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青海省煌源牧校牦牛课题组[1](1986)在《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个体解剖学角度,研究了青海高原型耗牛的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的特征;同时从比较解剖学角度,研究了青海环湖型牦牛、白牦牛、黄牛在头部骨骼外形结构方面与高原型牦牛的若干差异。研究的结果表明:(1)青海高原型牦牛的头骨外形结构与黄牛、环湖型牦牛、白牦牛有极明显的差异,具有独立的品种特性;(2)环湖型牦牛和白牦牛头骨的外形结构绝大部分与高原型牦牛相近,某些部分又与本地区黄牛相近,从而提示了它们与高原型牦牛和黄牛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本文在牦牛品种类型鉴定、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及疫病防治等方面有相当的参考价值。鉴于国内外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报导,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填补此项空白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牦牛最多的国家,青海又是中国牦牛最多的省份。青海牦牛在本省农牧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邵宝平[2](2008)在《牦牛脑神经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文中提出为了探讨牦牛脑神经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对青藏高原牦牛脑神经的起源、分布、分支等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剖学研究。为进一步在分子、基因水平上探讨青藏高原牦牛的适应性机制及研究和开发青藏高原牦牛的优势遗传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最终加速优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一生产功能的实现、为人类神经系统及高原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填补国内外特有家畜研究领域的空白,特进行此项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嗅神经起于鼻中隔后部以及上鼻道后部的粘膜,终止于嗅球的前腹侧面;终神经起于上鼻道后上部粘膜及鼻中隔后上部嗅区上皮的血管和腺体,终止于嗅三角内侧面和压胼胝体区域;犁鼻神经起于鼻腔前部底壁内侧的犁鼻器及其相邻区域及鼻中隔的粘膜,终止于嗅三角前内侧缘的嗅回处。2.视神经起于眼球的视网膜视神经盘,穿越视神经管进入颅腔,在颅腔内斜向内侧延伸约2~3 cm后,终止于鞍隔背侧面的视交叉。视神经呈圆柱状,直径为4.60~5.50 mm,自视交叉至眼球视神经直径逐渐变细且相差约0.5mm。视神经在眼眶内呈“S”形延伸,且延伸途中汇入了1~2条睫状短神经。3.动眼神经起于中脑的大脑脚腹面之后部脚间窝,经眶圆孔入眼眶后分为背侧支和腹侧支,主要分布于除眼外侧和背侧斜肌之外的所有眼球肌和上睑提肌,而且腹侧支还分出一条睫状神经汇入睫状神经节。4.滑车神经起于四叠体后丘和前髓帆之间的沟内,经眶圆孔入眼眶,分布于眼背侧斜肌,并有交通支与眼神经相连。5.三叉神经起于脑桥的背外侧,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的分支有颧颞支、泪脉神经、额神经、额窦神经、肌支、鼻睫神经以及连于鼻睫神经节的交通支。鼻睫神经分为滑车下神经和筛神经。筛神经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鼻睫神经有交通支连于睫状神经节。上颌神经分出颧面支、副颧面支、颧骨神经、鼻后神经、腭大神经、腭小神经和上齿槽后支,其主干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有较粗的交通支与眼神经和颊神经相连。鼻后神经在冀腭窝内分为数支参于构成翼腭神经丛。腭大神经分出腭副神经以及进入鼻腔底壁的侧支。下颌神经分出颞深神经、咬肌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齿槽神经、下颌舌骨肌神经、翼内侧肌神经、翼外侧肌神经和耳颞神经。颊神经有交通支与上颌神经、腭大神经、面神经颊背侧支相连,且有分支分布于翼内侧肌。下齿槽神经在下齿槽管内分出2条较粗的颏副神经。6.外展神经起于延髓的前腹侧面、锥体前端两侧的斜方体后缘,分布于眼外侧直肌和眼球缩肌。7.面神经起于延髓斜方体的前外侧部,在未伸出茎乳突孔之前发出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鼓索神经和一加入岩小神经的交通支,并接受一支来自前庭耳蜗神经的交通支和迷走神经的耳支。面神经穿出茎乳突孔后发出耳后神经、耳内支、腮腺支、二腹肌支、颈支、耳睑神经、颊背侧支和颊腹侧支。耳后神经和耳内支有侧支分布于腮腺和腮耳肌。颊背侧支在犬齿肌深面分为许多小支与眶下神经的分支形成一神经丛。颊腹侧支于下颌骨的外侧面与颏副神经有较粗的交通支相连。8.前庭耳蜗神经连于延髓斜方体的背外侧缘,在内耳道门即分成上、下两支,即前庭部和耳蜗部。且在内耳道内,前庭耳蜗神经与面神经之间有2~3条细小分支相互吻合。9.舌咽神经起于延髓外侧缘,其分支有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茎突咽肌支、舌支、咽支、一与迷走神经耳支相连的交通支及一与面神经相连的交通支。10.迷走神经起于延髓外侧缘,与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相联合经颈静脉孔出颅腔。在颈前段分出耳支、喉前神经、咽喉食管气管总干和一些连于舌咽神经、舌下神经、第一颈神经和颈前神经节的交通支。11.副神经起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根和脊神经根。脑神经根起于延髓侧缘;脊神经根起于脊髓前五颈节侧缘。延伸至鼓泡腹侧缘处在其内侧分出一较小的内侧支汇入迷走神经,其主干行经第一颈神经腹侧支时分为背、腹两支。背支沿途发出若干分支分布于臂头肌和肩胛横突肌,本干终止于斜方肌;腹支分支分布于枕—锁肌、胸下颌肌和胸乳突肌。12.舌下神经起于延髓腹外侧面,穿过脑硬膜后汇集成一主干,经舌下神经管出颅腔。舌下神经穿过茎舌肌与舌骨舌肌间时,分出若干细小分支分布于颈舌肌、舌骨舌肌、颏舌骨肌与颏舌肌;其后,主干分成若干分支分布于舌骨舌肌、颏舌肌、颏舌骨肌和舌固有肌。舌下神经在延伸途中有交通支分别与迷走神经、副神经、颈前神经节和第一颈神经腹侧支相连。13.头部交感神经颈前神经节呈纺锤形,位于头长肌的前外侧面。其前部约25%被鼓泡覆盖,其余部分被茎突舌骨肌覆盖,且后缘与颈内动脉相平行。