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变

现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变

一、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论文文献综述)

邓妍[1](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浩[2](2018)在《“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文中提出与西方“上帝死了”的“世俗时代”比照,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无天”的“后伦理时代”,“天”的意义祛魅与价值塌陷导致一系列精神痼疾——人的存在家园丧失、道德行动失去终极依归、生活世界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分裂对立等,由此重塑“天”的形上意义与终极价值成为疏解上述思想谜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天”义含蕴广阔,复杂多元,“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孟子·万章上》),如何通过“天”之所“示”澄明“天”之所是?依据中西交融视域下的精神哲学方法,作为“一”与“全”的形上理念,“精神”通过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通向“存在”本身,将“存在”理解为伦理实体构成的具体而现实的意义世界,以“精神”诠释“天”若合符节,从而呈现“天”深蕴的伦理精神气质:“天”经历层累生长的动态过程,最终走向最高的伦理实体;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天”又指代伦理实体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它是伦理道德一体的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概言之,“’天’—存在—意义世界—伦理实体”构成了“天”之气质显现的结构链。从这一理念出发,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演绎为逻辑—历史—现实之“三位一体”的诠释系统,经由“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原则串联,构成一个严密的“三篇六章”的论证体系。上篇“天”之“理”。第一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过程,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人类精神成长史,“天”依序从自然的“物体”、宗教的“神体”、理性的“本体”成长为精神世界中道德的“主体”、教化的“个体”与伦理的“实体”的统一,最终合一于伦理的“实体”。“天”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含摄其逻辑生长中所有的样态,它们分别指代不同逻辑阶段的存在本身,直至“天—伦理实体”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相互诠释。第二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之用,它塑造全新的存在论形态——伦理形而上学,其内涵为通过“天”—“伦”化生意义世界,通过“天”—“德”维系意义世界,以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诠释意义世界具体而真实之存在,从而凸显“伦”的存在论属性与证成“德”的终极来源,为伦理道德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中篇“天”之“道”。第三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生长过程,依据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天”经历了自然的天空、天象、天庭,并在天帝中开始精神萌芽,又经由天命—天道—天德—天伦—天理的发展转换,“天理”辩证综合多元的“天”义,以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合一指代意义世界的存在,“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与历史生长高度一致。第四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之用,它塑造中国伦理的特殊形态,以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为基础,既是“为己”的德行伦理,又是“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透过道德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境界具体显示,“天”形塑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下篇“天”之“命”。第五章、第六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现实之“用”,逻辑与历史合一之“天”最终要复归于当下的生活世界。在当代中国社会,“天”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风险:外在风险是生态危机可能导致意义世界覆灭,从而使得“天”义崩塌,存在难以为继,从“天”的伦理精神气质出发,以“天”为“天”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基础;内在风险是信仰危机致使人们怀疑一切,失去确定性的根据与归宿,使得“天”完全祛魅与世俗化,回归以“天”为中心的伦理信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问题,而且伦理信仰的本质是对“天—存在—意义世界”的信仰,它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形态,伦理信仰更为平和包容,更符合对话文明的时代要求。经历漫长而艰辛的智慧之旅,“天”通过精神哲学的方法显现自身,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不同于以往对“天”的诠释,它融合多元的“天”义,并最终通向终极存在与终极信仰,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天学”已经显露雏型,呼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投入“天学”的探究。

韩璐[3](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张春楼[4](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研究指明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刘福[5](2020)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理论创作中的“自然”概念,虽然未像商品、货币、资本和利润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最后用《资本论》这样的巨着形式公诸于世的科学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马克思许多的论着之中,并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到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以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及其以前时期马克思在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二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着作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奠定了从实践生存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阶段;三是体现在《资本论》以及作为《资本论》创作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等准备性着作中,马克思将自然概念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劳动、生产、自然与社会的精细化结构等方面来对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可以从多重维度对其作出哲学审视。一是作为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物质自然”或者说“天然自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最为广义上来表述自然概念的基本内涵,由此表明马克思所阐发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规律性和物质统一性。