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国际化企业框架,按国际化企业规范运作,创出本土化名牌 海尔2000年突破400亿(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灯[1](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赵真霞[2](2020)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品牌整合策略的选择研究 ——以海尔并购GEA和滴滴并购99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十九大报告中继续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探索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而且,目前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博弈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新阶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多的将是品牌层面的竞争。并且,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软实力”竞争意识增强,品牌影响力上升,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收购海外知名品牌,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但是,中国品牌的发展长期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中国品牌还处于“第三世界”;同时,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品牌规划,品牌发展方向模糊,处于品牌建设迷惘的状态,因此,我国“经济大国,品牌弱国”的状态急需改变,中国品牌“走出去”任重道远。而品牌既是企业关键的无形资源和战略资产,也是国家实力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品牌整合至关重要。但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却有成功亦有失败,被并购企业品牌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品牌整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针对我国品牌发展状况及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情况,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前人对跨国并购与整合、跨国并购与品牌整合、品牌管理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品牌整合策略及其内涵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纳,得出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策略;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海尔并购GEA和滴滴并购99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海尔并购GEA和滴滴并购99品牌整合策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原因,探索并总结影响中国企业选择品牌整合策略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梳理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策略及分析海尔和滴滴并购案例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及品牌整合现状和特点,总结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策略选择方案,进而丰富该领域的文献并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品牌整合实践提供借鉴。基于本文的研究,笔者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品牌整合的重要性;其次,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品牌整合时,应该制定系统的品牌整合方案;最后,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品牌整合时,应该深入了解品牌整合策略以及如何选择品牌整合策略。
王大伟[3](2019)在《北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化企业,是中国企业的重要诉求,也是“新常态”下,国内产能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北汽公司提出了“电动化、国际化、创新化、差异化”的整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走国际化道路”是北汽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必要条件。作为国际化的后来者,北汽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汽车产业竞争态势的研究,结合战略管理理论,运用PEST、EFE、IFE等模型工具,对北汽国际化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资源能力进行分析。以SWOT理论为基础,用SPACE矩阵进行战略的选择与匹配,以QSPM矩阵对北汽国际化模式进行选择,给出实施、保障、评价控制措施。通过研究发现,伴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意志的强化,外部环境对国际化的影响逐步加深,但国际化的核心仍然取决于内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国际化竞争从本质上,属于国内产业竞争力在海外市场的延伸,在资源、能力限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国际化模式是成功的决定性要素。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及资源能力的评估,在国际化的诸多模式中,认为“全产业链本地化模式”是最适合北汽国际化战略的正确选择。在全产业链本地化模式下,北汽聚焦“一带一路”核心市场,围绕产业链建设,根据不同市场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进入路径及市场资源配置方式,获得目标市场的实质性准入,满足市场地产化需求,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地产化输出,带动海外市场销量及占比的快速提升,完成全球市场布局的规划,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同时在本地化推进过程中,北汽可以围绕市场、产品、渠道、品牌、服务、金融、创新等要素,按照战略举措方案,形成产品商改属地化、零部件采购一体化、制造模块化、营销核心化、后市场集约化的“根据地要素”管理体系,提升全产业链本地化模式下的国际业务能力水平,为北汽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奠定基础。通过本次研究,明确北汽国际化模式,强化国际化业务管理要素,为国有资本产业提升,转型升级提供思路。本文也为其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实现从“贸易型”向“经营型”转换,提供研究范例及方法。
石娜娜[4](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卢志森(Andrew Lo)[5](2013)在《国际化视角的中小企业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式研究 ——基于CG公司的创业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型企业的创业模式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其中自主创新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驱动力。现有关于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内部研发和依托于强大的品牌资产两点。在我国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中小企业,如果照搬以上的创新模式进行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中小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合适的创业模式?中小企业能否整合各方的资源?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来探究中小型企业的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对象为中小企业整合型创新创业过程,将研究范围定位在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在具体样本企业选择上,本研究选取了CG公司、AT公司、LH公司三家企业,其中通过分析CG公司创业的过程,构建模型,通过AT和LH公司创业的案例验证模型验证模型。本文通过对小型广电设备制造商CG公司的创业历程进行案例分析,剖析了该公司社会资源整合下的“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品牌国际化”的创业模式,构建出国际化视角下的“自主创新+品牌国际化”与社会资源整合相结合的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型。即通过社会资源来整合技术层面的自主创新资源和市场层面的品牌国际化资源,以品牌国际化开发国际市场,以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方式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了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型。