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欧盟投资的热土(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鹏[1](2020)在《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发展增速期。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转向寻求区域贸易安排的解决方案。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商谈自贸区的步伐。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开始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一些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启动谈判,于2019年2月生效。欧日EPA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高,内容丰富。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欧日达成EPA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社会福利和气候环境等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对其他自贸协定起到示范作用,决定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调整。中国是欧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欧日EPA的实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全球自贸区战略,当前面临着多边贸易体制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尚未完全平息等诸多风险挑战。欧日EPA将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和开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欧日EPA协定的效应作为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日EPA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二是欧日EPA对中国在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劳工环保、规则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传统和新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日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LMDI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历史与现实对照分析的方法,理清近二十年来欧日贸易投资的发展历程,来解释当下欧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态势问题;三是将微观的产业研究与宏观的经济贸易研究统一起来,不但从经济总量、贸易和投资格局等角度探究贸易投资发展潜力,又从微观层面的具体产业和产品入手,探究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方法,既对欧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阐述,也对中国和欧日的贸易投资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理论探索。接下来主要探讨了欧日签署EPA的背景和基础,对欧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欧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GI指数对欧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展开研究。其次分析了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投资自由化四方面介绍了协定的框架内容,从公司治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补贴和国企、贸易救济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欧日协定在规则上与以往自贸协定相比的主要特点。再次阐述欧日EPA的经济效应,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理论分析方面,从贸易自由化视角和比较优势视角分析了贸易效应,从投资转移效应和投资创造效应两方面探讨投资效应,同时阐述了竞争效应和轮轴-辐条效应。实证分析方面,基于引力模型,对欧日EPA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GTAP模型,研究了EPA协定对欧日GDP、贸易条件、要素回报、福利水平、各部门产出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对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展开分析。一是社会效应,理论层面,从就业创造、保障劳工权利和公民社会参与劳工政策磋商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GTAP模型分析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二是环境效应,理论层面,从环境产品和服务便利化、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量、监管能力和实施多边环境协定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LMDI模型将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规则治理效应,主要分为补贴和国企、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等方面,分析对规则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中国与欧日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基础上,对中国与欧日竞争性和互补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展开详细分析,然后重点是对中国的贸易、投资等经济影响以及国企补贴、可持续发展等规则治理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的GDP、出口、要素回报、贸易条件、福利水平、环境等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一方面是欧日EPA的效应。第一,双方的经济效应均是正向而明显的,日本在GDP、贸易、福利等方面获益程度高于欧盟。欧盟收益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皮革业,受损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产出获益最大的是汽车业,产出降幅最大的是乳制品产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均为负面,但降幅较小。第二,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日本的进出口增幅均高于欧盟。其他经济体都遭受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日本的贸易条件改善,而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第三,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比较显着,欧日在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引起投资转移效应。区外经济体对区内也产生投资转移和创造。第四,社会和环境效应明显。社会效应方面,改善双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双方就业水平,实现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环境效应方面,促进环境贸易便利化,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加大了欧日对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五,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方式影响深远,加严了补贴和国有企业规则纪律,对未来自贸协定的公司治理内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全球政府采购规则主导权,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预做铺垫。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GDP、福利水平、产出都是全球经济体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但是负面效应总体可控。第二,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冲击,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与欧日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有限。受损最大的是对欧电子设备出口和对日纺织服装皮革出口。第三,对中国吸引投资造成较大压力,可能使部分对华投资转移至欧日。第四,对中国劳工和环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工和环境高标准对中国造成相当压力,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另一方便有助于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五,对中国的规则制定和治理模式兼具机遇和挑战。既企图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又可倒逼我深化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五点政策建议:一是以大型自贸伙伴为重点,推动尽快结束或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协定。二是抓住一大批中小型经济体,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三是显着提高自贸协定的自由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争取在新规则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与自贸区相适应和配套的国内政策调整,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关系,以实际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分析欧日EPA的经济影响,还创新性地使用了LMDI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欧日自贸区的环境效应。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协定对于全球规则制定和治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补贴、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对于中国在学习借鉴全球领先的自贸区模式和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启示作用。
田昕清[2](2019)在《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文中指出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该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或国家安全的重要制度屏障。从联合国贸发会近年来发布的《全球投资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全球经济体复苏艰难,国际投资流量持续下滑。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对外投资热情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各国外资政策,特别是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不断趋紧使得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和稳定性大大降低,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根据2018年7月4日OECD发布的20国集团第19次会议报告:“2017-2018年,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关注国际投资中的国家安全,其覆盖领域已从关键基础设施扩大至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等其他方面。”因此,在多边贸易体制日渐式微、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大背景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极易跳出现有国际法框架,成为隐形投资壁垒,威胁全球资本流动自由化。研究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国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利用外资的关系,同时能够为我国进行制度升级提供新思路。鉴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设立外资安全制度的重点国家进行研究,梳理研究对象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阐述外资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已经设立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进行深入剖析,从审查主体、审查法律体系、审查对象、审查程序等几大实施要件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提供升级参考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七章,以“理论基础+国别研究”的框架模式依次展开。第一章阐述了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国家安全理论、国家主权理论和国际法治理论。国家安全理论是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产生的基础,随着科技进步及全球经济政治局势不断演变,各国对国家安全的认知不断变化,使得经济安全愈加重要,绝大部分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国家主权理论是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而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设立前提即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防止外国势力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主权安全渗透。