二是作为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从而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关系放到了适宜的位置,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三是作为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而历史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四是作为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性以及社会历史性出发,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的本质、人类诞生的由来,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类化”,揭示了人对自然依赖性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态地位。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与他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一致的。自然概念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为理解和透析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提供重要的逻辑线索。首先,建构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自然概念构成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要素。其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分析,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再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对于剩余劳动的形成来说,表现为动因、条件和界限。所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成为合理阐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一个重要性基础概念。最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出发,也可以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供有益的解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确定了人的社会自然性以及人与自然在社会生产中历史地统一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世界图景。因此,作为百年前形成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现时代来说,仍然保持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力量。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丰富的自然界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理论物理学(涉及宏观自然与微观自然)、地理科学(涉及环境自然)、人口科学(涉及人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角为马克思自然概念提供愈益丰富的证明。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现时代中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发生与解决,都无不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尤其是劳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中的自然物质要素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方面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黄玉兰[6](2014)在《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哲学史学科是在学术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的,学术现代化的显着特征就是以西方的学术规范为标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出现了过度依傍西方哲学的现象,遮蔽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性,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了“重写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创新”这一问题的大讨论。于是,学界开始考察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显得零散而肤浅,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足。本论文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西方化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范式、中国“本土化”范式。对于每一个范式,采用古今中西纵横比较的方法,分别从哲学观、研究内容、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努力寻求其理论渊源,以求更加客观、全面地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进行考察。在哲学观方面,考察了“哲学”的界定由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外在尺度向以“中国哲学”为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转变。在研究内容方面,考察了研究内容从对西方哲学问题和思想的简单移植到对中国哲学本身义理的挖掘与创新的过渡。在研究结构方面,考察了研究结构从最初的照搬照抄西方的结构模式到对中国哲学自身结构模式的建构的过渡。在研究方法方面,考察了研究方法的从方法的一元化到方法的多元化再到方法的综合创新的转变。通过考察上述四个方面的演进发展,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之间的逐层演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每个范式的特征和不足。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文章总结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所获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中国哲学史学科从建立之初就依附西方哲学,造成了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失位,后来,逐渐过渡到借鉴和参照外国哲学,重新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进行中国哲学的创新。具体来讲,在哲学观方面,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努力寻求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在框架模式方面,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在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中国哲学自身的义理体系。在研究方法方面,以博大的胸怀,进行中外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也存在不足。在书写形式方面,中国哲学史基本采用历史学的书写方式,即以年代先后为顺序,来阐述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这样的书写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和生硬。在中外哲学比较方面,中外哲学常常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存在主次之分,所得的结论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王国兵[7](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指出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郭夏[8](2019)在《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文中研究说明对实践的理解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引入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产生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要实现与世界的对话就需要对这些理论和思潮作出认真的回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现代性语境下西方思潮中极其重要的一脉,在晚期,哲学解释学逐渐转向实践哲学,作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不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对实践的理解上,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相关性。