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封式激光喇曼散射样品池(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18)在《基于磁流体的光子晶体光纤磁场传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场检测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军事,工业和电力系统传送等领域。与传统的电磁传感器相比,光纤磁场传感器由于其体积小、灵敏度高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光子晶体光纤因其灵活的空气孔结构而具备很多独特的光学特性,也使其易于通过与敏感材料的结合实现传感的目的。磁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介质,它有许多磁光特性,如双折射特性、法拉第效应、场透射特性和可调折射率特性等,近年来,基于磁流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正不断涌现。本论文以光子晶体光纤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功能性材料磁流体作为传感介质,以探索新型光纤磁场传感器为主线,开展了基于磁流体和光子晶体光纤的磁场传感特性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成果包含如下六个方面:(1)理论分析得出温度和磁场是影响磁流体的折射率的两大因素,设计一种具有独立传感探头的磁流体折射率测量方案,分别测试温度和磁场(强度和方向)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流体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升高呈反比,灵敏度为-8× 10-5/℃;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强,平行磁场下的磁流体的折射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垂直磁场条件下,磁流体的折射率与磁场强度成反比,磁流体折射率线性变化区间为100Gs-600Gs,灵敏度为4×10-5/Gs。为了更直观的解释上述磁流体的折射率特性,建立Monte Carlo模型,从微观结构的角度模拟磁性粒子在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该特性为磁流体在光纤传感器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光子晶体光纤传输模型,理论研究占空比对光纤模式传输特性的影响;建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液体填充模型,分析不同的填充模式下HB-PCF的双折射特性,结果表明全填充的方式比选择性填充有更高的双折射灵敏度。(3)在实验研究基于磁流体和光子晶体光纤相结合的磁光器件时,克服了两大工艺难题。第一个是实现了单模光纤与填充了液体的光子晶体光纤的低损耗熔接,分析影响熔接效果的相关参数(放电时间,放电电流,放电中心偏移量,推进距离)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反复实验之后确定一组最佳熔接参数,需要注意的是,在液体填充到空气孔中后,要继续抽一小段空气以避免液体和光纤端面的直接接触。第二个是实现了利用熔接机拉制光子晶体光纤锥,对熔接机二次开发,自主编程实现锥形光纤的拉制,针对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分别提出两种拉锥方案,经测试利用熔接机拉锥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可用于批量拉制光纤锥。这两大难题的解决为搭建实验系统提供了工艺保障。(4)在实验过程中完成了两个器件的制作,根据亥姆霍兹线圈的原理,制作一个带有循环液冷回路的磁场发生装置,可通过改变线圈内部电流实现磁场的匀强变化。另外在利用光纤锥实现液体检测的时候,制作了一个PDMS液体检测池,可有效地保护脆弱的锥区,并保证光路的稳定性。.(5)提出一种基于磁流体填充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Sagnac磁场传感模型,理论推导出其透射函数,将磁流体填充到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中,然后插入到Sagnac光纤环镜中,该方法将磁场的变化转化为磁流体折射率的变化,导致HB-PCF的双折射值发生变化,最终表现为干涉谱的移动,从谐振波长的变化可以反演出外界磁场的变化。折射率验证实验中,将酒精填充的HB-PCF的空气孔中,当外界温度改变时,谐振波长发生移动,灵敏度为0.8833nm/℃,证明了该结构的灵敏性。磁场测量实验中,灵敏度高达107.3pm/Gs。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电磁干扰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6)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锥的M-Z折射率传感模型,由一段光子晶体光纤经过拉锥后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形成干涉结构,根据倏逝场理论可知锥区对折射率敏感,从理论上分析了该传感器的干涉原理后进行实验探究,先通过对不同折射率的氯化钠溶液验证该结构对折射率的敏感性,实验得出该折射率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达51.902um/RIU,折射率的分辨力为1.93×10-5 RIU。将磁流体包裹在光子晶体光纤锥附近用毛细管封装好后做成磁流体传感探头,利用上述结构实现磁场传感,实验测得该传感器的波长灵敏度为3.32pm/Gs,分辨力达到0.3Gs。
