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教师法》制定前后

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教师法》制定前后

一、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制定《教师法》的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俞丽亚[1](2021)在《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教育领域的教师惩戒权逐步成为社会热点,教师惩戒的典型事例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上有众多教育者因惩戒学生而被推到舆论之巅,各界人士都对教育惩戒权利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2019年11月底,教育部为落实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半年后,教育部就定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可见教师惩戒权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研究,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关注,人们关心的教育热点。教师对失范学生行使惩戒权时,基于其立场和身份不同,会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教育惩戒行为,本文从民办学校特殊性、民办学校教师、民办学校中的师生关系角度出发,重点是以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角度出发研究教师惩戒权是如何行使,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成因分析等。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运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以成都QS学校为例深入挖掘民办学校初中中学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与困境。首先,针对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惩戒依据与目的、惩戒方式与程序、惩戒效果与心理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其中民办学校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和教师群体与管理层的复杂关系,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和教师学生的心理变化是重要切入点。其次,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不同主体对惩戒事实的理解冲突,即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惩戒不同态度;惩戒权的法规难以执行,并在立法和落实方面都有实际问题;行使惩戒权的过程困境及民办学校特殊性制约着教师惩戒权,如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家长的过度参与、教师心理地位落差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惩戒权的立法和实施,落实教师惩戒权制度;提高全民的教育观念和法治意识,转变惩戒观念,正确分析教育惩戒行为;民办学校应考虑教师立场,给予依靠和人文关怀,平衡和弱化师生及家校之间矛盾,建立适宜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推进家校合作、监督和分工,民办学校家长不能过度参与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及学校的管理;教师提高综合育人能力,主要表现在增强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应合理使用惩戒权,全面、细致且预瞻地看待问题,同时积累教师个人魅力,重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赢得学生的认可;智慧地处理师生关系,建立长期稳定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师行使惩戒权还应根据当前形势具体分析,还需探讨更多有效对策来解决惩戒权行使的诸多问题。

陈南[2](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认为

冯昕瑞,王江璐[3](2019)在《财政体制改革下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诉求变迁——基于全国两会数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与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相关的1983-2013年全国人大议案和1983-2012年全国政协提案,发现两会议案/提案基本呈现了教师工资管理体制在集权时期数量较多、分权时期数量较少的局面。具体而言,在教师津补贴标准上收中央、教师工资发放责任和财权下沉地方的八十年代中后期,要求增设细化津补贴规定的政协呼声进入高潮。伴随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第二个高峰主要呼吁落实法律保障。此后,教师工资津补贴各类标准的制定权下放,教师工资主要受各学校收入能力影响,两会代表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随着2001年起中央对教师工资负担力度的逐步增加,相关呼声再次由冰点回暖。2006年后,中央财政对教师工资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强,教师工资和学校收入能力脱钩,且中央加大对地方津补贴政策的清理,两会对增设各类津补贴和待遇保障的呼声不断高涨,于是进入第三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加强教师与公务员"挂钩"的人大议案在1993年前以工资待遇挂钩为主要特征,而近年来则转为将教师纳入公务员行政序列管理,或通过转变教师身份为"教育公务员"而修订《教师法》。

王晓[4](2019)在《对初中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德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初中生的德育而言,教育惩戒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师合理的运用教育惩戒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态度和做法,发现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遇到的问题,探究科学合理的教育惩戒方式。以长沙市400位初中教师为调查对象,研究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实施教育惩戒。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初中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存在诸多德育功能缺失问题,如:德育过程中教育惩戒“失度”问题、实施教育惩戒偏离德育目的、合理的教育惩戒常遭受到不理性对待等等。对这些问题从法律法规的缺失、学生家长等教育大环境对教育惩戒理解存在偏差、以及初中教师自身素养不足对教育惩戒的把握存在问题等这些方面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针对初中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从全局性角度,提出可以适当借鉴他国先进的教育惩戒经验来完善我国法律和制度保障教育惩戒的实施。其次从初中教师自身出发提出几点关于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细节建议:加强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惩戒理念、规范初中教师的教育惩戒方式;建立初中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让初中教师能一起探究灵活有度的教育惩戒方式;完善实施教育惩戒跟踪研究,初中教师实施惩戒后要反思自身;以及可以学习优秀典型案例,增强教育惩戒实施的艺术性。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等组成的教育环境角度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教育,端正家长的教育惩戒理念;建立专门的教育惩戒家校沟通机制;平时注重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初中生的违规行为。从法律、教师自身、以及教育环境几个方面探究如何让初中教师更好的对初中生实施教育惩戒。

