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程度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加彬[1](2019)在《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征及产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兴趣作为人类行为的动力调节器,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动机变量,同时又能够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和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但已有关于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充分,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深入解释体育学习兴趣的产生机制,而探索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产生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兴趣理论,更能够深入认识体育学习兴趣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运转机制。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产生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探索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和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子研究:研究一为体育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的修订及编制,它是整个研究的基础;研究二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分析,主要调查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的现状及其在性别、年级等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研究三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产生机制研究,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间关系,分别建立并检验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产生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体育课堂情境兴趣量表由新颖性、挑战性、注意需求、探索意图、即时愉悦和总体兴趣六个维度构成,量表的信效度较好。(2)《体育学习个体兴趣量表》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由情绪情感体验、参与意愿和价值体现三个维度构成,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较好。(3)性别特征:情境兴趣中新颖性、挑战性和总体兴趣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注意需求、探索意图和即时愉悦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个体兴趣整体及各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中小学男生的个体兴趣高于女生。(4)年级特征:除挑战性维度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略有升高外,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其他维度及体育学习个体兴趣各维度及总体均随着年级的提升呈下降趋势。(5)家庭情况特征:整体趋势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生的兴趣水平则越高。(6)身体状况特征:健康状况和身体形态越好的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水平越高。(7)新颖性、感知差距和探索意图是小学和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直接来源,新颖性、感知差距、探索意图和即时愉悦是初中学生情境兴趣的直接来源。(8)新颖性是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的起始点,感知差距是情境兴趣产生机制运转的中心枢纽,新颖性能够直接或通过注意需求和挑战性间接影响感知差距,感知差距能够直接或通过探索意图和即时愉悦间接影响情境兴趣。(9)家庭体育环境是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产生的最重要环境因素,其作用效果好于学校体育环境和社会体育环境。(10)体育学习期望价值、体育知识技能、情境兴趣、掌握趋近目标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主要个体因素,其中,期望价值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然后是情境兴趣,掌握趋近目标、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回避目标的作用效果稍差。(11)学校体育环境主要通过期望价值、情境兴趣和掌握趋近目标间接影响个体兴趣;家庭体育环境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体育知识技能、期望价值及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社会体育环境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体育知识技能和期望价值的间接效应影响体育学习个体兴趣。
张纪伟[2](2010)在《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文中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趋向,以认识或探索外部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它往往也是推动人去探求知识、理解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内驱力。在体育运动中,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中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兴趣的产生都发源于“需要”,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也不例外,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需要也正是体育教育改革的突破点。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中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强弱关系到学生健康状况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河南省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访谈有关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对影响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政治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家庭影响因素等和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的认识因素、个人的健康因素、情感体验因素、技术掌握因素以及学生的活动动机、目的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目前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河南省中学生体育课兴趣仍存在有偏低趋势;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稳定性,随着阶段的上升而加强,初中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但容易分化。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更加稳定,且有明显的选择性。学生体育兴趣的广度,也随水平阶段的上升而发展变化,而且体育兴趣特点是由广泛到逐渐集中的发展。但是也发现许多不足:如“重文轻武”文化思想仍占一定地位,一部分人认为体育不重要,上不上体育课都一样;家长受到“儒者习静”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体育教师因素主要有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学校领导与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影响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积极性;学生个人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情感体验因素(失败感、、自卑感)仍是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可逾越的鸿沟;技能水平越高低直接关系学生体育兴趣的强弱;目前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氛围的法规与制度(如定期比赛或开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较偏少,有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有关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客观因素仍然制约着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由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责任心;学校的有关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对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客观条件要大力支持,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打破旧的文化思想观念,大力宣扬体育锻炼的作用与功能;积极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足,端正其态度;在体育课外锻炼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逐步提高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增强锻炼意识;体育的相关领导部门应重视定期或召开校内外的大型体育活动,营造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氛围;转变家长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新理念。
