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吴汉东[1](2014)在《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知识产权法的历史过程与时代使命。知识产权法的创新意义,表现在其本身的制度创新与所追求的知识创新两个方面。知识产权法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即为科技、文化创新与法律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历史。理想的知识产权制度应是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也是自身不断创新的制度。现代知识产权法存在可能发生的"制度风险",影响或制约着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具有"政治企业家"的角色担当,作为创新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应在知识产权法的主体意识层面、制度设计层面以及社会运行层面作出理性反思和积极应对。
董凡[2](2019)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学者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司法实践,历来注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方式等问题的定性探究,而较少重视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原则、数额的确定等核心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实证分析。以致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一直饱受诟病,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学理界与实务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保护权利人、遏制侵权行为、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仅简单借用传统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内容,十分缺乏在传承继受基础上形成创新发展性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多数研究结论与建议亦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赔偿低、举证难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基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特殊性以及我国司法审判实践的现实情势,围绕“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具体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路径”与“制度完善对策”四大主轴,设计研究框架,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部分,旨在探求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组成内容及其内涵。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意涵、制度功能、基本原则、多元赔偿方式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同时,通过对1769件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裁判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失基础理论指引、具体赔偿方式适用空间有限、法定赔偿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专门证据制度等显现问题。在“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部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两大方面。基于现有侵权情势严峻、赔偿额补偿效果遏制社会创新潜力以及传统民事损害赔偿理念难以解释突破法定赔偿上限等现实状况,进而强调“预防功能”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将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置放于同一功能价值位阶,以发挥其遏制侵权、促进创新的制度效果。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以填平救济原则作为最主要的计赔原则,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坚持填平救济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引入和确立市场价值原则和比例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三原则”内容体系。在适用填平救济原则作为确定赔偿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适用市场价值原则来确定初步的损害赔偿数额,再适用比例原则确定最终的合理损害赔偿额。在“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规则”部分,实际损失应当厘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法官在适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持“分摊原则为原则,以整体市场价值原则为例外”的裁判逻辑;适用“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时,应当扩大合理许可费基准范围,适当援引域外计算合理许可费基数的司法经验;同时,应当确立“法定赔偿”的量化裁判标准。同时,我国应当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并在适用规则方面设计精细化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需从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实体法维度,应当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及适用关系,即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基准、取消适用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限定等;删除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中“倍数”的立法措辞,而以“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方式代替;适当修正法定赔偿的最低判赔限制与至高判赔上限,以及统一“法定赔偿”的立法措辞;提出以“故意侵权”和“实施两次以上的侵权行为或者侵权情节严重”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并且统一判赔倍数的幅度。在程序法维度,提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收集阶段确立诉讼证据披露规则与证据保全规则;在诉讼庭审过程中确立举证妨碍规则以及降低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方面,应当强调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以及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完善对策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李山[3](2013)在《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企知识转移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渠道,属于一类重要的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企业在走校企知识转移的开放式创新道路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知识的转化效率低下,不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知识转移的机制不够完善,创新链不够顺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校企合作创新的持续讨论和深入研究。但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多数研究关注的是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或者是校企知识转移过程本身的效率与影响因素问题。然而校企知识转移有着丰富的渠道资源,企业对这些开放式创新资源的利用水平会对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这种资源利用水平也会受到校企知识转移过程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特性与影响因素,及其长期的演化规律,将有助于对这一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深入理解,并为管理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基于这一背景,站在高新技术企业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上述问题的研究:(1)首先,构建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校企知识转移的信息传播模型为基础,分析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动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高校知识释放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关系的特性。并且从创新开放广度、深度方面,提出这些特性要素对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2)其次,对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先确定需要进行测度的构念及其测量维度,包括: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开放广度、深度,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高校知识释放能力,校企知识产权关系冲突性。据此设计这些构念的测度量表,以及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发放与回收问卷,获得调查数据。利用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量表质量进行检验,以确定最终量表结构。接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假设检验,获得实证研究的结论。(3)再次,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揭示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的长期演化规律。根据校企知识转移的动态阶段等过程模型,以及获得实证研究支持的影响因素变量,构建起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利用流率基本入树模型,构建具有定量分析效果的系统流图模型,以及系统变量方程。通过Vensim软件仿真出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演化过程。并且对知识吸收能力、释放能力、知识产权冲突应对系数、知识效益系数、知识差异、知识契合度、知识复杂性等系统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系统演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并据此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系统仿真研究,获得了如下的主要结论:(1)只有生存动机对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具有显着影响。企业虽然期望通过与高校创新合作,开展知识转移活动,并且愿意维系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以此提高自身竞争优势。但是我国校企合作创新还处于初始成长阶段,企业面临到更多的是资金、劳动力资源、缩短研发周期等较低层次的生存动机的需要,因而其动机行为表现是现实而理性的。同时,从长期来看,生存动机不会无限增长,而是逐渐趋于稳定状态,企业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动机需要。(2)潜在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能力会影响到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创新开放广度。