周梦[5](2018)在《论版权自动取得的法哲学基础》文中指出版权保护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变得越发困难,版权自动取得的法律安排在新的版权保护环境下,被认为有些不合时宜,从而有人主张恢复或建立新型的版权登记制度。无论是支持还是反驳版权的登记取得,前提都是明确促使版权法律做出不同权利取得安排的法哲学上的理由是什么。文章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史和法哲学理论史的系统研究发现:既有理论都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版权自动取得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这些理论的特定历史环境性、缺乏时代适应性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系统分析与版权权利取得相关的理论,文章认为,与这些理论都存在一定联系的个人主义能够相对全面地解释版权自动取得现象。第一章系统地梳理能够为版权自动取得现象提供论证基础的法哲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分为:自然权利论、功利主义论和人格优先论三部分。本章主要分析自然权利论和功利主义论,将人格优先论置于第二章重点分析。本章分析了相关理论的解释过程和论证方法。结论是,自然权利论依据先验的方法,无法解释财产对象有形与无形的差异所带来的,权利取得形式的不同。因而,在康德的个人意志与社会公意结合说之前,自然权利论将有形财产的取得形式嵌入版权这一无形财产的取得形式这一做法失败了。康德扩张了财产权对象的范围,消弭了财产对象有形与无形的区别,从完全先验的立场解释了版权的自动取得现象。康德的理论因此成为自然权利解释论的代表。在以经验为论证基础的功利主义中,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认为版权自动取得有利于实现最大幸福。但是,功利主义在论证版权自动取得时,却没有相应的经验基础。唯有独占论从完全的个人出发,将最大幸福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认为,版权自动取得对个人利益最为有利,从个人利益的最大保障就能推导出功利主义论所认为的最大幸福。第二章分析了既有解释的解释力。论证方法是:依据理论的体系自洽性,从宏观现象入手,将不同理论嵌套进版权自动取得现象的中,观察其适配性。结论是,自然权利论在宏观层面较之功利主义论的衰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对版权自动解释现象的解释力。理由是,自然权利论所使用的先验方法不如功利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认识需求,也不符合当代版权法对实证的要求。功利主义的解释力虽然相对强劲,但人们在拒斥了自然权利论,且缺乏检验的情况下,功利主义复归使用先验的方法来证明“版权自动取得是法律实现最大幸福的最好安排”是不成立的。所以,功利主义的解释力虽然比自然权利论略强,但其解释方法的不当直接削弱了它的解释力。人格主义解释,认为版权首先是人格权,财产利益只是附加效果。版权因人格权对财产权的优先性而自动取得。虽然这一理由也多有先验成分,但在人格权实证化趋势的影响下,人格主义的解释力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第三章尝试提出新的解释:版权自动取得现象是西方近现代法制的基石之一,个人主义的必然产物。理由在于,既有理论都是一定程度上对个人主义的侧写。无论是自然权利,还是功利哲学,最终归宿,都是彰显人性,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路径和走法存在不同。个人主义通过法律权利的方式来保障和实现个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在个人主义诞生早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存在。人格主义的出现为个人主义注入了个性的含义。从而使法律以知识产权客体所包含的个性成分的多寡来安排知识产权的取得形式。作品完全来源于个人。无论是在个人主义的独立层次,还是个性层次,都能得到版权应当自动取得的结论。

李洁[6](2018)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既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社会思潮应对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首先,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及应对策略的变化,认为社会思潮应对在“批判”“引领”方式基础上呈现出“多措并举”的“治理”趋向;其次,文章对社会思潮治理的依据、基本内涵、总体遵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掌握群众的过程及其外化形成现实运动的过程”,既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运动,又包括现实物质层面的运动。社会思潮是一个思想领域和物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任何单一应对范式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事实上,我党在应对社会思潮的实践工作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辨析、思想引领、依法管控、行政干预、政治巡视等多种方式都得到综合运用,在社会思潮应对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多措并举”的治理趋向。将社会思潮的应对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既是社会思潮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思潮应对实践工作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社会思潮治理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思潮治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进而达成价值共识的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广泛调动社会多元主体、运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和活动。社会思潮治理必须从总体上遵循社会思潮发展的总体过程,秉持依法治理、自由民主、“大宣传”等理念,对社会思潮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观念性因素和物质性因素进行治理。在社会思潮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思想论争途径、宣传教育途径、法治途径、行政途径、利益调节途径等,也要采取“疏导式”“消解式”“融入式”“管控式”等治理方式。

陈栋[7](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周兆海[8](2016)在《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地位是指群体(个体)在等级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群体(个体)的社会地位是以其社会特质参与社会运行与竞争过程中获得稀缺性资源和社会规约体系认可的结果。然而,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地位形成所具备的稀缺性资源和规约体系认可有不同,这决定于社会系统中生存性资源和道德性资源的平衡情况。当生存性资源与道德性资源处于紧张时,侧重于占有稀缺性资源;当生存性资源与道德性资源处于平衡时,侧重于获得规约体系认可。与此对应,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稀缺性知识是决定性因素;二是礼制规约是约束性条件;三是城乡社会等级结构属于空间性限制。考察发现,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总体经历了从道德去魅化到地位边缘化的变迁。传统社会的生存性资源总体趋于平衡,社会亦即追求道德性资源的扩展,随即建构起以“长者”“师者”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等级结构和一套完善且缜密的社会规约体系——文教道统。作为“长者”“师者”具体践行者的农村教师则被赋予道德性符号。然而,受王朝更替和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影响,传统“长者”“师者”阶层群体和意识形态被打倒,替之以权力和利益为主的主导思想。农村教师逐步失却了来自社会结构和文教道统的道德性支持和道德权威,转而依附于权力和利益支配系统。而在生存性资源紧张而道德性资源式微的当代,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由其占有生存性资源的情况决定。但受知识稀缺性弱化、城乡社会与教育等级关系强化的三重因素影响,农村教师在生存性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过程中处于明显弱势,以致地位的下沉有因而上升乏力。因此,在城乡社会等级结构既存的情况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有赖于实现知识的相对稀缺性,社会提供竞争性的薪酬待遇以及尊师的社会道德使命化。然而,考虑到远离知识中心、知识网络化、城乡社会与教育极化发展、生存性资源持续紧张、社会分配重竞争性而轻公益性以及社会个体化过度等社会实际,农村教师在未来较长时间段内难以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获得竞争性薪酬待遇和赢得道德尊重。言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在当下与未来的提升空间是有限的。