国际法治理论是近年来在国际法领域产生的新型理论,其重要观点即国际社会应遵循“良法”和“善治”,如何在保护和促进国际投资的同时维护国家安全,是外资安全审查制度需要始终研究的命题,也是国际法治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章阐述了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内涵、外延及发展历程。纵观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全球发展现状,其内涵及外延虽然可以大致敲定,但由于涉及敏感的国家安全问题,具体核心范围仍由各主权国家自行决定,而对此,大部分国家仍然采取“模糊策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但是,不可否认,就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本身来讲,“国家安全”、“外资”以及“外国投资者”的界定都可视为制度重要内核,是左右该制度发展方向的重要概念。与此同时,由于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经济属性,其外延也与经济成长阶段和产业政策息息相关。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开始引入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由碎片化发展逐渐过渡至系统化发展。随着设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国家的不断增多,未来该制度有望纳入国际经济协定,通过“善治”来调和促进国际投资和维护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不同地区主要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第三章阐述了美洲主要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北美洲,南美洲各国目前尚未设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或者说仍处于制度酝酿阶段,因此作者主要分析了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和加拿大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可追溯至一战时期,因此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但近年来美国经济下滑导致其不断下调审查门槛,大大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对美投资的不确定性,政治性不断凸显。与美国相比,加拿大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产生时间较晚,且产生的重要原因即为发展国内经济导致的外资比例过高。加拿大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分为“净利益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这种审查模式能够覆盖外国对加开展的各类投资,依据GDP而定的审查标准也使得其政府能够更好把握外资对加产生的实际利益。第四章重点阐述了欧洲主要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欧洲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较为特殊,实行欧盟层面《统一外资安全审查框架建议》和各成员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双规机制”。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成员国设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但是,由于篇幅原因,笔者仅对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进行了较深入剖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英国仍未与欧盟达成正式脱欧协议,因此仍将英国视为欧盟成员国之一。而俄罗斯虽然横跨亚欧大陆,但因主要城市位于欧洲,因此也将其视为欧洲国家。第五章重点阐述了亚洲主要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在亚洲国家中,正式设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国家只有日本、中国和印度。与日本比较而言,中国和印度的制度发展史相对较短,都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有较大完善空间。而日本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虽然较为成熟,但其投资壁垒特性明显,将会对全球范围内该制度的发展趋势产生不良影响。第六章重点阐述了澳大利亚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作为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始终较为平稳,但与加拿大相似,长期依靠土地及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其外资比例过高。在亚太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下,地缘上偏向于亚洲的澳大利亚开始加大外资规制力度,设立了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澳大利亚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可分为标准创设阶段和制度修订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为主体的外资审查架构,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外国投资进行普通审查,并对敏感领域的外国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第七章重点对外资安全审查制度进行纵向比较,分别从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几个方面进行,以期清晰呈现各国制度优劣,从而找出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中存在的短板以及未来升级路径。
乌倩[3](2020)在《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每年三月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招待会现场口译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铿锵有力,中方领导人在发言中经常使用各种汉语修辞格来丰富语言,这为口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口译员要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修辞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并通过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严肃的政治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文风格,向国外表明中国态度,难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释意理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修辞格的特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将招待会中常见修辞格分为句法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两类,其中句法修辞格包括排比、对偶和修辞疑问句;词义修辞格包括明喻、暗喻、引用和委婉语,并分别对各修辞格的口译策略进行总结,证明了释意理论用于指导记者招待会发言中汉语修辞格口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希望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赵昱[4](2014)在《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基石。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活动日趋知识化、全球化,创新资源也正在不断跨越国家的界限,大规模在全球加速流动,并深刻影响各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因此,研究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格局及其对国家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创新资源的相关研究主要来自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集中在对一国范围内企业和地区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地区乃至国家都无法从其内部创造出技术创新需要的所有知识,也难以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技术。在开放创新范式下,创新不再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方式进行,而是发展成为一种网络化、全局性的活动,致使企业、地区和国家的创新行为日益明显地受国际创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外,创新资源的流动是一种独特的空间运动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载体。现有的研究往往忽视创新活动的空间维度,假定创新行为在过滤了空间的“点”上进行。本文研究创新资源各要素的国际流动时空过程、格局及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和评价国内外有关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全球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历史轨迹,总结其中的经验和启示。工业革命的转移都伴随着创新资源的大规模跨国流动,这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后发国家通过技术一产业体系转换而全面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造成大国间的兴衰更替。继承先进国家的创新资源而获得经济繁荣的后发国家一般具备以下的特点:第一,政府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及进行制度变迁。第二、国内市场稳定增长。第三、完成了资本积累。第四、具有较强的制造业的基础。第五、政府采取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第六、具备较好的知识和文化条件。第七、大众有艰苦奋斗和投身发明创造的精神。本文接着从创新人才、技术、资本三个方面,研究了全球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和态势。总体而言,全球创新资源的总量在快速增长,但是其分布极不均衡,发达国家仍然占全球创新资源较大部分。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创新资源增长放缓,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创新资源却快速增长,导致传统的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组成的“大三角”格局逐步转变为一个更加多极化的格局。具体来说,全球创新资源的国际流动具有以下的特点:从人才资源来看,无论是以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研究人员、高技术移民还是国际学生来衡量,总量都在稳步增长。发达国家作为全球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和就业基地,仍然是高级人才资源最集聚的地区。美国作为全球科技经济最发达的超级大国,仍然接纳了数量最多的各类外国人才。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内社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消极影响,在全球人才环流中的吸引力不断提高,配合部分国家实施的更积极的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出现了回流的趋势。从技术资源来看,全球专利申请过去十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全球的专利申请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和韩国五大专利局。近年来,全球专利增长的格局呈现中国、美国和韩国增强,日本和欧盟增长乏力的态势。其中,2011年中国的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设计四类知识产权的申请数超过所有其他国家,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最多的专利局。全球高技术制成品出口的中心仍然在亚洲,其中中国是全球高技术产品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占全球高技术制成品出口的22%,美国和欧盟各占16%,日本占6.8%。从资本资源来看,自2007年,世界R&D经费历史性地突破一万亿美元以来,世界R&D投资在经济危机的笼罩下仍然有增无减。总体上,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发投资比发达国家更快,成为全球研发投资重要的来源。2009年亚洲R&D经费支出占全球的比重提高到33%,比北美和欧洲分别高出0.34、4.5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北美。从国家尺度来看,研发支出最多的三个国家仍然是美国3982亿美元,中国1541亿美元,日本1371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用指数评价方法,定量测度了56个国家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水平并分析了其格局变化。从时间维度看,2005-2010年,样本国家总体的创新资源流动水平呈稳步提高趋势。全球创新资源流动水平具有顺周期性,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而下降,又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而快速恢复。样本国家参与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全球创新资源流动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这种国别差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性。