张士艳[2](2016)在《新型硫属碱(土)金属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对产生中红外相干激光光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现有的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如AgGaQ2(Q=S,Se)和ZnGeP2,有激光损伤阈值低的问题,使得它们在高功率方面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众所周知,这些晶体的激光损伤阈值低的内在原因是它们的窄带隙。因此,找到一种新的带有大的带隙(大于3.0eV)的晶体材料成为该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论文以硫属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用高温固相法引入碱金属、碱土金属合成了系列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晶体结构数据,解析得到晶体结构。运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做了系统的探索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LiGaGe2S6的合成及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LiGaGe2S6属正交空间晶系,空间群Fdd2(No.43),其晶胞参数为:a=11.925(2)?,b=22.647(5)?,c=6.8308(14)?,Z=8。化合物LiGaGe2S6的晶体结构是由二聚体[Li2S7]、三聚体[Ge3S10]和四面体[GaS4]通过共顶相连,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LiGa Ge2S6中的Li含量是硫属含Li化合物中最低的,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估算LiGaGe2S6的带隙是3.53eV,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LiGaGe2S6的熔点为663℃,非线性光学效应(SHG)测得LiGaGe2S6的非线性系数是磷酸二氢钾(KDP)的50倍,LiGaGe2S6的激光损伤阈值是AgGaS2的6倍左右。2.新型硫属非线性光学材料NaSb3GeS7的合成与晶体结构测定。NaSb3GeS7结晶于六方空间群P63(No.173),其晶胞参数为:a=10.0853(13)?,b=10.0853(13)?,c=5.7551(8)?,Z=1。化合物NaSb3GeS7的晶体结构是首先由[SbS4]四面体通过共顶相连,形成三聚体[Sb3S9]结构单元,然后[Sb3S9]结构单元与[GeS4]四面体通过共顶相连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所有的Na原子就位于三维网络空腔里面。根据理论计算可知NaSb3GeS7的带隙为2.126eV,材料具有很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约为是KDP的50倍。3.新化合物KYGeS4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负热膨胀性质研究。KYGeS4结晶于单斜空间群P21(No.4),其晶胞参数为:a=6.428(6)?,b=6.641(6)?,c=8.612(8)?,Z=2。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由两个[YS7]单帽八面体与两个[GeS4]四面体通过共边相连,形成[YGe4S15]结构单元,[YGe4S15]单元向外延伸形成二维ab平面,二维平面沿着c方延伸,堆积形成层状结构,所有的K原子都位于两个层之间的隧道里。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KYGeS4的倍频效应与AgGaS2相近。此外,KYGeS4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其带隙为3.0 eV,大于AgGaS2的带隙(2.7 eV)。对KYGeS4材料热分析时发现其有负热膨胀的性质,随着温度升高,a轴变短,b轴、c轴变长,即一维复热膨胀。上述结果表明,与AgGaQ2(Q=S,Se)相比,KYGeS4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质,作为红外非线性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新型硫属碱土金属化合物BaAl4S7、Ba4Ga2S7、Ba6Zn6HfS14、Ba4Zn4Y1.33S10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确定。BaAl4S7以正交空间群P21nm(No.31)结晶,其晶胞参数为:a=5.8685(3)?,b=6.2040(4)?,c=14.7485(8)?,Z=2。BaAl4S7的晶体结构简单,所有的[AlS4]四面体通过共顶点相互连接,形成带有与a轴平行的隧道的三维空间结构,而Ba原子与S原子通过共价键的作用分布在隧道中。Ba4Ga2S7的两种晶型都结晶于单斜晶系,但是空间群不同;α-Ba4Ga2S7的空间群是P21/m(No.11),其晶胞参数为:a=9.0109(13)?,b=7.1350(9)?,c=11.6984(15)?,β=108.231(3)°,Z=2;β-Ba4Ga2S7空间群为C2/m(No.12),其晶胞参数为:a=24.645(3)?,b=6.8381(8)?,c=8.9413(10)?,β=104.107(3)°,Z=12。α-Ba4Ga2S7的晶体结构中,两个[GeS4]四面体通过共顶相连,形成孤立的[Ge2S7]二聚体结构单元,Ba原子位于这些单元形成的空隙中。β-Ba4Ga2S7的晶体结构中则同时存在由两个[GeS4]四面体通过共边相连形成的孤立[Ge2S6]结构单元和孤立的[GeS4]四面体单元,Ba原子位于这两种孤立单元形成的空隙中。Ba6Zn6HfS14以四方空间群I4/mcm(No.140)结晶,其晶胞参数为:a=16.4037(11)?,b=16.4037(11)?,c=9.7524(7)?,Z=4。Ba6Zn6HfS14的结构是由几个孤立的部分组成,其中[HfS6]八面体通过共顶相连沿着c方向延伸成孤立的一维单链,[ZnS4]四面体通过共顶或共边相连沿着c轴延伸形成三维网络结构,Ba原子位于这样的链和三维网络结构所形成的隧道里。Ba4Zn4Y1.33S10以单斜空间群C2/m(No.12)结晶,其晶胞参数为:a=13.786(2)?,b=4.0787(7)?,c=9.5163(15)?,Z=4。Ba4Zn4Y1.33S10是由[Zn2YS10]结构单元延伸形成的层状结构形成的,所有的Ba原子位于这样的两个层之间。
