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形理论分析转子旋转误差

用分形理论分析转子旋转误差

一、Analyzing Rotor Rotating Error by Using Fractal Theory(论文文献综述)

杨浩[1](2021)在《分形维数在改性沥青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分形学在材料学中的发展,分形理论也开始被人们应用于道路沥青研究当中。针对目前该理论在材料学领域的发展,本文采用国内外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量化的方法,结合改性沥青自身的特点,以阿尔巴尼亚天然岩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为代表,建立三种不同掺量改性沥青与分形维数之间的联系,为分形维数作为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提供合理的依据。首先在不同的掺量下制备阿尔巴尼亚岩沥青(ARA)、橡胶粉和SBS三种已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改性沥青,获取不同掺量沥青、不同种类的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像。通过IMAGEJ软件对其均匀性分析完成后筛选出合适的荧光图像,利用FRACLAB计算其分形维数,分析微观结构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掺量的改性沥青的相关系数≈1,最大误差均≤5%,说明散点图拟合曲线的拟合结果较好,即此方法计算出的分形维数有着高精确度,并且三种不同的改性沥青有着不同的微观结构,整体趋势相同,与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寻这种关系的可靠性,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建立分形维数与改性沥青基本指标及流变性能之间的联系,分析分形维数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ARA改性沥青在分形维数达到0.9左右时,其基本性能会显着提升,对应的掺量为15%~20%;橡胶沥青的分析维数达到1.4812左右时,表现出良好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对应的掺量约为20%;分形维数1.6916是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开始出现连续网状结构的转变点,此时的掺量约为5%。改性沥青的均匀性可以通过微观结构量化的方法得出,分形维数与三大指标、黏度、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及车辙因子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改性沥青的质量做出评价并可以通过分形维数得到改性沥青的最佳掺量。

闫晓丽[2](2021)在《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滚动轴承作为组成旋转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滚动轴承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及时判断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识别故障类型以及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能有效避免设备陷入失效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机械设备运行的风险与损失。本文以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为基础,以分析振动信号所反映的被测对象动力学特性为出发点,开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数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s)的形态学运算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降噪中的应用。针对传统形态滤波的参数选择以及波形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DEs的自适应平滑连续尺度形态学滤波(PDEs smoothed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PSMMF)的振动信号噪声抑制的方法。利用不同尺度形态学滤波结果残余差的多尺度排列熵自适应选取最优尺度组合,构造连续尺度形态学滤波器,采用B-样条插值平滑形态滤波后的结果改善波形失真问题。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降噪预处理过程中,通过提升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增强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仿真与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信噪比提升方面具有优势性。(2)在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和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多尺度形态学(Composite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ractal dimension,CMMFD)的分形维数估算方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分形特征的提取中。首先,采用PSMMF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在不破坏振动信号中所反映的被测对象动力学特性的情况下抑制干扰噪声。随后,利用复合尺度粗粒化分析对降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再利用基于通量校正传输(Flux-corrected transport,FCT)方案的形态学运算估计不同尺度粗粒化序列的分形维数,构造CMMFD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分类器识别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CMMFD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单一尺度分形维数的状态空间重叠问题,实现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的有效区分,可为设备健康状态分析和故障类型识别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3)滚动轴承在故障发生的早期阶段,表征故障特征的信号成分相对微弱,往往淹没于强背景噪声中难以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振子与形态分析的滚动轴承微弱故障检测的方法。在研究典型混沌振子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混沌振子吸引子形态在不同状态下可能产生变化的特性,将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应用于量化混沌振子输出信号的吸引子形态特征的分析中,采用CMMFD形态学分析方法,提取不同参数下混沌系统输出的振动信号形态特征,分析混沌振子状态发生变化时形态特征的变化,将其作为判断混沌振子状态发生变化的定量判断依据,最后利用变尺度与振子阵列结合的方法检测故障信号的特征频率,判断故障类型。仿真和实验分析表明CMMFD与混沌振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处于轻微退化阶段的滚动轴承故障的识别。(4)针对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程度难以有效评估的问题,以数学形态谱和PDEs形态运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学差值谱(Continuous-scale mathematical pattern difference spectrum,CMPDS)分析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首先利用CMPDS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形态谱特征,结合局部保留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方法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然后采用低维特征训练初始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Embedded hidden Markov model,EHMM),组合所有初始EHMM构造全局EHMM模型。最后将CMPDS特征向量输入全局EHMM训练滚动轴承退化性能模型。对全寿命周期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评估。

秦佳晖[3](2021)在《基于分形插值的风电变桨控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可循环、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风的波动具有随机性。因此当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过高时需要通过变桨机构稳定输出功率。现阶段,风电单机容量的增加对风电变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为了使风电变桨控制性能取得进一步提升,本文创新性地将分形插值风速预测应用于风电变桨控制优化。文中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风电变桨控制基本原理,对风电系统中各组成模块理论解析并在Simulink上搭建2MW风电数学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仿真平台。2.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分析了分形插值应用于风速预测的理论可行性。在MATLAB上编写了经典分形插值预测程序。为提升后续分形插值预测指导下的风电变桨控制性能,改进了由经典分形插值组成的风速预测算法。在经典分形插值预测算法中加入了垂直尺度因子历史变化序列的分析环节,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了垂直尺度因子的未来走向。仿真验证了改进的分形插值预测算法的预测性能优于经典分形插值预测算法和显式分形插值预测算法,为后续变桨控制提供了改进的分形插值风速预测算法。3.将改进的分形插值风速预测算法,应用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变桨控制。从DFIG的风速阶跃响应出发,在计及功率损耗的情况下,研究了预测变桨、前馈变桨和反馈变桨之间的区别。结合改进的分形插值风速预测算法提出了两种基于分形插值预测的风电变桨控制方法改进。第一种改进方法,时域超前变桨控制能够改善功率稳定性并有效避免DFIG转速超速。第二种改进方法,基于风速预测的模糊PI变桨控制能够改善DFIG功率的动态跟踪性能。最后利用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的风电数学模型对两种改进的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方法能够分别从转速和输出功率两方面有效改进前馈-反馈变桨控制的性能表现,提高DFIG的稳定运行。

