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罗静[1](2020)在《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文中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晋察冀(晋东北)、晋绥(晋西北)、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晋东南)包含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在动荡的政治背景、贫瘠的经济基础下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共以此为契机,采取了得当的教育方针政策,不仅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和干部,而且实现了对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改造和重塑。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学校教育的制度运作及其微观实践,总结其所展现出的模式与特征,揭示出学校教育传递中共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及其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具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共在山西根据地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围绕教育“正规化”展开的。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摸索学校教育发展路径,必然面临着教育与生产、与战争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教育逐渐摸索出非正规化的教育策略与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以抗战为中心的革命性及学以致用的实用性;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性及配合战时游击教育的灵活性;在教育政策上,体现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性特征。通过学校教育,中共价值观念在边区社会得以建构,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教育普及将内涵着中共意识形态的文化传输至基层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对民众心理和公共意识、政权认同等方面的塑造与构建,为乡村民众参与集体行动提供了统一的认知框架。这些认知框架在建构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革命实践中得到强化,内化为民众自身的政治观念,并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形成对中共政权和权威的认同。战时学校教育体现为“价值的教育”,群众路线的教育内化使中共的价值观念有了系统而有效的传输路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动力。中共在学校教育中寻求与边区民众生计相适应的方针策略,重新界定乡村社会文化和关系网络,将新的信息和价值通过学校引入乡村社会,试图去影响、引导乃至改造社会民众,从而赢得其对中共抗战的支持和认同。正是这种结构化、制度化的教育框架构建起中共的话语体系,成为引发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
王玉珏[2](2014)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学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下)》及《解放日报》(1941-1945)为核心文献资料,以党的相关文件,党的领导人的文集、选集,专家学者的回忆录和著作为基础文献。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收集、阅读和整理,形成对边区社会教育的全面具体认识;其次,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解读边区社会教育,把捉社会教育中最具本质、最为闪光的重点和亮点,提炼成为本文写作的主体内容,并详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在分析中全面涉及教育目的、方法、载体、价值等内容。再次,具体分析社会教育的成效。最后,从纵向角度比较边区社会教育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异同,归纳概括出边区社会教育对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启示。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以核心文献和基础文献为类分,对本研究涉及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对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了边区社会教育现有研究的角度,成果与不足,具体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本文写作的启示和借鉴;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概论”为题。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是本研究的基础。这部分主要总结了社会教育的基本构架,即教育的概念、对象、内容与目标、方法、实施机构、教材、师资组织形式等内容。介绍了抗战时期社会教育发展流变进程,分析了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由,指出社会教育发生的内在逻辑必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析和论证了边区社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运动,是成功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党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成熟的标志。第3章以“需要与自愿: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为题。坚持需要与自愿原则,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原因。具体梳理了需要与自愿原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为主线分析了教育原则的具体实践状况及效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这一原则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这一原则的科学性,是对社会教育坚持这一原则,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理论证。第4章以“教材与新秧歌: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主要载体”为题。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本部分重点研究教材和新秧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表达。通过分析教材和新秧歌的流变进程,以其具体内容为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如何改进教材和秧歌,并在其中融入新的情感因素及政治因素,有效的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合在教材和民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中。从而具体直观的表现教育载体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良性互动,展现教育载体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功能及其实践的具体体现。第5章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效能”为题。教育效能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直接表达,它是对教育原则和载体部分的回应与印证,也是第6章启示部分的立论基础。这部分研究内容以社会教育的识字教育、移风易俗、抗战动员、政治认同四大教育目标为据,深入分析实现每一目标的困难与阻碍,详细描绘每一目标的实际效果,二者的强烈对比,能够切实感受这些成效取得之不易,进一步体会社会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本身内含着党的革命要务和群众的生活要务的对立与矛盾,这是社会教育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之一。而社会教育对矛盾的消解,让革命要务和生活要务在群众意识和行动中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源。第6章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给予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为题。