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一、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龙小燕[1](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薛涵予[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奎[3](2015)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金融研究的核心。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阻碍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原因,从问题的症结入手,去除阻碍货币政策传导因素,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实现货币政策对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本文在对货币中性、非中性,内生、外生,影响有效性因素等基础问题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198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在抵御次贷危机,全力配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实践情况,从中归纳货币政策实施环境、传导机制、工具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因素,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变量自回归等方法对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本市场渠道和外汇渠道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继续寻找深层次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文章最后还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现象、新问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先后对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和影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文章围绕有效性的问题,着力解决货币的本质、内生与外生、货币创造过程、影子银行货币创造等理论上的难题。文章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中央银行会根据不同时期影响经济运行稳定的因素,调整货币政策关注的主要目标,因此会因主要目标而牺牲次要目标。从长期角度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基于此,长期角度货币政策更关注经济增长这一指标,将其作为经济运行稳定的核心关注指标,在一些时期降低了对物价稳定等其他指标的关注度。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原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开放环境下,逐步出现失效,中央银行不得不创新调控工具和手段,并兼顾到外部均衡问题,将外汇储备、汇率等指标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的指标。文章针对于这些问题对197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变迁、传导机制变迁和货币政策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支持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的论点。鉴于上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新视角,文章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定义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能否有效控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指标,采取长期数据对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检验。检验证明央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在不断增强。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一方面,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由于利率未完全市场化,利率渠道阻塞较为严重,其传导效果明显弱于信贷渠道。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与信贷资源可得性直接相关,该因素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渠道和外汇传导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补充渠道。融资模式上,直接融资规模小影响了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传导效果。而外汇占款引发的货币多发增强了我国货币内生性,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性被削弱。文章还认为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和影子银行业务兴起都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房地产行业能够有效传导货币政策且受货币政策调控,其快速增长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也容易导致银行体系资产风险。土地财政改变了政府部门财政支配能力和范围,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模糊了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的界限,积聚了政府和银行的信用风险。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金融抑制和国家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而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嫁接”出来的融资模式,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具有相似的信用创造体系,影子银行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但与西方国家影子银行业务相比较,中国影子银行更像银行的影子,其传导渠道与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相似。文章详细回归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迁,并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迁深刻反映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控也逐步从关注内部均衡,转变为内外均衡兼顾。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工具。特别是2000年以后,货币政策被迫冲销外汇储备引发的货币多发,央行利用调节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创新地利用准备金政策低成本深度冻结多余的货币供应量,这是中国中央银行根据中国实际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体现,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不足的无奈之举。为了研究需要,文章对货币本质、货币创造理论进行了再研究,认为货币是了结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这一论断丰富了货币的内涵,也将货币与信用概念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中央银行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区别在于其信用范围的不同,从而统一了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信用创造、货币创造过程,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中国货币经济体系中的传导效果。综上,笔者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和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传导渠道等多方面存在阻碍货币政策传导因素,因此建议从推进利率市场化、引导信贷资源供给,改善微观经济主体决策机制等因素着手,清除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本市场渠道和外汇渠道,丰富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变,寻找货币政策更加准确、可测的货币政策传导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促进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此外,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关注信贷资金和风险在房地产行业集中,土地财政引发的政府过度负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和业务本身风险积聚等因素,在货币政策目标多重性前提下,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调控,实现多重目标的兼顾和平衡。

洪昊[4](2018)在《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流动性的释放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难以有效调节企业投资经营需要。基于这样的困境,本文尝试将融资配置过程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纳入到产能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利率管制、融资偏向和产能失衡的微观基础,并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利率管制、融资偏向等造成的企业投资非对称效应展开分析,力图将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从微观领域拓展至宏观领域。这项研究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对许多内生变量和不同外生冲击的动态模拟,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比较以及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同影响的学术处理。为此,本文将分析视野拓展至财政政策领域和宏观审慎政策领域,试图通过构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DSGE模型,模拟不同外生冲击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试图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并依据民营企业将房产作为抵押品应对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本文有以下主要分析结论:第一,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重要原因,放松利率管制和纠正融资偏向是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第二,当经济面临技术冲击,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但提高利率水平会紧缩消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在抑制过度投资和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效果更好;第三,当经济面临消费偏好冲击,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会进一步抑制民营企业投资,加剧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问题,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可以紧缩国有企业投资,而且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在应对产能的结构性失衡方面效果更好;第四,当经济面临货币政策冲击,增加政府消费可以弥补冲击造成的影响,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增加政府投资虽然在短期形成需求,暂时缓解产能过剩,但最终会形成产能供给,滞后性的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第五,通过审慎的抵押品政策和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来稳定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关于第一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三章通过对融资可得性在不同产权企业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形成机制;关于第二、第三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四章在对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展开了解说;关于第四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造成的结构性偏向问题,并对财政政策执行中的掣肘因素进行了研究;关于第五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六章依据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经济出现过热、资产价格膨胀、贷款迅速扩张等情形展开了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为中心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我国现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的,这些结论的论证散见于各章节的交叉之中。客观地说,这些结论在有着可继续探讨分析价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难以驾驭的内容。为检验这些结论的成色,本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国际经验比较,对欧、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展开比较分析,并检验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以本文为依据的政策建议和主张。与先前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有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入异质企业模块,将DSGE建模方法用于分析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VARs方法的缺陷;第二,将产能失衡纳入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视野,动态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第三,重点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提出采用审慎的抵押品政策与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相融合来熨平经济波动的主张,是一种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政策尝试;第四,研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方面的可行性,就政策执行的总体框架构建而言,有着基础理论支撑的分析意义。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充分发展,这些问题的机理揭示和实证分析很可能不像本文描述的那样混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明本文的不科学,这有待后期的研究。