总体上,发达国家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经济发达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参与全球创新资源转移的程度相对大国更高。本文进一步以中国为案例,在省域尺度上,研究了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增长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我国的国际创新资源在快速增长,在省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明显。国际创新资源在21世纪初期的增长速度总体快于上个世纪末期。东部沿海地区是国际创新资源主要的集聚地区,且目前已经形成了北京-天津、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集聚核心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创新资源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扩散的方向是延伸到西南沿海沿边省份和长江流域内地省份,并有望形成T型格局。第二,国际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我国省域之间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呈一定的两极分化倾向。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东部国际创新资源丰富的省份周边也出现类似的省份,而西部国际创新资源稀少的省份,周边的省份常常也缺乏国际创新资源。第三,创新资源流动对我国省域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国际创新资源通过两个途径作用于我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活动直接结合提高了自主创新的产出,而外资研发投资和创新人才流动构成促进自主创新的环境,间接促进我国省域的自主创新绩效。内资企业的研发努力是决定自主创新产出的主要因素。第四,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对我国各省的自主创新产出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周边省份的创新活动对本地的产出有显着地正向效应。国际创新资源效应影响总体的格局是西部省区受到的影响效果强于东部省区,而东部省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模型对东部省区创新产出的解释力也相对要弱。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视角,系统地总结了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相关理论,并从创新人才、技术和创新资本三个方面研究了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历史过程、现状及空间格局。论文构建了科技全球化指数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56个样本国家参与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从地理空间视角拓展了科技全球化的研究。第二、以中国为样本国家,采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技术,从创新人才、技术和创新资本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创新资源在我国的省域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证实了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也是个穿透多个空间尺度的动态过程。第三、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创新资源对我国省域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发现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对自主创新产出存在正面影响,且我国省域创新活动存在正的空间溢出及空间异质性的实证证据。
李朝飞[5](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竺彩华,冯兴艳[6](2015)在《世界经济体系演进与巨型FTA谈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经济体系演变呈现出三大特征,即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欧美世纪"正在向"亚洲世纪"转型;美国的唯一"中心"地位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中心—外围"式的利益格局正在向"网络板块"格局转型。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体系中也出现了三大巨型FTA谈判,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协定(TTIP)。从世界经济体系演变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今天的超大型FTA现象,TPP和TTIP是发达国家再平衡"亚洲世纪"的两大平台,而RCEP则是亚洲平衡TPP和TTIP的核心载体。在这一平衡与被平衡的博弈进程中,中美互动成为关键性因素。
张国军[7](2016)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立足周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辐射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份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了未来自贸区建设,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中国对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环境,找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施和推进自贸区战略。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主要参与方利益博弈及中国对策。本文认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若以1997年和2008年为界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7年),这一时期以APEC为主导。APEC在这期间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确立了组织形式、宗旨、目标、合作原则等,提出了发展目标——茂物目标,对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促进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1997—2008年),这一时期以东盟为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为特征。东盟建立了一系列"东盟+N"机制,包括"10+1"、"10+3"、"10+6"机制。东亚地区也因此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合作格局。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美国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凭借TPP介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自此,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被打破,东盟提出RCEP应对TPP的冲击。继之,在中国的倡导下,亚太各方于2014年APEC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对FTAAP进行联合战略研究,并一致同意尽快启动FTAAP进程。这样,亚太地区形成了 TPP与RCEP两大机制并存,同时酝酿推动FTAAP的局面。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运用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演变,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及变迁。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分析了 TPP、RCEP、APEC/FTAAP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第六章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探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七章论述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情况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具体如下:第一,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分析。首先,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在亚太地区的权力角逐引发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其次,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东亚和美国家之间既存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美国强势推进TPP,搅乱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动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一步发生变迁。再次,APEC存在的问题致使其集体行动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低下,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各成员无奈之下转向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亚太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伴随着多机制并存,竞争性合作。第二,厘清TPP、RCEP、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TPP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元素,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朝多元方向发展。TPP冲击了现存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催生了 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RCEP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RCEP加入门槛相对较低,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APEC停滞不前引发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变迁。FTAAP的提出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提供了目标。第三,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分析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表现在对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上。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谋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东盟推进"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其在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日本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角逐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韩国致力于成为连结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链条,印、澳、新积极融入亚太权力体系,期冀分得一杯羹。201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确指出,TPP和RCEP是未来实现FTAAP的基础。TPP、RCEP两大机制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三种可能:RCEP逐步并入TPP后融合为FTAAP;TPP和RCEP趋同后融合成FTAAP;TPP和RCEP纳入FTAAP谈判。然而,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和亚太地区的现实发展需要。第四,基于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使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拓展后的贸易密集指数、HM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贸易依赖程度,结合现有的关于TPP、RCEP、FTAA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CGE模型分析结果以及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多层次、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途径。