总结社会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是本研究的落脚点。这部分内容通过较抗战时期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异同,总结社会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社会教育对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彭依依[3](2014)在《新中国初期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教育活动研究(1949-1958)》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初期的农民业余文化学校(简称民校),主要包括冬学和常年民校两种形式。民校作为新中国初期农民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将中央教育和农村政策顺利推行到农村基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教育史研究的基本范式,从教育活动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1949-1958年这十年的民校教育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梳理,主要从民校的组织管理活动、民师选聘活动、日常教学活动、农民学习活动等主线出发,分析民校的发展节律,展现民校有代表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场景和演进过程,总结民校的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本文在搜集大量文献汇编、档案资料、期刊论文以及部分口述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侧重阐述此期民校的组建机构、组织动员、校务管理、培训民师、文化教学、生产教学、农民学习等活动的过程和细节,通过具体、微观的、鲜活的教育活动史例,立体展现民校教育活动的全景全貌,探析民校教育活动与新中国农民教育体系嬗变之间的内在关联。
张慧[4](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著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张媛[5](2019)在《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研究 ——基于贵州省Q村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七十年以来,国家就积极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然而,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却难以消除,甚至越演越烈。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为何屡禁不止?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深入剖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滋生的土壤,为以上问题找到答案,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这一学科,有助于为整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提供思路。本研究属于质的研究。论文以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以贵州省黎平县J镇Q村为田野点,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获取第一手资料,意图在全面展示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真实面貌的基础上,重点厘清Q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形成、发展的脉络,分析Q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进而找出Q村幼儿园“小学化”存在的根源。论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批判民族志作为民族志的一种,以研究者自身为工具,深入到现场,获取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重建和语用学视域,试图找出主体做出行为背后的意义,并试图揭示Q村幼儿园“小学化”存在与社会系统中的某一具体因素的关系。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者进入Q村、Q村幼儿园这一过程,介绍了Q村及Q村幼儿园的情况。第四部分叙述了Q村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四方面描述了Q村学前教育的现状。第五部分分别分析了Q村幼儿园为小学打基础的教育目标、以智力教育为主的教育内容、以课程讲授为主的教育方法和重结果姓评价的教育目标的行动意义分析。第六部分是阐述了幼儿园“小学化”既是Q村人一种主动的作为,也是其谋求发展的一种手段,更是实施农村学前教育的一种无奈选择,并从研究方法、研究伦理和研究效度上对整个研究进行了反思。
张雨新[6](2016)在《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以冬学为例》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适应战争动员需要,在全边区开展以冬学运动为主的社会教育。妇女冬学不同于一般男子冬学,具有独特的办学特点。妇女冬学教学内容更加广泛,除了读书识字和抗战动员所需的政治教育外,卫生教育和妇婴保健教育成为其鲜明特色。妇女冬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在于:妇女干部的帮助和支持,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适应妇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抗日战争的大环境下,为得到家长对她们上冬学的支持,边区政府与家长达成了妥协,冬学对于妇女解放的要求降低,使冬学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教育。
高一丹[7](2020)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知识类型、生成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对广大教师群体中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奠定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从国际形势来看,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趋势已逐步呈现为包班制以及小班化模式教学,从国内需求来看,从城市到乡村我国正在走向小班化教学和教师包班制的道路,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培养专业能力过硬、学科基础扎实的全科教师是解决结构性缺编和教育资源困乏的举措之一。《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工作要求中明确提出“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1)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乡村小学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小学课程综合性教学的需要。而全科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实践以及形成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为此,探索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对小学全科教师发展极具价值。本研究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以笔者作为研究工具,通过以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结构式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研究资料,利用NVivo 12 Plus等软件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以及情境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村小全科教师实践场景特征、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类型以及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旨在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的同时帮助村小全科教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属于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并将其进行积极的建构。研究发现,村小全科教师实践场景具有多角色体验、全科贯通性和场域多样性的特征。