以AT公司和LH公司案例对模型做出验证,揭示了将社会资源整合与自主创新和品牌国际化结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资源与自主创新和品牌国际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分析产学研结合方式的社会资源整合和国际化资源整合方式在实际企业创业实践中的应用,也分别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验证了整合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模型四种分类中的技术整合型创新创业和市场整合型创新创业。本研究认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过程中,社会资源整合的作用影响巨大,而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开发能力,也是促进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研究结论对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赵寰[6](2013)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国际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葆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在角逐市场化的竞争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了探索国际化的历程,多年过后,中国已经拥有世界级的产品,还成长起来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但却始终没有诞生令人尊敬的、拥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世界级顶尖品牌,甚至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依然堪忧。显然,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拓进与传播仍存在很多尚待挖掘与解决的深层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力求从原点出发,立足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实,回归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深入探析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问题与困境,力求在寻根溯源中理清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基因,旨在为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提供解决思路与策略路径。就论文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言,本文将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置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场域下,考察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必要性,阐述其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对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与践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及传播现状做全景式考察,探寻制约当前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构筑影响因素分析的三维视角,搭建了国际知名品牌培育的三维模型,并在此分析框架下,探讨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策略路径及对策。具体写作思路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这一章主要明晰品牌国际化传播的背景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历程,在详尽阐述经济全球化与品牌国际化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本文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划分为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等几个阶段,并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极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目前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2)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这一章主要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进行考察,并明确传播进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历经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先行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已初见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品牌价值还远远不能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肩,中国在世界顶级品牌中没有位置,中国企业在品牌战中依然居于劣势。现代品牌的本质是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深度关系的构筑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建立起来。但就目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而言,问题依然凸显。打造世界级品牌、探寻国际品牌形象构筑与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仍是中国企业未来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的头等战略任务;3)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这一章首先通过对品牌本质的探源以及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所需相关因素的整一化思考,构筑了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三维视角,即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同时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微观层面而言,目前的传播困境首先受制于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的制约,由中观层面观之,政府政策支持的不完备及国家品牌形象的背书因素,构成国际化传播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从宏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还受到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的制约。这三方面的制约因素构成了对策内容的整体分析路径。4)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主要就以上三方面维度展开具体的阐释与分析,包括: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最后,结语部分再次重申对中国尚未诞生世界级品牌的遗憾与期待,对其中原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诞生条件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孔德海[7](2013)在《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趋势。全球化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大的技术进步,以及更加频繁、更具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各国间经济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日益提高。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我国较早开展国际业务的主力军。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在国资委指导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业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海外资产、收入和利润都有大幅提升。同时,中央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面对的风险与日俱增。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进行理论研究和运营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尝试建立起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体系,以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1章是导论部分。