颈前神经节的前端发出5~6条颈内动脉神经,在头长肌的前外侧面伴随颈内动脉向前向背侧延伸约3~3.5cm后,围绕颈内动脉相互连接形成颈内动脉神经丛,该丛穿过鼓枕裂和岩枕裂到达颞骨磷部前缘,在此分出如下分支:岩深神经、颈动脉鼓室神经、海绵窦神经和颈静脉神经。其后端除发出较大的颈外动脉神经和交感干外,还发出数条通往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14.头部副交感神经14.1睫状神经节呈粟粒形,位于眼腹侧直肌后背侧和视神经腹外侧,与动眼神经腹侧支紧密相连(3/15标本的睫状神经节埋在动眼神经腹侧支内),接受来自鼻睫神经交通支,发出睫状短神经进入眼球。未见到副睫状神经节。14.2耳神经节较大,呈倒三角形,位于腭帆张肌后上部外侧面。其后上端与岩小神经相连,前上端延续为一较粗的神经支加入颊神经。耳神经节内侧面光滑,外侧面大部分为上颌神经覆盖,且发出若干小支与之相连。耳神经节发出若干分支分布于鼓膜张肌、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14.3下颌神经节为一较大的呈梭形的神经节或为一组(5~6个)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神经节,位于舌下腺的外侧面、下颌舌骨肌和茎舌肌之间。接受来自舌神经的交通支,发出分支分布于下颌腺、舌下腺。14.4翼腭神经节是大小和形状不同的一组神经节,一般相互融合或被神经纤维连为一体。在翼内侧肌背侧部的外侧面,位于翼腭神经丛。翼腭神经节发出若干分支分别汇入鼻后神经和腭大神经。
贾聪俊[3](2020)在《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文中指出牦牛产肉性能的遗传改良是牦牛育种工作的重点。生长性状和代谢性状如血清生化指标对于其产肉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Illunima Bovine HD Bead Chip芯片对354头牦牛生长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以挖掘影响牦牛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位点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三种多位点GWAS方法,对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进行了遗传基础解析及候选基因挖掘。研究共发现385个显著关联SNP位点。其中,有18个位点与两个不同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有3个位点与3个不同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385个位点中有116个位于前人研究报道过的相关性状QTL附近或内部。在显著关联位点附近,共找到268个潜在候选基因,其中55个基因为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2.采用三种多位点GWAS方法,对牦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尿素、葡萄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11个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进行遗传定位。在基因组上共找到266个SNP位点与至少一个指标显著相关。其中,16个SNP位点为与多个性状显著相关的多效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对于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显著关联SNP位点附近共鉴定出32个与血清生化指标有关的关键候选基因。3.采用Penn CNV与CNVRuler软件,在牦牛基因组上共推测鉴定到1408个CNVR,长度为322.14Mb,约占基因组大小的12.82%(UMD 3.1),其中83个为牦牛特有CNVR。在所有CNVR中,有1023个CNVR与2521个蛋白编码基因存在基因组区域重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CNVR可能与牦牛高原适应性有关。有1246个CNVR与16354个QTL存在基因组区域的重叠,这些QTL涉及六大类性状,分别为繁殖性状、生产性状、胴体与肉品质性状、奶用性状、外部特征性状以及疾病性状。4.运用CNVRuler基于CNV标记进行生长性状的GWAS,分别在6月龄体重、6月龄体长、18月龄体高、30月龄体长以及30月龄胸围中关联到1个、3个、60个、3个以及6个显著相关的CNVR。研究发现有5个CNVR与两个及以上生长性状存在关联,分别是CNVR250,CNVR308,CNVR420,CNVR1206以及CNVR1296。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GWAS结果能为牦牛产肉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并为理解其复杂表型的形成提供一定的见解。构建的全基因组CNV图谱不仅有助于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改良和高原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还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牦牛基因组遗传变异的认知。
孙红梅[4](2018)在《藏羊和牦牛睾丸动脉血管形态学的观察和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旨在制作成年健康的高原藏羊、牦牛和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的睾丸动脉构筑标本,并从睾丸形态学的物理参数、睾丸动脉及其分支各部位解剖学特征以及睾丸动脉血管管径等方面的比较。分别从屠宰的11只成年健康藏羊、14头成年健康牦牛、14只成年健康小尾寒羊和9头成年健康黄牛的尸体上剥离获得新鲜睾丸样本,用10%20%的ABS铸型剂通过睾丸动脉插管灌注,再用30%的盐酸腐蚀,冲洗修复获得睾丸动脉血管立体构筑标本,通过对铸型标本观察、图片采集、数据测定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高原藏羊睾丸重大于低海拔小尾寒羊,且藏羊睾丸和附睾体积占比均大于小尾寒羊,除睾丸重和附睾全长,两者差异不显著,在睾丸长径、睾丸短径、附睾体宽、附睾头纵横经5个参数中,两者差异均显著(P<0.05);牦牛睾丸重与黄牛的比值虽为0.34,但附睾的体积占比大于黄牛。牦牛与黄牛在附睾体宽上差异不显著,但睾丸重、睾丸长径、睾丸短径、附睾全长、附睾头纵横径6个参数中,两者差异均显著(P<0.05)。