其中,多角色体验体现在全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多重身份;全科贯通性包含全科教学内容和全科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场域多样性体现在所教学科实践场所不同以及能够获得更多的学科培训学习机会等方面。村小全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类型有关于教育信念、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全科科目的知识。有关教育信念的实践性知识指的全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持久的指导力,是全科教师心中信奉的理论,对村小全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关于自我的知识是站在全科身份的角度考虑全科教师的自我效能、自我评价、自我定位等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使全科教育教学行为符合学生的需求;关于全科科目的知识具有融合性和适切性,能够从全科教学的实践出发对教学的内容和手段等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对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研究中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六名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村小全科教师,得出其专业成长过程中大致都经历了关注全科身份-关注全科科目-关注学生需求三个阶段。关注全科身份是全科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追求和自我建构积极克服全科身份危急的过程;在关注全科科目阶段教师重视全科科目教学并通过科目间知识的融合和灵活使用教学策略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需求是将学生作为“整体人”进行培养能够以更高更远的姿态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分为情境化-去情境化-情境化三个阶段,情境化阶段是村小全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其经历的具体情境中不能剥离的阶段,此阶段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模糊性;去情境化阶段是全科教师通过对不断对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分析能够脱离情境进行去情境化的思考,逐步抽象出其个人所信奉的理论的过程;再情境化是村小全科教师主体所生成的信奉理论再次运用于实践中,是理论还原到新情境中的过程。最后,本研究提出的可行性建议为提倡全科教师双路径学习理念、构建农村全科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及建立全科教师的专项培养体系。双路径学习从学习路径方面强调提高村小全科教师的反思能力,打破了其过去对待全科教育教学的认识;构建农村全科教师实践共同体,不再简单沿用“师徒制”而是可以考虑多边参与、多种形式的对教师实践进行指导;建立全科教师的专项培养体系,找到适合农村全科教师的病症所在“对症下药”并结合外在培训要求提高乡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杨逸[8](2019)在《杨效春乡农生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一批知识分子以再造乡村为突破口,寻找救国之路。乡村教育家杨效春一面吸纳了陶行知、梁漱溟的乡教、乡建思想,一面以“英雄式的忍耐主义”固守本心。他在晓庄、邹平、黄麓等地进行了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一套以改造乡民生活为核心的乡村教育与建设理论,即为乡农生活教育法。杨效春认为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组织乡村”的生活教育工作者是乡农生活教育开展的基础。横向地看,乡农生活教育是建立在农村生活教育网上。纵向地看,乡农生活教育通过“以生教生”、“用众教众”的“导生制”形式对乡民予以生活指导,以应对乡村教育资源的紧张。乡农生活教育以“全人”塑造与“和合”构建为目标,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同时开展活动。“全人”塑造以“养生致富”和“求智学好”为重点。健康教育在传播近代科学的同时,组织卫生社团,进行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医疗服务,改善了乡民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生计教育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也在乡村组织起了行而有效的经济合作形式,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乡民走出经济的困境。文化、精神教育在为民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品德素养和爱国精神上发挥了作用,以图帮助乡民实现“全人”化。“和合”构建则主要以乡村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以“教学做合一”为理念,或以身作则、或采用休闲教育、公民教育等方式,教导乡民们为人处世、合作合群、适应环境的方法,在和合氛围中帮助乡民重建乡村。乡农生活教育源自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但又在其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它受到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影响,但又与其在本质上有所区别。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教地区百姓的生活观念与乡村的社会风貌,体现了社会教育的力量。乡农生活教育法过于脆弱,并不具备实用性和通用性,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问题,但它是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现代乡村改造,对新时代农村建设也有历史借鉴意义。
黄真金[9](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辛萌[10](2017)在《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革命根据地(中共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社会教育是在抗战与中共革命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具有鲜明的战时性和工具性特点,即社会教育必须为全民抗战和中共革命的现实服务。社会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三大方面。其不仅传授知识于根据地民众,亦通过社会教育改变民众的精神文化面貌,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研究其内在组织机理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根据地社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全景,亦可为当代社会教育提供某些历史启示。本文遵循“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宗旨,通过分析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之原貌,试图跳出以往“政策——效果”的传统研究范式,将更多关注点聚焦于基层社会教育在根据地乡村的具体运行、社会教育对普通群众的施教效果、群众对社会教育接受过程等方面,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使研究有“筋骨”有“血肉”。本文正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第一章概述了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梳理了战前山西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形。第二章考察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苏区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已取得显著效果并形成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苏区与陕甘宁边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办学。苏区社会教育经验为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章阐释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主要围绕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行政机构、组织机理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检视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重点分析了识字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运行措施,冬学运动发起、组织机构、目标任务、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等,其中既有对创新模式——儿童冬学的个案研究,亦有对其他社会教育施教机构如民众学校、民族革命室、民教馆、俱乐部、大众黑板报,以及以往研究中鲜少论及的人民文化馆、文化合作社、冬学运输队、五台山喇嘛社会教育、学习站等的探讨。