田亚平[4](2020)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齿轮传动系统因结构紧凑、效率高、传动比恒定的优点在机械装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含间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分岔、齿面冲击和脱啮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运动稳定性、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分岔与齿面冲击、脱啮和动载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及参数匹配规律,对机械设备的减振降噪、延长运行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以直齿圆柱齿轮副、三自由度单级齿轮和含行星轮系的多级混合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刚度等因素,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CPNF法、谐波平衡法分析了齿轮传动系统齿面冲击及周期运动的分岔、吸引子共存规律、频响特性、周期运动的稳定性等动态特性,厘清了系统分岔与齿面脱啮、齿背啮合、动载系数间的关系及其参数匹配规律;采用数值法分析了多啮频激励的多级混合齿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用改进的OGY控制理论研究了高维齿轮传动系统混沌运动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为齿轮系统结构参数设计的合理匹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PNF伪不动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间隙分段光滑动力学系统周期运动延续追踪、判稳的改进CPNF算法,实现了含间隙齿轮传动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齿面冲击与分岔的数值计算;改进了OGY算法,实现了单级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基于改进的谐波平衡法算法,分析了三自由度单级齿轮传动系统、多级混合轮系传动系统的幅值跳跃和多值性。2.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阻尼和综合静态传递误差等因素建立了单级齿轮副扭振动力学模型。在双参数平面内通过Poincaré映射图、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图、FFT频谱、位移-时间映射图、分岔图等工具分析了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与齿面脱啮、齿背啮合、动载系数间的关联关系,获得了系统稳定运行的参数匹配规律;分析了系统的齿面冲击、分岔和振动强度的稳定性。在全局参数空间内用胞映射理论分析了鞍结、倍化及擦切分岔演化规律、多周期吸引子共存现象和吸引域的稳定性。基于H.blok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研究了齿面闪温与非线性激励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含齿面闪温的单级齿轮副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齿面闪温对系统分岔、齿面冲击、齿面脱啮和齿背啮合的影响。3.以含轴承支承间隙、齿侧间隙、时变刚度等因素的三自由度单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用CPNF法分析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获得了稳定和不稳定周期运动共存现象,并预测了系统进入混沌的方式。研究了系统的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脱啮、齿背啮合、动载系数间的关联关系;用改进的OGY算法对系统混沌运动进行了周期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基于谐波平衡法和拟弧长延续算法研究了系统响应多值解和跳跃特性,获得了双参平面内的频响特性和无冲击单值稳定运动的参数区域。4.建立了含时变刚度、多齿侧间隙、连接轴扭转、多啮频激励等因素的行星-两级平行轴齿轮多级混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用数值法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各级齿轮系统的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脱啮占空比、齿背啮合比的影响,发现了各级齿轮传动系统分岔、齿面冲击、脱啮的不同步性。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除了受间隙、时变刚度、阻尼因素影响外,连接轴的扭转刚度和多啮频激励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用多基频谐波平衡法分析了参数对混合轮系位移响应的幅值跳跃、多值性的影响,发现混合轮系中含多间隙的行星轮系的非线性幅值跳跃最为强烈,因齿侧间隙的影响连接轴的扭转响应也表现出非线性跳跃现象。研究发现,双参平面的伪彩图能清晰地刻画出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演化规律和参数匹配规律;齿轮传动系统的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主要受转速、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齿面闪温等参数影响,齿面冲击/周期运动的分岔是影响齿面脱啮占空比、齿背啮合比、动载系数突变的主要因素,在多周期、拟周期、混沌运动区域内其值达到极值。多级混合齿轮传动系统因多啮频、多间隙强非线性导致其分岔、齿面冲击、脱啮特性较单级齿轮更为复杂。多啮频激励导致各级齿轮传动的分岔、脱啮、齿背啮合不同步,连接轴的刚性越小对前级齿轮非线性特性抑制能力越强。多级齿轮传动的幅频特性表明行星轮系具有强烈的幅频跳跃特性,定轴轮系具有弱非线性幅频特性,连接轴受间隙的影响也表现出非线性特性。系统动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和参数匹配规律对齿轮设计参数的选择和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赵昕[5](2020)在《风电机组齿轮传动系统热弹耦合及振动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完备,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易开发、可再生、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由于风力发电机长期处于低速、重载、变载的工作条件下,据统计,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易损部件。因其工况复杂、高空布置、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等因素影响,对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了解的越清楚,对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稳定性越有利。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5 MW风力发电机齿轮箱高速级传动系统,依据齿轮动力学,分析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振动响应。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建立了弹流润滑条件下6自由度的风力机齿轮箱高速级传动系统平移-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忽略支撑轴承、轴承的非线性支撑力的基础上,考虑齿轮传动系统齿轮副之间的摩擦力,采用集中参数法,应用Runge-Kutta数值方法,通过改变齿轮不同转速、齿侧间隙参数值,分析高速级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及系统振动响应规律。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分析齿轮传动系统在混合弹流润滑条件下在不同转速下的动力学响应。最后,以某D77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为测试对象,测试验证所提模型的正确性。(2)建立了直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轮热行为,理论计算出齿轮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热流量,将热分析结果输入到接触分析中,以便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分别计算了齿轮在静态分析和热弹耦合分析条件下的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考虑三种等级的点蚀程度故障,建立了不同点蚀情况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计算健康及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3)建立了16自由度齿轮-转子-轴承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综合分析了时变啮合刚度、传递误差、齿面侧隙、齿轮偏心、齿面摩擦力和轴承的非线性支撑力的影响,分析齿面侧隙变化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同时分析定侧隙下偏心量变化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4)建立了点蚀故障下含复合动态侧隙的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介绍了三种动态侧隙模型,分别是具有分形特征的动态侧隙、随中心距变化的动态侧隙和复合动态侧隙,其中复合动态侧隙模型被嵌入到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运用能量法计算健康及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考虑复合动态侧隙和含点蚀故障齿轮共同作用下,分析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传动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运动状态,详细分析了不同程度点蚀故障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与故障特征。

