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论文文献综述)
鸣志[1](1985)在《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文中研究指明 在求导数的方法中,有一个所谓对数求导法.就是先对函数两边取对数,然后再求导数y′.例1 求y=(1+x2)1/2的导数.解:两边取对数lny=1/2ln(1+x2)两边对x求导数1/yy′=1/2·2x/(1+x2)∴y′=·x/(1+(x2))
顾海润[2](1986)在《“对数求导法”的一点改动》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1985年第1期《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一文(以下简称〔文1〕),三个引理、两个结论、四个例题都是对的,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彻,读后受到启发.但是如果将结论一和结论二的详细证明都向中学生讲述,似乎要求过高;而如果不讲结论一和结论二的证明,中学生又不容易理解,并会提出种种疑问.现在看一下〔文1〕中例3的
吴沛东[3](2014)在《高中生在导数问题解决中的学习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关心的中心话题,是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焦点。导数在世界各国都已列为高中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国家都将其作为高中选修课程,这也是世界性的方向。学生导数“问题解决”的规律特征、导数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策略的确定以及如何培养高层次数学思维等方面的问题,都备受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综观国内外对导数问题的相关研究,大多都是重思辨而轻实证,实证研究相对滞后于课程发展。因此,对导数教与学的实证研究是必要且可行的。新课改在舍弃极限讲导数是否可行仍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新内容的教学,变得十分迫切。本文采用实证调查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导数学习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是:建立了导数“问题解决”的测试工具;利用SOLO分类原理进行导数“问题解决”评价,构建了导数“问题解决”的层次性模型;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学生对导数的“问题解决”及其发展规律,探寻出学生导数解题的特征。本文旨在揭示出导数学习的规律及特征,为微积分研究与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视野,为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学生对导数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1)学生对导数问题的认知在总体上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2)学生对导数的认知水平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3)在导数学习中男女生的思维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4)学生导数学习结果呈现不均衡性2.学生对导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1)概念意象片面(2)表征方式错位(3)图式认知薄弱针对学生对导数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及特征,笔者从我国课程研发者和一线教师及高中生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建议。
高翔[4](2016)在《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标志着师范生毕业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的政策被打破。师范生们准备好迎接来自社会的非师范生们共同竞争教师资格的挑战了吗?师范生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的现状能够保证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吗?对师范生知识现状展开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真实情况成为问题解决的起点,对教育和教学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教师知识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了美国学者Ball及其团队于2008年提出的“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MKT)”作为此次研究的理论框架。相较于PCK、MPCK理论,MKT框架在最大程度上涵盖了数学教师所需要的知识。通过研读Ball团队开发的测试工具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MKT) Measures,笔者确定了问题设计风格。由于师范生不仅在高中阶段学习过导数知识,在大学本科阶段将进一步学习,并且导数知识作为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工具,在高中和大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笔者选择导数知识作为测试内容。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选择了MKT理论框架中的2个大维度(数学学科知识SMK、数学教学知识PCK)下的5个方面(一般内容知识CCK、专门内容知识SCK、数学水准知识HCK、内容与学生的知识KCS和内容与教学的知识KCT)编制了《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两次预测,一次正式测试修改并完善问卷,以确保其信度及效度。问卷测试完毕,基于问卷的分析,笔者选择了高、中、低三个MKT水平的师范生进行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师范生导数知识的MKT水平。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1)师范生导数的学科知识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2)师范生导数的学科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够扎实;3)师范生具备了初步的导数教学知识;4)师范生的导数教学知识存在提升空间;(a.师范生识别学生错误的能力有待提高;b.师范生的KCS还需要往纵深方向发展;c.师范生对学生发言的挖掘能力还有待培养;d.师范生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题多解预估不足;e.师范生设计教学案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f.师范生的阅读水平仍有上升空间)5)增进师范生导数MKT水平的来源多样(a.参加师范类比赛经验、讲课经历、家教经历、阅读专业书刊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促进师范生导数MKT水平;b.参加比赛对HCK、家教经历对KCT、阅读书刊对HCK和总得分、参加比赛与讲课经历的交互作用对HCK、家教经历与阅读书刊的交互作用对CCK、KCT的影响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十分显著;c.在SCK、KCS两个方面,虽然统计结果显示比赛经历等没有显著提升师范生在SCK、KCS两方面的水平,但有参加师范类比赛经验、讲课经历、家教经历的以及经常阅读专业书刊的师范生在SCK、KCS的得分均比其他同学优秀。);6)高、中、低MKT水平师范生导数学科知识差异显著,教学知识差异不显著等。研究表明,为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师范生应当进一步扎实稳固导数学科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数学教学知识、同时注重MKT框架下5个方面知识的均衡发展。