人们往往从现象学或语言转向的视角去看解释学,但很少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解释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解释学共同的关键词,以实践为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根源、理论形态和理论应用的层面区分二者的不同态度。本文立足于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对“实践”的不同理解,梳理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的理论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对人的关注和对辩证法的理解为思路,分析二者各自的理论特色,探讨二者能够为对方的理论发展和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何种启示。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其特点在于把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类实践的前提和基本要素,突出语言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晚年与杜特的谈话中,伽达默尔论述了自己对实践和实践哲学的理解。“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这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1]他认为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处于完全对立的位置,对理论的运用也属于实践,但实践还意味着更多,“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2]伽达默尔将实践理解为我们的生活形式,他将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相结合,从本体论的高度将实践理解为对存在形式的反思性的活动,“追问正当生活的可能性”是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核心。首先,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理解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将理解、解释和应用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组成要素,强调了解释学的实践内涵,解释学由方法论回归到实质性的问题。其次,伽达默尔突出实践构成了人的中心地位和本质特征,他以人行动目的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区分了实践与技术的差异,强调人的实践活动自身具有的内在的目的性,是人生活方式的本身。最后,作为实践理性,它的反思是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由对话形成了与公众意义的理解,实践理性对公众意义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对公众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理论形式上,伽达默尔的实践观揭示了实践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实践智慧强调理智性是一种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伽达默尔对实践的理解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种智慧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以科学的语言,也不根据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以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以“善”为一般知识的最高对象,以“效果历史”为解释原则,力图通过向人的回归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找到现代的存在方式。社会理性的真理观既不是科学的工具理性,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理性。首先,它所强调的实践智慧和技术知识的不同,技术知识不涉及人和他人的关系,而实践智慧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将理论的应用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其次,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着重强调人们对越过人的自然秩序所进行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思考,是一种人性化的理性,它内含着道德实践的自由意志,运用智慧服务于善的理念。它强调的理智性必须是由实践智慧和道德理性的共同作用,是由二者共同达成的在当下关于善的选择和判断;第三,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的真理性不是以“善”的最终达成为标准,它的真理性体现在人的自我协商的过程中,伽达默尔认为构成实践的是人的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活动本身也就存在于它所批判的社会过程当中,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无法通过科学预测和决定,只有通过本身的社会条件的校正和解决,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践的社会理性意义。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力图通过对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的吸收来实现关于善的有价值的自我论证,将这种论证恢复为一种正当的对人所存在的世界的理解,这体现在他对效果历史意识的论述中。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黑格尔哲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人们对理论的获取体现在参与理论的活动中,在参与理性概念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实现了自我理解和丰富,历史的传承也为人自身的知识在传统中的交替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是为人类社会某种典范性质作出说明,人们在参与和分享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性,并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实现了自由。同时,解释学的真理本身是一种视界融合,这种视界融合由于前见、偏见的存在而一直在进行中,永远不会完结,伽达默尔由此批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进而以体系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理论绝对真理的实现方式。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解释学的基本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在哲学对现实的关注上,伽达默尔反对科技时代技术独断对人的统治,他以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为基础,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驳斥,进而批判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事实上,伽达默尔反对技术理性对人类生活的宰制,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抽象的劳动对人的统治,他们都以形成自由的人和人的交往关系为价值旨趣,这正是马克思和伽达默尔可对话的真实基础。