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昂惕夫之迷”引出的方法论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冒小栋[1](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王溪[2](2020)在《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结构分解 ——基于产业分工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增长老百姓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因为老百姓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劳动报酬,而劳动报酬则是GDP的一部分,所以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与老百姓的收入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是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5年间天津人均GDP均高于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显着低于北京,和普通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有很大反差。那么原因何在?近几年来天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活力大不如前,是否与劳动报酬份额偏低有关?怎样才能提高天津老百姓的人均收入水平,并以此增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和天津经济的活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然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鉴于某一时期全社会的劳动报酬份额是该时期各产业劳动报酬占其增加值的比重的加权平均,权重为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结构。因此,本文借鉴胡秋阳(2016)的思路,基于产业分工视角将Solow(1958)关于劳动报酬整体份额变动的双因素分解模型扩展为产业内部效应、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和价值链结构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其中,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和价值链结构效应分别反映水平分工结构和垂直分工结构的变动对劳动报酬整体份额变动的影响,二者之和正是Solow(1958)的双因素分解模型中的产业结构效应。然后,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在2002-2007年、2007-2012年、2012-2015年三个阶段各影响因素对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贡献率,并将该结果与周边的京冀及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广泛的横向对比。其中基于三次产业分类的实证分析表明:(1)产业内部效应始终在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前期(2002-2007年)表现为降低天津市劳动报酬整体份额,中后期(2007-2012年、2012-2015年)表现为提高天津市劳动报酬整体份额。产业结构效应在前、中、后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2)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价值链结构效应及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后,在前期和中期,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贡献度相对较大,后期价值链结构效应的贡献度超过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促进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提高。文章接下来将三次产业细分为13个产业部门,分析了具体是哪些产业部门在天津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中起主要作用。结果表明:(1)对产业内部效应贡献较大的产业部门是采矿业、消费性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2)前期和中期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在产业结构效应中起主要作用,前期表现为降低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生产性及消费性服务业等产业的劳动报酬份额,中期则转为提高生产性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劳动报酬份额。后期价值链结构效应开始起主要作用,提高了化学产品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生产性及消费性服务业等产业的劳动报酬份额,促进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提高。文章还将天津劳动报酬份额的结构分解结果与京冀及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天津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劳动报酬份额相对偏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为天津市如何合理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理顺要素收入分配关系,提升对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给出了政策建议。
李芳林[3](2019)在《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环境问题早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经济腾飞的中国,环境问题也从各个不同领域显现出来。作为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的城市,资源紧张、污染排放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因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协调发展这一平台,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区域发展管理学、消费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城市居民消费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在给出城市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可持续消费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探讨了研究方法和模型。通过构建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效应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我们正确认识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为引导城市居民优化消费结构,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消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意愿较大,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但对城市的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2)构建居民消费足迹的国家公顷模型和投入产出法的水足迹模型,得到完整的足迹账户。(3)以江苏省为例的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态足迹总量呈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较为平稳。水域、建成地和耕地可以承载城市居民消费足迹占用,但森林资源和草地却无法承载。(2)虽然江苏省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用水并不高,但虚拟水的消费量是实际生活用水的3倍有余。食品消费虚拟水占比最高,居住消费虚拟水增长最快。(3)江苏省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的双金字塔模型刻画了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的健康分布状况和环境友好性分布状况,显示江苏省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处于优化进程中。(4)应对中国居民城市消费的环境效应,需要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共同努力。本文的创新之处:(1)构建了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效应模型,完善了可持续消费研究的理论。对应城市居民的消费内容,构建城镇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理论体系并设计了包含7类足迹和4个账户的完整模型。应用跨学科的交叉分析,对于科学引导居民消费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也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可持续消费研究的理论。(2)改进了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研究方法,拓展了环境效应的研究深度。本文基于NFA和基于热值的生态足迹,改进了生态足迹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典型分析补充全面分析,引入了食物消费双金字塔模型和9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以期更清楚、深入地认识城市环境压力的来源和成因,提高了分析研究的深度。(3)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范式,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依据。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研究,对研究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提供了详实的案例,具有可复制性、可移植性,有助于解析居民消费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服务于地方可持续发展管理。在确定了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理论框架基础上,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既提高了理论的应用价值,也确保了实证分析的科学性。