王雁军,王桂文,姚辉璐[3](2013)在《基于拉曼光谱的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的人HepG2细胞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一个波长为785 nm的半导体激光束来囚禁人的肝癌细胞并激发人的肝癌细胞的拉曼光谱,分析模拟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的人肝癌细胞的DNA、蛋白和脂类的生物学物质的变化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和平面培养下的人的肝癌细胞的拉曼光谱在527,1 367,1 438,1 659 cm-1处有明显的差异。
吴智辉,崔向荣,黄代政,陈朝旺,莫华[4](2012)在《脐带血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谱分析》文中指出为了探讨脐带血红细胞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内容物的改变情况及其变化机理,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提供有用信息,采用激光光镊喇曼光谱系统,测定了脐带血红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喇曼光谱,通过对两者喇曼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脐带血红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镊喇曼光谱有较大的差异。与脐带血红细胞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整体谱线偏弱,部分的特征谱线发生位移。该研究结果将为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提供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光谱分析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邸志刚[5](2011)在《THz检测技术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研究》文中提出THz检测技术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是现代光子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THz成像技术将会是其它成像技术的重要补充,而THz时域光谱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检测研究中也是一重要的技术手段。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自被发现以来就得到充分重视及利用,在超低浓度样品甚至是单分子检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光子晶体光纤的独特周期性阵列结构,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的一个新型理想平台得到迅猛发展,且进一步拓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归纳如下:1.对THz成像系统进行研究。搭建基于连续扫描的新型THz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透射光对隐藏在布料下的带孔金属板成像,分辨率可达0.7 mm。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THz成像系统具有可行性及应用价值。2.对SERS基底结构进行设计。对不同结构、间距和大小的银纳米颗粒进行数值计算,以优化设计SERS基底。仿真表明,785 nm输入波长下,r = 38 nm的银纳米球、r = 50 nm的纳米棒、r = 25 nm的纳米半球SERS增强效果最好;颗粒间距为0.5 nm时增强因子最大,且G纳米球>G纳米棒>G纳米半球;此外纳米球和纳米半球的增强因子随间距的增加而减小,而纳米棒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3.设计适用于SERS的折射率引导型PCF,其结构为在纤芯周围对称排列6个大空气孔。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表明大圆半径11μm ,小圆半径1μm ,圆心距20μm ,包层孔半径1μm ,孔间距3μm时其模场面积可达25.8μm2。4.设计适用于SERS传感的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经数值仿真计算,在输入波长为785 nm时,rcore = 3.2μm ,rclad = 0.65μm ,孔间距1.65μm的空芯PCF的带隙最宽,即传输785 nm光损耗最低,效果最好。5.对SERS光子晶体光纤传感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在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中以离子溅射方式镀银纳米膜,和将银纳米颗粒悬浮于被测溶液中,从而对样品进行超低浓度检测。为得到更好的增强效果,采用拉锥技术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空气孔塌陷,实现选择性填充。提出气体负压的方式将被测样品溶液快速吸入到纤芯孔。通过对砒啶、三聚氰胺样品进行检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李艳,孟令晶,刘军贤,郑禹,宋春胜,姚辉璐[6](2010)在《喇曼光谱法测定单个大米淀粉微粒糊化过程的实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特定加温模式和过量水分条件下,采用激光光镊喇曼光谱系统研究了单个大米淀粉微粒的糊化行为,获得了整个糊化过程的喇曼光谱.以光谱峰高的变化标记糊化过程,进一步验证了477cm-1峰归属为淀粉分子骨架振动的事实.通过分析C-O-H基团相关特征峰1052、1083、1127、1339cm-1的变化情况研究大米淀粉颗粒糊化过程中的速率问题.结果显示:糊化开始后,相关特征峰在过程中呈增强趋势,随着时间增加,温度升高,速率加快,直至糊化结束.