郭彧[6](2020)在《旧沥青路面材料(RAP)铣刨过程的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路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已经进入大规模养护期,沥青路面回收旧料(RAP)的再生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绿色交通业的重要方式之一,RAP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变异性,其中RAP级配对于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显着,在铣刨过程中矿料受铣刨特性的影响导致RAP级配细化,进而影响再生混合料性能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铣刨过程的RAP变异性进行研究,采用针对性方法降低其变异性,对提高RAP利用率、指导再生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围绕旧沥青路面材料(RAP)铣刨过程的变异性展开研究,具体如下:(1)采用离散元法模拟旧沥青路面铣刨过程,对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和力学强度进行分析,采用Unigraphics NX建立铣刨转子的三维模型,使用Bonding接触模型,利用Solidworks建立其骨料颗粒几何形状并采用EDEM进行快速填充,建立沥青路面铣刨模型后分析了铣刨前进速度、铣刨转速和铣刨深度影响下沥青路面材料的受力状态。(2)不同来源RAP由于受设计施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变异性很难得到控制,为降低来自不同来源RAP变异性,通过对不同路段芯样进行抽提试验测定级配,基于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分形理论对级配进行定量评价,采用三种不同分类方法—相邻聚类法、决策树分类法、Fisher判别法对特征值进行分类,并对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以决策树分类法作为降低不同来源RAP变异性的方法,明确了最优分类区域。(3)基于沥青路面铣刨破坏原理,对不同混合料类型、不同铣刨速度下RAP级配进行评价,明确了集料离散特性及分布规律,提出了级配变化度与结团度指标对RAP变异性进行分析,并基于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级配的影响。(4)为在路段铣刨前对RAP级配进行初步评估,合理划分铣刨速度范围,在不同铣刨速度下RAP级配细化过程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RAP铣刨级配预测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到实测级配与模型预测级配误差较小,且级配的变化度与结团度具有相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AP铣刨级配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根据此细化预测模型和路段芯样级配即可估算不同铣刨速度下RAP燃烧后级配。

陈龙[7](2020)在《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旋转端面分形接触摩擦振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摩擦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自然现象。摩擦振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们提供服务,又能损坏系统和制造环境噪声。在工程应用中,摩擦引起的振动噪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旋转端面摩擦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干摩擦的接触振动问题,对含有摩擦的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理论和试验探讨摩擦副系统动力学适应性问题,旨在丰富摩擦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支持,完善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中接触和摩擦的相互作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压缩机曲轴系摩擦动力学特性,提出减摩减振的设计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M-B分形接触模型给出真实接触面积与接触载荷关系曲线,考虑摩擦对接触微凸体变形的影响,修正弹塑性变形的临界接触面积,并结合实验测定表面分形参数结果,在Hertz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粗糙表面间的法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刚度的修正分形模型。(2)基于Stribeck摩擦效应,引入法向分形接触刚度,建立圆环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力矩模型。根据系统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建立系统拉格朗日方程和接触界面微分方程,理论分析系统稳定性和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摩擦副系统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区间内发生不稳定振动,Stribeck系数越大,不稳定区间范围也越大;增大接触载荷会扩大系统不稳定趋势,但是适当地增加接触表面光滑度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增大接触载荷和提高相对滑动速度会提高系统法向振动频率,但是提高速度却会降低切向振动频率,径向振动频率由系统固有属性参数确定。(3)自主设计搭建摩擦试验平台,提出试验装置总体布局和试验设计要求,根据机械设计原理和机械设计手册,具体设计待加工制造的结构零件,并绘制设计图纸。在试验平台设计中,需要保证摩擦部件的约束状态与理论基本保持一致,利用弹簧作为接触面法向载荷来源巧妙设计加载装置;提高零件加工和装配精度,保证两个接触面平整贴合。基于理论研究,提出具体摩擦试验方案和要求。(4)试验研究了四组摩擦副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摩擦副具有类似的摩擦响应,振动频率集中分布在2000 Hz~7000 Hz,该频段丰富的谐波是由表面碰撞引起的,该频段均分布有3或4个主振频率,含有45#钢的摩擦振动响应幅值远高于不含45#钢的摩擦振动。试验研究了接触载荷和相对滑动速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载荷和速度都会加大响应幅值,且高频振动更突出。降速扫频测试也揭示了系统在500 rpm~3000 rpm转速下是不稳定的。为了解释摩擦振动现象,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摩擦引起的系统振动响应频率与系统共振频率吻合度高,说明摩擦激发了系统共振频率,且随着载荷和速度的提高,共振频率也呈增大的趋势,与理论相吻合。(5)基于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通过ADAMS分析了压缩机曲轴系的摩擦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干摩擦引起系统不稳定碰撞和激起系统共振频率。以阻尼系数和接触刚度模拟表面润滑状态,发现都存在一个临界值可以大幅减弱系统不稳定碰撞,以系统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研究指标,通过DOE分析明确了系统稳定振动的临界状态,为减摩减振提供设计指导。

孙宝财[8](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气密封摩擦振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旋转轴端用动密封的要求越来越高。干气密封作为一种非触接式密封,因所具有的低泄漏率、高可靠性、适用介质广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然而工程师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受到加工制造水平、装配过程误差及工作工况等因素的影响,干气密封系统动环与静环端面间在启动、停止以及运行期间都有可能会出现接触摩擦的情况。与此同时,接触摩擦的发生将伴随着动环与静环端面间的振动、磨损、噪声、温升等现象,整个密封系统将可能会因此而发生失稳,甚至失效。这其中的摩擦振动是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现象,蕴含着许多反映系统摩擦学特征和摩擦状态的信息。因此,对干气密封系统动环与静环端面间进行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振动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干气密封系统动环与静环端面间滑动接触时的摩擦振动进行研究。从摩擦界面的微观接触力学出发,重新定义了微凸体的接触变形方式及在载荷作用下微凸体根部的基底长度,并结合分形理论,分别构建了摩擦振动系统的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和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然后将干气密封端面摩擦系统简化为两自由度模型,并结合摩擦系统特性参数,建立两自由度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摩擦振动系统模型。与此同时,搭建了干气密封摩擦振动实验测试平台,开展动环与静环端面间摩擦振动信号的实验测试。最后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对干气密封系统动环与静环端面间的摩擦振动进行深入研究。对非协调弹性体在切向力作用下初始滑动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分形参数表征摩擦界面形貌特性。根据重新建立的微凸体接触变形方式及概率理论,分别构建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和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通过与相关实验数据和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对影响法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刚度的关键因素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法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当接触面积一定时,法向接触刚度随着特征尺度、摩擦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相比于分形维数、特征尺度对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摩擦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切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真实接触面积、材料特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切向接触刚度随着特征尺度、摩擦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相比于分形维数、特征尺度、材料特性系数对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摩擦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上述模型所得到的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刚度为本文研究并建立两自由度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摩擦振动系统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干气密封系统动环与静环端面间在干摩擦状态下的微观形貌与受力进行分析,基于分形理论并结合已经给出的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刚度,建立了包含分形参数的干气密封端面间法向位移激励及两自由度滑动摩擦界面摩擦振动系统模型。