高雪芬[5](2013)在《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沈中宇[6](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马文杰[7](2014)在《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过程而言,数学学习错误,包括解题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数学学习错误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从教学角度而言,我们又期望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因此,深入研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并研究有效地避免或矫正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方法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函数概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应用广泛,是高一数学的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在学习函数的相应内容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以函数内容为载体研究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A版)为载体,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高一学生主要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2)导致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有效地矫正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外有关学生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研究工具,等等。本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作业(试卷)分析法、个案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使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本研究构建的分析与矫正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为:识别解题错误、分析解题错误、矫正解题错误、评价与完善矫正方案。从一般层面分析高一学生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解题错误时,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框架: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从具体层面分析高一学生在解答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答时,除了使用以上一般层面解题错误的四分类法,另外还主要采用“错误模式”和错误“复现率”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用到的基本研究工具主要有:作者专门为本研究开发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和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通过这两个研究工具,笔者收集到了十分丰富、非常生动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构建了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以及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流程。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与总结了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方式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通过本研究,笔者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高一学生在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出现的解题错误主要是知识性错误与疏忽性错误,同时,逻辑性错误与策略性错误也在解答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另外,通过深入分析本研究的系列测试,作者发现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是有一定“模式”与“结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对解题错误进行分类的标准,也有利于对错因进行推断,以及合理确定矫正起点,对其进行适当矫正,等等。其次,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对本研究系列测试的分析,以及与学生的访谈、与任课老师的交流等,作者从大的方面把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数学内容方面的原因、数学教学方面的原因,以及数学学习方面的原因。再次,个别辅导是分析错误,矫正错误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式。个别辅导矫正比较自由、灵活,易于调整,便于深入,有利于深入观察解题者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发现其个别化的错因。通过个别辅导,可以对学生的解题错误理解的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个别辅导矫正,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思想动向,等等。这都对研究与矫正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有一定益处。第四,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错误矫正方式。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取材十分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解题错误”,基本的教学素材也是学生的“解题错误”,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一些教学资源,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矫正学生的解题错误,最大可能地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李刚[8](2006)在《高精度惯导系统稳定回路的工程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海、航空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惯性导航系统,而稳定回路是惯性导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消除外干扰力矩,使平台跟踪当地地理坐标系。平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导航系统的精度,而平台稳定回路则担当了将平台稳定在惯性空间的任务。因此,平台稳定回路的设计是高精度惯导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这要求稳定回路不但要有很高的稳态精度和动念品质,还要有足够大的稳定裕度和抗干扰能力。经典PID控制规律加模拟电子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平台稳定回路控制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本文在通过试验测试现有平台个框架转动惯量、摩擦力矩的基础上,实现了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单环位置反馈稳定回路。