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等密度层倾角的测定方法

大气等密度层倾角的测定方法

一、测定大气等密度层倾斜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蒋硕[1](2021)在《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文中认为痕量元素铅是国际GEOTRACES计划的主要研究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海洋中铅的研究可以帮助探寻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系。而后,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洋流和水团输运对海洋内部铅的迁移输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洋中层水和深层水的起源地,南极地区的铅的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是大洋铅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和边缘海也是开阔大洋中铅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东海陆架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作为研究区域,探讨南极冰川和中国东海陆架中铅的输出过程和通量,以及探讨洋流和水团输运对太平洋铅循环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水中铅的浓度极低(<2–200 pmo/kg)且极易被污染,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仍然是限制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杆式采样器、抛甩式鱼竿采样器和X-Vane采样器采集天然样品,并将X-Vane采样器与GEOTRACES认可的采样器进行了互校,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使用Neptune MC-ICP-MS进行铅的检测。对于海水中铅浓度的分析,在实验室内再现了NTA树脂联合同位素稀释法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空白仅为1.3 pmol/kg,对国际互校样品SAFe S和D2的浓度分析值也与推荐值完全一致,表明本文的测量技术可靠且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样品中铅的分析。对于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分析,首先探究了Presep?Polychelate树脂对天然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富集能力,并联合AG1-X8树脂优化了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的回收率接近100%,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并与MIT-Boyle实验室开展了铅同位素方法的互校,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5年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中,冰雪中的溶解态铅(DPb)的浓度为3.6–8.0 pmol/kg,比历史上南半球铅排放的巅峰时期(1960–1980年)降低了5–10倍,但仍高于自然来源的铅的含量(1.9–2.4 pmol/kg)。河流的DPb浓度为0.3–14.0 pmol/kg,主要受冰雪融水、冰川融水以及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受地下水(2.0–2.8 pmol/kg)的影响较小。海湾的DPb浓度范围变化较大,为6.6–843.0 pmol/kg,高浓度DPb出现在船舶舶运区,低浓度DPb出现在近岸冰川融水影响的区域。冰川融水的DPb浓度与消融冰川形成的年代有关。自1884年以来,南半球人类活动排放至南极地区的铅都记忆并埋藏在冰盖中。在全球变暖和冰川消融的背景下,该部分“埋藏铅”将被逐步释放至南大洋中。根据通量计算,当前通过大气输运并沉降至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2.8–5.6 t/yr,通过冰川消融进入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0.6–0.8 t/yr。冰川消融的反馈不仅体现在铅通量上,更包含不同历史时期铅的“指纹”记忆的再输入,铅同位素的变化将使南大洋海水中铅来源的辨别难度增加。伴随着人类铅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和冰川损失量的逐年加大,冰川消融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2)在2013年8月东海的调查中,东海陆架(<200 m)DPb的浓度范围为41.9–96.7 pmol/kg,高于黑潮上游(20.0°N,40.8–70.8 pmol/kg)和东海黑潮(28.2°N,23.8–71.8 pmol/kg)的浓度值。大气沉降、外海水入侵和长江冲淡水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Pb的三大来源,其贡献比重分别为56%、44%和<1%。在陆架区域,大气沉降和水团的物理混合过程共同支配着DPb的空间分布格局。东海陆架向西北太平洋的DPb输出主要与两个过程有关,一个是沿200 m等深线的跨陆架水交换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对马/朝鲜海峡的水体输出过程。在跨陆架水交换过程中,DPb的输出通量为1.1–1.7×103 t/yr,这部分DPb主要进入东海黑潮的次表层水中。据铅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东海黑潮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同样受到东海陆架的影响,虽然深层水和底层水的DPb浓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与次表层水基本一致。本文推测,深层水和底层水中铅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底界面沉积物的影响有关,与前人在印度洋深层水的推测一致,“某些情况下,颗粒物中的铅与DPb可以在不发生浓度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从朝鲜/对马海峡输出的DPb通量约为1.4×103 t/yr。(3)在2016年热带西北太平洋的调查中,大部分水体的DPb浓度占总可溶性铅(TDPb)的>97%。该区域上层水体中TDPb的浓度范围为16.0–70.0pmol/kg,其分布受洋流结构的限制。在北赤道流和黑潮影响的区域,TDPb呈现典型的“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而在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影响的区域,TDPb浓度显着降低,且在垂向上均匀分布。两个区域的铅同位素也有明显差异,分别呈现亚洲来源的铅和澳大利亚来源的铅的特征。在洋流的交汇区,TDPb与盐度保持一致性变化,即在水体输运过程中呈现“保守性”。“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普遍出现在中纬度的北太平洋中,结合本文与前人的观测数据,发现高值铅出现且仅出现在北太平洋的模态水和中层水中。这部分水体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上混合层,上混合层水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的大气输运沉降以及边缘海的输入。而后,高值铅沿等密度面向南输运,在输运的过程中,虽然铅的浓度值发生了改变,但是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保持一致且连贯,铅同位素的特征与其它水团有明显区分。在北赤道流中,TDPb的水平输运通量为16.8–22.5×103 t/yr,该值与大气输运沉降至北太平洋的铅通量相当。伴随着北赤道流在西边界的分叉过程,一部分TDPb进入黑潮(约4.5–9.0×103 t/yr),继而重新加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另一部分TDPb进入棉兰老流(约7.8–18.0×103 t/yr),继而加入太平洋的热带环流圈或加入印尼贯穿流。该过程也实现了铅的跨海盆输运。西边界流系的水量分配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中铅的停留时间及其向其它海盆的输出分配模式可能也将发生改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体中,铅同位素呈现中国铅矿来源和自然来源相混合的特征。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中高纬西北太平洋和高纬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中,来自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铅约占总量的40%、63%和20%。本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关键海区中溶解态铅的影响,讨论并量化了冰川输入和边缘海输入对大洋铅循环的贡献,也探讨了洋流对铅的跨海盆输运的携带作用。初步探索了开阔大洋中铅的保守性输运,而铅的记忆与指纹特性又可以为水体的输运途径进行示踪,在人类铅排放活动可溯的情况下,海洋中铅的行为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物理海洋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孙丰英[2](2021)在《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水害是威胁我国华北型煤田深部开采的重大灾害之一。淮南煤田位于华北煤田南缘,其二叠系煤层下伏的石炭系上统、奥陶系下统和寒武系中上统岩溶较为发育,岩溶水具有水压高、流量大、流速迅猛等特征。随着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延伸,岩溶突水概率增大,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另一方面,在水资源贫乏的华北地区,岩溶水又是重要的供水水源。