王丽娟[9](2016)在《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又是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作为大学“基本操作单位”的学科始终处于基础和龙头地位。学科价值取向指的是学科活动的方向,是学科价值主体以自身客观认识能力为依据,在对外部社会历史发展及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判断基础上,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性。它是价值主体对学科进行价值选择的理性动态过程,它弥散贯通于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现时性上学科价值取向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维度。一直以来大学学科建设深陷“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这导致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研究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民国时期,在中国财政萧条、政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国人在大学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近代大学学科制度萌芽于上世纪初清末新政改革之后,诞生于民国前期,发展于民国中期。它历经了三个阶段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完成了近代化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三次转移:一是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大学;二是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东南大学;三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中央大学。本文以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时期为经,以“学科知识一学科制度一学科文化”为纬,动态研究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追寻其实践效果,并探讨造成学科发展价值理想与实施现状的差距,揭示不同价值取向下学科的真实形态以及构筑这种形态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以为当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照。为此,本文将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方法论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哲学、高等教育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对民国以来国立大学学科建设进行系统的价值审视。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古代大学“天人合一”学科价值取向作为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中体西用”学科价值取向的转变作为民国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论述了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东南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央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外部环境及内部逻辑,学科价值取向形成过程及价值实现的表征。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学科价值转型,推动了近代大学学科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的制度转型,北大实现了学科组织重构和学科管理制度重建,正式确立了以教授治校等为具体形式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进而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水平的制约,缺乏外部制度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支持,以及受制于学科主体自身之局限性,此时的学科价值转型,也是仅仅停留在价值文本层面,学科对于社会的影响,也仅是局限在上层思想界,对民众影响并不大。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建设目标指引下,以美国为蓝本,对当时的大学学科宗旨、学科结构、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变革,学科“现代性意识”有所深化。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时学科建设与中国社会相脱节,学科建设难以走向本土化。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建设走出了学习引进和模仿的阶段,确立了新的学科建设价值观念,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学科建设走出了理想与现实“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回归学科实践本体形态,有效地协调了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主动追求多维文化动态平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状况,另外,还有学科主体自身的素养问题,“实践本位”的学科价值目标很难真正实现。第六部分基于对以上三个时期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揭示其整体流变之态势,对这三个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内容、演变的原因、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实质进行论述分析。第七部分基于历史流变趋势对现实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这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建构合理学科价值形态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哲学,并且在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对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吴安新[10](2015)在《民办高校政府干预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法视域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院校,其具有着鲜明的市场特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也告诫我们,政府干预之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生死存亡。在新的时期,如何清楚认识政府干预之于民办高校的作用尤为重要。民办高校与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单纯依靠以国家权力本位为基础的行政法或者以个体权利本位为基础的民法的视角来审视,而需要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经济法视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即从更全局的视角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来理解和审视。