而实际吸收能力中的知识利用能力会对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创新开放深度产生显着影响。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对于创新开放程度的影响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其中知识利用能力对创新绩效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企业实际知识吸收能力还会显着增加校企之间知识产权关系的冲突性。(3)目前高校知识释放能力对校企双方创新开放深度产生重要影响,但不是创新开放广度的决定因素。长远来看,高校知识释放能力对于校企创新开放深度演化模式的影响不大,也不会使得创新绩效发展水平显着提升,但保持现有水平却是必要的。(4)知识产权冲突对校企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均造成负面影响。应对知识产权冲突的措施与力度成为改善创新绩效提升空间的关键因素。(5)目前校企知识转移活动更加偏重于知识交易模式,吻合了目前校企知识转移的开放式创新动机为生存动机这一结论。同时通过加速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加大应对知识产权冲突力度等多项政策设计,可以挖掘出更多校企知识转移渠道的潜力,从而带来创新绩效提升空间的改善。(6)存在多个影响系统演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并且成为克服因过度开放而造成创新绩效下降的政策设计依据。与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在于:(1)构建了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从校企知识转移层面拓展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理论。(2)结合ERG动机模型,层次化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动机因素,从而获得了关于校企知识转移动机行为理论更加细化的研究结论。(3)构建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复杂系统反馈环分析,结合仿真结果,找到决定系统演化过程的基模,揭示了校企开放式创新行为规律背后的原因。(4)通过系统动力学的灵敏度仿真分析,找到影响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演化规律的关键因素。
王凯[4](2016)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效率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还面临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和“知识悖论”等问题,各创新主体协同生产、获取、扩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弱。近些年,中央政府权力不断下放和经济改革持续深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发展产学间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提升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激发和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已成为可能与必需。然而,产学合作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大多以显性经济指标为导向,主要关注专利授权与合同研究等“知识单向流动”的模式,忽视了合作研究与技术咨询等“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知识溢出理论忽视了区域制度环境对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认识到嵌入性关系是组织间合作行为与交互活动的关键动力,是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关键机制,但忽视了组织构建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能动性——知识网络能力,也忽视了知识网络还嵌入在制度环境中并受其影响。基于以上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本研究借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大学功能观、知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新组织制度理论,以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切入点,从区域和大学协同演化的视角构建“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理论逻辑,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知识网络能力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4)如何从大学和区域政府层面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开展四个子研究来分析和解决上述研究问题。(1)提出研究命题:基于系统的文献回顾,通过国内外四所大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制度环境、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和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命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和“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分别是“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前因”与“后果”;(2)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案例研究提出的研究命题,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推导以及调研访谈,提出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3)检验理论模型:首先基于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的论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样本数据,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数据分析方法,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4)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与产学合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基于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如何促进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根据修正后的理论模型从区域政府和大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证,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在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关系机制中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区域制度环境质量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4)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是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开展知识协同创新的关键途径,发展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既要提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也要提高区域制度环境质量。与“社会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大学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等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贡献:(1)通过对知识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组织层面丰富与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2)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两方面同时考察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与机制,在中国情境下从更广泛的维度验证了欧美国家一些学者最近提出的有关“知识溢出理论修正的假设”;(3)基于“知识协同创新”的概念,以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视角,重点研究大学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方式与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的机制,不仅丰富了大学功能观,也发展了大学知识创新的价值实现机制。
陈立勇[5](2013)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球蓬勃发展。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降低研发成本,分散创新风险,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以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技术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由产业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技术创新主体形成的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知识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活动和本质属性。知识管理和治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创新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因此有必要在推进理论研究的同时,专门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问题展开专门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创新实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研究成果可以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消除知识创新障碍提供指导,对于政府制定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知识治理理论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以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界定了联盟知识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特征及其对联盟知识活动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包括知识治理动因、知识治理结构和知识治理机制的完整且逻辑一贯的联盟知识治理理论体系。联盟契约的任务不仅包括保护专用性知识资产投入方免受“敲竹杠”行为的威胁,也包括在知识资产的产权难以界定和有效实施保护的情况下达成交易并避免受到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这是知识治理与一般的契约治理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介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活动内容的基础上,界定知识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知识交易前提条件,引入知识的特殊产权属性特征,即知识的独特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知识产权的不完备性,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交易中由知识的特殊产权属性引发的事前、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投入联盟知识是否具有专用性特征是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主体的标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具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典型特征。