深部岩溶水赋存规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开展上述研究对于解决矿山安全开采和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区内567件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岩矿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查明了不同岩相碳酸盐岩的化学组分、微观结构、岩溶发育特点和含水介质组合特征,阐明了淮南煤田区域岩溶地质条件;先后开展了4次地面抽水试验、9次井下放水试验和5次连通试验,分析了从浅部岩溶露头至深部岩溶地下水的赋存状况与补径排条件,研究了岩溶地下水的渗流场特征,获得了水流子系统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水文地质试验孔和井下出水点的岩溶水样品共1267件,进行了水化学组分测试及多元统计分析,计算了岩溶水的循环深度及混合比例,模拟了 7条水化学反应路径及6种温压下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探讨了岩溶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主要成果为:(1)淮南煤田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方解石与白云石的比例为3:1。铁主要以类质同像的方式取代镁而富集于白云石中成为铁白云石;硅富集形成硅质条带,并出现无定形结构蛋白石向玉髓转变的现象。岩石溶蚀、硅化等现象表明区内碳酸盐岩沉积后期遭受的热液作用、交代作用以及重结晶作用较为强烈,加之表生作用中的风化剥蚀作用,大大促进了本区岩溶的发育。岩溶发育强度顺序为:新庄孜>潘集>谢桥>张集>刘庄>口孜集。(2)淮南煤田NWW向构造裂隙及层间裂隙是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通道。区域岩溶地下水流系统边界均为阻水断裂,分别为北界的刘府断裂、南界的颍上-定远断裂、东界的新城口-长丰断裂和西界的口孜集-南照集断裂;中间水流系统边界为煤田边缘的尚塘-明龙山断层、阜凤断层、舜耕山断层、阜李断层和山王集断层,其内的明龙山、上窑山、舜耕山和八公山碳酸盐岩出露,为岩溶水的补给区域;局部水流系统由煤田内部的NWW向中小型导水断层组成,在区内成雁型排列,是岩溶水的主要运移通道。(3)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pH值介于7.11至11.65之间,均值为8.41,属于弱碱性水;水温介于28℃至46℃之间,均值为31℃,属于低温热水。水化学类型由东向西呈HCO3·SO4→SO4·Cl→Cl的演化规律,由南向北呈HCO3→SO4·HCO3→SO4·Cl的演化规律;TDS由东南和西北向中部逐渐变大,表明南部和东部岩溶水处于强径流,而中部地带处于弱径流-滞留区。整个井田区域,岩溶水从西南向东北分别发育补给区、径流区、滞留区和排泄区。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太灰水和奥灰水各自提取的5个主成分能解释原始变量信息的87.24%和83.85%,因子得分占比最大的是浓缩作用因子,其次是溶滤作用因子,再次是混合作用因子,这表明,人类大规模集中疏排岩溶水行为导致的混合作用在控制岩溶水化学成分上逐渐占据重要地位。(4)微量元素Cr、Co、Cu、As反映了岩溶水以溶滤作用为主,Mn、Zr、Sb反映了岩溶水接受了浅部入渗补给,Li、V、Cr、Mn、Ni、As代表岩溶水受到深部热水的补给;煤田中部的δD与δ18O的含量都远低于大气降水中的含量,推测该区岩溶水是古溶滤-远程入渗补给水;T含量的区间值为1.03~5.89TU,小于6TU,说明岩溶水的年龄超过了 70a,近期的降水补给较为贫乏,处于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构造开启程度较差,为古溶滤水。(5)利用SiO2化学温标,结合岩溶水的水温及地温梯度,估算出淮南煤田岩溶水的循环深度范围为-800~-2100m,其中丁集矿区岩溶水循环深度为-2065m,反映出岩溶地下水沿导水断裂构造参与了深部水循环,由西部和东部向中部径流,沿程经过深循环增温后,再向浅部运移。CO2分压模拟试验表明:在-900~-1200m的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将出现深部热水的高溶解性,导致深部碳酸盐岩溶解和二次沉淀。(6)由溶沉平衡计算得出:岩溶水中石膏与岩盐的饱和指数最大值分别为-1.43和-3.92,均处于溶解状态。方解石饱和指数在区内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东南部小于-0.85,处于补给区;中部有最大值为1.48,处于滞留区或排泄区;西部在[-0.20,0.20]之间,处于径流区。由于受采矿对岩溶水疏放影响,导致潘二矿区深部不同岩溶含水层中的水发生混合,水岩作用短期内达不到平衡状态。(7)由混合比例计算得出:张集太灰水2号水样由22.48%的浅部煤系水混合而成,谢桥奥灰水1号水样由66.15%的浅部太灰水混合而来,谢桥奥灰水2号水样由25.96%的浅部太灰水混合而成;潘北太灰水2号水样由45.72%的深部奥灰水混合,潘北奥灰水4号水样由60%的深部寒灰水混合,潘二奥灰水2号水样由22.35%的深部寒灰水混合形成;据此推测,谢桥比张集的浅部垂向径流强度大,潘北比潘二的深部垂向径流强度大。(8)由岩溶水反向路径模拟计算得出:煤田东部主要发生溶滤作用以及黄铁矿的氧化作用;西部发生了溶滤作用与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中部因持续抽放岩溶水,主要发生了混合作用、脱硫酸作用及浓缩作用。据此推测东部属于开放体系,西部属于半开放体系,中部属于近封闭体系。(9)依据岩溶地下水动态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入渗-径流型”“入渗-开采型”“径流-滞留型”和“径流-开采型”等四种岩溶地下水形成模式。依据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和水化学系统,将淮南煤田划分为三个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进而划分出六个中间水文地质单元,分别为“入渗-补给区”“径流区”“径流-补给区”“弱径流区”“汇流-开采区”和“深循环区”。图[49]表[28]参[184]

应晓科[3](2021)在《基于光学辅助指向测量的太赫兹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太赫兹波段天文点源目标稀缺,指向测量相对困难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利用与太赫兹天线共轴的小型光学望远镜来辅助太赫兹望远镜指向测量以及建立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依托紫金山天文台1.2米斜轴式太赫兹天线和一台安装在天线背架上的100mm 口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开展了光学辅助指向测量的实验研究。首先我们通过类比推导出斜轴式望远镜的指向误差模型。此外,通过对斜轴天线的结构分析以及大气折射和本地恒星时偏差等误差来源的分析,建立了包含23个误差项的斜轴式光学指向修正模型。接下来介绍了光学辅助指向测量方法,利用CCD拍摄天体fits图像解算得到地平坐标系下的方位和俯仰角,根据实验结果测量重复差精度以及用修正模型拟合误差,借助高精度数字摄影测量对光电轴一致性进行了标定,并针对其对指向模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拟合残差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光学指向修正模型的精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南极5米太赫兹望远镜(DATE5)及其他太赫兹望远镜提供指向测量和指向修正模型方面的技术参考。

冷柚兵[4](2021)在《崤山东部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中河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南缘交接的崤山断隆东部,而崤山地区是小秦岭—熊耳山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次对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分别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深部成矿预测。首先,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地层与矿床的形成不存在直接联系;断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赋存状态,还控制着成矿岩体的发育;成矿岩体—中河花岗斑岩体在成因上与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矿体以银铅锌和铅锌矿体为主,似层状产出,南部和北部的围岩为破碎蚀变的安山岩,中部赋存于成矿岩体内;矿石构造以脉状~网脉状为主,结构以碎裂结构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闪锌矿,其次为含银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划分出2个成矿期和3个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强度由断裂带向两侧逐渐减弱,蚀变类型多为低温蚀变,以绢云母化和硅化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系统开展的流体包裹体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富含水的特征;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均主要来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的花岗质岩浆,结合前人对中河花岗斑岩体的研究,认为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银铅锌矿床。其次,本次还进行深部成矿预测。以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运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对中河银多金属矿床所在的研究区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深部成矿预测研究表明: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是以断裂构造和燕山期酸性岩体为地质找矿信息;以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异常为地球物理找矿信息;以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元素组合异常为地球化学找矿信息。三维定量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在地质找矿信息中,断裂构造提取出7类成矿预测因子;成矿岩体提取出2类成矿预测因子;在地球物理找矿信息中,提取出视极化率≥1.8%和视电阻率介于100~300Ω·m为物探成矿预测因子;地球化学找矿信息中,提取出前缘晕(As-Sb)、近矿晕(Pb-Ag-Au-Zn-Cu)和尾晕(W-Bi-Mo)元素组合异常为化探成矿预测因子。