李政道[4](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人类绝大部分生产活动和行为都是在陆域上开展的,但随着陆域资源日渐枯竭,人口不断向沿海地区密集,人们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向了海洋。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陆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海陆统筹才能发挥出二者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海陆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都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着重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等,对于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测度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的理念,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研究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以及测度体系,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和海陆经济的实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地处我国的南大门,在提高我国对外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因此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该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了问题的核心。本文主要按照六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一,对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及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分别是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和相关理论。首先,文章分别分析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接着列举了海陆产业的具体分类。其次,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以及内涵,并给定了研究的空间边界;最后,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起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它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海洋经济系统和陆域经济系统,并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论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阐述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本节首先分析海陆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接着阐述了由海向陆和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研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并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模型,是对上一章中理论基础研究的加深。第四,通过广泛调研、阅读文献,详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基于模糊QSPM矩阵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必要性分析。利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陆域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等三个策略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第五,建立起基于系统耦合和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模型,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时序变化分析,从海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建立起测度体系,实证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海陆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微弱,海陆经济一体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六,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阐释政策建议,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措施。
王启慧[5](2018)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 ——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显着增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是否具有时代价值饱受争议。本文基于大量马克思经典着作以文献研究法、重点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探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梳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过程,研究其致力解决的时代问题;其次,从哲学视域先对“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进行梳理,理清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过程及根本目的;再次,从政治经济学视域对劳动价值论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揭示,说明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最后,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议及批判进行回应,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当代发展。本文认为:第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旨在从根本层面批判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颠倒的价值形式及其带来的物化社会关系。商品交换的表象掩盖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真相,是造成彼时商品经济时代和此时市场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根源。第二,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商品中抽象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特点,证明出唯有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一般商品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能够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第三,应对劳动价值论的“劳动”和“价值”内涵进行时代拓展,应将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部分劳动纳入创造价值的劳动范畴,同时从国际的经济关系视角来研究市场经济蕴含的国际贸易的实质。第四,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运用中,要在尊重、保护劳动的基础上,既鼓励创新发展,又强调分配公平,使全社会在劳动创收中共享发展成果。总之,“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依然是印证当代经济发展的真理,应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朱鹏华[6](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徐莹莹[7](2018)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增长极和城市群,具有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其兴衰对于我国政治稳定、科教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2014年2月26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第三点特别针对京津冀地区如何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五点则着重就京津冀地区如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与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那么,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是怎样形成并逐渐加重的?如何才能走出一条经济繁荣、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与雾霾治理能否协同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基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需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结构,而由于不同产业的能耗结构和能耗强度不同,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同时也决定了其能耗特征和对环境的压力,从而为我们将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联系起来协同推进提供了可能,本文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能耗特征和产业关联特征、以及产业集聚模式的典型特征切入,着重对京津冀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以及产业一体化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做一个系统的形成机制分析和量化研究,进而论证将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联系起来协同推进的现实可能性。