睾丸动脉有3部分组成,分别为睾丸精索部螺旋动脉、睾丸直段动脉和睾丸迂曲动脉。睾丸精索部螺旋动脉呈上窄下宽的锥体状分布,并有蔓状静脉丛包裹;睾丸直段动脉从睾丸三分之一处分支并开始迂回盘曲分布形成睾丸迂曲动脉,睾丸迂曲动脉构筑呈网兜状,左右呈对称分布;高原藏羊、牦牛睾丸的向心动脉、绳结状动脉和离心动脉在分布及分支上与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相对发达;在管径上,高原藏羊的睾丸精索部螺旋动脉,向心动脉、绳结状动脉与低海拔小尾寒羊的比值均大于1,而睾丸直段动脉、左右侧迂曲动脉和离心动脉的管径比值均小于1;高原牦牛睾丸离心动脉末端与低海拔黄牛的之比为1.23,而睾丸精索部螺旋动脉、睾丸直段动脉、睾丸迂曲动脉、睾丸向心动脉、睾丸绳结状动脉、睾丸离心动脉起始端和中间段,牦牛与黄牛之比在0.560.91之间,均大于牦牛与黄牛睾丸重比值(0.34)。研究结果表明,藏羊和牦牛附睾和睾丸较大的体积占比有利于精子更好的生成、贮存、运输、以及分泌雄性激素;睾丸精索部螺旋动脉环绕襻曲呈上窄下宽的锥体状,外有蔓状静脉丛包裹,这一特殊结构可能与体温调节有关,以利于维护正常的精子发生以及延长附睾中精子的生命时限,以及可以减少血压波动和降低血流速度;睾丸迂曲动脉呈盘曲迂回的形态学分布特点,除与血液动力学有关外,还可能与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下睾丸的舒缩活动有关。总之,高原藏羊和牦牛睾丸动脉特殊的形态学分布特点,均是为适应青藏高原高寒低氧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理特性。
杜晓霞[5](2008)在《不同年龄段牦牛与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血管铸型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180日龄牦牛、成年牦牛和成年黄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并与1日龄牦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牦牛肺微血管的构筑既有各自的一些特点,也有许多共同特点;成年牦牛与成年黄牛的肺微血管构筑也存在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180日龄牦牛肺胸膜面具有疏密程度不等的两层血管网。浅层的血管网稀疏,深层的胸膜下微血管网致密。胸膜面浅层的血管可以跨越两个或多个肺小叶表面,浅层的血管可与小叶间隔的微血管之间相互移行;由微血管网形成的肺小叶的轮廓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小叶间隔的深度也有所不同;胸膜下微动脉可根据逐级分支的顺序将其分为微动脉、终末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胸膜下毛细血管网中可见板块状、筛网状和网络状血管网。低倍镜下,在肺脏截面可以见到由微血管网构成了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及终末细支气管等结构的轮廓。肺实质内的微静脉可按照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集合微静脉和微静脉的顺序汇合。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铸型表面光滑,胸膜下微动脉或微静脉以及肺实质内微静脉的表面可以见到呈环形或斜形的平滑肌细胞的压迹,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表面可见圆形内皮细胞核的压痕。成年牦牛肺胸膜面也出现两层微血管网。从肺实质内穿出的微血管可发出分支至胸膜面浅层、小叶间隔和胸膜下微血管网中;胸膜下微动脉也可分为微动脉、终末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四级;胸膜下毛细血管网多数呈网络状,也可见到呈“小孔状”的结构和筛网状的血管网;小叶间隔的微血管与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之间可以相互移行。低倍镜下肺实质内的微血管网呈现大小不等的蜂窝状,肺实质内微静脉与肺泡毛细血管之间联系紧密;在局部区域,肺泡毛细血管网可呈现板块状或筛网状。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铸型表面比较光滑,胸膜下微动脉和终末微动脉表面可以看到沿血管长轴排列的呈圆形的内皮细胞核的压痕,以及规律分布的环状缩窄。在肺实质内微静脉的表面也可以见到许多呈圆形的凹陷。在成年黄牛肺胸膜面也分布有深、浅两层微血管网。胸膜下微动脉及其分支较短,胸膜下毛细血管网呈现稀疏的网络状,偶尔可见由微血管形成的“小孔状”结构。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与胸膜下微血管之间形成毛细血管水平或毛细血管前水平的吻合;低倍镜下肺实质内微血管网也呈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蜂窝状结构;高倍镜下肺泡毛细血管与微静脉之间联系紧密;在肺泡隔内毛细血管网成单层分布;肺实质内管径较大的微血管表面可以见到纵行的嵴状结构和密集的内皮细胞核的压痕,以及明显的环形缩窄;胸膜下微静脉和毛细血管表面可见圆形内皮细胞核的压痕。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180日龄牦牛、成年牦牛和成年黄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网稀疏,深层的胸膜下微血管网致密;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与小叶间隔的微血管之间相互移行,与胸膜下微血管之间形成吻合连接;根据胸膜下微动脉连续分支的顺序,常可将其分为微动脉、终末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四级;胸膜下毛细血管网主要以网络状的形式存在,但在铸型上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小孔状”结构;低倍镜下肺实质内微血管网呈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蜂窝状结构,可以见到由微血管网构成了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及终末细支气管等结构的轮廓。肺胸膜面浅层微血管的铸型表面光滑,胸膜下和肺实质内微动脉和微静脉的铸型表面可见平滑肌细胞形成的缩窄,以及圆形内皮细胞核的压痕。但在增龄过程中,牦牛肺微血管网的密度逐渐变小,微血管的管径逐渐增大;将180日龄牦牛、成年牦牛与1日龄牦牛肺微血管的特征进行比较后发现,在180日龄牦牛肺泡毛细血管网中可以见到一些呈板块状的血管网,而成年牦牛的肺泡毛细血管网主要呈现网络状。