纠智先[7](2010)在《可调谐TEA CO2激光泵浦的脉冲THz激光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THz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投身于这项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技术中来。对于THz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THz辐射源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型THz光源技术,如各种非线性光学原理产生的可调谐THz波相干辐射、量子级联激光器及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存在输出功率弱或者设备造价昂贵等缺点,难以广泛普及。传统的光泵THz激光器由于技术较成熟,可靠性高,目前仍是THz波段较实用的辐射源,但如何提高其光泵效率获得高能量THz激光,以适应THz技术的应用,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论文主要从光泵浦源、THz振荡器和探测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以期通过提高泵浦激光功率密度,改善THz激光器腔结构和探索多种探测手段的方法,达到提高泵浦效率和准确探测THz输出激光参数的目的。具体内容如下:(1)从光泵气体THz激光三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出发,分析了强泵浦场和强THz激光场在共振情况下与三能级系统的相互作用,具体讨论了增益系数、量子效率等问题。(2)在光泵浦源的研究方面,通过光栅调谐方法选择TEA CO2激光谱线,对两个不同能量可调谐TEA CO2激光器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地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研究C02激光的气体配比对输出激光的功率密度、脉宽和波形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激光器的结构、激励能量、气体温度等因素对输出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合理的气体配比及优化的激光参数,获得了高功率密度、窄脉宽的泵浦激光。(3)本论文对THz腔的设计和结构进行了理论和实验上的研究,使用的THz谐振腔主要由石英管、GaAs晶体作为输入窗口、石英晶体作为输出窗口及其密封系统组成,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使用灵活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泵浦效率。(4)在完成THz腔装置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两个可调谐TEA CO2激光作为泵浦源,着重研究泵浦不同工作物质(甲醇气体和氨气)产生THz激光,对不同泵浦支线、泵浦能量、工作气体气压、腔结构等对THz输出能量、特性及其能量转化效率方面进行实验与分析。对于产生的THz激光能量的测定使用了三种方法:衰减法、标定法和光阑法。得到的THz激光能量均超过了百毫焦。10P(32)支线泵浦氨气能产生300mJ的THz能量。(5)继成功获取高能量THz激光器之后,本论文研究了THz激光在大气传输和成像方面的应用。在大气中,THz激光可进行短距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分别对金属物在使用和不使用包裹的情况下进行THz成像探测,获得的图像均比较清晰,证明THz光对金属物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本论文以自主研制成功的可调谐TEA CO2激光泵浦的脉冲THz激光器实验装置为研究平台,通过优化泵浦光源,设计合理THz谐振腔和选择使用不同的THz增益物质,在国内首次成功获得了高能量脉冲THz激光输出,并利用获得的THz激光进行金属探测方面的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探测效果。
毛丽华,刘军贤,艾敏,王桂文,姚辉璐[8](2009)在《大鼠的发炎白细胞的喇曼光谱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大鼠处于正常状态和发炎状态下白细胞内部的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制备了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导致全身炎症的模型,采用一个激发波长为780nm的半导体激光束来囚禁和激发正常与发炎两种状态下单个白细胞的喇曼光谱.结果显示,正常状态和发炎状态下的白细胞喇曼光谱有显着的区别,主要在726、785、935、1093、1371和1657cm-1处发炎白细胞的峰值强度比正常白细胞明显高出很多;通过光谱指认表明,当机体发炎时,白细胞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蛋白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核酸的碱基含量增加,DNA双螺旋结构发生改变.利用PCA主成份对单个白细胞的喇曼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通过PCA可以完全区分出正常状态和发炎状态的白细胞.