然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协同推进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全文共分为8章内容,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关于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典型特征。(1)整体来看,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耗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北京市的高能耗产业已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高耗能产业仍以第二产业为主。(3)京津冀各地后向拉动作用较大的大部分产业,其能源消耗量也相对较大,大力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污染排放加重的问题,从而引起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4)同时,京津冀地区前向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多以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以及供应业等高能耗产业为主,而这些产业常伴随着高排放和高污染,因此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5)北京市产业的无关多样化程度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低;而河北省的相关多样化程度最高,北京市次之,天津市最低;总体来说,京津冀13个城市都表现为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水平高于其相关多样化水平。(6)北京市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低,而且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除北京市外)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第二,关于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本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地区间的贸易联系是否紧密,以及产业分工是否明确,是判断区域产业一体化程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二者同时具备,那么各地区间的产业一体化程度就高。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处于中等水平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薄弱环节表现在市场一体化程度(间接体现贸易联系是否紧密)不高和区域分工程度偏低两个方面。第三,关于京津冀雾霾天气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通过测算各产业排放的雾霾主要成分,并采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分解技术(SDA),分析京津冀雾霾天气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从2007年到2012年,北京市总体NOx、SO2、PM10和PM2.5一次源的排放量均呈减少态势,而天津市和河北省则呈增加趋势。(2)北京市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排幅度均较大的产业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而导致这些产业对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有能耗强度效应、能耗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以及增加值率效应。但是由于其他服务业(指除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与房地产业之外的其他服务业)对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贡献度较高,从而显着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北京市四种污染物总体排放量的减少。总体看,北京市各产业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因素有能耗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和增加值率效应(NOx除外),增排因素有技术进步效应、最终需求总量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S02除外)。(3)天津市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排幅度均较大的产业有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而导致这些产业对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总量效应。整体看,天津市各产业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因素有能耗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增加值率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增排因素有最终需求总量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PM10除外)。但因为最终需求总量效应的增排作用显着,所以天津市对四种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是增加的。(4)河北省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排幅度均较大的产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而导致这些产业对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增加值率效应和最终需求总量效应。而其他服务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对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贡献度较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体看,河北省各产业对大气污染物的增排因素有最终需求总量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减排因素有能耗结构效应(SO2除外)、能耗强度效应、增加值率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河北省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是由最终需求旺盛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第四,关于京津冀的产业一体化与产业集聚模式的关联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边界效应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是否存在显着的行政边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确认京津冀存在显着的行政边界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的行政壁垒程度进行了量化评价;然后将行政壁垒作为重要的控制变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各种模式对产业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如下:(1)在样本期间,京津冀地区产业相关多样化与行政壁垒对区域市场一体化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产业无关多样化和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市场一体化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京津冀地区产业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和行政壁垒对区域产业分工有负面影响,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区域产业分工有正面影响,且只有行政壁垒对区域产业分工的负面影响效应不显着,而其他几种影响效应均显着。(3)整体来看,京津冀产业的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集聚与行政壁垒对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有显着的阻碍作用,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则对产业一体化进程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模式主要表现为多样化集聚,且其无关多样化水平高于其相关多样化水平,而京津冀的专业化水平偏低。上述几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进程缓慢。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结论,同时借鉴国际上雾霾治理及推进产业一体化的经验,进一步论证了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存在现实可能性,并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的协同推进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厘清协同推进总体思路、把握区域特质及功能定位、协调区域要素及产业分工、加快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等。