联盟知识治理结构是就联盟知识共享和创新活动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剩余控制权包括决策权和对决策和方案实施进行监督控制的权力,剩余控制权分配需要综合权衡知识成本和代理成本,并能够有效防范知识侵权的机会主义行为;剩余索取权分配决定联盟成员的创新风险承担和知识创新收益预期,通过激励效应影响联盟成员的知识投入活动决策进而决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出,索取权分配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联盟知识创新价值最大化。共同控制模式是最优的联盟知识治理模式。知识治理机制是知识治理结构发挥作用的机理和途径。从防范机会主义实现知识创新绩效最大化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机制包括联盟层面和知识创新团队层面。两者缺一不可。在联盟层面,对于可以通过专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有效产权保护的知识资产,可以利用知识保护机制消除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而对于无法证实侵权行为存在的知识交易,只能通过收益分配机制达成知识交易,但前提条件是收益份额超出机会主义带来的损失,如果外部性过高,则只能借助于一体化机制,否则联盟将解体。在团队层面,提升由异质性知识结构成员组成的知识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绩效,关键是沟通顺畅、相互信任、协作默契、合作共赢。考虑培育信任和默契的成本,确定团队最佳信任默契度。以我国政府主导,主要由我国企业组成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联盟发展的各主要阶段的知识治理问题及其变迁,联盟的主要知识治理措施和治理效果,以及政府各项支持措施在解决联盟治理问题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建立和完善知识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保证联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举措。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对联盟提供组织支持、资源支持和适当的保护,是联盟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外部干预,可以克服联盟内部知识治理机制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知识治理机制”。
王太平[6](2011)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文中指出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数字网络的兴起使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日益多样化,深刻地改变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暴露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先天缺陷,使知识产权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改革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与探索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或替代成为必然。知识创新激励制度的多样性、可替换性与环境适应性表明,单一制度无法提供所有知识领域的最佳激励,多元化成为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必然选择。
陈祺琪[7](2016)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约束的持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更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程度。然而,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产权作用不断深化,国际农业发展体现出围绕知识产权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那么,不禁令人深思,知识产权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是否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变动趋势及其深层机理是什么?无疑,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发展机理。鉴于此,基于技术空间扩散及经济收敛等经典理论,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时序演进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收敛性及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机制,主要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结论:(1)中国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及人力资源投入均呈下降趋势,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课题数、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着作数以及农业知识创新成果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资源在行业与空间分布上均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①1993—2014年中国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0.37%,且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独占鳌头,区域农业科研机构分布不均。②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经费投入变动趋势不同,且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员数量略高于西北与西南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收入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且科技活动支出多用于扶持与促进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③中国农业科研机构课题数、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着作数以及农业知识创新成果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以课题为例,2014年课题类型以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型课题最少,课题执行者以省属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且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课题数占比较高;此外,中国农业知识创新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成果申请与获权能力、质量及有效维持年限均有所提升。(2)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产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且创新主体与作物类型格局均呈多元化发展,但省域及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且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①1999—2014年UPOV成员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数与授权数总体均呈增长趋势,且每年累积有效植物新品种授权数呈稳定增长趋势;但不同国家在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与累积有效授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②1999—2014年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不同品种及创新主体的申请与授权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品种格局及育种研发投资主体均呈多元化发展。然而,我国省域及区域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远高于授权量,且不同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意识及其成果转化能力存在差异。③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当期及滞后13期均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3)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创新主体格局趋于合理化,且创新能力低值地区与高值地区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但不同区域及创新主体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总体差距。实证分析表明:①2002—2014年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同创新主体及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整体均呈增长趋势,且创新主体格局趋于合理化;但不同创新主体及区域创新能力存量及增幅具有明显的差异。②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落后地区与创新能力高值地区间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但创新能力整体差异较为悬殊,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降—升”特征;2014年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的河南、湖南,西部的四川、云南等地。④中国区域内、区域间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就区域内部差异而言,除华北地区整体差异略微增加以外,其余5个地区差异均呈缩少趋势,但其年均降幅与时序波动程度存在差异。就区域间差距而言,西南—华北、华东—东北两个区域间差异存在轻微的增大趋势,其他13个区域组合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但缩小的程度与速度不同。(4)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s收敛趋势,但区域变动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时序和空间上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均存在显着的绝对b收敛特征;但全国及区域条件收敛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2—2014年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呈明显的s收敛,且呈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和波动上升三阶段特征;但区域变动趋势不一,并存在明显的差异。②我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在时序和空间上均存在显着的绝对b收敛,但其收敛速度存在差异。以东中西三大地区为例,西部收敛速度最快,达4.18%,中部居中为3.69%,东部最慢为2.27%。③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不同,且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技术差距理论在模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不是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前期创新能力基础并不能保证后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技术吸收能力有助于缩小创新能力的总体差异;出口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科研经费支出强度、农业科研经费支出强度、城镇化程度以及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不显着。