民办高校由社会资本兴办,但由于其不像基础教育那样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可通过政府出资或购买服务来解决,一般实行“准成本”收费,新的时期有的省份开始采用市场调节价,放开收费权控制,更使其贴近市场性行为,使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由市场主体自由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体系。入世之后的教育贸易化的盛行,民办高校的市场化特性更加凸显。而市场主体的唯利性、盲目性和市场机制的滞后性、被动性,致使该领域出现许多市场失灵现象,这种市场失灵的存在内在的要求政府干预,而且民办高校领域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偏在问题、民办高校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及公共利益的属性、民办高校各利益相关者主体特别是教育消费者的权利诉求等等都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虽然,政府干预在理论上合法正当,但不容否认的是,任何改革,都有可能被赋予某种天然的合法性,法律也有可能被政府所“俘虏”。那么就需要在合法正当证明之后,进一步探讨经济法范畴下的政府干预范围以及由其所授权的政府干预权行使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进而研究干预权需限定的范围,还需要从市场主体的资格进入、退出,财税的激励等经济法视域下,探讨政府干预的主要方式或形态应是什么等等具体问题。文章提出了民办高校的政府干预应遵循的“六原则、三限度、三形态、一责任”的体系,即民办高校的政府干预需要遵循“适度干预原则、公平正义原则、成本收益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利益均衡原则、最低风险原则”等六项基本原则;政府干预的范围“止于法律规定、止于高校办学自主权、止于私权利益”三个根本限度;从政府干预的维度和手段将政府干预方式予以了“三分”,即主要分为“直接的管制性干预、激励性干预、商谈性干预”三种具体方式;政府干预还应在法定责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政治责任的法定化强化对政府干预权的制约与规范,以有效制约政府干预的不当或过当问题。当然,民办高校政府干预问题是在历史经验的梳理与域外经验的考察中得以确证的,对私立高等教育进行必要的进入退出管制,给予适当的公共财政激励、必要的质量评估等已经成为国际上政府对民办高校干预的共性举措。结合我国实际,针对进入退出的管制性干预,文章提出要在市场准入规制方面细化主体资格条件,从教育消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消除、以学费的2%计提办学风险保证金等方面逐一细化,还应建立起负面清单制度以规范进入;在市场退出的管制方面,主张设置“招生、办学质量、财务、办学条件、有无违法”五标准的办学风险警示制度以进行风险预警,做好与破产法等法律的接口,细化退出的程序,从而更好的行使干预权。在民办高校的政府激励性干预中,提出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应该给予民办高校以经常性的补助,公共财政资金资助的比例应以“雪中送炭”为准则,根据财力、学校资源需求水平、办学的成本等进行综合核定,主张在国家和省级地方的政府预算中明确开列出具体的预算子项,切实加强化对公共资金财务审计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尝试委托专职的监管员或会计师监控公共资金的使用,以充分发挥激励性干预作用。对于民办高校的税收及土地政策优惠,主张不能让税收激励、土地优惠落空,即使其在性质上属于营利性的,仍应享有必要的税收优惠,毕竟税收优惠应主要针对产业,提出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进行征收,对于新设民办高校建议设定“免三减二”的五年优惠期。还应该加大鼓励捐赠的力度,简化捐赠程序。在土地优惠方面应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用地的比例,且通过严格的土地审计对土地的实际垄断者进行问责来获取激励,防止教育用地上的“圈地”。另外,经济法视域下的政府干预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权力性干预,秩序是协商而定的,而非通过服从赢得的,非权力性干预亦是经济法视域的政府干预的重要形式。民办高校“私”的性质决定政府干预权的限度,特别是其基于私权拥有着对信息的自治权,而信息的不对称将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消费者的选择,政府通过商谈性干预机制的设置就是要在利益相关者主体间构建起一个恰当的商谈程序,结合消费者及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权,利用契约机制使政府深度参与其中,通过干预者与被干预者的协商或者说合作博弈共定干预标准,促使民办高校进行“宽口径”的信息公开,强化办学质量,推进民办高校发展。

二、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制定《教师法》的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制定《教师法》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国家教育部逐步关注教师惩戒权的正确行使
        1.1.2 教师惩戒不当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和民众热议
        1.1.3 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加剧其教师惩戒学生背后的复杂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惩戒
        1.3.2 教师惩戒权
        1.3.3 民办学校
        1.3.4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状
    2.1 案例学校的基本情况
    2.2 调查问卷的试测及信效度
    2.3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3.2 学生、教师调查问卷的实施
        2.3.3 访谈提纲的设计
        2.3.4 学生、教师和家长访谈的实施
        2.3.5 观察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4.1 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模糊
        2.4.2 惩戒依据与目的较明确
        2.4.3 惩戒方式与程序不够规范
        2.4.4 惩戒效果持续性不长
3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存在问题
    3.1 有关教师惩戒权的法规难以执行
        3.1.1 法规立法角度
        3.1.2 细则落实角度
    3.2 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制约着教师行使惩戒权
        3.2.1 民办教师的自我心理定位
        3.2.2 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根本利益点
        3.2.3 惩戒事件后续的解决不当
    3.3 不同主体对惩戒事实的理解冲突
        3.3.1 教师行使惩戒权的主观经验过强
        3.3.2 学生对惩戒方式和结果的认同度低
        3.3.3 家长对惩戒的间接认知和滞后理解
    3.4 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现实复杂性
        3.4.1 教师消极行使惩戒权
        3.4.2 家长过度参与惩戒权的行使
4 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策略
    4.1 落实教师惩戒权制度
        4.1.1 法规的宣传与知晓
        4.1.2 校规班规的细化与统一
        4.1.3 救济途径的落实与完善
    4.2 创建适宜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
        4.2.1 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4.2.2 保持对惩戒权事件的公正和平衡原则
    4.3 推进家校合作、监督和分工
        4.3.1 家校维护与监督
        4.3.2 家校责任与分工
        4.3.3 民办学校家长不可过度参与学校管理
    4.4 提高教师综合育人能力
        4.4.1 提高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
        4.4.2 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
        4.4.3 智慧处理师生关系