卢光盛[8](2006)在《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篇用地区主义相关理论来研究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论文。一般认为,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地理范围毗邻的一组国家之间为了寻求国家和地区利益而开展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实践,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思想与信念。从本质上讲,地区主义是研究地区合作中国家与市场、也即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如何彼此作用、相互博弈的理论。传统上,地区主义研究有着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主要研究方法,而本文选择的是体现两者交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分析视角,从国家与市场互动的角度来讨论地区主义。在案例上,本文选择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为考察对象;在目标上,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东盟经济合作的内容、制度、绩效、性质及前景。本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是:首先,介绍地区主义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然后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以政治经济互动为核心,建构以国家与市场为主要视角的地区主义分析框架。这里所谓的国家是指以主权与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权力和政治意愿,所谓的市场主要是指在资源配置、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中的市场竞争机制。第二,运用这个框架对东盟经济合作这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内、外两个层面对东盟经济合作的进程及内容进行讨论;第三,从制度与绩效两方面对东盟经济合作的合作形式及作用进行探讨;第四,对东盟经济合作的核心动力进行剖析,分析东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及内外制约因素,并对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论文全文约18万字,除引言及结论部分外共分5章,各章主题及要点如下:第一章题为“地区主义的一般理论”。第一节主要介绍地区主义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全文铺垫地区主义研究的一般背景。第二节主要讨论地区主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本逻辑和研究方法。在简要介绍地区主义研究的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地区主义研究的几条基本逻辑,认为地区主义研究将遵循折中的方法来进行。第三节将国家与市场这一典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角度,引入到地区主义的研究当中。本章提出,追求主权与安全的国家以及追求财富与效率的市场,分别对地区主义构成重大影响,国家与市场的互动从根本上制约着地区主义的性质及发展。第二章题为“东盟内部的地区经济合作”。从本章开始,论文分别从内、外两个层次对东盟经济合作进行讨论。第一节主要梳理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脉络,为下文分析提供纵向的发展线索。接下来的第二到第四节,论文分别从“内部贸易合作”、“工业、投资与次地区合作”以及“地区金融合作”三个横向角度介绍东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五节主要从国别的角度,讨论了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东盟6个主要国家(新、泰、马、印尼、菲、越)。第三章题为“东盟对外的地区经济合作”。本章从外部层次讨论了对东盟地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国家与市场,在内容上主要涉及贸易和投资两大方面。第一节主要分析的是美、日、欧三方,它们对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大影响。第二节简要讨论了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分别与东盟开展合作的情况,它们是东盟经济合作中相对次要的外部国家。第三节特别讨论的是东盟-中国的地区经济合作,并对东盟-中国和东盟-印度的地区经济合作进行了简要比较。第四节简单讨论了东盟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侧重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亚欧会议。第四章题为“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与绩效”。与前两章着重于进程和内容不同,本章的重点在于集中分析东盟经济合作的机制及作用。第一节首先讨论了地区主义与国际制度的密切关联,然后对东盟经济合作进行国际制度的分析。论文认为,东盟经济合作有着一系列的原则、规范、规则与决策程序,它们实际上是经济地区主义的“东盟方式”。对于东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构成了本章的第二节。本节认为,东盟经济合作有着政治与经济的双重作用,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效应。本节重点对东盟地区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讨论,从地区经济合作与各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地区竞争力、内部市场成长与外部市场拓展等方面分析了正面效应。但论文也认为,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是有限的,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有限、未能有效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形成地区经济整体性以及制度建设还有较大缺陷等方面。第五章题为“东盟经济合作的动力与前景”。本章的前两节分别讨论了国家和市场在东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认为,国家在东盟经济合作中有着主导作用,而市场则有着导向作用,特定的国家与市场条件决定着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及性质。国家层面的牢固主权观、对安全的高度关切、外部大国的重要影响,以及市场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内部市场的狭隘、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共同制约着东盟经济合作及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及性质。受其影响,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向东盟经济共同体升级、向东亚范围扩展的两个趋势,它们将给东盟经济合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陈秀莲[9](2011)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订后,2001年以来,WTO框架下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陷入停滞状态,2006年WTO甚至宣布终止,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开展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特别是2000年以后,包含服务贸易内容的协定占了1958-2010年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的84%。与欧洲、美洲等地区国家很早就参与到服务贸易一体化相比,亚洲地区的国家参与较晚,但发展最快。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中,到.2010年止,已经签订了包括与澳门、香港在内的11个包含服务贸易内容的区域协定,主要以南-南型FTA为主,其中,2007年签订并生效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东盟签订的首个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2000年后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如此迅速?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路径,是选择以WTO为代表的多边化还是选择以区域谈判为代表的一体化?中国-东盟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水平、影响一体化进程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以及壁垒对一体化的影响有多大?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按照以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理论上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结合现实中服务贸易一体化谈判的特点,对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归纳出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多边化与一体化的选择之路。其次,阐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进程,选取衡量指标,实证分析总体和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的一体化水平,并进一步对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做了分析;再次,通过测度指标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和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情况和程度;最后,针对目前中国-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特点、存在的服务贸易壁垒现状与程度,提出了加快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国际性与国内的若干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观点:1、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特点不同,由于利益集团的推动,以及现实中区域服务贸易谈判的特点,使得服务贸易的一体化比多边化更有优势,因此,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而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2、BOP统计意义上的“跨境服务贸易”(代表了模式1“跨境交付”模式2“境外消费”和模式4“自然人流动”)与FAT统计意义上的服务贸易模式3“商业存在”的情况表明,目前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正处在初级阶段,部分服务部门如旅游、运输已基本成型。总体上看,中国-东盟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一体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增速远远超过这两个区域。分部门的情况表现为:(1)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已经在硬件建设上构建起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但软件一体化的建设较晚。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程度较高,中国、东盟各国增长也很快,但各国的运输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2)旅游服务已经建立起初步一体化,正在推动一体化的深化。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旅游一体化主要是由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拉动;动态上,中国与东盟的出口一体化变动不大,但进口的一体化有所变动。(3)中国与东盟的建筑服务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其地区结构与业务结构在组建自由贸易区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中国与东盟的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比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的程度要高,而且中国与东盟组建自由贸易区后,金融联系变得更密切,呈现出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的趋势。3、虽然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程度较低,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互补性很大,其中与东盟老成员国的互补性大于与新成员国的互补性。4、中国与东盟总体服务贸易并不具有竞争力,只有在部分服务领域才具有竞争力,且大部分的金融等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并不具有竞争力。5、从政策角度看,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是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的障碍之一。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总的服务贸易壁垒特点为:与WTO相比,中国与东盟比WTO框架下的测度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要低;市场准入的壁垒高于国民待遇的壁垒以及模式、国别、部门壁垒程度等各有差异。6、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和金融)的服务贸易壁垒特点表现为,各服务部门的特征不同,不同模式上的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也不同,但“商业存在”模式上普遍存在壁垒。此外,除了运输服务部门,新加坡的·壁垒最低;而运输服务贸易壁垒总体最高的国家是越南,旅游部门的是泰国,建筑的是菲律宾,金融的是中国。7、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动态趋势说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建筑服务领域的壁垒趋于减弱,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其次为泰国。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动态趋势则为另外一番景象,虽然总体趋势为下降,但中国、越南与马来西亚三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属于1997年后的一段时期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不降反升,2006、2007年才逐渐趋于下降的趋势。8、表现为服务贸易限制措施的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壁垒对不同的服务部门一体化的影响不一:对建筑服务一体化的影响程度来看,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程度排在第三位;对金融一体化的影响程度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最大。