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沿路

继续沿路

一、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攸县网岭公社里旺大队党支部[1](1976)在《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文中研究指明 看了影片《决裂》,想到我们大队五·七学校的战斗历程,联系当前教育战线两个阶级、两条路钱的斗争,我们心情十分激动,感到分外亲切,决心更加坚定地沿着共大道路走到底!坚持共大道路,就要坚持无产阶级对学校的领导在阶级社会里,学校是阶级专政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就不可避免地要同资产阶级进行激烈的斗争。松山分校党委书记兼校长龙国正和革命师生,以马列和毛主席的光辉教育思想为武器,同顽固坚持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赵副

罗军生,邹时林,徐新玲,邓颖[2](2019)在《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文中指出新中国首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成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江西的胜利推进和国民党在江西的各级政权的垮台,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中共中央对江西解放之后党政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的配备十分重视。1949年3月,中央在研究主政江西的人选时,毛泽东就推荐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得力助手陈正人,说:"派陈正人去江西,主持家乡的工作,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经毛泽东提名,中央决定

丁建华[3](2014)在《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中观与唯识义理之辨》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近现代佛学研究者就“空有之争”展开的义理探析及相互之间的争论,以研究者的探究及相互之间的论争两个部分为研究对象。中国近现代佛教思想史上的空有之争,主要表现为围绕“空”展开对依他起性、阿赖耶识等等关键范畴的义理探析,以及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争论,故以“‘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为题,本文将空有之争诠释路径归纳为三种:即传统思路、藏传思路和独创思路。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了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兴起的背景。近现代,随着法相唯识学的复兴、三论典籍的回传与藏传中观学的传入,中观与唯识的义理交涉的探究成为佛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第二章回溯了历史中的空有之争,探析空有之争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梳理中观宗与唯识宗论师争论的传说、事件;其次,通过《大乘掌珍论》与《广百论释论·教诫弟子品》论争的探讨,将中观宗与唯识宗在义理层面的论争归结为三个问题:依他起性是否是空,是否需要安立阿赖耶识,中观学之空是否是断灭。第三章探讨了传统思路在近代的延续,其中以周叔迦、法舫、巨赞为最具代表性。该思路是以“依他起性”为枢纽,来会通空、有。周叔迦通过依他起性是空的基点,坚持空有无争,但是另一方面,在对八宗源流的讨论中,表达了作为源头的空有两宗非此即彼的观念,相互矛盾的观点体现了他传统佛教居士的立场。法舫对以中观、唯识为代表的大乘佛教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因为他认为大乘佛教不但改变了“原始佛教”的精神,使得佛教趋向于哲学,而且还让印度教有机可乘。在批判中观、唯识的立场上,法舫不仅认为依他起性是空,而且在忽略清辨“真性”简别的基础上推论空有无争,显然表达了一种对于大乘佛教的忽视。巨赞在1956年之前,通过他提倡的“新三论”二谛的考察,认为空有无争。但是在1956年之后,巨赞对中观、唯识两宗进行了严格的简别,而这种简别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其受到了藏传中观学的影响。巨赞前后期关于“空有之争”观点的差异,更能显示出,传统思路所坚持的“空有无争”,这一思路所遵循的正是中国佛教传统。第四章探讨了藏传中观学背景下关于空有之争的思路,其代表人物是受藏传中观影响较大的法尊和印顺。法尊所引入的藏传中观学主要是宗喀巴的学说,推崇中观应成派为最究竟,以自空、他空简别中观与唯识的根本差异。印顺在接触藏传中观学后,回归龙树的《大智度论》,但是他在“空有之争”这个问题上显然是受到了藏传中观学的影响,同样以自空与他空来简别两宗。他还提出“《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的观点,希望以佛陀的本教来判摄空有。藏传思路基本认为“空有有争”,依循藏传中观学传统,以中观为究竟,形成与中国佛教传统鲜明的差异。第五章是对独创思路的探讨,认为这一思路融入了更多开创性思想,以欧阳竟无与太虚为主要代表。欧阳竟无通过提出“龙树法相学”、“二谛三性”、“两圣一宗”三个命题,在更为广阔的法相学的基础上,统一中观与唯识。太虚在八宗平等的追求中,以“统持”的精神,来判摄中观、唯识的论争,他认为空有无争,并对认为空有有争的藏传中观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独创思路的特质在于融入了新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并非依循中国佛教或者藏传中观学的传统。第六章是对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影响的探讨。三种思路中,传统思路墨守成规,独创思路基本无人继承,藏传思路则在两岸佛学研究中延续较好。通过探讨台湾地区“后印顺时代”的争论,揭示出围绕印顺展开的讨论基本可以看做有宗立场对空宗的批判。

宋荐戈[4](1978)在《周总理是高举教育革命大旗的光辉典范——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文中研究说明 今年三月五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八十诞辰。我们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和他为无产阶级所建树的不朽功勋,更激起我们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周总理他老人家生前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操劳了一生一世。建国以来,他肩负重任,日理万机,还始终关怀教育革命的状况和进展。他根据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对教育革命作过许多重要指示。他在教育战线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

隋华臣[5](2014)在《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究》文中认为文艺大众化运动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文艺大众化”作为一个抽象的口号而熠熠生辉,但是,对于什么是“大众化”?作为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运动,它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于“大众化”有哪些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以及作为一种方向被确定之后所带来的问题矛盾,却很少有人进行探究。本文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系统清理。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初,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平民化倾向,缩小了文艺与大众的距离,但是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们,无论是倡导白话文还是提倡“平民文学”,其目的都是从人的立场出发对大众进行启蒙,而不是迎合大众。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民粹主义逐渐兴起,知识界开始出现崇拜大众的倾向,为文艺大众化运动提供了文化土壤。民粹主义思潮又衍生出“劳工神圣”与“到民间去”等具体口号,强化了青年知识者崇拜大众的心理与走向民间的愿望,成为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思想源头。在“到民间去”思想影响下,知识界开始了“民众文学”的讨论,出现了文学民众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迁就大众的倾向。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革命文学倡导者主张文艺走向大众,努力获得大众意识,作大众的留声机。过去的研究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却往往忽视了他们要求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这一关键问题。正因为涉及这一关键,鲁迅才起而与之争辩,毫不动摇地坚持启蒙立场,他认识到在大众没有彻底觉醒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真正的大众声音;知道崇拜大众与迎合大众将会给文艺带来严重后果。郁达夫在这一时期对文艺大众化运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革命洪流中保持了清醒而独立的思考;他所创办的《大众文艺》,从人的立场出发向文坛展示了现代意义的大众文艺,以此抗拒日益兴起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然而,随着郁达夫的被迫退出,《大众文艺》随即发生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林伯修率先提出了“文艺的大众化”口号。陶晶孙接编《大众文艺》后,确立了与郁达夫完全不同的编辑方针,借助这个平台组织了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无疑是“革命文学”论争与《大众文艺》转变共同促成的一个结果。