本文通过双重对话,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和对异化理论的理解和解答两个方面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论的现实意义上说,或许在科技时代我们更容易接受伽达默尔晚期所提倡的实践智慧,但当我们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念,尤其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从人的主体能动性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看全部的问题,包括解释学的一系列问题,在克服抽象的同时,也克服了单纯的表象思维。依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的理解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人不应当只是参与和理解历史,“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确切的说,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之于世界是否定性统一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说是对实践的理解,更体现为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规律的作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它给予本体即人的社会存在以生命力,以实现全体的自由性为目标赋予哲学以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虽然也有辩证法意蕴,但是他并没有奠基于人和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关系,而是以理解和参与的方式奠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性和局限性上,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只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环节性的推进作用。伽达默尔关于现代社会的异化理论指出人们丧失了对于存在意义与行为选择的自由独立的实践理性判断,而是完全交给了代表科学与技术的专家权威,为我们透视现代技术文明社会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温和的“对话”“团结”的路径,但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性质,由于无视物质生产为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导致它无法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更无法以人与社会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为根本路径来真正的解决人的异化的社会问题。从理论的现实意义方面,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以吸取的有效经验,也可以理解为对哲学解释学精神的一种延续。通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反思解释学,我们能够发现伽达默尔解释学真实的意义和局限,从而在面对新问题时理清思路积极回应,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建设和传播。

郝相赟[9](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刘红琳[10](2014)在《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思想史上,过程思想作为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的特有的规定方式而成为一种理论资源始终存在于哲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但在其最初点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传统哲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过程思想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无法彰显出自身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以致影响对哲学的全面性的理解,甚至影响对人和世界的本质的本真性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考察西方哲学史,我们会发现过程思想以各种隐性或者显性的表现方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展开其自身的理论诉求和现实价值,并且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导致的实体哲学逐渐被现代哲学所消解的背景下,过程思想最终得以摆脱实体哲学的束缚,其积极意义和真理性日益显现。虽然始终没能超越实体哲学,但过程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校正实体哲学由于追求永恒、独立自因的终极存在所导致的二元论,以及重塑人和世界的整体性、普遍联系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等本真规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与实体哲学完全不同的另一条探索路径。只有全面、客观地研究过程思想在西方哲学历史发展中的演进逻辑,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整个西方哲学对人和世界的探索的整体面貌,进而能够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及其对寓于传统实体哲学中的过程思想的超越性意义,为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开显出一个全新的视域和发展方向。本文力求在以实体哲学为主导的西方哲学的演进逻辑中,通过对西方哲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不同问题的转向的分析中勾勒出过程思想的内在展开的历史必然性,试图从过程思想的起源开始,分析古希腊哲学在探索人和世界的本原及其统一性的过程中向实体的转向;考察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兴起将宗教的上帝理解为实体使之成为一种绝对所导致的对实体的强化进程中过程思想的隐性展开;力图阐释近代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逻辑演进中,在对实体哲学的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剖析过程思想探求人类以及世界的认识的积极意义;揭示出在德国古典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过程中所逐渐开显出来的过程思想,尤其是通过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将自身设定为自我生成、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性的存在方式,使始终处于传统实体哲学的遮蔽下的过程思想真正在西方哲学的逻辑演进中得以敞开,彰显出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在西方哲学由于实体哲学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在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被消解的现实背景中,与传统实体哲学基本立场和要求不同的过程思想成为当代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的方向。通过分析过程思想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的所面对的理论困境和危机,就马克思哲学与过程思想之间的关系论述马克思哲学对过程观的基本理解。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哲学是在西方哲学的逻辑进程中产生的前提下,在确证马克思哲学自身由于历史和理论与西方哲学有着内在一致性的规定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哲学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过程思想及其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重新建构的意义。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作为一种承载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思想的可能性,并论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对寓于传统哲学发展之中的其他过程思想,尤其是过程思想在当代的集中表现的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超越性维度,从而能够展现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全面性。与西方哲学史演进中的过程思想不同,马克思哲学的过程思想更加关注现实的人的存在、发展以及其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实现。马克思哲学以现实的人的实际的感性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为基本原则使过程思想真正成为把握人和世界的根本方式.并不存在等着人们自己去发现的预先存在和设定的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只能通过人自身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展现出来。过程对于存在的意义比存在本身更重要,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过程,这是马克思哲学的过程观的基本立场。

