践 |
4.2.3 静默期制度及在我国的实践 |
4.3 国内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及市场规制比较研究 |
4.3.1 美日英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基本内涵 |
4.3.2 美日英及我国台湾地区投资咨询业务的存在形式 |
4.3.3 美日英及我国台湾地区投资咨询业务市场准入规制 |
4.3.4 美日英及我国台湾地区投资咨询机构基本义务 |
4.3.5 美日英及我国台湾地区投资咨询业务法律监管和责任追究 |
4.3.6 信息隔离墙制度在美国和英国的实践 |
5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理论分析与路径优化 |
5.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及其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
5.1.1 市场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5.1.2 基于SCP范式的市场失灵与规制需求分析 |
5.1.3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规制供给与规制失灵分析 |
5.1.4 市场失灵与规制失灵的动态均衡 |
5.2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问题分析 |
5.2.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缺失问题 |
5.2.2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过度问题 |
5.3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优化路径选择 |
5.3.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合规及发展的规制供给分析 |
5.3.2 发挥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功能定位的规制需求分析 |
5.3.3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的优化路径 |
6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规制优化策略 |
6.1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功能层面的规制优化策略 |
6.1.1 投资咨询信息公开机制的完善 |
6.1.2 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 |
6.1.3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的监管策略-加强监管与放松管制 |
6.2 证券投资咨询业市场合规及发展层面的规制优化策略 |
6.2.1 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的调整 |
6.2.2 业务模式的设计与合规管理 |
6.2.3 信息披露与隔离墙制度的全覆盖 |
6.2.4 放开业务限制与放松业务监管 |
6.3 完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制度安排 |
6.3.1 制定更为专业和规范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法律 |
6.3.2 规范法规的制度安排 |
6.3.3 明确界定市场规制监管的业务内涵及范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对场外交易市场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场外交易市场内涵的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解释 |
2.1.2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1.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2.1.4 一个简要评述 |
2.2 金融功能观理论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资源论 |
2.3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
2.3.1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
2.3.2 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章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 |
3.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演化逻辑 |
3.1.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历史演进与评价 |
3.1.2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演化与评述 |
3.2 基于ANP方法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 |
3.2.1 ANP基础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
3.2.2 矩阵的建立、运算与分析 |
3.2.3 影响因子分析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4 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评价分析 |
3.3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3.3.1 指标的选取 |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3 模型的设定与研究方法 |
3.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4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缺陷 |
3.4.1 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性资本市场功能未充分发挥 |
3.4.2 市场流动性低难以解决 |
3.4.3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尚未形成 |
3.4.4 各地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定位同质化 |
第4章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因素分析 |
4.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演进及现行制度缺陷 |
4.1.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演进 |
4.1.2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现行制度缺陷 |
4.2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缺陷成因探析 |
4.2.1 顶层设计者未形成清晰合理的共同信念 |
4.2.2 缺少正式的规则制度安排 |
4.2.3 利益博弈难以实现均衡 |
4.2.4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路径依赖的制约 |
4.3 对影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因素博弈分析 |
4.3.1 博弈模型的建立、求解与分析 |
4.3.2 对博弈模型的拓展分析 |
4.3.3 融资者向投资者传递企业质量信号的博弈分析 |
4.3.4 场外交易市场层次构建的博弈分析 |
第5章 新功能位序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设计与完善 |
5.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位序排列 |
5.1.1 细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 |
5.1.2 先行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规范孵化功能 |
5.2 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基础功能的制度设计 |
5.2.1 合理确定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标准 |
5.2.2 制定与中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
5.2.3 采用灵活性、动态化的监管模式 |
5.3 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深化功能的制度策略 |
5.3.1 合理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 |
5.3.2 创新场外交易市场的融资模式 |
5.3.3 逐步建立顺畅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的创新与存在不足 |
(一)主要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理论概述 |
一、金融发展与金融抑制理论 |
(一)政府干预抑制与金融活动 |
(二)金融抑制缓解与金融深化 |
(三)政府适度干预与金融约束 |
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分析 |
(一)农村金融功能分析 |
(二)国内对农村金融行为的认识 |
三、农村金融制度演化与变迁 |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及其动力 |
(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发展 |
一、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 |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发展 |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 |
(四)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变迁 |
二、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基本内涵 |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 |
三、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建设 |
(二)农村金融组织运行及其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求分析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 |
(二)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
(三)农村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
二、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