宋冰[8](2017)在《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研究》文中提出体育行业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从政治功能转向多元功能的转型发展中,经济和国民健康促进功能逐渐得到重视,但社会责任建设仍显滞后。中超联赛作为我国竞技体育表演业的“主力军”,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但从社会责任角度对联赛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试图对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为什么?有哪些?怎么样?怎么做?”等问题进行回答,为提升联赛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寻找可靠路径,为实现联赛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分析,提出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概念;对中超联赛主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行探讨;构建了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体系;分析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现存问题的产生机理和成因;提出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策略。主要结论: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是指中超联赛主体(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参赛俱乐部)基于其自身权利,对联赛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承担的法律和道德义务;中超联赛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为:“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发展下的责任担当、中超联赛产权及准私人产品属性相应的价值体现、行业垄断下中超联赛的收益再分配,现实依据包括社会需求和联赛可持续发展需求;构建了包含责任主客体和64项具体内容的中超联赛社会责任内容框架,并提出了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特征、履责途径、推进机制;当前中超联赛社会责任主体履责时存在的问题包括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功利思想严重、被动性履责特征明显,以及评价方式难以正确引导和有效激励各俱乐部的履责行为、披露方式难以实现主客体信息交流和提升各俱乐部的履责动力;主体的利己本性使然、主体间治理目标差异、社会责任主客体缺乏制衡机制是这些问题的形成要素,主体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和主体外部利益相关者团体缺失是问题的主要成因;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策略为:完善治理结构、调整治理目标、加快组建利益相关者团体。
骆静禾[9](2017)在《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对20世纪迄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各层面的主要观念作系统的考察与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学理探讨。论文围绕音乐教育哲学、音乐课程内容、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评价等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首先从历史之维对音乐教育各领域的主要观念作客观梳理与深入分析,以此揭示基础音乐教育诸领域的观念转变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总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这些观念的影响、实施和应用作出当代审视。同时,围绕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张,论文从学科视角予以呈现、分析和回应。最后,结合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出发,基于“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的立场,提出了论文作者的些许个人思考。作为“音乐教育观念”的“元问题”,立足于探讨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音乐课程的实施、音乐教法的应用、音乐教学评价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一切音乐教育问题先导与前提。本论文对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考察主要围绕以“音乐审美教育观”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关观念展开,涉及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同时,本文也对当前热点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给予呈现和评述。由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延展出的各方观念的探讨和争鸣,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话题,亦是百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综合呈现。20世纪以来,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从传统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念转变: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为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围绕“教什么”的深度追问,则产生了“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等当前基础音乐课程实施中的三对辩证统一的核心问题。纵观百年音乐教育史,音乐教法观念转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本文认为就当前而言,基础音乐教学实践存在“过分设计”、“过分综合”和“主体偏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一些教法“新”观念的提法中,在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基于经验性情感体验的“元素—整体”教学论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是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法新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给予了扼要呈示。在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历史演进中,“课程主导”和“学生主体”分别主导了音乐教育评价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对这些评价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反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则存在“泛化与笼统”、“局限与盲目”、“限定与制约”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之策应首先围绕以“技术策略”为导向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念展开充分探讨。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对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的具有指向性的变革力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主张将音乐教育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和研究教育主体的心理行为,在当前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引发热议。这一观念对我们进一步审思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渠道。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考察、分析、研究和探讨,本文力图在鸟瞰中国百年基础音乐教育艰难而又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主导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音乐教育观念作出综合的反思性回顾,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呈现各家之言,分析其内在的学理机制和社会动因,以期为当下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考与理论支持,并推进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多层面、多维度的纵深发展。
朱琳[10](2017)在《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最基础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生物化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医学等其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它课程不同,线性代数中充斥着大量的定义、定理、证明,学生往往还没有充分理解好一个概念,新的概念和定义、定理纷至沓来。然而,很多学生表示,即使不理解概念,也能套用运算和证明的框架来进行解题。因此,理解学生在概念学习中遭遇的困难,并以此改进教学策略,在线性代数的教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线性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线性空间及其上的线性变换,可以说,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中的核心内容。在通常的教学中,线性空间的概念以形式化的抽象语言呈现,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重点关注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试图探究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揭示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并以此来指导教学策略的设计,旨在不同情境下都能让学生建构起对线性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学生是如何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学生在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难?(2)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线性空间概念教学是怎样的?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初始的研究模型,包括分析学生概念理解的发生演变模型和概念认知模型,以及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模型。然后,研究者对沪上一所教育部直属985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按照分析与准备、设计与实施、结果与评价、反思与修正四个部分展开,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始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形成研究成果。