谷松[3](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荣俊杰[4](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旺锦[5](2016)在《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研究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情况,以及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并分析研究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中考制度因素。旨在通过相关研究,为相关部门、学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云南省体育中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体育中考达到以考试助发展,以中考制度为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选取的研究样本为云南省4市8所中学的初三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本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与分析。首先对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进行分析,了解其内容与构成;其次深入分析了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情况,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现行体育中考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应对我国中学生体质下滑现象的重要对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指挥棒,是中学生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2.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对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育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体育意识中的认知、情感、态度、兴趣、动机、价值观6个主要因素的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整体结构上产生影响;体育中考制度对体育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体育意识的作用间接地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行为、项目参与行为等行为的影响上。3.总的来说,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是利远大于弊的。同时,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消极性。局限性主要是体育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育意识影响的局限性,进而影响到体育行为。消极性主要是,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它容易对学生的体育中考认知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对体育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4.影响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体育中考制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考试形式、考试项目及分值、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主要会影响到学生对不同考试项目的认知情况,进而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选择和侧重;分值的设置主要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学生对体育参与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程度;项目的设置主要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和体育态度,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体育项目参与行为的倾向和积极性;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中考制度的理解和看法,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实施方向。5.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体育中考制度对男、女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男、女生的体育行为的差异方面,男生的体育行为表现整体上要好于女生,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男生的体育意识整体结构要优于女生,出现这样的差异性主要是由男、女生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差异造成的。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中考制度,使体育中考制度不断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体育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积极影响,不断消除体育中考制度中对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消极影响,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认知教育和对学生正确体育动机,良好学习、锻炼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体育中考制度中的构成因素,以保证体育中考制度的因素有利于学生良好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认知差异、自身条件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
蒋宏宇[6](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郭可雷[7](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三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孙晓庆[8](2016)在《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越来越重视怎样发展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校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并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课程,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其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通过教育部最近几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体质整体下滑,也反映出中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填鸭式的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了显着发展,这个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黄金时期,把握好此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山东省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抽样原理将寿光市所有中学分为乡镇和市直两大类,然后随机抽取2所乡镇中学和3所市直中学,共5所中学的400名学生和20名副高级以上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有关方面的体育专家及领导进行访谈,通过对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相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寿光市中学生对于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是: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减,并且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兴趣还有待提高;中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型授课风格的体育教师;寿光市中学生对本校的课程设置内容满意度并不是很高,而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集中在大球类和小球类等一些传统项目上;通过走访的几所中学来看老师们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成绩考核来评价学生,这样势必给体质相对差的造成一定心理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调查发现有近两成的学生每到体育课都想尽各种理由来请假逃避;调查发现近一半学生家长对体育仍存在错误认识,不支持自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调查的5所学校来看师生对体育设施的需求度很高,各学校还应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各种原因导致课外活动时间能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有限,平均时间也很短;有很多学生在看到媒体的宣传后对体育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参与到其中;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教育观念中占主导地位,不重视甚至反对体育课,对中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消极影响。并结合实际分析出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内在因素(个人认识、运动技术掌握)和外在因素(体育设施、社会环境、家庭、体育教师、网络、经济)。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教师应转变观念,做好角色的转变,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做好各类体育器材和设备的建设工作;家庭教育中用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加强媒体宣传,正视体育价值;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认识。
郭一淳[9](2020)在《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本文从体育游戏起源与发展、概念、定义、特点、分类等方面对体育游戏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然后,从体育教学领域下的游戏、体育游戏的教学运用、体育游戏对健康教育的影响、体育游戏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4方面,对国内对体育游戏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并梳理了美、日、英3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最后,本文以赣县第二中学、白鹭中学、田村中学、社富中学、兴国县第六中学、潋江中学、章源中学、文英中学、埠头中学9所赣州市初中学校为对象,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作用发挥和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体育游戏开展的因素和体育游戏运用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体育游戏的运用技巧和促进体育游戏运用的意见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游戏具备有效辅助体育课堂教学、简化复杂技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等积极性作用。数据分析可知,体育游戏可较好推进教学目的践行,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有较为显着的提高与促进作用,尤其对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突出的促进作用。2)所有受访教师都会在中学体育课中使用体育游戏,并且运用频次能够得到基本保证。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学生主要喜欢趣味益智类、团队对抗类的体育游戏内容,对团体和分组形式组织的体育游戏表现出较高兴趣,对投掷类和跳跃类游戏更为偏爱;赣州地区体育教师运用体育游戏的时间大多低于20分钟,而学生希望增加体育游戏时间,86%的学生对体育游戏有较高参与度,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愉悦心情、促进交友。3)赣州市大部份学校对体育游戏不够重视,50%以上的学校因经费问题,导致场地与器材缺乏,受访9所中学均没有室内运动场馆,相关教学和体育游戏开展受限;受访教师中80.4%缺乏体育游戏方面的交流活动与培训学习,导致体育游戏的组织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受访学生中,仅有4%对体育游戏表现排斥,绝大部分中学生对中学体育课中的体育游戏兴趣较高,并且体育游戏大大促进了性格较内向的学生自我表达。4)在体育游戏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体育游戏运用准则上,应当严格遵循教育性、针对性、创新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五大准则;二是体育游戏运用时机把握上,应在设施受限时用游戏方式进行弥补、学生参与度低时使用游戏激发兴趣、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时运用游戏进行活跃、课程结束时运用游戏缓解疲劳;三是体育游戏选择上,需要根据课程不同阶段、学生对象特点及现实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优势;四是体育游戏创编上,需要根据时机在游戏内容选择、体育游戏情境设置和自然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保证游戏内容实用性和学生的安全。五是体育游戏组织上,要选择合适的游戏组织方式,做好讲解与示范工作,适时的提供引导,做好游戏的总结,切实发挥体育游戏作用。