秦传香[9](2009)在《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制备与荧光纤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众多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中,分子结构一端是供电子基团,而另一端是受电子基团的氨基取代苯乙烯吡啶盐(简称苯乙烯吡啶盐)在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氨基取代苯乙烯吡啶盐类衍生物也是潜在的光致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兼有线性荧光和非线性荧光性能的多功能材料。但是,就作者的知识面而言,还没有见到将氨基取代苯乙烯吡啶盐应用于制备荧光纤维(织物)的报道。在本论文中,作者合成了11种氨基取代苯乙烯吡啶盐,并尝试通过不同途径制备含有这些苯乙烯吡啶盐的荧光纤维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首先合成了11种苯乙烯吡啶盐,并确认它们的分子结构。其次,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包括溶液态的线性/非线性光学性质、固体粉末的荧光发射光谱。随着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分子结构中供电子基团上羟基的增加,染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有蓝移趋势;而随着受电基团上亚甲基数目的增加,染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的波长位置变化很小。阴离子不仅影响染料的溶解性,而且也影响光学性质。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紫外吸收光谱发生蓝移、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发生红移、荧光强度下降、荧光量子产率下降的趋势。6种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DMF溶液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吸收现象;通过Z-扫描测试计算出苯乙烯吡啶盐染料DHEASPT-C8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与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系数x(3)分别为3.09×10-11m/W和4.78×10-12 esu。2)在比较温和的聚合反应条件下,合成出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基团接在聚合物侧链上的聚酰亚胺齐聚物(PI-C1、PI-C8)和聚硅氧烷齐聚物(SI-C4),它们在300℃以前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它们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和单光子荧光发射峰,相对于原来的苯乙烯吡啶盐染料,聚酰亚胺齐聚物的吸收峰峰位和荧光发射峰峰位发生了明显的蓝移,而聚硅氧烷齐聚物没有明显的不同。3)采用传统的阳离子染料染色工艺,将部分水溶性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用于腈纶织物染色和真丝绸染色,所染织物的耐晒牢度为2级,但是染色织物的反射率曲线中发射区域的反射率大于100%,表明它们具有相似于商业荧光染料—荧光黄X-10GFF提供荧光效果的能力。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在腈纶织物上的吸附属于Langmuir型吸附;随着荧光染料分子中吡啶盐端所接的烷基链长的增加,上染速度变缓,上染率增加。4)把苯乙烯吡啶盐染料掺杂到成纤聚合物(聚酰胺酸、聚乙烯醇、聚乳酸、聚氯乙烯、聚氨酯)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可以制备出荧光纤维膜,纤维直径处于纳米级范围。为了提高静电纺丝膜荧光的稳定性,合成出两种无机荧光粉(Eu2WO6和NaCaPO4:Eu2+),并制备出掺杂有Eu2WO6的荧光纤维膜。
周丽[10](2009)在《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线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曼散射分为线性拉曼散射和非线性拉曼散射。非线性拉曼散射的特点之一就是拉曼散射过程中产生多级斯托克斯散射光和多级反斯托克斯散射光。强光非线性现象可以用两能级原子模型来解释,但是弱光非线性要用四能级原子模型来解释。应用液芯光纤技术可以使拉曼光谱强度提高103倍。把苯注入10米空心光纤制成苯液芯光纤。用2毫瓦输出的连续Ne-He激光器作光源来研究苯液芯光纤中的非线性拉曼散射效应。在这种弱光作用下,在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光谱中观察到了多级斯托克斯谱线和反斯托克斯谱线,这些谱线显示了液芯光纤中的弱光非线性现象。本文也分析了观察到的四波混频产生的谱线。
二、密封式激光喇曼散射样品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密封式激光喇曼散射样品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磁流体的光子晶体光纤磁场传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Faraday旋光效应光纤磁场传感器 |
1.2.2 基于磁致伸缩原理光纤磁场传感器 |
1.2.3 基于磁力耦合式光纤磁场传感器 |
1.3 磁流体概述 |
1.3.1 磁流体简介 |
1.3.2 磁流体的光学特性 |
1.3.3 磁流体在光纤磁场传感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及其数值分析方法 |
2.1 光子晶体光纤 |
2.1.1 光子晶体光纤的概述 |
2.1.2 传输特性 |
2.1.3 光子晶体光纤的拉制工艺 |
2.2 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分析方法 |
2.2.1 光子晶体光纤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
2.2.2 光子晶体光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3 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特性分析 |
2.3 液体填充对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特性的影响 |
2.3.1 液体填充对全内反射型PCF传感特性的影响 |
2.3.2 液体填充对高双折射型PCF传感特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磁流体可调谐折射率特性研究 |
3.1 磁流体可调谐折射率特性测量历史 |
3.2 理论分析影响磁流体折射率的因素 |
3.3 实验探究温度和磁场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 |
3.3.1 磁流体折射率测量系统设计 |
3.3.2 温度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 |