本研究的结论为:(1)绝大部分学生属于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的弱关联型;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对象"和"图式"的心理认知阶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容易受到三维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旧有认知的干扰。(2)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线性空间概念时,容易遭遇包括抽象的困难、直觉的迷失、对术语理解的困难和概念之间缺乏关联的困难。(3)发生教学法下指导下的教学,可以基于历史发生分析、知识逻辑分析、心理认知分析、社会文化分析四种视角分析的基础,按照必要性、直观性、关联性、应用性、系统性五个原则进行设计,依照why-what-how to learn-how to use(简称WWHH)四个步骤进行教学。(4)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下,可以丰富学生的概念意象,使得学优生完成从程序到对象、图式阶段的提升,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弱关联到灵活转换型的转变:中等生实现从行动阶段到程序阶段的转变;学差生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分离型向弱关联型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价值在于,首先,关注具体的数学概念学习过程,利用APOS的发生演变理论、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概念图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概念理解的发展变化予以描述和分析。其二,在发生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了适合于本土国情、适合于大学生认知特点、适合线性代数教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模型。不仅可以研究学生的学,还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列昂惕夫之迷”引出的方法论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列昂惕夫之迷”引出的方法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结构分解 ——基于产业分工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劳动报酬份额的相关研究 |
1.2.2 基于计量模型对劳动报酬份额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劳动报酬份额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报酬份额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 |
2.1 劳动报酬份额与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关系 |
2.2 劳动报酬份额与其他收入分配格局的关系 |
2.2.1 劳动报酬份额与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格局 |
2.2.2 劳动报酬份额与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
2.3 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 |
2.3.1 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素 |
2.3.2 劳动报酬份额的一般规律 |
2.4 劳动报酬份额的因素分解模型 |
2.4.1 两因素分解模型:产业内部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 |
2.4.2 三因素分解模型:产业内部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与最终需求结构效应 |
第3章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产业部门的分类依据及方法 |
3.3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因素分解:基于三次产业分类 |
4.1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两因素分解 |
4.1.1 产业内部效应分析 |
4.1.2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4.1.3 与京冀及全国的横向比较 |
4.2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三因素分解 |
4.2.1 价值链结构效应分析 |
4.2.2 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分析 |
4.2.3 与京冀及全国的横向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因素分解:基于产业部门分类 |
5.1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两因素分解 |
5.1.1 产业内部效应分析 |
5.1.2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5.1.3 与京冀及全国的横向比较 |
5.2 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三因素分解 |
5.2.1 价值链结构效应分析 |
5.2.2 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分析 |
5.2.3 与京冀及全国的横向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6.1 实证分析结论 |
6.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居民消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城市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消费对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及度量指标 |
2.1.1 城市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 |
2.1.2 度量城市居民消费的指标 |
2.2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关理论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2 环境管理学理论 |
2.2.3 消费的环境效应理论 |
2.2.4 研究方法和模型 |
2.3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消费理论 |
2.3.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分析的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现状分析 |
3.1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和环境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发展现状分析 |
3.1.2 中国城市环境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和环境的演化分析 |
3.2.1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演化特征分析——基于ELES模型 |
3.2.2 中国城市环境演化特征分析 |
3.3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和环境的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分析模型设计 |
4.1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 |
4.1.1 生态足迹的测算 |
4.1.2 生态容量的测算 |
4.1.3 生态盈余/赤字的测算 |
4.2 城市居民消费的国家公顷模型 |
4.2.1 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计算 |
4.2.2 国家公顷模型中参数的测算方法 |
4.2.3 国家公顷模型的改进 |
4.3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城市居民消费水足迹模型 |
4.3.1 水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 |
4.3.2 居民消费水足迹测度的投入产出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居民消费足迹测度——以江苏省为例 |
5.1 研究区域简介 |
5.1.1 江苏省自然条件及城市环境 |
5.1.2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状况 |
5.2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足迹参数计算 |
5.2.1 江苏省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计算 |
5.2.2 生态生产性土地均衡因子的计算 |
5.2.3 生态生产性土地平均产量调整因子的计算 |
5.3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生态足迹测算 |
5.3.1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 |
5.3.2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关系 |
5.4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足迹测算 |
5.4.1 江苏省耗水系数的测算 |
5.4.2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足迹的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典型分析与预测——以江苏省为例 |
6.1 基于双金字塔模型的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环境效应分析 |
6.1.1 居民食物消费环境效应的基本模型 |
6.1.2 江苏省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双金字塔模型的构建 |
6.1.3 江苏省城市居民食物消费量及其足迹的预测 |
6.2 基于9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城市居民水资源消费环境效应分析 |
6.2.1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足迹的分解 |
6.2.2 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足迹的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效应的应对策略研究 |
7.1 发达国家消费政策措施借鉴 |
7.1.1 发达国家消费的相关措施 |
7.1.2 发达国家消费模式 |
7.1.3 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策略 |