利用数值对摩擦振动系统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法向振动位移和速度随着分形维数与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法向振动位移和速度随着特征尺度与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法向振动以准周期的高频微幅振动规律变化,相比于特征尺度,分形维数对法向振动的影响更加显着,而摩擦系数对法向振动来说不是一个敏感因素;切向振动位移和速度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以周期性的高频微幅振动规律变化;同时,摩擦系数对系统切向振动的影响比对法向振动的影响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高频微幅摩擦振动规律奠定了基础。为了验证本文建立的两自由度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摩擦振动系统模型,搭建了干气密封摩擦振动实验测试平台。选用加速度传感器对动环与静环端面间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实验测试,并利用谐波小波包变换对所得到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不同工况,分别利用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得出摩擦振动参量和课题组搭建的实验测试平台测试出摩擦振动参量,并对比分析表明:当载荷一定时,理论模型计算振幅与实验测试振幅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当转速一定时,理论模型计算振幅与实验测试振幅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工况下,理论模型计算振幅较接近实验测试振幅,且理论模型计算振幅大于实验测试振幅。尽管理论模型计算振幅与实验测试振幅有一定程度的偏差(特别是在法向),但两者变化规律和趋势基本相似,且摩擦振动振幅是在同一量级上。这说明本文给出的干气密封两自由度摩擦振动系统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王衍博[9](2020)在《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重型燃气轮机由于其热—功转换效率较高,在船舶以及发电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地位。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发展,重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形式越来越丰富,其内部的转子已经由最初的整体式转子,发展出了如今被广泛应用的拉杆组合式转子。拉杆转子的各级轮盘是独立的,由拉杆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根据拉杆的安装形式,拉杆转子分为中心拉杆转子和周向拉杆转子。拉杆转子具有刚度大、强度高、便于拆装和检修等优点,但是其结构相对于整体转子也更复杂,这种复杂的结构特点给拉杆转子的动力学建模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以周向拉杆模型转子为研究对象,考虑微观粗糙表面接触,对周向拉杆转子建立带有可倾瓦轴承和密封系统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由粗糙表面的微观接触入手,使用MATLAB通过自相关函数法生成不同粗糙度的高斯随机表面点坐标,使用ANSYS APDL命令流实现点的创建和点之间的连线,进而使用蒙皮命令生成粗糙表面三维实体模型。利用不同粗糙度的粗糙表面实体模型分别与一个刚性平面进行接触仿真,采用正交实验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接触刚度与预紧力和粗糙度的关系函数。然后,基于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对周向拉杆转子进行动力学建模,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周向拉杆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得到前四阶临界转速以及不平衡响应。通过改变拉杆总的预紧力大小以及轮盘间接触面的粗糙度大小,分别探究两者的变化对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拉杆预紧力或者减小接触面粗糙度可以增加拉杆转子的临界转速和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幅值。最后,建立可倾瓦-拉杆转子动力学模型,探究可倾瓦轴承参数对周向拉杆转子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密封-拉杆转子动力学模型,探究密封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建立周向拉杆转子-可倾瓦轴承-密封系统整体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动力学特性。

靳维[10](2020)在《风电场不确定性弱馈源相互作用机理与继电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代表的弱馈源大量接入电网给继电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变速恒频双馈型弱馈源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性分析双馈型弱馈源的特性、弱馈源并网对继电保护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充分式保护思想为指导的新型保护思路,从而构造与风电并网系统相适应的保护方案,为电网安全提供坚实的防线,并为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弱馈源的等值模型与故障特性是继电保护原理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根据投撬棒保护和变流器控制两种故障穿越方式的不同,分别推导出了两种低电压穿越措施下双馈型弱馈源正、负序分量故障电流的表达式,明确了故障电流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特点。根据分析得出弱馈源在正序回路中的等值模型具有多态性,等效形式可以为阻抗、电压源或者电流源;在负序回路中的等值模型是与转速有关的恒定阻抗。弱馈源的故障电流不确定性、弱馈特性及等效模型的多态性将会对以电流保护为代表的传统继电保护带来影响。研究了双馈型弱馈源整体作为虚拟阻抗的特性以及对常用的方向元件的影响。以正、负序故障分量来计算弱馈源的虚拟阻抗,得出负序虚拟阻抗特性与弱馈源的实际负序阻抗相同;而正序虚拟阻特性与实际的正序阻抗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负序虚拟阻抗具有阻感特性,相角在45°~90°区间;正序虚拟阻抗因低电压穿越方式有所区别,投撬棒时具有负阻尼特性,相角波动较大且稳态时在-90°~-270°区间,变流器控制时相角可以在任意区间。分析了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特性对多种方向元件性能的影响情况,得出正序方向元件、功率方向元件可能会误动,负序方向元件灵敏度可能会下降,零序方向元件不受影响。从故障和扰动两个层面研究了双馈型弱馈源的输出频率特性。故障期间,投撬棒时双馈型弱馈源的谐波主要为转速频率分量,因转子侧衰减的直流励磁产生,衰减速度很快;变流器控制时,双馈型弱馈源的谐波主要为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二次谐波是因定子侧直流分量通过控制器耦合产生,三次谐波是由负序分量通过控制器耦合产生。基于小扰动建模的方法,得出等效正序系统和等效负序系统之间具有耦合关系,耦合程度随d、q轴的等效阻抗差异增加而变大,序分量之间耦合效应是双馈型弱馈源多频率响应的根源。提出了充分式保护思想来解决当前继电保护面临的挑战。通讯简单、信息无法获取、双馈型弱馈源特性复杂性等让基于“四性”的传统保护越来越难以实现,于是提出了充分式保护思想来应对这些困境。该思想最显着的特征是基于故障特征而不是基于故障类型,且具有优选性,充分性、准异步性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保护思想应用于集电线路电流保护、集电线路方向判断以及配网差动保护中的可行性,得出该保护思想在信息缺失、信息不透明的风电系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熔断器特性这个已知的充分式条件,提出了集电线路充分式反时限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当前集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存在的问题,I段电流保护需要躲过下游熔断器的动作时间,导致电流保护的速动性变差,风电场多电源特性造成II段电流保护之间的选择性出现问题。基于已知的不同熔断器的特性曲线,根据不同区间各条熔断器的最小灵敏度曲线,并加上适当的协调时间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形成上游集电线路保护的充分式反时限动作曲线。该方案能够保证集电线路间的选择性,并且能够有效提升集电线路保护的速动性,实现故障快速切除与系统对韧性电源需求的平衡,保证了风电场的安全。基于故障分量电压包含的充分式故障特征,提出了采用优选制的集电线路故障判断方法。在介绍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故障分量电压的多重分形谱计算结果来定量描述故障信号中包含的暂态特征、稳态特征的凸显程度,并以此作为依据选择相应的保护方案。提出三种故障方向判别方法,基于弱馈特性的稳态法与基于极性特征的暂态法都是着眼于充分利用本线路的特征,在满足充分性故障特征条件下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灰色关联法在暂、稳态判断模糊时通过对各条线路的故障特征综合分析,克服单纯基于暂态和稳态特征的局限性以及本地信息量特征不充分的情况,提高故障方向判断的可靠性。在分析了标积制动差动保护灵敏性与抗同步误差不能兼顾的原因基础之上,提出了制动角与幅值比成凹函数的充分式差动保护。当两侧电流幅值比较大时,制动角随幅值比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且很大,重点改善抗同步误差能力;当两侧电流幅值比较小时,随幅值比的增加制动角增加较慢且很小,重点改善保护的灵敏性。本章提出利用风电电源的频率复杂性,将保护判据扩展到全频域,进一步提高区内故障的灵敏性。以采样序列组成的向量来计算幅值相角能够让采样时间窗任意调整,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提出利用故障前电流作为参考计算故障后两侧电流的相角差,使得差动保护能够在准异步机制下运行,显着提高抗同步误差能力更加适合通讯薄弱的配网。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对双馈型弱馈源的电流特性、阻抗特性、频率特性、充分式反时限保护方案、故障方向判别方案及充分式差动保护方案等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所提的保护方案能够适应风电接入后的电网。