        4.4.4 增强教师个人综合魅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财政体制改革下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诉求变迁——基于全国两会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教师待遇政策演变、实施和教育政策决策过程
二、不同时期义务教师待遇两会议案/提案的趋势特点
    (一)上世纪80年代:挂钩机制的雏形与以增设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提案上扬时期
    (二)1993年前后:挂钩机制入法与以要求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提案高峰
    (三)90年代中后期:两会呼声的回落
    (四)21世纪初:零散的政策诉求
    (五)2006-2013年:明确教师法律地位的呼声与教师工资制度集权化后的提案激增
三、教师待遇相关两会议案/提案特征及其启示
    (一)教师待遇相关的全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特征
    (二)2018年的政策回应: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确立与挂钩水平的加强
    (三)提高教师待遇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

(4)对初中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惩戒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教育惩戒的内涵
    2.2 教育惩戒与体罚
    2.3 教育惩戒与赏识教育
    2.4 德育的相关概念
第3章 对初中生实施教育惩戒实现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3.1 教育惩戒是不可或缺的德育途径
        3.1.1 教育惩戒是实现德育目的的必要方式
        3.1.2 教育惩戒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
    3.2 教育惩戒是初中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方式
        3.2.1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是初中教师的责任
        3.2.2 教育惩戒是初中教师的权力
    3.3 教育惩戒对于初中生品德养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3.3.1 初中生成长阶段要求
        3.3.2 初中生未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4章 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
    4.1 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概况分析
        4.1.1 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认同度分析
        4.1.2 初中教师的教育惩戒的方式分析
        4.1.3 初中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遇到的问题分析
        4.1.4 初中教师教育惩戒实施的差异性分析
    4.2 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存在德育功能失当的问题
        4.2.1 教育惩戒“度”的把握问题
        4.2.2 实施教育惩戒偏离德育目的问题
        4.2.3 不理性地对待正当的教育惩戒
    4.3 实施教育惩戒德育功能缺失问题的成因
        4.3.1 初中教育惩戒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不完善
        4.3.2 教育环境对教育惩戒认知参差不齐
        4.3.3 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把握有偏差
第5章 合理地实施教育惩戒增强德育功能路径探析
    5.1 完善教育惩戒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
        5.1.1 法律明确教师的惩戒权
        5.1.2 法律细化教育惩戒的可操作性内容和标准
        5.1.3 学校明确教育惩戒正当程序
    5.2 规范教育惩戒理念和方式保障德育功能实现
        5.2.1 树立正确的教育惩戒观,端正教育惩戒的德育目的
        5.2.2 定期进行职业教育,规范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理念和方式
        5.2.3 建立交流学习机制,探讨深入有效的教育惩戒方式
        5.2.4 言传身教,教师犯错也要接受惩戒
        5.2.5 学习优秀典型的案例,增强教育惩戒艺术性
    5.3 增强家校合作,优化教育惩戒环境
        5.3.1 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教育,端正家长的教育惩戒理念
        5.3.2 建立专门的教育惩戒家校沟通机制
        5.3.3 平时注重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初中生的违规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5)论版权自动取得的法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版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取得理论
    1.1 自然权利与劳动财产理论
        1.1.1 洛克理论对知识产权取得的解释
        1.1.2 洛克后知识产权取得理论的发展
        1.1.3 小结
    1.2 功利主义
        1.2.1 激励理论
        1.2.2 利益平衡理论
        1.2.3 独占主义
        1.2.4 小结
2 版权自动取得法哲学理论的解释力分析
    2.1 自然权利的弱化
    2.2 功利主义的泛化
    2.3 人格主义的强化
3 版权自动取得的个人主义解释
    3.1 个人主义的自身秉性
        3.1.1 个人主义的自然权利根基
        3.1.2 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吸收
        3.1.3 个人主义的人格主义发展
    3.2 个人主义的对外影响
        3.2.1 对知识产权客体个性程度的影响
        3.2.2 对知识产权权利垄断程度的影响
        3.2.3 客体的个性是权利垄断性的本质
4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
        1.2.3 关于社会思潮应对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3.3 治理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及应对策略变化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
        2.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过程
        2.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特点
        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趋势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变化
        2.2.1 基于“批判”“斗争”为主导的社会思潮应对策略(1978——1992)
        2.2.2 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新发展(1992—2012)
        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新变化(2012年底至今)
3 社会思潮治理的基本内涵与总体遵循
    3.1 社会思潮治理的依据
        3.1.1 社会思潮治理的理论依据
        3.1.2 社会思潮治理的现实依据
        3.1.3 社会思潮治理的政策依据
    3.2 社会思潮治理的基本内涵
        3.2.1 “治理”的中国内涵
        3.2.2 社会思潮治理的概念
        3.2.3 社会思潮治理的特点
    3.3 社会思潮治理的总体遵循
        3.3.1 社会思潮治理的总体过程
        3.3.2 社会思潮治理的主要内容
        3.3.3 社会思潮治理的核心理念
4 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
    4.1 思想论争途径:澄清理论错误促成价值共识