通过信息量法和证据权法的统计计算,在研究区深部存在成矿有利区域,结合预测信息量圈定出9处找矿靶区,A类靶区为最优级靶区,分布在已有矿体的深部,成矿地质条件充分,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其次为B类靶区,依据断裂构造和推测的成矿有利岩体,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最后为C类靶区,成矿地质条件不充分,主要依据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对预测结果进行找矿概率评价,得出找矿概率值为71.5%,说明此次深部预测成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秦基卫[5](2021)在《个旧风流山矿段34号矿体深部开采巷道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个旧风流山矿段34号矿体中,由于花岗岩蚀变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力学性质差,导致巷道围岩普遍出现了较大变形,对巷道的稳定性及矿区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威胁。为了解研究区巷道具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研究区选取了三条不同中段的巷道并对巷道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变形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不同岩组采样并进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以《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为分级标准对研究区巷道围岩进行分级,最后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将分级结果、模拟结果与现场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将数据统计整理后绘制成图分析,可以看出巷道围岩普遍有较多节理裂隙且填充物较少,节理的倾角也多集中于60°以上,整体来看巷道的稳定性较差。(2)通过在研究区采样并进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可得,在同等风化程度下大理岩的岩石力学性质要更好,强风化花岗岩的力学性质最差。(3)运用两种围岩分级方法对巷道围岩分级,将按标准分类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后,《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分级分类标准基本可靠,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针对于微风化花岗岩组的分类结果与场实际情况不相符,在未进行加固的情况下较为稳定,变形量较小。分级结果显示,在三个巷道中微风化花岗岩组与新鲜花岗岩组较为稳定无需支护,其他岩组均不稳定,需一定程度支护。(4)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勘查结果运用Rhino软件建立巷道模型,并将其导入Flac3D软件,计算结果整体与现场情况较为吻合,也与分级结果对应。巷道塑性区贯通表示围岩在地应力作业下发生破坏,模拟结果显示,三个巷道中,微风化岩组与新鲜花岗岩组没有塑性区,较为稳定不需要支护,其余岩组均存在塑性区,不稳定需要采取支护方式维持巷道围岩稳定。(5)根据在强风化花岗岩巷道位移云图中可以发现一般在巷道左右两侧的岩壁中部及顶中部上会出现最大位移,底板也会出现较大的位移,转角处一般位移量较小,因此在支护中应当优先加固各个面的中部区域。(6)分析同巷道不同岩组的位移曲线,可以得出同种围岩风化程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失稳变形。对比三条巷道的整体位移云图,可以得出巷道位移量随埋深的降低而降低。通过上述结论可掌握34号矿体中不同中段巷道的变形规律,为现存巷道选择合适支护部位以及新开巷道选择合适支护时间及强度提供建议,避免围岩进一步应变软化和性质弱化,增加了生产的效益,保证巷道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钟正恒[6](2020)在《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拟建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以下河段流域上,是昌都以下河段流域规划的第五个梯级电站,挡水建筑物拟采用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5m,水库正常蓄水位2895m,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7.94万km2,多年平均流量为648m3/s,相应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37.43亿m3,装机容量2100MW。前期现场调查表明:如美水电站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枢纽区内地质构造发育,两岸斜坡风化卸荷特征差异明显,发育有多条断层和挤压带,各级结构面组数较多且发育密集。尤其斜坡浅表部卸荷带岩体、长大裂隙以及侵入岩脉发育,与周围围岩裂隙形成的裂隙网络结构复杂,构成了地下水运移的直接通道,对坝基防渗治理和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系统研究了两岸坝基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岩体结构及岩体渗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渗透系数;最后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中坝址区蓄水前后的渗流场进行分析和对比,讨论了防渗帷幕深度对渗漏量的影响,并对防渗帷幕处理的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类比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了左、右岸坝基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对不同类型结构面产状、发育规模及充填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左岸共揭露有Ⅲ级断层20条,产状为N5~25°E/NW(SE)∠75~88°的断层发育具有绝对优势,延伸长达100~400m,其中重点概括了断层L72的空间发育特征;右岸Ⅲ级断层多呈陡倾发育,破碎带宽度在10~40cm。Ⅳ级断层在左右岸多以陡倾角为主,且成组发育;Ⅴ级结构面主要为基岩裂隙,裂隙面多闭合,且裂隙发育程度与岩体卸荷有关,不同规模裂隙在空间中的展布和组合,构成了坝基岩体渗流的基本地质模型。同时两岸坝基岩体结构类型随卸荷分带变化,斜坡由表及里随卸荷程度降低岩体完整性有所提高。(2)归纳了多数工程岩体当中常见的5类基本渗透结构及其复合类型,对如美坝址区不同卸荷带岩体的渗透结构进行划分,得出坝址区岩体渗透结构主要以带状、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为主。带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强卸荷带岩体、规模较大的断层、岩脉及其周围裂隙密集带组成,为渗流的主要通道。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弱卸荷和未卸荷基岩中的裂隙切割构成,为渗流的次级通道。(3)通过压水成果试验分析和裂隙岩体渗透张量计算,得出坝基岩体渗透性总体随垂向埋深和水平硐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岩体渗透性主要随风化、卸荷分带变化,不同开度岩体的渗透系数往往不同。为验证计算参数的合理性,收集了多个水电工程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及试验数据,讨论了岩体卸荷程度与渗透性大小的关系,结合参数类比综合选取了坝址区各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4)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对中坝址区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中坝址区浅部地下水由两岸向澜沧江排泄,深部岩体地下水自右岸向左岸径流。当水库正常蓄水以后,由于坝前后水头差的存在,水头等值线向坝后发生折变,库区上游水流绕过两岸岩体向下游渗漏,在两岸坝肩位置形成了绕坝渗流。其中,坝基强卸荷及弱卸荷岩体均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绕坝渗流,且随卸荷程度的降低,绕渗范围有所扩大。蓄水后两岸观测孔地下水位均有明显抬升,右岸水位逐渐上升,左岸水位先上升而后逐渐递减。(5)蓄水产生的坝基及坝肩渗漏问题突出,通过模拟软件中的水均衡模块对坝基及坝肩渗漏量进行预测,显示蓄水后坝基及坝肩的渗漏量为10307.968m3/d;设置120m防渗帷幕后渗漏总量为7495.363m3/d;设置15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6384.9199m3/d;设置20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5690.7113m3/d。防渗帷幕对坝基渗漏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帷幕深度为150~200m时防渗效果较好。(6)综合上述坝址区裂隙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坝基渗透特性以及渗流场分析,参考国内外大型土石坝工程防渗设计规范及处理经验,对如美坝址区防渗标准进行区段划分,拟定了帷幕在河床坝基及两岸坝肩的延伸范围。其中河床坝基段以q≤1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建议该段坝基帷幕深度(与建基面最小距离)取200m。左、右岸中上高程坝基以q≤3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并按照50m左右高差设置一层灌浆平硐,左、右岸坝基分别设置5层灌浆平硐用于防渗帷幕灌浆及相关水文试验。(7)对于坝址区浅表强卸荷带岩体及煌斑岩脉等带状渗透结构,建议全部挖除,结合置换和加固措施进行防渗处理;而深部起主导作用的断层和长大裂隙,应保证帷幕灌浆方向与主导裂隙方向正交,从最大程度上封堵渗漏通道,从而降低坝基岩体渗漏量,保证坝基渗透稳定。