王思玉[10](2020)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最初接受教育的起点以及继续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个体来自家庭,成长于家庭,最终回归家庭,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致深、致远且不容忽视。父母不仅是孩子成长成材路上的教育启蒙者,而且是终身教育者。近年来,诸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肥胖、超重、疾病、近视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久坐行为、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等问题造成的。对于课程学习时间长、负担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过往十多年来,学校体育承担着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解决?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家庭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市江都区第一中学、扬州中学、邗江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利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扬州市三所中学高中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高中生的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再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深入探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引起家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也为家庭体育、体育行为以及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研究结论如下:1、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一般,家庭体育氛围良好,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运动持非常支持的态度;但与子女一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得人数较少,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大约每周一次,持续时间在60分钟左右,参与的体育项目以跑步、散步为主,球类项目次之;偶尔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家庭居多,超过55%的家长会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2、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一般,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不深;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集中在每周1-2次,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左右,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微出汗和中等出汗为主,运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和球类运动为主,体育课成绩良好率最高,体育消费水平较低。3、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频次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高中生平均每个月的体育消费水平之间不具有显着相关关系。4、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给予过技术指导、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等家庭体育行为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平均每月消费水平有显着的相关关系。
二、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程度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程度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征及产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多项测量指标呈现下降趋势 |
1.1.2 体育锻炼不足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 |
1.1.3 体育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最重要个体因素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兴趣的内涵及特征 |
1.2.2 体育学习兴趣及其结构 |
1.2.3 体育学习兴趣的测量 |
1.2.4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5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3 以往研究不足及问题提出 |
2.研究总体设计 |
2.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3.体育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模型构建 |
3.1 体育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的理论基础 |
3.1.1 兴趣发展理论 |
3.1.2 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
3.1.3 知识剥夺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1.5 理论间的逻辑联系 |
3.2 体育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3.2.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4.研究一体育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的编制及修订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4.3 研究被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体育课堂情境兴趣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3 《体育学习感知差距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4.4.4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体育学习环境因素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4.4.6 《体育知识技能自评问卷》信效度检验 |
4.4.7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8 《期望价值量表—学校体育版》信效度检验 |
4.4.9 《成就目标量表》信效度检验 |
4.5 讨论与结论 |
4.5.1 讨论 |
4.5.2 结论 |
5.研究二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调查法 |
5.2.2 数理统计法 |
5.3 研究被试 |
5.4 研究结果 |
5.4.1 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整体特征分析 |
5.4.2 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人口变量特征分析 |
5.5 讨论与结论 |
5.5.1 讨论 |
5.5.2 结论 |
6.研究三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问卷调查法 |
6.2.2 数理统计法 |
6.3 研究被试 |
6.4 研究结果 |
6.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机制研究 |
6.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产生机制研究 |
6.5 讨论与结论 |
6.5.1 讨论 |
6.5.2 结论 |
7.总讨论 |
7.1 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本情况 |
7.1.1 性别变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
7.1.2 年级变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
7.1.3 家庭变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
7.1.4 身体状况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
7.2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产生机制分析 |
7.2.1 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中的作用 |
7.2.2 体育学习感知差距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中的作用 |
7.2.3 探索意图和即时愉悦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产生中的作用 |
7.3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产生机制分析 |
7.3.1 体育学习环境因素对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直接作用 |
7.3.2 个体因素对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直接作用 |
7.3.3 个体因素在环境因素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8.总结论与建议 |
8.1 总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3 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建议 |
8.3.1 提升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建议 |
8.3.2 促进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2 体育课堂情境兴趣量表 |
附录3 体育学习感知差距调查问卷 |
附录4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量表 |
附录5 体育学习环境因素调查表 |
附录6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7 体育学习期望价值量表 |
附录8 成就目标量表 |
附录9 体育知识技能自评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第一类从体育兴趣与学校的教学效果来论述的 |