7.2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效应的应对策略 |
7.2.1 以可持续消费政策引导公众可持续消费意识 |
7.2.2 以可持续消费需求引导产业可持续生产发展 |
7.2.3 以可持续饮食模式引导居民可持续生活方式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课题 |
附录 |
(4)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3.1 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1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定义 |
3.1.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 |
3.1.3 海陆产业的分类 |
3.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3.2.1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 |
3.2.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边界 |
3.3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3.3.1 系统论 |
3.3.2 产业关联理论 |
3.3.3 耗散结构理论 |
3.3.4 协同论 |
3.4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海陆产业系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
3.4.2 海陆产业系统的相互依存性 |
3.4.3 海陆产业的相互关联性 |
3.4.4 由海向陆的能量梯度 |
3.4.5 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及启示 |
4.1.1 三大湾区基本情况 |
4.1.2 三大湾区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4.1.3 三大湾区的特色优势 |
4.1.4 三大湾区综合比较及启示 |
4.2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简述 |
4.2.1 广东9市海洋经济发展 |
4.2.2 香港海洋经济发展 |
4.2.3 澳门海洋经济发展 |
4.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1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4.3.2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4.3.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4.3.4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5.1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 |
5.1.1 qspm矩阵的简介 |
5.1.2 建立qspm矩阵的步骤 |
5.1.3 权重的确定 |
5.1.4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体系的构造 |
5.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6章 基于系统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6.1 模型方法的选择 |
6.2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
6.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2.2 确定指标权重 |
6.2.3 耦合度模型 |
6.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6.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实证研究 |
6.4.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6.4.2 时序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7.1 海陆产业系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 |
7.1.1 自然资源 |
7.1.2 资金 |
7.1.3 技术 |
7.1.4 劳动力 |
7.2 海陆产业全要素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海洋资源生产要素 |
7.2.2 陆域资本要素 |
7.2.3 陆域技术要素 |
7.2.4 陆域劳动力要素 |
7.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要素耦合的实证研究 |
7.3.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7.3.2 时序变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 |
8.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成 |
8.2.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
8.2.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产业体系策略 |
8.2.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策略 |
8.2.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生态文明策略 |
8.2.5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策略 |
8.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实施措施 |
8.3.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
8.3.2 促进生产要素海陆自由流动 |
8.3.3 加强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9.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 ——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
(一)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观 |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小结 |
第三章 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含义及剖析 |
(一)马克思的“价值”哲学 |
(二)从价值本质追溯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本质问题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
(一)哲学方法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
(二)逻辑方法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
小结 |
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一、劳动价值论所展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全景图 |
(一)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 |
(二)以资本主义所有权为基础的劳资对立关系 |
(三)劳资对立关系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具体展开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理论价值 |
(一)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 |
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发展 |
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疑及对质疑的回应 |
(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议与批评 |
(二)对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回应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发展 |
(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延伸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运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理论的空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一、理论基础研究 |
二、理论拓展研究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商品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一、商品的形态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
一、货币的回流 |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产业结构与产业的关联性的相关研究 |
1.3.2 能源消耗和雾霾治理的相关研究 |
1.3.3 产业集聚模式和产业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1.4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的逻辑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结构安排 |
1.5.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
2.1.1 配弟-克拉克定理 |
2.1.2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1.3 产业结构演进的其他规律性认识 |
2.1.4 关于京津冀产业结构演进阶段的基本判断 |
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1 产业关联的含义 |
2.2.2 产业关联的衡量方法 |
2.3 产业集聚理论 |
2.3.1 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形成机理 |
2.3.2 产业集聚的类型 |
2.3.3 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方法 |
2.4 与雾霾治理有关的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1 外部不经济理论 |
2.4.2 低碳经济理论 |
2.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假说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影响机制分析 |
2.5.1 自组织机制分析 |
2.5.2 他组织机制分析 |