二、Analyzing Rotor Rotating Error by Using Fractal Theo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zing Rotor Rotating Error by Using Fractal Theory(论文提纲范文)

(1)分形维数在改性沥青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改性沥青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1.2.2 分形维数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形维数原理与样品制备
    2.1 试验原理
        2.1.1 分形维数的计算原理
        2.1.2 改性沥青均匀性分析方法
    2.2 试验样品的基本性能
        2.2.1 基质沥青
        2.2.2 改性剂
    2.3 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与基本性能
        2.3.1 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2.3.2 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沥青中分形维数的计算
    3.1 荧光显微镜的成像研究
        3.1.1 试验样品制备
        3.1.2 改性沥青改性结果的荧光分析
    3.2 改性沥青均匀性研究
        3.2.1 IMAGEJ软件处理方法
        3.2.2 改性沥青均匀性结果研究
    3.3 分形维数的计算
        3.3.1 ARA改性沥青的分形维数计算
        3.3.2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分形维数计算
        3.3.3 SBS改性沥青的分形维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4.1 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试验
    4.2 改性沥青温度扫描试验研究
        4.2.1 复数剪切模量
        4.2.2 相位角
        4.2.3 车辙因子
    4.3 改性沥青黏度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形维数与改性沥青性能之间的联系
    5.1 分形维数与基本指标的联系
        5.1.1 分形维数与基本指标之间的联系研究(ARA)
        5.1.2 分形维数与基本指标之间的联系研究(Rubber powder)
        5.1.3 分形维数与基本指标之间的联系研究(SBS)
        5.1.4 分形维数与改性沥青黏度特性研究
    5.2 分形维数与动态温度扫描试验分析研究
        5.2.1 基于分形维数的动态扫描试验研究(ARA)
        5.2.2 基于分形维数的动态扫描试验研究(Rubber powder)
        5.2.3 基于分形维数的动态扫描试验研究(SBS)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2.1 故障特征增强方法研究现状
        1.2.2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1.2.3 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2.1 引言
    2.2 数学形态学理论
        2.2.1 形态学基本运算
        2.2.2 多尺度形态学滤波
    2.3 基于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态学运算
        2.3.1 偏微分方程基本理论
        2.3.2 P-M各向异质扩散滤波
        2.3.3 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
    2.4 振动信号的平滑形态滤波降噪
        2.4.1 多尺度形态学降噪滤波器的构造
        2.4.2 基于PDEs的形态学降噪滤波器的构造
        2.4.3 信号聚合与平滑
    2.5 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分析
        2.5.1 轴承局部缺陷故障模型
        2.5.2 基于PSMMF的降噪分析
        2.5.3 对比分析
    2.6 实例信号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复合尺度形态分形维数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3.1 引言
    3.2 形态学分形维数基本理论
        3.2.1 基于MC的分形维数估计
        3.2.2 基于FCT方案的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
        3.2.3 参数对PDEs-MFD估计的影响
        3.2.4 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方法比较
    3.3 复合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
        3.3.1 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
        3.3.2 复合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
        3.3.3 基于CMMFD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流程
    3.4 仿真信号分析
    3.5 实测故障信号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沌振子与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4.1 引言
    4.2 典型的混沌振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4.2.1 Duffing振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4.2.2 Lorenz振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4.2.3 定性判据的抗噪性能分析
    4.3 典型的混沌振子的形态特征分析
        4.3.1 Duffing振子的CMMFD特征提取
        4.3.2 Lorenz振子的CMMFD特征提取
    4.4 基于形态学分形维数与混沌振子的故障诊断方法
        4.4.1 抗噪性能分析
        4.4.2 混沌振子状态判断
        4.4.3 检测盲区的消除
        4.4.4 故障诊断流程
    4.5 仿真实验分析
    4.6 实验信号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差值谱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5.1 引言
    5.2 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
        5.2.1 数学形态谱基本理论
        5.2.2 广义数学形态谱
        5.2.3 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
        5.2.4 不同方法对比分析
    5.3 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差值谱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5.3.1 基于局部保留投影的高维特征降维的方法
        5.3.2 基于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分类方法
        5.3.3 基于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的轴承退化性能评估流程
    5.4 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分形插值的风电变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变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风电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分形插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基于Simulink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2.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理论
    2.2 风轮模型
    2.3 齿轮箱模型
    2.4 坐标变换原理及方法
        2.4.1 克拉克(Clarke)变换
        2.4.2 派克(Park)变换
    2.5 DFIG模型
    2.6 DFIG矢量控制
        2.6.1 磁链矢量定向下的转子电流控制
        2.6.2 最佳转速跟踪控制
        2.6.3 基于Simulink的矢量控制模型
    2.7 背靠背功率变换器
        2.7.1 电网侧PWM变换器数学模型
        2.7.2 转子侧PWM变换器数学模型
        2.7.3 基于Simulink的背靠背功率变换器模型
    2.8 基于Simulink的 DFIG总体建模图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分形插值的风速预测
    3.1 BP神经网络
        3.1.1 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3.1.2 BP神经网络的工作步骤
        3.1.3 BP神经网络的MATLAB编程
    3.2 风速的分形插值
        3.2.1 分形理论
        3.2.2 风速分形插值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3.2.3 建立经典风速分形插值
    3.3 改进的FI-NN算法
        3.3.1 基于梯度向量法的分形插值变垂直尺度因子d分析
        3.3.2 利用BP神经网络对垂直尺度因子序列进行预测
        3.3.3 利用BP神经网络对风速离散序列进行预测
        3.3.4 改进FI-NN的 MATLAB仿真结果
        3.3.5 基于改进FI-NN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3.4 改进FI-NN与显式FI-NN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分形插值预测的风电变桨控制
    4.1 变桨控制理论
        4.1.1 DFIG的阶跃风速响应
    4.2 变桨前馈控制
        4.2.1 DFIG功率损耗
        4.2.2 桨距角前馈控制
    4.3 变速变桨协调控制
    4.4 基于风速预测的主动降速变桨控制
        4.4.1 预测控制下的时域超前变桨
        4.4.2 主动降速控制原理
    4.5 Simulink下的时域超前变桨控制建模与仿真
    4.6 基于风速预测的模糊PI变桨控制
        4.6.1 前馈-反馈综合变桨控制