此外,成年牦牛和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间存在的差异更为显著。成年牦牛肺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网、胸膜下微血管网以及肺实质内的微血管网比成年黄牛致密;成年牦牛肺微血管的管径范围比黄牛的大;成年牦牛肺胸膜下微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路径比成年黄牛的长;而成年黄牛肺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与胸膜下微血管之间的吻合比成年牦牛更为常见。总之,牦牛的肺微血管网比黄牛的致密得多,分布的范围也更为广泛,肺微血管网的密度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可以看出,密集的毛细血管网分布是牦牛肺微血管网构筑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状况可能是牦牛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之一。
袁朝富,龚明俊[6](1998)在《牦牛头骨解剖》文中提出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15头牦牛的头骨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牛作了比较。牦牛头骨的主要特征是:头骨短而宽,面骨发达;角突粗而长,额部宽,鼻部较平,颌前部前缘较直;腭部相对较长,腭骨水平部相对较短;腹鼻甲骨发达,鼻前孔和鼻后孔宽。
王世雷[7](2008)在《运用B超观察母牦牛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牦牛为对象,采用B超检查法,观察了天祝白牦牛生殖系统和超排期卵巢的变化;同时观察了高原型牦牛离体子宫内胎儿发育。另外,测量了高原型牦牛母牛生殖系统的解剖学指标。得出如下结果:(1)白牦牛在超排处理后出现了不排卵和排卵两种情况,不排卵组卵泡以Ⅱ类卵泡居多,该类卵泡达到一定大小时并未排卵而是闭锁减小;排卵组有1~2个Ⅳ类卵泡排卵。同时发现在超声断层扫描面上无明显黄体的卵巢上闭锁卵泡较多。(2)妊娠26~30d,首次观察到胚囊和胎体;36~40d,可见胎眼;41~45d,胎头与胎儿躯干分界,脐带清楚;46~50d,颅腔,胎儿心区,躯干骨,腹区可辨;51~55d,躯干骨回声明显增强;56~60d,胎儿头部轮廓清晰可辨;61~65d,胎儿躯干骨,四肢骨,颅骨各部呈强回声,蹄部呈灰色回声;生殖突清晰可辨;66d以后,可辨胎儿脏器,肋骨呈增宽的趋势。特别是45d后,胎儿的长度明显增长,胎儿的骨骼回声不断增强。(3)高原型牦牛在妊娠24~80d期间,随妊娠日龄增加子宫及其表面的血管、子叶和卵巢动脉增粗;子宫体的波动感增强;胎儿分布于子宫角基部或中部。(4)胎儿不同胎长时牦牛生殖道内pH值:随胎儿增长生殖系统pH值从阴道、子宫颈和子宫角是降低的趋势。整个胎龄在24~80d的范围内,阴道偏碱性,明显与乏情期阴道pH6.8不同;妊娠子宫角偏酸性与乏情期基本一致;子宫角pH6.9。尿囊和羊水的pH值基本一致为6.8~6.9。(5)孕侧卵巢的长、宽在此期间无明显的变化;重量呈增加趋势。黄体的长宽变化不明显,重量呈增加趋势;黄体重约占卵巢重的1/2。单合子双胎的卵巢重大于同时期单胎的卵巢重;异卵双胎的卵巢重与同期单胎的重量相比一致;但是双胎的黄体重都大于单胎的;黄体有23%的突出于卵巢表面。
罗桂花[8](1997)在《青海不同种群牦牛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次报道了用双向电泳技术对青海果洛、天峻、海晏3个地区牦牛种群的血清蛋白的比较研究结果。各群体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格局相似,共有一百多个多肽斑点。果洛群体与天峻群体的电泳图谱更相近,两者与海晏群体的电泳图谱在4个多肽斑点上差异很大。由电泳结果结合解剖学、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造成高原型牦牛与环湖型牦牛差异的可能原因以及两者的分类学地位。为进一步探讨牦牛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生化资料
雷换章[9](1987)在《从牦牛体态表型析其遗传变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家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古老、独特畜种之一,是产区广大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上必不可少的资料。这一畜种的起源与驯化年代考证不一,但总的与地理变化、人类进化、民族形成与变迁相关,其上线大约距今万年以上、下线三五千年前,由藏族前身最早祖先吐蕃族、羌族、图伯特族就将现今尚存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山系中的野牦牛(PoePhagus
高仁[10](2016)在《西夏畜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夏牲畜种类多样,其中马、骆驼、羊、牛(包括犛牛)是四大官畜。马和骆驼是西夏重要的官用役畜,马主要用于军事,法律中规定了军队对马匹具有优先的使用权;骆驼除了用于军事外,还是重要的商用和民用交通工具,并且常常充做公务役畜。西夏所产的马质量高,数量也很可观,是西夏最具战略性的资源,同时也是外交中最主要的礼品。羊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牧民特别是牧民常赖以为生,因而西夏各区域皆有羊的牧养。西夏牛分两种,犛牛与黄牛,犛牛仅牧养于贺兰山、焉支山等高海拔地区;而黄牛牧养范围较广,多用以耕作。西夏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多样,其中游牧最为主要且较为普遍。从诸多的文献来看,西夏牧民以部落为单位,常常携牲畜移动,过着非定居的生活。游牧人群通常随季节循环移动,西夏牧民亦不例外,他们秋季分工,一部分人为牲畜抢膘,一部分人打草,十月(农历)进入冬场,并常常设有“冬栏”以备冬,二月出冬场,七八月游至最远,开始返回。诸多政权常通过划定游牧区域的方法来管理游牧民,而西夏“地界”的划分即细致,又灵活。此外,西夏牧民还常兼营贸易、劫掠、狩猎、采集、种植等辅助性生业,以补充游牧经济产品单一的缺陷。西夏游牧的生产方式普遍的存在于诸多的部族、官牧场之中;定居的喂养、放养则普遍的存在于农耕家庭之中。西夏的群牧司及所管的诸牧场是西夏官畜牧业最主要的生产体系,其对唐宋的监牧制度有明显的承袭,集中的体现在群牧司坐镇中央,牧场散落于各地,是一种总——分的架构。而与唐宋逐级管理体制下的“牧监”相比,西夏的牧场特色鲜明,诸如有的牧场内部较为混杂,有的官地界线不是很明确,还接纳诸多无地的家主,及受到旱灾的牧民。