将文艺大众化运动推向深入的是左联内部的讨论。左联是在瞿秋白介入领导之后才开始重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在1931年发表的“十一月”决议基础上,展开了讨论。瞿秋白在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前提下倡导文艺大众化,成为左联内部讨论的主流;冯雪峰则是在肯定五四新文学的前提下倡导文艺大众化,亦不乏追随者。大众语讨论是在上海的公共舆论空间中发生的一场自由讨论,由当时的一股文化复古潮流所引发,为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它最初以保护白话文为初衷,以一种革命的姿态出现,结果却对白话文形成一种否定力量,使之腹背受敌;鲁迅在讨论中指出提倡大众语要警惕成为“新国粹派”和“大众的帮闲”。抗战爆发后,文艺界在民族意识的旗帜下集结,大众化运动对文艺界产生了全面影响,成为抗战文艺运动的基本原则。利用旧形式成为抗战初期文艺关注的焦点。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过去更多关注的是延安背景,但事实上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国民精神总动员,正是在这个意识形态背景下,发生了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最初在解放区发生,随后波及到国统区;随着讨论的深入,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由对民族形式的讨论,到民间形式的关注,文艺大众化运动进一步升级,推动文艺走向民间大众。《讲话》的诞生为文艺大众化确立了一个成熟形态,成为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的目标指向,从而形成了延安文艺规范;在这套文艺规范的要求下,知识分子开始进行全面改造,与工农兵大众相结合,与工农兵大众相一致,彻底颠覆了五四所建构的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文艺大众化运动导致了五四启蒙精神的蜕变,使知识分子最终走上了思想改造之途;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一个向民间认同,回归传统的过程,导致了新文学现代性的丧失。对文艺大众化运动深入探究,以史为鉴,警惕悲剧重演。

韦宝伴[6](2013)在《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文中研究表明主要探讨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有关概念、组成要素、特点及营造手法。道路空间环境与道路本体的建设密切相关,但更注重于道路的外观视觉表现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人性化的道路空间还要求从人本思想出发,使空间环境具有人体尺度,满足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行人。本文研究的方法与一般的道路景观论文不同。一般的景观论文侧重于“景”,而忽略了“观”,容易导致景观与体验的脱节。本文在“观”的基础上研究“景”,强调“景”和“观”的结合,使景更好地服务于道路使用者(即观者)。另外,本文不仅仅局限于道路景观,而是从道路使用者(特别是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营造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的各项措施,例如休憩空间、行人标识系统等。回顾了我国解放后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指出目前城市道路处于人性化设计的初级阶段。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仅重视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及相关工程技术,而不注重行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这些现象源于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政绩工程的心理。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反思,提出以人本思想指导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城市道路空间属于城市外部空间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风貌的主要途径。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外部空间,侧重于建筑外界面的风格营造及彼此之间的协调统一;城市道路空间是线性开放空间,侧重于道路使用者在其间穿梭的体验。城市道路空间的三个组成要素为:道路空间、路外空间及人的活动。城市道路空间的6个特点是:线形开放、空间系统性、空间多元化、建设主体多样性、具有车和人两种尺度、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人体尺度要求城市道路空间必须体现行人的生理要求及心理行为特性。人的活动是道路魅力的体现,必须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道路景观,培育人的活动。欲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必须先了解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阐述了人的感知特性和视觉特性,引入了视觉能量和视觉平衡的概念。行人有5个心理特性: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求、与自然交流的需要及历史认同感,这些心理特性可为城市道路空间提供直接的设计依据。阐述了行人的行为特性:步行速度较慢、持续步行时间短、行人间存在速度差异、存在特定的交往距离、具有领域和依托的要求等。论述了活动效应过程,指出人的活动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是道路具有魅力的表现。根据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提出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所应具备的条件。行人持续行走的距离较短,要求合理安排休憩设施和过街设施。其他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要得到满足,为此必须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安全的需要要求平整防滑、足够宽度的步行空间,拥有足够社会监视及良好识别性的环境。归属的需要要求道路体现地方特色或当地历史文化,使市民因此而自豪。与自然交流的需要要求充分利用沿线的视觉资源,并在优美风景的路段设置休憩设施。社交的需要要求城市道路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培育人的活动,并注意休憩空间的布置方法、座席的摆放方式,增进行人之间的交往。历史认同感要求道路空间表达一些历史元素,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人性化的道路空间环境是道路建设的新要求,为此引入行人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建设城市带状公园的观念;并以行人的实际体验代替效果图作为检验设计的标准。为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要求人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并区划不同功能区域;积极利用树木遮荫;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为创造宜人的空间,可通过人行道的错面、休憩空间的上升或下沉等创造层次感;空间过大时,采用不同铺装方案或树木细分空间;利用高大树木获得高度方向的空间;通过节凑消除人行道或通道的单调感,利用转弯修饰陡坡。为改善视觉环境,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持道路景观的统一多样性;采用趋近、显露、连接或绕行、遮挡、改造等方式对道路外侧视觉资源进行管理;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通过设置路名标志、强化道路特征、完善行人标识系统、优化路网结构等方法提高道路可识别性。通过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文脉和个性化创作等方式表达道路个性。休憩空间宜布置在人流密集路段、交通节点及优美风景路段,可采用平面型、上升型或下降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空间围合方式。合理布置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行人服务设施。通过创造更多的边界、合理布置坐席、保留活动场所等营造交往空间;通过宣传科谱知识、法规政策及艺术熏陶培育人的活动。要正确认识道路空间的人性化程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人们对道路空间人性化程度的评价通常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模糊的判断;而且评价的指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选择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将道路空间人性化方面的评价指标条理化,层次化,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准则层不同因素的权重;建立评语等级论域: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然后逐级进行模糊评价。本文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对广州市大观路的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同时借予分析广州迎亚运道路改造的得与失。分别通过广州市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和东京银座商业街两个工程案例,说明按照城市带状公园进行道路建设的理念,以及人本思想、人体尺度在道路空间环境中的体现。论文最后讲述了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