第3章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典型特征 |
3.1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 |
3.1.1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能耗特征 |
3.1.2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 |
3.2 京津冀产业集聚模式的典型特征 |
3.2.1 京津冀产业多样化特征 |
3.2.2 京津冀产业专业化特征 |
3.3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制约因素 |
3.3.1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形成机制分析 |
3.3.2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3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的相互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评价 |
4.1 产业一体化及其内涵 |
4.1.1 什么是产业一体化 |
4.1.2 产业一体化的内涵 |
4.2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市场一体化指标的设定 |
4.2.2 产业分工指标的设定 |
4.2.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方法 |
4.2.4 数据来源 |
4.3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
4.3.1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综合评价结果 |
4.3.2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
4.3.3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薄弱环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雾霾天气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
5.1 什么是雾霾 |
5.1.1 雾与霾 |
5.1.2 雾霾的主要成分 |
5.1.3 雾霾的各种成因 |
5.2 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严重性分析 |
5.2.1 京津冀空气达标情况 |
5.2.2 京津冀空气污染物分析 |
5.2.3 京津冀雾霾天气的危害性分析 |
5.3 京津冀雾霾天气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 |
5.3.1 结构分解技术(SDA)简介 |
5.3.2 京津冀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结构分解 |
5.3.3 京津冀特殊的产业结构对雾霾的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产业集聚模式的关联性分析 |
6.1 京津冀行政壁垒的量化分析 |
6.1.1 京津冀边界效应模型的构建 |
6.1.2 京津冀边界效应模型的估计 |
6.1.3 京津冀行政边界效应的分析 |
6.1.4 京津冀行政壁垒的综合评价 |
6.2 京津冀产业集聚模式对产业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SEM)简介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 |
6.2.3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的国际经验 |
7.1 雾霾治理的国际经验 |
7.1.1 加大政府管控力度 |
7.1.2 引入市场交易机制 |
7.1.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7.1.4 转变能源消耗结构 |
7.2 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国际经验 |
7.2.1 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
7.2.2 政府合理规划布局 |
7.2.3 城市落差适度合理 |
7.3 对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的启示 |
7.3.1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耗结构并行 |
7.3.2 政府规划调控与立法监督并举 |
7.3.3 引入市场机制与明晰产权归属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分析结论 |
8.1.1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模式存在密切联系 |
8.1.2 京津冀产业集聚模式制约产业一体化进程 |
8.1.3 京津冀产业结构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
8.1.4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应协同推进 |
8.2 对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的几点建议 |
8.2.1 厘清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 |
8.2.2 把握区域特质及功能定位 |
8.2.3 协调区域要素及产业分工协作 |
8.2.4 加快产业及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中超联赛主体履行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 |
1.1.2 中超联赛社会价值逐步扩大,但社会责任研究匮乏 |
1.1.3 特定组织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探讨是组织促进社会进步的前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
1.3.2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与现实依据 |
1.3.3 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体系 |
1.3.4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5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策略 |
1.3.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视角新 |
1.4.2 观点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机制与背景 |
2.1.2 企业社会责任导入我国的原因 |
2.1.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历程 |
2.1.4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动态 |
2.1.5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引入社会组织的现状 |
2.2 中超联赛发展概况 |
2.2.1 管理体制 |
2.2.2 产权及产品属性 |
2.2.3 中超联赛改革趋势 |
2.3 职业体育的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
2.3.1 概念界定缺乏对我国职业体育特征的思考 |
2.3.2 多样化的特征为职业体育社会责任带来发展机遇 |
2.3.3 内容界定应进一步关注责任内容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
2.3.4 社会责任评价的不同取向引出制度化建设的构想 |
2.3.5 核心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中国语境下应重视政府引导 |
2.3.6 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暂未明确,亟待加入中介变量继续探索 |
2.4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与亟待解决之处 |
2.4.1 概念界定应注重职业体育主体的内在规定性 |
2.4.2 职业体育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理论与现实依据有待明确 |
2.4.3 层次内容体系使探讨止于理论层面 |
2.4.4 理论思辨成果丰富、问题分析成果匮乏 |
2.4.5 发展策略针对性、时效性不高 |
2.5 理论基础 |
2.5.1 社会责任理论 |
2.5.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3 联合生产理论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德尔菲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3.2.6 案例分析法 |
3.2.7 逻辑分析法 |
3.2.8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
4.1.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概述 |
4.1.2 中超联赛主体的界定 |
4.1.3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
4.2 中超联赛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与现实依据 |
4.2.1 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内涵 |
4.2.2 中超联赛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
4.2.3 中超联赛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依据 |
4.2.4 小结 |
4.3 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体系 |
4.3.1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内容框架 |
4.3.2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特征 |
4.3.3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履责途径 |
4.3.4 推进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机制 |
4.3.5 小结 |
4.4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4.1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 |
4.4.2 发展中在的主要问题 |
4.4.3 现存问题的产生机理与原因 |
4.4.4 小结 |
4.5 域外经验与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策略 |
4.5.1 欧洲足球组织社会责任的治理经验 |
4.5.2 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发展策略 |
4.5.3 推进中超联赛主体社会责任的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五、本文所涉论域界定 |