但模拟电子系统实现起来又有体积大、成本高、故障频繁等缺陷,因此选择更高级的控制规律和数字控制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找到了一种适合本系统的速度提取方法,从而对基于DSP的双闭坏PID数字控制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平台稳定回路双闭环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重点介绍了数字控制器和外围硬件的接口和工作原理;软件设计部分重点介绍了与芯片硬件结构紧密联系的PWM波形产生程序模块、串口通讯。选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定点DSP芯片作为数字控制的核心芯片,具有高效、高速、高精度等优点,而且本文所选用的TMS320LF2407A芯片能够提供8路PWM输出,为电机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刘晴辉[9](2010)在《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文中认为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已成为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基本的研究范式。但这一模型的微观基础仍处于不断探索和进展之中。这一框架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主要针对发达国家或市场经济而建立的模型结构,在应用到不发达国家或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时,模型的效力可能下降甚至不能发挥作用。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集中和系统地研究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微观基础——企业行为,进而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内,探讨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这一过程内在的动态传播机制,并试图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两类企业,扩展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并将其纳入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实现对基准模型的第一次扩展。遵循这一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放松假定的基本研究思路,接着依次从企业融资、企业成本和企业进入退出的角度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决策行为作理论和实证分析,将其依次纳入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而实现对基准模型的逐次扩展,最终建立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包含上述四类企业行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可能的创新可概括为,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建立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扩展了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而将预算软约束植入了主流的货币政策分析范式。因此,本文对开发和建立发展中国家或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行了初步尝试。上述创新具体表现为:(1)分别建立了含有内生企业投资和预算软约束;引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以及同时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三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2)基于中国企业和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成本和进入退出动态的效应,以及利用中国数据和广义矩(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利率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3)对同时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的模拟数据和中国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企业投资角度来看,在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内引入内生的企业投资和预算软约束之后,货币政策效应的峰度被削弱但持续性并不受太大影响;国有企业投资的波动性整体上要小于非国有企业,但在经济上行周期,其投资波动要大于非国有企业,而在经济下行周期,其投资波动要小于非国有企业;(2)从企业融资角度来看,引入预算软约束之后,货币政策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变得更为复杂。当国有企业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金融加速器几乎不起作用,甚至基准模型中的货币政策效应水平也无法达到,但是当国有企业比例下降到一定水平(比如说0.1)时,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具有极强的效应,甚至超出金融加速器水平,但持续性极低,从而使经济出现大幅度的波动;(3)从企业成本角度来看,一方面,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无论在总量和微观层面都对企业成本产生显著效应,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成立。另一方面,对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显著地进入了通胀动态方程,但成本渠道是否存在,对通胀预期的选取形式较为敏感;(4)从企业进入退出角度来看,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自我雇佣率的效应显著,但对私人企业数目的效应不显著;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企业数目的效应显著,但信贷冲击的效应最为显著,利率冲击的效应次之,而货币供应量冲击的效应不显著;(5)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特别是通货膨胀和国有企业数量的波动。
殷毅超[10](2018)在《加速寿命试验与无失效数据下的发射装置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射装置作为武器装备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捍卫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的重任,其性能、技术和质量水平是一个国家国防工业建设的核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体现出高可靠长寿命的特点。然而由于武器装备的研制多以开发新型装备、实现性能指标为目的,在技术水平取得突破之后,质量可靠性工程的相关研究却受到忽视,造成了其快速发展背后的不平衡现象,导致武器装备在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出现脱节,严重制约了我国武器装备的水平。此外,现有的加速寿命试验和无失效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多以一般的工程机械为对象,对于发射装置这类性能要求极高、工作环境复杂的武器装备,相关的寿命试验和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还非常缺乏。因此,迫切需要针对发射装置的功能结构特点,开展发射装置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发射装置的可靠性建模与寿命评估是可靠性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是发射装置从前期设计预研到后期投产使用整个寿命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其可靠性的提高、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质量的保障提供了重要依据。