唐圣[7](2011)在《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文中指出牟宗三美学思想是一种纯哲学意义的美学思想,故对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则理应从其哲学思想里体贴出来。综观牟宗三之全部着作并以核心着作为主要依据,笔者体贴出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圆觉主体的自由。在其思想语境里,自由乃是境界义的,而所谓圆觉主体,乃圆满觉悟的主体义,具体地言之:在儒家是圣人,在佛家是佛陀,在道家是天人,故所谓圆觉主体的自由,即圣人佛陀天人之圆融无碍之证境者也。笔者根据牟宗三的核心着作所示之义理分际而将其哲学思想分为三期:第一期是逻辑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着有逻辑学系列着作,以及以此为义理根基而运用到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所成之新外王学三书。其美学思想可概之以道德天心与主体自由。此一时期其较偏重于儒家思想的表现,故其特别强调道德天心的作用,即使言审美愉悦,如成于乐者,亦特别强调此乃是源立于礼而来者。第二期是中国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着有从魏晋至明末的中国哲学阶段主题史之三书:研究魏晋玄学之《才性与玄理》,研究隋唐佛学之《佛性与般若》,研究宋明儒学之《心体与性体》。其美学思想可概之以心性之学与自由之呈现。此一时期的思想乃是通判道释儒三家之思想并会通之。道释儒三家,皆是心性之学,即皆重内在心性之修证,此理易明。道家强调道心之修证而至迹冥圆融之自由境界;佛家强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修证而至菩提心自证之自由境界;儒家强调圣心之修证而至大德敦化之自由境界。道释儒三家所修证的自由境界乃是修证主体经由次第之修证而自然而然地达至者,故谓此语境里的自由乃是呈现者,即自然而然所现者。第三期是消化并发展康德哲学时期,在此一期里,牟宗三通过翻译康德之三批判,为消化并发展每一批判所关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而着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之三书及《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一长文。其美学思想可进一步区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乃是依《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而表其美学思想,第二方面,乃是依《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原则之疑窦与商榷》一文及相关诸讲录文本而表其美学思想。就第一方面言,可概之以智的直觉与自由之朗现。智的直觉一观念在牟宗三哲学里具有中柱之作用,故特以一章之篇幅而疏解其依中国儒释道三家而证明之过程。并此一观念对其美学思想之表述亦甚关键重要。依中国智慧吾人有智的直觉,故有自由的无限心,具体而言:在儒家是道德仁心,在佛家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在道家是道心,此一自由的无限心之如如地呈现出来者,即一览无遗地呈现出来者,乃是圆满地呈现,故谓其为朗现。依中国智慧传统而确定吾人有智的直觉,并已表明吾人因此而有一自由的无限心并能如如地呈现出来,以圆教系统义理模式范域之,则可证成或妥善地解答德福一致即圆善问题。内心之德与现实之福能够圆满一致,此亦表示自由的无限心已朗现出来了。而自由的无限心一旦朗现,此则表示内心修证境界已达至平平一如之境界,故内心与现实一如,德与福一如。如此朗现出来的自由境界可谓是审美之极致。就第二方面言,可概之以即真即美即善与自由之圆成。牟宗三首先依循康德之思维道路而疏解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之诸问题,继而进一步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提出真美善之分别说与合一说之诸问题。依牟宗三,在即真即美即善之合一化境里,分别说的真美善之自性相皆被化掉了而归平平一如之浑化圆满境界。既然真美善三者皆可化而相即,故能够达至此一即真即美即善之合一化境者,乃是自由之究极圆成者。因此理之故,特单提出来而独立成章以表之而示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此即是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之大端。

赵宇华[8](2018)在《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过程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研究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研究比较薄弱,而其中对故事片的叙述也是少之又少。文革电影的断裂论和空白论影响着对这一时期电影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不可否认的是,文革电影是20世纪中国电影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像记录,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文革时期的故事片为研究对象,在纵向上从梳理文革之前的文艺思潮开始,挖掘其对文革电影的影响。横向上对影片的叙事主题、人物谱系、题材类型所承载的家国想象进行分析,以期形成对文革故事片总体状况的一个基本架构。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宏观概括和文献综述,正文部分分别从文艺思潮的演变、影片的叙事主题、人物谱系、家国想象以及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探析。第一章,梳理了文艺思潮的演变历程。在中国电影史上,文革电影其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昂扬乐观的精神气质,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爱憎分明的思想倾向是其总的美学特点。“为人民服务”是其创作的宗旨。教育和引导民众是影片服务的根本目的。从总体上讲,影片围绕着政治使命而展开,常常与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在一起,成为树立权威意识形态的工具。第二章,对影片的叙事主题进行分析。本章分三部分,对文革故事片的三大叙事主题分别进行剖析。第一部分对影片中的怨恨叙事进行分析,指出“怨恨”是影片鲜明的情感特征;第二部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高度集中的全民性政治运动将日常生活挤压殆尽,无论是人身自由还是婚姻礼俗,权力触角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多方面侵蚀,并不断地以社会主义为其最终旨向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第三部分探讨影片的英雄叙事。出身底层和“演说”是“英雄”的主要特点,影片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他们身上彰显着浓郁的革命气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三章,对影片中人物形象进行立体分析。按其在影片中所处的地位和创作者对人物的喜好分为红色人物系列、灰色人物系列和黑色人物系列。其中红色人物系列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着重体现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是创作者着重表现的对象;灰色人物系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系列,与红色人物相比,他们缺少了神性的光辉,多了些世俗的气息,他们的形象拥有比红色人物更为丰富灵活的阐释空间;黑色人物系列是被教育与改造的一群人,他们处于社会政治的边缘与被压制的状态,这三类人物的模式化问题在影片中有充分地体现。第四章,对文革电影三大题材所承载的家国想象进行展开。其中农村题材的影片意蕴丰富,讲述的虽然都是农村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农村只是一个背景,当时的各种政治斗争在农村题材的影片中均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农村成为了政治斗争的角斗场;工业题材的影片同建国以来对现代化的想象与期待是密切相关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强势主导世界工业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打压与威胁,后发的中国要在强国如林的国际角逐中崛起,选择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式,对于当时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鲜明地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由敌视外国进而敌视与外国有关的一切,包括西方科技技术及掌握西方科技技术的知识分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可以想见,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工业化是让人担忧的,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深远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叙事套路和修辞策略,在“既定的意识形态”中讲述既定的革命故事,以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文革后期,一部分影片以不同以往的面貌走进大众视野,在继承原有叙事手法的基础上凸显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以其高调的政治姿态宣示政权的合法性,并规训民众建立起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信仰。第五章,对文革影片进行反思。文革时期,电影艺术的自觉意识与国家强大的意识形态交融在一起,直接促成了政治对影片的介入以及影片对政治的主动迎合。在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之下,批评多为“政治化”的批评,导致了权威批评的膨胀和精英批评的退场。尽管如此,在那个娱乐贫瘠的年代,文革影片仍给人们单调的生活带去了丝丝欢乐。