彭暄格[7](2020)在《基于低阶煤热解半焦工业利用的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热解为基础的低阶煤分级转化利用技术符合我国能源结构与政策导向,可实现低阶煤的高效清洁利用。低阶煤热解半焦作为分级转化的产品之一,其规模化利用有利于提高分级利用技术的大型化与规模化。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此类半焦的燃烧特性开展了系统性的实验研究,并获取了其与原低阶煤的差异,旨在为这类特定半焦的规模化利用的相关设备改造及燃烧组织提供依据,进而扩大低阶煤分级转化利用技术的应用范围。首先,获取了半焦的煤质特性、孔隙结构、微观表面结构等理化特性,为后续燃烧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随后,针对半焦在工业窑炉的利用开展了初步的成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热解后半焦的化学组成与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半焦成型特性较差,依靠无黏结剂的冷压成型,难以获得具备符合使用强度的成型半焦。基于热分析法对淖毛湖半焦的本征燃烧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获取了半焦与煤本征燃烧特性的差异,并进行了掺烧实验。随后开展的动力学研究为后续的悬浮燃烧实验工况设置与模型计算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半焦着火温度、燃尽温度较原煤显着提高,具备更差的燃烧特性,活化能稍有提高。半焦在工业上的利用应着重考虑其难燃尽的问题。依托于自制的沉降炉试验系统,模拟煤粉锅炉的悬浮燃烧条件,对半焦的燃尽特性及NOx排放特性展开了细致的研究。从可燃物转化率的质量角度与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能量角度分析了半焦与煤燃尽特性的差异,并探索了受炉膛温度、氧气浓度、粒径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较煤而言,半焦的燃尽率更低,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更高,但NOx排放浓度更低。在采取合理的工况参数下,半焦有望实现清洁高效燃烧。最后,针对半焦在沉降炉内的运动与燃烧过程构建了多段等密度缩核悬浮燃烧模型,随后利用模型对半焦在炉内燃烧开展了模型研究。

王昊[8](2020)在《基于重磁三维反演与建模的矿集区“透明化”研究 ——以朱溪外围为例》文中提出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深部矿产勘查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控矿地质体的三维建模,可以直观刻画显示控矿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实现矿集区“透明化”,有助于认识理解成矿系统,进行深部找矿及预测。本研究采用赣东北矿集区朱溪矿田及外围最新测量获得1:5万重力数据和1:5万航磁数据,首先开展了位场分离获得了用于重磁反演的异常数据。然后分析了物性和岩性之间的关系,在地表地质和钻孔资料的约束下,完成了17条剖面的人机交互重磁反演。最后,通过这17条剖面建立了朱溪矿床及邻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在三维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算法,将已知有矿单元作为样本训练,对朱溪地区开展了成矿预测。论文获得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获得了赣东北矿集区朱溪外围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获取了地下5km深度的岩体、地层的三维空间形态,初步实现了“透明化”;(2)利用BP神经网络对矿集区进行找矿预测,得到了矿集区不同位置的成矿有利度分布图,其中最有利的成矿单元15处,分布位置与前人划分的成矿远景区大致相符,并有新的发现。(3)人机交互于反演是在了解物性参数等信息下进行的,使建模所得的模型更符合真实情况,提高了反演精度;利用BP网络进行成矿预测,可以整合多源数据,充分利用先验信息以及关键控矿因素,提高了成矿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赣东北朱溪矿田的“透明化”研究,深入挖掘重磁信息,对研究区的深部地质结构有了进一步了解,如断裂构造、研究区的地层分布、岩体的展布规律等。为赣东北矿集区继续找矿提供了依据,也为类似矿集区寻找深部金属资源提供了思路和技术。随着数据海量增长,以及机器学习中数据特征提取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部资源寻找以及成矿预测深度融合,将会大幅提高找矿效果和效率。

孙威[9](2020)在《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井下生产不可小觑的煤岩动力灾害,已严重威胁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煤与瓦斯突出做出有效合理的预测已是保证采掘过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措施。区域预测作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关键的一环,在预测范围上比其他预测方法更具有可控性,现如今多采用指标分析的方式进行区域预测,但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指标进行区域预测已不是长久之计,因此需要对影响突出的瓦斯地质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统一化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同时针对煤矿瓦斯地质数据难管理、地下空间存在各项异性难预测的问题,需要及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煤矿生产单位的数据管理预测平台,这正逐渐成为煤矿管理人员迫在眉睫的必需品。介于此,本文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地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贵州某矿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和克里金算法为研究工具,对研究矿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展开预测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研究矿井特征展开的全面分析,得到矿井主要构造为断层构造,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并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研究煤层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得到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深的回归趋势线。(2)通过井下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式对研究煤层展开数据采集的工作,在制定了各项参数的采集方案后对研究矿井的11208工作面、14石门和111201补充回风巷进行了井下煤壁裂隙的拍摄调查,并对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吸附常数、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分析。(3)通过对现行矿井瓦斯地图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需求分析并设计开发路线,采用VS2012和.NET4.5.1 C#配合ArcGIS Engine 10.2的开发模式得到矿井瓦斯地质平台,依据总设计路线图建立了mdb数据库并开发了基础功能、编辑功能、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4)通过物元分析法对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一,并运用EM算法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填补。对瓦斯含量数据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比较了普通克里金法和泛克里金法在瓦斯含量区域预测上效果的不同,最终得到研究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预测区域,采用现场取样方式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李超[10](2020)在《火星沙丘地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火星探测成为类地行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极大地推动了多种学科的发展。风沙地貌过程是现代火星最普遍最活跃的地貌过程,蕴含火星地表过程、环境和演化历史的丰富信息。本文着眼于火星沙丘地貌,力图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沙丘地貌的类型、分布、格局和物质组成等特征,揭示沙丘地貌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反映。利用覆盖火星全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从全球尺度上分析沙丘地貌的分布、形态和光谱特征,探究区域环境与沙丘地貌的相互关系,以挖掘所蕴含的风沙地貌学意义。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火星和地球沙丘地貌的形态具有相似性,依据传统沙丘地貌分类的动力——形态原则,共划分两个沙丘级别,15种类型。第一级着眼于动力学因素,包括沙片、穹状沙丘、横向沙丘、线形沙丘、钉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和障碍物沙丘。第二级类型关注形态特征,进一步将横向沙丘分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横向沙垄,线形沙丘分为直线形沙垄、塞夫沙丘和耙状线形沙丘,格状沙丘分为方格状沙丘、梯形格状沙丘、鱼鳞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2)火星沙丘地貌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规模小,分布零散,并且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沙丘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显着,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平原、冰原和高地。