1.3.2 第二类从体育兴趣的培养特点、规律、动机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论述.. |
1.3.3 第三类从综合因素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心理障碍等角度进行论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方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体育兴趣的概述 |
3.1.1 体育兴趣的概念与定义 |
3.1.2 体育兴趣的特点 |
3.1.3 体育兴趣的分类 |
3.1.4 体育兴趣的作用 |
3.1.5 体育运动兴趣形成的模式 |
3.2 河南省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分析 |
3.2.1 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程度分析 |
3.2.2 体育课基本部分对中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 |
3.2.3 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分析 |
3.2.4 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分析 |
3.2.5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变动趋势分析 |
3.2.6 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分析 |
3.2.7 场地设施与器材因素对中学生体育兴趣影响分析 |
3.2.8 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师类型 |
3.3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状况分析 |
3.3.1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分析 |
3.3.2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有兴趣的参与动机分析 |
3.3.3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有兴趣的锻炼时间分析 |
3.3.4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兴趣倾向分析 |
3.3.5 中学生对日常体育信息产生兴趣的获取渠道分析 |
3.3.6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兴趣的组织形式分析 |
3.4 影响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
3.4.1 个人因素 |
3.4.2 环境因素 |
3.4.3 体育人为因素 |
3.4.4 媒体宣传因素 |
3.4.5 经济因素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致谢 |
6 注释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A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2.2.1 “青少年”的界定 |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3.1 研究层面 |
3.3.2 研究路线 |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
4.4 讨论 |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内容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研究架构 |
5.4.1 自变量 |
5.4.2 中介变量 |
5.4.3 因变量 |
5.5 研究假设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方差齐性检验 |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4 信度分析 |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
5.8 讨论 |
5.8.1 被试特征分析 |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6.5.1 增强育心意识 |
6.5.2 完善知识结构 |
6.5.3 提高操作技能 |
7 综合讨论 |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1.1 社会背景和依据 |
1.1.2 教育改革背景和依据 |
1.1.3 体育中考改革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学术价值 |
1.2.2 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1.2.3 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和发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概述 |
1.3.2 体育中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体育意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体育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推理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分析 |
3.1.1 参加考试的对象 |
3.1.2 考试的形式 |
3.1.3 项目及分值的设置 |
3.1.4 成绩考核方式 |
3.2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1 中学生体育意识的构成 |
3.2.2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认知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3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情感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4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态度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5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兴趣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6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动机影响情况的调查 |
3.2.7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影响情况的调查 |
3.3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分析 |
3.3.1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分析 |
3.3.2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情感的影响分析 |
3.3.3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分析 |
3.3.4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分析 |
3.3.5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动机的影响分析 |
3.3.6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
3.4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影响情况的调查 |
3.4.1 中学生体育行为的构成 |
3.4.2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情况的调查 |
3.4.3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影响情况的调查 |
3.4.4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项目参与行为影响情况的调查 |
3.4.5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程度的调查 |
3.5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2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3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项目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4 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程度的分析 |
3.6 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体育中考制度的因素分析 |
3.6.1 考试形式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3.6.2 项目及分值的设置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3.6.3 成绩考核方式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7)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
1.1.2 学校体育环境没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 |
1.1.3 初中生的锻炼意向有待提高 |
1.1.4 从系统层面解释青少年身体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身体活动 |
1.3.2 学校体育环境 |
1.3.3 锻炼意向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构建 |
2.1 学校体育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1.1 学校体育制度政策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2 体育课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3 人际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4 社会规范、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5 学校体育物质因素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2 锻炼意向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3 学校体育环境对锻炼意向的影响研究 |
2.4 对前期文献的总体评述 |
2.5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 |
2.5.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5.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因素结构 |
2.5.3 变量选取的理由 |
2.5.4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3.3.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3.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3.3.4 锻炼意向问卷 |
3.3.5 身体活动问卷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1.4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1.5 讨论 |
4.1.6 小结 |
4.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2.4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2.5 讨论 |
4.2.6 小结 |