(一)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 |
(二)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分析 |
(三)东北地区农村资金外流 |
三、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非均衡性 |
(一)农村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
(二)农村金融供求非均衡性拉高农村借贷成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性分析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型抑制的表现及影响 |
(一)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表现 |
(二)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影响 |
二、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形成及原因 |
(一)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形成 |
(二)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成因 |
三、东北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抑制机制分析 |
(一)农村金融改革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二)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方式决定的博弈分析 |
四、东北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供求失衡 |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制度需求 |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门槛 |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
一、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一致性 |
(二)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
二、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启示 |
(一)政策支持 |
(二)国情选择 |
(三)立法保障 |
(四)适度干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深化东北地区农村金融改革 |
(二)合理定位政府的职能与作用 |
(三)完善农业担保和信贷保险体系 |
(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 |
(五)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发展 |
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 |
(一)商业银行的直接进入模式 |
(二)商业银行的间接进入模式 |
(三)商业银行的中介主导进入模式 |
三、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实现供求平衡具体对策 |
(一)健全农村征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二)建设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 |
(三)完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农村金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1.1 资本结构与投融资选择的文献 |
2.1.2 政府行为与投融资关系的文献 |
2.1.3 制度环境与投融资关系的文献 |
2.1.4 信贷配给与投融资的文献 |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2.2.1 微观视角下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文献 |
2.2.2 宏观视角下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文献 |
2.3 相关文献的述评 |
3.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
3.1.2 投融资相关概念的界定 |
3.2 信息不对称: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微观基础 |
3.3 政府、市场与制度边界: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宏观基础 |
4.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 |
4.1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历史变迁分析 |
4.2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现实考察 |
4.2.1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
4.2.2 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
4.2.3 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
4.2.4 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4.3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国际比较:结构与绩效 |
4.3.1 美国市场化投融资体系与绩效分析 |
4.3.2 日本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与绩效分析 |
4.3.3 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分析 |
4.3.4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分析 |
4.4 国际实践的特点与对中国的启示 |
4.4.1 国际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特征分析 |
4.4.2 国际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 经济转型、区域特征与投融资体系:企业视角 |
5.1 山西中小企业特征与投融资分析 |
5.1.1 企业规模、产权特征与投融资分析 |
5.1.2 集群发展、信息不对称与投融资分析 |
5.2 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变化与体系建设 |
5.2.1 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变化:一项调查 |
5.2.2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5.2.3 中小企业投融资困境与体系建设的评述 |
5.3 企业集群发展与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建议 |
6. 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异质性和互联性 |
6.1 中小企业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分析 |
6.1.1 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雏形 |
6.1.2 机构异质性、竞争性与信贷约束分析 |
6.1.3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差异化机制分析 |
6.2 构建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机制设计 |
6.2.1 金融体系机制设计的模型与分析 |
6.2.2 金融投融资体系机制设计的框架 |
6.3 金融投融资体系机制设计的实践与分析 |
6.3.1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功能延伸:互联机制分析 |
6.3.2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信贷增进:贷款技术再造 |
6.4 构建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 |
6.4.1 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供给体系 |
6.4.2 改进传统组织结构,建立互联机制 |
6.4.3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监管体系 |
7. 区域性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建:信用支持与制度边界 |
7.1 中小企业财政融资支持体系的现实分析 |
7.1.1 山西省财政融资支持体系的构成 |
7.1.2 中小企业财政融资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 区域化财政投资体系的发展与效应分析 |
7.2.1 山西省投资体系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7.2.2 地方投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
7.2.3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7.3 健全区域化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制度安排 |
7.3.1 深化投资体系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7.3.2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改进支持方式 |
7.3.3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
7.3.4 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增进企业投融资能力 |
7.3.5 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保障体系 |
8. 自发性社会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创新与规范 |
8.1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分析 |
8.1.1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分析 |
8.1.2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8.1.3 民间金融的创新发展与投融资体系构建 |
8.1.4 民间金融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
8.2 投融资中介体系的需求重组与功能拓展 |
8.2.1 个体到中小企业协会:融资需求的重组 |
8.2.2 中小企业中介体系的功能拓展 |