本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从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研究现状、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和国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了有关文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由理论到实务、由国外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从案例和问题到对策建议进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比较分析、技术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章概述了论文的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章是理论综述与评析部分。本章分别就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微观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表述和分析,其中宏观理论有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微观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本章对这些理论的效应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以用来指导国际化经营实践活动。第3章是美日欧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和经验。本章简述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历程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其中欧洲国家以英、法、德等国为例来说明。美国公司的经验主要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模块经济和跨文化管理等方面,日本公司的经验主要在综合商社模式、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技术战略、市场本地化战略、财务战略等方面,欧洲公司的经营主要在治理结构、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多元文化融合方面,这些经验可为中央企业国际化带来启示与借鉴。第4章是关于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研究。首先对企业战略定位理论进行了文献简述,按照波特的观点,战略定位是选择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经营活动或以差异化的方式完成相似的经营活动。接着分析了中央企业的属性,既具有社会属性与公共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与企业属性。这就决定了中央企业肩负着多重的目标和责任,因此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然后从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产业、区位和方式四个维度对中央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具体研究,结合着实地调研数据和国资委的会议资料,本章设计了一套中央企业国际化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对2011年中央企业国际化前16强的指标体系、前8强的收入和资产情况及中央企业国际化关键因素的权重统计进行了定性分析,这些数据和分析为系统规划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提供了决策参考。第5章是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控制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的区域特征及经常面对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接着对国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文化风险这六大主要风险进行了归类阐述。然后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这四项内容。在风险应对中具体分析了应对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具体应对策略,其中外部机制包括政府外交或民间游说、政府支持或各部委协助、海外投资立法或投资保障;内部机制包括推行“三重一大”制度、规范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建立境外国有资产多重审计制度等;并针对六大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分析。目前专门针对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控制的研究不是太多,本章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6章是案例分析。在掌握和利用大量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定位、运作模式、风险控制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其他中央企业做参考。第7章是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组织架构不适应,缺少协调体系与后台支撑;国际化人才队伍匮乏,企业文化缺少创造性;对于国际市场不熟悉,缺乏全球化运营能力。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章首先阐释了一些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的指导作用,然后借鉴了美日德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在外部环境、支持政策、审批流程、境外国资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政策指导与协调作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从中央企业自身提出了明晰战略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企业联合、促进跨文化融合、利用好外交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章旨在构建一个以理论做引导、以跨国公司为借鉴,以政府为保障、以中央企业自身运营能力做支撑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体系。本文最后认为,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在各国大公司、大集团之间的竞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央企业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因此,中央企业应明晰国际化战略定位,有效控制风险,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中央企业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司。
杨翊[8](2010)在《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空前崛起的经济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采用何种国际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跨国经营,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家电产业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历经起步、跨越式发展之后,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均已跃居全球之首。家电产业已经步入成熟发展时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虽然,我国大型家电企业与全球跨国家电巨头,在资本、人才、产品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经营方面尚存差距,但是基于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利润变薄,产能过剩,洋货“入侵”等压力,积极主动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拓宽发展空间,追求全球价值链利润最大化,走跨国经营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尔、TCL和格力根据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自身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模式,相继开始了跨国经营,为我国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为我国后国际化经营的家电企业和其它领域的企业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引。本文回顾了我国家电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国际化经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依据国际化经营相关理论对其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对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进行了综述;归纳出我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结合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建立了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原子分析框架;重点对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模式的路径、动机、目标、区位、竞争优势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剖析了其利弊,梳理比较了他们国际化经营的相同之点和不同之处;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确保企业国际化经营向纵深层次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得出了国际化经营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视其企业所处发展时期和国际分工的位置,适时调整相应的国际化经营模式。