黄旺[9](2013)在《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以对康德以来的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为切入点的一项研究,它致力于借此阐明两大主题:作为先验想象之显现境域的“高级先验结构”和作为被显现者的“象的本体论”。自康德提出先验想象力,并把它当作心灵的隐秘的技艺以来,想象力就成为哲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胡塞尔通过内时间意识和被动综合的发生现象学研究,把先验想象力的研究推进到极为深入的层次,而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把想象力当作存在论的基础,也即让存在物得以显现的境域。而对想象本体论的深入探究,又逐渐地使被显现者(存在)得到更进一步的揭示,我们把这个过程视作对“象”的揭示。我们把海德格尔所实现的想象的本体论转向(先验想象作为存在论的时间性境域)称之为从想象到象的第一次转向,而伽达默尔、利科、萨特、梅洛—庞蒂等人通过既继承海德格尔想象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又以既一致又有差别的方式对这种想象本体论展开批判,从而实现了从想象到象的第二次转向:它揭示了时间性中的被显现者不是透明的存在意义,而是不透明的“时间性中的象”。最后,我们以德勒兹和利奥塔为例,说明这个被显现者又如何进一步地被看作是“绝对差异的象”我们把整个想象力问题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由内在矛盾所导致的趋向高级先验结构和象的本体论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由准备性阶段、第一次转向、第二次转向、第三次转向和最后完成这五个环节组成。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康德和胡塞尔的分析是这个逻辑进程的准备性环节,因为两人虽然对想象问题有极其丰富深刻的创见,但毕竟由于历史性局限而未真正把想象视作存在论基础。但同时这个作为开端的准备性环节又通向了终结: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对反思判断力和想象力的研究,已经使想象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甚至接近了想象力的高级先验结构的成熟形态;而胡塞尔通过被动综合分析所通向的“对象性”及其“触发”,也已经接近于我们所说的原初的象。第三章是对海德格尔的想象本体论的分析,海德格尔第一次完成了想象力学说的决定性转向,即赋予先验想象力以本体论的基础性地位。在《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中,海德格尔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性分析,把康德第一批判的想象的三重综合和时间性图式学说,解释为一种存在论的境域,据此,整个形而上学作为有关存在物本身和整体的根本知识,乃是通过这个想象力的时间性境域才得以被给出的。在《存在与时间》中,这种想象结构的基础本体论,进一步被阐释为此在及其生存论建构。第四章阐明想象学说的第二次转向,即从透明的时间性及其意义到不透明的“时间性中的象”的转换,我们以利科和梅洛-庞蒂为例来说明这一步骤。对于利科来说,这个“时间性中的象”就是作为象征、隐喻的文本,即有待于“我思”去阐明的“我在”;对于梅洛—庞蒂来说,就是作为身体综合的身体图式这一显现场所中所被给予的原初知觉经验,这个知觉经验在后来被进一步阐释为作为可见者的视觉思想(感性世界的逻各斯)。第五章是对想象学说的第三次转向,也即对“作为绝对差异的象”的分析,我们以德勒兹“感觉的暴力”和“思想—像”的概念为引导,进而通过利奥塔图形性(Figure)空间(或译为象的空间)的基本思想,阐明了“作为绝对差异的象”。于是,图形空间对应于绝对差异的象,指称空间对应于“时间性中的象”,而话语空间对应于时间性及其意义,它们分别构成土壤、树根、树干三层次。第六章通过对经验想象的本体论位置的考察,将全文内容收束为对高级先验结构和象的本体论的系统表述:一方面,概述了作为想象力的高级先验结构的四重基本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对利科三重模仿学说的批判性重构,把高级先验结构的历史性运作视作模型1(解塑形/绝对差异的象)、模型2(前塑形/时间性中的象)、模型3(塑形/时间性及意义)三者的辩证交互作用。全文以对纯粹的逻各斯(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纯粹的象(感觉—材料主义)的双重批判为分析的基本指导线索,这种批判的结果表明,没有纯粹的象,也没有纯粹的逻各斯,存在(象)和真理(逻各斯)总是彼此不可分割并辩证地相互作用着。通过高级先验论的形—象境域被给予我们的,就是包含着逻各斯与象的交互作用的“象的本体论”,它是逻各斯与象(存在与本质、“我在”与“我思”)之统摄与溢出的交互作用的无限历史性过程,本体论(ontology)同时既是逻各斯的本体论(即“是论”),又是象的本体论(即“存在论”)。这两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韩彪[10](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对全党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从此“三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阐释。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在“三个自信”基础上“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就形成了以“四个自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想。自信不能自发形成,尤其是坚定自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何培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党员和民众进行自信教育,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路径。研究本论题的目的在于,掌握或了解目前社会中相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现状,人们自信力的现实,进而为寻找自信的宣传教育的对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研究,达到宣传的目的,为提升理论宣传的社会效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感召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出贡献。全文由六章和结论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的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现有的研究程度和水平,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述评,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并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所需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掌握就奠定了深入研究的逻辑基础。第2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深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做出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做出阐述,分析缘何而自信。提出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中。所以,一方面对自信四要素做分门别类的阐述,研讨它们各自的基本内涵。理论自信的先导性、道路自信的方向性、制度自信的物质基础性、文化自信的内生凝聚性。另一方面,研究四个自信的关系,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解读,阐明各要素在自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共生体,不是单独存在。第3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自信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主要三个板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即凝聚共识、深化教育、巩固基础、消除自信疲软、回应国际斗争五个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自信历史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展示教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功能的恒常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价值的传承性。这些构建了自信教育的理论框架。第4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存在优势和薄弱环节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优势在于,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在增强,党和国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信教育的梗阻性因素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自信教育存在不利因素。自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不自信分析的缺失,对不自信理论回应的不力。自信教育两重性的客观存在,为思考自信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思考。根据对自信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整体性思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要完成四个转变: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由“它信”向自信转变、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转变、由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实现自信教育要素的四个结合:即自信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阐教育的结合;自信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第6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实现路径。