3.3.3 磁场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 |
3.4 从微观角度解释磁流体可调谐折射率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流体填充光子晶体光纤SAGNAC传感器研究 |
4.1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Sagnac干涉仪传输特性 |
4.2 传感器制作及关键技术研究 |
4.2.1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液体填充工艺研究 |
4.2.2 单模光纤与光子晶体光纤的熔接工艺研究 |
4.3 折射率传感验证实验 |
4.3.1 模型提出 |
4.3.2 理论分析 |
4.3.3 实验过程 |
4.3.4 结果分析 |
4.4 磁场传感实验研究 |
4.4.1 传感特性理论分析 |
4.4.2 实验过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流体包裹光子晶体光纤锥的M-Z传感器研究 |
5.1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锥的M-Z传感特性研究 |
5.2 锥形光纤的拉制工艺研究 |
5.2.1 锥形光纤的拉制方法介绍 |
5.2.2 熔接机拉锥程序的探索 |
5.3 折射率传感验证实验 |
5.3.1 系统设计 |
5.3.2 PDMS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
5.3.3 实验过程 |
5.3.4 结果分析 |
5.4 基于磁流体包覆光子晶体光纤锥的磁场传感实验研究 |
5.4.1 系统设计 |
5.4.2 实验过程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情况 |
(2)新型硫属碱(土)金属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线性光学晶体简介 |
1.2.1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 |
1.2.2 晶体的应用及常见的晶体学数据库 |
1.2.3 晶体的特性 |
1.3 晶体的分类 |
1.3.1 金属晶体 |
1.3.2 半导体晶体 |
1.3.3 磁性晶体 |
1.3.4 光学晶体 |
1.3.5 激光晶体 |
1.3.6 电光晶体 |
1.3.7 声光晶体 |
1.3.8 非线性光学晶体 |
1.3.9 磁光晶体 |
1.3.10 压电晶体 |
1.3.11 热释电晶体 |
1.3.12 铁电晶体 |
1.3.13 闪烁晶体 |
1.3.14 硬质晶体 |
1.3.15 绝缘晶体 |
1.3.16 液晶 |
1.3.17 敏感晶体 |
1.4 晶体生长方法 |
1.4.1 熔体生长法 |
1.4.2 固相法 |
1.4.3 溶液法晶体生长 |
1.4.4 气相晶体生长方法 |
1.5 硫属化合物的特征 |
1.6 硫属化合物的研究情况 |
1.6.1 AgGaGeS_4晶体 |
1.6.2 BaGa_4S_7晶体 |
1.6.3 其它新型硫属化合物 |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1.7.1 选题意义 |
1.7.2 研究背景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内容 |
1.8.2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
2.1 引言 |
2.2 主要原料和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晶体结构测定 |
2.3.1 X射线衍射原理 |
2.3.2 X射线衍射方程 |
2.3.3 X射线单晶衍射仪 |
2.4 晶体性质测试和表征 |
2.4.1 粉末衍射 |
2.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2.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4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SHG) |
第三章 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LiGaGe_2S_6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晶体生长 |
3.2.2 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 |
3.2.3 多晶粉末XRD测试 |
3.2.4 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 |
3.2.5 热分析测试 |
3.2.6 粉末倍频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LiGaGe_2S_6晶体结构 |
3.3.2 紫外可见漫反射 |
3.3.3 热分析测试 |
3.3.4 粉末倍频测试 |
3.3.5 理论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NaSb_3GeS_7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单晶生长 |
4.2.2 单晶结构测定 |
4.2.3 EDS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晶体结构描述 |
4.3.2 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KYGeS_4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多晶合成和单晶生长 |
5.2.2 多晶粉末XRD测试 |
5.2.3 单晶结构测定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晶体结构描述 |
5.3.2 紫外可见漫反射 |
5.3.3 负热膨胀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属碱土金属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BaAl_4S_7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
6.2.1 多晶合成和单晶生长 |
6.2.2 粉末XRD测试 |
6.2.3 单晶测试 |
6.2.4 结果和讨论 |
6.2.5 小结 |
6.3 Ba_4Ga_2S_7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
6.3.1 单晶生长 |
6.3.2 单晶测试 |
6.3.3 Ba_4Ga_2S_7晶体结构描述 |
6.4 Ba_6Zn_6HfS_(14)的合成 |
6.4.1 单晶生长 |
6.4.2 单晶测试 |
6.4.3 Ba_6Zn_6HfS_(14)晶体结构描述 |
6.5 Ba_4Zn_4Y_(1.33)S_(10)的合成 |
6.5.1 单晶生长 |
6.5.2 单晶测试 |
6.5.3 Ba_4Zn_4Y_(1.33)S_(10)晶体结构描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拉曼光谱的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的人HepG2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 |
2.1 材料来源 |
2.2 样品处理 |
2.3 实验装置 |