陨击坑沙丘主要位于30°S以南的高原地区,北半球分布较少。北极奥林匹亚沙漠沙丘密度最高,陨击坑地区普遍较低。(3)火星沙丘类型简单,规模不一,空间组合规律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沙丘形态学参数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反映了不同空间范围内沙丘规模的差异。火星沙丘类型与形态均比地球沙丘简单,形态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与其他星球沙丘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小尺度范围内,各类型沙丘的均匀度,空间组合特征以及沙丘对地形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尺度范围内,各地理单元的沙丘格局呈现环状、离散状和条带状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沙丘格局表现出集中性和离散性特征。(4)火星沙丘沉积物矿物组成比较单一,主要以铁镁质矿物辉石和橄榄石为主,在部分区域分布有水合硫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含量很少。火星沙丘矿物类型分布呈现出均匀性,但在部分区域又具有特殊性,反映了火星沙源的多样性和局地性特征。(5)在火星干燥寒冷环境下,冰缘地貌和沙丘地貌都与全球冰的空间分布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冻融作用在塑造冰缘地貌过程中形成的松散破碎物质,很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沙源。进而,建立火星沙丘地貌起源的概念模型:从赫斯伯利亚纪至亚马逊纪早期,分散在火星地表不同区域的水,通过蒸发、升华、大气输送和凝华等作用向两极和高纬度地区聚集,形成了极地冰盖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地下浅层冰;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气候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地表发生冻融作用,驱动了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分选,并塑造了大量的冰缘地貌;偶发性的大风事件使沙粒发生跃移运动,形成风沙流,导致了沙粒的进一步分选和堆积;北半球地形平坦开阔,大规模环流运动使得风沙沉积物逐渐汇聚于冰盖边缘,形成沿纬线方向分布的环状沙漠。陨击坑和峡谷中的风沙沉积物,因地形控制而无法进行长距离迁移,形成分散的片状沙地。(6)柴达木盆地与火星博勒拉峡谷线形沙丘形态存在相似性,横向和纵向沙丘在有限空间范围内的共存现象是新月形沙丘向线形沙丘演化的结果,反映了复杂的外部环境。(7)火星和地球沙丘分布的地形特征相似,主要位于地势低洼的平原、撞击坑和峡谷之中。在北极地区,来自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在遭遇巨大的地形障碍后风速降低,在冰盖边缘形成低风能环境,为风沙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北极冰盖的隆升过程很可能对局地大气环流和沙丘地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没有形成大规模沙丘地貌表明,现代风沙沉积过程与早期流水作用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南半球高原,微弱的风沙过程无法将沉积物长距离搬运形成大规模的沙漠。陨击坑内的沙丘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局地,陨击坑之间的物质交换很少。不同陨击坑内的沙丘都具有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沉积历史和形成年代。火星和地球风沙系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环境演变,风沙沉积物来源、沉积物可蚀性和风沙输移能力几个方面。火星沙丘不存在明显的干湿以及活跃和固定的差异,但沙丘的活跃性受到季节性霜冻的影响。现代的火星沙源丰富度很低,原因包括缓慢的风化速率,微弱的风沙输移能力以及有限的风沙活跃时间。气候变化引起的与冰有关的地表过程,会影响沙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增加人们对火星沙丘地貌特征的整体认识,并且丰富行星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构建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对火星沙源的探讨将丰富人们对于干燥寒冷环境下松散沉积物的形成机理和迁移方式的认识,并为构建不同地理单元的沉积历史提供线索。同时,针对地球类比研究所开展的野外调查和实验模拟工作,也将丰富地球区域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二、测定大气等密度层倾斜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大气等密度层倾斜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痕量元素铅的研究意义
        1.1.1 痕量元素及国际GEOTRACES计划
        1.1.2 海洋中铅的研究意义
    1.2 人为铅的排放史
        1.2.1 铅的使用历史
        1.2.2 近年来全球铅的排放
    1.3 海洋中铅的研究
        1.3.1 海洋中铅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3.2 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为铅排放的关系
        1.3.3 水体中溶解态铅的影响因素
    1.4 铅的同位素研究
        1.4.1 铅的稳定同位素及应用
        1.4.2 环境中的铅同位素
        1.4.3 海洋中的溶解态铅同位素
    1.5 南极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中铅的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
        1.5.2 西北太平洋
    1.6 本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痕量样品采集
        2.2.1 表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2 深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3 痕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 痕量样品采集装置的国际互校
    2.3 仪器分析
        2.3.1 MC-ICP-MS测试原理
        2.3.2 杯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2.3.3 质谱干扰及空白
        2.3.4 质量歧视校正
        2.3.5 短期精密度
    2.4 海水中溶解态铅浓度的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处理流程
        2.4.2 同位素稀释法
        2.4.3 方法空白和检出限
        2.4.4 质量控制与国际互校
    2.5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2.5.1 前处理技术的文献评估
        2.5.2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富集分离技术
        2.5.3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2.5.4 与国际其它实验室的互校
    2.6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态铅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与行为
    引言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
        3.3.1 冰、雪、冰川底层融出水以及地下水的DPb浓度
        3.3.2 13 条河流的DPb浓度
        3.3.3 玉泉河和清水河的连续观测结果
        3.3.4 玉泉河河口的DPb浓度
        3.3.5 麦克斯韦尔湾的DPb浓度
    3.4 讨论
        3.4.1 南极冰雪中铅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
        3.4.2 南大洋海水中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4.3 南极冰川中“埋藏铅”的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溶解态铅在东海陆架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4.1 研究区域
    4.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
        4.3.1 东海陆架的水文特征
        4.3.2 东海陆架DPb的浓度和剖面结构
    4.4 讨论
        4.4.1 东海陆架DPb的影响因素
        4.4.2 东海陆架DPb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4.4.3 东海陆架DPb的通量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总可溶性铅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3 结果
        5.3.1 水文结构
        5.3.2 TDPb的存在形态
        5.3.3 TDPb在0–750 m的浓度分布
        5.3.4 TDPb在整个水深的浓度分布
    5.4 讨论
        5.4.1 表层TDPb的影响因素
        5.4.2 “次表层最高值”剖面结构的形成原因
        5.4.3 TDPb与水团的关系
        5.4.4 TDPb的通量计算
        5.4.5 TDPb的跨海盆输运
    5.5 小结
第六章 溶解态铅同位素在西北太平洋特定站位的剖面结构
    引言
    6.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6.2 结果