胡万庆[5](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核心指导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之下,新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新诞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同时,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铺垫。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起点,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源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深入挖掘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批判和澄清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的概括,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产生的历史前提,总体上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对于这五种经济成分在性质和发展方式上的认识,进而系统地揭示了五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趋势,并根据这五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总体上评价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本章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首先,从实践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建构的过程,即其产生、发展及在全国确立的历史脉络。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国营经济的思想。本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建立、恢复、发展和巩固国营经济的思想。重点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指引下,国营经济如何掌握了大的企业,掌控了社会经济的命脉,进而在国民经济的五种主要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的指导思想。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思想。本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领导人通过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成为个体经济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如何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如何适当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各种形式的供销合作社进而通过合作社经济引领个体经济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本章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两面性的深刻认识。重点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即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引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最有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本章阐述了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领导人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构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不同认识,指出中共领导人这些认识的分歧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合作过程中认识的差异,最终统一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之下。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本章重点挖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这一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克服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的启示作用。

干霖[6](2012)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热点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稳增长”目标?需要重新审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探索更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稳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论文以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在文献与理论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将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深入探讨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单因素模型,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经济增长的多因素模型,利用我国相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与政府干预理论的研究内容,从实践上为合理调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结论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的文献与理论研究。二是探讨了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并总结了经验与教训。三是构建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单因素模型,并使用1990-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四是构建了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经济增长的多因素模型,并使用1980-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五是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经过上述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效的,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使用需要视不同的实践需要。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政策的作用大于货币政策。而在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的作用要大于财政政策。短期内的财政政策效果好于货币政策,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效果好于财政政策。三是国内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践表明,统一协调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比欧洲的货币统一财政分散的体制能更好地发挥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四是在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财政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政策的相应跟进,但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不大,而长期来看对经济的作用明显大于财政政策。以上述研究与结论为依据,本文认为,货币政策要适度且灵活,财政政策要加强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关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模式研究与实践,此外还要构建利于宏观调控的市场环境,为实现当前的稳增长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方法创新。本文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时,不仅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也使用了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研究视角创新。本文从研究国内外的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梳理,到回顾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货币理论的探讨,再到比较分析典型国家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实践,最终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历史数据与现实论证相结合,研究视角纵横拓展,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3)研究模型创新。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构建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单因素模型,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经济增长的多因素模型。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一管窥见。近期发生的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干预经济运行,都将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相信未来将会掀起宏观调控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热潮。