2.4 Hep G2细胞光谱的获取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4)脐带血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样品的处理 |
1.3 实验装置 |
1.4 红细胞光谱获取 |
1.5 用软件ORIGIN8.0绘制图谱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健康儿童红细胞的光镊喇曼光谱 |
2.2 脐带血红细胞的光镊喇曼光谱 |
2.3 健康儿童红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镊喇曼光谱 |
2.4 脐带血红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镊喇曼光谱 |
2.5 分析与讨论 |
3 结 论 |
(5)THz检测技术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THz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 光子晶体光纤的发展现状 |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发展现状 |
1.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基底 |
1.4.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 |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THz检测技术 |
2.1 THz波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
2.1.1 THz波特性 |
2.1.2 THz检测技术 |
2.1.3 THz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
2.2 THz成像技术在金属探测中的应用 |
2.2.1 课题研究背景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2.3 THz技术在空气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2.3.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2.3.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2.3.3 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ERS光子晶体光纤传感 |
3.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
3.1.1 引言 |
3.1.2 SERS增强机理 |
3.1.3 SERS基底 |
3.2 光子晶体光纤传感 |
3.2.1 PCF导光机制 |
3.2.2 PCF特性 |
3.2.3 PCF传感 |
3.3 光子晶体光纤数值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ERS PCF传感数值仿真 |
4.1 光子晶体光纤数值仿真 |
4.1.1 实芯光子晶体光纤仿真设计 |
4.1.2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仿真设计 |
4.1.3 液芯光子晶体光纤仿真 |
4.2 银纳米颗粒SERS效应数值仿真 |
4.2.1 纳米球的结构尺寸对增强效果的影响 |
4.2.2 纳米棒的结构尺寸对增强效果的影响 |
4.2.3 纳米半球的结构尺寸对增强效果的影响 |
4.2.4 仿真结果比较 |
4.3 镀银纳米膜光子晶体光纤数值仿真 |
4.3.1 实芯PCF镀银纳米膜数值仿真 |
4.3.2 空芯PCF镀银纳米膜数值仿真 |
4.3.3 液芯PCF镀银纳米膜数值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ERS PCF传感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1.1 实验原理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SERS基底制备 |
5.2.1 银镜反应制备SERS基底 |
5.2.2 离子溅射法制备SERS基底 |
5.2.3 银纳米颗粒悬浮制备SERS基底 |
5.3 PCF准备 |
5.3.1 模式分析 |
5.3.2 PCF选择性填充 |
5.3.3 液体样品注入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三聚氰胺检测 |
5.4.2 砒啶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喇曼光谱法测定单个大米淀粉微粒糊化过程的实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装置 |
1.3 光谱收集与数据处理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变化标记糊化过程 |
2.2 验证477 cm-1峰的归属 |
2.3 校正体积膨胀影响后单个淀粉颗粒喇曼光谱糊化速率变化过程分析 |
3 结论 |
(7)可调谐TEA CO2激光泵浦的脉冲THz激光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THz波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 THz波辐射光源的产生方法 |
1.3 THz波的应用及前景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光泵脉冲THz辐射理论 |
2.1 激光理论 |
2.2 光泵脉冲THz激光辐射原理 |
2.3 光泵脉冲THz激光的三能级跃迁模型 |
2.4 光泵THz激光的工作气体 |
2.5 本章小结 |
3 光泵THz激光泵浦源的研究 |
3.1 TEA CO_2激光器简介 |
3.2 TEA CO_2激光器调谐方法 |
3.3 TEA CO_2激光气体配比的特性研究 |
3.4 TEA CO_2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气体THz振荡器的研究 |
4.1 气体THz激光器谐振腔结构 |
4.2 气体THz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 |
4.3 脉冲THz激光的探测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光泵脉冲THz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5.1 低能量可调谐TEA CO_2激光器作为THE泵浦源 |
5.2 高能量可调谐TEA CO_2激光器作为泵浦源 |
5.3 本章小结 |
6 THz激光的应用 |
6.1 THz激光的传输 |
6.2 THz光辐射的成像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大鼠的发炎白细胞的喇曼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材料 |
1.3 血样采集 |
1.4 细胞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谱分析 |