井辉[9](2009)在《海尔集团的管理变革实践:和谐管理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海尔已经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其科学先进的管理实践。从和谐管理理论的视角对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下管理变革实践的解剖分析发现,在不同战略目标或战略任务下,虽然海尔管理变革的目标不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有所差异,但都可用和谐管理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说明,和谐管理理论更具系统性和概括性,也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能够用来更好地指导组织的管理变革实践。
何文成[10](2008)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以说,任何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二○○四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指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是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西方学者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对象,其成果对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企业指导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国际化主要研究一个国内企业怎样发展为一个跨国公司。国外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缺乏战略因素的考虑,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引入战略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进入的是复杂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充满不同风险的全球市场,周密的战略实施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成功非常重要,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外部的市场环境仅仅是提供了进行跨国发展的机会,企业自身的能力才是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末来的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哥本哈根商学院尼古莱·J·福斯教授提出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能力观”。在我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很肤浅。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表明,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是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入手,或是纯粹地从战略到战略,只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本身,而不研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管理与控制,再从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由于忽视战略控制问题而造成国际化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对当今居于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而言,每一家的成长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几乎都经受过挫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控制力从而导致企业面临困境甚至死亡的例子非常多,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即是典型的一例。论文针对现有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不足,在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控制能力的新视角,重新思考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整合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定位,建立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综合理论框架和思路,强调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构建及整合优势不应该是对企业既定国际化战略的被动适应,而应发展成为企业赢得国际化可持续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点:(1)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能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的最新发展研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研究视角,对其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2)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机理与内核进行了论述,从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演化机制,并对国际化战略风险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之间的动态转化机制作了剖析。(3)构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概念模型,从5个维度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全球化反应能力、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和跨文化融合能力来考察分析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力度,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国际化战略控制模型,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4)建立了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客观评价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对分析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制约瓶颈,进而明确企业未来努力方向,维持国际竞争优胜地位,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5)探讨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构建的提升路径,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最后,选取中国大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对本文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搭建国际化企业框架,按国际化企业规范运作,创出本土化名牌 海尔2000年突破400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搭建国际化企业框架,按国际化企业规范运作,创出本土化名牌 海尔2000年突破400亿(论文提纲范文)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
2.1 传统OFDI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技术地方理论 |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3.3 新新贸易理论 |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
2.6.1 东道国视角 |
2.6.2 制度距离视角 |
2.6.3 母国制度视角 |
2.7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