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吸收能力、fdi和出口等指标的差异,导致了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5)从政策保障机制、财政调控机制、产权调节机制及市场经济调节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应完善并更新现有政策法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政策保障机制,具体做法包括对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法规的完善和更新,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组织宣传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主体的维权意识等;其次应构建并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调控机制,以缩小区域差异,主要涉及稳定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与调节投入结构两个方面;再次应明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权机制,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可从简化申请流程、降低管理费用以及延长保护年限三个方面着手;最后应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序化交易平台,实现其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具体包括明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所属权、构建创新成果的交易平台、规范成果交易的合同文本三个方面。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研究视角看,文章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已有研究至多是将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植物新品种三个主体中两个主体进行有效的组合,比如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刘辉等,2010;刘辉和许慧,2010),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周宏和陈超,2004)、农业创新主体科研行为的影响(黄武和林祥明,2007;王缨等,2015),鲜有研究将三者结合起来。然而,本研究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知识产权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既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又深入分析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并量化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文章综合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归纳法与计量经济方法,并将空间因素融入计量经济方法中,体现了方法应用的多元化。已有对知识产权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且在占比很低的定量研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仍占据“半壁江山”。而本研究所涉及的方法,由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与归纳演绎法、计量经济方法三大类构成。就计量经济方法而言,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等识别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继而构建了二者的分布滞后模型,并利用阿尔蒙多项式法与普通最小二乘法量化了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技术扩散及经济收敛理论,利用dagum分解的基尼系数研究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最后,利用收敛性模型研究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将多种计量方法组合应用,对知识产权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以农业知识产权中的植物新品种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深化与扩展。已有研究,特别是针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多是停留在对其现状的分析上,仅部分研究涉及知识产权变动趋势的特征及影响。而本文以植物新品种为例,探讨知识产权视角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具体而言,在对农业科技创新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基于国内外两个视角分析了植物新品种创新的现状,继而识别了植物新品种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量化了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在总结归纳不同创新主体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时序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及区域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接下来,又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收敛性,对其收敛速度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论,构建了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保障机制。因此,从研究内容的整体布局来看,本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深化与扩展。
冯晓青,周贺微[8](2019)在《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文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激励创新,从而增加社会福利。知识产权劳动价值论、激励论、对价论等均蕴含着公共领域保留的理念。公共领域保留能够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学习,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有益循环。过高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对公共领域是一种侵蚀,不仅不利于知识产品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反而会增加知识传播的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创新的实现。知识产权公共领域保留需要在立法中明确表明,以结合知识产权私权保护规范共同实现知识产权立法目的。公共领域保留也是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面。
关欣[9](2010)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图书馆是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和机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要为用户提供满意、高效的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想要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势必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要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只有这样,数字图书馆才能实现深层次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其迫切的。本文选择“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为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到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来,探讨知识经济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完善和丰富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深化并拓展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本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1.丰富和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3.构建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4.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企业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特点,深入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界定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要素,并基于此辨析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在实践方面,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加速图书情报机构知识化进程,以及推进数字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实现全面创新和提升运营绩效做出微薄贡献。
丁艳[10](2020)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但没有带来质的飞跃。知识产权保护还未真正符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阶段性的错向匹配问题。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则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紧紧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展开现实描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在通过横、纵相比较的方法,本文从多个层面展示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用事实挖掘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成效不高,基础研究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大限度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做深入的理论研究,首先,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科技创新划分为知识创新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并构建了科技创新三阶段的理论模型进行理论命题的推导。其次,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开拓性地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三阶段的作用机制差异。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的方法,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三个阶段的影响差异。其次,本文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的方法,分别从自主研发渠道、FDI流入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并根据相应门槛值寻找适合于我国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可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三个阶段的影响存在差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利于知识创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但不利于成果转化阶段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第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自主研发对科技创新能力产生间接效应,在知识创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产生间接抑制作用。第三,知识产权保护通过FDI流入和进口贸易对科技创新能力产生间接效应,在技术研发阶段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产生间接抑制作用。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创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最好分别到达1.1314和1.1523,在成果转化阶段最好不要达到1.2396,从而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的最大效用。最后,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分别从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并对本文研究内容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二、浅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及其时代变迁 |