刘艳武[7](2004)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文中提出自从1984年中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伴随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财政政策的作用弱化,货币政策逐步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中国改革开放后20多年货币政策的实践中,货币政策的运用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使人们对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实践已经为系统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的新动向,加之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和研究空间,进而促成了本文的选题。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节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解的一种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供应量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常的度量标准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引起实际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中国货币政策在建国前就已经存在。笔者将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改革开放前30年(1948——1978)和改革开放后(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计划和财政手段,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物价问题只有突出时才引起重视。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并不明显,信贷现金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改革开放以后,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也逐渐增强。1984年中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推进货币政策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历了从“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到“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变,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到货币供应量的转变,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到基础货币的转变,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政策工具经历了从直接工具到间接工具的转变。在对中国建国以来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展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笔者给出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框架,指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WP=162>基本可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论层次研究了货币需求和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即货币供给变化能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变化的问题;实践层次研究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与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即中央银行应当如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在对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笔者构造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当前中国货币需求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在80年代和90年代显着不同,据此货币需求也可能存在阶段性的显着变化。国内现有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一数据期间,并由此求出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形式,得到中国货币需求稳定与否的结论。而本文则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3和1994—2004年上半年)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M1、M2实际余额与收入、利率、通货膨胀预期、货币化程度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一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比较稳定,而第二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的稳定性较差。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这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不易预测,这大大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难度。虽然在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并不是中介目标的最合适变量,但在没有其他合适的中介目标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后,笔者探讨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可控性。笔者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M1的内生性较弱,其作为中介目标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M2的内生性较强,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目标。接下来,笔者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几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最终目标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历史表明,最终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两个主要问题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目标演变表明最终目标实质是反通货膨胀。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都是不利的,一定程度的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这表明,“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理论上和中国当前和未来实践中是合理和科学的。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方面,笔者分析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介绍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并分析了

朱孟楠,叶馨蔚[8](2012)在《金融危机前后中日货币政策比较》文中指出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周俊杰[9](2020)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经济衰退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框架的反思、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视以及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货币政策虽然在本次危机中起到了一定的关键作用,但仅靠货币政策这种单一政策框架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缺陷也被暴露无遗。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渐成为20国集团、国际基金组织等的主要目标。作为G20的重要成员,我国非常重视宏观审慎政策的构建与完善,并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期其能够有效地抑制资产价格顺周期波动、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等。宏观审慎政策作为金融监管的新框架逐步变为我国宏观调控第二支柱,而健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探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对探寻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间的灵活配合合、健全和完善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新的方向。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宏观审慎政策是否能够在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起到弥补作用,进而证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有效性。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分析了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及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的直接影响。其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行了整理归纳,并通过改进的DLM模型以及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分别推导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和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剖析其中的逻辑与机理。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作为宏观审慎政策代理变量,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补充与辅助作用,进而验证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在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抑制经济顺周期波动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抑制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2)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性能够有效地抑制银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的盲目信贷投放冲动;缓解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银行带来的信贷供给冲击,促进经济复苏。(3)在经济上行期,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弥补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信贷方面的不足之处,但容易出现政策超调现象。(4)在经济下行期,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弥补货币政策在降低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水平方面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抵消现象。因此建议,健全和完善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应该在健全货币政策框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灵活配合,以提高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前瞻性与稳健性。

马利军[10](2014)在《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价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民生问题。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许多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都必然伴随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与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低水平时,较高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可能只会带来较低的通货膨胀;而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高水平时,同样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也会容易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因而,对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系统性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形成和预期效应,从而对稳定物价和整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历史考察和计量实证等方法展开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落脚点应该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方面,而为了能够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更为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我们需要首先理解通货膨胀预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机理。中国的经济实践以及通货膨胀预期数据表明,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明显的主体异质性和整体不确定性特点,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由于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在教育、年龄、收入水平、知识结构、风险偏好、信息差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对相关“信息量”的感知是不同的,预期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和处理方式也就具有了稳定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整体复杂性。其中,知识结构更加科学,风险偏好和信心偏好更具理性的群体,其通胀预期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也更为容易,因而其预期值也更为精准;而对于普通群众而言,限于其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容易规避风险或喜欢偏激,其通胀预期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也相对感性,从而使得预期值与实际通胀值之间存在一定的预期误差,并因此造成一定的福利损失。