第五章研究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义务教员和教材。教师和教材是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师称之为义务教员,其是教师存在于根据地时期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章从义务教员的选拔培训、学历水平、阶级成分、模范教员评选标准及奖励、师资培训班等方面对社会教育的义务教员进行了分析。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笔者对教材的篇章安排、内容选定、编排方法、课后练习题、以及讲授方法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即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篇章安排逐级递进,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唱词、插图等形式丰富教材内容;宣传中共方针政策与紧密配合根据地中心工作等。第六章阐述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即从农村戏剧团和女性社会教育两方面展开论述。农村戏剧团是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社教机构,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农村戏剧团通过演出教育群众,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戏剧团宣传中,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农村戏剧团深受群众喜爱,剧团数量迅速增加。女性社会教育通过对妇女进行教育,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和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关注女性婚姻,鼓励女性婚姻自主;对妇女进行生产、拥军和优抗教育,取得极好效果。第七章剖析了影响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因素。努力突破学界传统的研究视角,从山西革命根据地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心工作的转化、群众团体配合、学员自身努力、“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其对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与根据地社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农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资料汇编 |
(二)教育通史及教育断代史 |
(三)教育专题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学校教育 |
第一章 艰难演进:学校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白手起家:薄弱的教育基础(1937-1940) |
(一)文化荒地:炮火连绵的贫瘠之地 |
(二)夹缝求生:政权博弈下的根据地教育 |
(三)革故鼎新:新民主主义教育 |
(四)初见端倪:教育正规化 |
二、循序渐进:教育正规化的推进(1940-1942) |
(一)确定正规学制 |
(二)充实课程内容 |
(三)组织建制与管理制度 |
(四)小学教育义务、免费教育 |
三、战时需要:“游击教育”(1942-1943) |
(一)铁蹄蹂躏:教育正规化不合时宜 |
(二)坚守阵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教育” |
四、教育新貌:“摆脱旧型正规化”(1943-1945) |
(一)现实需要:教育与生产运动相结合 |
(二)时事教育:抗战救国与政治动员 |
(三)教育范例:模范英雄 |
(四)生根开花:教育成绩可观 |
第二章 治学之道:学校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
一、革命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 |
(一)课程、教材以抗战为中心 |
(二)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
(三)直接参与战争活动 |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
(一)生产组织形式由零散到统一 |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配合生产活动 |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相适应 |
三、实用性:为用而学的学校教育 |
(一)各科教学强调实用性 |
(二)教日常生活实用知识 |
四、普及性:实现教育的大众化 |
(一)以政策保障平等 |
(二)以多种方法动员入学 |
(三)增加学校数量 |
(四)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
(五)免费的教育政策 |
(六)民办公助 |
五、灵活性:应运而生的游击教育 |
(一)“居无定所”、“学无定制” |
(二)教学组织形式具灵活性 |
(三)教材的灵活性 |
第三章 集体启蒙:学校教育中价值观念的建构 |
一、文化“下沉”:新的教育取向 |
(一)知识与技能 |
(二)“劳动最光荣” |
二、身份塑造:统一认知框架 |
(一)国民意识 |
(二)政党认同 |
(三)国家认同 |
三、群体回应:教育的政治内化 |
(一)教员 |
(二)学生 |
(三)模范英雄 |
四、政治社会化:中共权威的内化 |
第四章 无声的革命:学校教育的意义 |
一、革命摇篮:培养抗战人才与干部 |
二、政治认同:边区政权合法性确立 |
(一)教化 |
(二)认同 |
三、权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夯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文献资料述析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概论 |
2.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历史图景 |
2.1.1 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构架 |
2.1.2 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的历史进程 |
2.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生成的逻辑必然 |
2.2.1 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溯源 |
2.2.2 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开展的现实原由 |
2.3 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2.3.1 抗战时期边区的社会教育: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2.3.2 抗战时期边区的社会教育:成功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第3章 需要与自愿: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 |
3.1 需要与自愿原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3.1.1 1937—1944年:探索发展阶段 |
3.1.2 1944-1945 年:贯彻落实阶段 |
3.2 需要与自愿原则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
3.2.1 教育组织形式 |
3.2.2 教育内容 |
3.3 需要与自愿原则的理论阐释 |
3.3.1 需要与自愿原则:心理学规律的直接表现 |
3.3.2 需要与自愿原则:教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 |
3.3.3 需要与自愿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生动体现 |
第4章 教材与新秧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主要载体 |
4.1 教材 |
4.1.1 边区社会教育教材概况 |
4.1.2 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 |
4.2 新秧歌 |
4.2.1 抗战时期边区新秧歌概述 |
4.2.2 新秧歌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分析 |
第5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效能 |
5.1 边区群众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