二、知识产权法的知识创新价值及其实现障碍 |
三、知识产权法的知识创新意义与制度创新使命 |
(2)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与立法依据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 |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依据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现实考察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呈泛化态势 |
二、判赔金额与诉请金额间差距较大 |
三、部分赔偿额超过法定赔偿的上限 |
四、缘于“举证难”致使审理周期较长 |
五、判赔额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 |
六、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地区分布不均匀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存在问题 |
一、缺失制度特有的基础理论指引 |
二、赔偿方式未能彰示其工具价值 |
三、法定赔偿适用的裁量空间过大 |
四、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证据规则 |
五、赔偿方式的规则设计不尽合理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与功能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 |
一、矫正正义理论:基石价值 |
二、功利主义理论:补充价值 |
三、创新激励理论:专有价值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多元功能 |
一、救济功能 |
二、预防功能 |
三、惩罚功能 |
四、确认功能 |
第三节 预防功能应当定位为核心功能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定位调整的必要性 |
二、预防功能定位为核心功能的多维度诠释 |
三、预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必要限定 |
第四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基点 |
一、填平救济原则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石原则 |
二、适用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路径 |
第二节 市场价值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价值原点 |
一、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支撑 |
二、引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三、确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量定工具与方法选择 |
第三节 比例原则:探寻诉讼当事人利益的衡平点 |
一、比例原则的基础内涵与本质属性 |
二、比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诠释 |
三、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阶层化操作及其适用 |
四、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局限表征与完善径路 |
第五章 知识产权损害的一般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第一节 实际损失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实际损失的所属类型与赔偿范围 |
二、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二节 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侵权获益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择定 |
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三节 许可费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理论基础 |
二、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适当扩大许可费赔偿的基准范围 |
四、丰富我国合理许可费的计算方法 |
第四节 法定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理论内涵 |
二、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六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与适用规则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本内涵 |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
第二节 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二、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镜鉴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二、大陆法系地区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三、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验镜鉴 |
第四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与考量因素 |
一、厘清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
二、释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
三、预防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滥用的适当限制 |
第七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实体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定位阶及适用关系 |
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规则的立法规范 |
三、调整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赔偿幅度与规范内容 |
四、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基本要件 |
第二节 程序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
二、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与保全规则 |
三、调整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三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一、发挥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 |
二、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 |
三、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校企知识转移 |
1.2.2 企业开放式创新 |
1.2.3 高新技术企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校企知识转移 |
1.3.2 企业开放式创新 |
1.3.3 文献总体评述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校企知识转移的结构与过程 |
2.1 校企知识转移的结构要素 |
2.1.1 知识特性 |
2.1.2 企业知识转移动机 |
2.1.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 |
2.1.4 高校知识转移动机 |
2.1.5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 |
2.1.6 知识转移渠道 |
2.1.7 知识转移情境 |
2.2 校企知识转移的模式与渠道 |
2.2.1 校企知识转移模式 |
2.2.2 渠道与模式选择路径 |
2.3 校企知识转移过程 |
2.3.1 知识释放与吸收过程模型 |
2.3.2 动态阶段模型 |
2.3.3 知识与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
2.3.4 不同模型的共同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特性分析 |
3.1 特性要素与研究框架 |
3.2 校企知识转移动机与开放式创新特性 |
3.2.1 企业与其他创新源知识转移的动机 |
3.2.2 校企知识转移的动机 |
3.2.3 校企知识转移动机的 ERG 模型 |
3.2.4 动机特性及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 |
3.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特性 |
3.3.1 企业吸收能力特性 |
3.3.2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开放式创新影响 |
3.4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特性 |
3.4.1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特性 |
3.4.2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对开放式创新影响 |
3.5 校企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关系特性 |
3.5.1 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校企知识产权关系的冲突性 |
3.5.2 校企知识产权关系冲突性对开放式创新影响 |
3.6 开放式创新绩效特性 |
3.7 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特性研究的理论模型 |
3.7.1 研究假设 |
3.7.2 理论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实证研究过程 |
4.1.1 构念测度及量表设计原则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投放与回收 |
4.1.4 数据质量检验与统计分析方法 |
4.2 相关构念的测度及量表设计 |
4.2.1 企业创新开放度测度量表 |
4.2.2 企业知识转移动机测度量表 |
4.2.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测度量表 |
4.2.4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测度量表 |
4.2.5 校企知识产权关系冲突性测度量表 |
4.3 调查结果描述及初步分析 |
4.3.1 被访企业基本情况 |
4.3.2 问卷题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
4.4 量表质量检验与维度验证 |
4.4.1 企业创新开放度量表 |
4.4.2 企业知识转移动机量表 |
4.4.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量表 |
4.4.4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量表 |
4.4.5 校企知识产权关系冲突性量表 |
4.5 模型检验与研究假设验证 |
4.5.1 需要检验的结构方程模型 |
4.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
4.5.3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4.6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