第一章 音乐教育哲学观 |
第一节 从美育到音乐美育:音乐审美教育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一、“涵养美感,陶冶德性” |
二、音乐美育观念的“分层”与“重建” |
三、音乐审美核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观 |
一、音乐审美教育与社会功能 |
二、音乐审美教育与德育教化 |
三、音乐审美教育与智育求知 |
四、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几对“核心论” |
一、“审美”与“文化” |
二、“审美”与“创造” |
三、“审美”与“表演” |
四、“审美”与“识谱” |
第四节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 |
一、“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观念缘起 |
二、“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内涵及其学理基础 |
三、对“中华文化为母语”观念的当代审思 |
第二章 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观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历史实践 |
一、音乐教材编写:由“借鉴”走向“自主” |
二、音乐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
第二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观念的价值取向及转变 |
一、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 |
二、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 |
三、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 |
第三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当下实施的几个核心问题 |
一、“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 |
二、“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 |
三、“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 |
第三章 音乐教学方法观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教法观念的历史发展 |
一、西方教法观念的引入 |
二、对西方教法观念的借鉴与革新 |
三、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深层影响 |
四、音乐教法呈现的新局面 |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法 |
第二节 对音乐教法观念实践问题的审思 |
一、“过分设计”削弱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二、“主体偏移”导致音乐教学路径的失衡性 |
三、“过分综合”造成音乐教学本质的缺位性 |
第三节 当代音乐教学方法新观念 |
一、“经验性情感体验”与“元素—整体” |
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 |
第四章 音乐教育评价观 |
第一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立足点 |
一、“课程主导”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
二、“学生主体”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
第二节 当前音乐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审思 |
一、泛化与笼统:缺乏明确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策略 |
二、局限与盲目:“为什么选”与“如何选”? |
三、限定与制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亟需深化 |
第三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技术策略” |
一、音乐教育的发展性增值评价 |
二、依托于新型教育评价技术的评价机制 |
第五章 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之思 |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考察 |
二、“核心素养”与我国当前基础音乐教育 |
三、基础音乐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问题探讨 |
第二节 文化心理观照下的音乐教育新观念 |
一、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内涵与实质 |
二、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国内外现状考察 |
三、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当下诉求 |
四、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等代数思维的特点 |
2.2 概念学习理论 |
2.2.1 什么是概念? |
2.2.2 概念教学的原则 |
2.2.3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2.4 APOS理论 |
2.2.5 概念图理论 |
2.3 线性代数教与学的研究 |
2.3.1 学生理解的困难与原因 |
2.3.2 教学研究与设计 |
2.3.3 我国的线性代数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发生教学法的原理 |
3.2 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3.3 发生教学法的实证研究 |
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1 时间进程与研究流程 |
4.2 研究对象 |
4.2.1 学校 |
4.2.2 课程与教材 |
4.2.3 教师及研究人员 |
4.2.4 学生 |
4.2.5 专家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收集 |
5. 前期准备阶段 |
5.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5.1.1 学生对向量的概念意象 |
5.1.2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概念意象 |
5.1.3 学生对线性代数学习的态度和信念 |
5.2 专家访谈的结果 |
5.2.1 线性代数的学科特点 |
5.2.2 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 |
5.2.3 专家对线性空间、向量的概念意象 |
5.2.4 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
5.2.5 对线性代数和线性空间的教学建议 |
5.3 初始模型的建立 |
5.3.1 概念教学的原则 |
5.3.2 教学设计的步骤 |
5.3.3 概念认知模型 |
5.3.4 发生演变模型 |
6. 研究的第一阶段 |
6.1 分析与准备 |
6.1.1 历史视角分析 |
6.1.2 知识的逻辑结构分析 |
6.1.3 学生的心理认知分析 |
6.1.4 社会-文化视角分析 |
6.2 设计与实施 |
6.2.1 教学内容与顺序 |
6.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6.2.3 教学实施过程 |
6.3 结果与评价 |
6.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6.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6.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6.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6.3.5 教学前后学生的理解对比 |
6.4 反思与修正 |
7. 研究的第二阶段 |
7.1 分析与准备 |
7.2 设计与实施 |
7.2.1 教学顺序 |
7.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7.2.3 教学实施过程 |
7.3 结果与评价 |
7.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7.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7.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7.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7.4 教学反思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
8.1.2 学生遭遇的困难 |
8.1.3 发生教学法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
8.1.4 教学框架的可行性 |
8.2 研究启示与局限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期末问卷调查 |
附录2 第一阶段研究后测问卷 |
附录3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1 |
附录4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2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列昂惕夫之迷”引出的方法论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天津市劳动报酬份额的结构分解 ——基于产业分工视角的分析[D]. 王溪.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效应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李芳林. 江苏大学, 2019(12)
- [4]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政道. 辽宁大学, 2019(05)
-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 ——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分析[D]. 王启慧.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与雾霾治理协同推进研究[D]. 徐莹莹.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4)
- [8]中超联赛主体的社会责任研究[D]. 宋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9]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 骆静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D]. 朱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