二、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2)“天”的伦理精神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天”的“后伦理时代”
        1. “后伦理时代”的祛魅与僭越
        2. “天”之道德哲学探究的意义
    二、“天”的研究综述
        1. “天”的历史类型
        2. “天”的逻辑类型
        3. 从“类型”到“气质”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精神哲学”及其体系
        1. “精神”“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
        2. 精神的“还原”:“一”与“全”的形上理念
        3. 精神的本质:层累生长的意义世界
        4. 精神哲学的体系
    五、“天”之气质的精神哲学诠释
        1. 核心要点
        2. 整体框架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上篇 “天”之“理”
    第一章 “天”之“体”的逻辑生长
        第一节 自然的“物-体”
        一、“天”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之“天”的可能
        三、自然之“天”的不可能
        第二节 宗教的“神-体”
        一、“天”的神圣属性
        二、宗教之“天”的真实
        三、宗教之“天”的虚幻
        第三节 理性的“本体”
        一、“天”的本体属性
        二、理性之“天”的实在
        三、理性之“天”的非实在
        第四节 “天”之伦理精神气质诸形态
        一、道德的“主体”
        二、教化的“个体”
        三、伦理的“实体”
        四、“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辩证综合
    第二章 “天”与“存在”:意义世界的建构
        第一节 三种形态的存在论
        一、追问“存在者”
        二、“存在”作为谓词
        三、意义世界具体真实之存在
        第二节 “天”-“伦”:意义世界的化生
        一、“伦”的终极存在
        二、“天”之化生:伦理实体的“在世之在”
        三、“伦”-“理”的形上基础
        第三节 “天”-“德”:意义世界的持存
        一、“德”的终极来源
        二、“德”-“道”:意义世界的持存
        三、“伦”-“理”-“道”-“德”的伦理形而上学
中篇 “天”之“道”
    第三章 “天”之“体”的历史生长
        第一节 “天”之“体”的精神孕育与发端
        一、天空、天象、天庭
        二、自然之“天”的宗教化
        三、“天帝”转向“天命”
        第二节 “天”之“体”的精神异化与抽象性发展
        一、疑天、怨天、制天
        二、作为抽象本体的“天道”
        三、作为内在主体的“天德”
        第三节 “天”之“体”的精神成熟
        一、“天理”的辩证综合
        二、“天理流行”:意义世界的层累生长
        三、“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建构
    第四章 “天”与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第一节 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一、“为己”的德行伦理
        二、“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
        三、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
        第二节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之显现
        一、成圣的道德人格
        二、畏天、敬天、乐天的道德情感
        三、“同天”的道德境界
下篇 “天”之“命”
    第五章 “天”之“体”的现实复归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天”覆灭的外在风险
        二、自然生态危机
        三、价值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的时代变迁
        一、伦理实体的祛魅
        二、欲望的个体世界
        三、对“自然”的曲解
        第三节 “天”的精神复归
        一、生态系统的伦理实体本质
        二、生态价值的伦理精神取向
        三、以“天”为“天”的新生态价值观
    第六章 回到“伦理信仰”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信仰危机
        一、“天”覆灭的内在风险
        二、神圣性之丧失
        三、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第二节 信仰的多元形态
        一、独一宗教的外在超越
        二、道德生命的内在超越
        三、对意义世界存在的信仰
        第三节 对话文明语境下的伦理信仰
        一、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
        二、多元信仰和谐共处
        三、信“天”的伦理信仰
结语 一个邀请:开启“天学”的新历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3)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缘由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价值
    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目的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
    2.1 古代自然哲学研究中展开对自然的探索
        2.1.1 中学时代的作文首次触及“自然”概念
        2.1.2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关于自然的理论
        2.1.3 《博士论文》中的两种自然哲学差别论
    2.2 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2.2.1 《手稿》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系统表达
        2.2.2 自我意识唯心论自然观的清算
        2.2.3 抽象自然观的摒弃
    2.3 自然概念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融合
        2.3.1 劳动的自然要素
        2.3.2 自然与商品的分析
        2.3.3 机器、科学与自然力的应用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审视
    3.1 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
        3.1.1 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3.1.2 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性
        3.1.3 自然存在的物质统一性
    3.2 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
        3.2.1 人化自然是“人类化了的自然界”
        3.2.2 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
        3.2.3 人化自然的“双重超越”