9、服务贸易壁垒对一体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度保护和削减壁垒应该辩证的看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在国际与国内(宏观、中观、微观)上实施正确的贸易政策措施,逐渐削减服务贸易壁垒,渐进的推动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为:1、一体化与多边化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也很丰富,但多为从货物贸易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服务贸易的角度进行的探讨较少,结合中国-东盟这一中国参与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第一个组织,从一体化水平、竞争力、服务贸易壁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研究的视角较新颖。2、传统区域主义认为,政府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是以考虑经济福利为出发点,因此相较于以WTO为代表的多边化,区域一体化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次优选择;但本文结合新区域主义兴起的背景,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差异的角度,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从交易成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态度以及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基层主义”的组织原则等方面,结合区域服务贸易谈判的超GATS和自我完善的特点,提出了以区域谈判为主要手段的服务贸易一体化,是一国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最优路径。3、选择BOP统计和FAT统计意义上的衡量指标,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跨境服务贸易”(代表了模式1“跨境交付”、模式2“境外消费”和模式4“自然人流动”)和模式3“商业存在”的总体水平进行衡量,并与欧盟等代表性区域组织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分别衡量了代表性服务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等四个)的一体化水平,便于准确把握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状况。4、量化了影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服务贸易壁垒:运用改进的Hoekman指数对总体壁垒进行测度;采用修正过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运用与构建服务贸易壁垒模版,对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等四个代表性服务分部门的壁垒情况和程度进行了测度;还在静态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金融分部门的服务贸易壁垒进行动态测度,并运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表现为贸易限制措施的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曹鸿宇[10](2020)在《外资自由化与中国企业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已深度参与到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格局中,而吸引外资(FDI)流入中国市场是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持续不断地推进对外开放,特别是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持续的推动力,在这其中外资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对于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总体而言,中国过去的外资准入政策始终是朝着自由化方向改革,显着提升了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也对国内制度和政策调整起到倒逼改革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依赖大规模物质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以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主旨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也从以“量”为主转变为“质”“量”齐增。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前一阶段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亟需通过创新驱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消解中国传统增长红利不断下降的影响。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发展全局中的核心要素。外部因素方面,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外资政策逐渐成为中国在国际经贸环境中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以美国启动对华301调查为标志,美国将中国的外资管理政策与“强制性技术转让”问题挂钩,过去较长时间里中国曾广泛实施的外资准入合资要求规定,被美国指为中国间接实施“强制性技术转让”的手段。中国曾对外资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方针,旨在借助外部资源培育和强化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对国内法律法规中不符合WTO规则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市场换技术”也在官方发声中逐渐淡出。《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使“强制性技术转让”在中国已经构成违法行为。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美国对中国外资准入合资要求规定的指责并无法理基础,各国针对外资实施的合资要求措施属于合规手段。不过就现实情况而言,这一政策对中国创新发展的真实效果如何还有待考量。本文围绕外资开放与中国创新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讨论,将研究的落脚点具体到企业创新问题上,分别从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讨论了外资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外资准入合资要求这一规定的创新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外资自由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发现外资无论是在企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对东道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都是双向的。具体来看,企业层面外资进入的技术转让效应有益于东道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而外商成分则可能会使企业过度依赖外部技术转移放弃自主创新,这种情况在外商独资企业更加明显;行业层面的外资进入能够通过人员流动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东道国企业创新,而外资进入的竞争效应对于东道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定,但在市场规模较大的行业倾向于正向作用。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外资自由化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层面的外资份额提升对企业自主创新带来了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来源于外商独资企业;而行业层面的外资流入则能够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对合资要求的单独分析发现,对外资设定合资要求强化了外资成分对东道国企业所带来的创新惰性,取消合资要求有助于使外资对东道国企业创新带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的结果发现,外资流入对高技术产业会自主创新会带来额外的负面影响;对不同类型专利的回归结果发现,外资进入对企业申请不同类型专利的影响方向与对全部专利申请的影响一致,但影响的效果有所差异;而基于地理位置差别进行的分样本回归显示,企业层面的外资进入对西部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最大,对东部企业其次,对中部企业不显着;行业层面的外资进入对西部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对中部企业其次,对东部企业最小。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进入无论是在微观企业层面还是宏观行业层面,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都能带来有益的影响,仅在外商独资形式的企业中可能出现“创新惰性”的情况,不过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全部外商投资企业还是外商独资企业都会倾向于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而针对外商投资准入合资要求规定的单独分析发现,合资要求的存在与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背道而驰,中国企业并未从外资合资要求政策的实施中获取有助于自主创新的效果。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破除意识上的封闭和模糊。第二,推动以质量为导向的引资政策,鼓励外资与投后研发相结合。第三,减少对外资的直接限制,摒弃对外资准入的合资要求规定。第四,完善中国的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第五,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第六,通过多方面渠道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逐步构建高水平的投资治理环境。第七,增强企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创新主体。第八,进一步改善不同地区、行业的投资环境,促进外商投资全局协调性发展。第九,推进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水平。
二、亚洲:欧盟投资的热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欧盟投资的热土(论文提纲范文)
(1)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点 |
1.1.2 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战略 |
1.1.3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 |
1.1.4 选题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3.2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索 |
2.1 文献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2 欧日自贸区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
2.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2 自贸区相关理论 |
2.2.3 理论评述 |
第3章 欧日签署EPA的背景与基础 |
3.1 货物贸易情况 |
3.1.1 总体货物贸易情况 |
3.1.2 双边贸易情况 |
3.1.3 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3.2 服务贸易发展 |
3.3 双向投资发展 |
3.4 比较优势分析 |
3.5 竞争优势分析 |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4章 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4.1 主要内容 |
4.1.1 货物贸易 |
4.1.2 服务贸易 |
4.1.3 非关税壁垒 |
4.1.4 投资自由化 |
4.2 主要特点 |
第5章 欧日EPA的经济效应 |
5.1 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贸易效应 |
5.1.2 投资效应 |
5.1.3 竞争效应 |
5.1.4 轮轴-辐条效应 |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简述 |
5.2.2 数据与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1 关税削减程度 |
5.3.2 模型和模拟方案 |
5.3.3 结果分析 |
第6章 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 |
6.1 社会效应 |
6.1.1 理论分析 |
6.1.2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6.2 环境效应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基于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 规则治理效应 |
6.3.1 补贴和国有企业 |
6.3.2 公司治理和市场导向 |
6.3.3 可持续发展 |
6.3.4 政府采购 |
6.3.5 投资保护 |
第7章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7.1 中国与欧日双边合作情况 |
7.1.1 双边贸易 |
7.1.2 双向投资 |
7.2 中国与欧日贸易分析 |
7.2.1 竞争性和互补性 |
7.2.2 比较优势 |
7.2.3 竞争优势 |
7.2.4 产业内贸易 |
7.3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7.3.1 理论分析 |
7.3.2 实证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1.1 欧日EPA的综合效应 |
8.1.2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