4.1 理论基础 |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
4.2.1 前提假设 |
4.2.2 函数设定 |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产权制度 |
5.1.2 经济制度 |
5.1.3 创新制度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变量说明 |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所有制差异 |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
5.4.3 产业差异 |
5.4.4 行业集中度 |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
6.4 异质性检验 |
6.4.1 所有制异质性 |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
6.4.3 产业异质性 |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3 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
7.4 异质性检验 |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
8.1.1 契约制度 |
8.1.2 物权制度 |
8.1.3 税收制度 |
8.1.4 信贷制度 |
8.1.5 知识产权制度 |
8.1.6 技术交易市场 |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
8.2.1 政府支出 |
8.2.2 供给效率 |
8.2.3 政府干预 |
8.2.4 政府补贴 |
8.2.5 行政审批 |
8.2.6 政府腐败 |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8.3.2 国际投资协定 |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8.4 管理启示 |
8.4.1 对政府的启示 |
8.4.2 对企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品牌整合策略的选择研究 ——以海尔并购GEA和滴滴并购9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线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线路 |
2.文献回顾 |
2.1 跨国并购与整合的相关研究 |
2.2 跨国并购与品牌整合的相关研究 |
2.3 品牌管理的相关研究 |
2.4 品牌整合策略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品牌整合现状分析 |
3.1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
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现状 |
3.3.1 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策略 |
3.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现状 |
3.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
4.相关理论基础 |
4.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4.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5.案例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1.2 数据来源 |
5.1.3 研究方法 |
5.2 海尔、滴滴并购案例简介 |
5.2.1 海尔并购GEA |
5.2.2滴滴并购99 |
5.2.3 并购背景 |
5.3 案例分析 |
5.3.1 企业发展阶段的对比分析 |
5.3.2 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 |
5.3.3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对比分析 |
5.3.4 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对比分析 |
5.3.5 企业品牌定位的对比分析 |
5.4 案例小结 |
6.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品牌整合的启示与建议 |
7.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创新、不足及展望 |
7.2.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3)北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构框架和内容简介 |
1.3.1 研究结构框架 |
1.3.2 主要内容简介 |
第二章 、战略及国际化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概念及理论 |
2.1.1 战略相关概念 |
2.1.2 战略管理过程 |
2.1.3 战略管理层次 |
2.1.4 战略管理工具 |
2.1.5 代表性战略管理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概念及理论 |
2.2.1 国际化及其战略相关概念 |
2.2.2 国际化战略分类 |
2.2.3 国际化相关理论 |
2.2.4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2.3 企业国际化对比研究 |
2.3.1 国际化特征 |
2.3.2 国际对标 |
2.3.3 国内对标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北汽国际化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因素(P) |
3.1.2 经济因素(E) |
3.1.3 社会因素(S) |
3.1.4 技术因素(T) |
3.1.5 小结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新进入者威胁 |
3.2.2 买方议价能力 |
3.2.3 替代品威胁 |
3.2.4 供方议价能力 |
3.2.5 产业内公司间竞争激烈程度 |
3.2.6 小结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目标市场分析 |
3.3.2 竞争对手确定 |
3.3.3 竞争对手分析 |
3.3.4 小结 |
3.4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及评价 |
第四章 、北汽国际化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基本介绍 |
4.2 内部资源及能力分析 |
4.2.1 资源分析 |
4.2.2 能力分析 |
4.3 内部环境分析总结及评价 |
第五章 、北汽国际化战略制定 |
5.1 SWOT矩阵分析与国际化战略备选方案 |
5.1.1 SWOT矩阵分析 |
5.1.2 国际化战略备选方案制定 |
5.2 SPACE矩阵分析与战略方向选择 |
5.3 QSPM矩阵分析与国际化战略方案选择 |
5.4 国际化战略目标 |
5.4.1 战略目标 |
5.4.2 实施路径 |
5.4.3 中长期愿景 |
第六章 、北汽国际化战略方案实施、保障、评价控制 |
6.1 战略实施方案 |
6.1.1 市场布局实施方案 |
6.1.2 产业链布局实施方案 |
6.1.3 创新布局实施方案 |
6.2 战略保障体系 |
6.2.1 产品:优质降本,打造旗舰 |
6.2.2 服务:金融/售后/互联三创新 |
6.2.3 品牌:明确内涵,提升形象 |
6.2.4 渠道:规范管理,深入拓展 |
6.2.5 生产/技术:聚焦重点,打造集聚 |
6.2.6 组织/人才:整合协同,内外并重 |
6.3 战略评价及控制 |
6.3.1 战略评价 |
6.3.2 战略落地 |
6.3.3 战略控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国际化视角的中小企业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式研究 ——基于CG公司的创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及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自主创新相关研究 |
2.1.1. 自主创新 |
2.1.2. 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
2.1.3. 关于自主创新研究的其他观点 |
2.1.4. 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
2.1.5. 自主创新的分类 |
2.1.6. 小结 |
2.2 品牌国际化相关研究 |
2.2.1. 品牌国际化 |
2.2.2. 品牌国际化的形式 |
2.2.3. 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
2.2.4. 品牌国际化的条件 |
2.2.5.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
2.2.6.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模式 |
2.2.7. 小结 |
2.3 社会资源相关研究 |
2.3.1. 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 |
2.3.2. 社会资本的特征 |
2.3.3. 社会资本的分类 |
2.3.4. 社会资本的层次 |
2.3.5. 资源整合的作用 |
2.3.6. 资源整合的方式 |
2.3.7. 社会资源整合的条件 |
2.3.8. 小结 |
3. 中小企业创业模式路径 |
3.1 基本概念 |
3.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3.1.2. 创业 |
3.2 中小企业创业模式研究 |
3.2.1. 中小企业创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
3.2.2. 中小企业创业模式理论综述 |
3.2.3. 中小企业赢利模式研究 |
3.2.4. 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的主要形式 |