虽然这种预期差异性的局面在短期内是稳定存在的,但在长期内,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群众都会通过学习的形式对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以往预期结果进行判断和借鉴,因而长期来看,不同主体的通胀预期过程又均近似于理性,或者说近似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整体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横向看,中国的通胀预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专家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理性预期,一般公众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适应性预期,而整个社会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有限理性预期;纵向看,中国的通胀预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通胀预期形成方式近似于非理性预期,而长期来看,其形成方式又接近于理性预期,因而纵向整体分析,整个社会的通胀预期形成近似于粘性预期。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构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主要方面。虽然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行为主体的人口特征和经济特征,但它的形成也会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住房价格、汇率、央行货币政策等方面。其中,汇率变动对通胀预期值的影响,反映的是中国居民在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价格走势时,会较多关注资本市场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它包含了信贷量、外汇对冲、热钱流入、贵金属价格以及国外局势变动等多方面的内容;央行货币政策对居民通胀预期值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出台频繁,这会直接造成居民短期预期水平的不稳定,导致公众的通胀预期值粘在较高水平,进而推动物价的上涨;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通胀预期值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政府要稳定居民的通胀预期,就必须稳定住房市场,真正能够有效引导居民通胀预期的工具,不仅是金融政策,更应该是对民生问题的持续改善。除此,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反作用,也是形成较高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原因,如果物价指数波动剧烈,呈现快速上涨态势,那么公众必然会调高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通胀预期值,进而形成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螺旋上涨过程。中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是通过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改变体现出来的。它在短期内会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需求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加剧总需求的变动。同时,通胀预期也会使得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要素价格提高,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引起总供给的较大波动。总供求的变动,将进一步导致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经济发展乏力,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内,通货膨胀预期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行为,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和实际供求关系变化,从而加剧整体经济波动,最终会演变成潜在产出水平基本不变基础上的物价螺旋式上涨。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应在认识到管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必要性的基础上,注重顶层设计在通胀预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建立分类管理和分期管理并重的双向管理体系。在具体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过程中,政策部门既要考虑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异质性特点,做到因人而异的差异化引导,又要注重流动性、房地产价格、货币供给量等市场参数对通胀预期值的影响;既要做到对大众传媒等市场媒介的有效利用,又要注重预期管理的时间跨度。在判断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基础和预期效应的基础上,决策层应适时适量地提供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稳定中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时效性等方面。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特点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时效性较强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效应,并提出了在注重顶层设计基础上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双向管理体系。同时,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时间尚短,因而本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证分析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待于后续的进一步微观化。

二、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创新
        1.2.3 研究不足
        1.2.4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研究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文献
        2.1.2 中国相关文献
        2.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2.2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研究
        2.2.1 内生与外生理论
        2.2.2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基于货币创造过程的判断
        2.2.3 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博弈与货币外生性
    2.3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
        2.3.1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2.3.2 货币非中性的中国数据检验
    2.4 货币政策传导环境
        2.4.1 货币政策实施市场环境
        2.4.2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
        2.4.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3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3.1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市场环境
        3.1.1 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
        3.1.2 中国利率环境
        3.1.3 中国汇率制度
        3.1.4 中国资本项目下开放程度
    3.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3.2.1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3.2.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2.3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
        3.2.4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选择
    3.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变迁
        3.3.1 1984 年以前的货币政策传导
        3.3.2 1984 至 1998 年的货币政策传导
        3.3.3 1998 至 2008 年货币政策传导
        3.3.4 2008 年以后货币政策传导
    3.4 中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比
        3.4.1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比
        3.4.2 中国与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比
        3.4.3 中国与英国货币政策传导对比
    3.5 1998 年以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
        3.5.1 1998-2002 年:向市场化调控转变的初期阶段
        3.5.2 2003-2008 年:内外均衡同时兼顾阶段
        3.5.3 2008-2010 年:次贷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调整和微调阶段
        3.5.4 2011 年至今:引导信贷资金流向阶段
        3.5.5 1998 年以后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
    3.6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3.6.1 多重指标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3.6.2 中介目标可控性不强影响有效性
        3.6.3 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影响有效性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
    4.1 中国货币传导的利率渠道
        4.1.1 存贷利率与同业存款利率
        4.1.2 利率与投资
        4.1.3 利率与消费、产出的实证检验
        4.1.4 影响利率渠道发挥作用的因素
    4.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4.2.1 信贷渠道有效性文献综述
        4.2.2 中国信贷状况与信贷渠道传导
        4.2.3 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
        4.2.4 中国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4.2.5 结论与影响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因素
第5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资本市场渠道和汇率渠道
    5.1 货币政策传导资本市场渠道
        5.1.1 证券市场的发展
        5.1.2 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
        5.1.3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有效性实证研究
        5.1.4 结论与影响股票市场传导渠道有效性的因素
    5.2 货币政策外汇渠道传导效果
        5.2.1 相关理论综述
        5.2.2 中国经济开放情况和货币发行的特殊性
        5.2.3 中国货币政策外汇传导机制有效性实证检验
        5.2.4 实证检验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6章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其他因素
    6.1 房地产行业与货币政策
        6.1.1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6.1.2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调控
        6.1.3 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检验
        6.1.4 结论与房地产行业传导的影响因素
    6.2 土地财政与货币政策
        6.2.1 土地财政的相关研究
        6.2.2 土地财政积极和消极作用
        6.2.3 土地财政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
    6.3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6.3.1 影子银行定义及相关文献综述
        6.3.2 欧美影子银行运行机理与其信用创造过程
        6.3.3 影子银行与银行影子
        6.3.4 信用创造与货币创造
        6.3.5 影子银行对信用创造的影响
        6.3.6 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6.3.7 影子银行业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挑战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相关建议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4)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争论