8.2.2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一)选题意义 |
(二)选题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理论 |
一、国家安全理论的体系划分 |
二、国家安全理论对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主权理论 |
一、国家主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演变趋势 |
二、国家主权理论对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法治理论 |
一、国际法治理论的体系框架 |
二、国际法治理论对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外资安全审查的制度内涵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内涵及外延 |
一、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内涵 |
二、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外延 |
第二节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一、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现状 |
二、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美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经纬 |
二、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律体系 |
三、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和审查对象 |
四、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程序 |
第二节 加拿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
一、加拿大国家安全战略及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加拿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律体系 |
三、加拿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及审查范围 |
四、加拿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程序 |
第三节 北美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特点及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一、北美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特点分析 |
二、北美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第四节 北美洲外资安全审查典型案例分析 |
一、三一重工诉奥巴马案情概述 |
二、三一重工诉奥巴马案件的核心诉求及判决结果 |
三、案件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洲主要国家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欧盟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
一、欧盟整体安全战略演变及对外资政策的影响 |
二、《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条例》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
三、欧盟外资国家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比较 |
第二节 欧盟主要成员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及特点 |
一、德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最新发展 |
二、法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三、英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第三节 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一、俄罗斯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及外资政策的发展历程 |
二、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的审查主体 |
三、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的法律体系 |
四、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的审查范围 |
五、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的审查程序 |
六、违反外资安全审查程序的后果及救济途径 |
第四节 欧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特点及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一、欧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特点分析 |
二、欧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第五节 欧洲外资安全审查典型案例分析 |
一、美的成功收购德国库卡 |
二、外资安全审查在该案中的作用 |
三、欧盟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新动态对外国投资企业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洲主要国家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一、日本国家安全观的演进及对外资政策的影响 |
二、日本外资安全审查法律体系 |
三、日本外资国家安全审查主体 |
四、日本外资国家安全审查范围 |
五、日本外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
第二节 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观的演进及外资政策发展历程 |
二、中国外资安全审查的法律体系及制度特点 |
三、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印度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一、印度国家安全观的演进及对外资政策的影响 |
二、印度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法律体系 |
三、印度外资国家安全审查主体及审查对象 |
四、印度外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
第四节 亚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特点分析及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 |
一、亚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特点分析 |
二、亚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洋洲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及对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一、澳大利亚国家安全观的演变 |
二、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对外资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法律体系 |
一、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的法律体系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 |
二、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对象 |
三、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收费标准 |
四、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程序及惩罚措施 |
第四节 澳大利亚外资安审制度特点分析及对中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一、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特点分析 |
二、澳大利亚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纵向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纵向比较 |
一、对核心定义的纵向比较 |
二、对制度内容的纵向比较 |
三、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差异性分析 |
四、全球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制度短板 |
一、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短板 |
第三节 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升级路径 |
一、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 |
二、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升级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与并购业务相关的外资安全审查典型案例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Figure of Speech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Figures of Speech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ve Theory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NPC and CPPCC Press Conferences |
2.5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Interpretive Theory |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2 The Defini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1 Deverbalization |
3.3.2 Sense |
3.3.3 Cognitive Inputs |
3.3.4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ence |
3.4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
3.4.1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
3.4.2 Three Stages of Interpreting |
3.5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3.5.1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ense |
3.5.2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Explicit Sense and ImplicitSense in Re-expression |
Chapter IV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of the Case Study |
4.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yntactical Figures of Speech |
4.2.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Pai Bi |
4.2.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Dui Ou |
4.2.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 |
4.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 |
4.3.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Simile |
4.3.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Metaphor |
4.3.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Allusion |
4.3.4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Euphemism |
Chapter V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cknowledgements |
(4)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核心概念辨析与厘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组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1.1 科技全球化的研究 |
2.1.2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 |
2.1.3 对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研究 |
2.1.4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影响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科技全球化的研究 |
2.2.2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 |
2.2.3 对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研究 |
2.2.4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对中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资源流动的基础理论分析 |
3.1 创新资源的基本特征 |
3.2 创新资源流动影响因素 |
3.2.1 科学技术进步 |
3.2.2 生产方式变革 |
3.2.3 市场环境变化 |
3.2.4 企业战略 |
3.2.5 政府政策 |
3.3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动力机制 |