西夏将诸多的部落纳入到了国有牧场之内,并针对部落组织的固有特点实施管理:一是指派基层生产组织(牧团)的头目为牧监,负责登记牧人所领取官畜的数量、年龄、莩育情况等;二是由诸多部落的首领推举一名盈能,负责所管区域官畜的“号印”;三是由群牧司下派头监(亲事官)坐镇一地,征收畜产。西夏牧场中的牧人不同于唐宋牧监中受雇于政府的“牧子”,政府总体上并不过问生产的细节,他们“承包”了政府的牲畜,将它们带到部落的组织中进行生产,并定期缴纳“杂事”。政府大体征收了官畜所繁衍的绝大部分幼畜,成为官营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及增殖的“本金”,但以乳为主的消费产品则大多数留给牧人所有,成为其生活资料。这种契约式,双方皆有所受惠的经济关系,成为牧民乃至部落紧紧依附于官牧场的经济纽带。为保障官畜牧业的有序发展,西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号印、检校、注册注销、赔偿、遣分等制度,并普遍的使用簿籍来管理牲畜。这些管理措施对唐宋制度有明显的继承,但其独创性更为强烈,多根据本国国情而制定,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西夏疆域广阔,畜牧业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鄂尔多斯地区是唐代“北河曲牧群”的所在,畜牧业基础雄厚,载畜量很大,多产马。宋夏沿边区域较复杂:横山地区多马,载畜量较大;瀚海地区土地贫瘠,部族持畜的水平极低,虽产马,但数量很少;天都山载畜量和人均持畜水平都比较高,但马匹较少,以牛、羊等经济类的畜种为主;会州及以西地区畜牧发展良好,多产马;河套平原虽以农业为主,但也有不少牲畜牧养,以牛羊为主;阿拉善地区主要出产骆驼,但一些绿洲地带也会有牛羊,黑水城周围则各种牲畜皆有所牧养;河西走廊地区畜牧条件得天独厚,畜种齐全,产量很高。
二、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2)牦牛脑神经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牦牛的分类地位 |
2.牦牛的起源及驯化 |
3.中国牦牛资源 |
4.中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类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表 |
附件2 图及图注 |
致谢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及所获的奖项和证书 |
(3)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1.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概述 |
1.1.2 影响GWAS检验功效的因素 |
1.1.3 GWAS在牛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定位中的研究 |
1.2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2.1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概述 |
1.2.2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3 血清生化指标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血清生化指标概述 |
1.3.2 家畜血清生化指标遗传定位研究 |
1.4 拷贝数变异及其在牛上的研究进展 |
1.4.1 拷贝数变异概述 |
1.4.2 拷贝数变异在牛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牦牛生长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表型信息及血样采集 |
2.1.3 基因分型及质控 |
2.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5 显著关联位点的基因及QTL注释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2.2 基因型数据统计 |
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6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2 12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3 18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4 30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5 不同生长性状间GWAS结果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血清生化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表型信息采集 |
3.1.3 基因分型及质控 |
3.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5 显著关联位点的基因注释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基因型数据统计 |
3.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尿素的GWAS结果 |
3.3.2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的GWAS结果 |
3.3.3 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葡萄糖的GWAS结果 |
3.3.4 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GWAS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牦牛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基因分型 |
4.1.3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1.4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4.1.5 拷贝数变异区段基因注释及功能富集 |
4.1.6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TL注释 |
4.1.7 拷贝数变异区段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2.2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PCR验证 |