2.2 正常白细胞与发炎白细胞主成份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9)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制备与荧光纤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1.2.2 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1.3 极化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
1.3.1 主-客掺杂聚合物体系 |
1.3.2 功能型极化聚合物 |
1.4 发光纤维的研究 |
1.4.1 蓄光纤维 |
1.4.2 荧光纤维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合成路线 |
2.2.3 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烷基取代卤化吡啶盐合成与表征 |
2.3.2 对位取代氨基苯甲醛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2.3.3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2.3.4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溶解性能 |
第三章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光学性质 |
3.1 前言 |
3.2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染料溶液的单光子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 |
3.3.2 染料溶液的双光子荧光光谱 |
3.3.3 Z-扫描测定染料溶液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3.3.4 固态染料的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聚合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聚合路线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酰亚胺体系 |
4.3.2 聚硅氧烷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染色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染色实验 |
5.2.3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腈纶织物染色 |
5.3.2 真丝绸染色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静电纺丝法制荧光纤维膜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材料 |
6.2.2 静电纺丝实验 |
6.2.3 测试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聚酰亚胺体系 |
6.3.2 聚乙烯醇(PVA)体系 |
6.3.3 聚乳酸(PLA)体系 |
6.3.4 聚氯乙烯(PVC)体系 |
6.3.5 聚氨酯(PU)体系 |
6.3.6 无机荧光粉/纤维聚合物共混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实验结论和规律 |
7.1.1 合成系列苯乙烯吡啶盐染料 |
7.1.2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光学性质研究 |
7.1.3 荧光聚合物的研究 |
7.1.4 苯乙烯吡啶盐染料的染色性能 |
7.1.5 静电纺丝法制荧光纤维膜 |
7.2 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线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芯拉曼散射的意义及应用 |
1.2 液芯光纤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液芯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
2.1 光纤理论 |
2.2 光波导理论 |
2.3 光纤的损耗 |
2.4 液芯光纤的基本理论 |
第三章 拉曼散射理论 |
3.1 拉曼散射理论 |
3.2 非线性拉曼散射 |
第四章 非线性理论 |
4.1 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本理论 |
4.2 弱光非线性的基本理论 |
4.3 弱光非线性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5.1 吸收池方法的实验装置及光谱检测仪器 |
5.2 液芯光纤技术测量拉曼光谱实验装置 |
5.3 液芯光纤的制作 |
5.4 液芯光纤内液体样品及光纤长度的选择 |
5.5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第六章 结果讨论 |
6.1 液芯光纤与吸收池相比较 |
6.2 苯液芯光纤受拉曼散射的最佳长度及损耗系数 |
6.3 苯液芯光纤耦合系数 |
6.4 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的线性过程 |
6.5 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线性 |
6.6 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密封式激光喇曼散射样品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磁流体的光子晶体光纤磁场传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 吴迪. 东北大学, 2018
- [2]新型硫属碱(土)金属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和性能研究[D]. 张士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 [3]基于拉曼光谱的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的人HepG2细胞的研究[J]. 王雁军,王桂文,姚辉璐. 发光学报, 2013(10)
- [4]脐带血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的光谱分析[J]. 吴智辉,崔向荣,黄代政,陈朝旺,莫华. 激光技术, 2012(02)
- [5]THz检测技术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研究[D]. 邸志刚. 天津大学, 2011(05)
- [6]喇曼光谱法测定单个大米淀粉微粒糊化过程的实时研究[J]. 李艳,孟令晶,刘军贤,郑禹,宋春胜,姚辉璐. 光子学报, 2010(07)
- [7]可调谐TEA CO2激光泵浦的脉冲THz激光器性能研究[D]. 纠智先.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8]大鼠的发炎白细胞的喇曼光谱研究[J]. 毛丽华,刘军贤,艾敏,王桂文,姚辉璐. 光子学报, 2009(11)
- [9]苯乙烯吡啶盐染料制备与荧光纤维研究[D]. 秦传香. 苏州大学, 2009(12)
- [10]苯液芯光纤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线性[D]. 周丽.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