4.6.1 各影响因素讨论 |
4.6.2 对创新开放度影响的整体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系统动力学分析 |
5.1 系统因果关系模型 |
5.1.1 校企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模型 |
5.1.2 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创新因果关系模型 |
5.2 系统流图模型 |
5.2.1 流位流率系 |
5.2.2 确定流位控制流率的二部分图 |
5.2.3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变量方程 |
5.2.4 系统整体流图模型 |
5.3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5.3.1 系统仿真初始设置 |
5.3.2 系统仿真结果 |
5.3.3 系统主导反馈环及演化特性 |
5.3.4 系统基模分析 |
5.4 系统灵敏度分析与政策设计 |
5.4.1 开放式创新子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5.4.2 校企知识转移子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5.4.3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政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企业知识转移动机方面 |
6.1.2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方面 |
6.1.3 高校知识释放能力方面 |
6.1.4 知识产权冲突方面 |
6.1.5 校企知识转移模式方面 |
6.1.6 开放式创新绩效方面 |
6.2 政策建议 |
6.2.1 面向企业的政策建议 |
6.2.2 面向高校的政策建议 |
6.2.3 面向政府的政策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创新点与理论贡献 |
7.2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主要概念界定与说明 |
1.3.1 域创新生态系统 |
1.3.2 知识协同创新 |
1.3.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1.3.4 知识网络能力 |
1.4 研究设计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5.1 研究情景创新 |
1.5.2 关键概念创新 |
1.5.3 研究切入点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2.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 |
2.2 知识创新理论与大学功能观 |
2.2.1 知识创新的相关概念辨析 |
2.2.2 知识创新模式的研究 |
2.2.3 大学和产业知识生产模式异质性与融合性的研究 |
2.2.4 大学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及产学合作问题研究 |
2.3 社会网络理论与新组织制度理论 |
2.3.1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进展 |
2.3.2 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关系影响的研究 |
2.3.3 知识网络——社会网络与嵌入性关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
2.3.4 制度环境对社会网络与嵌入性关系影响的研究 |
2.4 既有研究现状评述 |
2.4.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2.4.2 制度环境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2.4.3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绩效测度 |
2.4.4 已有理论及相关研究的适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3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1 案例研究的概念与类型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研究方法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数据分析 |
3.3 巴斯克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
3.3.1 巴斯克大学简介 |
3.3.2 巴斯克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
3.3.3 巴斯克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
3.3.4 巴斯克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
3.3.5 巴斯克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
3.4 麻省理工学院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
3.4.1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
3.4.2 麻省理工学院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
3.4.3 麻省理工学院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
3.4.4 麻省理工学院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
3.4.5 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
3.5 苏州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
3.5.1 苏州大学简介 |
3.5.2 苏州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
3.5.3 苏州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
3.5.4 苏州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
3.5.5 苏州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
3.5.6 苏州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
3.6 浙江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
3.6.1 浙江大学简介 |
3.6.2 浙江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
3.6.3 浙江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
3.6.4 浙江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
3.6.5 浙江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
3.6.6 浙江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
3.7 结果讨论与命题提出 |
3.7.1 案例数据编码 |
3.7.2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3.7.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
3.7.4 区域制度环境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3.8 本章小结 |
4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4.1.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变量界定 |
4.1.2 内部交流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4.1.3 知识基础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4.1.4 网络导向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4.1.5 组织领导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4.2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
4.2.1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变量界定 |
4.2.2 信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
4.2.3 承诺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
4.2.4 信息共享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
4.2.5 联合解决问题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
4.3 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之间关系机制的调节作用 |
4.3.1 管制性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2 规范性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3 文化-认知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5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问卷设计 |
5.1.2 变量测量 |
5.1.3 数据收集 |
5.1.4 分析方法 |
5.2 描述性统计 |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1 制度环境 |
5.3.2 知识网络能力 |
5.3.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5.3.4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1 制度环境 |
5.4.2 知识网络能力 |
5.4.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
5.4.4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
5.5 知识网络能力与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影响分析 |
5.5.2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 |
5.6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6.1 初始模型构建 |
5.6.2 模型初步拟合 |
5.6.3 模型修正与确定 |
5.7 分析与讨论 |
5.7.1 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作用机制分析 |
5.7.2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作用机制分析 |
5.7.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
5.7.4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促进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6.1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6.1.1 区域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6.1.2 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存在的问题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改进区域制度环境的政策建议 |
6.2.2 提升大学知识网络能力的政策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与局限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博士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来源与基金项目资助状况 |
1.2 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其主要特征 |
1.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的概念 |
1.2.3 论文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章节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契约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知识治理理论 |