        一、货币中性的相关理论
        二、货币短期非中性的相关理论
        三、货币超中性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三、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类
        四、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企业产权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的启示
        一、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的简单回顾
        二、宏观经济学模型的主要缺陷
        三、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方向及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融资非对称效应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动态变动与金融结构需求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参数校准
        四、基于动态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货币工具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财政政策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财政政策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四、方差分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稳态值
        三、参数校准和估计
        四、脉冲响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启示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
        一、欧元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二、美国定期贷款拍卖
        三、英国融资换贷款计划
        四、日本贷款支持计划
        五、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融资媒介研究——以欧央行为例
        一、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的调整情况
        二、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手段及影响分析
        三、全球三大央行抵押品政策框架比较
        四、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统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二、构建和完善央行合格抵押品政策框架
        三、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改革
        四、完善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
        五、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平稳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线性状态转移方程组推导
附录二: DSGE模型部分参数估计基础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全国的确立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在全国的开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认识前提
        (一)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初步探索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进一步论述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国营经济思想
    一、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思想
        (一)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外国在华企业
        (二)对接管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三)对原根据地公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二、巩固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思想
        (一)打击投机资本和稳定物价金融
        (二)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和物资调度
        (三)统一全国金融管理
    三、恢复和发展国营经济的思想
        (一)恢复生产和厉行节约
        (二)加强国营企业管理
        (三)搞好基本建设工作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思想
    一、实行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为个体经济的思想
        (一)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的
        (二)关于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三)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思想
    二、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
        (一)促进个体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个体手工业的发展
        (三)发展农业生产互助
    三、适当发展合作社经济的思想
        (一)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发展手工业合作社
        (三)发展供销合作社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一、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保护私人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
        (二)正确处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
        (三)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
        (二)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三)打击私营工商业中的经济违法行为
    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二)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
        (三)适当发展公私合营工商业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思想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一)“三年准备,十年建设”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中社会主义成分增长的估量
        (三)对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二、对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认识
        (一)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
        (三)开始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一、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二)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完善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
        (一)指导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
        (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为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开展作了准备
    三、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二)澄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的模糊认识
        (三)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与观点综述
        1.2.1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2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1.3 研究目的、方法、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范围
        1.3.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1.4.3 展望
2. 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2.1.2 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
        2.1.3 货币政策的相关概念
        2.1.4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以斯密为开端的古典增长理论
        2.2.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2.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4 可持续增长理论
    2.3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
    2.4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
    2.5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2.5.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2.5.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
    3.1 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美国的历史经验
        3.1.1 美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变迁
        3.1.2 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期
        3.1.3 滞胀导致国家干预政策衰落阶段
        3.1.4 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创新复兴
        3.1.5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
    3.2 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欧洲的经验
        3.2.1 欧元区共同货币政策的经验
        3.2.2 欧元区应对危机的政策经验
    3.3 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日本的经验
        3.3.1 日本财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3.2 日本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3.3 日本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财政货币政策
        3.3.4 日本经验的启示
    3.4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
        3.4.1 四个发展阶段
        3.4.2 基于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财政支持政策
        3.4.3 经验与启示
4. 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增长关系的单变量模型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基础
        4.1.1 指标选择
        4.1.2 数据基础
    4.2 统计描述分析
        4.2.1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关系
        4.2.2 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关系
    4.3 财政政策的单因素模型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结果
        4.3.3 模型分析
        4.3.4 进一步分析
    4.4 货币政策的单因素模型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结果
        4.4.3 模型分析
        4.4.4 进一步分析
5. 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增长关系的多变量模型
    5.1 多变量模型研究基础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单位根检验
        5.2.3 协整检验
        5.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3 模型构建
    5.4 模型结果及分析
        5.4.1 模型结果
        5.4.2 模型结果考察
        5.4.3 模型分析
    5.5 脉冲响应分析
    5.6 方差分解
6. 总结与政策建议
    6.1 总结
        6.1.1 理论总结
        6.1.2 实践总结