        6.2.1 水文结构
        6.2.2 铅同位素的剖面结构
        6.2.3 ~(206)Pb/~(207)Pb vs~(208)Pb/~(206)Pb
        6.2.4 各水团中铅的同位素特征
    6.3 讨论
        6.3.1 太平洋上层水体中铅同位素的分区
        6.3.2 铅同位素沿黑潮路径的变化
        6.3.3 铅沿等密度面的输运过程
        6.3.4 深层水体中铅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全球溶解态铅分布的再分析
    7.1 铅的通量估算
        7.1.1 河流输入
        7.1.2 边缘海和开阔大洋
        7.1.3 汇总和对比
    7.2 当前开阔大洋中溶解态铅的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7.2.1 溶解态铅的大面分布
        7.2.2 溶解态铅的同位素组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岩溶地下水系统
        1.2.2 岩溶水文地球化学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
        1.2.5 存在不足和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地层与构造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新生界松散层
        2.3.2 二叠系煤系砂岩含隔水层
        2.3.3 石炭系上统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2.3.4 奥陶系下统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2.3.5 推覆体含水层组
    2.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3 岩溶及地下水动态特征
    3.1 岩性与结构
        3.1.1 碳酸盐岩厚度
        3.1.2 碳酸盐岩成分与结构
        3.1.3 岩性对岩溶发育影响
    3.2 构造对岩溶发育影响
        3.2.1 节理与断层
        3.2.2 微观构造形迹
        3.2.3 浅部岩溶及岩溶泉
        3.2.4 岩溶陷落柱及岩溶塌陷
        3.2.5 构造对岩溶水系统的影响
    3.3 岩溶地下水水动力特征
        3.3.1 水位与涌水量动态特征
        3.3.2 岩溶含水层富水性
        3.3.3 岩溶地下水流场
    3.4 本章小结
4 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常规离子含量特征分析
        4.2.1 平面分布特征
        4.2.2 垂向分布特征
        4.2.3 水化学类型分析
        4.2.4 聚类分析
    4.3 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4.4 同位素含量分析
        4.4.1 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4.4.2 氚放射性同位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岩溶地下水形成作用
    5.1 离子来源
        5.1.1 太灰水
        5.1.2 奥灰水
    5.2 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5.2.1 太灰水
        5.2.2 奥灰水
    5.3 溶沉平衡模拟
        5.3.1 矿物相选择
        5.3.2 溶沉判别
    5.4 混合比例模拟
        5.4.1 混合水源
        5.4.2 混合比例
    5.5 反应路径模拟
        5.5.1 路径选择
        5.5.2 模拟结果
        5.5.3 水化学作用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岩溶地下水成因模式
    6.1 影响岩溶地下水形成控制因素
        6.1.1 构造条件
        6.1.2 埋藏条件
        6.1.3 温度条件
        6.1.4 压力条件
    6.2 岩溶地下水成因模式
        6.2.1 入渗-径流型模式
        6.2.2 入渗-开采型模式
        6.2.3 径流-滞留型模式
        6.2.4 径流-开采型模式
    6.3 岩溶水化学类型分带与系统分区
        6.3.1 岩溶水化学类型分带
        6.3.2 岩溶水系统分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光学辅助指向测量的太赫兹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背景及意义
        1.1.2 技术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指向误差修正
        1.2.2 指向误差测量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斜轴式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
    2.1 传统地平式指向模型
        2.1.1 介绍
        2.1.2 指向误差来源分析
        2.1.3 建立地平式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
    2.2 传统斜轴式指向模型
        2.2.1 斜轴坐标系与地平坐标系转换
        2.2.2 赤道坐标系与地平坐标系转换
    2.3 扩展后的斜轴式指向模型
        2.3.1 扩展项误差来源分析
        2.3.2 建立扩展后的斜轴式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
第3章 光学辅助指向测量方法
    3.1 引言
    3.2 测量流程
    3.3 测量系统
        3.3.1 光学指向望远镜
        3.3.2 CCD相机
        3.3.3 1.2m斜轴式太赫兹天线
    3.4 数据处理
        3.4.1 CCD图像处理
        3.4.2 时间系统及本地恒星时的计算
        3.4.3 历元的变换
        3.4.4 坐标系统的变换与统一
第4章 光学辅助指向测量实验结果
    4.1 综述
    4.2 重复测量精度
        4.2.1 重复误差测量方法
        4.2.2 重复误差测量结果
        4.2.3 重复误差来源分析
    4.3 光学指向误差模型拟合
        4.3.1 用传统的指向模型拟合
        4.3.2 用扩展型的指向模型拟合
        4.3.3 用扩展型的指向模型拟合
    4.4 模型拟合后的残余误差
    4.5 稳定性验证
    4.6 光电轴一致性研究
        4.6.1 实验目的
        4.6.2 摄影测量方法介绍
        4.6.3 实验过程
        4.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5章 BP神经网络
    5.1 BP神经网络介绍
    5.2 BP神经网络结构和原理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python相关代码
    一、计算地方恒星时
    二、转换当前历元下的赤经、赤纬坐标
致谢

(4)崤山东部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依托与选题依据
        1.1.1 项目依托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概况
        1.2.1 自然地理概况
        1.2.2 以往工作评述
    1.3 研究现状
        1.3.1 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3.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和演化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区域矿产
第3章 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体特征
        3.2.2 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
    3.3 矿床成因探讨
        3.3.1 测试样品及分析方法
        3.3.2 测试分析结果
        3.3.3 矿床成因讨论
第4章 找矿模型与深部预测
    4.1 构建找矿模型
        4.1.1 地质要素
        4.1.2 物探要素
        4.1.3 化探要素
        4.1.4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4.2 地质建模准备
        4.2.1 三维预测流程
        4.2.2 建模原始资料
        4.2.3 数据统一处理
        4.2.4 钻孔数据库
        4.2.5 预测模型准备
    4.3 预测因子与深部预测
        4.3.1 成矿预测因子提取
        4.3.2 深部成矿预测
        4.3.3 靶区圈定与评价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个旧风流山矿段34号矿体深部开采巷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1.2.3 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1.2.4 数值模拟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个旧34号矿群地质特征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2.1.1 矿区位置
        2.1.2 区内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2 矿体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矿体形态与产状
        2.2.4 矿体物质成分与内部结构
    2.3 矿体深部开采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2.3.1 水系及主要河流