4.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3.4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4.1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4.2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路径分析 |
4.4.3 讨论 |
4.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2:锻炼意向问卷 |
附件3:身体活动问卷 |
附件4: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附件5: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附件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附件7:访谈提纲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8)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兴趣 |
2.1.2 学习兴趣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的设计 |
3.2.2.2 问卷的调查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相关现状分析 |
4.1.1 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程度分析 |
4.1.2 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教师授课风格分析 |
4.1.3 中学生体育课最感兴趣的项目分析 |
4.1.4 中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现状分析 |
4.1.5 中学生对体育课评价方式满意度分析 |
4.1.6 中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 |
4.1.7 家长对中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
4.1.8 师生对场地器材满意度分析 |
4.1.9 感兴趣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分析 |
4.1.10 体育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
4.1.11 中学生了解体育课任务现状分析 |
4.1.12 中学生身体素质对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
4.1.13 文化传媒对中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
4.1.14 学校领导、老师对体育课态度现状分析 |
4.2 影响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内在因素 |
4.2.1.1 个人认识的影响 |
4.2.1.2 运动技术掌握因素的影响 |
4.2.2 外在因素 |
4.2.2.1 体育设施因素的影响 |
4.2.2.2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4.2.2.3 体育教师的影响 |
4.2.2.4 网络因素的影响 |
4.2.2.5 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5.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 |
5.2.2 做好教师的角色转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5.2.3 教师应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5.2.4 学校应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 |
5.2.5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5.2.6 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
5.2.7 加强媒体宣传,正视体育价值 |
5.2.8 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
5.2.9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
5.2.10 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 |
5.2.11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作者简介 |
(9)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体育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体育游戏相关概念 |
2.1.3 体育游戏的定义 |
2.1.4 体育游戏的特点 |
2.1.5 体育游戏的分类 |
2.1.6 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发展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学领域下的体育游戏 |
2.2.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
2.2.3 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 |
2.2.4 体育游戏对发展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 |
2.3 国外相关研究 |
2.3.1 美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
2.3.2 日本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
2.3.3 英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发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观察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作用 |
4.1.1 体育游戏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
4.1.2 体育游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
4.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情况 |
4.2.1 体育游戏的普及 |
4.2.2 体育游戏的形式 |
4.2.3 体育游戏的种类 |
4.2.4 体育游戏的时间 |
4.2.5 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现状 |
4.3 影响中学体育课中开展体育游戏的因素 |
4.3.1 学校因素 |
4.3.2 教师因素 |
4.3.3 学生因素 |
4.4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 |
4.4.1 中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基本准则 |
4.4.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时机 |
4.4.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选择依据 |
4.4.4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创编技巧 |
4.4.5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方法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家庭 |
2.1.2 家庭体育 |
2.1.3 体育行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国内家庭体育的综述研究 |
2.2.3 国内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现状 |
2.2.4 国内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家庭体育的基本现状 |
4.1.1 家庭现有体育器材的情况分析 |
4.1.2 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
4.1.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情况分析 |
4.1.6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分析 |
4.1.7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情况分析 |
4.1.8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和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分析 |
4.1.9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的情况分析 |
4.2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
4.2.1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分析 |
4.2.2 高中生对体育认知的调查分析 |
4.2.3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频次的调查分析 |
4.2.4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分析 |
4.2.5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强度的调查分析 |
4.2.6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项目调查分析 |
4.2.7 高中生体育课成绩情况调查分析 |
4.2.8 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
4.3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1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观看体育比赛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2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6 家长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4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2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3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课成绩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4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四、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程度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征及产生机制研究[D]. 林加彬.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D]. 张纪伟. 河南大学, 2010(12)
- [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云南省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旺锦.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5)
- [6]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7]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 郭可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8]寿光市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孙晓庆. 鲁东大学, 2016(08)
- [9]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D]. 郭一淳.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王思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