        4.1.1 思想论争是巩固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4.1.2 坚定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思想论争
        4.1.3 发挥思想论争功能澄清理论错误促成价值共识
    4.2 宣传教育途径:掌握科学理论引领价值共识
        4.2.1 宣传教育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4.2.2 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主导宣传教育引领价值共识
        4.2.3 强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增强思想免疫力
    4.3 法治途径:引导约束行为维护价值共识
        4.3.1 当前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具体趋势呼唤依法治理
        4.3.2 依法治理社会思潮要厘清思想与行为的内涵及关系
        4.3.3 将核心价值观融于法治建设以引导思想约束行为
    4.4 行政途径:削弱消极影响促进价值共识
        4.4.1 行政途径是管控社会思潮物质性因素的必然要求
        4.4.2 发挥行政途径效能关键在于增强鉴别力作好区分
        4.4.3 聚焦社会思潮传播过程的管控以削弱其消极影响
    4.5 利益调节途径:促进利益实现巩固价值共识
        4.5.1 利益实现问题要通过利益调节途径才能彻底解决
        4.5.2 要正确理解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问题
        4.5.3 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利益实现以巩固价值共识
5 社会思潮治理的方式
    5.1 “疏导式”治理
        5.1.1 创造有利条件以便充分了解社会思潮的思想主张
        5.1.2 注重理论武装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武器
        5.1.3 参与思想论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引领社会思潮
    5.2 “消解式”治理
        5.2.1 彰显主流意识形态“高势位”消解社会思潮理论优势
        5.2.2 注重民生建设凝聚民心消解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
    5.3 “融入式”治理
        5.3.1 筑牢教育战线: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5.3.2 消除“两张皮”: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全面深化改革
        5.3.3 “软要求”变“硬规矩”: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法治建设
    5.4 “管控式”治理
        5.4.1 管控驾驭资本:在为我所用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5.4.2 统战规范重点人:在多措并举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5.4.3 管控利用媒介:在发展促进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农村教师理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实际却日渐边缘
        (二) 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诸多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问题的相关研究繁多但有待深度挖掘
        (四) 提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是否是伪命题:个人的疑惑与思考
    二、文献述评
        (一) 我国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
        (二) 外国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追求
        (二) 不足之处
第一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理论审视
    第一章 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社会地位的界说
        一、社会地位的内涵
        二、社会地位的特点
        三、社会地位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地位获得的两种途径
        一、占有稀缺性资源:获得社会地位的社会冲突结果
        二、获得规定性地位:获得社会地位的社会规约结果
        三、占有稀缺性资源与获得规定性地位的关系
        第三节 不同社会类型下获得社会地位的逻辑取向
        一、社会地位获得方式与社会形态的互动变迁
        二、不同社会类型下社会地位生成逻辑
        三、我国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和获得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稀缺性知识: 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决定性因素
        一、知识:教师职业存在的根基
        二、知识:教师职业分层的依据
        三、稀缺性知识: 教师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礼制规约: 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约束性条件
        一、礼制规约: 社会运行的准线
        二、礼制规约: 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依托
        第三节 城乡有别: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空间性限制
        一、城乡有别: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形塑
        二、城乡社会等级空间限制: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与城乡社会的互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 去魅: 农村教师职业的现代性转化
        第一节 文教道统: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支持力量的构成与强化
        一、以“长者”为核心的社会教化结构的构建
        二、以“师者”为核心的文教教化结构的构建
        三、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与农村社会的互构
        第二节 道体下移: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支持力量弱化与瓦解
        一、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现代性转型
        二、农村社会文教道统的弱化与瓦解
        第三节 生存为上: 农村教师道德理性与生存理性的冲突与妥协
        一、社会发展的物质取向与农村教师的道德冲突
        二、社会职业的大分化与农村教师的生存窘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缘化: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当代窘境
        第一节 农村教师知识稀缺性的弱化
        一、知识神秘化消弭与(农村)教师知识神圣性弱化
        二、知识实用主义转向与农村教师知识工具性弱化
        三、知识西方主义转向与农村教师知识权威弱化
        四、知识城市化取向与农村教师知识稀缺性弱化
        第二节 城乡社会与教育系统之于农村教师的等级强化
        一、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结构性紧张关系
        二、城乡教育等级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强化
        三、城乡社会与教育的等级强化下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窘境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来来展望