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一是加强理论正能量的阐释和解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力度和实效性;二是社会舆情引导和意识形态的掌控,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三是加大社会正能量宣传的力度,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党员干部中的正能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展示;四是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性研究,用统计数字和调研按材料论证。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整体性思考,寻找的是有实效性、长效性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问题。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是我们坚持自信的资本,是我们坚持自信的“底气”,也是人们接受自信教育的社会基础。所以,本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为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自信心,引导人们自觉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定力,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力争找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可行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付出微薄之力。在社会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上加大投入,采用更加有效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与中国社会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宣传教育做的有声有色,真正入脑入心。

二、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首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成立
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南昌起飞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江西的初创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江西的建立
新中国江西省首次党代会的召开
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
毛泽东题诗《送瘟神》
    其一
    其二
人民公社的兴衰
毛泽东3次提议将中央会议选在庐山召开
20世纪60年代江西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江西的三线建设
三年困难时期江西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中办“五七”学校在进贤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
1975年全面整顿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26次莅临江西
真理标准大讨论
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
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
新“八字方针”的贯彻实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渐次展开
区域突破改革之路
全面整党
“南门北港”的开放与建设
共青城的崛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
山江湖工程的实施
农业开发总体战的实施
邓小平南行途中的鹰潭谈话
工业园区的兴办与发展
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
南昌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九八抗洪抢险
从总体小康到决胜全面小康
21世纪之初发展新战略的确立
农村税费改革
红色旅游策源地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乡村振兴
林权改革开新篇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完善
全面深化改革的江西实践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着力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赣江新区的设立
从依法治省到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
“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
高速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新中国江西行政区划沿革
脱贫攻坚的江西答卷
首创“法媒银”解决执行难
江西“航空梦”
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重大疾病救治的江西探索
从“严打”到扫黑除恶
新中国江西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党政机构改革
承载着初心使命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
描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3)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中观与唯识义理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近现代佛学论争研究
        二、近现代佛学研究者个案研究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一章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中国佛教的复兴
    第二节 中观学与唯识学研究的兴起
        一、唯识学研究的兴起
        二、中观学研究的兴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观与唯识之争回溯
    第一节 中观与唯识论争的由来
    第二节 中观与唯识论争义理辨析
        一、清辨对护法的批判
        二、护法对清辨的回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思路的重新展开
    第一节 周叔迦:矛盾观点下的坚定立场
        一、空有无争的原因:依他起性空
        二、空有简别:唯识宗的广泛传承
    第二节 法舫:重行轻理
        一、关于依他起性与无分别智的探讨
        二、空有无争的意趣
    第三节 巨赞: 从空有无争到有争
        一、空有无争: 基于“新三论”之“中道”
        二、空有有争: 1956年思想之改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藏传思路的呈现
    第一节 法尊:藏传思路的引入
        一、以中观抉择空有之争
        二、法尊与宗喀巴思想之简别
    第二节 印顺:藏传思路之影响
        一、印顺与藏传中观学
        二、空有两宗判摄
        三、虚妄唯识论与性空唯名论义理辨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创思路的开辟
    第一节 欧阳竟无:法相学下的空有无争
        一、龙树法相学
        二、二谛三性
        三、两圣一宗
    第二节 太虚:统持下的空有无争
        一、空有两宗的判摄
        二、法性空慧宗与法相唯识宗义理辨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的影响
    第一节 三种思路之后续发展
    第二节 别议“后印顺时代”的空有之争
参考文献
后记

(5)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艺大众化运动溯源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的平民化走向
    第二节 民粹主义:文艺大众化运动生成的文化土壤
    第三节 两个口号:“劳工神圣”和“到民间去”
    第四节 “民众文学”的讨论
第二章 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洪流中兴起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与文艺大众化启动
    第二节 《大众文艺》的创刊与转变
    第三节 一个结果: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阶级诉求下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第一节 左联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第二节 1934年:关于“大众语”讨论
第四章 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第二节 文艺的民族形式讨论
    第三节 大众化:延安文艺整风的目标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解放后我国城市道路发展历程
        1.1.1 起步发展阶段