3.3 中小企业创业模式总结 |
4. 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式构建——以CG公司为例 |
4.1 研究方法 |
4.1.1. 案例选择 |
4.1.2. 变量界定 |
4.1.3. 资料收集 |
4.2 CG公司案例介绍 |
4.2.1. 企业背景及经营状况 |
4.2.2. 案例概况 |
4.2.3. 重要事件 |
4.2.4. 创业成功要点分析 |
4.2.5. 企业发展历程 |
4.3 整合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模型 |
4.3.1. 社会资源整合与自主创新 |
4.3.2. 社会资源整合与品牌国际化 |
5. 模型饱和度检验——以AT公司和LH公司为例 |
5.1 AT:产学研结合的精锐部队 |
5.1.1. 背景介绍 |
5.1.2. 产学研项目发展历程 |
5.1.3. 成果和业绩 |
5.1.4. 产学研结合创业经验 |
5.1.5. 模型验证 |
5.2 LH: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 |
5.2.1. 背景介绍 |
5.2.2. LH创新创业的要点回顾 |
5.2.3. 创业成功要素分析 |
5.2.4. 模型验证 |
6. 结论 |
6.1 理论发现 |
6.2 现实意义 |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建议 |
7. 参考文献 |
8.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访谈大纲 |
附录B:高管访谈名单 |
后记 |
(6)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依照时间脉络的品牌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
1.2.2 依照内容划分的品牌理论的分析维度 |
1.2.3 品牌国际化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中国企业 |
1.3.2 品牌国际化 |
1.3.3 国际化传播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 |
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 |
2.1.1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2.1.2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 |
2.1.3 品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
2.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时性分析 |
2.2.1 1984-1994,中国企业品牌前国际化传播时期 |
2.2.2 1995-200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 |
2.2.3 2002-2008,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 |
2.2.4 2009今,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
3.1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 |
3.1.1 品牌国际化传播初见成效 |
3.1.2 品牌国际竞争力困境依然凸显 |
3.2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具体问题及表现 |
3.2.1 品牌营销意识普遍不足,缺乏有效的海外市场推广 |
3.2.2 品牌推广可持续性、系统性差,品牌打造亟需战略思维 |
3.2.3 品牌核心价值模糊,不善于通过品牌来实现差异化 |
3.2.4 品牌缺乏国际化沟通视野,难以与利益相关者达成价值认同 |
本章小结 |
4 制约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微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制约 |
4.1.1 品牌战略短视,缺乏长远规划与管理能力 |
4.1.2 人文环境浮躁,缺乏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
4.1.3 国际化运作经验匮乏,跨文化管理无策 |
4.1.4 国际化传播经验不足,在地化传播能力薄弱 |
4.2 中观层次分析:政府政策及国家形象环境支撑体系制约 |
4.2.1 国家尚未形成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完善制度体系 |
4.2.2 国家品牌形象背书障碍及我国对外形象传播能力的制约 |
4.3 宏观层次分析: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制约 |
4.3.1 制度差异及国家利益冲突 |
4.3.2 文化差异与文化障碍 |
本章小结 |
5 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
5.1 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 |
5.1.1 建立清晰高效的品牌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 |
5.1.2 从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转向自主创新战略 |
5.1.3. 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提升跨文化管理运作水平 |
5.1.4 国际化经营战略先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5.2 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
5.2.1 改进政府职能,为世界级品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5.2.2 提升国家品牌形象,构筑国家品牌软实力 |
5.3 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 |
5.3.1 战略性运筹,确定全球品牌决策 |
5.3.2 策略性分析,确立品牌价值与国际化识别系统 |
5.3.3 本土化营销,创建品牌国际化沟通方式 |
5.3.4 整合传播,构筑国际化品牌认同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中国呼唤世界级品牌的诞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
1.2.2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控制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评析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2.1.1 麦克道格尔—肯普的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 |
2.1.2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1.3 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 |
2.1.4 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1.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
2.2.1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
2.2.3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5 凡尤格勒斯的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1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2.3.2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3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3.4 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3.5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第3章 美日欧企业国际化的比较分析 |
3.1 美国企业的国际化 |
3.1.1 美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1.2 美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3.2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 |
3.2.1 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2.2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3.3 欧洲企业的国际化 |
3.3.1 欧洲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3.2 欧洲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第4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定位研究 |
4.1 企业战略定位理论文献简述 |
4.2 中央企业的属性与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
4.2.1 中央企业的属性分析 |
4.2.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4.2.3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
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定位选择 |
4.3.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主体选择 |
4.3.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选择 |