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
2.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
2.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 |
2.2.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收益和风险分配的研究 |
2.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活动的研究综述 |
2.3.1 知识识别和搜寻 |
2.3.2 知识转移和共享 |
2.3.3 知识整合与重组 |
2.3.4 知识吸收 |
2.3.5 知识创新 |
2.3.6 知识保护 |
2.4 基于知识属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研究综述 |
2.4.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的契约特征 |
2.4.2 基于知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动因 |
2.4.3 基于知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结构 |
2.4.4 基于知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研究综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动因分析 |
3.1 知识的结构嵌入性及其对知识交易的影响 |
3.1.1 知识嵌入性的内涵分析 |
3.1.2 知识嵌入性对知识交易的影响 |
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契约的不完全性分析 |
3.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特征 |
3.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知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 |
3.2.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
3.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知识交易绩效考核难度大 |
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机会主义与知识治理困境 |
3.3.1 事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 |
3.3.2 事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机会主义 |
3.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锁定”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结构 |
4.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结构的内涵 |
4.1.1 治理结构的内涵 |
4.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所有权分配 |
4.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的共同治理特征 |
4.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控制权及其分配 |
4.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控制权的内容 |
4.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控制权分配 |
4.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索取权及其分配 |
4.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索取权的内容 |
4.3.2 知识索取权分配对联盟产出的影响分析 |
4.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结构的组织体系设计 |
4.4.1 知识治理结构组织体系设计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
4.4.2 知识治理结构组织体系构成与职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机制 |
5.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
5.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机制的内涵 |
5.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机制的特征 |
5.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创新博弈分析 |
5.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溢出效应 |
5.2.2 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构建 |
5.3 知识保护机制 |
5.3.1 知识保护的动因 |
5.3.2 联盟知识保护的对象和实施主体 |
5.3.3 知识保护方式及其选择 |
5.4 收益分配机制 |
5.4.1 收益分配机制的作用机理 |
5.4.2 联盟最优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 |
5.5 一体化机制 |
5.5.1 一体化机制的实施条件和作用机理 |
5.5.2 联盟层面知识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分析 |
5.6 知识团队激励机制 |
5.6.1 知识团队激励机制的内涵 |
5.6.2 基于团队信任默契度的项目团队激励模型 |
5.6.3 最优团队信任默契度的确定 |
5.6.4 知识团队信任的培育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TD-SCDMA 产业联盟概述 |
6.1.1 TD-SCDMA 产业联盟的创立背景 |
6.1.2 TD-SCDMA 产业联盟的建立与发展 |
6.1.3 TD-SCDMA 产业联盟技术发展方向 |
6.2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活动分析 |
6.2.1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网络与治理问题 |
6.2.2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网络中的主要知识活动 |
6.2.3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治理问题 |
6.3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治理结构 |
6.3.1 联盟知识治理主体和相互关系 |
6.3.2 TD-SCDMA 产业联盟组织模式 |
6.3.3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控制权和索取权配置 |
6.4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治理机制 |
6.4.1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保护机制 |
6.4.2 知识收益分配机制 |
6.4.3 一体化机制 |
6.4.4 团队激励机制 |
6.5 政府在 TD-SCDMA 产业联盟知识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
6.5.1 TD-SCDMA 产业联盟发展各阶段的政府作用 |
6.5.2 政府政策对联盟知识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
6.6 案例启示 |
6.6.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推进自主知识创新的重要组织模式 |
6.6.2 知识治理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 |
6.6.3 联盟主导企业是联盟知识治理的关键主体 |
6.6.4 政府在推动联盟发展和知识治理中发挥决定作用 |
6.7 政策建议 |
6.7.1 实施开放型知识创新战略 |
6.7.2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体系 |
6.7.3 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中的作用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7)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以植物新品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理论回顾 |
1.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 |
1.3.3 农业知识产权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2.1.2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
2.1.3 农业科技创新的要素 |
2.1.4 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 |
2.2 农业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知识产权的内涵 |
2.2.2 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
2.2.3 农业知识产权的经济作用 |
2.3 植物新品种创新的理论基础 |
2.3.1 植物新品种的概念及特征 |
2.3.2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界定 |
2.3.3 植物新品种申请与授权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
3.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及时空特征 |
3.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 |
3.1.2 农业科技资源的时空特征 |
3.2 国内外植物新品种创新现状分析 |
3.2.1 国外植物新品种创新发展现状 |
3.2.2 中国植物品种创新现状分析 |
3.3 专题:植物品种创新能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
3.3.2 实证分析 |
3.3.4 结论与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 |
4.1 理论支撑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及量化 |
4.2.2 主要研究方法 |
4.3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时序演进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
4.3.1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时序演进特征 |
4.3.2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公平性分析 |
4.4.1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整体差异 |
4.4.2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差异的因子分解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主要结论 |
4.5.2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 |
5.1 问题提出 |
5.2 方法、变量与数据 |
5.2.1 理论基础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收敛性检验 |
5.3.1 σ收敛检验 |
5.3.2 绝对β收敛检验 |
5.4 植物新品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六大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5.5.1 主要研究结论 |
5.5.2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 |
6.1.1 完善健全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 |
6.1.2 与时俱进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1.3 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6.2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
7.1 完善并更新现有政策法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政策保障机制 |