    6.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结构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货币政策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概述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框架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第七章 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
    第一节 “稳定物价”含义的深入剖析
    第二节 最优通货膨胀率的确定
    第三节 促进“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8)金融危机前后中日货币政策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日货币政策变化比较
    (一)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演变
    (二) 金融危机前后日本经济情况及货币政策演变
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和金融危机后中日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 金融危机时期和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1. 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
        2. 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3.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灵活调控市场流动性
        4. 调整再贴现率
    (二) 金融时期和金融危机后日本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1. 金融危机时期日本货币政策工具
        2. 金融危机后日本货币政策工具
        (1) 继续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2) 为增强经济增长基础提供支持
        (3) 保证金融市场稳定
三、中日货币政策特点对比
    (一) 中国货币政策特点
        1. 中国的货币政策采用多目标制
        2. 中国的货币政策属于对冲型货币政策
        3. 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混合使用, 但以数量型工具为主, 价格型工具为辅
    (二) 日本货币政策特点
        1. 通过调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形成超低利率环境
        2. 价格型工具失效, 依靠数量型工具调节经济
        3. 公开市场操作频繁, 且品种多样
        4. 创新大量货币政策工具。
四、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几点建议
    1.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2.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3.促进货币政策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9)“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传统货币政策局限性的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关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
        2.1.2 关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
    2.2 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有效性
        2.2.2 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节经济的有效性
    2.3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宏观审慎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补充
        2.3.2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关系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分析
    3.1 货币政策调控的局限性
        3.1.1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
        3.1.2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
    3.2 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3.2.1 宏观审慎政策的必要性
        3.2.2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设计
    3.3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3.1 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理论模型
        3.3.2 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宏观审慎政策代理变量
        4.1.3 货币政策代理变量
        4.1.4 控制变量
    4.2 样本选取
    4.3 计量模型的构建
        4.3.1 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抑制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模型构建
        4.3.2 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逆周期调节经济的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抑制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有效性
        4.4.2 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逆周期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5.2.2 健全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5.2.3 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思路
        (二)论文研究方法
    三、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一、通货膨胀内涵及理论演进
        (一)通货膨胀定义及衡量
        (二)通货膨胀理论演进过程
    二、通货膨胀预期界定、形成与测度
        (一)通货膨胀预期范畴界定
        (二)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三)通货膨胀预期测度实践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关系说明
第二章 通货膨胀预期基础理论
    一、通货膨胀预期分类
        (一)适应性预期
        (二)理性预期
        (三)有限理性预期
        (四)粘性预期
    二、通货膨胀预期研究要素
        (一)经济行为主体、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
        (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与宏观经济稳定
        (三)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
    三、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
        (一)不确定性是通货膨胀预期的本质属性
        (二)对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进一步说明
第三章 中国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历史观察
    一、中国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测算与分析
        (一)方法的选取
        (二)数据的测算
        (三)图表的解读
    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历史考察
        (一)1981-2012 年中国通货膨胀预期考察
        (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测算
第四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理
    一、通货膨胀预期主体异质性
        (一)经济行为主体与通货膨胀预期
        (二)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分析
    二、异质性、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一)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与预期形成
        (二)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与预期形成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事实
        (一)预期异质性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二)预期不确定性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三)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短期和长期性质
第五章 市场环境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
    一、市场环境与信息把握
        (一)总需求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二)总供给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三)其他因素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二、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关联分析
        (一)序列及数据的选取
        (二)灰色关联结果及分析
        (三)房价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关系进一步探讨
    三、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的 VAR 模型解释
        (一)Var 模型与指标选取
        (二)模型实证分析
        (三)模型结论
第六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效应研究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总供求变动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总需求变动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总供给变动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主体行为实践
        (一)企业家信心与通货膨胀预期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个人行为预期改变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实际通货膨胀形成
        (二)通胀预期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实证检验
        (三)关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效应的进一步说明
第七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构建
    一、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国际经验与教训
        (二)顶层设计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分类管理与分期管理体系构建
        (一)通货膨胀预期分类管理与横向体系建构
        (二)通货膨胀预期分期管理与纵向体系建构
    三、政府公信力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一)政府公信力与公众信心形成
        (二)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国际借鉴
        (三)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奎. 吉林大学, 2015(08)
  • [4]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D]. 洪昊.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1)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D]. 胡万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干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5)
  • [7]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 刘艳武. 吉林大学, 2004(02)
  • [8]金融危机前后中日货币政策比较[J]. 朱孟楠,叶馨蔚. 日本研究, 2012(04)
  • [9]“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D]. 周俊杰. 青岛大学, 2020(02)
  • [10]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D]. 马利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标签:;  ;  ;  ;  ;  

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