4.2.3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基因注释及功能富集 |
4.2.4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TL注释 |
4.2.5 拷贝数变异区段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牦牛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3.2 拷贝数变异区段功能富集揭示其高原适应性分子机制 |
4.3.3 拷贝数变异区段包含重要经济性状QTL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拷贝数变异的生长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动物 |
5.1.2 基因分型 |
5.1.3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5.1.4 基于拷贝数变异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5 显著关联区段的基因注释及QTL注释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2.2 显著关联CNVR中的QTL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藏羊和牦牛睾丸动脉血管形态学的观察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藏羊和牦牛简介 |
1.1 藏羊简介 |
1.2 牦牛简介 |
2.藏羊和牦牛高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
2.1 藏羊高原适应性研究进展 |
2.1.1 藏羊血液生理与高原适应性 |
2.1.2 藏羊呼吸系统结构与高原适应性 |
2.1.3 藏羊脑动脉系统与高原适应性 |
2.1.4 藏羊睾丸动脉结构与高原适应性 |
2.2 牦牛高原适应性研究进展 |
2.2.1 牦牛被毛、皮肤结构与高原适应性 |
2.2.2 牦牛血液生理与高原适应性 |
2.2.3 牦牛心脏结构功能与高原适应性 |
2.2.4 牦牛呼吸系统结构与高原适应性 |
2.2.5 牦牛脑神经系统与高原适应性 |
3.血管铸型标本制作技术 |
3.1 国外血管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发展过程 |
3.2 我国血管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发展过程 |
3.3 血管铸型剂材料的种类 |
3.3.1 溶剂挥发后凝固成型法 |
3.3.2 化学反应成型法 |
3.4 血管铸型标本的腐蚀方法 |
3.4.1 自然腐蚀 |
3.4.2 碱腐蚀法 |
3.4.3 酸性腐蚀法 |
3.5 血管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 |
3.6 血管铸型技术的应用 |
4.睾丸的血管铸型研究进展 |
4.1 睾丸的结构与功能 |
4.2 附睾的结构与功能 |
4.3 睾丸微血管构筑研究进展 |
5.论文研究方案及研究意义 |
5.1 研究方案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器材 |
1.3 试验试剂 |
2.血管铸型剂的配制 |
3.铸型标本的制作 |
4.数据测定及分析 |
5.血管铸型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5.1 灌注前 |
5.2 灌注过程 |
5.3 凝固 |
5.4 腐蚀冲洗 |
5.5 修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高原藏羊、牦牛与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睾丸形态的物理参数 |
1.1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形态的物理参数 |
1.2 牦牛、黄牛睾丸形态的物理参数 |
2.高原藏羊、牦牛与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睾丸血管构筑的解剖学特征 |
2.1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血管构筑的解剖学特征 |
2.1.1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血管构筑 |
2.1.2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动脉构筑的基本特征 |
2.1.3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动静脉构筑的差异 |
2.2 牦牛、黄牛睾丸血管构筑的解剖学特征 |
2.2.1 牦牛、黄牛睾丸血管构筑 |
2.2.2 牦牛、黄牛睾丸动静脉构筑的基本特征 |
2.2.3 牦牛、黄牛睾丸动静脉构筑的差异 |
3.高原藏羊、牦牛与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睾丸动脉及其分支各部位管径的比较 |
3.1 藏羊、小尾寒羊睾丸动脉及其分支各部位管径的比较 |
3.2 牦牛、黄牛睾丸动脉及其分支各部位管径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高原藏羊、牦牛和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的睾丸物理形态及其生理适应性 |
1.1 藏羊和小尾寒羊的睾丸物理形态及其生理适应性 |
1.2 牦牛和黄牛的睾丸物理形态及其生理适应性 |
2.高原藏羊、牦牛和低海拔小尾寒羊、黄牛的睾丸动脉构筑特性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
2.1 藏羊和牦牛各系统生理特性与高原适应性的关系 |
2.2 藏羊和牦牛的睾丸动脉构筑特性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
3.牛、羊睾丸动静脉血管构筑及标本制作的方法优化 |
3.1 铸型剂、染料及浓度选择 |
3.2 样本处理 |
3.3 插管部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不同年龄段牦牛与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血管发生与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
1 血管发生与血管生成的基本概念 |
1.1 血管发生 |
1.2 血管生成 |
1.2.1 芽生及非芽生 |
1.2.2 重塑 |
2 血管发生与血管生成过程中的调节因子 |