        4.6.2 基于风速预测的动态PI模糊变桨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齿轮系统动力学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1.2.2 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及研究方法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工作
2 齿轮系统动力学研究理论基础
    2.1 非线性系统分岔理论
    2.2 齿面冲击和动载特性分析指标
    2.3 CPNF算法
    2.4 基频谐波平衡法
    2.5 OGY混沌控制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单自由度直齿圆柱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3.1 单自由度齿轮副动力学模型
    3.2 单自由度齿轮副动态特性
        3.2.1 I/P分岔仿真原理及过程
        3.2.2 参数平面内I/P分岔特性
        3.2.3 系统综合动态特性
    3.3 单自由度齿轮副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3.3.1 齿面冲击状态的稳定性
        3.3.2 周期运动的稳定性
        3.3.3 振动强度的稳定性
    3.4 单自由度齿轮副系统全局分岔特性
    3.5 齿面闪温对单自由度齿轮副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5.1 含齿面闪温的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3.5.2 闪温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三自由度单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
    4.1 单级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算法
    4.2 单级齿轮系统的周期运动及其稳定性
        4.2.1 倍化分岔及其周期运动的稳定性
        4.2.2 Hopf分岔及其周期运动的稳定性
        4.2.3 鞍结分岔及其周期运动的稳定性
    4.3 单级齿轮系统的I/P分岔
        4.3.1 单参工况下系统I/P分岔
        4.3.2 参数平面内系统I/P分岔
    4.4 单级齿轮系统的冲击和动载特性
        4.4.1 参数平面内CPNF法仿真过程
        4.4.2 单参数工况下系统动态特性
        4.4.3 参数平面内系统动态特性
    4.5 单级齿系统的非线性频响特性
    4.6 单级齿轮系统的混沌控制
        4.6.1 单级齿轮系统OGY控制控制步骤
        4.6.2 控制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多级混合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5.1 混合轮系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5.2 混合轮系系统的I/P分岔
        5.2.1 转速Ω的I/P分岔
        5.2.2 齿侧间隙b的I/P分岔
        5.2.3 啮合阻尼比ξ的I/P分岔
        5.2.4 其余参数的I/P分岔
    5.3 混合轮系多啮频激励和连接轴扭转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
        5.3.1 多啮频对分岔特性的影响
        5.3.2 连接轴扭转刚度对分岔特性的影响
    5.4 混合轮系齿面冲击特性
        5.4.1 非线性参数对齿面冲击特性的影响
        5.4.2 连接轴刚度对齿面冲击特性的影响
    5.5 混合轮系双参平面内系统动态特性
        5.5.1 时变刚度-频率平面内动态特性
        5.5.2 间隙-频率平面内动态特性
        5.5.3 阻尼-频率平面内动态特性
    5.6 混合轮系非线性频响特性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风电机组齿轮传动系统热弹耦合及振动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齿轮传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现状
        1.2.2 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齿轮传动系统接触分析研究现状
        1.2.4 齿轮传动系统温度场研究现状
        1.2.5 含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弹流润滑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2.1 引言
    2.2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2.3 齿轮传动系统激励分析
        2.3.1 齿侧间隙激励
        2.3.2 传递误差激励
        2.3.3 时变刚度激励
        2.3.4 啮合阻尼
        2.3.5 时变啮合力与齿面摩擦
    2.4 弹流润滑原理
    2.5 混合弹流润滑摩擦系数及摩擦力
    2.6 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2.6.1 转速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2.6.2 齿侧间隙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2.7 测试验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点蚀故障的齿轮热弹耦合接触分析
    3.1 引言
    3.2 齿轮热力学分析边界条件及计算
        3.2.1 齿轮热分析边界条件
        3.2.2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3.3 齿轮摩擦热流密度的计算
        3.3.1 相对滑动速度
        3.3.2 齿轮平均接触压力
        3.3.3 齿面摩擦热流量
    3.4 点蚀故障齿轮热弹耦合接触分析
        3.4.1 齿轮热弹耦合有限元模型
        3.4.2 齿轮热弹变形分析
        3.4.3 齿轮静态传递误差分析
        3.4.4 点蚀故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侧隙下齿轮-转子-轴承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4.2.1 齿轮-转子-轴承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4.2.2 滚动轴承振动分析模型
    4.3 传动系统激励分析
        4.3.1 综合传递误差
        4.3.2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
        4.3.3 非线性齿侧间隙
        4.3.4 时变啮合力及齿面摩擦力
        4.3.5 滚动轴承动态轴承力
    4.4 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4.5 齿轮-转子-轴承弯扭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4.5.1 齿侧间隙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4.5.2 偏心量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复合动态侧隙的点蚀故障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能量法计算点蚀故障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
    5.3 动态侧隙
        5.3.1 含分形特征的动态侧隙
        5.3.2 随中心距变化的动态侧隙
        5.3.3 复合动态侧隙
    5.4 故障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5.4.1 转速对含点蚀故障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5.4.2 不同程度点蚀对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旧沥青路面材料(RAP)铣刨过程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RAP研究现状
        1.2.2 沥青路面铣刨工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RAP铣刨过程仿真分析
    2.1 离散元法基本理论
        2.1.1 离散元法及EDEM简介
        2.1.2 EDEM基本假设
        2.1.3 EDEM基本原理
    2.2 模型选用与参数确定
        2.2.1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与力学强度分析
        2.2.2 接触类型分析
        2.2.3 铣刨仿真过程参数设置
    2.3 沥青路面离散元模型建立
    2.4 铣刨过程仿真结果与分析
        2.4.1 沥青路面材料法向力与切向力分析
        2.4.2 铣刨过程中颗粒粘结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来源RAP变异研究
    3.1 RAP获取路段变异性评价
        3.1.1 级配设计理论
        3.1.2 不同路段级配定量评价与分析
    3.2 基于不同分类方法的获取路段变异性控制
        3.2.1 不同分类方法的计算分析
        3.2.2 方法比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铣刨对RAP级配变异分析
    4.1 沥青路面破坏原理分析
        4.1.1 高速与低速铣刨沥青路面原理分析
        4.1.2 高速与低速铣刨时铣刨刀具阻力分析
    4.2 RAP颗粒级配与矿料级配差异分析
        4.2.1 通过率描述分析
        4.2.2 分计筛余描述分析
        4.2.3 基于熵权法的分计筛余分析
    4.3 RAP级配变异程度分析
        4.3.1 铣刨速度对RAP级配变化程度评价
        4.3.2 铣刨速度对RAP级配结团评价
    4.4 基于最大密度曲线理论RAP级配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AP铣刨级配预测模型
    5.1 模型假设
        5.1.1 RAP破碎细化分析
        5.1.2 旧集料参数测算
        5.1.3 假设的提出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的提出
        5.2.2 模型的修正
    5.3 模型验证
        5.3.1 RAP-1模型计算
        5.3.2 RAP-2模型计算