5.1.1 识字教育面临重重困难 |
5.1.2 识字教育成效明显,群众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
5.2 边区移风易俗成效明显 |
5.2.1 全面完成二流子改造 |
5.2.2 妇女得到极大解放 |
5.2.3 破除迷信效果明显 |
5.2.4 卫生意识和习惯改观 |
5.3 边区民众积极支持抗日战争 |
5.3.1 战争动员遭遇阻碍 |
5.3.2 战争动员成效明显,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
5.4 边区民众高度认同党的领导 |
5.4.1 政治认同挑战严峻 |
5.4.2 政治认同感增强,党的政权基础得到巩固 |
第6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给予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6.1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取向 |
6.1.1 终极教育目的的缺失与践行不足:社会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
6.1.2 建国到文革:群众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的的偏离与违背 |
6.1.3 文革后至今:对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的回归、拓展与践行 |
6.2 必须切实加强和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6.2.1 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6.2.2 边区社会教育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
6.2.3 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6.3 需要与自愿: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
6.4 有效利用教育载体:做好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6.5 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做好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 |
6.6 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做好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 |
6.7 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好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新中国初期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教育活动研究(1949-195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相关范畴及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农民业余文化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冬学的历史基础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校的概况与特点 |
第三节 冬学转常年民校的历程与步骤 |
第二章 农民业余文化学校的组织管理活动 |
第一节 组建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组织动员群众 |
第三节 教材编写建设 |
第四节 规范校务管理 |
第三章 农民业余文化学校的任师教学活动 |
第一节 选任培训民师 |
第二节 文化知识教学 |
第三节 民校政治教学 |
第四节 农业生产教学 |
第四章 农民业余文化学校的日常学习活动 |
第一节 农民的日常学习 |
第二节 农民的学习心理 |
第三节 民师心理及师生关系 |
第五章 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教育活动的贡献与启示 |
第一节 民校教育活动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民校教育活动的局限与缺憾 |
第三节 民校教育活动的当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基础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研究 ——基于贵州省Q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各级政府积极消除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
(二)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 |
(三)贵州省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突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 |
(二)“小学化”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内容分析 |
(二)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地域分析 |
(三)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方法分析 |
(四)文献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批判民族志 |
一、民族志的内涵及历史发展阶段 |
(一)民族志内涵 |
(二)民族志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批判民族志:基于TRUST计划研究案例的阐释 |
(一)初期的预备步骤 |
(二)第一阶段:汇整基础记录 |
(三)第二阶段:基础重建分析 |
(三)第三阶段:对话资料的产出 |
(四)阶段四和阶段五:系统分析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一、Q村概况 |
(一)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 |
(二)两种组织交叉管理下的Q村政治 |
(三)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Q村经济 |
(四)以家族为基础的Q村人口分布 |
(五)注重族群团结的Q村文化习俗 |
二、Q村幼儿园概况 |
(一)Q村幼儿园教育的历史发展 |
(二)Q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
(三)Q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 |
(四)Q村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
第三章 Q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表现 |
一、Q村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为小学打基础 |
二、Q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智力教育为主 |
三、Q村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讲授灌输为主 |
四、Q村幼儿园的教育评价方式——重结果性评价 |
第四章 Q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意义阐释 |
一、“为小学打基础”的教育目标的意义阐释 |
(一)村长的模糊认识:幼儿园学习最重要 |
(二)校长的“小小成就”:村里出了几个大学生 |
(三)家长的期待:减轻孩子升入小学后的学习负担 |
二、“以智力教育为主”的教育内容的意义阐释 |
(一)校长的权力:按照书上来教 |
(二)幼儿园教师的困境:多方诉求带来的纠结 |
(三)家长的自身经历:多认识点字也好啊 |
三、“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的意义阐释 |
(一)校长的直接干涉:幼儿就应该坐在教室里 |
(二)校长夫人的亲自指导:我来教新老师如何上课 |
(三)小学教师的辛苦:幼儿园的课也要上 |
四、“重结果性评价”的教育评价的意义阐释 |
(一)村长的教育评价标准:看小孩子期末考得怎么样 |
(二)幼儿的成功:考得好,妈妈就高兴 |
(三)校长的无奈:听取多方意见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幼儿园“小学化”是Q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种“无奈”选择 |
(二)幼儿园“小学化”是Q村融入主流社会的一种主动作为 |
(三)幼儿园“小学化”是Q村谋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
二、反思 |
(一)对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的反思 |
(二)对研究本身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野对象编码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部分田野调查笔记与访谈录音文字稿 |