将加速寿命试验和无失效数据相关理论与发射装置的可靠性评估相结合,以典型的寿命分布模型为基础,根据发射装置及其关键部件的特性有针对地展开研究,建立对应的可靠性数学分析模型,结合现场寿命试验中采集的相关数据,实现对发射装置的可靠性评估及寿命预测。本论文围绕发射装置及其关键有寿件在可靠性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在可靠性建模分析、加速寿命试验、无失效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以发射装置空气涡轮机高速叶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速叶轮在小样本加速寿命试验下的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方法。根据设计预研阶段高速叶轮样本数量极少的特点,分析了其寿命分布模型及现有寿命评估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历史寿命数据确定其寿命分布参数,结合逆幂率加速模型构建了适用于小样本下高速叶轮的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评估模型。以某型发射装置的高速叶轮为例,设计并实施加速寿命试验并进行可靠性建模及寿命评估。(2)提出了针对加速寿命试验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不精确概率理论对方法进行拓展研究。根据发射装置在试验验证阶段呈现的失效机理复杂、工作环境多变等特点,利用加速寿命试验、非参数方法和不精确概率,构建了适用于复杂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预测模型,重点研究了基于少量基础假设条件下加速寿命数据的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不精确概率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解决了传统参数方法中存在的数据误差问题,为不精确概率理论在发射装置加速寿命试验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3)提出了不精确概率的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加速寿命试验下不精确概率的量化。针对发射装置控制台电控模块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借助于加速模型中寿命分布关系的研究思路,通过生存分析对数秩检验,构建了加速寿命等效转换上下限估计模型,得到了电控模块可靠度上下限生存函数,解决了加速寿命试验中不同应力水平下建模失真的问题,实现了在加速寿命试验下应用不精确概率的生存分析方法对发射装置电控模块的可靠性分析。(4)提出了适用于无失效数据下指数型数据和成败型数据的E-Bayes估计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发射装置在生产使用阶段无失效数据的特点,对于装置的电控系统寿命数据,结合无失效数据的指数分布寿命模型,对其失效率进行E-Bayes估计;对于发射装置整体的现场试验数据,提出环境因子的无失效数据融合方法,构建了正常应力水平下无失效数据的E-Bayes可靠性评估模型。针对不同的现场试验情况,改进了E-Bayes估计方法,建立了发射装置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解决了缺乏失效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可靠性建模的问题,对原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超参数的取值提供了参考,完善了可靠性分析及寿命评估方法体系,实现了发射装置的可靠性评定。
二、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论文提纲范文)
(3)高中生在导数问题解决中的学习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本课题的有关术语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论述 |
2.1.2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论述 |
2.2 “问题解决”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趋向 |
2.2.1 “问题解决”的心理学观 |
2.2.2 “问题解决”模式及其水平的划分 |
2.2.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论——APOS 理论 |
2.2.4 “问题解决”研究的局限性 |
2.3 有关导数“问题解决”的研究 |
2.3.1 导数问题的表征复杂性 |
2.3.2 微积分课程发展与高中微积分发展现状 |
2.3.3 国内外高中微积分课程的对比分析 |
2.4 导数“问题解决”的评价理论 |
2.5 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分析 |
2.5.1 解题核心在于元认知策略 |
2.5.2 解题首要因素是问题表征 |
2.5.3 解题基础在于问题图式进而图式化认知 |
2.5.4 解题要领在于知识迁移 |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被试选择 |
3.2.1 问卷的样本来源 |
3.2.2 测试卷的样本来源 |
3.2.3 问题个案及访谈题例来源 |
3.3 研究工具设计 |
3.3.1 问卷设计前的预研究 |
3.3.2 问卷的编制 |
3.3.2.1 问卷题目的设计原则 |
3.3.2.2 问卷的编制和筛选 |
3.3.2.3 问卷结构的设计 |
3.3.2.4 问卷的内容与考察 |
3.3.2.5 问卷设计的试测与论证 |
3.3.3 测试卷的编制 |
3.3.3.1 测试卷结构的设计 |
3.3.3.2 测试卷的内容与考察 |
3.3.4 问题个案与访谈的内容与考察 |
3.4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5 研究限制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分析 |
4.2 测试卷分析 |
4.3 问题个案与访谈分析 |
5. 结论与思考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对策及建议 |
5.3 研究结果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
5.4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1.1 国家政策的驱动 |
0.1.2 师范生教育现状的深思 |
0.1.3 新测试框架的尝试 |
0.2 研究的问题 |
0.3 研究的意义 |
1 文献综述 |
1.1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相关研究 |
1.2 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的相关研究 |
1.3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的相关研究 |
1.4 有关“导数”的相关研究 |
1.4.1 高中生“导数”常见错误研究 |
1.4.2 对教师、师范生“导数”知识的相关研究 |
1.5 综述小结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2.2 调查问卷的第一次预测与修改 |
2.2.3 调查问卷的第二次预测与修改 |
2.2.4 正式调查的调查对象的选取 |
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3.1 访谈的目的 |
2.3.2 访谈对象的选取 |
2.3.3 访谈内容的确定 |
3 师范生MKT视角下导数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评分标准制定与评分结果处理 |
3.2 CCK(一般内容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SCK(专门内容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HCK(数学水准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 KCS(内容与学生的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1 问卷D1部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2 问卷D2部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6 KCT(内容与教学的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 师范生五种知识综合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影响师范生导数MKT水平的来源分析 |