        1.1.2 大规模建设阶段
        1.1.3 人性化设计初始阶段
    1.2 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
        1.2.1 注重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对行人考虑不足
        1.2.2 注重形象工程,忽视人的尺度
        1.2.3 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
        1.2.4 注重道路本体建设,缺乏对道路空间的整体考虑
        1.2.5 注重工程实体,忽视人的心理感受
    1.3 城市美化运动和人本思想
        1.3.1 城市美化运动
        1.3.2 人本思想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分析人们在道路空间中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特性
        1.6.3 实地考察城市道路空间现状,体验成功之道,发现不足之处
        1.6.4 借助景观学的基本理论及表现手法
        1.6.5 借签住宅小区人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求道路空间改善措施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
    2.1 城市外部空间
        2.1.1 外部空间概念
        2.1.2 外部空间的重要作用
        2.1.3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看待外部空间
        2.1.4 良好外部空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2 城市道路空间
        2.2.1 城市道路的组成
        2.2.2 城市道路的分类
        2.2.3 道路空间的概念
        2.2.4 道路空间的价值
        2.2.5 道路空间视觉环境
        2.2.6 道路空间与城市风貌
    2.3 城市道路空间的组成元素
        2.3.1 路内空间元素
        2.3.2 路外空间元素
        2.3.3 人的活动元素
    2.4 城市道路空间的特点
        2.4.1 线性开放
        2.4.2 空间系统性
        2.4.3 空间多元化
        2.4.4 建设主体多样性
        2.4.5 具有车和人两种视觉尺度
        2.4.6 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
    2.5 城市道路空间的功能
        2.5.2 交通功能
        2.5.3 市政功能
        2.5.4 景观功能
        2.5.5 休憩功能
        2.5.6 娱乐功能
        2.5.7 社交功能
    2.6 城市道路空间与城市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的感知及心理行为特性
    3.1 感知特性
        3.1.1 感知过程
        3.1.2 知觉相对性
        3.1.3 知觉定势
        3.1.4 感觉联觉
    3.2 视觉特性
        3.2.1 行人视线特征
        3.2.2 运动视力
        3.2.3 动态视觉特征
        3.2.4 颜色感知
        3.2.5 视觉能量与视觉平衡
    3.3 心理特性
        3.3.1 安全的需要
        3.3.2 社交的需要
        3.3.3 归属的需要
        3.3.4 与自然交流的需要
        3.3.5 历史认同感
    3.4 行为特性
        3.4.1 步行特性
        3.4.2 行人交通特性
        3.4.3 交往特性
        3.4.4 活动效应过程
    3.5 道路空间环境与心理行为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
    4.1 舒适安全
        4.1.1 足够宽度的人行道
        4.1.2 区分不同性质的人行交通
        4.1.3 平整防滑
        4.1.4 领域感
        4.1.5 围合感
        4.1.6 合理的过街设施
        4.1.7 社会监视
    4.2 良好的识别性
        4.2.1 可识别性的重要作用
        4.2.2 道路可识别
        4.2.3 方位可识别
        4.2.4 环境可识别
    4.3 宜人的景色
        4.3.1 协调性
        4.3.2 统一多样性
        4.3.3 连续性
        4.3.4 良好的视觉品质
        4.3.5 视觉平衡
    4.4 具有人体尺度
        4.4.1 人体尺度受到忽视
        4.4.2 人体尺度的重要性
        4.4.3 人体尺度的要求
    4.5 尊重、继承历史
        4.5.1 历史文脉的重要性
        4.5.2 城市道路的历史文脉
    4.6 个性化
    4.7 休憩空间
        4.7.1 “无处可坐”的城市
        4.7.2 休憩空间与户外生活质量
        4.7.3 道路休憩空间
    4.8 社交空间
        4.8.1 社交功能的呼唤
        4.8.2 社交功能的实现手段
        4.8.3 社交类型
        4.8.4 社交行为特点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营造
    5.1 转变观念,营造城市带状公园
        5.1.1 引入行人服务水平概念
        5.1.2 道路景观多样化,打造城市带状公园
        5.1.3 不迷信效果图,注重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5.2 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
        5.2.1 创造宽松的步行环境
        5.2.2 区分不同功能的区域
        5.2.3 积极利用树木遮荫
        5.2.4 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
    5.3 创造宜人空间
        5.3.1 层次感的空间
        5.3.2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
        5.3.3 高度方向的空间
        5.3.4 空间的修饰
    5.4 改善视觉环境
        5.4.1 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
        5.4.2 统一前提下实现多样性,为多样性引入统一法则
        5.4.3 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
        5.4.4 视觉资源管理
    5.5 提高道路可识别性
        5.5.1 设置路名标志
        5.5.2 强化道路特征
        5.5.3 完善行人标识系统
        5.5.4 优化路网结构
    5.6 创造道路个性
        5.6.1 体现地方特色
        5.6.2 体现历史文脉
        5.6.3 个性化创作
    5.7 为行人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5.7.1 休憩空间
        5.7.2 购售设施
        5.7.3 垃圾箱
        5.7.4 饮水器
        5.7.5 公共厕所
    5.8 培育人的活动
        5.8.1 创造活动场所
        5.8.2 营造交往空间
        5.8.3 宣传科普知识及法规政策
        5.8.4 艺术熏陶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6.1 评价内容及目的
    6.2 基于道路空间人生化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常用的评价方法
        6.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6.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模型与过程
        6.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建立指标体系
        6.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3.3 建立评语等级论域
        6.3.4 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6.3.5 多级模糊合成,作出综合评价
    6.4 城市道路基于人性化空间的综合评价
        6.4.1 评价对象介绍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4.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4.4 建立评语集
        6.4.5 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
        6.4.6 逐级进行模糊评价
        6.4.7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程案例
    7.1 广州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
        7.1.1 道路概况
        7.1.2 道路定位
        7.1.3 公园式的步行空间
    7.2 东京银座商业区街道
        7.2.1 银座概况
        7.2.2 道路定位
        7.2.3 以人为本的步行空间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8.1 设计过程简述
    8.2 明确道路性质,确定道路空间的主题和风格
    8.3 围绕主题,确定道路空间各组成要素的设计要点
    8.4 发掘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进行个性化创造
    8.5 对沿线路侧景观进行详细考察与分析,提出视觉环境的改善措施