    第五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可能性
        第一节 农村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知识的相对稀缺性
        一、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是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提
        二、农村教师实现知识相对稀缺性的限度
        第二节 社会能否提供农村教师具有竞争性薪酬待遇
        一、竞争性薪酬待遇是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关键
        二、提供农村教师具有竞争性薪酬待遇的限度
        第三节 社会能否实现尊师与社会道德使命相吻合
        一、尊师的社会道德使命化是维续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长久之计
        二、实现尊师与社会道德使命相吻合的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农村教师政策的重心转移
    二、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再审视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钟摆”之惑
        (二) 当前大学学科建设机遇、挑战及存在的隐患
        (三)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的缺失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学科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学科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三) 关于民国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主要观点的综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国立大学
        (二) 学科
        (三) 价值与价值取向
        (四) 大学学科价值取向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大学“主客相合”的学科价值取向
        (一) 以“成人”为目标的学科宗旨
        (二) 经世致用的学科知识结构
        (三) 家国一体化的学科管理体制
        (四) 具有“全才”人格特征的学科主体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大学学科价值取向转型
        (一) 洋务派“道本器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二) 维新派“政本艺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三) 清末新政“中西合一”的学科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国立大学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 分权制衡背景下的政治相对民主化
        (三) 《大学令》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
    二、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民国初年以“科学宣传”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二) 早期民间松散型学科共同体建设
        (三) 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形成
    三、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北京大学为例
        (一) “研究学理”、“思想自由”的学科宗旨
        (二) “学术分校”、“文理并重”的学科结构
        (三) “教授治校”的学科管理模式
        (四) 习明纳体制下的学科组织模式
    四、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
        (一) “学术分校“学科结构体制的实践困境
        (二) “教授治校”学科管理体制的实践困境
        (三)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学科组织模式的实践困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国立大学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农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 由军阀走向政党的政治走势
        (三) 《国立大学校条例》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平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二、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五四运动后以“科学传播“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二) 学科共同体制度化建设
        (三) 中国第二代知识分子——留美学生群体的崛起
    三、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东南大学为例
        (一) “四个平衡”的学科宗旨
        (二) 育文理、农工商教育于一体的学科结构
        (三) “董事会制”学科管理模式
    四、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东南大学为例
        (一) 社会现实对学术理想的僭越,导致学科宗旨失衡
        (二) 过于关注现实需求,导致学科结构重心偏移
        (三) “易长风潮”与董事会制度的取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国立大学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统制的经济走势
        (二) “以党治国”及“训政”制度的实施
        (三) 《大学组织法》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从“西化”到“现代化”的文化趋向
    二、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
        (二) 国家学科共同体——“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三) 第三代知识分子学科专业化发展
    三、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制度生成:以中央大学为例
        (一) “建立有机体民族文化”的学科宗旨
        (二) 基于学科实践“立体化”的学科结构
        (三) 本土化“校务会”学科管理体制的建立
    四、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现实表征:以中央大学为例
        (一) 学科知识走向的本土化
        (二) 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生成
        (三) 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态势
    一、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原因之发展态势
        (一)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二)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三) 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二、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基本内容之发展态势
        (一) 学科价值目标:由“理想”“现实”到“趋向和合”
        (二) 学科结构重心:由“重学”“重术”到“学术并重”
        (三) 学术主体:由“自在”“自为”到“文化自觉”
        (四) 学科管理方式:由“民主”“集中”到“相互制衡”
    三、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实质之发展态势
        (一) 学科主旨流变之发展态势
        (二) 学科运思方式流变之发展态势
        (三) 学科理论基础流变之发展态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现实反思