附录四 其他图片资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以冬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战动员、读书识字与卫生教育:妇女冬学的多重教学任务 |
二、妇女冬学办学成效的原因分析 |
三、政府要求、妇女需要与家长担心:妇女冬学办学中的困境与妥协 |
四、结语 |
第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冬学是一种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教育 |
第二,与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相结合是社会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
(7)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知识类型、生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研究定量分析 |
(二)相关研究内容分析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收集信息方法 |
(二)分析信息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二)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 |
第一章 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背景 |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情境学习理论 |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
(三)知识创生和知识建构理论 |
二、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农村小学教师“被全科” |
(二)教育行政部门强化对音、体、美学科的督导检查 |
第二章 村小全科教师实践场景特征及实践性知识类型 |
一、村小全科教师的实践场景特征 |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二、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类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成长的案例及分析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及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关于村小全科教师实践场景特征 |
(二)关于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类型 |
(三)关于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 |
二、讨论与建议 |
(一)在研究中的思考 |
(二)促进村小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杨效春乡农生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杨效春乡农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乡农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弊病丛生的国内乱象 |
二、阻碍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
三、充满流弊的中国教育 |
第二节 博采众长的思想来源 |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二、梁漱溟的乡建思想 |
三、甘地“英雄式的忍耐主义” |
第三节 乡农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 |
一、晓庄时期(1926—1928) |
二、邹平时期(1931—1934) |
三、黄麓时期(1934—1937) |
第二章 乡农生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 |
第一节 对培养乡农生活教育工作者的认识 |
一、乡农生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基础 |
二、乡农生活教育工作者的缺乏 |
三、乡农生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
第二节 “以生教生” |
一、“导生制”与农闲教育 |
二、“小先生”与“共学处” |
第三节 “用众教众” |
一、“会朋友去” |
二、乡村青年的角色转化 |
第三章 “全人”生活教育 |
第一节 乡农为本:“人”的生活教育 |
一、乡农是生活教育的根本 |
二、生活是乡农教育的中心 |
第二节 养生致富:“生”的生活教育 |
一、乡农健康教育 |
二、乡农生计教育 |
第三节 求智学好:“长”的生活教育 |
一、乡农文化教育 |
二、乡农精神教育 |
第四章 “和合”生活教育 |
第一节 乡农生活教育中的“和合”理念 |
一、谦和的乡农生活教育理念 |
二、合群的乡农生活教育目标 |
三、乡土化的乡农生活教育特点 |
第二节 乡农生活教育中的“和合”方式 |
一、人文环境中的和合教育 |
二、自然环境下的和谐教育 |
三、对近代民族—国家的认同 |
第五章 乡农生活教育法的评价 |
第一节 乡农生活教育法的理论特点 |
一、理论基础:“教建一元” |
二、与陶氏乡教思想的比较:继承中发展 |
三、与梁氏乡建思想的比较:借鉴中创新 |
第二节 乡农生活教育法的历史贡献 |
一、为近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
二、为乡农生活的近代化提供助力 |
三、为改变乡村落后面貌提供指引 |
第三节 乡农生活教育法的历史局限 |
一、思想的局限性 |
二、方法脱离实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架构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
二、战前山西社会教育鸟瞰 |
第二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 |
一、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解放区的发展 |
二、苏区经验的传承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诉求 |
第三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 |
一、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 |
二、社会教育的行政机构 |
三、社会教育的组织机理 |
第四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 |
一、识字教育的实施 |
二、冬学运动的开展 |
三、民众教育机构的设立 |
四、学校兼办社会教育 |
五、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 |
第五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学装备 |
一、义务教员 |
二、教材 |
第六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 |
一、农村戏剧团的主体作用 |
二、女性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 |
第七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战争形势的变化 |
二、中心工作的转换 |
三、群众团体配合 |
四、学员自身努力 |
五、“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农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D]. 罗静. 山西大学, 2020(01)
-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 王玉珏.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3]新中国初期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教育活动研究(1949-1958)[D]. 彭依依.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5]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化”研究 ——基于贵州省Q村的田野调查[D]. 张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以冬学为例[J]. 张雨新. 农业考古, 2016(01)
- [7]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知识类型、生成过程[D]. 高一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杨效春乡农生活教育研究[D]. 杨逸. 苏州大学, 2019(04)
-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10]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 山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