4.3.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4.3.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方式选择 |
4.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设计和分析 |
4.4.1 跨国公司国际化指数文献简述 |
4.4.2 中央企业的数据来源 |
4.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设计和计算方法 |
4.4.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控制研究 |
5.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特征 |
5.1.1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的区域特征 |
5.1.2 中央企业国际化所面对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 |
5.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类别 |
5.2.1 国家风险 |
5.2.2 自然灾害风险 |
5.2.3 金融风险 |
5.2.4 运营风险 |
5.2.5 法律风险 |
5.2.6 文化风险 |
5.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估 |
5.3.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辨识 |
5.3.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
5.3.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价 |
5.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 |
5.4.1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应对的外部机制 |
5.4.2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应对的内部机制 |
5.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 |
6.1.1 中国五矿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
6.1.2 中国五矿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运作模式 |
6.1.3 中国五矿国际化的风险控制 |
6.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 |
6.2.1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
6.2.2 中国石油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运作模式 |
6.2.3 中国石油国际化的风险控制 |
第7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7.1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 |
7.1.1 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
7.1.2 组织架构不适应,缺少协调体系与后台支撑 |
7.1.3 国际化人才队伍匮乏,企业文化缺少创造性 |
7.1.4 对于国际市场不熟悉,缺乏全球化运营能力 |
7.2 主要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1 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2 战略性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3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3 美日德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1 美国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2 日本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3 德国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4 政府主体层面对策建议——构建指导、监管与服务体系 |
7.4.1 政府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
7.4.2 在财政、信贷、外汇等方面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
7.4.3 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境外国资的监管力度 |
7.4.4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发挥政府指导与调控作用 |
7.5 企业主体层面对策建议——健全战略定位、风险控制与外部协作体系 |
7.5.1 明晰战略定位,培育国际化人才与核心竞争力 |
7.5.2 有效控制风险,改进组织架构与投资决策效率 |
7.5.3 加强企业间联合,提升跨国经营的层次与实力 |
7.5.4 促进跨文化融合,积极履行海外企业社会责任 |
7.5.5 利用好外交资源,顺应世界潮流创造发展机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
2.1 大型家电企业的界定和说明 |
2.2 家用电器的界定和分类说明 |
2.3 我国家电企业发展历程 |
2.3.1 起步时期 |
2.3.2 跨越式发展时期 |
2.3.3 产品同质化、市场国际化时期 |
2.4 我国已成为全球家电产业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 |
2.4.1 生产能力居全球首位 |
2.4.2 核心技术大幅提升 |
2.4.3 形成了大型家电企业集团 |
2.5 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大型家电企业的必然选择 |
2.5.1 综合国力的强盛,驱动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欲望 |
2.5.2 市场国际化助推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程 |
2.6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与跨国家电巨头的主要差距 |
2.6.1 尚处创世界名牌阶段 |
2.6.2 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少 |
2.6.3 海外市场占有量偏低 |
3 相关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综述 |
3.1 国际投资理论 |
3.1.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3.1.2 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 |
3.1.3 跨国并购理论 |
3.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4 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进程和模式 |
4.1 海尔国际化进程和路径 |
4.1.1 海尔集团简介 |
4.1.2 海尔国际化经营进程和路径 |
4.2 TCL国际化进程和路径 |
4.2.1 TCL简介 |
4.2.2 TCL国际化经营进程和路径 |
4.3 格力国际化进程和路径 |
4.3.1 格力电器简介 |
4.3.2 格力国际化经营进程和路径 |
4.4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型分析框架的建立 |
4.4.1 国际化经营的概念和研究框架 |
4.4.2 我国家电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分析框架的建立 |
4.4.3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
4.4.4 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 |
4.4.5 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 |
4.4.6 国内外环境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 |
5 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 |
5.1 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模式相同之处 |
5.1.1 国际化经营动因相同 |
5.1.2 相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定位 |
5.1.3 相同的"先有市场,后建工厂"国际化经营理念 |
5.1.4 相同的产品质量国际认证体系 |
5.2 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模式不同 |
5.2.1 国际化经营路径不同 |
5.2.2 国际化经营中不同品牌战略 |
5.2.3 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不同 |
6 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的启示和建议 |
6.1 要树立全球化经营思维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 |
6.2 要拥有全球化经营视野,精心打造自主品牌和利用国际名牌 |
6.3 要借鉴优秀的跨国公司技术研发经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6.4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构筑顺畅的海外销售渠道 |