8.2.3 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中介体系的政策建议 |
9. 结论与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6)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互解释 |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公司法回应 |
一、金融创新与投资者革命的发轫 |
二、金融创新与股东积极主义的勃兴 |
三、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趋同化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金融法透视 |
一、资本结构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二、金融契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三、法律金融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和互动 |
一、交错的现实图景与未来走向 |
二、互动的语境、场域与限度 |
第二章 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理性基础与范式危机 |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理性基础检视 |
二、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性基础的冲击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适用迷局与价值困境 |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适用迷局之检视 |
二、公司治理理论的价值困境之佐证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进化路径与治道变革 |
一、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进化:一个观念史的考察 |
二、金融创新视域下公司治理理论的调适与变革 |
第三章 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 I :股权脱钩 |
第一节 股权脱钩的总体解说 |
一、股权脱钩的内涵界定 |
二、股权脱钩的病理学分析 |
第二节 股权脱钩的类型化展开 |
一、空洞投票引起的股权脱钩 |
二、隐性/变异所有权引起的股权脱钩 |
第三节 股权脱钩的法律构造 |
一、股权脱钩的主体构造 |
二、股权脱钩的行为构造 |
三、股权脱钩的责任构造 |
第四章 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Ⅱ:债权脱钩 |
第一节 债权脱钩的总体解说 |
一、债权脱钩的内涵界定 |
二、债权脱钩的病理学分析 |
第二节 债权脱钩的制度发生学解释 |
一、信用衍生品引起的债权脱钩 |
二、证券化引起的债权脱钩 |
第三节 债权脱钩的法律构造 |
一、债权脱钩的主体构造 |
二、债权脱钩的行为构造 |
三、债权脱钩的责任构造 |
第五章 新型公司治理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法律规制的制度供给与实践反思 |
一、法律规制的制度供给之检视 |
二、法律规制的实践效果之反思 |
第二节 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 |
一、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之研判 |
二、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之展开 |
第三节 法律规制中的中国本土性问题及其化解 |
一、本土性问题的三重维度 |
二、本土性问题的克服之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1.2.2 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
1.2.3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4 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和出路 |
1.2.5 我国民间金融的整体发展情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2.2 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约束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制度变迁理论 |
2.3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分析 |
2.3.1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易成本比较 |
2.3.2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交易成本 |
2.3.3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交易成本 |
2.3.4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 |
2.4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
2.4.1 互补关系 |
2.4.2 竞争关系 |
2.4.3 转化关系 |
第3章 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
3.1 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环境变迁 |
3.1.1 民间金融的兴起时期(1978-1994 年) |
3.1.2 民间金融的调整时期(1994-2004 年) |
3.1.3 民间金融的复苏时期(2004 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后民间金融兴起的原因 |
3.2.1 内部原因分析 |
3.2.2 外部原因分析 |
3.3 民间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 |
3.3.1 民间自由借贷 |
3.3.2 民间集资 |
3.3.3 合会 |
3.3.4 银背 |
3.3.5 私人钱庄 |
3.3.6 私募基金 |
3.3.7 典当行 |
3.4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 |
3.4.1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方法 |
3.4.2 假设条件和估算思路 |
3.4.3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 |
3.5 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 |
3.5.1 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决定的一般分析 |
3.5.2 影响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 |
3.5.3 民间金融市场高利率现象的成因 |
3.6 民间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
3.6.1 与民营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
3.6.2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 |
3.6.3 风险约束逐步强化 |
3.6.4 交易行为渐趋公开化 |
3.6.5 利率水平总体趋于下降 |
3.6.6 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 |
第4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 |
4.1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4.1.1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
4.1.2 弥补正规金融不足,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
4.1.3 提高社会储蓄率,促进民间资本形成 |
4.1.4 促进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
4.1.5 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进程 |
4.2 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变量和数据 |
4.2.3 计量分析结果 |
4.2.4 实证分析结论 |
4.3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4.3.1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
4.3.2 高风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
4.3.3 影响正规金融市场有序运转 |
4.3.4 造成一部分国家税收的流失 |
第5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 民间金融的内在缺陷对自身发展的制约 |
5.1.1 组织形式不够规范 |
5.1.2 运行风险度较高 |
5.1.3 抗风险能力较弱 |
5.1.4 规模和范围难以扩大 |
5.1.5 过于分散和隐蔽 |
5.1.6 参与主体素质较低 |
5.2 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 |
5.2.1 意识形态领域的排斥 |
5.2.2 中央政府的打压和抑制 |
5.2.3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 |
5.2.4 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 |
第6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国际和地区经验借鉴 |
6.1 发达国家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 |
6.1.1 美国的多元复合民间金融 |
6.1.2 德国的合作银行体系 |
6.1.4 日本的合会与农协组织 |
6.2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 |
6.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
6.2.2 台湾地区的合会组织 |
6.3 民间金融发展与实践的启示 |
6.3.1 明确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
6.3.2 加强对民间金融分类监管和引导 |
6.3.3 健全民间金融的组织管理体系 |
6.3.4 鼓励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开展合作 |
第7章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对策建议 |
7.1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7.1.1 发展目标 |
7.1.2 基本原则 |
7.2 推动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