    一、实践价值哲学:当前大学学科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
        (一) “一体两翼”:学科价值目标体系之互动生成
        (二) “内外兼顾”:学科价值影响因素之有机统一
        (三) “朝向事物本身”:学科结构之实践关照
        (四) “文化自觉”:学科价值主体性之理性诉求
        (五) “动态立体化”:学科管理之张弛有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民办高校政府干预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法视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基本概念廓清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正当性
    一、民办高校领域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二、民办高校领域的信息偏在需要政府干预
    三、民办高校的公共利益属性需要政府干预
    四、“市民社会-政治国家”框架下的民办高校生存需要政府干预
    五、民办高校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需要政府干预
    六、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控过度需要政府干预自我调整
第二章 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原则与限度
    一、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基本原则
        (一)适度干预原则
        (二)公平正义原则
        (三)成本效益原则
        (四)正当程序原则
        (五)利益均衡原则
        (六)最低风险原则
    二、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限度
        (一)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干预止于法律规定
        (二)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干预止于大学自治
        (三)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干预止于私权利益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历史经验
    一、经济法视域下的民办高校政府干预命题应在历史中获取资源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明证
        (二)我国古代政府对私学的干预
    二、晚晴时期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干预
        (一)教会大学的兴办
        (二)国人私立大学的兴办
        (三)晚清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干预
    三、民国时期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干预
        (一)北洋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干预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干预
第四章 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域外经验
    一、马来西亚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干预
        (一)私立高等教育进入门槛的政府干预
        (二)私立高等教育结构重组的政府干预
        (三)私立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政府干预
        (四)国家财政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激励性干预
        (五)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国家意识干预
        (六)政府推进第三方干预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私立高校的政府干预
        (一)市场准入上的管制干预
        (二)财税上的激励性干预
        (三)质量评鉴的政府角色定位
    三、美国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干预
        (一)“精细化”的市场准入
        (二)“多元化”的激励干预
        (三)“协商性”的质量干预
        (四)“规范性”的立法调控
第五章 民办高校的管制性政府干预
    一、民办高校政府干预的方式
    二、民办高校的管制性干预
    三、民办高校的市场准入规制
        (一)建国以来对民办高校“市场准入”
        (二)民办高校市场准入的细化建言
    四、政府对民办高校的退出管制
        (一)民办高校恢复以来的“退场”设计
        (二)民办高校“退场”管制存在的问题
        (三)域外关于“退场”的管制设计
        (四)民办高校“退场”管制的改进策略
第六章 民办高校的激励性政府干预
    一、国家公共财政的激励性政府干预
        (一)国家公共财政进行激励性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分析
        (二)国家公共财政进行激励性政府干预的制度设计
    二、民办高校的税收、土地优惠等激励性政府干预
        (一)税收、土地优惠政策的激励性干预功能
        (二)民办高校税收、土地优惠政策的基本构成与落实困局
        (三)民办高校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激励性政府干预的重构
第七章 民办高校的商谈性政府干预
    一、民办高校信息公开中的商谈性政府干预
        (一)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依赖于充分信息的掌握
        (二)民办高校“私”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信息的自治权
        (三)商谈性政府干预助推信息公开
        (四)商谈性干预的一个例证:对民办高校“虚假宣传”的干预策略选择
    二、民办高校质量评估中的商谈性政府干预
        (一)质量评估是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民办高校质量督导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三)商谈为基础的民办高校质量评估干预体系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制定《教师法》的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学校初中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QS学校为例[D]. 俞丽亚.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财政体制改革下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诉求变迁——基于全国两会数据的研究[J]. 冯昕瑞,王江璐. 教育发展研究, 2019(Z2)
  • [4]对初中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德育功能研究[D]. 王晓. 湖南大学, 2019(07)
  • [5]论版权自动取得的法哲学基础[D]. 周梦. 宁波大学, 2018(09)
  • [6]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D]. 李洁.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3)
  •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D]. 周兆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D]. 王丽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民办高校政府干预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法视域的思考[D]. 吴安新.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教师法》制定前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