    3.3 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
        3.3.1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
        3.3.2 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3.3.3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3.4 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
        3.4.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3.4.2 “物质变换”的生态内蕴
        3.4.3 “自然生产力”的生态经济学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
    4.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
        4.1.1 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4.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性质
        4.1.3 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联结的纽带
    4.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自然概念
        4.2.1 自然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4.2.2 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4.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自然概念
        4.3.1 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性
        4.3.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意义
    5.1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理论科学
        5.1.1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现代理论物理学提供哲学解释原则
        5.1.2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现代地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5.1.3 人类自身是自然的理论为现代人口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2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物质生产
        5.2.1 劳动过程进步论科学说明现代科技革命中人与自然的新特点
        5.2.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澄清现代信息社会理论的片面性
    5.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生态问题
        5.3.1 揭示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
        5.3.2 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论文发表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致谢

(6)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大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港台地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3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哲学的由来及含义
        2.1.2 “中国哲学史”的界定
        2.1.3 “范式”的界定
    2.2 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历程
        2.2.1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启蒙阶段
        2.2.2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初步建立
        2.2.3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继续发展
    2.3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2.3.1 中国哲学学说的合法性问题
        2.3.2 中国哲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
第3章 西方化范式
    3.1 时代背景
    3.2 哲学观
        3.2.1 胡适的哲学观
        3.2.2 冯友兰的哲学观
        3.2.3 胡适、冯友兰的哲学观述评
    3.3 研究内容
        3.3.1 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思想内容的预设
        3.3.2 中西方哲学思想之间的“反向格义”
    3.4 研究结构
        3.4.1 西方哲学三分法的内容结构
        3.4.2 中国哲学史的“三分式”板块结构
        3.4.3 对中国哲学史“三分式”板块结构的述评
    3.5 研究方法
        3.5.1 对哲学史料的处理方法
        3.5.2 对哲学思想形式系统的建构方法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范式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述
        4.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4.1.2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化
    4.2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1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2 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影响下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3 列宁哲学史定义影响下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3 研究内容
        4.3.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4.3.2 中国哲学史发展的一般根据
        4.3.3 中国哲学史发展的特殊根据
    4.4 研究结构
        4.4.1 对子结构
        4.4.2 螺旋式圆圈结构
    4.5 研究方法
        4.5.1 对哲学思想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
        4.5.2 对哲学思想的阶级分析方法
        4.5.3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5章 中国“本土化”范式
    5.1 “本土化”内涵的概述
        5.1.1 “本土化”的界定
        5.1.2 “本土化”思潮的兴起
        5.1.3 中国哲学史的“本土化”历程
    5.2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2.1 “中国本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2.2 “中国本位”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3 研究内容
        5.3.1 解析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内涵
        5.3.2 挖掘中国哲学义理的本质特色
        5.3.3 创建新的哲学体系
    5.4 研究结构
        5.4.1 中国哲学的实质系统与形式系统
        5.4.2 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体系的构建
    5.5 研究方法
        5.5.1 对中国哲学传统研究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5.5.2 中西哲学之间比较和融会贯通的方法