        2.3.2 含水岩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巷道围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3.1 围岩种类及特征
        3.1.1 沉积岩
        3.1.2 岩浆岩
        3.1.3 变质岩
    3.2 岩体结构面类型及分级
        3.2.1 结构面的类型
        3.2.2 结构面的分级
    3.3 巷道围岩结构统计
        3.3.1 结构面调查方法
        3.3.2 结构面调查结果
        3.3.3 结构面调查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巷道围岩分类研究
    4.1 研究区岩组划分
    4.2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4.2.1 岩石的采样
        4.2.2 实验方法
    4.3 巷道岩体质量分级
        4.3.1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分级
        4.3.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50487-2008)分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软件
    5.2 数值计算模型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5.2.3 监测点的设置
    5.3 立体云图分析
        5.3.1 整体应变分布
        5.3.2 最大主应变整体分布
    5.4 位移剖面云图分析
        5.4.1 1700 南二支各岩组分析
        5.4.2 1800 一支各岩组分析
        5.4.3 1850 六支各岩组分析
    5.5 监测点位移曲线对比图
        5.5.1 1700南二支监测点位移对比
        5.5.2 1800一支监测点位移对比
        5.5.3 1850六支监测点位移对比
        5.5.4 底板中部监测点位移对比
        5.5.5 底板与左壁接触角监测点位移对比
        5.5.6 左壁中部监测点位移对比
        5.5.7 左壁顶端监测点位移对比
        5.5.8 顶部拱形中部监测点位移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现状
        1.3.2 岩体渗透结构研究现状
        1.3.3 坝基渗漏与防渗的研究现状
        1.3.4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貌
        2.2.2 区域构造及地震
    2.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坝区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物理地质现象
    2.4 小结
第3章 坝基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
    3.1 坝址区结构面规模分级
    3.2 坝址区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2.1 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2.2 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3 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3.1 左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3.3.2 右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3.4 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4.1 左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4.2 右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5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3.5.1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定义
        3.5.2 如美不同卸荷带的渗透结构类型及其渗流性
    3.6 小结
第4章 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研究
    4.1 坝基岩体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4.1.1 常规压水试验
        4.1.2 高压压水试验
    4.2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研究
        4.2.1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计算原理
        4.2.2 坝基岩体渗透张量计算
    4.3 渗透系数的综合选取
    4.4 小结
第5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5.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5.1.2 模型介质类型及参数
        5.1.3 模型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5.1.4 模型的空间离散
    5.2 模拟方案及模型验证
        5.2.1 模拟方案
        5.2.2 模型验证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
        5.3.1 天然渗流场分析
        5.3.2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分析
        5.3.3 水库蓄水+防渗帷幕工况下渗流场分析
    5.4 坝基岩体渗漏量预测与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坝基防渗范围分析与评价
    6.1 防渗标准的确定
    6.2 帷幕的设计要求
    6.3 如美坝基防渗帷幕范围分析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基于低阶煤热解半焦工业利用的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
        1.1.2 低阶煤分级转化利用技术
        1.1.3 热解半焦规模化利用
    1.2 半焦燃烧研究现状
        1.2.1 理化特性
        1.2.2 燃烧特性
        1.2.3 燃烧评价指标与反应动力学参数
        1.2.4 污染物排放特性
        1.2.5 结渣特性
        1.2.6 模型研究
        1.2.7 低阶煤半焦燃烧应用研究
        1.2.8 文献综述概述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半焦理化特性研究
    2.1 实验原料
    2.2 工业元素分析
    2.3 灰分析
    2.4 孔隙结构特征
    2.5 密度
    2.6 微观表面特征
    2.7 半焦成型特性研究
        2.7.1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2.7.2 成型压力的影响
        2.7.3 粒径区间的影响
        2.7.4 水分
        2.7.5 粒径组合
    2.8 本章小结
3 半焦本征燃烧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案
    3.2 数据表征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煤与半焦的热解
        3.3.2 半焦着火类型的判断
        3.3.3 半焦燃烧特性及客观评价指标
        3.3.4 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沉降炉试验系统的搭建调试
    4.1 沉降炉试验台综述
    4.2 沉降炉试验系统概况
        4.2.1 炉本体
        4.2.2 给料系统
        4.2.3 取样枪
        4.2.4 其他部件
    4.3 沉降炉系统调试
        4.3.1 同心度调试
        4.3.2 层流测试
        4.3.3 密封性测试
        4.3.4 温度场测试
        4.3.5 等速取样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半焦悬浮燃烧特性研究
    5.1 半焦着火特性研究
        5.1.1 实验设计
        5.1.2 实验结果
    5.2 半焦燃尽特性研究
        5.2.1 实验设计及步骤
        5.2.2 数据表征方法
        5.2.3 典型工况下半焦与煤粉燃尽差异
        5.2.4 半焦随停留时间反应活性的变化
        5.2.5 受炉膛温度的影响
        5.2.6 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5.2.7 受粒径的影响
    5.3 半焦NOx排放特性研究
        5.3.1 典型工况下半焦与煤粉NOx排放的差异
        5.3.2 受炉膛温度的影响
        5.3.3 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5.3.4 受粒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沉降炉中半焦悬浮燃烧模型
    6.1 炉内半焦悬浮燃烧模型构建
        6.1.1 燃烧模型
        6.1.2 运动模型
    6.2 模型对比及误差分析
    6.3 半焦燃烧受影响因素
        6.3.1 氧气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6.3.2 炉膛温度的影响
        6.3.3 粒径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重磁三维反演与建模的矿集区“透明化”研究 ——以朱溪外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侵入岩
    第三节 变质岩
    第四节 构造
    第五节 矿床地质
第三章 重磁数据与物性特征
    第一节 重力数据与特征
    第二节 航磁数据与特征
    第三节 物性特征
第四章 重磁反演与三维建模
    第一节 重磁三维建模技术