3.3.1 初始条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 |
3.3.2 市场拉动机制 |
3.3.3 科技推动机制 |
3.3.4 政策激励机制 |
3.4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理论分析 |
3.4.1 创新人才国际流动的理论分析 |
3.4.2 全球技术流动的理论分析 |
3.4.3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流动的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资源转移的历史演变 |
4.1 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的创新资源转移(约1760-1870年) |
4.1.1 人才资源转移 |
4.1.2 技术资源转移 |
4.1.3 创新资本的转移 |
4.2 第二次产业革命前半期的创新资源转移(约1870-1945年) |
4.2.1 人才资源的转移 |
4.2.2 技术资源转移 |
4.2.3 创新资本的转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创新资源国际流动的现状及其趋势 |
5.1 全球创新人才的分布 |
5.1.1 全球R&D人员的规模及分布 |
5.1.2 全球研究人员的分布 |
5.1.3 科学工程博士毕业生的分布 |
5.2 全球创新人才资源的流动趋势 |
5.2.1 国际学生流动规模持续扩大,传统发达国家仍是主要流入地 |
5.2.2 新兴市场国家加入国际学生争夺战,积极储备未来人才 |
5.2.3 高技能人才的国际流动规模扩大,高收入国家流入比重下降 |
5.2.4 中国迎来人才回流期 |
5.3 全球技术资源的分布 |
5.3.1 世界专利的分布 |
5.3.2 高技术制造业分布 |
5.3.3 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分布 |
5.4 全球技术资源流动的趋势 |
5.4.1 世界专利申请格局正在重构,专利申请全球化稳步发展 |
5.4.2 高技术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亚洲成为最大输出地 |
5.4.3 商业性知识技术密集服务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
5.4.4 世界知识产权贸易快速发展,跨国公司技术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
5.4.5 全球知识型服务外包比重上升 |
5.5 全球创新资本资源的分布 |
5.5.1 全球研发总投入的分布 |
5.5.2 全球产业研发投资分布 |
5.5.3 跨国研发投资的分布 |
5.6 全球创新资本资源的流动趋势 |
5.6.1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 |
5.6.2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集中度下降,新兴市场国家比重上升 |
5.6.3 新兴经济体成为跨国研发投资新来源 |
5.7 创新资源流动总体趋势 |
5.7.1 创新资源规模继续增长,新兴国家提供增长新动力 |
5.7.2 开放与合作创新成为趋势,创新资源共享程度提高 |
5.7.3 创新增长中心东移,中国成为创新资源环流中的新一极 |
5.7.4 新兴经济体国家技术获取型海外投资将继续增长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资源流动的定量测度分析 |
6.1 科技全球化与全球创新资源转移 |
6.1.1 全球创新资源流动是科技全球化的突出表现 |
6.1.2 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在加快 |
6.1.3 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格局影响各国创新能力 |
6.2 对全球化指数的研究 |
6.3 全球创新资源转移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指标体系的维度及指标变量的选择 |
6.3.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6.4 科技全球化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在华国际创新资源增长趋势及空间分析 |
7.1 在华国际创新资源的增长趋势 |
7.1.1 国际人才流动 |
7.1.2 国外技术流动 |
7.1.3 国际研发投资 |
7.2 研究方法、指标与数据来源说明 |
7.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2 研究区域、指标与数据来源说明 |
7.3 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总体空间格局 |
7.3.1 国际创新人才在我国分布的空间格局 |
7.3.2 国际技术资源在我国的空间分布 |
7.3.3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空间分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 |
8.1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的定性分析 |
8.1.1 正面效应 |
8.1.2 负面效应 |
8.2 创新资源国际流动对中国自主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8.2.1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及数据的处理 |
8.2.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8.2.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应对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对策思考 |
9.1 培育内需市场,扩大创新资源流入 |
9.2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市场竞争活力 |
9.3 构建综合平台体系,提高创新资源吸收效率 |
9.4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流动区域结构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0.3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世界经济体系演进与巨型FTA谈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世界经济体系演变的三大特征 |
(一)相对经济实力:从“欧美世纪”到“亚洲世纪” |
(二)相互依存关系:从“美国中心”到“中美双中心” |
(三)相对利益格局:从“中心—外围”到“网络板块” |
二、TPP和TTIP:发达国家再平衡“亚洲世纪” |
(一)“中心”地位在多边贸易体系中难以维系 |
(二)“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维持主导优势 |
(三)“再平衡”亚太地区:保持中心地位 |
三、RCEP:亚洲地区平衡发达国家的“再平衡” |
(一)RCEP高度承载亚洲“核心经济圈”利益 |
(二)RCEP是亚洲平衡TPP、TTIP谈判的最佳平台 |
(三)距离:RCEP相较于TPP的筹码 |
结语 |
(7)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理论分析 |
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2.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发展历程概述 |
2.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
2.1.3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的动因 |
2.1.4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特征 |
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 |
2.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变迁 |
2.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成因 |
第3章 TP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3.1 TPP的发展演变 |
3.1.1 TPP的缘起和发展 |
3.1.2 美国加入并推动TPP谈判的动因 |
3.1.3 TP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3.1.4 影响TPP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3.2 TP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3.2.1 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 |
3.2.2 冲击了亚太现存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3.2.3 催生了东盟主导的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 |
第4章 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4.1 RCEP的形成发展 |
4.1.1 RCEP的缘起和发展 |
4.1.2 RCE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4.1.3 影响RCEP谈判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4.2 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4.2.1 加强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
4.2.2 为亚太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制 |
第5章 APEC/FTAA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5.1 APEC的发展历程 |
5.1.1 APEC成立背景 |
5.1.2 APEC的发展历程 |
5.1.3 APEC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 FTAAP的提出及发展 |
5.3 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5.3.1 APEC进程缓慢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导火索 |
5.3.2 建立FTAAP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的目标 |
第6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及未来趋势 |
6.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6.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7章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建议 |
7.1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7.1.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展 |
7.1.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动机和目标 |
7.1.3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思路 |
7.2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
7.2.1 多层面、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
7.2.2 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 |
7.2.3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PP协定的主要内容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地区主义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区主义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地区主义的理论、逻辑与方法 |
第三节 地区主义中的国家与市场 |
第二章 东盟内部的地区经济合作 |
第一节 东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地区内部的贸易合作 |
第三节 东盟的工业、投资与次地区合作 |
第四节 地区金融合作与金融危机 |
第五节 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东盟六国 |
第三章 东盟对外的地区经济合作 |
第一节 东盟与美、日、欧的经济合作 |
第二节 东盟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
第三节 东盟-中国的地区经济合作 |
第四节 东盟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
第四章 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与绩效 |
第一节 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东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
第五章 东盟经济合作的动力与前景 |
第一节 国家在东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
第二节 市场在东盟经济合作中的导向作用 |
第三节 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
结论 |
附录 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主要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提出问题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服务与国际服务贸易 |
2.1.2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 |
2.2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新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 |
2.2.2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多边化 |
2.2.3 简要评价 |
2.3 服务贸易一体化经验分析综述 |
2.3.1 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一般性分析 |
2.3.2 简要评价 |
2.3.3 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经济效应 |
2.3.4 简要评价 |