5 高、中、低水平MKT师范生访谈与分析 |
5.1 高、中、低水平访谈对象的选取 |
5.2 访谈问题的设置 |
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5.4 访谈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师范生导数的学科知识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 |
6.1.2 师范生导数的学科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够扎实 |
6.1.3 师范生具备了初步的导数教学知识 |
6.1.4 师范生的导数教学知识存在提升空间 |
6.1.5 增进师范生导数MKT水平的来源多样 |
6.1.6 高、中、低MKT水平师范生导数学科知识差异显著,教学知识差异不显著 |
6.1.7 调查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
6.2 对数学师范生的建议 |
6.2.1 进一步扎实稳固导数学科知识 |
6.2.2 多种途径逐步提升数学教学知识 |
6.2.3 注重MKT框架下5个知识的均衡发展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调查问卷 |
附录2: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 |
附录3:师范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1.1.2 课程改革背景的诉求 |
1.1.3 对微积分教学现状的反思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概览 |
2.1.1 上世纪80年代关于高等数学的研究 |
2.1.2 《高等数学思维》 |
2.1.3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
2.1.4 《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
2.1.5 美国的微积分课程改革运动 |
2.1.6 中国的工科数学改革 |
2.2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
2.2.1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的困难及其表现 |
2.2.2 导致大学与高中衔接困难的因素 |
2.2.3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解决策略 |
2.2.4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理论模型 |
2.3 高等数学思维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3.2 过程性概念 |
2.3.3 数学的三个世界 |
2.3.4 APOS理论 |
2.3.5 再谈“压缩” |
2.4 微积分概念教学 |
2.4.1 直观的方法 |
2.4.2 历史发生的方法 |
2.4.3 “基于概念”的学习环境 |
第3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教育设计研究法 |
3.1.2 为什么要用教育设计研究法 |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 |
3.2.1 学校 |
3.2.2 教师 |
3.2.3 学生 |
3.2.4 课程与教材 |
3.2.5 研究人员 |
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
3.3.1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 |
3.3.2 案例选取 |
3.3.3 研究流程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与测试 |
3.4.2 访谈 |
3.4.3 课堂观察与视频分析 |
3.4.4 准实验研究 |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5.1 数据收集日程 |
3.5.2 数据收集工具 |
3.5.3 数据处理分析 |
3.6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3.6.1 信度与效度 |
3.6.2 伦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总述 |
4.1 预研究 |
4.1.1 2010年1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 |
4.1.2 2010年5月对大一学生的访谈——关于微分概念误解 |
4.1.3 2010年9月对大一新生的测试 |
4.1.4 预研究小结 |
4.2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4.2.1 “基于概念”的教学环境 |
4.2.2 概念教学原则的提出与第一次修正 |
4.2.3 概念教学原则的第二次修正 |
4.3 概念教学设计原型 |
4.4 学期初前测 |
4.5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4.5.1 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
4.5.2 从期末的调查来看 |
4.5.3 教学效果小结 |
第5章 设计研究案例 |
5.1 极限的教学设计 |
5.1.1 关于极限的研究综述 |
5.1.2 大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意象 |
5.1.3 对极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4 极限小结 |
5.2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1 关于导数的研究综述 |
5.2.2 导数前测 |
5.2.3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4 反馈 |
5.2.5 导数小结 |
5.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1 关于微分概念的研究综述 |
5.3.2 大学生对微分概念的理解 |
5.3.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4 课堂反思 |
5.3.5 微分小结 |
5.4 中值定理的设计研究 |
5.4.1 关于中值定理的研究综述 |
5.4.2 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5.4.3 课堂效果分析 |
5.4.4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4.5 中值定理小结 |
5.5 定积分的教学设计 |
5.5.1 关于定积分的研究综述 |
5.5.2 定积分前测与教学设计要点 |
5.5.3 定积分概念的设计 |
5.5.4 定积分后测 |
5.5.5 定积分后测与前测的对比 |
5.5.6 从任课教师教学反思看课堂实施情况 |
5.5.7 定积分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象 |
6.1.2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的构建 |
6.1.3 微积分基本概念以及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6.1.4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3.2 本研究的不足 |
6.3.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一 学期初前测 |
附录二 导数前测 |
附录三 导数后测定积分前测 |
附录四 定积分后测 |
附录五 学期末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
致谢 |
(6)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育实践层面 |
1.1.2 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层面 |