6.5 要正确处理"文化冲突",完善国际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海尔集团的管理变革实践:和谐管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海尔的战略发展阶段 |
1.1 名牌战略阶段 (1984年~1991年) |
1.2 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2年~1998年) |
1.3 国际化战略阶段 (1998年~2005年) |
1.4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6年~ ) |
2 和谐管理理论简述 |
2.1 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1) 和谐主题。 |
(2) 管理体系中的和则机制。 |
(3) 管理体系中的谐则机制。 |
(4) 和谐耦合。 |
2.2 和谐管理理论的问题解决模式 |
3 和谐管理视角的海尔管理变革实践 |
3.1 国际化战略阶段下的和谐主题 |
3.2 市场链业务流程再造主题下的管理变革 |
(1) 物流中心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
(2) 组织结构改革 |
(3) 业务流程的整合调整 |
(4) 制度建立 |
(5) 人的观念“再造” |
3.3 品牌国际市场渗透主题下的管理变革 |
(1) 机构调整, 整合资源 |
(2) 制度建设 |
(3) 以流程为基础的物流网络优化 |
(4) 关于人的理念和文化 |
3.4 不同和谐主题下的管理变革的共同框架 |
4 结 论 |
(10)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研究动因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2.1 企业国际化研究 |
1.2.2 战略控制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及评述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研究 |
2.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概念的理论渊源 |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界定 |
2.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理论内核 |
2.2.1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解释 |
2.2.2 企业能力论的解释 |
2.2.3 企业知识论的解释 |
2.2.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核心 |
2.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力动态演化机理 |
2.3.1 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2.3.2 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动态性适应 |
2.4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的机制分析 |
2.4.1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重点 |
2.4.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控制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研究 |
3.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过程分析 |
3.1.1 企业国际化战略内容 |
3.1.2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执行与控制 |
3.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构建分析 |
3.2.1 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要素 |
3.2.2 国际市场的运作能力要素 |
3.2.3 全球化反应能力要素 |
3.2.4 国际化的组织变革能力要素 |
3.2.5 国际化的跨文化融合能力 |
3.2.6 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构建模型 |
3.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特征分析 |
3.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分析 |
3.4.1 企业能力系统的功能 |
3.4.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 |
4.1 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评价研究及其不足 |
4.2.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流程设计 |
4.3.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目标 |
4.5.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5.1 传统战略控制指标体系辨析 |
4.5.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
4.6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的确立 |
4.6.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步骤 |
4.6.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价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案例与实证分析 |
5.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现状 |
5.1.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
5.1.2 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差距 |
5.1.3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现状 |
5.1.4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析 |
5.2 典型案例背景材料:海尔集团 |
5.3.案例诊断与剖析 |
5.3.1 海尔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
5.3.2 海尔的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分析 |
5.3.3 海尔的全球化反应能力分析 |
5.3.4 海尔的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分析 |
5.3.5 海尔的跨文化融合能力分析 |
5.4 案例研究的结论 |
5.5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
5.5.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
5.5.2 问卷分析方法 |
5.5.3 实证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辨析 |
6.2 全球学习效应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提升 |
6.2.1 全球学习效应提升全球化反应能力 |
6.2.2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全球学习效应的构建 |
6.3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 |
6.3.1 全球战略并购 |
6.3.2 全球战略联盟 |
6.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的外部性分析 |
6.4.1 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扩张的外部支撑体系分析 |
6.4.2 我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搭建国际化企业框架,按国际化企业规范运作,创出本土化名牌 海尔2000年突破400亿(论文参考文献)
-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品牌整合策略的选择研究 ——以海尔并购GEA和滴滴并购99为例[D]. 赵真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3]北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 王大伟. 兰州大学, 2019(08)
- [4]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5]国际化视角的中小企业整合型创新创业模式研究 ——基于CG公司的创业案例研究[D]. 卢志森(Andrew Lo). 武汉大学, 2013(12)
- [6]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D]. 赵寰. 武汉大学, 2013(01)
- [7]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D]. 孔德海. 吉林大学, 2013(08)
- [8]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 杨翊. 暨南大学, 2010(02)
- [9]海尔集团的管理变革实践:和谐管理视角的分析[J]. 井辉.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09(04)
- [10]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D]. 何文成. 中南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