        5.3.3 变异程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回顾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旋转端面分形接触摩擦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1.2.2 摩擦模型研究现状
        1.2.3 摩擦振动特性及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与工作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凸体尺度分形接触模型
    2.1 分形理论概述
        2.1.1 分形几何
        2.1.2 分形参数
    2.2 分形参数的辨识及测定
        2.2.1 参数辨识方法
        2.2.2 粗糙表面轮廓分形参数的实验测定
        2.2.3 实验结果
    2.3 W-M函数分形模拟粗糙表面轮廓
    2.4 分形接触模型及其修正
        2.4.1 真实接触面积
        2.4.2 法向接触刚度
        2.4.3 切向接触刚度
        2.4.4 接触模型的修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转端面摩擦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3.1 摩擦-相对滑动速度Stribeck模型
        3.1.1 Stribeck效应
        3.1.2 摩擦系数-相对滑动速度模型比较
    3.2 旋转端面摩擦力矩模型的建立
    3.3 摩擦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
        3.3.2 法向振动频率分析
        3.3.3 系统稳定性判据
        3.3.4 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3.4 接触界面振动特性研究
        3.4.1 面内振动微分方程
        3.4.2 摩擦面内振动特征频率
        3.4.3 特征频率数值模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转端面摩擦试验平台研制与方案设计
    4.1 设计思路及总体布局
        4.1.1 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
        4.1.2 总体布置
    4.2 试验平台结构设计
        4.2.1 设计要点
        4.2.2 摩擦副系统
        4.2.3 驱动控制装置
        4.2.4 支撑导向装置
        4.2.5 加载装置
        4.2.6 其他零部件
    4.3 试验方案设计
        4.3.1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4.3.2 试验材料参数及测试仪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旋转端面系统摩擦动力学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不同因素对摩擦系统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5.1.1 摩擦副材料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分析
        5.1.2 外加载荷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分析
        5.1.3 相对旋转速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分析
    5.2 摩擦系统模态分析验证
        5.2.1 摩擦副零部件约束模态分析
        5.2.2 摩擦副系统共振频率分析
        5.2.3 试验结果与理论的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压缩机曲轴系摩擦振动及减摩减振研究
    6.1 压缩机基本结构及研究基础
        6.1.1 压缩机基本结构
        6.1.2 研究基础
    6.2 压缩机曲轴系摩擦多体动力学分析
        6.2.1 多体动力学仿真建模
        6.2.2 干摩擦下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6.3 减摩减振设计研究
        6.3.1 阻尼系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6.3.2 接触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6.3.3 系统DOE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气密封摩擦振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注释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干气密封动力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1.2.2 摩擦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1.2.3 干气密封摩擦振动实验测试及信号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论文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来源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与关键性问题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关键性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分形接触模型
    2.1 摩擦界面微凸体接触分形模型
        2.1.1 微凸体接触变形过程分析
        2.1.2 微凸体接触变形基底长度的确立
        2.1.3 微凸体接触分形模型的构建
    2.2 摩擦界面分形接触面积
        2.2.1 微凸体分形接触面积分布
        2.2.2 真实接触面积与总接触载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
    3.1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构建
        3.1.1 摩擦界面单微凸体受力分析
        3.1.2 摩擦界面单微凸体法向接触刚度
        3.1.3 摩擦界面整体法向接触刚度
    3.2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验证
    3.3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理论模型的数值分析
        3.3.1 分形维数对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3.3.2 特征尺度对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3.3.3 摩擦系数对摩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
    4.1 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构建
        4.1.1 滑动摩擦界面单微凸体受力分析
        4.1.2 滑动摩擦界面单微凸体切向接触刚度
        4.1.3 滑动摩擦界面整体切向接触刚度
    4.2 干气密封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理论模型的数值分析
        4.2.1 分形维数对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4.2.2 特征尺度对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4.2.3 摩擦系数对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4.2.4 材料特性系数对滑动摩擦界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高频微幅摩擦振动研究
    5.1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物理与数学摩擦振动模型的构建
        5.1.1 摩擦振动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
        5.1.2 摩擦振动法向位移激励的建模
        5.1.3 摩擦振动系统数学模型的构建
    5.2 理论模型的数值分析
        5.2.1 系统参数对法向振动规律的影响
        5.2.2 系统参数对切向振动规律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测量测试与对比分析
    6.1 实验对象及试件
        6.1.1 实验对象工作原理
        6.1.2 实验试件材料及结构参数
    6.2 实验测量测试
        6.2.1 实验测量测试系统
        6.2.2 实验测量测试方案
        6.2.3 实验测量测试步骤
        6.2.4 防干扰措施
    6.3 信号处理与理论模型计算对比分析
        6.3.1 分形维数和特征尺度的确定
        6.3.2 摩擦振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6.3.3 理论模型计算与实验测试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干气密封摩擦振动信号识别程序

(9)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界面接触力学模型研究
        1.2.2 拉杆转子动力学模型研究
        1.2.3 拉杆转子动力特性的理论研究
        1.2.4 拉杆转子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拉杆连接粗糙结合面间接触刚度
    2.1 引言
    2.2 粗糙表面的数值建模
        2.2.1 粗糙表面微观形貌表征方法
        2.2.2 粗糙表面接触模型
        2.2.3 粗糙表面建模数据生成
    2.3 粗糙表面接触的三维建模与数值模拟
        2.3.1 高斯随机表面建模
        2.3.2 粗糙表面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2.3.3 粗糙表面接触参数设置和结果分析
    2.4 粗糙表面接触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随机性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2.4.2 相关系数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2.4.3 粗糙度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2.4.4 正交实验拟合接触刚度函数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结合面刚度的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建模
        3.2.1 周向拉杆转子有限元模型
        3.2.2 有限元法求解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