7.2.1 完善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政府监管体系 |
7.2.3 加强民间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
7.2.4 成立民间金融行业自律组织 |
7.2.5 引导民间金融组织向正规形式演进 |
7.2.6 推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合作 |
7.3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的配套制度和机制 |
7.3.1 确立财产权利制度 |
7.3.2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
7.3.3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
7.3.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7.3.5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 |
7.3.6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7.4 营造有利于民间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 |
7.4.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7.4.2 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
7.4.3 建立全方位民间金融服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非正规金融评价 |
1.3.4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1.3.5 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非正规金融 |
2.1.2 二元结构 |
2.2 非正规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经济增长理论 |
2.2.6 区域经济空间演变理论 |
2.2.7 制度变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正规金融的广泛性和内生性 |
3.1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广泛性 |
3.1.1 国外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广泛性 |
3.1.2 我国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广泛性 |
3.2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内生性——信息不对称角度 |
3.2.1 正规金融的信贷配给 |
3.2.2 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型贷款 |
3.3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内生性——契约的角度 |
3.3.1 充当抵押品的社会资本 |
3.3.2 信誉机制 |
3.3.3 关联交易 |
3.3.4 连带责任 |
3.4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内生性——投资者的选择 |
3.5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内生性——地方政府的角度 |
3.5.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
3.5.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的方式 |
3.5.3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优势 |
3.5.4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功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4.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4.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
4.1.2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效应 |
4.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促进效应 |
4.2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2.1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 |
4.2.2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效应 |
4.3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并存分析 |
4.3.1 非正规金融具有比较优势 |
4.3.2 非正规金融是金融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4.3.3 非正规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模型 |
5.1 非正规金融规模测算模型 |
5.1.1 样本推测法 |
5.1.2 资金需求供给轧差法 |
5.1.3 θ值法 |
5.1.4 述评 |
5.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
5.3.1 协调检验 |
5.3.2 误差修正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以鄂尔多斯为例 |
6.1 鄂尔多斯地区非正规金融概述 |
6.1.1 鄂尔多斯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形式 |
6.1.2 鄂尔多斯地区非正规金融的行业分布 |
6.1.3 鄂尔多斯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利率水平 |
6.2 鄂尔多斯地区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测算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数据的搜集和来源 |
6.2.3 数据的预处理 |
6.2.4 鄂尔多斯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测算 |
6.2.5 结论 |
6.3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1 实证模型与数据选取 |
6.3.2 单位根检验 |
6.3.3 协调性检验 |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3.5 协整方程回归 |
6.3.6 误差修正模型 |
6.3.7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非正规金融发展方式的选择和政策建议 |
7.1 国内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
7.1.1 国内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比较 |
7.1.2 国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 |
7.2 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 |
7.2.1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
7.2.2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结 |
7.2.3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的转化 |
7.3 发展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建议 |
7.3.1 正视非正规金融与关系型契约存在的合理性 |
7.3.2 将非正规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减少非正规金融的风险 |
7.3.3 建立非正规金融的服务体系,弥补关系型契约的不足 |
7.3.4 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民间资本市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评述 |
1.2.2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与评述 |
1.2.3 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理论 |
2.1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1 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地位 |
2.1.2 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 |
2.1.3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模式 |
2.2 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效应 |
2.2.1 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 |
2.2.2 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 |
2.2.3 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收入的拉动 |
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创新状况 |
2.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现状 |
2.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目标 |
2.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现实差异 |
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 |
3.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因素 |
3.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特征 |
3.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表现 |
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差异 |
3.2.1 基于变异系数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差异分析 |
3.2.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差异分析 |
3.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差异的阶段性 |