    8.6 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合理布置行人服务设施
    8.7 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培育人的活动
    8.8 优化道路各要素的空间组合
    8.9 结合路网及周边公共场所,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
    8.10 工程完工后进行沿线核查,完善不够人性化的方面
    8.11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自由为一呈现而非一设准
第一章 道德天心与主体自由
    第一节 圆成之和与美的判断
        一、圆成之和
        二、美的判断
        三、天心之寂照原理
    第二节 道德的主体自由与艺术性的主体自由
        一、黑格尔论中国的自由
        二、道德的主体自由
        三、艺术性的主体自由
    第三节 道德的心与真正的主体的自由
        一、美学的欣趣情调
        二、道德的心
        三、立于礼而来的成于乐
第二章 心性之学与自由之呈现
    第一节 才性与内在的道德性
        一、才性与美学性的品鉴
        二、冲虚玄德与迹冥圆融
        三、形上的天地之和与纯粹的和声之和
        四、美的自由与内在的道德性
    第二节 菩提心与圆融自在
        一、实相般若与无相境界
        二、一念心与三千法
        三、无住本与无识无明
        四、佛境:菩提心自证之自由
    第三节 天道性命通而为一与圣人之化境
        一、心性之学与道德的形上学
        二、道德的形上学与道德底形上学
        三、道德的形上学与圣人之化境
        四、圣境:大德敦化
第三章 智的直觉与自由之朗现
    第一节 智的直觉与道德的形上学
        一、智的直觉与物之在其自己
        二、智的直觉与心知廓之
        三、智的直觉与不一也一
        四、智的直觉与般若智
        五、智的直觉与实践的形上学
    第二节 自由的无限心与物之在其自己
        一、物之在其自己是一价值意味底概念
        二、人虽有限而可无限
        三、康德之自由义是不稳定的
        四、自由为一呈现
        五、无执的存有论
    第三节 孟子与康德:德福如何一致
        一、生之谓性
        二、义理之性
        三、纯德之善与圆满的善
        四、无限的智心之证成
        五、圆实之教与整全而圆满的善
第四章 即真即美即善与自由之圆成
    第一节 合目的性原则与无相原则
        一、判断力原理
        二、审美判断之超越原则
        三、审美判断之普遍性与必然性及推证与辩证
        四、审美判断之关系相
    第二节 真美善与即真即美即善
        一、分别说:真美善
        二、合一说:即真即美即善
        三、即真即美即善里的真美善
        四、真美善与即真即美即善之关系
结语 一个可能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之科研成果

(8)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文革故事片研究现状
第一章 极左文艺思潮的演变与电影生存空间的淤塞
    第一节 从激进到极左:文革文艺思潮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文革的思想环境与故事影片的生产
    第三节 文革故事片的构成及基本情况
第二章 文革故事片的叙事主题及文化取向
    第一节 苦难叙事:困苦与抚慰
        一、苦难、仇恨:阶级压迫下的生存困境与阶级意识的养成
        二、追忆、感恩:继续革命的情感动力
    第二节 革命叙事:革命情结与家国神话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二、革命愿景:乐园世界的建构
    第三节 英雄叙事:平民英雄观的书写
        一、英雄话语的纯粹化
        二、平凡岗位上的英模人物
        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
第三章 影像中的人物谱系与政治诉求
    第一节 红色人物系列:革命的快感与“高大全”式英雄的难局
        一、“老革命”:打江山到执掌政权者
        二、“铁姑娘”:新典范的女性形象
        三、“造反派”:奉旨造反的“革命”先锋
        四、“红孩子”:暴力崇拜与英雄情结
    第二节 灰色人物系列:保守的干部与落后的群众
        一、保守的基层干部形象:夹缝中生存的困境与出路
        二、“落后”群众:卑微的要求和法令的冲突
        三、“臭老九”:思想改造的主要对象
        四、官僚主义者:新权力阶层的出现
    第三节 黑色人物系列:革命的敌对者
        一、企图复辟的敌特形象
        二、走资派的多维面相
        三、“黑五类”的原罪与恐惧
第四章 文革电影三大题材承载的家国想象
    第一节 别样风景与异样乡土:农村题材电影
        一、农村:政治斗争的角斗场
        二、农民:被政治裹挟前行的主角
        三、“风景政治”的营造
    第二节 革命化与现代化的追求:工业题材电影
        一、中国/外国:现实重压下中国工业的困境与出路
        二、革命/建设:强国梦的大主题与小主题
        三、年轻一代的产业工人
    第三节 变异与拓展: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一、从喧嚣到沉淀:“精神偶像”的强力植入
        二、现实时空的缩写与规避
        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育
第五章 文革故事片的政治反思与艺术审视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与制作模式的规约
    第二节 权威批评的膨胀与精英批评的退场
    第三节 文革影片的艺术审视与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目录(已上映)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0.1 本文选题的缘起
    0.2 几个核心概念的说明
        0.2.1、象与象的本体论
        0.2.2、先验、低级先验与高级先验(超越论)
    0.3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文献基础
    0.4 本文基本思路和结构
    0.5 方法论问题:作为论证、争执、虚构与深度的现象学
        0.5.1、作为先验描述的现象学描述
        0.5.2、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异质性转换
        0.5.3、作为论证、争执与虚构的现象学方法与具有深度的存在
第一章 康德的伟大开端:想象作为全部形而上学奠基体系的神经中枢
    1.1 第一批判中的先验想象与对象如何可能问题
        1.1.1、现象和范畴无法使对象得以可能
        1.1.2、先验对象也无法使对象得以可能
        1.1.3、只有先验想象力才“形—象出”对象
        1.1.4、图式法沟通和联结了什么?
    1.2 第二批判中的模型: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想象问题
        1.2.1、超感官世界与感官世界的鸿沟与归摄问题
        1.2.2、从法则到准则,模型法问题
        1.2.3、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想象
    1.3 第三批判中“象征”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1.3.1、概念能力、审美和目的论理念与它们的直观表象
        1.3.2、反思判断力与象征
        1.3.3、解放了的先验想象的普遍权力
        1.3.4、三大批判的距离和连续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个方向的突围:想象在超越论现象学中的彻底化
    2.1 从批判的先验哲学到超越论哲学
        2.1.1、描述现象学与康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比较;先验想象的进一步揭示和再次遮蔽
        2.1.2、超越论的现象学与康德的先验哲学
    2.2 公开的想象学说
        2.2.1、《逻辑研究》中想象的三种含义
        2.2.2、《逻辑研究》之后的想象学说的发展脉络
        2.2.3、再生想象学说评析:通过对材料—感觉主义的步步击退而通向生产性想象
    2.3 隐秘的想象学说(一):内时间意识的原生产性想象
    2.4 隐秘的想象学说(二):被动综合的原生产性想象
        2.4.1、被动综合分析与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关系
        2.4.2、被动性与象
        2.4.2.1、发生学的溯源;主被动综合及其关系
        2.4.2.2、被动性与象
        2.4.2.3、意见、情感、意志与前摄问题
        2.4.3、触发与原素
        2.4.3.1、视域、突显物(Abgehobenes)的触发对鸿沟的克服
        2.4.3.2、因果性、理由(reason)与动机引发(Motivation)
        2.4.3.3、对象性、原素与“材料—感觉主义”
    2.5 被动发生还是被动综合发生?
        2.5.1、综合的四次污染
        2.5.2、从范畴直观到本质直观的自由想象
        2.5.3、言与象
        2.5.3.1、逻各斯的三重含义
        2.5.3.2、回忆的怀疑论威胁与超越性问题
        2.5.3.3、个体化问题
        2.5.4、走向真正的被动发生:以对灵感的现象学分析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定性的一步:想象的本体论转向
    3.1 通过康德阐释对想象本体论的探基
        3.1.1、现象学解释学与想象之关系的一般考察
        3.1.2、作为双枝干的共同根的先验想象力
        3.1.3、“式—像”与“让对象化”的时间性境域
    3.2 《存在与时间》对想象本体论的筑基
        3.2.1、先验想象作为此在生存论的时间性结构
        3.2.2、海德格尔想象本体论综述;与胡塞尔相比较
    3.3 此在的多重含义与场所性想象
        3.3.1、Dasein的多重含义;作为永生的此在?