    3.3 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3.3.1 周向拉杆转子的临界转速
        3.3.2 周向拉杆转子的不平衡响应
    3.4 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拉杆预紧力对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4.2 轮盘接触面粗糙度对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可倾瓦轴承-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4.2.1 有限长可倾瓦轴承油膜力解析模型
        4.2.2 可倾瓦轴承参数对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3 密封-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4.3.1 密封动力学建模
        4.3.2 密封参数对周向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风电场不确定性弱馈源相互作用机理与继电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不确定弱馈源与同步机电源的差异
        1.1.2 不确定弱馈源接入电网方式及保护配置
    1.2 风电场不确定性弱馈源特性的研究现状
        1.2.1 研究弱馈源特性的技术难点
        1.2.2 双馈型弱馈源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双馈型弱馈源机群外特性的研究现状
    1.3 风电接入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1.3.1 风电并网后继电保护的技术难点
        1.3.2 风电并网后继电保护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双馈型弱馈源故障穿越要求及故障特性研究
    2.1 双馈型弱馈源的故障穿越要求
    2.2 双馈型弱馈源的正常运行控制策略
    2.3 双馈型弱馈源的故障穿越及故障特性
        2.3.1 投撬棒保护时弱馈源的故障特征
        2.3.2 变流器控制时弱馈源的故障特征
        2.3.3 非工频激励下的弱馈源的响应特性
    2.4 双馈型弱馈源的特点及等值电路
        2.4.1 双馈型弱馈源的特点
        2.4.2 双馈型弱馈源的等值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电场不确定性弱馈源阻抗的规律性研究
    3.1 傅里叶变换对故障信号的提取
        3.1.1 傅里叶变换基本理论
        3.1.2 傅里叶变换对非平稳信号的提取
    3.2 故障期间弱馈源的虚拟阻抗及其影响因素
        3.2.1 弱馈源的内阻抗的特性分析
        3.2.2 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的定义
        3.2.3 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的特性分析
    3.3 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特性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3.3.1 故障分量方向元件原理
        3.3.2 虚拟阻抗特性对常用方向元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馈源相互作用时风电场频率规律性的研究
    4.1 电网故障时的双馈型弱馈源的频率响应机理
        4.1.1 投撬棒保护时弱馈源的频率响应机理
        4.1.2 变流器控制时弱馈源的频率响应机理
    4.2 含双馈型弱馈源系统相互作用下的频率分布特征
        4.2.1 同步旋转坐标下统一的阻抗表示法
        4.2.2 双馈型弱馈源与电网交互系统的等效模型
        4.2.3 双馈型弱馈源并网系统的多频率响应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故障特征的充分式保护思想在含风电电网中的应用
    5.1 充分式保护策略的提出
    5.2 充分式保护策略的特点
        5.2.1 充分性
        5.2.2 优选性
        5.2.3 准异步性
        5.2.4 离散反时限性
        5.2.5 自适应性
        5.2.6 选择性与可靠性
    5.3 充分式保护在含风电电网中的应用
        5.3.1 充分式保护在含风电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5.3.2 充分式保护在集电线路保护的应用
        5.3.3 充分式保护在故障方向判别的应用
        5.3.4 充分式保护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熔断器特性曲线的充分式反时限保护方案
    6.1 风电场弱馈源特性对阶段式电流保护影响分析
        6.1.1 风电场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
        6.1.2 弱馈源特性带给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问题
    6.2 基于熔断器动作曲线的充分式反时限电流保护方案
        6.2.1 充分式条件——熔断器保护的动作曲线
        6.2.2 充分式反时限电流保护整定原则
        6.2.3 充分式反时限保护的性能分析
    6.3 计及熔断曲线差异性的充分式反时限保护的实现方案
        6.3.1 熔断器动作特性曲线的统一描述方法
        6.3.2 基于熔断器综合动作特性的充分式反时限保护整定方法
        6.3.3 充分式反时限保护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6.3.4 熔断器差异时充分式反时限保护的流程图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重分形优选制的风电场故障方向判断方法
    7.1 分形理论介绍
        7.1.1 分形的定义
        7.1.2 分形维度的测定
        7.1.3 多重分形的原理
    7.2 基于多重分形谱的充分式故障特征分析
    7.3 基于多重分形谱优选制的风电场故障方向判别方法
        7.3.1 基于弱馈特性的故障方向判别新方法
        7.3.2 基于暂态极性特征的故障方向判别新方法
        7.3.3 基于灰色关联的故障方向判别新方法
        7.3.4 优选制故障方向判别实施方案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准异步机制下的高灵敏性充分式差动保护方案
    8.1 含风电配网中的充分式故障特征
        8.1.1 充分式故障特征——短路电流幅值特征
        8.1.2 充分式故障特征——短路电流的频率特征
    8.2 传统差动保护判据面临的问题
    8.3 准异步机制下的高灵敏性充分式差动保护方案
        8.3.1 含风电配网故障后两侧电流差异性分析
        8.3.2 基于幅值差异的自适应制动区差动保护方案
        8.3.3 准异步机制下的高灵敏性差动保护的构造方案
        8.3.4 充分式差动保护判据及性能分析
        8.3.5 充分式差动保护的动作逻辑与实施方案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仿真与分析
    9.1 仿真模型
    9.2 弱馈源故障电流的仿真分析
    9.3 弱馈源虚拟阻抗特性及对方向元件的影响仿真分析
        9.3.1 投入撬棒保护时的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特性
        9.3.2 变流器控制时的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特性
        9.3.3 弱馈源的虚拟阻抗特性对传统方向元件影响分析
    9.4 弱馈源并网系统频率特性及频率分布特征分析
        9.4.1 外部故障时弱馈源进入低电压穿越模式后的频率输出特性
        9.4.2 外部扰动时弱馈源并网系统频率分布特征
    9.5 集电线路充分式反时限保护仿真分析
        9.5.1 集电线路充分式反时限保护与下游熔断器的配合
        9.5.2 集电线路保护之间的配合
        9.5.3 集电线路充分式反时限保护的速动性分析
    9.6 集电线路故障方向判断方法及优选性能仿真分析
        9.6.1 基于弱馈特性的故障方向判断方法仿真
        9.6.2 基于暂态极性特性的故障方向判断方法仿真分析
        9.6.3 基于灰色关联的故障方向判别方法的仿真分析
        9.6.4 故障分量电压多重分形谱仿真分析
    9.7 充分式差动保护的仿真分析
        9.7.1 区内故障位置的影响
        9.7.2 耐过渡电阻能力
        9.7.3 抗同步误差能力
        9.7.4 区外故障的安全性
    9.8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创新性工作小结
    10.2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四、Analyzing Rotor Rotating Error by Using Fractal Theory(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形维数在改性沥青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杨浩.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 闫晓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分形插值的风电变桨控制[D]. 秦佳晖. 上海电机学院, 2021
  • [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 田亚平.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5]风电机组齿轮传动系统热弹耦合及振动响应研究[D]. 赵昕. 沈阳工业大学, 2020
  • [6]旧沥青路面材料(RAP)铣刨过程的变异性研究[D]. 郭彧.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7]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旋转端面分形接触摩擦振动研究[D]. 陈龙.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气密封摩擦振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 孙宝财.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9]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 王衍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风电场不确定性弱馈源相互作用机理与继电保护的研究[D]. 靳维. 东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用分形理论分析转子旋转误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