1.1.3 对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认识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1.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1.2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2.1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3 Newman等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述评 |
2.3.1 Newman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 |
2.3.2 Newman的错误分析指导 |
2.3.3 Casey等对Newman解题错误分析框架的修改与拓展 |
2.4 关于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矫正研究的述评 |
2.4.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研究概述 |
2.4.2 Riccomini关于教师识别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相关研究 |
2.4.3 “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
2.4.4 Borasi基于数学错误的个案式探究教学实验 |
2.4.5 Siemer等构建的智能辅导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基本研究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3 教学内容 |
3.4 主要研究方法 |
3.5 主要分析框架 |
3.5.1 分析与矫正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 |
3.5.2 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框架 |
3.5.3 数学解题错误的矫正框架 |
3.6 基本研究工具 |
3.6.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3.6.2 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 |
第4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调查:来自学生的观点 |
4.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简介 |
4.2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 |
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5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研究:基于测试的分析 |
5.1 基于《测试卷一》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1.1 《测试卷一》简介 |
5.1.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1.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1.4 小结 |
5.2 基于《测试卷二》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2.1 《测试卷二》简介 |
5.2.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2.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2.4 小结 |
5.3 基于《测试卷三》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3.1 《测试卷三》简介 |
5.3.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3.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3.4 小结 |
5.4 基于《测试卷四》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4.1 《测试卷四》简介 |
5.4.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4.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4.4 小结 |
5.5 基于《测试卷五》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5.1 《测试卷五》简介 |
5.5.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5.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5.4 小结 |
5.6 基于《测试卷六》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6.1 《测试卷六》简介 |
5.6.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6.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6.4 小结 |
5.7 基于《测试卷七》的高一学生解题错误分析 |
5.7.1 《测试卷七》简介 |
5.7.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7.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7.4 小结 |
5.8 基于测试分析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6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矫正:基于实践的研究 |
6.1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 |
6.2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流程 |
6.2.1 呈现错误 |
6.2.2 分析错误 |
6.2.3 回顾总结 |
6.2.4 巩固练习 |
6.2.5 评估矫正 |
6.2.6 补充矫正 |
6.2.7 反思矫正过程、完善矫正方案 |
6.3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一 |
6.3.1 矫正对象 |
6.3.2 矫正内容 |
6.3.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3.4 矫后反思 |
6.4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二 |
6.4.1 矫正对象 |
6.4.2 矫正内容 |
6.4.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4.4 矫后反思 |
6.5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三 |
6.5.1 矫正对象 |
6.5.2 矫正内容 |
6.5.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5.4 矫后反思 |
6.6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四 |
6.6.1 矫正对象 |
6.6.2 矫正内容 |
6.6.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6.4 矫后反思 |
6.7 基于个别辅导矫正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7章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案例与分析 |
7.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的教学设计 |
7.1.1 典型错例 |
7.1.2 巩固作业 |
7.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过程 |
7.2.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试卷讲评课简介 |
7.2.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一)简介 |