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 |
2.1.1 VEGF 的发现及命名 |
2.1.2 VEGF 家族成员及其受体 |
2.1.3 VEGF 及其受体在胚胎发育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2.1.4 VEGF 的表达与调节 |
2.1.5 VEGF 与疾病及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的关系 |
2.2 促血管生成素 |
2.3 EPHRIN-B2 及其受体EPHB4 |
2.4 TIE 家族及其配体 |
2.5 一氧化氮 |
2.6 血小板活化因子 |
2.7 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
3 胚胎期血管发育经历的时期 |
3.1 不成熟血管的发育 |
3.2 不成熟血管的稳定 |
3.3 血管的分支形成、重塑和修剪 |
3.4 血管的特异性分化 |
4. 成年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形成 |
5 器官内微血管的发育 |
5.1 脑内微血管的发育 |
5.1.1 脑内微血管的早期发生 |
5.1.2 脑内微血管从个体出生后至微血管发育成熟的变化 |
5.2 肺内微血管的发育 |
5.2.1 肺血管发育中的血管发生与血管生长 |
5.2.2 肺泡隔毛细血管网的形成 |
5.3 视网膜内微血管的发育 |
6 血管生成与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人和哺乳动物器官内微血管构筑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 微血管构筑的方法学研究 |
1.1 微血管灌注法 |
1.1.1 微血管墨汁灌注法 |
1.1.2 微血管塑料铸型法 |
1.1.3 微血管共聚体铸型法 |
1.1.4 微血管铸型离子镀膜技术 |
1.1.5 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技术 |
1.2 造影法 |
1.3 染色法 |
2 器官内微血管构筑的研究进展 |
1.1 眼部微血管构筑 |
1.2 心脏微血管构筑 |
1.3 肺脏微血管构筑的特征 |
1.3.1 肺脏胸膜表面血管的分支与分布情况 |
1.3.2 肺脏胸膜下微血管的构筑 |
1.3.3 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构筑特点 |
1.3 肝脏微血管的构筑特点 |
1.4 神经系统微血管构筑 |
1.5 器官内微血管构筑在临床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年龄段牦牛与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灌注材料的制备 |
1.2.2 制作铸型标本 |
1.2.3 扫描电镜观察和摄片 |
1.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
2 结果 |
2.1 180 日龄牦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1.1 180 日龄牦牛肺胸膜表面微血管的构筑情况 |
2.1.2 180 日龄牦牛肺胸膜面浅层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1.3 180 日龄牦牛肺胸膜下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1.4 180 日龄牦牛肺小叶间隔微血管网的构筑 |
2.1.5 180 日龄牦牛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1.6 180 日龄牦牛肺实质中微静脉的分布 |
2.1.7 180 日龄牦牛肺实质内微血管铸型表面的构筑特征 |
2.2 成年牦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2.1 成年牦牛肺胸膜面浅层微血管的构筑 |
2.2.2 成年牦牛肺胸膜下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2.3 成年牦牛肺小叶间隔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2.4 成年牦牛肺实质内微血管的走行方式 |
2.2.5 成年牦牛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2.6 成年牦牛肺实质内微血管铸型表面的构筑特征 |
2.3 成年黄牛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3.1 成年黄牛肺胸膜表面微血管的构筑情况 |
2.3.2 成年黄牛肺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网 |
2.3.3 成年黄牛肺胸膜下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3.4 成年黄牛肺胸膜面浅层微血管与胸膜下微血管之间形成吻合 |
2.3.5 成年黄牛肺实质内微血管的分支分布 |
2.3.6 成年黄牛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构筑 |
2.3.7 成年黄牛肺实质内微血管铸型表面的构筑特征 |
2.4 不同年龄段牦牛和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比较 |
2.4.1 胸膜面浅层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2.4.2 胸膜下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2.4.3 胸膜面微血管铸型表面的构筑特征 |
2.4.4 小叶间隔微血管的构筑 |
2.4.5 肺实质内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3 讨论 |
3.1 肺胸膜下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3.1.1 胸膜下微血管的分支与分布 |
3.1.2 胸膜下毛细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3.2 肺实质微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3.2.1 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构筑特征 |
3.2.2 肺微静脉的构筑特征 |
3.3 肺间质微血管的构筑特征 |
3.3.1 胸膜面浅层的微血管的分布 |
3.3.2 小叶间隔内微血管的分布 |
3.3.3 肺间质微血管网中出现的环状结构 |
3.3.4 肺间质微血管与实质微血管之间的关系 |