7.2 构建并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调控机制,以缩小区域差异 |
7.3 明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权机制,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
7.4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序化交易平台,实现创新的经济价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2.1 研究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领域视角下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基础 |
(一) 知识产权正当性基础的理论诠释 |
(二) 公共领域之于知识产权法的价值 |
二、公共领域视角下知识产权制度正当性之具体解构 |
(一) 知识产权立法目的论 |
(二) 公共领域视野下主要知识产权制度的实现 |
三、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危机与修正 |
(一) 知识产权制度现实危机:公共领域的两大趋势 |
(二) 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修正 |
四、结论 |
(9)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 |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 |
2.1.1 知识管理 |
2.1.2 数字图书馆 |
2.1.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 |
2.2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 |
2.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架构 |
2.4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遵循原则 |
2.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技术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1.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 |
3.1.2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2.1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 |
3.2.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3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3.1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 |
3.3.2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4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4.1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 |
3.4.2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5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5.1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 |
3.5.2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6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6.1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 |
3.6.2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7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
3.7.1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 |
3.7.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
3.8 知识管理组成要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 |
4.1 概念模型的设计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假设 |
4.2.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研究假设 |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4 变量度量 |
4.4.1 变量量表的设计 |
4.4.2 信度检验 |
4.4.3 效度分析 |
4.5 模型的拟合检验 |
4.6 假设检验结果 |
4.7 研究结果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
5.1 数字图书馆的知本管理 |
5.1.1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分类、转化与积累 |
5.1.2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 |
5.2 数字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
5.2.1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
5.2.2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 |
5.3 数字图书馆的能本管理 |
5.4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相互关系 |
5.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研究 |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实施途径 |
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实施途径 |
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施途径 |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施途径 |
6.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实施途径 |
6.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实施途径 |
6.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途径 |
6.8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 |
6.8.1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得势施对策 |
6.8.2 数字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
6.8.3 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内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可能的难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一、科技创新的界定与发展 |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三、创新价值链的提出与发展 |
四、创新价值链的应用研究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研究 |
一、知识产权的界定与发展 |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界定与发展 |
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测度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一、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 |
二、知识产权保护抑制科技创新 |
三、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关系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特征性事实 |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特征性事实 |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状况 |
第二节 中国科技创新的特征性事实 |
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状况 |
二、中国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三阶段理论分析 |
一、创新价值链的起点:知识创新阶段 |
二、创新价值链的中间:技术研发阶段 |
三、创新价值链的收尾:成果转化阶段 |
第二节 基于科技创新三阶段的理论模型 |
一、假设条件 |
二、研发决策函数 |
三、知识产权保护效应 |
四、最优化问题 |
五、模型的求解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效应 |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间接效应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三阶段的作用机制差异分析 |
一、知识创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效应 |
二、技术研发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效应 |
三、成果转化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效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静态面板模型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变量的测算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动态面板模型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方法的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自主研发渠道作用机制的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实证估计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基于FDI流入渠道作用机制的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实证估计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基于进口贸易渠道作用机制的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实证估计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二、市场层面 |
三、科技创新主体层面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J]. 吴汉东. 法学研究, 2014(03)
- [2]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董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D]. 李山.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4]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王凯. 浙江大学, 2016(10)
- [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研究[D]. 陈立勇. 湖南大学, 2013(12)
- [6]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J]. 王太平. 法学研究, 2011(03)
- [7]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以植物新品种为例[D]. 陈祺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8]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J]. 冯晓青,周贺微. 现代法学, 2019(03)
- [9]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D]. 关欣. 吉林大学, 2010(09)
- [10]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D]. 丁艳.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