3. 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
3.1 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分析 |
3.1.1 传统区域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次优观点 |
3.1.2 新区域主义的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观点 |
3.2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现实选择 |
3.2.1 以WTO为舞台的多边服务合作谈判的停滞 |
3.2.2 谈判的成果超越多边谈判的"GATS+"特征 |
3.2.3 区域协定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
4.1 起步阶段(19世纪80年代—2001.11) |
4.1.1 中国与东盟之间致力于经贸官方关系的建设 |
4.1.2 部分服务部门开始一体化的建设 |
4.2 初步发展阶段(2002.11-2007.1) |
4.2.1 旅游、交通等服务贸易一体化初步形成 |
4.2.2 通信信息、文化教育等领域一体化开始建设 |
4.3 加快发展阶段(2007.1至今)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1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概况与特点 |
5.1.1 BOP统计意义上的跨境服务贸易整体概况与特点 |
5.1.2 FAT统计意义上的"商业存在"的概况与特点 |
5.2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2.1 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
5.2.2 数据来源说明 |
5.2.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3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 |
5.3.1 指标的选用 |
5.3.2 数据来源说明 |
5.3.3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分部门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与发展前景 |
6.1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1.1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6.1.2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6.1.3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1.4 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6.2 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2.1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与进程 |
6.2.2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水平 |
6.2.3 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6.3 中国-东盟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3.1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现状与特点 |
6.3.2 中国对东盟的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3.3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展望 |
6.4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 |
6.4.1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6.4.2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6.4.3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4.4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障碍:服务贸易壁垒 |
7.1 服务贸易壁垒定义、特征与分类 |
7.2 衡量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 |
7.2.1 Hoekman频度指数法 |
7.2.2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 |
7.3 总体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
7.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的承诺与WTO的比较 |
7.3.2 总体、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 |
7.3.3 服务贸易壁垒的模式结构 |
7.3.4 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壁垒的国别分布 |
7.3.5 服务贸易总壁垒水平部门的三层次划分 |
7.4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特点 |
7.4.1 测度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4.2 中国与东盟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5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 |
7.5.1 测度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5.2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6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筑服务贸易壁垒 |
7.6.1 测度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6.2 中国与东盟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6.3 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建筑服务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7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 |
7.7.1 测度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7.2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7.3 金融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金融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8.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加快发展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8.1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含义 |
8.2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与削减的辩证关系 |
8.2.1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 |
8.2.2 辩证看待取消壁垒与适度保护的关系 |
8.3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促进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8.3.1 国际性的推动政策 |
8.3.2 国内的推动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写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外资自由化与中国企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外资自由化 |
1.3.2 高质量发展与创新 |
1.3.3 外资自由化的创新效应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提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外资自由化经典理论回顾 |
2.1.1 外资自由化的思想内涵 |
2.1.2 外资自由化的现实理解 |
2.1.3 外资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4 小结 |
2.2 创新经典理论回顾 |
2.2.1 创新理论的提出 |
2.2.2 创新理论的成型 |
2.2.3 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2.3 外资自由化对东道国影响效应的研究回顾 |
2.3.1 外资自由化对东道国投资的直接影响 |
2.3.2 外资自由化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2.3.3 外资自由化对东道国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机制分析 |
3.1 外资自由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机制 |
3.1.1 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 |
3.1.2 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 |
3.2 外资自由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模型 |
3.2.1 企业创新行为的基本框架 |
3.2.2 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 |
3.2.3 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间接溢出影响 |
第四章 外资自由化与中国创新发展的典型事实 |
4.1 外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与国际惯例 |
4.1.1 国际投资流动趋势及现状 |
4.1.2 国际层面的投资治理 |
4.1.3 国家层面的投资治理 |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资自由化演进历程、现状与展望 |
4.2.1 外资市场对外开放的起步与初探(1978-1986年) |
4.2.2 外资开放的进一步发展(1986-1991年) |
4.2.3 外资开放快速推进与中外互利双赢(1992-1999年) |
4.2.4 入世与中国外资管理制度调整(1999-2007年) |
4.2.5 外资政策自由化新阶段(2008年至今) |
4.2.6 小结 |
4.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创新发展历程 |
4.3.1 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之路 |
4.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发展道路特征 |
4.3.3 中国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合资要求与“强制性技术转让”问题的分析 |
5.1 多边贸易规则对技术转让问题的规定 |
5.1.1 TRIPs与技术转让相关的规定 |
5.1.2 TRIMs与技术转让相关的规定 |
5.2 美国对华301调查诉求及回应 |
5.3 历次美国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对华301调查对比 |
5.4 对“强制性技术转让”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外资进入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变量描述 |
6.1.1 外资进入指标的构造 |
6.1.2 企业创新指标的构造 |
6.1.3 控制变量的选择 |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计量模型的建立 |
6.4 回归结果分析 |
6.4.1 基准回归分析 |
6.4.2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4.3 稳健性分析 |
6.4.4 机制分析 |
6.4.5 拓展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合资要求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
7.1 合资要求对外资进入的创新效应影响 |
7.2 外资准入合资要求规定的识别 |
7.3 研究设计 |
7.4 回归结果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文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典型事实研究结论 |
8.1.2 理论与机制研究结论 |
8.1.3 实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亚洲:欧盟投资的热土(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D]. 王宇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 田昕清. 外交学院, 2019(10)
- [3]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D]. 乌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D]. 赵昱.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6]世界经济体系演进与巨型FTA谈判[J]. 竺彩华,冯兴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03)
- [7]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D]. 张国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8]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 卢光盛. 复旦大学, 2006(02)
- [9]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 陈秀莲.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外资自由化与中国企业创新[D]. 曹鸿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标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区域经济一体化; 企业经济; 环境经济; 海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