        5.5.3 中西马哲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第6章 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6.1 经验
        6.1.1 哲学观的开放性
        6.1.2 框架模式的构建
        6.1.3 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
    6.2 不足
        6.2.1 书写形式的过于单一化
        6.2.2 中外哲学比较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及其不足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发展略述
        1.2.2 研究文献综述
        1.2.3 文章结构
第2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任务——理性对人自身的理解
    2.1 实践与语言——人类社会的共同性
        2.1.1 文化和词语:解释学的基础
        2.1.2 博学的散文:修辞学的初衷
        2.1.3 时代与范式:语言的创造性
    2.2 实践与公众——理性的启蒙作用
        2.2.1 对理智性的理解:人类的启蒙运动
        2.2.2 对确定性的寻求:大众的新修辞术
        2.2.3 对合理性的信仰:全新的自我理解
    2.3 实践与“善”——现代社会的理智性
        2.3.1 参与者的理想:实践哲学的提出
        2.3.2 哲学与科学:实践哲学的正当性
        2.3.3 技术合理性:现代社会的价值尺度
第3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形态——社会理性的真理观
    3.1 人文主义传统——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基础
        3.1.1 社会理性: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
        3.1.2 理性化力量:实践作为社会理性的条件
    3.2 效果历史意识——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存在方式
        3.2.1 问答逻辑:解释学和辩证法的关联
        3.2.2 合法的偏见:解释学和形而上学的重合
    3.3 宽容的意义——社会理性真理观的价值追求
        3.3.1 对“善”的追求:解释学与实践哲学
        3.3.2 对宽容的理解:技术合理化视角下
第4章 以自由为旨趣的实践观——马克思与伽达默尔的对话
    4.1 实践与自由的理论根源——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
        4.1.1 效果历史与范畴文明:对辩证法和时代的思考
        4.1.2 颠倒的世界:对辩证法具体普遍性的理解
    4.2 实践与自由的现实基础——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
        4.2.1 人的自由与物的枷锁:对现代社会的异化的不同理解
        4.2.2 资本逻辑的桎梏: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
    4.3 实践与自由的实现路径——对“合理化”的思考
        4.3.1 唯物史观对“合理化”的思考: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提出
        4.3.2 唯物史观对社会理性的理解:思辨逻辑的认识论
第5章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5.1 时代文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的理解
        5.1.1 语言转向与时代精神的表征
        5.1.2 语言转向与时代文明的辩证形态
        5.1.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积极成果的汲取
    5.2 公众意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方案的推进
        5.2.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5.2.2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征
        5.2.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国方案面临的时代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过程范畴的基本内涵阐释
    1.3 过程思想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实体与过程的缠绕
    2.1 自然哲学的宇宙生成思想中朴素的循环过程论
        2.1.1 神话世界观的过程意蕴
        2.1.2 本原论视野中过程思想的初步展开
        2.1.3 过程思想最初系统表达的流变学说
    2.2 思辨理性的兴起与实体的转向
        2.2.1 “存在”之思
        2.2.2 永恒的理念
        2.2.3 实体的确定
    2.3 实体转向中过程思想的发展
第3章 实体的绝对主导与过程的暗流涌动
    3.1 信仰中的理性与实体的绝对化
        3.1.1 作为最高实体的上帝
        3.1.2 神学视域中的线性过程观
    3.2 知识论视野中实体的唯一性
        3.2.1 唯理论哲学中实体观念的肯定进路
        3.2.2 经验论哲学对实体观念的否定进路
    3.3 实体基础上知识论中过程的隐性展开
第4章 实体与过程的和解
    4.1 德国古典哲学中过程思想的初步觉醒
        4.1.1 从实体到主体的转向以及二律背反的过程性意蕴
        4.1.2 自我的行动与绝对同一的活动
    4.2 黑格尔哲学的过程思想的真正呈现
        4.2.1 实体即主体
        4.2.2 真理是过程
第5章 过程对实体的超越
    5.1 黑格尔之后哲学的“过程本体”转向
    5.2 过程哲学:过程思想的系统化与概念化
        5.2.1 现实实有
        5.2.2 永恒客体
        5.2.3 上帝
第6章 马克思过程观的演变及基本内涵的阐释
    6.1 作为核心主题的人的确定
    6.2 马克思过程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6.2.1 马克思过程观的萌芽与发展
        6.2.2 马克思过程观的基本内涵的确定
        6.2.3 马克思过程观的尝试和自觉应用
    6.3 马克思过程观的三个基本维度
        6.3.1 过程与人
        6.3.2 过程与实践
        6.3.3 过程与历史
第7章 马克思过程观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7.1 对传统实体哲学以及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双重超越
        7.1.1 对传统哲学中的实体的理解
        7.1.2 马克思过程观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对话的可能
    7.2 引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注
    7.3 开启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可能性
        7.3.1 形而上学的当代合法性
        7.3.2 形而上学内涵的理解
        7.3.3 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维度的确定与展开
    7.4 马克思过程观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2]“天”的伦理精神气质[D]. 赵浩. 东南大学, 2018(05)
  • [3]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4]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5]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D]. 刘福.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 黄玉兰. 湘潭大学, 2014(02)
  •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D]. 郭夏. 吉林大学, 2019(02)
  • [9]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10]西方过程思想的演进及马克思过程观的当代价值研究[D]. 刘红琳. 辽宁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现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