7.2.3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二) |
7.2.4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总结与反思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类型 |
8.1.2 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
8.1.3 对本研究运用的两种“解题错误”矫正方式的概括与反思 |
8.2 反思与展望 |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8.2.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附录二 《测试卷一》 |
附录三 《测试卷二》 |
附录四 《测试卷三》 |
附录五 《测试卷四》 |
附录六 《测试卷五》 |
附录七 《测试卷六》 |
附录八 《测试卷七》 |
附录九 典型错例 |
附录十 巩固作业(一) |
附录十一 典型错例 |
附录十二 巩固作业(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高精度惯导系统稳定回路的工程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惯性导航概论 |
1.2 当地水平指北惯导系统基本原理 |
1.2.1 平台稳定及跟踪地理坐标系原理 |
1.2.2 系统定位原理 |
1.3 稳定回路在惯导系统中的作用 |
1.4 稳定回路性能对惯导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 |
1.4.1 稳定平台与地理坐标系间误差角的影响 |
1.4.2 平台振动对陀螺仪漂移的影响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DSP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1.6.1 DSP芯片简介 |
1.6.2 DSP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1.6.3 DSP发展趋势 |
1.7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稳定回路的基本原理、构成和设计 |
2.1 平台稳定回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2.2 平台稳定回路的基本组成 |
2.2.1 陀螺仪 |
2.2.2 前置放大 |
2.2.3 带通滤波 |
2.2.4 全波相敏解调和低通滤波 |
2.2.5 校正网络 |
2.2.6 PWM功率转换电路 |
2.2.7 力矩电机及平台负载 |
2.3 稳定回路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
2.3.1 平台稳定回路建模 |
2.3.2 稳定平台的性能指标及设计要求 |
2.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2.4 串联综合法校正 |
2.5 经典PID控制规律分析 |
2.6 超前滞后校正 |
2.6.1 超前校正 |
2.6.2 滞后校正 |
2.7 小结 |
第3章 单闭环位置反馈稳定回路的实现 |
3.1 校正网络的实现 |
3.2 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
3.2.1 动态力矩刚度的分析 |
3.2.2 全波相敏解调电路 |
3.2.3 二阶低通的选择 |
3.2.4 干扰量的消除 |
3.2.5 校正网络的验证 |
3.2.6 PWM功率驱动 |
3.2.7 绝对稳定系统与条件稳定系统的转变 |
3.3 仿真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双闭环反馈稳定回路的设计 |
4.1 单坏反馈稳定回路的缺陷 |
4.2 测速负反馈原理与特点 |
4.2.1 测速负反馈的原理 |
4.2.2 测速负反馈的特点 |
4.3 测速负反馈的设计 |
4.3.1 速度检测方法的选择 |
4.3.2 测速负反馈的设计 |
4.3.3 位置环的校正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DSP的双闭环反馈稳定回路的实现 |
5.1 DSP简介 |
5.2 DSP的开发流程 |
5.3 基于DSP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5.4 基于DSP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5.5 小结 |
第6章 单环控制与双闭环控制的比较 |
6.1 单环控制与双闭环控制各自的优缺点 |
6.2 单环控制与双闭环控制实验结果的比较 |
6.2.1 单环控制 |
6.2.2 双闭环控制 |
6.3 比较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基于DSP的双闭环反馈稳定回路电路图 |
(9)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简要评论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 结构安排 |
第2章 货币价值、粘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2.1 货币价值的微观基础 |
2.1.1 购物时间、内含货币效用和现金先行约束 |
2.1.2 迭代模型 |
2.1.3 大道模型 |
2.1.4 搜寻模型 |
2.2 粘性 |
2.2.1 商品价格和工资粘性 |
2.2.2 信息粘性 |
2.2.3 利率粘性 |
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2.3.1 基准模型 |
2.3.2 基准模型的若干扩展 |
2.3.3 模型的发展方向 |
第3章 内生的投资、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
3.1 完美金融市场下的厂商投资 |
3.1.1 资本使用者成本 |
3.1.2 调整成本 |
3.1.3 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与等待价值 |
3.2 股权结构、委托代理与公司投资 |
3.2.1 模型描述 |
3.2.2 不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
3.2.3 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
3.3 预算软约束、双重代理与国有企业投资 |
3.3.1 模型描述 |
3.3.2 模型求解 |
3.3.3 简要结论 |
3.4 资本专用性、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
3.4.1 理论模型 |
3.4.2 稳态均衡 |
3.4.3 线性近似 |
3.4.4 模型校准 |
3.4.5 数值模拟 |
3.4.6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
第4章 企业融资与金融加速器 |
4.1 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融资 |
4.1.1 模型描述 |
4.1.2 金融中介与关系型融资 |
4.1.3 破产成本与债券融资 |
4.1.4 信息稀释成本与股权融资 |
4.2 救助投机、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股权融资 |
4.2.1 救助投机、不良贷款与国企信贷融资的不可维持性 |
4.2.2 重复博弈、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不可能性 |
4.2.3 红利承诺、混同均衡与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 |
4.3 引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模型 |
4.3.1 理论模型 |
4.3.2 稳态均衡 |
4.3.3 对数线性化 |
4.3.4 模型校准 |
4.3.5 数值模拟 |
4.3.6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
第5章 流动性效应、企业成本与通货膨胀 |
5.1 流动性效应与企业成本 |
5.1.1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 |
5.1.2 流动性效应的微观基础:有限参与模型 |
5.1.3 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一个局部均衡模型 |
5.2 中国货币政策成本渠道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总量数据的VAR模型实证分析 |