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构成差异 |
3.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央地项目地位变化 |
3.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 |
3.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结构的地区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体制创新 |
4.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变迁 |
4.1.1 我国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投资体制 |
4.1.2 我国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投资体制 |
4.1.3 我国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资体制 |
4.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沉淀与突破 |
4.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总结 |
4.2.2 国外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借鉴 |
4.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 |
4.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创新模式 |
4.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4.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市场准入为突破 |
4.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政府职能优化为核心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台创新 |
5.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概述 |
5.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内涵与模式 |
5.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发展状况 |
5.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合理性分析 |
5.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状况 |
5.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运行的影响因素 |
5.2.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模式 |
5.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地区性差异 |
5.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 |
5.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风险 |
5.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国际经验借鉴 |
5.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 |
6.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概述 |
6.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目标 |
6.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政府主导作用 |
6.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政府能力建设 |
6.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宏观管理 |
6.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体制 |
6.2.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管理 |
6.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经营责任制 |
6.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微观管理 |
6.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期控制 |
6.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控制 |
6.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事后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的实证分析 |
7.1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概况 |
7.1.1 重庆直辖以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成就 |
7.1.2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
7.1.3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一般模式 |
7.2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机制创新 |
7.2.1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台创新 |
7.2.2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创新 |
7.2.3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 |
7.3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运行的阻力与对策 |
7.3.1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阻力 |
7.3.2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由来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情况 |
0.2.2 国内研究状况 |
0.2.3 已有研究的述评 |
0.3 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
0.3.1 基本思路 |
0.3.2 主要观点 |
0.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主要创新点 |
1. 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资状况调查 |
1.1 调查概况 |
1.1.1 调查目的 |
1.1.2 样本分析 |
1.2 数据结果分析 |
1.3 一线城市房产企业的融资现状 |
1.4 一线城市房地产企业对二、三线城市积极性不高 |
2. 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发生的原因 |
2.1 中小开发商的融资需求很难从正规金融得到满足 |
2.2 民间资本参与房地产开发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
2.3 二、三线城市房开商很难在一线城市获得发展的机会 |
3. 人身信任与数字信任的转换 |
3.1 信任的来源 |
3.2 信任的分类 |
3.3 人身信任 |
3.3.1 人身信任的定义 |
3.3.2 人身信任的表现形式 |
3.3.3 人身信任保障的依靠 |
3.4 数字信任 |
3.4.1 数字信任的定义 |
3.4.2 数字信任的前提 |
3.4.3 数字信任对公司发展的作用 |
3.5 人身信任与数字信任的转换 |
3.5.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法人的人身信任 |
3.5.2 有良好人身信任的企业法人会引领企业发展壮大 |
3.5.3 企业法人的人身信任会逐渐表现为制度信任 |
4. 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
4.1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民间融资的风险 |
4.2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民间融资风险的法律规制 |
4.3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民间融资风险控制的其他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制度变迁中的“私募基金”及其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在政府引导基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声誉机制理论的视角[D]. 吴联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8)
- [2]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市场规制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D]. 季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3]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D]. 惠建军. 天津财经大学, 2015(08)
- [4]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马延安.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5]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D]. 武宏波.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6]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D]. 李安安. 武汉大学, 2013(07)
- [7]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D]. 赵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D]. 兰秀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9]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体系研究[D]. 付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1)
- [10]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D]. 陈彬.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