        3.3.2、时间性想象对“象”的驱逐;存在论的唯我论
    3.4 情绪与想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启从想象到象的第二次转向:时间性中的象
    4.1 象征与隐喻的维度:利科“长程的解释学”增加了什么?
        4.1.1、迂回的工具:结构主义、语义学和精神分析
        4.1.2、迂回的对象:作为象的象征
        4.1.2.1、象征与间距化
        4.1.2.2、象征与哲学反思
        4.1.3、隐喻、想象与象
        4.1.3.1、隐喻与象征
        4.1.3.2、隐喻的机制:想象、图像与相似性
        4.1.3.3、哲学与隐喻;解释学的思辨话语
    4.2 身体的维度:梅洛—庞蒂的知觉场与可见者
        4.2.1、先验想象力与身体图式(Schema Corporel)
        4.2.1.1、对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批判的最终完成
        4.2.1.2、知觉现象学作为对先验想象力的进一步阐明
        4.2.1.3、作为身体综合的身体图式
        4.2.2、作为存在深度的象;“我在”(象)与“我思”(逻各斯)的辩证作用
        4.2.2.1、身体与自然的相互倾越;知觉的“浸透”作为象的溢出
        4.2.2.2、“我在”与“我思”的辩证张力
        4.2.3、对康德哥白尼革命颠倒的再次颠倒:幽灵与可见者
        4.2.3.1、作为幽灵的儿童意识、神话意识、疯癫意识、梦与幻觉意识
        4.2.3.2、图像中的视觉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想象到象的第三次转向:作为绝对差异的象
    5.1 对话语的批判:语言否定与指称否定
    5.2 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批判:不一致的想象
        5.2.1、反综合与非世界
        5.2.2、对现象学与解释学的批评
        5.2.3、“图形—图像”——“图形—形式”——“图形—母型”:不一致的想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验想象重回本体论基础:高级先验论结构的建立与超越论想象的完成
    6.1 经验想象与他人问题
        6.1.1、经验想象在超越论交互主体性中的基础位置
        6.1.1.1、胡塞尔:共现与移情(作为当下化)对陌生经验的构造
        6.1.1.2、萨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三种模型;高级先验论结构
        6.1.1.3、梅洛—庞蒂:唯我论的真理与间世界(inter-world)
        6.1.2、作为经验想象的移情解释学与作为先验想象的共通感解释学的相互奠基
    6.2 虚构想象的本体论热情
        6.2.1、原型复制想象与虚构创新想象的区分
        6.2.2、诗性想象:隐喻作为语义创新
        6.2.3、社会与文化想象: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
    6.3 高级时间性;语言与时间
        6.3.1、客观时间、心灵时间与叙述时间
        6.3.2、三重模仿学说:叙述与时间性的交互作用
        6.3.2.1、三重模仿学说
        6.3.2.2、对三重模仿的批判性重构
        6.3.2.3、探讨时间问题的必由之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理论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分析
        2.1.1 自信的内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探究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提出
        2.1.4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当代价值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关系
        2.3.1“四个自信”的个性差异
        2.3.2“四个自信”的辩证统一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
        3.1.1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性的要求
        3.1.2 深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需要
        3.1.3 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3.1.4 消除自信疲软的需要
        3.1.5 回应国际斗争的需要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3.2.1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3.2.2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历史教育
        3.2.3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3.2.4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2.5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教育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
        3.3.1 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3.3.2 教育功能的恒常性
        3.3.3 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3.3.4 教育价值的传承性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分析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
        4.1.1 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增进自信教育
        4.1.2 以宣传正能量激发自信的教育
        4.1.3 以反腐倡廉实践推进自信教育
    4.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不足
        4.2.1 自信教育一定程度的弱化
        4.2.2 对不自信社会现象分析的缺失
        4.2.3 对消解自信的社会舆情回应迟钝
        4.2.4 忽视意识形态安全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优势分析
        4.3.1 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增强
        4.3.2 掌控意识形态主旋律的教育与传播
        4.3.3 自信教育的梗阻因素被削弱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的思考
    5.1 完成自信教育的现实转变
        5.1.1 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
        5.1.2 实现“它信”向自信转变
        5.1.3 实现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
        5.1.4 实现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
    5.2 实现自信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
        5.2.1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
        5.2.2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
        5.2.3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
        5.2.4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
    5.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5.3.1 进一步凝聚党心和民心
        5.3.2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
        5.3.3 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
        5.3.4 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精神动力
        5.3.5 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第6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路径探析
    6.1 掌控和引导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6.1.1 做好社会舆情的掌控和引导
        6.1.2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
        6.1.3 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
    6.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6.2.1 大学生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和培养的当代意义
        6.2.2 大学生中国特社会主义自信的现状
        6.2.3 改革大学生自信培养和教育方式
    6.3 创建激励自信的社会条件
        6.3.1 加大理论正能量宣传
        6.3.2 加大社会生活中正能量宣传
        6.3.3 加大党政干部正能量的宣传
        6.3.4 加大对英雄和模范人物宣传的力度
        6.3.5 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6.4“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
        6.4.1“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6.4.2 实现中国梦与自信教育的统一性
        6.4.3 自信教育提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沿着共大道路继续前进[J]. 攸县网岭公社里旺大队党支部. 湖南教育, 1976(03)
  • [2]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J]. 罗军生,邹时林,徐新玲,邓颖. 当代江西, 2019(10)
  • [3]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中观与唯识义理之辨[D]. 丁建华. 南京大学, 2014(05)
  • [4]周总理是高举教育革命大旗的光辉典范——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J]. 宋荐戈. 山西师院, 1978(01)
  • [5]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究[D]. 隋华臣. 南开大学, 2014(04)
  • [6]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 韦宝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 唐圣.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D]. 赵宇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9]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D]. 黄旺. 武汉大学, 2013(07)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 韩彪.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继续沿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