5.2.2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 |
5.2.3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
5.3 利率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国经验 |
5.3.1 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
5.3.2 中国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GMM估计 |
5.3.3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
第6章 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
6.1 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
6.1.1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随机模型" |
6.1.2 企业进入退出的博弈分析 |
6.1.3 外延型边际 |
6.2 资本约束、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生 |
6.2.1 流动性约束与自我雇佣 |
6.2.2 金融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
6.2.3 银行竞争与企业创生 |
6.3 中国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的实证分析 |
6.3.1 货币政策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证检验 |
6.3.2 货币政策与行业进入退出动态的计量检验 |
6.3.3 实证检验结果的政策含义 |
第7章 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中国经济波动 |
7.1 经验事实 |
7.1.1 统计性描述 |
7.1.2 二阶矩特征 |
7.1.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1.4 简要总结 |
7.2 基于二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7.2.1 中间品生产商 |
7.2.2 金融中介部门 |
7.2.3 零售商部门 |
7.2.4 家庭部门 |
7.2.5 政府部门 |
7.2.6 稳态均衡 |
7.2.7 对数线性化 |
7.3 模型校准及数值模拟 |
7.3.1 参数校准 |
7.3.2 数值模拟 |
7.3.3 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比较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层面的结论 |
8.1.2 实证层面的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理论层面的建议 |
8.2.2 实践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加速寿命试验与无失效数据下的发射装置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可靠性与加速寿命试验 |
1.2.2 不精确概率理论在可靠性中的应用 |
1.2.3 生存分析在可靠性中的应用 |
1.2.4 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
1.2.5 综述总结与问题提出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加速寿命试验的高速叶轮可靠性建模与寿命评估 |
2.1 引言 |
2.2 加速寿命试验逆幂率模型 |
2.2.1 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分类 |
2.2.2 逆幂率模型 |
2.3 威布尔分布的加速寿命试验模型 |
2.3.1 可靠度和失效率 |
2.3.2 威布尔分布模型 |
2.4 高速叶轮的加速寿命试验 |
2.4.1 加速寿命试验的类型 |
2.4.2 高加速寿命试验 |
2.4.3 高速叶轮的寿命评估方法 |
2.5 算例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不精确概率的加速寿命试验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1 引言 |
3.2 模型假设 |
3.3 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3.1 A(n)假设 |
3.3.2 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4 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在可靠性中的应用 |
3.4.1 右删失数据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4.2 生存函数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4.3 比较两组数据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5 加速寿命模型的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 |
3.5.1 加速寿命试验的逆幂-威布尔模型 |
3.5.2 模型参数的不精确性 |
3.6 算例分析 |
3.6.1 模拟分析 |
3.6.2 模型错误设定分析 |
3.6.3 实例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对数秩检验电控模块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生存分析 |
4.1 引言 |
4.2 生存分析与可靠性 |
4.2.1 生存分析在可靠性中的应用 |
4.2.2 观测数据的类型 |
4.2.3 生存函数 |
4.3 比较生存函数的非参数方法 |
4.3.1 比较两个生存函数的统计检验方法 |
4.3.2 非参数预测推断方法的对数秩检验 |
4.4 算例分析 |
4.4.1 模拟分析 |
4.4.2 实例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无失效数据E-BAYES估计方法的发射装置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指数分布的E-Bayes估计 |
5.2.1 失效率服从指数分布的E-Bayes估计 |
5.2.2 无失效数据的假设 |
5.2.3 指数分布无失效数据的E-Bayes模型 |
5.2.4 算例分析 |
5.3 二项分布的E-Bayes估计 |
5.3.1 成败型无失效数据的等效失效理论 |
5.3.2 环境因子的数据融合 |
5.3.3 成败型数据可靠性的E-Bayes估计 |
5.3.4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四、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谈谈对数求导法的可靠性[J]. 鸣志. 教学与研究, 1985(01)
- [2]“对数求导法”的一点改动[J]. 顾海润. 教学与研究, 1986(03)
- [3]高中生在导数问题解决中的学习调查与对策研究[D]. 吴沛东.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4]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的调查研究[D]. 高翔. 扬州大学, 2016(02)
- [5]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 高雪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7]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D]. 马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高精度惯导系统稳定回路的工程适应性研究[D]. 李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9]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D]. 刘晴辉. 复旦大学, 2010(11)
- [10]加速寿命试验与无失效数据下的发射装置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D]. 殷毅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