    第二节 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约束下的3D建模流程
    第三节 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成矿预测
    第一节 方法原理
    第二节 数据准备
    第四节 预测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成果

(9)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瓦斯地质研究现状
        1.2.2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现状
        1.2.3 克里金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研究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矿井特征
    2.1 矿井概况
    2.2 矿井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水文地质
    2.3 研究煤层特征
        2.3.1 煤层概况
        2.3.2 煤层地质
        2.3.3 煤层煤质
        2.3.4 煤层瓦斯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采集
    3.1 采集方案
    3.2 井下调查
    3.3 实验测定
        3.3.1 采样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汇总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瓦斯地质平台开发
    4.1 ArcGIS技术
        4.1.1 技术背景
        4.1.2 功能简介
        4.1.3 开发模式
    4.2 总体设计
        4.2.1 设计对象
        4.2.2 需求分析
        4.2.3 设计路线
    4.3 数据库建立
        4.3.1 CAD制图
        4.3.2 数据结构转换
        4.3.3 数据库建立
    4.4 代码工程
        4.4.1 框架结构
        4.4.2 功能层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突出危险区域预测
    5.1 克里金算法
        5.1.1 算法背景
        5.1.2 算法优势
        5.1.3 算法步骤
    5.2 数据预处理
        5.2.1 数据统一化
        5.2.2 缺失数据填补
    5.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3.1 频率分析
        5.3.2 离群值分析
        5.3.3 全局趋势
        5.3.4 空间自相关及各项异性
    5.4 变异函数结构
        5.4.1 概念及性质
        5.4.2 理论模型选择
        5.4.3 套和结构
        5.4.4 变异函数模型
    5.5 算法预测
        5.5.1 搜索领域
        5.5.2 普通克里金
        5.5.3 泛克里金
        5.5.4 突出危险区域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10)火星沙丘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火星沙丘地貌研究进展
        1.2.1 研究历史
        1.2.2 主要科学论题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行文思路和章节内容
第2章 火星概况
    2.1 火星的基本参数
    2.2 火星的形成与演化
    2.3 火星地质历史
    2.4 火星地质与地貌
    2.5 火星大气与气候
    2.6 火星地表岩石和矿物特征
第3章 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条件
    3.1 火星沉积物特征
        3.1.1 火星沉积物元素特征
        3.1.2 火星沉积物矿物组成特征
        3.1.3 火星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火星风沙沉积物的形成环境
    3.3 火星风沙边界层特征
        3.3.1 火星近地层风况特征
        3.3.2 火星地表风沙流特征
第4章 火星沙丘地貌类型与形态
    4.1 控制沙丘形态的主要因素
    4.2 地球沙丘地貌的分类
        4.2.1 基于“自组织过程”的沙丘分类
        4.2.2 基于植被控制要素的沙丘分类
        4.2.3 基于地形控制要素的沙丘分类
    4.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1 研究数据
        4.3.2 研究方法
    4.4 火星沙丘地貌分类系统
    4.5 各类型沙丘地貌的形态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火星沙丘地貌分布
    5.1 研究数据与方法
        5.1.1 研究数据
        5.1.2 研究方法
    5.2 火星沙丘地貌的面积
    5.3 沙丘地貌的经纬向分布
    5.4 各类型沙丘地貌的分布
    5.5 各地貌单元沙丘的分布
    5.6 陨击坑内沙丘地貌的分布
    5.7 沙丘地貌密度的空间分布
    5.8 小结
第6章 火星沙丘地貌格局
    6.1 研究数据与方法
    6.2 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的总体特征
        6.2.1 形态学参数的概率分布
        6.2.2 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6.3 火星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6.3.1 小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6.3.2 中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6.3.3 全球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6.4 小结
第7章 基于CRISM的火星沙丘沉积物特征分析
    7.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7.1.1 实验数据和处理方法
        7.1.2 调查区域的选择
        7.1.3 矿物类型的识别
    7.2 火星沙丘沉积物光谱特征
    7.3 火星沙丘矿物类型的全球分布特征
    7.4 火星沙丘矿物组成对沙源形成的启示
    7.5 小结
第8章 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
    8.1 火星风沙沉积物的来源
        8.1.1 火星潜在的沙源
        8.1.2 干燥寒冷环境下沙源的形成
        8.1.3 火星沙源特征
    8.2 火星沙丘地貌的起源
    8.3 各类型沙丘地貌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推断
    8.4 小结
第9章 柴达木盆地与火星博勒拉峡谷线形沙丘类比研究
    9.1 研究区概况
    9.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9.2.1 沙丘形态测量
        9.2.2 沉积物采集和测量
        9.2.3 风洞流场模拟实验
    9.3 沙丘分布与形态特征
    9.4 沉积物特征
    9.5 风况和穹状沙丘流场模拟
    9.6 新月形沙丘向直线形沙垄的演化
    9.7 关于直线形沙垄形成和演化的探讨
        9.7.1 控制直线形沙垄形态的主要因素
        9.7.2 博勒拉峡谷直线形沙垄的形成与演化
    9.8 小结
第10章 火星沙丘地貌对环境的反映
    10.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0.2 火星沙丘地貌发育的地形环境
    10.3 火星沙丘地貌发育的风沙环境
        10.3.1 沙丘地貌对火星风沙系统的反映
        10.3.2 沙丘地貌对火星风况的反映
        10.3.3 沙丘地貌对火星沙源丰富度的反映
    10.4 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火星沙丘地貌
    10.5 小结
第11章 初步结论与研究展望
    11.1 初步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测定大气等密度层倾斜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D]. 蒋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淮南煤田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孙丰英.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光学辅助指向测量的太赫兹望远镜指向误差模型研究[D]. 应晓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4]崤山东部中河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D]. 冷柚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个旧风流山矿段34号矿体深部开采巷道稳定性研究[D]. 秦基卫.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D]. 钟正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低阶煤热解半焦工业利用的燃烧特性研究[D]. 彭暄格. 浙江大学, 2020(07)
  • [8]基于重磁三维反演与建模的矿集区“透明化”研究 ——以朱溪外围为例[D]. 王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9]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D]. 孙威. 贵州大学, 2020(04)
  • [10]火星沙丘地貌研究[D]. 李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大气等密度层倾角的测定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