3.4 微血管的组织结构与铸型上构筑特征的相关性 |
3.4.1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组织学及其铸型表面的特征 |
3.4.2 微静脉的组织学及其铸型表面的特征 |
3.5 牦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增龄性变化 |
3.5.1 胸膜面浅层微血管网的增龄性变化 |
3.5.2 肺胸膜下微血管网的增龄性变化 |
3.5.3 肺实质内微血管网的增龄性变化 |
3.6 肺泡毛细血管网分布区域对其构筑的影响 |
3.7 牦牛对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的研究 |
3.7.1 肺血管适应性的研究 |
3.7.2 牦牛肺脏组织学的适应性结构特征 |
3.7.3 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增龄性变化及海拔高度的影响 |
4 结论 |
缩略语 |
图版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运用B超观察母牦牛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超声波及超声诊断技术简介 |
1 波与超声波 |
2 超声波的产生及超声波成像原理 |
3 超声波的衰减程度和穿透力 |
4 超声回声的声像图特点 |
5 超声诊断技术 |
6 超声波诊断仪的组成、类型 |
7 超声所产生的效应及在用途 |
第二章 B 超在母畜繁殖领域应用的研究及其进展 |
1 家畜卵巢卵泡和黄体的监测 |
2 家畜发情周期子宫的监测 |
3 家畜妊娠日龄预测 |
4 胎儿发育监测 |
5 胎儿性别鉴定 |
6 死亡胎儿超声检测 |
7 家畜产后子宫复旧和子宫疾病的监测 |
8 奶牛乳头超声检查 |
9 B超在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 |
10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报告 运用B超观察母牦牛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 |
第一章 运用B超对白牦牛超数排卵期卵巢变化的观察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运用B超观察妊娠24~80d的青海高原型牦牛离体子宫内胎儿发育和生殖器官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妊娠24~80d的高原型母牦牛生殖系统变化的观察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西夏畜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第三节 创新之处及主要内容 |
一、创新之处 |
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西夏牲畜的种类 |
第一节 马 |
一、西夏的马匹与养马概况 |
二、马在军事上的应用 |
三、马在西夏社会中的使用情况 |
四、马在其它方面的价值 |
第二节 骆驼 |
第三节 羊 |
第四节 牛 |
第五节 其它牲畜 |
第二章 西夏畜牧的生产方式 |
第一节 游牧 |
一、文献中所见西夏的“游牧” |
二、西夏“游牧”的季节移动模式 |
三、西夏游牧“地界”的划分 |
四、西夏游牧经济的辅助性生业 |
第二节 长年喂养和定居牧养 |
第三章 西夏的官营畜牧体系 |
第一节 群牧司的机构设置与职掌 |
第二节 群牧司所管诸地牧场 |
一、群牧司对牧场的管理 |
二、牧场的人员及职责 |
三、牧场的基层组织形式 |
第三节 牧场中的经济关系 |
一、牧场生产的一般流程 |
二、官畜畜产分配 |
三、牧人、部落、政府的经济关系 |
第四章 西夏畜牧的管理措施 |
第一节 官畜的号印 |
第二节 牲畜的簿籍管理 |
第三节 官畜的校验、磨勘 |
第四节 官畜的注册与注销 |
第五节 官畜的赔偿 |
第六节 公用牲畜的“遣分” |
第七节 官、私牲畜的保护 |
第五章 西夏畜牧经济的区域特点 |
第一节 唐代“北河曲牧群”与西夏的鄂尔多斯牧地 |
一、“北河曲牧群”与党项的崛起 |
二、西夏鄂尔多斯地区的畜牧状况 |
第二节 宋(金)夏沿边地区 |
一、横山地区 |
二、瀚海地区 |
三、韦州—天都山—屈吴山地区 |
四、会州—乌鞘岭地区 |
第三节 河套平原 |
第四节 阿拉善高原 |
第五节 河西走廊 |
附录: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第十九卷译释 |
凡例 |
一 派牧监纳册门 |
二 分畜门 |
三 减牧杂事门 |
四 死减门 |
五 供给驮门 |
六 畜利限门 |
七 官畜驮骑门 |
八 畜患病门 |
九 官私畜调换门 |
十 校畜磨勘门 |
十一 牧盈能职事管门 |
十二 牧场官地水井门 |
十三 贫牧逃避无续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牦牛头部骨骼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黄牛的若干差异[J]. 青海省煌源牧校牦牛课题组. 中国牦牛, 1986(01)
- [2]牦牛脑神经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D]. 邵宝平. 兰州大学, 2008(12)
- [3]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D]. 贾聪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藏羊和牦牛睾丸动脉血管形态学的观察和比较[D]. 孙红梅.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1)
- [5]不同年龄段牦牛与成年黄牛肺微血管构筑特征的研究[D]. 杜晓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8)
- [6]牦牛头骨解剖[J]. 袁朝富,龚明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8(01)
- [7]运用B超观察母牦牛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D]. 王世雷.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8]青海不同种群牦牛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J]. 罗桂花. 兽类学报, 1997(01)
- [9]从牦牛体态表型析其遗传变异[J]. 雷换章. 中国牦牛, 1987(03)
- [10]西夏畜牧业研究[D]. 高仁. 宁夏大学, 2016(04)
标签: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